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康熙年之大土匪-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康熙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会盟蒙古各部商讨对付贼军的问题。

不想除了喀剌沁部,其他的部落竟然都没有来,依靠大清的实力,康熙实在没把握战胜贼军。

康熙急了,知道这定然是黑虎军搞的鬼,忙去拜见库伦活佛,希望活佛能再次对蒙古各部的首领施加压力。

库伦活佛闭着眼睛半响无语。

康熙面带悲苦之色,郑重的道:“活佛,黑虎军兵势盛大,欲出兵关外,唇寒则齿亡,还请活佛劝劝诸位蒙古王公。”

库伦活佛猛的睁开双眼,炯炯有神的盯着康熙,叹道:“玄烨小兄弟,世事无常,蒙古各部战乱已久,经不起大的折腾,你还是走吧。”

康熙心中大乱,反问道:“黑虎本是贼军,此时窃据中原神器已是不合常理,等我大清在败,蒙古又怎会有宁日?”

“不,就在一个月前,大华皇帝的使者已经来到了大草原,并提出了让任何人都无法拒绝的待遇,大华皇帝悬赏1000万银元买你的头颅,玄烨,你还是赶紧走吧,迟则生变。”库伦不动声色的道,心中却是不平静。

“伟大的智者,难道您也相信贼人的诺言?这明显是个骗局,等大清一灭,你们就等着完蛋吧。”康熙顿时面色狰狞的喝道,试图把活佛斩杀,终是忍下来。

库伦活佛早就闭上了眼睛,喃喃自语道:“你走吧,蒙古各部暂时不会插手大清与大华的纷争,这是佛祖的意思,人力不可违,不过肯定有胆大包天者,而且这一次是你做的不对,蒙古各部的首领已经对你不满,你好自为之。”

“好,好个佛祖。“”康熙不怒反笑,大步踏出寺院,心中却在想着活佛要表达的意思。

正在此时,却传来嘈杂而不善的声音,明显不是己方的部下,康熙大惊,竟真的有人敢公然造反?

等他来到近前一看,和硕特部首领鄂齐尔图车臣汗正领着数万蒙古轻骑和己方对峙,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康熙冷笑不止,心中暗骂道:“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当年准噶尔部击败他,要不是朕及时救援,恐怕此人早就成了草原的肥料。”

康熙跃上汗血宝马,来到近前冷喝道:“满蒙是一家,不知鄂齐尔图车臣汗兴师动众,意欲何为?”

“我呸,卑鄙的康熙小儿,孩儿们给本汗拿下此枭,本汗赏银元五十万。”鄂齐尔图车臣汗满脸不屑一顾,气势冲冲的道。

由于江涛执掌权柄以来,一直没有对蒙古实行封锁,蒙古各部需要的物质,江涛都廉价销售,而且江涛还从蒙古各部购买了大量的马匹、牛羊,以至于大华的银元也不断的流通到大草原的每一个角落,成了牧民们都知晓的好东西。

五十万银元可以购买无数的牛羊马匹和奴隶,可以让普通人祖孙三代享尽清福,蒙古兵个个喘着粗气,双眼变红,直直的盯着康熙。

康熙心中百样滋味,扫视全场,猛的大笑道:“好,蒙古好汉的信义竟然不值五十万银元,诸位蒙古要杀朕,朕绝不还手。”

康熙深知蒙古人的性格,若是大声喝骂一定坏事,但是来软的,说不定有奇效,不过他是不可能打不还手的,他是伟大的满清皇帝,这些人的背叛他会一辈子记着,总有一天他会一一奉还。

众蒙古兵听着康熙嘹亮的笑声只觉如坐针毡,个个面带愧色,竟在万夫长的带领下主动让出了一条道路,鄂齐尔图车臣汗大讶,没想到这些万夫长竟敢不听从自己的号令,果然如此。

他想到满清铁骑的战斗力,连忙带着自己的亲信撤走,免得平白丢了自己的性命,至于麾下的万夫长们,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康熙见此心中大喜,再接再厉道:“蒙古兄弟们果真是顶天立地的好汉,何不随朕一块去对付万恶的黑虎军?朕绝不会亏待诸位。”

“尊敬的天可汗,您快走吧,我等的家人都在此,我敬重您的为人,这才违背可汗的命令,这已经罪无可恕,怎可再次违背可汗的意愿。”只见领头的万夫长脸色阴晴不定的道,众蒙古兵也个个面带惭色,他们也没有决心完全违背可汗的意志,转瞬间众蒙古兵纵马而去。

康熙暗暗叹息,心中止不住悲哀,若没有蒙古骑兵的帮助,大清能打得过黑虎军吗?

图海这时来到近前劝道:“圣上,还是走吧,天无绝人之路,黑虎军并不是无敌,咱们这几年多番布置,未必斗不过他们。”

“也罢,蒙古各部是指望不上了,我大清能否再次问鼎中原,就看这一战了,立刻回军备战。”康熙表情坚毅的望着上天,有些不甘的道。

……………

而此时王夫之和鞑靼土默特王却在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大帐内,对于鄂齐尔图车臣汗敢对康熙下狠手,王夫之很是意外,虽然没成功,却大大降低了满清的威望,对于此事,王夫之赏了车臣部一百万银元,略表心意,鄂齐尔图车臣汗高兴的收下了,没想到没有成功也有钱。

这一切都是大华皇帝的命令,为了让各部不在大华攻击满清的时候去捣乱,江涛专门抽出了三千万银元,用于收买各部的首领,用银元砸倒他们。

鄂齐尔图车臣汗羡慕的盯着鞑靼土默特王,说实话,鞑靼土默特王不仅在名义上比自己地位高,而且远远比自己富有,这一切都是因为大华皇帝的原因。

而自从十几年前喀尔喀三部落归顺大清以来,大清除了征调部落的兵马,部落几乎得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还有罗刹人的骚扰,生活过的并不奢侈,可是这几年,虽然没见到大华皇帝,但是他的货物却卖到了大草原的每一处地方,关键是这些货物极其便宜,而且因为出售战马的缘故,自己现在也小有财富。

“此次本汗要帅十万骑兵助阵,还请使者转告大华皇帝,望准许。”

鄂齐尔图车臣汗暗暗叹息,自己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不管如何,大清都必须败,否者车臣部就完了。

王夫之点了点头,笑道:“大汗说的好,要真需要贵部的协助,本使必不推辞,来干一杯,这可是帝国最好的美酒,叫英雄胆,没喝过此酒,就谈不上英雄好汉。”

“哈哈,好酒,好劲道,多谢使者。”鄂齐尔图车臣汗大笑道,转瞬又冷着脸喝道:“来人啊,把那些吃里爬外的狗东西带上来。”

不一会十余位蒙古将领左手被绳索反绑着,跪在大帐内,鄂齐尔图车臣汗冷笑一阵,喝问道:“为何出卖部落,勾结康熙?”

众将领不答,鄂齐尔图车臣汗哼了一声,喝道:“拖下去斩了。”

王夫之等没有插手,等这些人被斩首,鄂齐尔图车臣汗还是没有平复下来,王夫之奇道:“可汗,为何如此愤怒,这不过是小事情。”

“使者不知道,康熙表面上仁义,暗地里却是卑鄙小人,蛊惑了不少牧民,欲坏我部落根基,其实各部落都知道了此情况,这才对康熙戒备的很,要不然使者的会盟也不会这么顺利。”

听着鄂齐尔图车臣汗的叹息,王夫之大讶,怪不得这一次会盟,各蒙古部落这么客气,原来如此,好啊,如此一来,蒙古已无大患,不知皇上出兵了没有?

大华元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处斩了一批贵族和牧民,至此蒙古大乱,为大华帝国统一蒙古各部打下了基础。

第234章 困境

其实江涛在四月中旬就出兵了,而且是兵分三路,一路以河北为大后方,集合西北骑兵团和皇家骑兵团二十万骑兵,并加上十个神枪师,唯一的一个特战师、神炮一师出山海关,直逼满清的盛京,江涛御驾亲征,而且大将云集,气势锐不可当。

第二路以韩永为主将,督率十万朝鲜军团和五个神枪师、半个神炮师过鸭绿江,与第一路合围满清的盛京,他没有大批量的骑兵,只好步步为营,逐步消弱满清的势力范围。

第三路以海军为主,出动两个海军陆战队和三个神枪师,走海路先攻打库页岛,再图包抄清军的后路,不过这些兵马显然有些薄弱,江涛也是没有办法,毕竟抽调这么多兵马,帝国的防御已经有些空虚。

直到六月中旬,江涛亲自率领帝国主力,终于打破了满清重重碉堡群,成功抵达盛京城下。

只见盛京城周围兴建了无数的小堡垒,全是用巨石垒成,坚固异常,里面最少能容纳两百人,而且堡垒高十二米,火雷爆很难扔这么高。

关键是堡垒群的数量,足有上千个,把盛京紧紧的包围起来,那堡垒群向四方延伸到城外十里,看来就是为了抵消帝国火炮的威力,而且盛京城上还有大量的各式火炮。

江涛放下了千里镜,没想到康熙做了这么多准备,看来不是短时间能攻下的了。

轰轰轰……

不一会斥候过来禀报道:“堡垒周围布满了陷阱,而且有地雷,看起来数量不少,而且堡垒内用类似火雷爆的火器。”

江涛沉吟半刻,冷笑道:“看起来真是个刺猬,陆军部推演一下,看看许要付出多大的代价才能拿下此地。”

此时魏东来也跟来了,疑惑的道:“皇上,微臣估计,城内根本没有多少骑兵,这种堡垒群好是好,可是同样也把对方关在里面了,最起码骑兵就不容易出来,就算盛京固若金汤又能如何,其实咱们不必攻打,只需二十万就可以利用铁丝网和战壕,把对方团团围在里面,到时饿也要饿死对方。”

江涛点了点头,慎重的道:“这么说此地只是一个幌子,等咱们兵马疲惫,对方的三十余万铁骑就会突然冒出来?”

“皇上,极有可能,咱们不能中计。”魏东来不肯定的道,他感觉清军不止这么多手段。

江涛哂笑一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哎,康熙又要玩什么花样?自己的二十万骑兵恐怕只要分兵,就将遭到围歼,看来自己小看了此战。

若时间拖得长了,还真不好办,江涛只觉有些骑虎难下,半响才胸有成竹的笑道:“有意思,希望康熙不要再吃糠拉稀,朕要陪他好好玩玩。”

等了一会,陆军参谋部的推演结果出来了,要攻下此城,需要耗费军资大概五千万银元,伤亡士兵在十万以上,而且最少需要三个月。

江涛顿时有些郁闷了,立刻驳斥了强攻的计划,命八个神枪师在盛京城外围构建防御阵地,每面布置两个神枪师,一个神枪师防御外面,一个神枪师防御堡垒群里面的清军,两面均有多层铁丝网保护,所有人员在铁丝网中间。

整个阵地成连接成了一个正方形,刚好把盛京框在里面。

江涛知道此阵地最大的弱点就是粮道的问题,若是被人断了粮道,这八个神枪师就完了,忙问道:“咱们还可以调集多少兵马?”

魏东来不加思索的答道:“皇上,咱们最多还能调集两个神枪师,不过一年后新建的十五个神枪师就可以加入战斗行列,嗯,**愿意出八万骑兵对付满清。”

江涛叹了口气,他本来想以摧山倒海之势击毁满清的战斗意志,不想康熙根本就不正面接招,看来只好拼国力了,忙下令道:“命那两个神枪师过来保护粮道,其余的二十五万兵马随时准备出兵,摧毁对方的生存基础,看他们怎么玩。”

“哦对了,可探查到清军铁骑主力的位置?”

魏东来叹道:“共派出十支千骑队,均伤亡惨重,此时刚回来,看来对方并没有聚集在一块。”

“哼,不一定,骑兵全力奔驰,一日之间想在五百里内汇合很简单,嗯,不可放松警惕。”江涛不赞成道。

“皇上英明,满清铁骑会不会对付第二路军团?”魏东来有些担忧的道。

“呵呵,无妨,就怕康熙不出手,只要他出手,他就死定了,现在主要是咱们的骑兵不占绝对的优势,不然也不会这么被动,其实只要朕狠下心来,命二十万骑兵全力出击,未必弱于满清的三十余万骑兵,可是拼到最后,咱们的骑兵的恐怕剩不了多少,这么巨大的损失对于帝国来说是很不利的。”江涛轻描淡写的笑道,心中却在暗暗自责,不该给康熙成长的时间和空间,若早一些动手,也不会这么麻烦,不过前几年手头不宽松,根本无力打击满清的势力。

“所以皇上要带上神炮师和特战师,这样一来,骑兵军团的速度就大大减少,肯定抓不住对方啊。”魏东来不解的问道。

“不错,不过相信康熙会出来,此时盛京军民不过百余万,满族加上汉族等族还有五百余万人口,传令下去,满族直接屠杀,汉族若投诚,罪行轻的先迁入台湾、海南、虾夷等岛,分发田地,满三年者才能回归大陆,若罪孽深重的一律拉入矿区劳改,若汉族中有敢背宗忘祖、死命维护满清者一律格杀,不必留手。”江涛再次严肃的喝道,他知道战争是容不得仁慈的,仁慈只会增加麾下的伤亡。

“遵命!”魏东来大声应道。

…………

大华帝国大举兴兵东北,消息传到葛尔丹的耳中,葛尔丹顿时忐忑不安,他知道大华不好惹,可是想到大华皇帝的严厉呵斥,他就不服气,而且他不甘心成为大华帝国的属臣,就算是名义上的也不行。

当年他没有臣服于大清帝国,此时他也不会臣服于大华帝国,其实他毕生的愿望就是建立庞大的帝国,而大华帝国的富有更是让他眼馋不已。

而此时就是最大的良机。

葛尔丹冷笑一声,根据他的情报,叶儿羌的外围只有五万大华骑兵,还有一个万人左右的火枪队,他有信心在极短的时间内击溃对方。

而且吐鲁番等部的青壮被征集了不少,大华帝国想救援都来不及,葛尔丹深吸了一口气,使自己尽量平缓一些,这一战要打,就打大仗,而且要狠狠的抢掠一番,麾下的二十万骑兵已经整备待发。

不过葛尔丹并没有动手,他还要等,等到大华帝国的远征军兵马疲惫再说,到时就算他们撤军救援,恐怕也来不及了,就算来的及,也没有什么战斗力了。

第235章 垂死挣扎

而此时的康熙却全副武装、骑在战马上,那战马缓缓的向前挪动,争抢着地面上绿油油的草皮,身旁的杰书、图海等人却有些垂头丧气,个个恹恹的,紧咬着嘴唇。

“看看你们这些狗奴才,我大清的兴盛就靠咱们了,就算死,也要是英雄的死法,这半死不活的像什么样子?”康熙本来就一肚子的火,见到众人的德行,忍不住大声咆哮道。

周围的侍卫立刻挺起了胸膛,而图海等也紧绷着脸,唯有康亲王杰书轻哼了一声,不善道:“圣上,为何要把百姓迁入大山?没有农耕,我大清根本供养不了多少兵马,若是田地的粮食不收上来,大清的粮草最多还能坚持六个月,六个月后,又当如何?”

借着众将云集,杰书又无所顾忌的道:“如今贼军三面出军,我数十万铁骑竟然置之不理,要说应该集兵剪除贼军的羽翼,比方说先击溃朝鲜兵,并顺势攻入朝鲜,或者直接回盛京,和贼军拼个你死我活,老是躲着又有什么意思?我爱新觉罗的子孙怎能如此怯弱?”

众兵将都怔怔的望着康熙,显然不理解康熙的做法。

康熙冷笑一声,杰书这是在挑战自己的忍耐性,若不是此时在满清贵族之中大有威望,自己早就把此人剪除,而且此等关头,大清不能再内讧了,他深吸了一口气,喝问道:“你可有必胜把握?”

杰书嘴唇动了几下,终是没有说出话。

康熙此时已恢复了平静,长叹道:“此战乃大清的存亡之战,朕要为大清的未来着想,不得不慎重,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朕不相信对方不出错误,只要对方出错,或老天保佑,朕的数十万铁骑就是对方的催命符,贼军火器犀利,若是原地防守,我大清不能奈何之,但是只要对方动起来,我大清铁骑就有机可趁,但是这期间,朕最怕贼军剪除我大清的根基,我大清的根基就是百姓。”

康熙扫视众人一眼,又胸有成竹的道:“只要有百姓,我大清就有胜算,再过四个月,整个东北就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到时贼军就会不适应,到时就是咱们的时机,而大兴安岭、长白山一带是无尽的林源,其中有无数的的野兽、野果,可以暂时支持一二,若你是贼军,你会不会对百姓留手?”

“这?”杰书低下了头,若他是贼军,他一定会先杀一部分,剩下的将都成为奴隶,这是清军的一贯做法。

“不错,朕就是怕此事发生,在那无尽的林源之中,树高林密,地势奇骏,贼军并不占优势,而且他们绝对不能适应这里的苦寒,诸将可等待时机,等把所有的百姓迁走,并让他们活下来,咱们大清就还有希望,立刻下去传令,不服从迁移令者杀,我大清还会回来的。”康熙郑重的点点头,狰狞着道。

众将士这才信服,其实康熙也没办法,他见识到了贼军火器的犀利,不想再做无谓的死伤,并不是他爱民如子,而是这些子民都是他重新崛起的本钱。

蒙古虽然乱了起来,可是蒙古各部竟然组建了一支二十万的骑兵,只要大清向大草原撤退,一定会遭到蒙古骑兵的打击,而且康熙得到情报:大华皇帝令,杀一满人,赏100银元。

这样一来,康熙在蒙古影响力被银元砸的体无完肤,向蒙古的道路被堵死了,虽然康熙有把握击败分散的蒙古部落,可是此时时刻,他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就算出手了,若短时间解决不了,大清不仅得不到什么好处,反而跟蒙古各部的关系再也没有挽和的余地。

康熙心中一清二楚,这不怪蒙古各部,怪就怪在人心,所以大清只有向后撤,根据情报贼军已经进入了库页岛,不过被当地的鄂伦春族的勇士狙杀,应该能坚持一时半会。

而且就算那路贼军上了岸也无用,在雪原之中,是满清勇士的天下。

其实康熙知道这样做的困境不在今年,而在明年,就算林源中的野兽再多,也经不起数百万人的消耗,所以明年一定会断粮,大清只要在今年战胜贼军,到时才有出路,否者,后果将大大不妙,到时就算贼军不来攻打,大清也会不断的被削弱。

不过这些他任何人都没有说,为的就是稳定军心,这一次他要打的贼军数年不能翻身,到时一举统一蒙古各部,再大举入关,到时何人能挡?

所以此时是危机,也有可能是机会,是满清重新崛起的机会。

不一会,图海凑到跟前,手中提着一副西北骑兵团的盔甲,小声道:“万岁爷,对方的骑兵不可小觑,其中有一部分是西海蒙古人,而且这盔甲能防住咱们的重箭,只有颈部和四肢是弱点,咱们本来围住了他们,他们还是杀出了重围。”

康熙大吃一惊,看那盔甲并不厚重,用力拔出宝刀砍去,当的一声,宝刀已有了缺口,而那盔甲只被砍出了一道很细的白痕,并无大碍,若是正面对抗,穿这个盔甲的骑兵战胜自己的可能性很大。

康熙呆了,失声问道:“这是为何?朕的佩刀可是大伙公认的宝刀。”

“看来圣上的决定是对的,此贼军已不是数年前的贼军了,此时他们变的更加可怕,装备更加优良,对方出动了上万骑兵,被咱们留下四千余人,可是咱们大清却付出了伤亡1万三千人的代价,而且是对方中了埋伏,实在太不可思议了。”图海长叹一声,落寞的道,此时就他和黑虎军交手的次数最多,从前对方只是善于防守和攻城,此时连野战能力也发展起来,大清的优势越来越少。

康熙黑着脸瞪着图海,好半天才道:“把缉获的盔甲发放给骁骑营,令百姓快撤,各骑兵尽快集结起来,免得对方出动骑兵,各个击破。”

骁骑营本来是清代禁卫军之一,起皇太极天聪年间所设的阿礼哈超哈营。顺治时详定制度,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设骁骑营,为八旗都统的直属部队。满洲骁骑营所辖有马甲、领催、匠役,其人员从满洲八旗每佐领下抽调。

不过如今的骁骑营却是康熙亲自统领的铁骑部队,共五万骑,是满清最精锐的部队,一人三马,骑士内穿铁甲,外传棉甲,战斗力非凡。

“扎。”图海应了一声,又道:“皇上,就算咱们迁移的再快,也定然迁不走所有人,还不如抛弃一部分外围的军民,延迟贼军的时间。”

康熙心中暗叹,表面上却斩钉截铁的道:“准了,立刻去办,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一切都是贼军的过错,朕会替他们报仇的。”

“扎,圣上,盛京咱们真的不要了?”图海面带愧色道,毕竟盛京是大清的龙兴之地,而且皇上的妃子也都在其中,若是失了盛京,简直是罪孽深重。

“还不快去传令!”康熙暴吼一声,他怎不会不知盛京很重要,可是盛京离北京太近了,而且若他带走王妃,坚守的大臣和将士又会怎么想?

只要能保住国本,什么都可以抛弃,若连这点取舍都做不到,又怎么能做大清的皇帝?

康熙内心腾出了一把火,此时只能用女人来抚慰大清皇帝的内心。

当这个皇帝,他太累了,也太窝火了,特别是土匪一般的黑虎军出现以后……

第236章 火势凶猛

等五天后,盛京城外的阵地才建好,幸亏这一次准备的充足,内阁动用了数百艘五百吨以上的大货船,运来了大批的作战物质。

走海路,用船运军资,显然要省很多力。

江涛不敢在等,此时战况不明,而且捕捉不到清军的主力,帝国很是被动,此战的胜负不仅成了大华与大清之间的较量,而且成了震慑蒙古、朝鲜等国的有力工具。

阵地一成,就等于在辽东一带扎了根,江涛再没有后顾之忧,立刻领着二十万骑兵和神炮1师、特战师、以及两个神枪师越过盛京,扫荡而去。

由于这一战用的都是精锐部队,而且连两个神枪师都有战马,虽然有大炮和火箭车的拖累,可是进军的速度并不慢,日进军120里。

挡道的清兵以及所有村庄和城镇都被焚烧一空,除了反抗而死的人,其余的都被过来帮忙的五万地方守备部队押到了战船上,运到了台湾、虾夷等岛,还有一部分罪孽深重的被押到了矿区,将终身劳改。

可是三天后,不仅没有发现满清的主力,反而连人都看不到了。

荒凉的村镇什么都没留下,如同进入了鬼蜮,而且还有极少的地雷不时的响起,造成了一些伤亡。

江涛只好驱赶马匹开路,越走越不对劲,他心中苦笑不已,这一下难办了,而且这种感觉很不好。

若不能在严冬来临之前剿灭康熙,今年的战斗就等于白费了。

翌日后,江涛已经与第二路军会合,他们遇到了同样的情况。

江涛停止了前进的步伐,连忙召开军事会议,研究当前的问题。

战争打的就是人力和物力,经过统计,此时包围了盛京,又减弱了对方了百来万人口,而对方大概还有四百万人口,实力依旧不小,而且对方不正面出手,这么广大的纵深,很难一鼓作气瓦解对方。

而此战己方动用了将近六十余万人马,大战不过月余,已消耗六千万银元,加上收买蒙古各部,花了大概一亿银元,虽然还没有伤筋动骨,可是此战到此时还没有头绪。

江涛正色道:“诸位将军可有解决方法?”

韩永、魏东来、江无极等都默默无语。

好半响,韩永才道:“皇上,咱们已经驱除了辽宁和吉林的清军,只有黑龙江一带没有进入,一则可以派遣一些小战船沿着黑龙江,派遣一些精锐部队巡查对方的主力,如今已是七月初,可继续进军黑龙江地区,咱们还有两个月的时间,若两个月不能剿灭对方,咱们只能退却,明年再图剿灭满清。”

江涛知道这是正理,可是满清的事情不解决,帝国就不能为所欲为,点了点头道:“很好,韩永你留在吉林一带,负责修建防御工事,朕估摸着康熙想在冬天的时候找事,咱们大部分的兵马不耐严寒,这是实情,不过只好咱们保住吉林一线,对方没有今年的农耕支撑,看对方吃什么,呵呵,对方种下的粮草刚好是替咱们准备的,再过月余就秋收了,大伙都注意点,朝鲜离这里近,就多凋些朝鲜人过来,若对方来抢粮,若保不住,第一件事就是焚烧粮食。”

“圣上英明。”众将也都笑起来,若这样看来,己方也许能不战而胜。

魏东来却提出了他心中的担忧:“皇上,黑龙江树林茂密,山脉极多,清军占据地势,我等火器优势发挥不出来,若今年不能奈何满清,缅甸、蒙古各部和日本定然有变,到时帝国战乱不休,多年积攒的实力就有可能挥之一空,不过微臣有个计策,却有些有伤天和?”

“哦!”江涛心中大讶,忙问道:“速速道来。”

“对方迁走百姓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保住百姓,有了百姓,就能和咱们斗下去,咱们拥有骑兵,对方一定不敢把百姓藏在平原上,那就只有藏在大山之中,如今秋高气爽,只需一把火,所有的清兵都无处藏身,到时他们只有和咱们决战。”

大热的天,众人还是忍不住冒出了冷汗,江涛心中也是如惊涛骇浪,这一把火一放,原始森林将变成一片灰白之地,其中的动物、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关键是其中有不少汉人,他还真的有些难以取舍。

这其中最大的山脉就是闻名于世的大兴安岭,江涛有种预感,对方就藏在其中,不然这数百万百姓不会平白消失,这么做实在太卑鄙了,可是旷日持久的鏖战对帝国大大不利。

江涛闭着眼睛思索良久,终是叹了口气道:“发兵大兴安岭,若真的没有办法,也只好出此下策,挡帝国者死。”

等他们到了大兴安岭,果真发现了百姓的踪迹,可是对方全民皆兵,而且对帝国憎恨无比,帝国虽然拥有先进的火器,却步步维艰,茂密的树林成了清兵的护身符,而且其中拥有大批量的陷阱,清兵还占据地势,而帝国的骑兵却不便出战,神枪师也发挥不了兵力优势,战局一时僵持起来。

而大清的主力骑兵却没有出现,这大大出乎了江涛的预料。

而此时康熙也在感叹不已,没想到对方直奔己方百姓的藏身之地,他此时就在数百里之外观望,贼军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康熙心中有些忐忑不安,黑虎军这个对手太强大,强大到他只能躲避的份,山中的百姓能守的住吗?

康熙实在没有绝对的把握,他彷徨了。

图海来到近前,跪在地上劝谏道:“万岁,咱们还是和贼军拼了吧,此时军心震荡,若是山中的百姓尽失,大清不败也败了。”

“不,要沉不住气,他们拿不下那些山地,就是神也拿不下。”康熙大声斥责道,显得胸有成竹。

图海长叹一声,又建议道:“圣上,此时大清可以包抄贼军的后路,不过是虚晃一枪,这样可以让贼军来回奔驰,此乃疲兵之计,而且能缓解山中父老的危机。”

“好计,走,这一次要吓一吓对方,听说贼首也来了,他本是刁民,又有何能力问鼎中原,当初真是失策。”康熙大叹一声,有些后悔的道,现在东躲西藏,还真不如战死。

“啊,皇上,怎么有这么多浓烟啊,这!!!!”图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