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斜风-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后在另一个时空的咸丰六年五月大水,金清闸不开,水乡聚众数万前往掘坝毁闸。闸外民众聚众拒之,枪炮轰击,死者数十名,溺水者甚众。

这么一个关系到太平县民切身利益的水害工程,自然会吸引到利益相关民众的极大关注,为了这水闸的相关利益得失,自然会出现无数最合理的方案来,冒出无数钉子户与无数铁杆支持者。

当然柳畅现在也无力去彻底整治金清闸,要知道金清闸的整治是一个投资极大的大工程,前后持续了一百多年,最后一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底才一段落。

先是光绪十五年建玉洁闸以助金清闸泄孔,但这只是治标之策,自同治四年起就提议修新金清闸,但一直到一九三二年才付绪实施,至一九三四年才告竣工,耗资达三十八万银圆之巨。

但是这一个耗资极巨的金清新闸仍然存在排水不畅的问题,一遇大雨,温黄平原内涝严重,虽然对港道进行多次整治,最终仍然只能把金清闸外移,工程最后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才付诸实施,称为新金清闸,历时七年才正式建成,当时投资高达上亿元。

但是临时修建玉洁闸那样的治标工程,还是有几分可能,何况柳畅需要的并不是重建金清闸,而把全县民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重建金清闸这件事上,让他们为了利益吵个痛快,没有时间与虹军捣乱。

只要他们不对抗虹军,别说是重修金清闸,就是再重的承诺柳畅都暂时作出,而石汀兰的第二个建议却也很实际:“禁闽盐越界北运!”

温岭是产盐区,灶户甚众,但是近世以降却受到了福建产盐的严重冲击,越界的闽盐质量好,价格低廉,又通过盐商从官方获得准合法的灰色身份,严格冲击了温岭灶户的生计,从道光晚年到同治年间,盐民常有失业之忧,屡屡起事。

现在温州府落入红巾军之手,台州闽盐的来源虽未断绝,但是敢于冒险北运台州者获利大为减少,现在提出禁闽盐北越界,既是空口承诺,也是一桩德政。

接下去石汀兰提出的几点建议,柳畅一一看下去,都极具可行性:“倒是谢过石姑娘了!”

杨长妹却是掩嘴一笑:“我们石汀兰姐姐在天京时便是有名的女诸葛!”

石汀兰却是淡然地说道:“只是跟着我兄长见识了些世面。”

柳畅却是认为这并不是智谋二字就能形容的,非得极其了解台州情形,才能提出这样针对的建议:“两位王姑出的好策略,我带回来考虑一番,再通知虹军将士施行下去,两位姐姐身边缺人照顾,我让磐石寨那边将留守的几位姐妹都送过来照顾两位姐姐,再从台州招募几个手脚伶俐的大脚姑娘送给两位国宗。”

这算是投桃报李了,现在把杨长妹与石汀兰身边的女护卫都还给她们,还在身边安插几个自己人,想必她们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石汀兰却是借势提出:“随我同来的那些兄弟之中,有两三位作过天国乡官,或许能帮得检点大忙。”

“乡官?”柳畅缺乏行政人才,虹军不象红巾军,有大量中下级地方官吏参与其中,他手上可以运用的,除了一些留用的太平县官吏之外,就只有自己手下屈指可数的少数人员:“也好,就让他们一起过来先帮忙。”

只是在他的心底,只能将这些乡官与杨长妹、石汀兰隔离开,杨长妹、石汀兰就别想掀起什么波澜。

石汀兰见到柳畅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当即与杨长妹一起告辞:“那几位兄弟虽然年轻,但在地方上办事都是极牢靠的!”

可石汀兰离开之后,柳畅却是重新审阅了一番石汀兰的文稿,叹了一声:“现在身边连个能用的秘书班子都没有,可惜了!”

他不由想到那句有名的网络笑话,又叹了一口气,却是朝着外面嚷了一声:“施退季施连长来了没有?”

施退季这个在瑞安海安火线起义的前民团首领,现在已算是虹军系统比较核心的一份子,连打扮都是纯粹的虹军化,红头巾,白色武装带,和霍虬、孙胡子那种老虹军没有任何区别。

施退季一进来就给柳畅跪下行了一个大礼:“标下见过检点!”

“不用这么客气!”柳畅让他坐下:“有件事找你商量,不知道你肯不肯答应。”

施退季知道自己在虹军中的份量:“请检点示下,标下一定照办。”

柳畅却是让他不必那么拘瑾:“你们安海连这次在太平打得不错,所有的连队中就是你们连伤亡最大,但是死伤接近三十名,仍然坚持在火线上不后退,我很欣慰,你们安海连算是打出来。”

施退季心中一喜,却是坐在公事桌对面正声说道:“我们安海连只是个起摇旗呐喊的角色,真正唱大戏的是龙枪连与楠溪连他们的。”

只是柳畅不这么看,他随手递过了一把左轮手枪:“打出来了便是打出来,不用谦虚,拿着!”

左轮手枪算是对那些有着殊勋的连长的特殊奖励,施退季喜滋滋地拿了过来,只是他还没把左轮手枪塞到武装带里,就听柳畅说道:“有没有兴趣干个营长?”

第137章 扩军

一听这话,施退季一个失手,差点把左轮手枪掉到地上去,还好他平时以机敏著称,立即站了起来:“检点,标下……”

该说些什么,施退季居然一时间卡壳了,他虽然早就有心理准备,但是没想到柳畅直接把他提成了营长。

要知道,他只是瑞安战役才参加虹军的新人,满打满算才一个半月多点的资历,比不上红巾军时期的老人,何况现在象牛刀连连长周秀英这样的强人都被他甩到身后去了。

他真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以他最乐观的估计,就是安海按照惯例被扩充成两个连然后分离出去,让手下的弟兄能升一回官,但是没想到居然自己升了官。

之前他也听到一些风声,说是磐石连要升级为步兵营,这是很正常的事,磐石连本来就是虹军第三个组建的步兵连队,紧随在龙枪连、楠溪连之后升格是顺理成章的事,只是磐石连离开龙枪营之后,空缺出来的那个连队该怎么办,大家都说石云庆与瞿杰处得不好,因此最有可能是他施退季被补入龙枪营。

还有的风声说奋勇连也要被扩充成教导营,对于这样的风声,施退季也觉得很合理,奋勇连的资格很老,磐石连就是奋勇连前身发展出来,而现在的奋勇连原本有二百七八十人,比普通的两个步兵连人数还多,这次打下太平又新增了几百俘虏,扩充成教导营太正常了。

只不过奋勇连还是教导营,都是主要担任组训俘虏的任务,无论从哪里俘虏来的清军,一般情况都不补入步兵连队,而是在教导营先组训一周到两周时间,等他对虹军有一定的思想认识之后才补入到虹军的各个步兵连队,现在奋勇连的升格只是换个形式而已,当然有传言说新兵的组训也要由教导营来负责。

至于自己的安海连,施季退怎么以为最顺利的情况下,也要打下台州府城之后才能升格成步兵营,因此他好一会迷糊之后,终于说了一句:“标下……实在不敢当!”

虹军之中比安海连资格老、战斗力强的连队多了去,轮不到他施退季抢风头,只是柳畅却是说了:“咱们不能让老实人吃亏,你在咱们虹军干得怎么样,大家都看在眼里。”

施退季的表现是不错,他发扬出高风亮节的风格,主动把自己连队里的超编人员编到其它连队去,历次的茶山战斗、瑞安战斗、乐北战斗都有可圈可点的表现,这次太平攻击战斗,安海连伤亡近三十人的情况之下居然不崩溃,能坚持在火线上,可是连他自己都不认为自己能超过其它连队提前升格:“检点,咱们虹军比我们安海连冒尖的连队多了,比方牛刀连,比方金汤连,比方龙枪第二连……”

只是柳畅很快告诉他:“你说的也是事实,但是我问你的是,您愿意不愿意当营长的问题,不是谈安海连升格的问题。”

“我要离开安海连?”施退季不愿离开自己的老连队:“如果是检点的命令,我愿意执行。”

柳畅让他放心:“安海连仍然由你统带,但是这次不是简单由安海连升格而成,你们这个营的编制也会小一些。”

他告诉施退季:“我们虹军既然要绥靖地方,就应当区别出机动部队与地方部队,这次准备以你们安海连为基础,组建黄(岩)太(平)独立步兵营,在攻克黄岩县之前,暂时先组建太平独立连和炮兵排。”

“但是安海连的历史比较新,完全由安海连直接升格为独立营不大现实,因此营部和太平独立连、营属炮兵排由龙枪、楠溪两个老营抽调人员协助安海连一起组建。”

柳畅说得云里雾里,但是施退季立刻就明白了柳畅话里的意思,就是他可以升格担当这个黄(岩)太(平)独立营的营长,但是整个独立营不再只由他的瑞安宗亲组成,柳畅要在里面掺砂子,一定程度完成整个独立营的嫡系化。

因此他询问了一句:“营部和各连各排是不是其它连队协助安海连组建?”

他着重“协助”这两个字,柳畅给了肯定的答复:“以安海连为主!”

施退季立即给了肯定的回复:“愿意替检点效死!”

他可以给他连里的瑞安宗亲交代,大多数老兄弟都有机会升一级,事实上这就是某种意义的升格,只是在升格过程多掺了一些砂子进来,实现整个独立营的嫡系化。

只是他又询问一点细节:“太平独立连和炮兵排的补充兵员从哪里来?是俘虏还是太平本地招募的新兵。”

柳畅告诉他:“现在要新建磐石营与教导营,所以教导营那边组训好的俘虏不够分配,所以只能给你一半俘虏,另外一半由你负责在本地招募,我只重申总的原则,那就是宁可缺编也要可靠。”

以施退季这种搞民团的老手,临时招募一批太平民团来凑数绝对是没有问题,但是柳畅却认为,零星投军的太平新兵,比起成股来投的民团要可靠得多:“坐下吧,黄(岩)太(平)独立营组建以后,暂时负责向东部推进。”

那一带是沿海地区,顶多有少量民团、败兵窜拢,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些四处流窜的残兵败将比集结在太平县城的大股敌军要难对付得多。

施退季又询问了起独立营的装备问题,柳畅回复他:“暂时尽可能利用现有装备与缴获装备,炮兵排的装备可以利用从太平战斗中缴获的轻型火炮。”

施退季同意柳畅的处置,虽然这样一来他拿不到更多的洋枪,但是一个地方独立营对付的只是民团与残兵败将,用不到太好的装备,他只是询问了另一件事:“我这边是当营长了,石云庆那边怎么办?”

石云庆和他一样都属于杂系部队,只是他鲤鱼跃龙门,一下成了营长,原本兵力比他更多资格更老的石云庆往哪里摆,柳畅却是告诉他一个意外的答案:“石云庆既然与瞿杰合作不来,那么暂时只有交给孙胡子来收拾了,孙胡子的磐石营除了新建磐石第二连之外,还正缺那么一个步兵连队。”

施退季和石云庆有时候算是同病相怜,因此两个人的交情一直不错,听柳畅这么一说,他就不由同情起了石云庆。

龙枪营的营长瞿杰没有多少才干,他在龙枪营也就是起到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平时作战依赖营里的连排级干部,只是他资格老,从龙枪连这个虹军的第一个连队组建时就是连长了,又是个性情温和的老军官,因此柳畅一直让他呆在现在这个位置。

只是瞿杰性情温和,临时归他指挥的石云庆就欺负他软弱,事事都闹独立性,两个人闹得有些不愉快。

可是现在石云庆落到孙胡子手上,恐怕就要吃大苦头了,石云庆这人的长处是绿营将门子弟,从小耳濡目染,固然熟悉绿营那一套的把戏,可孙胡子是什么人?真正的绿营老兵油子,收拾他这种绿营子弟不就是几句话的事。

同情归同情,对于石云庆事事都闹独立性的作法他也有点看法,只是现在就不需要在柳畅面前火上浇油,只是顺口又问了一句:“磐石连升格为营,那是好事,可是龙枪不就少了一个连了?”

“既然有龙枪第二连,就自然也有龙枪第三连了。”柳畅告诉他:“龙枪连这个部队,骄气是有一些的,但是关健时刻,还是得看龙枪连啊!”

“有龙枪第三连了,那是好事。”施退季掂记起自己的黄(岩)太(平)独立营,虽然黄岩在前面,可这黄岩独立连的组建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的事:“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下黄岩县,让我们独立营来个合家欢。”

“不远了,不远了!”柳畅告诉施退季:“黄太熟,六县足,既然拿下了太平,怎么能少得了黄岩,只要咱们把太平县境肃清,就准备进兵黄岩,你有个心思准备,拿下黄岩之后,你们黄太独立营暂时不会北上,就专心守御黄太两县。”

施退季心理早有准备:“检点放心,您不让老实人吃亏,老实人也不让您吃亏,咱施某人绝不辜负了您的厚爱,这黄岩太平两县一定替您守得金汤城池一般。”

黄岩、太平这两个大县是台州府的精华所在,能在这种地方统带一营人,施退季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柳畅又交代了一句:“这件事,你心里有数就行,暂时不对外传达,若是外面有什么胡言乱语,我只追究你的责任。”

施退季点点头,知道柳畅是在赶人了,当即给柳畅行了一个军礼:“标下一定不负检点所望。”

他退下之后,柳畅把玩了一下羽毛笔,却是知道自己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作,这行政工作比戎马厮杀艰难得多了。

接下去他还要接见虹军的主要干部,对这次扩编先有一个大体的安排,只是他正想到这的时候,孙胡子满头大汗地报告了一个大喜讯:“葛五爷和叶娘子在玉环岛登陆了!”

第138章 大潮

“叶娘子攻入玉环岛了?”

柳畅听到这个消息后,可真是有莫名的欣喜。

葛五爷和叶娘子的船队现在好生兴旺,据说有几百条船四五千号人,当然柳畅是了解内情的,而且还知道最近走了黄位的小刀会船队,但即便如此,葛五爷的船队也是有几十条大船上千号人马的海上大军。

他们占领了玉环岛,虹军原本最最担心的东南线海岸防务一下子就轻松起来,定海镇与黄岩镇的水师怎么也得先对付葛五爷再说,回头才会收拾柳畅在陆上的部队。

他觉得葛五这次出手太及时了,至少减轻了虹军三分之一的军事压力,回头怎么也得给叶娘子送几桶火药还这个人情--他们在玉环岛这么一闹,柳畅便能在太平县站稳脚跟了。

……

咸丰五年的四月,对于太平县的居民来说是一个印象极其深刻的月份。

在他们以后的记忆之中,人生被完整划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这个月之前,而另外一个阶段则是“柳绝户进了太平县之后”,当然文人很优雅地修饰成“虹军兵进太平之后”。

虹军是三月底才拿下了太平县城,那时整个太平县都象烧开的一锅热汤,到处都是躲兵灾的一整家人,还有些乡绅还出面准备组织民团,与这只杀进太平县的红巾贼决一雌雄。

在之前,他们早就听说过了红巾贼的威名,也知道这是乐清县瞿振汉瞿大爷的队伍,虽然温州与台州是两个不大来往的邻居,但是乐清与太平两个县的关系却是十分相近,中间只隔了一座雁荡山,有些地方甚至连语言都几乎一样,瞿振汉在太平县也是有着不小的名声。

只是对于这支打着“虹军”旗号的队伍,太平人感到十分陌生,只知道他们的头领就是大名鼎鼎的柳绝户,但是也有些人说带头的不叫柳绝户,叫作柳检点。

但是无论如何,大家都想着避过这一场兵灾再说,除了一些乡间实在混不出名堂走投无路的穷苦人,没有人把希望寄托在这支头上扎着红头巾,腰带扎着白色武装带的虹军身上。

大家承认这支虹军是有一些本领的,不然怎么可能开了太平县城,但是都不认为他们这帮温州佬能玩出什么名堂来,何况这支虹军统共不过一两千人,能掀起什么波澜来。

只是进了县城的红巾军也真能沉住气,他们办事很有章法,很快把县城的人心都收拢住,隔天就派了队伍出来围剿敢对抗他们的民团与官军,不管怎么样,到现在为止,和他们接阵过的民团与官军都是战不到半个时辰就已经败退下去了,倒是有些参加民团的良家子弟成了红巾贼的俘虏,按照村里体面人的说法,这叫“被掳”。

红巾军既然办事有章程,官军和民团又不是他们的对手,很多人心底就活络起来了,只是在这个时候,突然传来了几个惊天动地的消息。

第一个消息就是这群红巾贼在县城张了榜说要重修金清闸,然后他们下乡来追剿的队伍也到处贴了这样的皇榜,整个太平县至少有几百号乡绅为了这金清闸的事而睡不着。

诚然,这完全可能是空口承诺,空头支票,庄户人家信不过一群流贼能搞出什么来水利来,特别是金清闸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重修的,说不定要花费几十万两白银,几年功夫才能建成,这一群流窜的红贼怎么可能有这般耐心。

但是庄户人家又不得不信,实在是用水这方面实在太紧要,水便是一年的收成所在。

在浙江,每年因为用水问题上引发的宗族械斗不知道有多少起,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一轰而上,就是爆发数万人的械斗都不例外,而金清闸在太平县更是最最敏感的问题。

金清闸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才建成的新闸,到现在咸丰五年不过十来年功夫而已,可是每年都引发好几起大规模的械斗,到现在为止已经死了几百条人命,特别是每天夏天一遇到大暴雨,闸内闸外民众都引发数千人的械斗,甚至还引发数万人参与的炮战。

在这种情况下,谁敢不关心金清闸,谁若是错过这一次的机会,万一这群红巾贼真的重修了金清闸,那么自己所在的庄子,万一遇到大雨就内涝个不停,或者是大热的夏天用不着半滴水,这可怎么办?

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绝收的问题,而是几十年都能得了好处或是受害的问题,更不要说万一把整个庄子都淹个干净。

太平县一百零几个庄子,现在几乎有三分之二都在讨论着这个问题,最后的结果都差不多,即使交涉的对象是红巾贼,也必须争一争。

虹军贴出来的告示又说得很清楚,要广开言路,集思广益,相关的利益方纷纷进行了串联,提出了若干个重修金清闸的方案,还有现有的受益方提出维持现有金清闸的方案不动,一时间真是吵成了一锅粥。

有些庄子里的宗族不敢直接同红巾军交涉,而是强行推举几个老实人出面进县城去争取,还有的豪强则是把金清闸的重修方案与给虹军支粮支差结合起来,更有个别庄子一面组织对抗红巾军的民团,一面又派人进城联络。

而第二个消息也有着同样的震憾性,说是红巾军贴了告示,禁绝闽盐北运台州,台州只食台盐,在沿海灶户所在的村庄,这个消息的冲击比重修金清闸还要大。

太平灶户的全盛期,大致是乾隆年间阮元这个书生督浙的时候,但是到了道光中晚期,大量的闽盐涌入台州市场,闽盐在价格更低廉的同时还提供更好的品质,市场自然作出了最合适的选择,台州灶户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原本在清朝的食盐专卖体制之中,闽盐只应供应福建本地,不应当越界销售,但是福建盐商手能通天,不但把闽盐北运到台州来,还借口台盐产量太小,需大于供,向官府贿赂获得了准合法的灰色身份,所以台州灶户屡次向官府请愿,都斗不过财大气粗的盐商,以失败而告终。

因此虹军的告示贴到沿海村落之后,灶户纷纷奔走相告,还托了识字的先生把告示原文照录若干份,又记住了告示上的大印“虹军检点柳畅”。

要知道失业的灶户往往只能沦为霍虬那样的盐枭,更甚者甚至直接下海当了盗匪,在去年(咸丰四年)临海盐民就曾欲大举起事。

其时临海海乡盐民失业为盗,众至数千,分隶八旗。是年三月,杜渎场盐大使傅恒擒其白旗首领解县,众劫于途,杀傅恒,并于杜桥树“三天上帝敕封扫北大将军”旗起义,未久以乏食散去,但是这起事的火苗一直潜伏在台州灶户的心中。

这封告示一出,柳畅的政令在这些灶户所在的庄子即使不能说是令行禁止,可也能算得畅通无阻了,更有不少台州灶户前来投军,其中甚至还有一些不在柳畅控制之下的黄岩、临海灶户。

至于虹军颁布的其它命令,也非常符合太平县人的利益,加上虹军在太平县境内攻击民团、盗匪、清军残兵屡战屡捷,因此原来门可罗雀的县衙之前一下变得车水马龙。

太平县虽然兼有渔盐米之利,算是台州的精华地带,但是民间贫富差距悬殊,因此始终有潜伏的反清势力,早有道光二十年就有太平营兵王钦本联合和尚彦悟,企图于报国寺聚众造反,咸丰三年又有李大六、李小六起事为知县、守备所平,以后还有所谓“十八党”配合太平天国起事。

这些反清势力虽然不足以成事,但是虹军进入太平县城,也很大程度刺激了这些反清势力,他们或是前来投率,或是要求委以名义,有的还自行在偏远的山区、海区拉起了队伍。

虽然柳畅不喜这类乌合之众,但是现在要求首先肃清太平县内敢于公然对抗虹军的武装团体,只要他们暂时不与虹军对抗,不与虹军争夺资源,不对虹军构成威胁,可以暂时予以利用,但不给以名义,并决定大的处理方针:“暂时利用改造其一部,长久必须消灭。”。

总而言之,咸丰五年四月的太平县,正在由于红巾军的进入而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只是太平县的普通民众现在还不知道他们正身处于时代的大潮之中。

……

太平县东部的沿海是温黄平原的一部分,虽然谈不上沃野千里,却也算是鱼米之乡。

施退季看着这么一片土地,心中感觉到十分舒畅。

现在的他骑在了一匹花大本钱找来的杂色马身上,腰带的白色武装带挂着一把左轮手枪,手上还拿着一个单筒望远镜,向手下的官兵宣示着他施某人已经是麻雀变凤凰了,是一名响当当的步兵营长了。

他拿起了单筒望远镜望着北方望了一阵,然后大声问道:“那一股清妖现在退到哪里了?”

当即有哨探大声告诉他:“应当还在北边的庄子里……”

不过哨探很快压低了声音:“不过那已经过了太平县境,到了黄岩境内。”

第139章 打兔子

施退季拿起了单筒望远镜望着北方望了一阵,然后大声问道:“那一股清妖现在退到哪里了?”

当即有哨探大声告诉他:“应当还在北边的庄子里……”

不过哨探很快压低了声音:“不过那里已经过了太平县境,到了黄岩境内。”

施退季先是想要扬起马鞭,却是硬生生收住了鞭子,回头朝着与同行的黑马问道:“老冯,你怎么觉得样?”

这匹黑马的主人除了武装带上没有一把左轮手枪之外,装具几乎和施退季一模一样,肩上多背了一把米尼步枪,他意气飞扬地说道:“施营长,既然咱们的番号就是黄岩太平独立营,那么不去一回黄岩,又怎么对得这个番号!”

他是施退季的副手,独立营的副营长,却不是安海连的老人,而是龙枪营的老人,是柳畅专门在独立营掺的砂子。

论资历,他可比施退季老得多,是瞿杰带过来的五十名亲兵哨老兵之一,在龙枪营担任班长、排长、龙枪第二连副连长,现在虽然屈尊到独立营来,施退季当然事事先尊重一下他的意见。

不过相处得久了,施退季发现柳畅特意挑了冯思贤来独立营当副营长是挑对了人,这人除了有时候过于固执硬要抬杆之外,倒真没有什么大毛病,现在他与自己想到一块去了:“好,咱们独立营就好歹名符其实一回。”

他当即朝着下面的传令兵下达命令:“命令,我黄(岩)太(平)独立营即时起向黄岩县境突进,以安海连为前锋,营本队率炮兵排随后,太平独立连充当后卫!”

伴随着施退季的命令,整个独立营就开始了行动,只是施退季不是孟浪之辈,他又口授一道命令:“施得安,你马上骑我的马赶去楠溪营请求支援,请他们至少出动一个加强排支援我们!”

施得安是他的本家兄弟,当即应了一声,见施退季跳下马来,正准备跃上马去,却见冯思贤大声说道:“用我的马吧,跟楠溪营好好说一声,最好是让他们楠溪双云能出来一个!”

“嗯!”施得安骑上马飞驰而去,施退季也把自己的乘马交给了一名亲兵,冯思贤已经快步跟了上去:“只要楠溪双云肯出来一个,咱们就可以安枕无忧了,咱们独立营还是本钱太小,营长,你得抓紧点,多招募一些瑞安宗亲入伍了。”

这一次组建独立营,施退季做得很公正,并不偏袒自己的瑞安宗亲,把好几个关健位置都让给龙枪营与楠溪营过来的老人:“检点交代过了,太平独立连一半用俘虏,一半用太平新兵,宁可缺编也要可靠。”

倒是冯思贤这些刚过来的老人反而劝他要多招募一些瑞安宗亲:“营长你的瑞安乡亲还不可靠吗?自家人绝对可以信得过,营长你在这上面太束手束脚了些,应当大胆一点,把黄岩独立连的架子先搭起来。”

他是龙枪营的老人,因此说话也没有多少忌讳:“这次我们龙枪营扩建龙枪第三连,用的大半都是我们虹桥的宗亲子弟,黄岩独立连暂时也可以照这样先搭起来架子来。”

施退季的顾虑多一些:“这样不太好吧?现在光扩建一个独立连与炮兵排,干部就不够用了,如果要再搭一个连队的架子,干部从哪里解决?”

安海连原来不过是一百二十人而已,又有一部分伤员未能归队,因此扩建成三百人的独立营一下子就感到干部不够用,虽然从龙枪营、楠溪营调来了一部分干部,仍然只能突击提拔了三批老兵。

“从安海连大胆提拔一批老兵就行!”冯思贤比他大胆得多:“我看施得平、施得安这两兄弟就不错,自家的宗亲绝对是靠得住的,不用自家人还用谁,如果你担心检点那边不好交代,我过去向检点争取。”

他是替施退季着急:“我不是不用自已人,实在咱们东乡过来的宗亲看不上咱们独立营这座小庙,第一时间都去了龙枪营。”

他说的是实话,施退季因此下了决心:“只要检点肯点头,我就按你的办法办!”

正说着,前面传来了一两声枪声,冯思贤大声叫道:“营长,上马吧!我们都跟得上!”

自从扩建成了独立营,整个部队的士气一下子高涨起来,柳畅的这个举措对于这支原本属于辅助部队的武装有着立杆见影的效果,施退季当即拔出左轮手枪就在马上大声叫道:“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