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朝好女婿-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自然心中一乐,立即明白苏木这是卡了文。

诗词这种东西讲究的是灵感,灵感不到,就算是你一代词宗,也是毫无办法。

突然间,他心中一动,突然有了感觉,索性就张口将下半阕念了出来。

感觉自己这诗作得是如此之好,这样的诗句,只怕自己这一辈子再也写不出来了。

和苏学士见上了一面,谢自然心中也是高兴。

回家之后,竟小小地失眠了一把。

第二日刚一起床,就听到一个伙计来禀告,说是黄东黄秀才来拜见东家。

谢自然心中甚是奇怪,这个黄东嫉妒年家小姐对自己青眼有加,心中嫉妒。上次人贩子一案,这家伙一心要陷害自己。

两人现在可说是已经翻脸了,却不想他竟然还厚着脸皮过来拜访。

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估计也没什么好事。

谢自然是个恩怨分明之人,早就有心要给这鸟人一点厉害瞧瞧。

就冷笑道:“他不来找我,我还要去找他呢,请!”他也做好了同黄秀才翻脸的准备,却不想,一到了客厅,就看到地上放了一大堆礼物。虽然都不过是一些普通货色,谢自然被就豪富,也不放在心上。可他知道,黄东很穷,为人有吝啬,这次却是下了血本,真叫人有些意外。

更叫谢自然意外的时候,黄东一见谢自然,就是满面堆笑:“君服,君服老弟,你这次是出大名了。”

“什么出大名了,你的话小弟怎么听不明白了。”

“好你个谢君服,都这个时候了,你还瞒着我。咱们一起在年师座下读书多年,同窗同学,这关系自然是不用多说的。你昨夜那首诗做得可真是不错,今天已经传遍了整个西安。真没想到,君服竟然和大宗师苏木关系如此密切,你瞒得我们好苦。”

“咱们的关系,自然是不用多说。黄兄弟的好,谢自然是不会忘记的。”谢自然语含讽刺。

黄东老脸一红,又道:“看来,大宗师对君服是非常看重的,故意用一诗哥替你扬名。君服的运气,真叫人羡慕啊!快快交代,你和苏学士是什么关系?”

“我和苏学士是什么关系,又有必要对人说吗?”谢自然很不客气。

黄东更是尴尬,讷讷几句,然后道:“我听人说,你曾经护送大宗师从宁夏回关中,一路服侍得殷勤,想必是得了关节的。这次乡试,别人中不中不敢说,但黄某却可以肯定,君服必定能中举人。为兄在这里,提前为君服贺。”

谢自然忍无可忍,喝道:“黄东,苏学士乃是正人君子,他的道德文章,谢某佩服到五体投地。你休要心口胡柴,坏了学士的清名,来人,送客!”

对于这种小人,多说一句话也是浪费口水。

谢自然少年气盛,就命伙计将他赶出家门。

黄东也急了,忙道:“君服,本期陕西乡试,朝廷给下的举人名额是七十九名。你谢自然提前得了题目,人就一个,难不成还将七十九个名额都占完了。大家乡里乡亲,又是同学一场。你自己要得举人功名,那是你的造化。可怎么说来,都是一地的人,你也该便宜一下我们吧?”

“少胡说,谁得题目,少血口污人!”谢自然面色铁青起来。

“你少哄鬼,这事须瞒不了我。谢自然,你不就是看不不上我这点礼物而已。没错,如今乡试的题目怎么着也值得上好几百两银子,你别见钱眼开。我黄东就这点家底子,你问我要钱,我也拿不出来。”

黄东索性将脸撕破了:“你要钱,我是没有的。不过,这世界上的事情没什么不可以商量的。谢自然,你是不是想娶年教授家的小姐。要不这样,你将题目给我,我就退出这场争夺,不再请人去年家提亲,如何?”

“提亲……年家小姐……”谢自然气得几乎将一口血吐了出来:“年教授是我谢自然的恩师,是我最尊敬之人。你这小人,竟然坏年小姐名节,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完话,他再也按捺不住,猛地跃起来,一把将黄东提起来扔出屋去:“斯文败类,滚!”

可怜黄东落到谢自然手头,就如同三岁小儿一般,任人摆布。

他一个仰八叉倒在地上,说不出的狼狈。

“谢自然,好,好得很,咱们等着瞧,别以为你傍上了苏大学士,尾巴就翘到天上去了。谢自然,咱们的梁子架上了,山水有相逢,等着,你等着!”

“滚蛋!”一个谢自然的伙计伸出腿去,又将他踢翻,喝道:“好你的酸丁,竟然在东家面前放肆。这里如果是在鞑靼草原,你就算有十条命也了帐了。真以为咱们东家是文弱书生,实话告诉你,东家手上的人命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再啰唆,捆了你直接沉护城河里去喂鱼。”

听到这话,黄东这才怕了,一个骨碌起身,不要命地朝外面逃去。

“哇,谢家哥哥,你杀过人!”

正当谢自然恼火的时候,身后突然传来惊喜的叫声。

囡囡冲了出来,一把拉住谢自然的手就使劲摇晃着:“快说说,快说说,你究竟杀了多少人。”

目光中全是晶莹的光芒。

谢自然:“你一个小姑娘,怎么对杀人这种事情这么有兴趣。”

“主要是没看过,感觉很有意思啊!快说,你究竟杀了多少人,又杀的是什么人?”

谢自然被她摇得实在经受不住,苦笑道:“不太记得清楚了,大概十来个吧。主要都是草原上鞑靼人,那些家伙可都是蛮子,一言不合就要跟你动刀子。大丈夫岂能任人宰割,自然要同他们斗上一斗。还有,就是杀过几个劫道的山贼。”

“哇哇,谢家哥哥你好厉害,我崇拜你!”小姑奶奶满眼都是金星:“从现在开始,你在囡囡心目中的地位排名第二,位居爹爹之下。”

谢自然被她逗乐了,说来也怪,被她着一搅,刚才还异常恼怒的内心竟平静下来。

“对了,谢家哥哥,这次乡试你能中吗?”

第714章 囡囡的办法

听到囡囡问自己能否中举,谢自然道:“科举这事三分人力,七分天注定,时也运也命也。谢自然觉得,凡事只需努去做就是了。至于最后的结果如何,倒不必放在心上。”

囡囡:“你倒是看得开。”

谢自然:“世人科举,不外是为了当官发财,说起钱来,谢自然倒是不缺。对于权力,却没有什么想法,所以,这次中不中,倒是无妨。”

囡囡点头:“是啊,做官有的时候也不自在,哪里比得上自由自在悠游于天地之间。不过,功名还是要的。否则,一芥平民,无权无钱,就算想自在也自在不得。”

谢自然哈哈一笑:“囡囡有的时候幼稚得紧,有的时候看事情却成熟得可怕,也不知道你爹爹是什么人物,教养出这么一个厉害的小姑娘来。实话同你讲,这次之所以带你来西安,主要这地方大,人也多,看能不能从别人口中打听到你爹娘的消息。如果能够中举,寻找起你父亲来,也更容易些。”

囡囡大喜:“谢家哥哥你有这个心思就太好了,如此说来,这个举人还是非中不可了。来来来,咱们商量一下看如何才能将这个举人功名给拿到手头。”

看到她一本正经模样,谢自然觉得好笑,道:“你一个十一岁的小孩子知道个什么,如果我没看错,囡囡你虽然家学渊源,可却没有系统地读过书。你爹爹教你的时候也没花什么功夫,发蒙识字之后,手头逮着什么书就教什么书。《四书》、《唐诗》、《宋词》,历代先贤文章,甚至佛经都叫你胡乱地读。至于八股时文,却是不懂得的。”

囡囡哈一声:“谢家哥哥你怎么看出来的,爹爹教我识得千余字之后,就将我自己在书屋里找书看,倒没教过我八股文章。他说,这东西是单纯为科举设置的,一个女孩子家学这些东西也没有用处。后来,娘带我离开爹爹的时候,囡囡舍不得正在读的书,就顺手拿了十几本,一路看着回了老家,路上遇到喜欢的书籍,也买了些……重死了,囡囡力气小,还丢了不少……”

一说起自己爹爹,囡囡神色黯淡下去,晶莹的眼睛里包着两泡泪花。

谢自然心道:“你虽然读过几本书,可是否系统学过圣人之言我还看不出来吗?”

看小姑娘一说起自己父亲就满眼泪光,谢自然心中一疼。暗叹:我谢自然从小父母双亡,子欲养而亲不在,人世间最大的惨时莫过于此。囡囡姑娘虽然父母双全,可现在却找不着了。这种悲痛,我自然是最清楚不过。

他默默地拧了一张湿巾递过去,正要出言安慰,囡囡却一抹眼睛:“虽然囡囡不懂八股时文,可脑子灵啊,肯定能为你想出个中举的法子的。”

说到这里,小姑娘得意起来:“当初爹爹就夸奖过我,说囡囡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子,谢家哥哥,这两月你对囡囡的情义,囡囡可是看在眼里的,今次无论如何都要替你想个主意出来。”

囡囡一会儿哭得满眼是泪,一会儿又侃侃而谈,谢自然顿时哭笑不得,附和道:“是是是,囡囡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女孩子,我的前程可就全着落到你的头上了好吧?”

“你!”囡囡气道:“你不相信我?”

“相信,相信。”

囡囡正要发怒,这个时候,有个伙计来报,说是有个姓林的秀才前来拜访,这才叫谢自然脱了身,忙到声:“我有客人,就先过去看看。”

“好,谢家哥哥你自去就是,我得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囡囡点了点头,又坐了下去,伸出手指在桌子上胡乱地画中,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姓林的那个秀才谢自然也不认识,他之所以去见客,纯粹就是为了摆脱囡囡的纠缠。

到外厅同林秀才说了几句话,才知道这个秀才纯粹就是慕名而来。

谢自然和本期大宗师苏木在城墙上诗词唱和一事已经在西安城中流传开来,附带着,他谢自然也出了大名。

说了几句话,谢自然就有些不耐烦了。

谢自然本是一个豪爽旷达之人,这个林秀才言辞寡淡木讷,腐儒一个,两人根本就说不到一块儿。

正要找个机会送客,又有客人来访。

不用说,也是听说了他谢自然的大名,特来结识的。

从林秀才开始,一直到晚间,谢自然这里的访客就没有断过,要么是西安士林中的名人,要么是来参加这一期乡试的陕西秀才们。

到最后,客厅里堆满了人,再装不下去。

换成别人,被这么多读书同道叨扰,造就烦不胜烦了。

好在谢自然精力旺盛,也支撑得住。最后,见家里实在装不下这么多人,索性就请众士子一道出门,包了一层酒楼,请大家吃酒宴乐,办了一场文会。

这一场宴会,到夜里才算结束。

回到家之后,冲嘴跑过来,一脸的着急:“东家,囡囡小姐好象有些不妥。”

“怎么了?”谢自然心中一惊。

冲嘴:“东家,囡囡小姐一直坐在桌子前,手蘸了茶水在桌上乱写着什么字,口中念叨说是要替你想个法子,还你这份恩情什么的。整个人看起来,就好象被魔障了。”

说到这里,冲嘴一脸的畏惧,低声道:“东家,看囡囡小姐的模样,是不是撞客了,干脆……我们去请个端公回来驱邪吧!”

谢自然喝得本有些醉了,也不在意,笑道:“囡囡姑娘本就有些邪,就算找龙虎山的张天师来,也驱不了的。”

冲嘴也笑起来:“东家说得是,囡囡姑娘邪得紧,我倒是自己吓自己了。”

本期陕西乡试的大宗师已经进了贡院,不到考试结束不能出来。

此刻,距离考生门正式进入考场还有五天时间。

谢自然本对功名一物不怎么热中,对他来说,行走于关中和宁夏前线,一个秀才功名就够用了。

不过,毕竟是热血少年,如果考得实在太差,面子上也过不去。

他本打算在接下来几天静下心来好声看上几页书的,却不想从这天起,宴饮文会就没有断过。

大家都知道谢秀才诗作得不错,又是大宗师苏木看重之人,都赶来亲近。

接来一天,谢自然又被人请去吃了一天酒,做了一天诗,谈了一天文章,到晚上回家之后,自然又有些醉,感觉竟然有些累了。

坐在书屋里,吃了一盏茶,总算清醒了些。

看看天色还不算晚,谢自然随手从书架上抽了一本时文集子,本打算读上几篇的。但不知道怎么的,书一打开,却死活也看不进去。

“心乱了,野了,这书却是读不进去。”谢自然正要苦笑,突然间,书屋外面传来一声柔柔的叫声:“谢家哥哥,囡囡可以进来吗?”

谢自然:“囡囡姑娘,你搞什么鬼,要进来直管推门就是。”

门推开了,露上一张得意的脸:“谢家哥哥,囡囡想了一天一夜,总算有些眉目了。”

谢自然:“你又不懂八股时文,又没上过科场,想什么也没用。天色已经不早,你一个小孩子,熬夜做甚,还是快些回院子去。”

囡囡哼了一声,很不高兴地坐在谢自然面前:“我虽然不懂八股文章,可若是给囡囡十年时间,又有爹爹教导,未必输给你。世界上的事情万变不离其宗,囡囡想了一日,有个想法,过来同你切磋,切磋。”

谢自然无奈,做了个请的肢势。

囡囡:“谢家哥哥,据说你同本科陕西乡试的主考官苏木关系密切,除了在城墙上诗词唱和之外。上次,你还护送他从宁夏回陕西。”

谢自然点头:“那次护送苏学士回关中,是得了官家之命。”

囡囡,“既然谢家哥哥同苏学士关系特殊,而且,据你说,你的才学也是非常好的。”

谢自然:“什么据我说?”

囡囡不理睬谢自然:“既然你们的关系特殊,想必那苏学士是巴不得你中个举人做他门生的。那么,囡囡想问谢家哥哥一句,你有没有法子叫苏学士知道你的卷子究竟是哪一张?”

谢自然一笑:“你的意思是留关节啊?考场之上,所有的卷子都是要先找人誊录之后,糊了名交给十八房房师先审。被选上了,才推荐到主考那里。且不说房师那一关你都未必能过,就算过了,大宗师又如何知道哪张卷子是你的?”

“这样啊?”囡囡秀眉一皱,然后仰脸笑道:“其实,以谢家哥哥你的本事,要想被荐卷也是可以的,然后,要想让苏学士知道你的卷子是哪一张,自然也是有办法的。”

谢自然:“去睡了,去睡你。你又懂得什么呀?”

话虽如此,他心中却是一动。

其实,自己和苏学士相交莫逆,又一起相处了半个多月,彼此都是十分熟悉,要想在卷子中留下关节,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第715章 关节

将囡囡轰走之后,谢自然来了精神,又坐在书房里想了想。

其实这事还是可以干的,这可是举人功名啊!

即便他刚才对囡囡说自己志不在功名,又觉得在南北两地行商一个秀才身份已经足够。可古代读书人学而优则仕,中了举人,可是能够直接做官的,虽说不是正经出身,却也是非常诱人的。

谢自然认为自己也算是个人物,若是从小开始读书,或许能够中个进士。不过,他这几年才开始发奋读书,已经错过了最佳读书年龄。拼一个秀才功名,已经耗费了莫大心血。家里生意做得日渐大起来,杂务实在太多,更没有可能静下心来读那圣人之言。

进士功名,他是早就没有想法的了。

至于举人,老实说也没有把握。

可囡囡今天却为自己指了一条路,而且,也没有任何风险。

谢自然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刀口舔血之人,自然没有普通读书人的酸腐气,觉得作弊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既然有捷径可走,又为什么要不用呢?

说句实在话,都是读书人,要想在考卷里留个只有自己和苏学士能够看懂的关节也不难。凭借自己当日在宁夏同苏宗师并肩和鞑靼人作战的交情,想不中举人都难。

一想到这里,谢自然就激动起来。

又反复推敲了半天,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无论如何,还是等到了考场上,看到具体题目再说,到时候随机应变就是了。

眼看着一个举人功名就拜在自己的面前,谢秀才就要变成谢老爷。即便是他这个江湖豪客,也激动得失眠了。

到第二天早晨,谢自然顶着两个熊猫眼起床,刚喝了一口水,心中突然想起一事,顿时入堕冰窖。

“谢自然啊谢自然,你还是将这事想得太简单了些。”

原来,这乡试考场上,全省的考生加一起好几千人。苏木身份大主考,根本不可能一份卷子一份卷子地去审,否则,怕半年也看不完。而且,按照科举场上的规矩,乡试榜文,最多在半个月之内就必须拿出来。

所以,考生的卷子在作完之后,得先交给其他同考官审。审核过关之后,再按照一定的名额推荐到大主考案头。

大主考见卷子没任何问题,就算是过了。

说穿了,两个主考官不过是中式考生排个名次而已。

本省考生数量众多不说,还人才济济,要想在这么多人尖子中杀出重围,最后将卷子交到大主考那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就算他谢自然在卷子中留了关节,可如果两同考官那一道坎都过不去,就算和苏学士交情再厚,也是毫无用处。

“不行,得抓紧时间温习功课了!”谢自然一个激灵,顾不得吃饭,忙钻进书屋,将一本时文集子反反复复地揣摩起来。

读不了几页,就有伙计来抱,说是天水一个什么秀才相公来访问。

“不见,没时间了。”

……

“东家,华县的刘秀才来访,这是他的片子。”

“不见……你就去说,说我谢自然正闭门读书,不见客,还请谅解则个。”

……

如此,接下来几日,谢自然都在闭门谢客,一心读书,直到进考场那天。

谢自然一个客人也不见,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是相当的傲气,是要得罪人的。

却不想,他越是不见客,别人却越发地对他好奇起来。

于是,不但谢自然这几年所作的诗文被大家翻出来看了一遍,就连他这几年的经历也被人查了个底掉。

这个时候,大家才吃惊地知道,谢自然小时候虽然读书。可父母双亡之后迫于生计,已经很多年没摸书本。直到经商之后,日子好过了,这才开始系统地学习四书五经。只四年时间,就从一个小小的童生考到秀才。这份才情,这份志向,当真叫人又敬又畏。

于是,谢自然的名声越发地响亮起来,变成了继李梦阳、康海之后的又一个陕西大才子。

“吾关中,何多才邪!”

“如此奢遮人物,必然是要中举的!”

到考试结束之后,谢自然才知道自己的名声现在大得吓人,吃惊的同时,又倍感压力:如果中了,那是本应之事。不中,倒是要丢大人了。

时间终于到了进考场的那一天。

前三天,照例是五道四书文。八股文章,谢自然写得不好也不坏,就按照自己以往的水准老实作文。

待到作完,大概想了想,也就是中等水准,或许能中,或许中不了,就看运气了。

可运气这种东西,谁说得清楚呢?

心中自然是有些不踏实,又有些无奈了。

接来的什么策文一类的公文写作,谢自然常年在边境奔波经商,倒是熟悉。其实,这类的题目,很多时候考的是士子的行政能力和见识,若说起见识,考生中又有谁比得上他。

就将几道题目作得四平八稳,自己感觉非常满意。

不过,科举第一场的四书文才是关键,后面两场只是参考。

谢自然第一场所作的八股文也就中等水准,丢到一大堆陕西士子的卷子之中也不算特出,即便后面两场的卷子做出花来。若是不被十八房同考官选中,也是无用。

一念至此,谢自然有些颓丧。功名这种东西对目前的他来说也是没什么用处,可这几日他名声有些大,落了榜,面子上须不太好看。

这么一想,又回忆起囡囡所说的话,他心念微动:其实,在其中留个关节也是可以的。与其什么都不做,还不如试试。

就回想了一下自己同苏木相处的这些日子,如果说要留关节,那日在城上所和的那诗自然是最好不过。

不过,这么做太明显了,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到时候,自己载进去不要紧,反连累了苏学士。

+》文《+不成,得换另外一个。

+》人《+可是,换什么才好了。

+》书《+一时间,他倒是没有主张。心绪有些乱,索性给砚台里加了点水,提起墨锭慢悠悠地磨起来。

+》屋《+随着墨锭的转动,一个想法逐渐成形。

第716章 可巧了

其实,苏木虽然看重谢自然,有心给他一个好的前程。

可作为一个主考官,有的事情却不方便去做。再说,明朝的科举制度已至完善,几乎将所有的漏洞都给堵上了,他也是无法可想。

其实,作为一个现代人,他个人认为,自己现在前途一片光明,身份已同穿越初期大不一样。很多时候还是按照程序办为好,又何必将自己陷入麻烦。

谢自然实在是中不了,也是他运气不好。

自己将来出将入相当不在话下,要想提携谢自然,有的是法子。

上次击退了鞑靼人的袭击,苏木已经写了奏折回朝为谢自然请功,不日,朝廷自然有封赏下来。

很快,九天十夜的考试总算结束,开闸放人,几千被关了许多天的考生一个个都被考得瘟头蔫脑,顿时散了个干净,都赶着回家沐浴更衣休养。

时间已经到了九月子,盛夏虽然已经过去,但秋老虎的余威却在这九日中发泄了个够。

贡院考场里这阵子热得更蒸笼一样,甚至还发生了考生中暑的事情。

身上的衣裳不知道被汗水泡湿过多少遍,几乎所有人身上的长衫上都泛着白花花的盐花。整个考场被笼罩在一片汗臭之中,跟牲口棚没什么区别。

此刻,最要紧的事情是回家洗澡。

不过,这也仅限于考生,苏木他们还得在考场中苦上几日,等发了榜才能回家。

很快,外帘官就送来了卷子。苏木和史大人就组织十八房考官分了卷子。

十八房考官的动作倒是快,到第二日就将推荐的朱卷呈了上来,请两个考官审核。

苏木身体本壮,和考生不同,作为考官,都要提前进考场。因此,挨热的天数比考生们长得多。

这阵子在贡院里又无事可做,整天和史大人、巡抚聊天打屁,感觉这半个多月所说的话比自己一辈子加起来还多,早就没有了精神。

对他来说,科举考场之中的士子们,只要是被推荐上来的,都是优等生,也分不出谁强谁弱。

谁得第一,谁得第二,跟他也没有半文钱关系。

到时候,胡乱找几份看得过眼的卷子点了事。

不过,审完卷子之后,苏木倒是抽了一口冷气,这推荐上来的百余份卷子中,竟又二十多份中的文章中隐约含着“夜”、“月”、“影”三个字,好象是有了什么默契一样。

在细看,这二十多份卷子都出自两个荐卷人之手。

这就不得不让苏木提高了警惕,他最近一年来做人做事越发地沉稳。当下也不点穿,就命人将这二十多个考生的原卷找来。

只一看,果然在原卷里发这三个字样,都嵌在文章中,字也写得要大些,显得很是醒目。

“我虽然不太想管闲事,可这么做,也太明目张胆了。不出事还好,若是有事,我苏木也免不得要受牵累,影响不好。”

苏木心中微微有些恼火,就要将这二十来份卷子剔除,扔进废纸篓子里。

这个时候,陕西巡抚却一脸和气地跑过来找他聊天,顾左右而言他,说这人做官,一生一世之中怕是只有一次做大宗师的机会。自然要好好选拔几个人才做自己的门生,经手送出去的举人,将来若是有了前程,也是大宗师的名誉。

送出一个寒门士子,将来又中了进士,固然连带着宗师也会名噪一时。可这官场上的事情,科举只是第一步。我朝仕进,还不是要靠同窗同年和座师。

读书又是一件大耗钱财之事,上品无寒门迹象越发严重。

也是叫人无奈啊!

……

一个封疆大吏竟然说出这种话来,他的面子苏木也不能不给。

其实,陕西巡抚的话说得也是非常露骨的了。首先,人要读书上进,得有钱,没钱,根本就不可能支撑你一路考下去,最后中进士做官。所以,到最后中进士的大多是豪门子弟。至于贫家读书人,中个举人改变人生之后,多半选择在乡下做士绅发财,或者去做选官。他们将来对你这个大宗师可没有什么帮助,还不如点几个豪门书生,也算是为大宗师你培养人望和人脉。

而且这些豪门子弟的身后,谁不是站在一群同窗、同年和座师,这可是妥妥的当权的统治阶级,取了他们,大家结和善缘不好吗?

……

不用问,这二十多份卷子定然是陕西一省头面人物的子弟。

苏木思索了片刻,默默地将卷子又放了回去,装着什么也没看到。

身在官场之中,有的事情也不得不装聋子和瞎子,只要不违背大原则。

在苏木看来,点二十多个豪门子弟入举也是可以接受的,在一百多个考生中占的比例也不高,也可以接受。

苏木不吱声,史大人又是个老糊涂,自然没有废话。

看他以前那副贪财的模样,苏木感觉这家伙肯定是得了西安士绅好处的。

管他呢,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人家是正三品,我苏木才不过是七品,且由他去。

推荐上来的卷子没问题,接下来就是转桌会审,那是个关键环节。一堆卷子,轮流阅读,考官按自己的喜好,拿笔打上圈、横、竖、三角、差五种符号,再按成绩筛选一遍,最后交两主考定夺今科乡试的名额。

最后,决定取谁不取谁,排定名次,那是两个主考的事情了。

于是,当着监试官陕西巡抚和所有的内外帘官和同考官的面,苏木和史大人从中按照名次选了八十份卷子,自然,那二十分留了关节的卷子也在其中,名次嘛,都派在靠后一点的位置,也不打眼。

苏木眼睛尖,明显地看到所有的考官都是神情一松。心中也是感慨:这些关中人,处于大明朝的战争前沿,做起官来胆子也比别人大得多啊!

这次考试,陕西一省要取一百零九个名额。

苏木就停了下来,说不选了,就在刷下去的卷子里挑二十九份拾遗吧。

拾遗也是考场的上一个规矩,当下,又人选了一百份还能过眼的上来。

苏木拿起卷子仔细地看起来,看了半天突然发现一张卷子的文章写得还算不过,在可中可不中的范围内。其中,竟然还嵌着“日色昏”字眼,显得有些扎眼和突兀。

他眼皮子一跳,顿时留了神,又看了几遍,就在试帖诗中看到“红旗卷”字样。

心中顿时一个激灵: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这不就是谢君服的卷子吗。

可真是巧啊,这次,想不送他这个人情都难。

可是,谢自然毕竟对自己有救命之恩。

苏木也有些欣赏这个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