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火中原-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国都选定的问题。我们既然打着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旗号,那么以北京为首都似乎并不合适。这个地方从金国开始为都,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是从元朝开始的,也是主体民族命运最为屈辱悲惨的年代,后来明朝虽然也以此为都,但是自从朱棣把都城迁到北京之后,国事日见荒唐,丧失了多少富强的时机,最好走向灭亡。曾经有过的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在一个太监的操弄下变得空费大量钱财,对民族发展前途毫无建树,对世界地理发现也毫无典籍、地图等方面的实际贡献,就是连航海的船只也没有留下多少可供考证的确切资料,别说是制造的图纸了。最终这个王朝终于在这些太监的操弄下灭亡了,又一次沦入少数族人的统治之下。当初在南京,朱元璋可是立了铁牌子上面铭文:“太监不得干政”的啊。选洛阳为首都?倒是可以制造“天命所归”的舆论,但是,这北京为都已久,很多事情好是要有一个延续的。李守业提出可以采取两京制甚至多京制,以洛阳为都,北京为陪都,参议会,最高法院、总参谋部之类新设机构设在洛阳,行政中心逐渐迁移到洛阳。好主意,可以设立5京制度好了,各个陪都为地区行政中心,设中央政府派出机构,比如参议会的分会,在比如军区所在金融管理机构所在。取消总督府一级行政机构。初步拟定以洛阳为首都,称为中都,北京仍为北京,西安改为西京,江宁改为南京,至于东京暂时不设立,海参威、上海和广州设为特别市。也同时派驻中央政府代表机构。东京,不久之后,就会有人把他们的江户改称这个名字了,那时,我们就有借口了,何时派驻中华帝国的行政机构就是我们的事情了,我们等着他自投罗网。
好了,下面就是选定时机的事情了。
正文 29承清(3)
4月初,左宗棠奉命就任陕甘总督西北军政钦差大臣,率领他的精锐嫡系从浦口乘津浦铁路列车到徐州转陇海铁路西进陕西。他经过洛阳时,我和陈浩率领在洛阳的全体高级文武官员到车站欢迎。陈浩是专程从北京赶回洛阳的。除了隆重的礼遇外,我们共同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授予他征进甘肃、青海而后进军新疆的全权。除了口头的支持,还从巩县兵工厂给他的部队新供应了大批火炮、步枪和弹药。左宗棠提出参观巩县兵工厂以及洛阳柴油机厂、机车车辆厂、水泥厂、玻璃制造厂等工业企业的要求也都得到了满足。我亲自陪同他参观,真好这些地方也需要视察的。左宗棠大开眼界,赞叹不已。对收复新疆以及西北与沙俄勘界事宜信心满满。其实,我们首先是要这位左公去镇压甘肃、青海的内乱。这方面,我们的部队似乎总是有些所缩手缩脚,下不去手的感觉。问题可能根子还在我和陈浩这里。收复新疆当然更加重要,不过这是送给左公的一个功劳而以。这件事情齐岳其实也很想去干。我们现在给他的要求则是全力保障后勤,另外要对宝鸡到天水之后到兰州的铁路建设工程大力支持。宝鸡到天水的路段实在工程艰巨。自1865年初开始施工以来,已经有上百人在施工中遇难了,全部按照战争中殉国的待遇标准抚恤的。另外一个需要他全力支持的就是西安的飞机制造工厂,这可是我们的绝密项目。航空队基地也早就迁移到了户县。其他地方的铁路建设进展倒是顺利。东北的铁路已经从关内延伸到了奉天和吉林。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也在向西往归绥城延伸。津浦、京汉铁路去年已经全线通车。为了进一步麻痹英法,我们把沪宁线的筑路权转让给了法国,把粤汉铁路的路权转让英国。另外还意向性答应了法国人修筑安南到昆明、南宁铁路,英国人修建从缅甸到昆明的铁路。这个恐怕不容易,工程艰巨花费巨大。不过沪宁线的收益可是十分明显的。法国人几乎立刻就开始动工修建了,开通后的津浦铁路已经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直接经济利益。不要说附带的其他利益了。英国人则只是开工修建从香港到广州这一段的铁路。同时向我们要求浙赣铁路的路权,说是粤汉铁路的支线。这些英国佬,贪得无厌。西北新疆以及蒙疆的铁路肯定不会有太大的经济利益,起码短期内会这样。我们只有用东部铁路的收益去补了,不行就再用财政补贴。铁路建设的步伐还要加快。我记得在这个时候,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曾经有一年铁路新建成通车里程曾经接近过2万公里。当然,那是许多个铁路公司同时建设的结果。我们现在也在吸引民间资金加入铁路建设。比如太原到大同的铁路已经吸引了山西不少的民间资金,尤其是陇海铁路和京汉铁路取得的巨大经济收益为吸引民间资本起到极大刺激作用。北京的许多王公大臣也购买了京张铁路和京奉铁路的股本。
左宗棠推荐沈葆桢接替他的闽浙总督的位子,我们也答应了。但是有一点很关键,闽浙和江西统一纳入中华军防区,允许我军进驻,沈葆桢自己不保留自己的嫡系部队。他在去年年底专门到我们的老根据地来参观,表示了愿意接受新事物的愿望,重点参观了周口和淮滨造船厂,而后在他的要求下又让李守业陪他到天津参观了天津造船厂。天津造船厂正在制造另外一艘更大吨位——3000吨级的战舰蛇山号。另外也开始接受订单制造民用船只,收益也是丰厚的。而即将开始的沿海和沿江以致远洋的航运事业也将为我国的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利润。这是个生产不足,产品严重紧缺的工业化初级时代。
李鸿章刻意地与洋人保持了距离。一个明显的动作就是裁撤解散了常胜军洋枪队。另外,裁撤了管辖区内征收厘金的关卡。这些都是镇压太平天国时的临时措施,现在太平天国已经灭亡,再保留这些恐怕会给我们找到征缴的借口。现在他的江南制造局的收益已经不错了。
条件一天天成熟。大家似乎都在等着在、那么一天。这个偶然因素建立的大清王朝,在经历了1840年英国入侵和后来的太平天国起义以及后来英法联军打到北京种种劫难之后,早就该寿终正寝了,特别是经历短暂后宫垂帘,现在多数人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它该灭亡了。后宫干政,国必危亡嘛。这是天意。
1866年4月,我率领一些重要官员和各地的名流祭奠、参拜了黄帝陵。
5月底,端午节后的第二天,清帝下诏退位。一切顺利成章。这个十一岁的少年最后一次亲自出台表演。表现还行,比较镇定。
6月5日,在北京举行了中华帝国建国大典。中华帝国中央政府正式成立。大赦天下。封前清废帝为箭河公爵迁洛阳居住。明清故宫为国家财产,建立博物院进行保护。改奉天省为辽宁省,盛京改为沈阳。改直隶为河北省,省城设在天津。
洛阳、西安和南京都大放焰火,举行了盛大的庆典。
在北京的各国外交公使陆续承认了我们新政权对清帝国的继承关系。英国公使、法国公使在祝贺的同时,不仅没有忘了提醒我们遵守已经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且趁机索要新的利益。通商的利益当然没有太大问题,其他的事情慢慢敷衍着,李鸿章此时已经就任了外交大臣的职务,这事情交给他办好了。我们在中原初步建立了重工业和民用工业。另外在山西、河北、辽宁等地也有了些煤矿和钢铁之类的工矿业。占领湖北、安徽,接受了一些前湘军创办的工业,如汉阳炼铁厂和安庆军械所等。工业生产虽然在以几何倍数迅猛增长,但是此时由于国土辽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广阔,在国际出口贸易方面仍然以传统出口品,如茶叶、丝绸、瓷器之类的为主,虽然我们的工业品出口也有了一定的增长,但是由于我们大量进口机器设备,船舶,特别是新近增加的一个项目:大量的天然橡胶似乎已经取代了以前鸦片在进口贸易中的地位。由于我们实行的间接禁止措施,鸦片贸易日益萎缩。对此,英国公使也多次找陈浩交涉,但是每次陈浩都是微笑着把手一摊:“公使阁下,我们并没有违反我们双方签订的任何条约,至于这种贸易的减少,我想可能是我们的人民逐渐认识到了这种毒品对身体的巨大危害,特别是在了解学习了贵国的禁止这种毒品的相关法律之后。您知道,在我国有许多人对英国是非常仰慕崇拜的,他们当然会效法贵国绅士的做法了,我总不能强迫他们去购买、吸食吧,要不然,公使阁下到烟馆吸食一下给我国的百姓做个表率?费用不必担心,老朋友了,我一定尽力招待,这也是为了促进两国贸易发展的正经事情啊。”
英使苦笑。要求增加租界,租借海军基地的要求都被拒绝,或直接或间接。
天然橡胶贸易主要受益的是西属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和英属马来亚和法国占领下的印度支那南部。在这些地区,我国的出工工业品也占据了部分市场。早晚,为了,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我们会和这些家伙们冲突起来的。现在,矛盾还不突出。那些人虽然对我们大量进口天然橡胶有些奇怪,但是有钱赚管那么多干什么?也许中国人喜欢用这种东西做的胶鞋?他们那里人多,每人一双就是个不得了的数字。
对于俄国,还是必须单独对待。因为他们提出的还是领土的要求。这次是关于西北新疆方面的。边界是要以武力为后盾的。也许,他们认为这次要划界的地方距离他们屯兵的地方近了许多,而距离我们的心脏地带远了许多。应该可以占到便宜了。既然如此,我们就再次和他较量较量,谁让他们和我们接壤,而海军又这样垃圾?陆军作战,又是在内陆深处,英法不见得知道具体情况,让我们再给沙皇一个教训,顺便支持一下中亚各民族的民族独立的解放事业。这些民族在我们国内都是有正式居民的。
谁让俄国的工业也落后呢。要是与英法作战,我们的武器一旦落入他们手中,以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工业制造能力,我们的一些领先的技术优势很快就会缩小。但是俄罗斯就不同,他们或许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即使有,也会慢三拍的,比如克里米亚战争已经很久了,像英法的那种新式步枪和大炮也还没有被俄国仿制。他们,往往喜欢走一条另外的路。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他单独对待。这是双边关系,而不是与整个西方的关系。
正文 30。边疆
李鸿章果然对沙俄态度强硬。对于俄使的傲慢,老李也不含糊,干脆就叫曾纪泽去打发,自己跑到南方视察通商口岸去了。到了沿海各地不断发表保护各国在华通商利益,维护世界自由贸易体制的谈话。大受英法等国商人的欢迎。
1866年夏,左宗棠已经开始在甘肃的军事行动中收到战果了。此时全国武装力量已经全部统一编成了中华军。左宗棠的部队被授予中华军西北方面军的番号。李鸿章的淮军则被编入了刘奋战为首的第三方面军。原有各兵团均按原有顺号升格为方面军,只有建设部队仍然称为兵团。许多湘军旧部被统一编入了第二方面军。兵力、兵器、参谋机关建设都有进展。到年底,左宗棠攻克金鸡堡,甘肃、青海的叛乱基本被平定。我们对于他在征剿中对叛军的一些残暴行为也睁只眼闭只眼,一切已经授予他全权了嘛。
到1867年春,军队正规化建设又有新进展。我军开始在部队实行了军衔制度。没有设置元帅军衔。我和陈浩王平都不再是军队人员,虽然我还是三军总司令,军委会主席,而陈浩还是军委会的副主席。首批最高军衔是中将。董大海、张林、刘奋战、秦雄、李哲、崔明贵和左宗棠。少将有:贾山、齐岳、张玉祥、董天赐、赖文光、黄文金、汪海洋、刘根、秋永年、耿仲民、朱贵等人。准将稍微多一点。值得一提的是航空兵总队的总队长冯果被授予了空军准将的军衔。凡是此时不再在军队工作的都不再授予军衔了。
随着制造工艺和金属、非金属材料方面的进展。我们提出的一些“超前”的武器设计思路逐步有越来越多的变成了可以实现。步枪经过多次改进现在基本已经可以达到后世56式的水平了,机枪、火炮、通讯设备的制造更是获得了长足进展。汉阳制造的汉江牌自行车现在已经在各地供不应求。洛阳已经开始制造农用拖拉机。汽油发动机工艺不断改进,终于在反复测绘、参照原有的两辆摩托车的基础上制造出了洛阳牌摩托车,开始投入批量生产,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卡车也制造完成。第三军的装甲旅获得了我们制造出的第一批轻型坦克,虽然质量还很不稳定。南阳油田的产量在增加,汽油、柴油、航空煤油则成为了我们的战略储备。濮阳油田也在开采建设中,同时兴建的是一个大型的化肥厂。空军还完全不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不仅飞机数量少,而且相当原始、初级,现在要做的一方面是加紧研究、制造更多的新的飞机,另一方面就是加强训练,特别是飞行员队伍的训练,这是个长期任务,而且是很花钱的事情。我们内部不少人对于冯果被授予准将军衔颇有微词。
海军的建军工作却成效很大。沈葆桢被我们的新政府委任为内阁船政大臣,对发展海军的工作及其卖力。自造和引进的舰艇纷纷装备部队,民用商船队也初步成型。我们培养的大批海军人才也纷纷归国效力了。张玉祥的第一舰队在西太平洋上仅仅从吨位看也算是一支数得上的海军力量了,更不要说船上装备的先进的火炮和通讯设备。还有舰队强大动力下的航行速度。不要说那些还没有被人认识到加之的鱼雷艇。
看来我们在东部、南部也要生点事情才行。势力范围的划分是实力决定的。不过要有好的时机,好的理由。不能蛮干。
开始做外交方面的准备。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总理大臣陈浩带着外交大臣李鸿章乘坐新下水不久,装备有4门155毫米榴弹炮和20门远射程105毫米加农炮的三千吨级的蛇山号开始了出访欧洲和美国的航程。出访欧洲,当然大谈东亚和世界的和平,同时也谈论世界和亚洲的新秩序。在英国,主要讲的是维护自由贸易也是中华帝国在东亚的责任,在这方面我们和大英帝国的利益是一致的,我们要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采取共同的行动。当然我们明白英国在东南亚的利益存在,当然相信大英帝国也会考虑到我们中华帝国在东亚传统地位的特殊性。英国绅士们一头雾水。他们要什么?探听一番,陈浩微笑,终于从李鸿章那里探听到,希望大英帝国尊重我们在东北亚传统藩属国的地位和利益。就这个呀,英国人乐意送个空头人情,不就是朝鲜吗?对大英帝国来说没有太大价值,不在主要航线上没有太多自然资源,不是原料产地也不是倾销的市场。好的,发表一个声明:“大英帝国会完全尊重中华帝国在东亚、东北亚传统藩属国的地位和利益。”陈浩暗自得意:马上东面的岛国14岁的明治天皇就要登台了,等他把江户改为东京的时候,张玉祥的第一舰队,就可以开过去了,这是东亚,他们是我们的传统藩属国,从他们现在国都的中文名字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到时候,看英国人怎样说?如果他们不说,我们当然可以保证穿越太平洋航线的利益了。东亚还会有谁出面干涉?美国人?暂时力量还不够,法国人?正要找他麻烦呢?只要不是他们一拥而上就好。先把这个所谓绅士搞定再说。
到了法国,大谈传统的合作与友谊。但是,也谈到了我国传统藩属,哦,不是藩属,而是我国直接管理的领土古交州,也就是现在的安南北部的问题。法国人对此相当傲慢,拿破仑三世和那个欧也妮皇后十分倨傲,甚至声称:“请阁下记住,没有我们的扶持与认可,你们在东亚,甚至在你们现在的帝国都是没有立足的根基的,以法国的能力,完全有能力管理遥远东方的土地,我们会管理得很好,越南和老挝柬埔寨都是我们法国在亚洲的殖民地,阁下所说的藩属那是过去的事情了,世界的版图每天都在改变。包括你们的那个帝国。请阁下看一看如果失去我们的保护,会是什么样子,比如也同样和俄国交界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陈浩只是微微冷笑。下一站到了普鲁士。
正文 31。边疆(2)
曾纪泽很惊讶地看到普鲁士居然对这个来自东亚使团举行了极为隆重的欢迎仪式。北德意志联邦的首相俾斯麦亲自主持欢迎仪式。与拿破仑三世的傲慢正好相反。这个铁血首相对来自东方的使团礼数周全。这是个有远见的政治家。
曾纪泽看到他们自己的首相的论调又有些变化。民族统一似乎又成了谈论的重点,另外还惊讶的是陈浩开始公开谈论感谢普鲁士和俾斯麦首相本人对我们的一贯的友好支持。其实陈浩仅仅指的是他们允许我们派人员到普鲁士留学实习,包括他们的优秀的军校。双方签订了贸易协定和文化交流协定。发表了一个双方互相支持对于维护双方领土统一完整的努力的共同声明。并非没有意义,其实面对的又共同的敌人,比如德国北面的荷兰和西面的法国,我们在东亚都要面对。而等他们统一之后——这是不久的事情了——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时候,又将面对大英帝国了。
“普鲁士之行收获巨大。”曾纪泽在离开欧洲的时候在自己的日记上写道。陈浩也很喜欢这个年轻人。当初李鸿章让他对付俄使的纠缠,他的表现实在值得圈点的。顾及了外交礼仪又没有丝毫让步,同时没有任何言辞让对方抓到把柄做文章的。
穿越大西洋的航行听起来很浪漫,其实很枯燥乏味。但是当他们航行在更为漫长的横穿太平洋归国途中的时候,大家却没有在大西洋上的那种寂寞枯燥的感觉了。不仅仅是归家的喜悦。在美国的访问更加成功。依靠法国支持摆脱英国统治的美国,在经历的南北战争之后,现在又在腾飞之中。暂时他们的主要精力还在美洲。这与即将统一的德意志一样都是对现有强权秩序的挑战者。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那亚洲就是亚洲人的亚洲了。陈浩没有直接这样说。因为在亚洲有殖民地的可不仅仅是西班牙、葡萄牙这样的没落国家。但是陈浩对美国的这一立场表示了充分理解和支持。同时表示愿意维护美国在中国乃至亚洲的切身利益。也请对方注意到我们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的特殊地位和关切。美国人对此表示了理解。双方签订的贸易、航运、文化等等方面的协议比在普鲁士的更加深入了一层。就在他们还在美国逗留期间,传来了日本长州藩和萨摩藩奉新登基的明治天皇密诏倒幕,而后新政府迁都江户并将江户改名为东京,而中华帝国政府应幕府将军和若干大名的请求出动海军舰队入日本本州平乱的消息。陈浩立即向美国政府表示,一定会维护美国在日本的利益不受损害,并迫使日本严格履行与美国已经签订的各项条约。政变带来利益的不确定,美国政府也乐得有人出头,反正那个日本没有什么资源,人民穷困也没有多大市场,所要的只是航运利益而已。美国城府对中华帝国的行动表示了理解。这让陈浩很是兴奋:这个第一个用炮舰打开日本门户的国家被安抚住了,其他的就好办多了。明治维新要产生一个完全不同的结局了。哈哈,新结局。也是维新的大成就。
过了国际日期变更线开始受到国内的无线电报和逐渐听清国内的广播了。张玉祥海军和第四方面军的陆军已经控制本州岛和北海道,正在清剿残余的叛军。广播中不断揭露“叛军”破坏和平,妄图改变东亚秩序,危害世界重要海运航道的罪行。以及以前长州藩不顾国际公法在下关开炮轰击停泊在附近的各国“和平船只”的罪行,义正词严地指出,前次已经薄有惩戒,看在日本合法政府的面上未对其深究到底,不料,两藩贼性不改变本加厉,竟然推翻本国合法政府,杀害主政大臣,严重破坏了东亚的和平与稳定。我中华帝国本有保护藩国合法政府之义务,此番受藩国合法政府请求尽宗主维护藩国和平以及维护国际航线不受干扰的义务出兵平乱,定当善尽义务云云。还得知了带领第四方面军陆军登陆日本的是少将汪海洋,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头衔:中华帝国第四方面军日本军分区司令员。这家伙,不就是后来马克阿瑟的角色吗?汪海洋,这个名字起的。同时协助中华帝国出兵正在日本地方协助剿灭叛党余孽的还有藩属国朝鲜的军队,他们不但利用地理距离较近的方便提供后勤支援,而且动用了陆军协助上邦军队参与下乡搜剿零星残匪,维持治安的行动。朝鲜国发表声明谴责日本国发生的匪帮叛乱,指责日方不守本分不敬宗主上邦的大罪中多了一条:不经上邦许可擅自将小邦首府妄称东京,大不敬之罪。可见他们对此相当嫉妒:我们高丽国尚不敢把国都称为什么什么“京”或者“都”之类的,好歹我们还是和陆地连着呢,你们几个小岛的小国焉敢如此放肆?
在东京已经新扶植了幕府将军,那些被集中到东京的大名们逐步有条件放回他们各自得封地。长州藩和萨摩藩的抵抗力量被摧垮。伊藤博文等人在逃亡。当蛇山号靠近横滨的时候,已经得到了伊藤博文切腹自杀的消息。东瀛被平定了。陈浩一行从横滨登陆的时候,受到了张玉祥和汪海洋的热烈的欢迎。接下来的几天,那个被新立的傀儡幕府将军极尽巴结谄媚之事。陈浩哥们的风流性子大发。好好地爽了一回。张玉祥悄悄吩咐曾纪泽等随行人员,回去千万不要让陈夫人知道,更不能让如夫人知道。曾纪泽等微笑答应。
英美普等对此事没说什么。俄国发表谴责声明,说这是中华帝国在东亚的侵略行径。号召西方团结起来制止中华帝国的侵略野心。西方各强国对俄国的这种呼吁大都不加理睬。他们知道这是俄国出于自身对远东领土的野心而发的,何况现在他们正在中亚和中华帝国进行领土纷争。随着左宗棠部队入疆,双方很可能直接发生军事冲突。没有人愿意去为俄国熊火中取栗。但是也有对此提出异议的。首先是法国,然后是传统的海上强国西班牙和荷兰。
正文 32。边疆(3)
长州藩和萨摩藩在此前聘请了许多荷兰人充任各方面的顾问和教师。此次倒幕也有许多荷兰人直接参加。至于西班牙人,则是为长州藩提供了海军舰只和训练了人员。日本改革派在进行变革的初期唯恐被欧洲的强国控制国家的未来,选择了这两个在亚洲有传统势力但是已经没落的国家作为后台支持,一旦发展强盛也易于摆脱他们的影响,一开始就摆明了过河拆桥的不良居心。而这两个没落户却以为找到了在亚洲扩张势力的新机遇。张玉祥和汪海洋在粉碎两藩的征战中根本没有考虑到两个没落户的利益。那些荷兰顾问不少在战斗中被打死或者被俘。而且交给藩国朝鲜军队看守的俘虏营中,一些“西夷”也确实受到了不符合战俘身份的待遇。有些死在了战俘营中,而且据说死法还相当悲惨。
两国联合提出了抗议。舰队开到了台湾海峡。福建沿海受到威胁。不久南海渔民的船只被炮击。部分渔民伤亡。
爪哇岛一带还发生了虐杀华侨的事件。一些橡胶种植园被当局强行没收或在当局默许下被当地土著抢劫。
法国公使声明:只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要求我们在对日本干涉的行动不能危害其在国际航运中的地位并不得损害日本的独立和主权完整,不得损害法国在日本的既有利益。要求我们尽快撤军,不然有可能影响到两国间业已存在的友谊与合作。我们知道,法国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是想得是安南的北部,其实是在说他们不承认我们对安南的宗主权。警告我们不得干涉今后法国在安南的进一步的侵略行动。
陈浩带着他的一行人员在东京湾检阅了张玉祥的海军部队。此次张玉祥带来的舰队已经有部分舰只返回了大陆沿海的基地。虽然如此,这里还有三艘1500吨级和5艘700吨级的铁甲舰,另外还有一些辅助的舰只。日本海岸此时如同黄浦江一样停泊着挂着各种列强国家旗帜的军舰,但是如此规模的舰队即使其他各国的军舰加起来也无法与之比拟的。望着军舰桅杆上飘扬的红底蓝顶中间一个金黄色顶天立地的繁体的“華”字的中华帝国国旗,陈浩心潮澎湃,心中一阵阵涌起亲自带领这支舰队直奔菲律宾和荷属东印度群岛的冲动。
这面旗帜是我和陈浩反复研究确定的。红底象征我们民族复兴的光辉,蓝顶象征我们光明的无限的未来。黄色的汉字象征我们黄色人种的主题民族。世界上唯一可以作为艺术品和图腾标志存在的文字作为旗帜的符号也符合民族的传统。传统的中华旗帜以往常常以引兵统帅的姓氏或者国号的汉字为标识。比如曹操的军队上面一个“曹”字,或者魏国军队上面一个“魏”,而我们现在旗帜上的这个“華”则是全体华夏传人共同的标志。一个完美的艺术的符号,横平竖直,象征华夏正直博大包容的胸怀,根深叶茂,顶天立地,华夏民族的气节和精神。
与这面“華”字旗帜一起飘扬的是海军的军旗,与陆军“中”字旗相仿,只是“中”字中间的“口”变成了圆形,一是象征海军的铁锚,另外一个意思就是要建设全球到达的蓝水海军的意思。
陈浩在激昂的乐曲和震天的口号中慢慢平复了一下心绪。这次出访欧美,整个使团看到了本国与欧美国家在民生方面的巨大差距。欧洲的城市建设状况与我们的最好的工业地带相比也是领先了许多的。平叛战争、东北移民以及现在西北的战争以及竭力修建的通向西北和蒙古的铁道在耗费着我们的财力。虽然我们的财政收入也在以极快的速度增长,但是支出似乎增长速度更快。此次出兵日本,虽然赶在这个未来的祸患刚刚萌芽的时候进行了绞杀,但是军费开支及其以后驻军的费用应该不会少。这个岛国现在穷得掉底,再怎样搜刮,几乎对财政也没有什么贡献。也许,仿照当初他们本国原始积累时的办法向南洋出口“南洋姐”可以补充一些我们驻军的费用。还有也可以让他们发展一些民用的轻工业赚些钱的。只是重工业吗,就算了。
至于下西班牙和荷兰,虽然我们同时在西北内陆和东南部海疆同时作战财政上确实有困难,但是似乎也不能示弱。徐哥们让舰队开往福建、台湾,然后声称要南下保护侨民的主意还真是不错。什么赔款道歉?最多两不找,舰队就是公理!只是不能太蛮横张扬,免得西方列强一致对付我们。嗯,最多再答应他们在日本取得一些与英法美相似的利益。不过,对此需要以我们在菲律宾和爪哇等地设立领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