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他改变了大宋历史-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二、对购买奴隶没有满三年的奴隶主,官府按购买后没有满一年,补偿购价一半的买价;满两年官府补偿三分之一的买价作为补偿。
三、原奴隶主需要让恢复了自由的人工作的,要付给当地雇工一样的工资。
四、对解放了的奴隶,没有住房、土地、粮食、衣服的。发给汉族衣服两套,已经开辟了荒地的地方,应该分给土地、房屋、供应粮食,让他们可以生活下去。还可以雇请他们开荒(发工资)。绝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
五、对已经解放的奴隶,他们的户口,登记为汉族。对已经不会说汉话的要提供食宿,教他们汉语。
对于解放奴隶,安排奴隶的生活、工作、房屋、土地所发生的费用,可以在州县预先支付,再向户部按实际开支支付。并保留开支帐本,以备审计。”
命令写完了,又是用午膳的时间了。
昨天,小赵皇帝已经下过指示,只准八菜两汤。一声传膳,宫内站立的人就向御膳房把话传出去,很快就有一队人,端着皇帝与皇后的食品。等食品摆好,小赵皇帝一看,真是八菜两汤。皇后知道小赵皇帝一定要她一同用膳,也不推辞,与小赵皇帝一起用膳。小赵皇帝看食品还有点多。心想,唉,也不说了。作为一个广大地区国家的最高领导,皇帝的食品种类稍多一点也就算了。
皇后看小赵皇帝用完膳,对小赵皇帝说:“圣上,您亲自安排他们礼部编排的戏剧,十个戏剧早已经排练完毕。礼部来请示几次要演出。因为皇上您出征了,没有演。”
小赵皇帝知道,一次排演十个戏剧,是文化艺术史上的大事。不管他们演出得好不好,都要鼓励。
小赵皇帝点点头,说:“这是文化艺术上的大事,让他们明天开始,每天演出一场。让朝廷上朝的大臣来观看。”
下午,小赵皇帝想起自己穿越过来,还没有陪皇后逛过皇宫的后花园。现在皇后已经身怀有孕,自己应该多陪一陪他。就带着皇后去逛后花园。
小赵皇帝几时见过皇宫的后花园,原来是这样的大。假山,养鱼池,溪沟,小桥流水,亭台楼角都一应俱全,各种不知名的花应有尽有。可惜小赵皇帝穿越前,对这些是一窍不通,只能是看着好看。
小赵皇帝扶着皇后踏上一个汉白玉的小桥。皇后就想起小赵皇帝曾经摔了一跤。从那以后,小赵皇帝就变得对以前的事情完全忘记了。
皇后要考一考小赵皇帝对以前的事情记起来没有。她说:“皇上,您还记不记得腊月初九,您在太子宫,也是走这样的汉白玉小桥,您摔了一跤。”
小赵皇帝那里知道腊月初九曾经摔了一跤。不过他多次听说,那一跤就使得自己变了。可能是原来的赵桓就没有了,由自己这个替身出场了。
小赵皇帝摇摇头。
皇后说:“那一次,您真象死了一样。臣妾急得哭起来,我们太子宫的宫女宦官都哭起来。臣妾真感谢阎王爷呀,他把您送回来。他让您忘记了自己的懦弱,让您坚强起来。臣妾真想到阎王殿去烧一柱香,感谢他给您二次生命。”
皇后又说:“这一次,又听到我的丈夫,我心爱的皇上死了。我也十分痛苦,但臣妾还是要感谢自己的丈夫,自己的皇上,他打败了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了大宋的土地。历史会记住自己的皇上,自己的丈夫,是您带给了臣妾的荣耀。当知道是赵构为了夺取皇位造的谣言,我真恨死他了。难道为了自己,就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我恨死他,给我带来的痛苦。”
小赵皇帝说:“朕听说他被射死在这后花园?”
“啊,我们怎么走到这里来了?他就被射死在假山后面。”皇后指着前面的假山。
农历的五月一日,中午的太阳光已经很大了。小赵皇帝说:“老婆,我们到前面的亭子里去坐一下,太阳太大了。”
小赵皇帝与皇后刚坐下,朱慎来了。朱慎说:“皇帝哥哥,您和皇后姐姐在后花园玩啊?”
皇后说:“妹妹来了?请坐!”
小赵皇帝说:“妹妹,你手里拿的什么?”
朱慎说:“哥哥,这就是您写的诗词!”
正文 第五十七章 优待汉族
小赵皇帝听朱慎说手里拿的自己的诗词,感到很奇怪,自己那里有什么诗词。就从朱慎手里拿来所谓的自己的诗词看,原来是自己在过长城后背的一首毛主席的词。
原来自己背的时候,没有背词牌,现在已经有人加上了“沁园春”旁边小字“注:原作者没有标注词牌,由记录者所加”。
原来的词没有词名,现在加成“长城内外”并批上,“由记录者妄自所加”。
朱慎说:“现在皇上的这一首词,成为开封城里竞相传抄的一首词。上半部分是讲的作者所看到的现在的景色。后半部分,是作者看到的历史。最激励现在的一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皇后也接过话来,她看了第一首词,说:“臣妾与皇上朝夕相处,还不知道皇上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功底,渊博的历史见识。”
朱慎说:“皇帝哥哥,我要请教一个问题,许多人都不知道,这里,记录的人因为没有听清楚,打了几个叉叉,表示这里没有记录。‘一代天骄xxxx;只识弯弓射大雕’许多人知道我可以见到皇帝哥哥,要我亲自请教,这几个叉叉叉叉指的是谁?我们的前皇帝,无法叫‘一代天骄’,更不是‘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的太上皇的文艺水平还是很高的。‘只识弯弓射大雕’应该是一个游牧民族的开国皇帝。最后,大家认为是阿骨打,只不过,阿骨打只有三个汉字,与词这里的四个字不符。有人在这里写为‘金阿骨打’,看来就恰当了。只是加上‘金’有一点牵强附会。皇帝哥哥请您给我们指明,到底是怎么写的。”
小赵皇帝一看,下面是自己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已经谱好了曲。还有在秦皇岛背的毛主席的“秦皇岛”。自己在黄龙府城外仿做的“一首诗”。
小赵皇帝已经哭笑不得,现在好像自己已经是文学大家了。虽然已经提前将近九百多年,自己不能这样不要脸。把人家的作品说成是自己的。
小赵皇帝说:“朱慎,朕要郑重地告诉你,这些都不是我的作品!”
朱慎说:“不要太谦虚了!皇帝哥哥,您说,不是您的作品,那是谁的作品?”
小赵皇帝自己怎么到了八九百年前,怎么借尸还魂,自己都说不清楚,怎么解释?只能无语。
小赵皇帝见王文在旁边,说:“你去把朕哪个秘书叫来。”
王文知道指的是谁,就赶忙去叫人去了。
哪个秘书来了。小赵皇帝对他说:“朕几时说过,朕背的诗词,就是自己的作品。你私下记录下来,朕也不好怪你,因为有人安排你将朕的言行记好,好写历史。即使这样,也不能到处乱传。你传出去的,你就给朕收回来!”
秘书说:“小臣只是给我夫人看了。那知道她的闺中的女友来了,她的女友抄录了,就传了出去。洛阳的闺中女性,文人墨客,竞相传抄。一时之间开封纸贵。现在已经传遍了全城,是不是已经流出了开封,也不得而知。小臣怎么收得回来?”
小赵皇帝见不能收回,已经无可奈何,就叫秘书下去。
秘书走后,王文说:“圣上,刚才奴才去去传唤秘书,就在开封府衙外,听到一个更离奇的事情,不得不告诉圣上。”
小赵皇帝问:“什么事情?”
王文说:“圣上,您是不是在回皇宫的路上,碰到有人甩绣球,被您接了。”
小赵皇帝说:“有啊,那是回皇宫的时候,有人对朕甩来一个东西,没有看清楚,就接住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今天早上,抛绣球的女方家属,要到皇宫来提亲,被皇宫的守卫赶走了。一时气愤,就到开封府去告状,告皇帝赖婚。开封府以乱抛绣球,惊动了圣驾,没有治他们的罪,把他们赶出府衙。开封府外,群众聚集,有说那一家没有道理的,有说皇上应该娶那个姑娘的。真是议论纷纷。那个姑娘据说文采出众,还声称,非皇上不嫁。缺点据说是一个大脚板。”
小赵皇帝说:“朕就是那么好?非朕不嫁?荒唐!”
王文说:“皇上就不该接人家的绣球,人家在抛绣球定亲。您接了,就证明您接受了她的婚姻。”
小赵皇帝说:“朕哪里知道这些道理?只以为是谁甩来了一个篮球?接了才知道不是篮球。”
王文说:“什么是篮球?”
小赵皇帝也懒得解释。也无心游园,对皇后说:“我们回去吧。”
小赵皇帝也不理朱慎,就自己走了。皇后对自己的堂妹说:“看嘛,好好地游玩,就搞得这样无趣。”说完后摇摇头,也跟着走了。
你一定要说:“朱慎进入皇宫就那样方便?”
首先你要知道,朱慎是皇后的堂妹。皇后随便给他一个腰牌,她要进入皇宫,还不是就像进入自己家一样。皇宫的守卫,谁敢阻拦?再说朱家在大宋朝廷里,已经非常红了,朱家许多女人都是嫁给皇帝家族的。有谁敢肯定,朱慎哪一天不会成为贵妃?现在对朱慎好一点,胜过以后她当了贵妃再去巴结。
小赵皇帝下午干脆又到崇政殿去,考虑对新占领地区的治理问题。
五月二日早朝,小赵皇帝把自己解放奴隶的命令在朝廷读了。征求大臣们的意见。因为在头一天,朝廷已经讨论过了。很快就通过了,作为大宋朝廷正式的法令颁布下去。
小赵皇帝又提出一个问题:怎样才能长期解除游牧民族对汉族的威胁?
小赵皇帝见大臣们都在思考,自己说:游牧民族有时侵犯大宋的时候,往往是由于天灾,他们无法生活。在他们南边,有一个富裕的民族。这里有粮食、这里有锅碗瓢盆,有金银,还有漂亮的女人,应有尽有。这里的人口,抢回去就是帮他们干活的奴隶。”
“我们汉族地区,遇到天灾,有官府去救济。他们遇到天灾,没有官府救济。我们要解除游牧民族对汉族的侵犯,首先我们就要建立官府。我们要在他们的地方建立秩序,把我们的法律推广到他们的地方。制止他们互相你抢我杀。”
一个大臣出来说:“皇上,臣知道,游牧民族都是缺少教化的地方,我们的官府到他们的地方,常常不服管教。最好的办法,是在当地任命土司,让他们自己去管理。如果我们派官府,将会使我们增加许多开支,效果还不好。”
小赵皇帝一听,这不是清朝的时候改土归流的争论吗?清朝改土归流是被历史证明很好的。
小赵皇帝说:“任命当地人当土司,就像周朝的时候的分封。开始的时候,他们还认周朝的朝廷,周朝的天子。以后年代久了,就不认周朝,也不给周天子敬贡了。分封的诸侯国互相拼杀。周朝的分封制证明是失败了的。关键是人民没有安宁。我们任命的土司,可能开始还认我们大宋朝廷,等时间一长,他们手中有兵,就会成为我们大宋的威胁。我们任命的官府官员,是要轮换的,干得不好是要撤职的。当地的行政是掌握在大宋朝廷手里的,这里就不会成为大宋的威胁。还有遇到天灾,如果他们有土司,我们就不会管。他们没有吃的时候,就会到汉族地区抢劫。如果我们在那里建立了官府,我们收了税,遇到天灾,我们就会去救灾,就不会有边疆少数民族到汉族来抢劫了。土司,比如女真的完颜部他们强大了,或者他们被感到朝廷不公平了,就会造反。辽国建立了不少州县,但在女真部没有建立州县,他们各部落有首领,就起来造辽国朝廷的反。所以,千万不能设土司。”
在小赵皇帝说完后,大多数大臣都反对设立土司,赞成建立州县。李纲也出来表态。大宋朝廷一场改土归流的争论有了正确的结论。
小赵皇帝说:“好!我们对设不设土司有了明确的结论。今后,我们还要统一大理、西辽、吐蕃。他们那些地方,都没有建立州县制;或者州县制不健全。今天的争论,我们要做一个结论,作为今后的一个法令。就是在今后被大宋统一的地方,一律建立州县制,不搞土司。可能有的地方我们语言不通,要任命当地的人当政府官员,我们要叫他们轮换起来,不能让他们变为土司。不能使那些地方名义是大宋的统一土地,但实际与大宋没有统一。李纲丞相,你负责把这个在全国建立州县制,反对建立土司的法令制定一下。”
李纲出来答道:“臣遵命!”
小赵皇帝说:“我们刚才议论了统一问题。我们现在继续议论统一的另一个话题。”
“孟子曾经说过:‘天下要归于一’。天下归于一,大家都理解为国家统一,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比如建立州县制,反对土司制,就是完全实现统一。当然,这个理解也没有错。这就是政权统一。朕最近读到这一句话的时候,又有一个新的理解,现在与各位臣工探讨一下。”
“秦国统一天下,把州县制推广到天下,实现了政权的统一。他们还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比如斗,称;统一车的轨道。这是更高级的统一。”
“统一天下,还有一个统一更伟大,更难,就是统一民族。民族融合,有两种融合。一种是反向的融合,一种是正向的融合”
“比如大汉原来派了军队到西域,军队不能回来,就与当地的民族融合,与当地民族结婚,穿当地民族的衣服,说当地民族的话,就形成了维吾尔族。”
“比如大唐派往吐蕃的和亲的大量工匠,他们融合到了吐蕃中去。”
“又比如汉族的人被匈奴抢去,成为了他们的奴隶,只能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一种反向融合。”
“还有很多次的和亲,与少数民族首领结婚,她们不得不穿他们的衣服,说他们的话,也是反向融合。”
“反向融合,就是人数众多的民族的人,融合到人数少的民族。人数少的民族融合到人数众多的民族,就是正向融合。”
“人数少的民族往往是自己主动融合到汉族中来。比如历史上有少数民族强迫自己民族的老百姓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我们汉族用政策主动融合周围的少数民族,还从来没有搞过。”
“朕认为,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除了政权统一,还有民族统一,民族归于一的意思。”
“我们现在来看边疆的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都比汉族低。我们要使他们跟上汉族的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我们就要采取各种优惠措施去提高他们。即使这样,我们也不能使他们的民族与汉族归于一。相反,还可能有许多人是汉族人,去穿他们的衣服,去说他们的话,进行民族的反向融合。我们给他们的优惠措施越多,我们的民族隔阂越大。我们民族之间的矛盾好像更多。”
小赵皇帝想到,前不久,印度给低种姓以优惠,低种姓他们还嫌不够,还要求把他们的种姓搞得更低一些。政府不能按他们的要求办,他们还切断了铁路运输。现代给少数民族以优惠,许多汉族人为享受各种优惠,就登记为少数民族。
“这里政府给少数民族予以优惠,反而不能实现民族的‘归于一’。我们要把给少数民族优惠与边疆老百姓优惠分开。我们不能给少数民族优惠,我们要给边疆老百姓优惠。我们在政策与边疆老百姓优惠的时候,不是让他们与汉族离得更远,而是实现民族的‘天下归于一’。”
“我们要给孟子的‘天下要归于一’的思想,赋予新的内容,就是民族归于一。”
“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
小赵皇帝在上面讲,当听到“在边疆地区,我们要给汉族以优惠,而不给少数民族以优惠”,大臣们立即炸开了锅,汉族本来就比少数民族富裕,还要给汉族优惠,不给少数民族优惠?
小赵皇帝这时也不客气,说:“大家要议论,有不同意见,听朕把话说完再说。”朝堂马上安静下来。
“朕准备在边疆区,给汉族十年只交一半税收的优惠。”
“没有土地的,我们给汉族每户分五十亩土地,分一套住房,分一条耕牛,还有农具。”
“新迁到边疆区的汉族农民,免税三年。”
“有人可能要说,汉族人不是都往边疆地区跑。我们就是希望汉族人都往边疆地区跑。这样边疆地区的人口比例汉族人就多了。”
“那些少数民族的人,看汉族人享受这样的优惠,不是不满意吗?不是眼红吗?那么你就成为汉族人,来享受更大的优惠。”
“我们批准少数民族申请成为汉族人,我们对申请成为汉族人的少数民族的人,我们首先发给每个人汉族衣服两套。每户人分土地五十亩,分住房一套,分耕牛,分农具。十年内,五年免税,五年半税。比汉族人还优惠。”
“申请成为汉族的条件,就是一、家庭必须有一个人会说汉族语言。二、必须从游牧转为农耕。三、所分土地,所分住房要我们政府官员安排。就是分散地与汉族人住在一起。”
“他们穿汉族衣服,说汉族话,与汉族一样农耕。还不都是汉族人了。只要愿意成为汉族人,我们对他们的优惠比汉族还多。”
“如果有人想成为汉族人,又不会汉族话,我们在边疆地区派人去教他们说汉话,教他们干农活。来学汉族语言的人,我们给他们饭吃,还按天数发工钱。农闲、冬天,平白找工钱。这样的好事,我们就给他们。”
“要不了好多年,边疆的人就都是汉族人了。民族就归于一了。”
那些官员都笑起来。有个大臣说:“皇上这样做,不知要多少银子?我们的财政能够负担得起吗?”
小赵皇帝说:“我们从金国、西夏缴获了那么多金银,这是他们地区的钱,我们还给当地的老百姓,让他们尽快富裕起来。不能钱进了我们的腰包就舍不得用到他们身上。”
正文 第五十八章 再议统一
小赵皇帝将民族归于一的理论,被大宋朝廷大多数大臣们所接受。最后,大臣们要求小赵皇帝拟订一个诏书,作为大宋的国家政策。
小赵皇帝等早朝一结束,就到崇政殿的皇帝书房拟诏书。
大宋皇帝诏书:
为了各边疆的老百姓迅速走向富裕的道路,改变游牧的状态,使汉族愿意移居边疆地区,使边疆地区老百姓可以向汉族学习农耕技术,使边疆老百姓过上大宋老百姓一样的富裕生活,特下诏书如下:
一、维持原来的诏书的规定,长城外比大宋内地税收减少三成。“长城外”现扩展为“边疆地区”。边疆地区比内地税收减少三成。
二、在边疆地区,汉族人愿意耕种土地,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免税三年,七年税收减半。
三、边疆老百姓申请成为汉族,愿意从事农业耕种,每户分给土地五十亩,房屋一套,提供耕牛、农具。每人发汉族服装两套。免税五年,五年税收减半。
成为汉族的条件,每户必须有一人会汉语。
愿意学习汉语的人,可到县的汉语学习班学习汉语和耕种技术,官府按日发给工资,提供食宿。
四、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成为汉族的家庭,必须服从官府的安排,到指定的村庄分配房屋土地。或者拈号定村庄、房屋、土地。
五、内地无地的汉人,边疆的老百姓要利用这个机会,改变贫穷的生活。各地的官府要支持不要阻扰老百姓到边疆从事农业生产的申请。
写完诏书,小赵皇帝叫李德全,王文去把李纲、种师道叫来议事。
李纲、种师道来了。他们几乎是一齐来的。对小赵皇帝行叩拜之礼。说:“叩拜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小赵皇帝说:“两位爱卿,平身吧!”
小赵皇帝说:“朕把两位爱卿叫来,首先要感谢两位爱卿平定赵构篡位的历史功绩。这个赵构,完全不顾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在灭亡金国的关键时刻,他竟在京城发动政变。朕当时就决定,哪怕不当皇帝,也要灭亡金国,为我们大宋统一天下创造条件,所以决定不回京。两位爱卿一举平定赵构的政变,为大宋的安宁做了大贡献。”
“朕准备给有关人员封赏,这次又有歼灭金兵东路军、西路军,恢复国土,灭亡金国、灭亡西夏等等有功之臣。李纲爱卿可以安排一些人先研究一下怎么封偿。”
“我们现在还面临着统一大理、吐蕃、西域的辽国。在西夏,吴革将军曾经问朕是否趁统一了西夏顺势统一西辽。朕叫不要忙。西域马上就进入盛夏,不利于进行战争。大理也一样。可是吐蕃的气候就不一样了。我们的军队还在宁夏地区。就挨着吐蕃。吐蕃是高原,我们这些地方是酷暑,他们那里就是最好的天气了。朕准备进军吐蕃,两位爱卿认为如何?”
李纲说:“臣赞成。吐蕃现在四分五裂,我们统一阻力很小,正是时候。”
种师道说:“臣也赞成。皇上对天气十分重视,对前方将士考虑得很仔细,我这里替前线将士谢谢圣上。”
小赵皇帝说:“既然出兵吐蕃都没有意见,只是朕对走那一条路还不清楚。”
李纲说:“既然我们这里不知道道路,吴革、吕好问他们只要到了西宁,就可以找当地官府派熟悉道路的带路。”
小赵皇帝说:“对,就这么办!对今后的行政区,朕是这样划的,现在的黄头回纥阿柴脱思麻都在青海周围,把西宁府划出来,建立青海路。西宁做首府。靠成都府路的划到成都府路。吐蕃那里许多地方都是无人区。在藏布江的河谷地带人口比较多一些,建立藏布路。以逻些府为首府。在中江河谷,找一个地方建立中江州。”
李纲说:“行政划分,总之划路、州、县,一要有人口密集,二要近。脱思麻与逻些太远,与西宁近,各自单独划一个路是应该的。成都府附近的吐蕃人口,划到成都管,也很好。臣看,行政区这样划不错。”
小赵皇帝又说:“朕是这样安排的,西宁附近,就由吴革、吕好问负责。到逻些,由王勇的洛阳兵去,再在里面选三万人,由王勇带领,要多带雇用会汉语、吐蕃语的翻译,直接向逻些开三万人马,到逻些后,可以先建立地方官府,再解除了地方武装,建立了官府解决了地方武装后,再回过头来,派人修路。”
种师道说:“这样安排好,最近的消息来看,王勇的洛阳兵比较打得。还有,臣听说吐蕃山高缺氧,是应该选一些身强力壮的人才行。”
小赵皇帝说:“吐蕃就这样安排。还有大理、西辽,我们现在不适合派大部队去。可以派使臣去。一方面,我们打下了金国、西夏与他们通一个消息。另一方面,我们要去做工作,争取和平统一。这里有朕给西夏皇帝的信,也带上。让他们以西夏皇帝为鉴。这就是朕给西夏皇帝的一封信的底稿,你们可以看一下,看可以不可以带给大理西辽给他们看一看。”
李纲与种师道看小赵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一封信
“夏国皇帝陛下:”
“夏国与大宋本是友好邻邦。可是在我们大宋反击金国的侵犯,惩罚他们打到我大宋东京开封的罪行时候。你们却派兵五万,对我大宋军队进行攻击。我大宋出于对邻邦友好的态度,将贵国的伤兵如数送回。当我大宋军队东进惩罚金国的时候,你们更是以举国之兵十万侵入已经属于我大宋土地的云内州、奉圣州。使夏国与大宋的友好关系荡然无存。”
“从来侵犯别人就是要别人侵犯自己。现在大宋惩罚夏国的战争已经开始,不要怪大宋无情。”
亚圣孟子说:“天下终究要归于一。”
韩非子也说:“天下终究要统一。”
“天下靠谁来统一?不能靠野蛮民族的血腥屠杀来统一。分裂意味着不休的战争。环顾天下,有那一个国家,那一个民族,有汉族这样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明积淀。有那一个国家有大宋这样具有先进的国家制度,先进的科学、先进的技术,发达的经济,众多的勤劳富裕的人民。统一天下,实现和平,造福人民的重担,天然地落在我大宋皇帝的身上。”
“为了减少战争损失,朕建议陛下认清形势。号称:“女真不过万,过万不可敌”的金国的数十万大军,在朕的大宋军面前,简直就是摧枯拉朽,所向无敌。”
“只要陛下交出土地,为天下统一做了贡献,我们朝廷可以予以陛下封候封公。让陛下及其子孙安享幸福富贵。”
“大军已至,时不我待。有言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望君识之。”
“大宋皇帝:赵桓”
“靖康元年四月二十日”
李纲看完小赵皇帝给西夏皇帝的信,说:“这一封信让他们看一看很好,西夏皇帝由于没有认清形势,最后还是灭国了。交出土地,还可以获得优待,和平统一更好。大理、西辽如果和平统一,我们今后工作更好做。”
种师道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高明的战争,如果能够和平统一,对我们、对他们都是有利的。”
小赵皇帝说:“那好,今天晚上,朕就下达向吐蕃进军的命令。明天早朝就确定到大理、西辽的使臣。最近朕下达了在边疆解放奴隶的命令,朝廷又确定了在边疆区不搞土司,建立州县的决定。我们又确定了实行民族统一的政策。今后的大宋,必将是一个高度统一的国家。”
李纲种师道告辞,小赵皇帝就去用午膳。吏部在皇宫演出正加紧准备。
下午,在皇宫几个大殿旁边的广场上,举行戏剧首演。戏台就利用检阅的检阅台。
小赵皇帝往后宫走的时候,看见正在搭椅子。皇帝、皇后自然坐大的太师椅。大臣们不太讲究,统一用小一些的太师椅。宫女宦官们,就在后面坐大板凳。
哎呀,为了显示皇帝皇后的威严,就把皇帝皇后的大太师椅搭在戏台下面。
小赵皇帝问:“那两个大太师椅给谁坐?”
有一个宦官说:“回皇上话,大的太师椅谁敢坐,就是给圣上和皇后坐的。”
小赵皇帝知道,靠近戏台,一会台上打斗起来,灰尘扬起来,还不是要吃灰?这是明好看暗吃亏。
小赵皇帝说:“听朕的话,把朕的太师椅往后放十排。”
宦官说:“皇上,这样安排,大臣们谁敢坐到圣上的前面去?”
小赵皇帝想,这个该死的封建礼数,自己选一个好位置,还因为于礼不合,大臣们还不敢坐。
这也难不到小赵皇帝,小赵皇帝说:“这样吧,把大家的椅子都向后移两丈,你们想一想,刚才哪个地方,朕和皇后坐在那里,戏台上跳起来,或者打斗,让我们吃灰嘛!”
那些宦官们,可不敢与皇帝斗嘴,就按皇帝安排的,向后拖了两丈。
用了午膳,小赵皇帝就带着皇后到前面的大殿旁边的广场去看戏。
太阳已经偏西,皇宫的大殿的房屋刚好遮住了阳光。虽然太阳还不十分火辣,如果长时间在太阳底下坐着,人还是难受的。太阳已经被大殿遮住,又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