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水火中原-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开始主动向新三省逃跑或者逃到北方沿海我军控制区要求加入移民。
我在洛阳接见了由孙葵心陪同从信阳坐火车前来的太平天国遵王阁下。
赖文光很年轻,英气勃勃。这几日经历了太多的新奇。尤其是乘坐火车让他充满了好奇,其实他本来也是不满现状一个追求平等新生活有才能的年轻人。听说全程陪同他的这位前捻军旗主,现在的武胜大学挂名副校长就是洛阳王的大舅哥,王爷次子徐海的亲舅舅——对这一点孙葵心颇为自豪,赖文光感到了我们对他的隆重的礼遇。虽然孙葵心一再告诉他你见了我们主公不必跪拜,可是他刚见到我的时候还是一下子跪倒叩头:“罪民赖文光叩见徐首长!”
我差一点笑出来,这个倔强的赖文光他还是不愿意称呼清廷的封号,什么摄政王、洛阳王名义上都是清廷封的,而“首长”则是中华军内的称呼,现在我们还没有给他职务,他也不好随着孙葵心叫“主公”,这是前捻军人员喜欢的称呼,在根据地下层知识分子中也很有市场,影响了不少的民众。看来这些忠诚的太平军是愿降中华军,不愿意投降万恶的清妖,与陕西的湘军、绿营正好相反。不管什么名义愿意归降就好,反正实际都是投降我们。
我赶紧上前搀扶:“赖将军请起,葵心,不是给你交代过不让遵王跪拜的吗?”
赖文光赶忙道:“首长,不干国舅爷的事,只是罪民不敢如此无礼!”
这称呼乱的,算了,慢慢来吧。
“遵王,你哪里有罪?你对太平天国的事业忠心耿耿,当初英王殿下你是最能征善战又不计个人得失,不争权夺利的战将。现在天国危难,许多天国旧人各奔东西,天京危急时,许多将领近在咫尺却忍于不救,更有一些投顺了敌军反过来屠杀昔日自己的战友。实在让人不齿。而你和扶王远在川陕边,却不顾一切东奔救主是在让我感佩!”
赖文光眼泪下来了:“徐主席,您……”说不出话来。
这个主席的职务大约也是孙葵心告诉他的,本来我们内部很少这样称呼的。
正文 8。扫平内乱(8)
慢慢交谈,发现这个赖文光思维非常敏捷,眼光也独到,对这些年太平军种种得失也有相当认识。带兵方面也有一套实用的东西。只是以前从来没有安定的环境,他的兵也是随时扩编的农民乌合之众。在原来的历史里,南京被湘军攻占,其他拥兵10万、20万的将领如李世贤、黄文金、汪海洋等人很快覆灭,而赖文光却整顿捻军在没有巩固根据地的情况下在北方腹心之地坚持了很久。看来这不是偶然的。
我让孙葵心去看望一下他的妹妹。孙葵心很高兴,说是给外甥带了礼物正要送过去。赖文光闻言急忙在身上掏摸。
我笑道:“赖将军,你不是也想送点什么礼物的吧,我告诉你,我们这里非亲属文武官员之间私人赠送礼物那是需要先在调查处登记的,不然就是行贿受贿的罪名,就是我也不能例外的。”
赖文光大为惊讶。单独长谈,赖文光终于完全消除了疑虑,对我折服了。
我已经事先得到政治部提供的情报,赖文光部除去老弱和不愿再从军要求为民的之外大约还有不到2万战斗部队。这些部队其实需要花力气整编训练的。战斗经验和敢死精神倒是很大优势。最后谈定将这些部队改编成中华军第二军第七师,由赖文光任师长并兼任第二军副军长。给他这样的职位,一方面是出于他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是他的个人影响力,南方还有大量的太平军余部,我们不想在内战中有过多的死伤,当然还是招抚为上。人口特别是青壮年的男性人口也是国家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农业需要劳力,边疆需要人民。不仅是东北边境,将来还有西北边境。北部边境。开采矿藏、修筑铁路、建设工厂、水库,现在都需要劳动力。连美国人都在我国沿海骗取出国建筑铁路的劳动力呢,幸好他们的内战还没有结束。
第7师改编后将进行政治、军事训练,补充新式的武器装备,我军将派进政工人员,同时选派原来的人员到军政大学或者军教导队学习。赖文光本人在训练期间也将到军政大学高级将领班接受培训。赖文光全部同意。现在在他眼里我就是新的主公,说得话就是圣旨,而清廷在他眼里还是“清妖”。只是他的主公现在是清廷的摄政王怎么说?他不愿去想,可能想到了,这个让他和他的部下痛恨无比的清廷肯定要在他的新主公手里覆灭了,这让他更感到畅快无比。
就在崔明贵占领西安攻击宝鸡的第二天,我们以朝廷的名义宣布鲍超的霆军叛乱,免去鲍超和罗泽南本兼各职,命令洛阳王督率人马征讨。同时加张林为湖广总督,姚大喜为湖北巡抚统带兵马随军进讨。官样文章。第6师随即南下进占麻城、黄安,威逼武汉。第五师在则在张林亲自统带下从南阳地区南端进入湖北,第三日占领樊城,进围襄阳。连贾山也统带一部分铁道兵和工程兵部队出武胜关占领了广水县城。
正文 9。扫平内乱(9)
我带着赖文光、孙葵心和总部警卫团一部乘火车到达了鸡公山坐镇指挥。李哲充当了南进战事的临时参谋长。此时他实际负责的军政大学已经有一批从普鲁士军事学院学成归国任教的人员,我也是让他亲自带着这帮年轻人在战争实践中历练一番。
陈浩和董大海现在都在北京。我军主力投入对湘军的作战,北方第一师驻守范围大大加大,而且加强对北京清廷中枢和天津、烟台海口的控制对我们至关重要,更不要说还需要和列强们的外交官打交道了。辛兴在防区到处视察巡视,北方的防务主要由董大海具体负责协调。陈浩的政治、外交和财政方面的任务够重的,需要的力的助手。难得的是他还在坚持著述,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又空闲就到武胜大学各学院,甚至一些中学演讲。让哥们赞一个佩服。本哥们现在做这件事情可是短短续续的。
曾国藩没有示弱。立刻宣布奉太后密诏“清君侧”。并且发表了一篇历数我们大罪的长长的檄文。大意:徐陈等本系乱党,蒙我朝天恩招抚,然贼性不改,不思报效天恩,犯上作乱大逆不道,弑当今生母,囚皇上与太后,擅杀大臣,乱政营私,减万岁供奉,克王公之薪俸。勾结洋人卖国,准行洋商鸦片,擅开通商口岸,使大清门户洞开,一、外人尽窥虚实,更私允洋教传播,乱我民风正气,复勾连洋人新办铁路,动山河气脉,震祖宗寝陵。为修路拆民房迁坟墓,人民生死不安,其暴虐荼毒堪比隋炀。不遵旧制擅便衣冠,窃夺国柄却勾结匪人,捻匪长毛悉为上宾,衣冠华族流落无依。总之把我们骂得一无是处,罪恶滔天,就连我们收复东北边陲的事情也被描绘成了与俄人勾连为后来卖国寻求借口。
在我们控制区之外百姓士绅分为了支持和反对我们的两派。当然,支持的都是心中暗暗支持。南方的太平军余部在绝望中忽然看到了新希望,振作起来与湘军周旋。我们控制区由于有严密的基层组织和军情处、调查处两大情报机构,曾国藩的檄文基本无法传播到一般民众。民众知道的都是曾国藩大逆不道公然反叛了。而且经过多年宣传教育,加上生活确实比以前安定富足了许多,我们的民众支持度还是相当高的。而且在我们的舆论引导,特别是广播和报纸的宣传下,民族主义思想抬头,大家对满清政权已经没有多少忠诚度了。
我们在对方控制区的宣传比对方成功的多,不仅是军情处间谍的功劳。还有我们的广播。收音机已经成了有头脸的人物的身份标志,就如最初西洋座钟一般。这种每天6小时广播的传播威力是巨大的。从新闻到音乐到各种评论、评书、歌曲以及各种知识讲座。承担了极大的宣传功效。
湘淮系内部似乎也并非一个声音。只有曾国藩直系系统的表态支持,李鸿章和左宗棠默不作声。像沈葆桢之类的由于在曾的势力范围,支持的表态相当勉强。由于曾国藩檄文为了争取保守士绅支持,文中有指责我们勾结洋人出卖权益的说法,列强相当疑虑,纷纷表示这是清国内部事务,他们采取不干涉的立场。这大约也是李鸿章、左宗棠不表态的原因,李鸿章在上海的江南制造局和左宗棠在福建的船政局都需要洋人的支持。
正文 10。扫平内乱(10)
在进入陕西的我军拿下宝鸡的第二天,张林率部力战后攻克襄阳。随后向枣阳随州出击。信阳南下的部队也向西配合张林的行动。随、枣地区的敌军向武汉方向退却,避免被合围歼灭。张林挥师南下,西进,一个月内西到谷城、老河口,南到荆州宜昌尽数被第四师控制。占领宜昌的我军炮击了江面上的湘军水师。湘军也开炮还击。这是湖北、湖南与四川间水上运输的要道。自此即使算不上被我军封锁,至少是受到严重干扰。湘军水师作了夺回宜昌的尝试,损失惨重以失败告终。姚大喜的第6师从黄、麻南下,目标直指鄂东,不久,拿下黄石、铁山。又一个重要的铁矿石基地落入我军控制。到了9月份,一度占领黄冈、鄂州、田家镇一线沿江地带。湘军集中水陆主力拼命反扑,这里可是他们的根本重地,为此从江西、湖南抽调了主力增援。黄文金、汪海洋趁机脱逃进入福建、广东一带。第6师一部在江边防御战中遭受了较大伤亡,被迫放弃鄂州、田家镇等地向后撤退。湖北东部形成对峙状态。同样,贾山的铁道和工程部队的进军受阻于孝感以北地区。我严令他们停止进攻,就地构筑工事——这个他们很拿手的。倒不是真的攻不动,只是我不想让自己的部队有太大的伤亡,其实他们本来就是用来牵制敌人的。
湘军也并非处处居于守势。在安徽他们向淮北发起了攻势。曾国藩倒也真的不简单,一下子看出了我军薄弱之处。但是他还是低估了我军。
淮河以北是以秋永年为首的淮北军分区的地方部队。由第二军第6师的两个营发展而来。力量确实比较薄弱。主要是担任守备任务的部队,装备比较差。秋永年按照总部知识,把各地部队集中向北转移撤退。湘军虽然占据了一些地方,甚至定远、庐州这样的重要城池,但是并未给我军的部队造成太大损失,地方上的民兵的不断游记骚扰让湘军部队吃尽了苦头。这些装备有地雷、手榴弹甚至部分旧式洋枪的民兵其实战斗力不见得比湘军弱。
湘军企图利用传统的水军优势以水军进入淮河截断我军南北两岸的联系,全歼我军在淮河南岸的部队。进而从东向西威胁我攻击湖北部队的侧翼。为此,湘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安庆新造的蒸汽动力炮艇。这些炮艇虽然对于他们而言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在我们看来其实相当幼稚。最大航速也就是6、7节,而且还是木壳船体。
近两年周口造船厂除了制造内河运输用的水泥船之外,又陆续制造了12艘蒸汽动力的“河”级炮艇,现在已经有4艘经运河调入天津准备用来加强黑龙江内河舰队。另外8艘加入了淮河舰队。其中四艘改进型加大吨位到了110吨,主炮为1门105毫米加农炮,另外有两挺重机枪。航速还是17节,而4条80吨级的炮艇最大航速已经达到了21节。淮滨船厂除了制造了数十条20吨级的“海”级快艇之外,重点制造了12条“鱼鹰”系列鱼雷艇,这些鱼雷艇还相当初级,50吨级,最大航速30节,比后世的鱼雷艇慢了许多。可是此时却是世界上最快的军用船只了。每艇配4条鱼雷,这些鱼雷也是相当初级。采用双体水翼船体,船上装备两门37毫米速射炮和两艇重机枪。本来是准备配备给对外称第一舰队的张玉祥西太平洋舰队充当近海防御力量的。下水后,尚未来的及北上,而且试验测试工作尚未完全完成。湘军在淮河流域发动进攻,8艘蒸汽船和12条鱼雷艇此刻作为淮河舰队的主力东进迎战。
湘军占领定远后,又挥师猛攻临淮关。湘军水师也从洪泽湖进入淮河。在临淮关东面,双方舰队遭遇。不可一世的湘军水师完全没有遇到这种单方面屠杀式的战斗。以往与太平军的战斗全都是占上风的。即使被石达开击败的湖口之战,湘军水师的表现也是值得称道的。
可是在鱼雷艇的冲击下,数艘新造的蒸汽动力舰几乎在战斗刚开始就在鱼雷的轰然炸响中沉没了。淮河舰队其实可以算是是在用鱼雷打靶测试新艇的状况。湘军落在后面的那些风帆和人力踏轮驱动的战船速度太慢,此后在洪泽湖内完全成为淮河舰队追逐打靶练兵的对象。只有部分尚未进入洪泽湖的少数战船得以脱逃返回南京江面。在得到刘奋战部队的增援后淮河军分区发起了反攻。前期实地尽数收复,而且湘军在皖北的地盘尽数丢失。
第二师部队进占滁州,对南京构成了直接威胁。东路第二师的部队从苏北南下盐城、泰州相继被攻占。扬州被我军孤立封锁。
正文 11。扫平内乱(11)
不甘寂寞观战的张玉祥提出了他的作战建议:以邙山、嵩山、泰山三艘1500吨级铁甲舰加上4艘护卫舰再调回图门、安东两艘运输舰组成海军编队,必要时再调集一些民船由军舰拖带运载第二师和第一师的部队南下,从长江口进入长江,沿江而上攻占镇江、南京,同时现在仍然称为淮河舰队的长江分舰队也全部进入长江参战,必要时拖带水泥船队运载大量陆军。然后继续溯江而上攻击安庆、芜湖、九江直至武昌。与从北面南下部队会师,在向西进入三峡进攻四川或者进入洞庭湖进攻湖南。
这个计划被我当即否决。很有价值的计划,而且很可能成功。但是,进入长江口就要和淮军冲突,现在李鸿章可是并没有公开反对我们。这是内战,我们不希望损伤过多,包括对方。如果能以最小的代价让对方屈服那时最好不过。还有经过吴淞口江面还可能与列强发生冲突。我们倒不是害怕他们,只是现在与他们冲突时机不好。他们很可能趁机在南方乃至些新疆等地扶植傀儡与我们对抗,而且在贸易方面和其他诸如留学交流等方面遏制我们延缓我们的发展速度。现在英法美等对我们的戒心还不是很大,我们对他们的麻痹政策还算成功,至少在现在与曾国藩系统的冲突中,他们似乎还稍稍倾向于我们一方。真的把我们当成他们在华利益的代言人了?以后有他们哭得时候。
张玉祥又提出以主力舰队运送陆军在浙江、或者福建甚至广东登陆攻击的建议。还是被我否决了。浙江、福建现在都是左宗棠的地盘,他现在也没有公开反对我们。广东现在还不到去攻击的时候,而且舰队路过香港也未必是好事。
张玉祥很郁闷了。不过我和陈浩很快给了他一个意想不到的任务。让张玉祥亲自率领嵩山号和两条英国进口的护卫舰宝安号、惠州号去日本。
原来不久前,日本长州藩发生尊王攘夷运动,日本人突然炮击停在下关海面的英法美荷等国军舰和商船。现在英法美等要上门问罪,英法公使将此事告知陈浩,要求清国派出新近从英国进口的军舰助阵。这本来是想让我们为他们火中取栗充当仆从打手的意思。英使还把此事与我们在英国留学人员学习海军,以及进口造船设备引进造船、海军以及铁路设备和技术人员相联系。
他们那里知道历史随后的发展和后来日本的明治维新?我和陈浩可是知道的。英法要我们参加,而俄国没有被邀请,我们'正好可以趁此机会要求日本不仅退出库页岛南部,而且要交出千岛群岛,甚至……北海道?有点太贪了吧?走走看吧,但是前面两条必须拿到。所以才让张玉祥亲自去,英法美在日本获得的商业利益我们也可以趁机利益均沾。另外回来的时候顺便到琉球王国停留一下,表示一下宗主国对他们的关怀之意。
正文 12。扫平内乱(12)
1861年秋季,第三军已经大部分从陕西调回确山休整了一段时间了。现在该是打破战场上沉寂的时候了。这段时间,江西、福建、广东的太平军余部又让曾国藩头痛了一阵。湘军主力大力绞杀下渐渐有被荡平的趋势。张玉祥伙同联军东出东瀛还是取得了预期的利益。至少占领长江以北不会引发与英法的冲突。津浦铁路随着第二军控制区向南扩展而得以继续向南延伸。英法公使在财团的鼓动下正在催促我们继续进军呢。真把我们当打手了?
要是进军江南呢?需要给这些家伙许诺什么好处?原有的通商利益不变?租界地位不变?恐怕不一定能满足他们贪婪的胃口。那么南京到上海的铁路修筑与运营权利呢。嗯,恐怕也不一定够。好几个强盗呢。都需要安抚,主要是英法,那就再多些承诺,沪宁线路权转让法国,粤汉铁路包括港九铁路路权都转让英国,差不多了吧?实在不行就把江西萍乡煤矿的开采权也让渡给英国。看来这卖国的罪名还是要让曾国藩他们骂上一阵子的。
也没什么,铁路是投资巨大的基础设施,本身对本地的经济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而且干线铁路建设需要时间。只要我们在此期间能迅速不受大的干扰完成统一。不久之后,所有的条约都是可以修改的。如果将来我们的中华军利用英国人修建的粤汉铁路运送大量部队和重武器南下夺回香港,不知道到时候英国佬会是什么样的反应。期待着那一刻。
第三军在孝感发起了新攻势。贾山的工业部队此时已经把铁路铺轨到了孝感以北的前线,而且攻击出发阵地和防御阵地修建的一样出色完美。他们干这个很在行。由于工业部队抛射炸药包的威胁太大,湘军的防御阵地距离我军阵地有相当一段距离。
攻击前的炮火准备异常猛烈,新制造成功的装载在火车上的重炮也第一次投入实战,威力巨大的炮弹,摧毁了湘军修建的防御工事。
炮击持续了四十分钟,湘军阵地烟尘弥漫。开始他们的大炮还击了几下,很快在我军猛烈炮火打击下沉寂了。炮火向纵深延伸,数十辆履带式装甲车隆隆驶出了出发阵地。机枪在吼叫,每辆车上还运载了6个全副武装的步兵。,车后跟随着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的第三军第一旅的步兵。装甲车撞倒湘军设置的路障到了第一道壕沟前停下,机枪持续喷涂火舌,车载步兵跳下来把携带的沙袋投入壕沟。跟在装甲车后面的部分工兵部队,开始在壕沟边沿作业,在沟边挖出斜坡。湘军步兵的射击是凌乱无力的,,射击的士兵很快被机枪或者步枪击毙。终于,工兵在沟的两侧都修出了坡道,装甲车吼叫着,纷纷越过这条宽宽的壕沟。步兵尾随蜂拥而上。湘军中配备冷兵器的步兵要白刃肉搏的企图立刻被强大的火力粉碎了。防御瓦解了。后续部队呐喊着跟了上来。运输车装载大量沙袋泥土,迅速在沟边填出了通道,步兵、工兵立刻上车向前跟进。步枪不时从车上向外喷涂着烟火。突破后的部队比摩纳哥没有停留,而是直接向南一路冲了下去。收拾陷于混乱的湘军残部的任务交给后续部队,甚至工业部队完成。
正文 13。扫平内乱(13)
在正面发起攻击前第6师和第5师的部队从东西两翼向汉口、汉阳逼近。湘军、绿营步步后退。
第三军冲破孝感防线一路如狂风般向南冲击。湘军后方系统促不及防被打得七零八落。后勤完全瘫痪。接近汉口,汉口守军惊慌失措。汉口和汉阳都没有城墙,城内的守军很少,部队都在外围抗击我军的攻击。少数湘军急忙渡江奔回武昌。第三军快速突击部队却并不入城,而是忽然分为东西两路向抗击我军东西两路的湘军背后杀去。就在孝感防线被突破的当晚,东西两翼的与第5师、第6师作战的湘军遭到来自背后突袭。分别被包围。
孝感正面的敌军在一片混乱中被第三军后续跟上的部队以及贾山的部队肃清。为了让第三军主力尽可能多的尽快南下,总部警卫团也参加了捕俘行动。正面的1万湘军全部被歼灭。其中6千多人被俘。对于一支战斗意志顽强的部队来说,湘军在作战中出现这样的被俘比例实在不多见。
攻势发起第二日,对被围湘军劝降不成,发起了进攻,两线夹击。很快将湘军击破。只有少数敌军向南奔到江边被水军接应到了南岸。唉,可惜我们的舰队没有到这里。西方列强,将来我一定要反过来让你们看我的脸色。
汉口,汉阳均落入我军之手。第三军在夹击湘军战役结束迅速返回确山休整总结。我可不想让这支部队过早在汉口的洋人观察家面前露面。那样对我们十分不利的。第6师进入汉口,第5师进入汉阳。我们委任的湖广总督和湖北巡抚现在都到了武汉,只是还没有进入省城武昌。
我军这两个步兵师的装备也够让汉口的西方观察家们惊讶了。而且我军如此迅速地击垮歼灭战斗力一向号称强悍的湘军部队也要让他们有一个合理的猜测。这个猜测的依据我们很快给他们提供了。我军占领汉阳不久,汉阳龟山脚下出现了一些在我军保护之下的西方人,在江边指手画脚。一些人还用望远镜向对面观看。到江边用仪器测量。很是招摇地表演了一番。虽然我军士兵严禁外人接近,但是这些人的活动还是被汉口的一些观察家获悉了。而且汉阳炼铁厂里也有不少洋人雇员的。
总之消息传到了汉口租界。观察家们纷纷猜测这些西方人的身份,众说纷纭,但有一点确是一致的,这些西方人肯定是军事顾问一类的人员,很有可能这次南下战役就是他们指挥的。而且摄政王攻占汉口的这支王牌部队的装备应该与这些西方人所属的国家有关。要不然他们不会亲临前线,又受到摄政王嫡系部队如此严密的保护,甚至布置了炮兵轰击湘军的并不是有意试图接近他们的水师。这符合西方人的思维定势。只是对这些神秘西方人的国籍的猜测分歧很大。而且他们是如何在国际社会不知道的情况下运进如此庞大的装备的?又是众说纷纭。在华的西方报纸争论不休。英法公使也对此表示了关注。当陈浩坦诚地承认那些步枪是我们自己制造的时候,英法公使明显地表示了怀疑。但是此后,陈浩开出的换取他们支持的条件让他们笑逐颜开。毕竟洛阳王的新式装备的军队不多,而且弹药的供应可能也成问题,他们背后的国家普鲁士?美国?不管是哪个可能为此对他们都回提出很高的要价,可能他们吃不消了——从他们一下子主动开出的价码可以看出来。一些拿着没有子弹、炮弹的新式枪炮的有限的部队是不会对英法在华利益构成威胁的,相反,他们的进军可能会进一步扩大英法在华的势力范围,那个背后提供援助的国家——不管它是谁——可能要赔的血本无归了?活该!谁让他们有那样大的野心妄图挑战英法的利益?违背西方列强早已达成的利益均沾的共识,违反规则是要付出代价的。不久,英法公使发表声明:清国摄政王进行的平叛战争属于清国内部事务,英法无意进行干涉。狡猾的老牌帝国,其实措辞上用上了“平叛”二字已经清楚表明了他们的倾向。李鸿章等更默不作声了。张玉祥的舰队开始向长江口进发,只使用了从英国进口的6条军舰和在天津制造的邙山号。这,对于湘军水师而言已经是非常强大的舰队了。何况还有悄悄从洪泽湖进入长江的全部16艘“河”级蒸汽动力船?原来在北方的几艘的都通过运河悄悄南下了。长江即将被我们控制。
那些在汉阳江边引起了观察家无限猜想的西方人其实是在黄河铁路大桥竣工后被我们高薪聘请在洛阳武胜大学建筑学院任教的美国人。我吸引他们到江边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们有意在长江上建设一座跨江大桥。这是个对桥梁建筑师很有吸引力的东西。尤其是敢想敢干的美国人,就是建跨海大桥也是不在话下,只要有人出足够的资金和人力物力,能让自己的才能和名字与一些世界上伟大的桥梁建筑联系在一起确实让他们激动。立刻接受建议乘火车到汉阳江边察看一番。一些我们的技术人员也一同到汉阳察看。很是折腾了一番,其实我们现在并没有建设长江大桥的财力和足够的制造能力。而且战争期间,国家尚未实际统一,哪里可能造这样的大桥?但是这些可爱的技术人员却不考虑这些。他们和我的私人友谊让他们认为洛阳王没有不敢干不敢想的事情,倒是真像他们美国人。我其实心中为这样欺骗利用他们而感到心中有些愧疚。炮击对岸的湘军水师后,赶紧让前面的部队以安全为由暂时让他们返回了。
1864年底,我军完全控制了三峡以东的长江北岸地区。
正文 14。扫平内乱(14)
1865年来临了。为了南下作战的需要对部队进行了整编补充。在对湘军作战之初,第一师和第三师的大批老兵骨干就被抽调补充第二军部队,甚至整连整营成建制补充到第二军各师及其刘奋战第二师。随即将地方部队和部分民兵补充进主力部队。部队人数增加。军校教导队培养军官和士官加民兵日常训练储备后备兵员的制度大显威力。到了年底,人员被大批抽调的第一师、第三师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训练出了更多新部队。成了前方的部队选练基地。
为了大举南下西进统一全国。必须改变这种临时抽调的办法。
1月份军委会下达了中华军部队整编命令。
以在华北的第一师为基本成立第一兵团,将直隶、山东、山西一些地方部队纳入野战军体系,并从民兵中征召一部分人员参军。第一兵团下设5个师,防区包括京津、直隶、山东、山西。总兵力约5万人。第一兵团司令由辛兴担任。
第一骑兵师并入绥远军区,该军区负责内外蒙古区域的防务,共有4个师野战部队,其中两个骑兵师。总兵力4万人。董天赐任军区司令员,耿仲民任副司令员,刘根任政治委员。
以第二军第五、第六、第七为基干组建第二兵团,第二兵团下设军一级单位,第一军下属四个师,总兵力4万人,第二军下属三个师,总兵力3万人。张林担任兵团司令,严学文兼任政委。朱贵任参谋长。第一军军长赖文光(暂时因学习未到任,由朱贵暂时兼任)。第二军军长姚大喜。第二兵团现驻防地域包括河南,湖北大部和安徽西部。该兵团负有向南进攻两湖向西攻略陕南汉中地区以及控制出川峡口的战略任务。
以原刘奋战第二师为基本组建第三兵团,原淮河军分区部队划入该兵团。兵团下属三个师总兵力约4万人,淮河舰队及未来的长江舰队暂归该兵团指挥。驻防区域从苏北到安徽的长江以北地区。负有牵制当面敌人并在必要时渡江攻取南京、安庆等要地并进军江西、浙江等地区的任务。刘奋战任司令员,秋永年任政治委员。
以秦雄第三师为基干组建第四兵团,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