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爱人随风而来-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芃泽一场虚惊,觉得好笑,就独自一人笑了一会儿。
年后王玉柱请人用木板把自己的办公室隔成了两间,留出两个门,两个房间另有门相连。王芃泽好长时间没有这么去上班了,穿戴整齐了和王玉柱一起去公司,王玉柱推着他的轮椅到隔壁办公室,把公司的各种资料拿了厚厚的一大摞,放在他的面前,说:“叔,你先把公司的各个业务环节都熟悉一下,等你完全了解后,你就是这里的办公室主任。”
王芃泽问:“办公室主任?公司的办公室有几个人?”
“目前就你一个。”王玉柱看到王芃泽怀疑的神情,忍不住要低头嘿嘿地笑,笑完了解释说,“叔,现在的许多公司不比你们研究所那么多人,多数职位听起来威风,实际上都是纸老虎。”
王芃泽不在乎这些,只在乎有实实在在的工作可做。生活有规律起来之后他的精神也好了许多,气色也好了许多,王玉柱在他的办公室里放有一张大的沙发床,他从来都不用,无事可做了就摇着轮椅去操作区看。王芃泽在与人交往方面本来就有自己的性格魅力,知识又丰富,再加上办公室主任这个头衔以及王玉柱的面子,公司上下都很喜欢他,特别是编辑部的几个年轻人,经常拿文字方面或地理方面的问题来请教他。王玉柱不在公司的时候,财务部的魏阿姨会偷偷地来办公室和王芃泽唠家常,嘘寒问暖,叮嘱他多注意身体。有一天王玉柱发现了,当场板着脸说魏老师这是上班时间不要聊天,再发现一次我就要扣工资了。为了显示公平,扭过头来大声对王芃泽说:“叔,你也有责任,再发现一次同样扣工资。”
下班后两人去接王小川,在车里王玉柱酸溜溜地问王芃泽:“叔,那个魏老师是不是对你有意思呀?”王芃泽认真地回答:“我以后不再和她聊天就是了。”王玉柱笑道:“叔,我对你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看到你开心,我心里只会高兴。”王玉柱把王芃泽的手拿过来放在腿上,一边握着一边开车,笑道:“心情好的人长寿嘛,早知道效果这么好,就不让你在家里待那几个月了。”
情况确实如此,王玉柱带王芃泽去医院打针治疗时,各个科室的医生再看到王芃泽,也都夸他气色好。王芃泽同时要治疗好几种病,自从上班后,王玉柱有了更自由的时间带他去医院,拿回来的药也不用像在家里一样藏起来不让王小川知道,就在档案柜里排列着。在办公室里没有事的时候,王玉柱经常会推开隔间的门提醒王芃泽吃药,或者什么话都不说,就站在门口微笑地望着他,王芃泽看了王玉柱一眼,看出他并没有什么事,就转过头去继续看资料。王玉柱觉得自己又看到了从前在研究所里那个认真严谨、循规蹈矩的王芃泽,他很喜欢这样看,有一次轻声说:“只要你坐在这里,我就觉得像是把家也搬过来了。”王玉柱出去忙业务,回来时在路边的店里买了一件仿老式军装的上衣,像极了王芃泽当年在湾子村时穿的军装。办公室无人时他去到王芃泽大办公室,“哗”地抖开了衣服,笑道:“叔,你把这件衣服穿上吧。”
王芃泽为公司完善了更为合理的工作制度,为员工买了保险,调整了工作流程以提高效率。王玉柱以前从来记不住公司招募了多少会员,王芃泽却能把那些名字了然于胸。有一天王玉柱又进来欣赏王芃泽工作的样子,王芃泽突然说:“柱子,你的会员里有一个你熟悉的名字。”王玉柱笑着问:“你怎么知道我熟悉呀?”王芃泽说:“连我都记得,名字叫周秉昆,不过他从来没有参加过公司的活动。”
王玉柱笑容没了,疑惑地问:“不会只是名字相同吧?”王芃泽翻出资料给王玉柱看,资料里有照片。王玉柱一眼就认出了那张胖脸,想了想,又笑了,把资料还给王芃泽,说:“管他是谁呢,我要是再被他闹腾得生气,我就不是王玉柱。”
“好。这才像是个老板。”王芃泽由衷地夸王玉柱,笑道,“过去的事情,过去的人,不必要再计较了。”
可是到了五月,王芃泽反而计较起来,他在检查业务量的时候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姚敏。王芃泽心里顿时乱了,这个人不是会员,没有照片,只有联系方式,他不确定这是不是自己所熟悉的那个姚敏。他惶惶不安地想了好几天,去操作区问了好几次这个单子的进展,姚敏是要在一辆银白色的两厢车的侧面喷上一个千禧年主题的图画,图画是姚敏自己拿来的,需要美工再处理,比较慢。
再慢也有结束的一天,这一天王芃泽给前台的员工交代了一下,说如果姚敏来取车就通知我。他一直等到下午,前台的女孩儿打进电话来说:“王主任,姚女士来了,就在前台。”王芃泽急忙摇着轮椅出去,远远地一眼就认出那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正是王小川的妈妈。
王芃泽先给王玉柱打了个电话,王玉柱此时还在外边谈生意,王芃泽说:“柱子,我看就要到小川放学的时间了,你接了他之后别回家,先到公司来一下,我这里有事情。”王玉柱从声音里听出王芃泽有一点儿激动不安,就问:“什么是事情?是公司的事么?”“不是,是我和小川的事。”王芃泽怕王玉柱不明情况说漏了嘴,王小川一旦听说是姚敏在这里又会使出什么倔脾气,他没有时间在电话里多解释,就说,“具体情况来了你就知道了,你先去学校接小川吧。”
放下电话,他激动地摇着轮椅去迎接姚敏。自从他和姚敏离婚后,王小川几乎就没有再见过妈妈,王小川长成大孩子后,每次他拿着姚敏母亲家里的地址劝王小川去看看,王小川总是情绪激昂地说不去,或者低声答应了,就是不去做。既然这一天有缘分遇到了,他一定要让王小川重新和姚敏恢复联系,他觉得自己很有可能时日无多,这么多病,或许就是他虚弱的身体最后的劫难。
王芃泽向姚敏挥手,兴奋地大声喊:“姚敏。”姚敏看到他,紧张得僵在了原地,无处可逃地看着轮椅上的王芃泽微笑着越来越近。
离婚后姚敏并没有离开南京,在这个城市里有了另一个家庭,爱人是政府工作人员,家庭还算富裕,婚后生有一子。这些年来王芃泽和王小川都不知道姚敏的消息,可是姚敏却对王小川的情况很了解,那个茶叶店一直没有搬迁,王小川学校的地址她也知道,每次经过都会远远地看一会儿。姚敏不知道老太太去世的事情,两人坐在休息处说话,一听到王芃泽说老太太去世了,姚敏立刻泪如雨下,坐在椅子上颤抖着手,用纸巾不停地擦眼泪。王芃泽给她倒了水,可是她根本无力喝下去。好容易才稳定了情绪,就要开车离开。王芃泽决心要留住她,又找了许多话题来问,可是姚敏神色慌张,无心再停留。
王芃泽看了一下表,估计王玉柱和王小川就要回来了,就对姚敏说:“那你跟我来,我给你打折。”他慢慢摇着轮椅去收款台,跟收款员低声说了一下,亲自把账目慢慢地算,尽量地拖延时间,拿出一张意见表让姚敏填写。姚敏问:“你能给我打折么?那这个店……”
似乎姚敏有自己的猜测,王芃泽等了一下,看她并不说出口,就默默地望了她很久,又笑道:“这个店是柱子的,我是来帮忙的。”姚敏笑了一下,说:“哦,柱子也回来了。”王芃泽笑着问姚敏:“你怎么不问我那个茶叶店的情况?”姚敏恍然地:“是啊,那个茶叶店呢?我好久没有从那里经过了。”王芃泽正要回答,突然看到那辆熟悉的黑色马自达开进了视野。
王玉柱和王小川急匆匆地走进来,看到姚敏,同时愣住了。
又震惊又发愣的还有姚敏,如此猝不及防的相遇,让三个人都不知道该开口说什么。王芃泽向王小川招手,笑着说:“小川,过来呀,这是你妈妈。”
王小川狠狠地望着姚敏,像是在望着一个仇人,眼睛里噙着泪水,一步一步慢慢地向王芃泽走过去。王玉柱暗道不好,预感到一场狂风暴雨就要来临。果然,走到了王芃泽身边时,王小川的脸已经抽搐得变了形,用平生最大的一次怒气对王芃泽高声地喊:“谁让你找她的?她死了我都不愿再看她一眼。”说完发疯似的把王芃泽的轮椅用尽力气猛地一推,王芃泽一下子控制不住轮椅,呼啦啦地向后飞快地滑动,附近的员工都过来拦。王玉柱抢先一步奔过去扶住了轮椅,王芃泽惊魂未定,王小川跑进了王玉柱的办公室,“啪”地一声把门甩得震天响,姚敏已经哭得蹲在了地上。
王玉柱本来想把姚敏扶到王芃泽的办公室,距离王小川近一些,能把王小川喊进来一家人好好地谈一谈,可是转念一想王小川火气正旺,保不准又会把情况搞得一团糟,一家人又不是需要评判什么,该躲避就要躲避,该糊涂就要糊涂。于是他把姚敏扶进了财务室,魏阿姨与姚敏年纪相仿,可以先劝着。王芃泽要去王玉柱的办公室看王小川,王玉柱觉得王芃泽还在情绪激动中,就拉住他的轮椅,说:“你劝姚敏,我去劝小川。”王玉柱转身就要去,王芃泽喊住他,叮嘱道:“柱子,不要在这个时候批评小川。”王玉柱又转过身来,看到王芃泽也是怒气未消,还在喘着粗气,就说:“你不能激动呀,你要注意身体。”
办公室的门被推开的时候,王小川立刻站起来站到窗口,背对门口,所以王玉柱进去时只看到王小川的背影,哭得肩膀一耸一耸的。王小川为了防止王玉柱过来烦他,抢先说话了,带着哭过后浓浓的鼻音大声说:“你不要过来跟我讲道理,我最烦别人跟我讲道理。”
王玉柱走到王小川身后,伸开双臂把他抱在怀里。王小川挣扎几下,挣脱不掉,又大声说:“你不要把我当成和我爸爸一样。”
“没办法呀,谁让你是你爸爸的儿子呢。”王玉柱笑道,“你是你爸爸和你妈妈的一部分,你否认不了。”
王小川便不再反抗了,就这样被王玉柱温柔地拥在怀里。
王玉柱说:“我不会批评你,也不会给你讲道理。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你强不了多少,对别人发火,从来不会让自己更快乐。心里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也讲不明白。”
这话说得王小川又哭了,眼泪大颗大颗地滴下来。
王玉柱又说:“终有一天你会从痛苦中解脱出来,只是时间问题。以后不要让今天的事情再发生了,也不要让它影响到你。”
然而这一天的事情严重地影响到了王小川,从此以后直到高考,他脸上再无笑容,只在家里用上全部时间拼了命地复习功课,地也不拖了,阳台也不去了,一回到家就直接进了自己的卧室。晚上王芃泽帮他检查辅导到很晚,王芃泽去睡觉后,王小川仍然不休息。夜里王玉柱不放心,起床来看,王小川的房间里依然亮着灯,灯光从门下面的缝隙漏出来。
那一天唯有王芃泽是个胜利者,目的全都达到。在财务室里,姚敏终于止住哭泣后,留下了地址让王芃泽拿给王小川,如果有一天王小川原谅了她,可以按这个地址去找。姚敏还给王小川存了一些钱,说要下次送过来,王芃泽推辞了一会儿,姚敏不同意,一定要给,可是犹豫了一下,又说:“你把银行卡的号码给我吧,我存到你的银行卡里。”
晚上睡觉时,王芃泽把这些情况说给王玉柱听,又说:“小川的反应不一定就是坏事,这些事是必须要经过的,早了才好。小川现在反应这么大,就说明心里面真正被触动了。”王玉柱笑着揶揄道:“是呀,你把局面控制在手里,把我们都吓坏了。你怎么忍心了呀?”
实际上王芃泽也一直闷闷不乐,讲这些话时连自己都不能十分地确信。王玉柱劝他,隔着背心帮他抚摸心口,说:“你宽宽心吧,想那么多干吗?你想太多事情会让我担心。有我在,你还怕小川没有人照顾么?”
“不是啊。”王芃泽随口说,“那毕竟是他妈妈,小川在世上总得有个亲人吧。”
他感觉到王玉柱的手僵住了,于是才发觉自己说了一句非常不妥的话,急忙扭过头来望着王玉柱。王玉柱难过极了,震惊地望着王芃泽的脸,说:“我怎么都不敢想象,有一天,你和你的身体,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王玉柱越想越难受,眼眶里渐渐有了泪水,手在靠近王芃泽身体的距离颤抖着,似乎不敢去触碰这注定会消失的一切。
王芃泽也觉伤感,担心地唤道:“柱子,柱子。”他抓住王玉柱的手,让他躺好,没有其他有效的方法去安慰,就艰难地侧着身体,主动向王玉柱吻过去。
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有一天深夜王小川在卧室外面敲门。王玉柱急忙起床去开了门,看到王小川傻愣愣地站在外面,一开口说话,眼眶就湿了,求救似的望着王玉柱说:“我睡不着觉了,我神经衰弱。”
王玉柱急了,他不知道神经衰弱是怎么一回事,就匆匆忙忙地穿衣服,要带王小川去医院。王芃泽制止了王玉柱,把王小川唤到窗前,帮他擦了眼泪,说:“神经衰弱不是神经的毛病,而是个心理问题,小川,你太紧张了。”
王玉柱问王芃泽:“要不要让小川吃片儿安眠药。”
“不吃那东西。”王芃泽想了一下,对王玉柱说,“柱子,你去把小川的枕头拿过来,让小川睡这里。”
王玉柱把王小川的枕头和毛巾被拿过来时,王芃泽已经让王小川躺在床的中间。王玉柱把王小川的枕头和毛巾被交给王芃泽,又拿起自己的枕头和毛巾被要出去。王芃泽问:“柱子你干吗去?”王玉柱说:“我去别的房间,让小川好好睡一觉吧。”
“别去了,你也睡这里。”王芃泽神色凝重地解释,指着床的另一边让他睡那里,说,“小川现在最需要的是家人的陪伴,你不能出去。”
于是这一晚就像开车去西北住在车里的那天晚上一样,王芃泽和王玉柱睡在两边,簇拥着睡在中间的王小川,王小川一左一右地握着两只大手,在王芃泽和王玉柱的体温的保护下慢慢地睡着了。
高考那几天王芃泽和王玉柱都没有上班,上午下午都在陪考,炎热的天,王芃泽不愿在车里吹冷气,偏要拄着双拐去树阴下坐着,守在考场外面等王小川,说这样才能体会小川在考场里的心情。王玉柱拿了两瓶水过来,看到王芃泽手拿一把折扇在扇风,怎么看都像是一个老人,就笑着说:“叔,你这模样就像是在路边卖西瓜的大爷。”
王芃泽低头往自己的身上看,呵呵笑着收了折扇,扔给王玉柱,说:“不扇了。”王玉柱接住折扇,问:“怎么了?”王芃泽说:“我也是个很注意形象的人。”王玉柱笑道:“你的形象是给我看的,我不嫌就行了。还是扇吧,反正就这几天,平时你的形象无人能比。”王玉柱要把折扇递给王芃泽,王芃泽不接,王玉柱只好自己拿折扇在一旁给王芃泽扇风,呵呵笑道:“那只好我来伺候您了,我真是自作自受。”
王玉柱在考场附近的酒店里订了个房间,中午王小川一出校门就被王玉柱接到了房间里。王玉柱去催服务员快点儿把午餐送过来,王芃泽在房间里陪着王小川,安慰道:“小川你只要把平时的水平发挥出来,考大学对你来说是个很轻松的事。”
饭后王芃泽陪着王小川在同一张床上睡着了。王玉柱在另一张床上躺着,侧着身子欣赏父子俩睡觉的模样,想着当年他考中专的时候,王芃泽和王小川还生着病,举着雨伞戴着口罩地去陪考。他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当时的情景,蓦然发觉两者似乎并没有多少区别,现在是一家人,当年也是。
高考过后的几天里王小川终于放松了,黑夜白天都在睡。几天后他去学校估分,估了一个很高的分数,接近于满分,回到家又和王芃泽一起估了一遍,还是那样。一家三人兴奋极了,王芃泽说:“有了这个分数,你可以随便报志愿,清华和北大你随便报。”王玉柱说:“最好报南京的大学,近嘛,可以天天回来。不过去北京也好,交通方便,想回来也容易。”王小川脸色沉了下去,没有说话。
选择专业的时候,王玉柱兴致勃勃地说:“小川,你也报地质吧,像你爷爷和你爸爸一样,做个科学家。”王芃泽笑道:“做个科学家那都是70年代末的理想了。小川你不用听你柱子哥的,你喜欢什么专业,你就报什么专业。”
王小川犹豫地说:“我也不知道我喜欢什么专业。”
王玉柱兴致不减,又建议说:“那你学医,治病救人。学医是个本事,走到哪里都有饭吃。千万不要学我这一行,太简单了,没有意义。”
王芃泽说:“柱子,你的专业怎么没有意义了,当初是我给你报的,有没有意义不能但看专业是什么,而要看自己怎么做。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哪里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情。”
“我不是在怨你。”王玉柱笑道,“叔,我是说地质和医学都是可以深入钻研的。”
王小川突然心烦起来,大声说:“你们别再给我建议了,我自己的志愿我自己报。”
王玉柱笑着说:“好啊小川,我们都相信你。”王芃泽在一旁盯着王小川的表情看,沉默不语。
于是王小川自己神神秘秘地报了志愿,不跟王芃泽和王玉柱说,接下来的日子里也不出去玩,每天在家里默默地做家务,或是跟着王玉柱和王芃泽去公司里看书。王芃泽有一天对王玉柱悄悄说:“我总觉得小川有些不对,不知他报了什么志愿,我预感到可能要出岔子。”王玉柱纳闷道:“能出什么岔子?那么高的分数。”
录取通知下来后王芃泽和王玉柱都傻眼了,王小川的确是报了医学专业,可是大学远在哈尔滨。
王芃泽气坏了,感到头昏脑胀,在家里拿着地图训斥王小川:“你自己看看,你看看这距离,你在南京,却要跑到中国最北边的城市去上学,南方没有大学么?北京上海没有大学么?这些天你不声不响,我还以为你是等通知等得心急呢,原来你是心中有鬼,你是存心想离我远点儿。你恨我没有关系,你恨谁都行,但是上大学是个大事,你却这么不冷静。你随随便便就做了决定,可是接下来你要在哈尔滨待上五年你知不知道?你在哈尔滨生病了怎么办?要是有个头疼脑热,到时候你想回家都不能马上回来。”
王小川一句话都不说,也不发火,默默地听王芃泽的训斥。王芃泽随时都可能开口,他就随时准备着聆听。王芃泽的火气久久不散,惹得王玉柱天天担心他的身体。王芃泽一怒之下不再和王小川说话,天天唉声叹气的,晚上王玉柱把王芃泽抱在怀里反复地劝,经常看到他的眼角有泪光。王玉柱看得心疼,劝道:“叔,其实你和小川都明白你们之间的关系出了问题,有些话不必说,彼此心里都清楚,你们是父子,发生再多事也是父子。小川去那么远上学不一定就是坏事,他需要时间思考一下自己为什么会痛苦,这一点我比你懂,因为我也经历过。”
劝完了王芃泽,王玉柱还得去王小川的房间,坐下来笑着对王小川说:“小川,你爸爸是因为太爱你,看你一下子离开那么远,没有思想准备才发火。其实情况也没有他说的那么糟,现在交通这么发达,想回来就可以回来。如果你在哈尔滨想我和你爸爸了,你只要打个电话,我们立刻飞过去。”
回来王芃泽身边后,又开始劝:“叔,你先开口和小川说说话吧。”王芃泽说:“小川已经是成人了,应该让他懂得承担后果。”
王玉柱笑道:“你是爸爸呀,后果能从爸爸这里施加给儿子么?”
看到王芃泽不说话,王玉柱又说:“你要是不要意思开口说话,就给小川唱首歌吧。”
“哦。”王芃泽诧异,问,“唱歌?我哪里会唱歌呀?”
“你明明以前给林慧珍阿姨唱过,我都看到了。”王玉柱抱紧了王芃泽,望着他的眼睛,笑着说,“你把那首歌也唱给小川听,你们的父子关系肯定一下子就好了。”
王芃泽推开王玉柱,侧过去睡觉,不耐烦地嘀咕道:“神经病。”
王玉柱灭了灯,望着黑暗中王芃泽的身体,想起从前的事,愣愣地躺着,难以入睡。
王玉柱决定一家人乘飞机去哈尔滨。王芃泽嫌机票太贵,建议乘火车,王玉柱嫌火车太耗时间,让王小川做决定。王小川私下里对王玉柱说:“你跟我爸爸说一下,别让他去送我了,不管乘火车还是乘飞机,他的腿都不方便。”王玉柱说:“不行,不看看你的学校,你爸爸肯定不放心。腿不方便我就背着他去。”王小川心情沮丧地说:“那乘飞机好了,我现在都不敢看我爸爸,和他待在一起的时间越短越好。”
王玉柱真的是背着王芃泽上飞机下飞机,王芃泽的轮椅也随着飞机运到了哈尔滨。入学的一切手续王芃泽都帮不上忙,王玉柱把王芃泽安置在树阴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他陪着王小川去办入学手续。办完手续后,王玉柱又背起王芃泽去看王小川的宿舍,王芃泽帮忙给王小川铺了床,看着王小川把生活用品放整齐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银行卡,对王小川说:“这些钱是你妈妈给你的,密码是你的生日,你拿着吧,不要再拒绝了。”王小川愣了愣,接在手里。
晚上王芃泽和王玉柱住在学校的宾馆里,王小川跟着去了,三个人在一起吃了晚饭,但是无话可说。吃完饭后王玉柱对王小川说:“小川,你现在回宿舍去吧,以后好好学习,好好照顾自己,记得经常往家里打电话。明天早上我们一早就走了。”
王芃泽和王玉柱送王小川的宾馆的门口,目送着王小川低矮的身影渐渐远去,成了路灯下的来来去去的普通人中的一个。王芃泽感慨唏嘘,对王玉柱说:“我怎么看都觉得小川还是孩子,完全没有长大呢。就这么留在了哈尔滨,实在叫人不放心。”
王玉柱笑道:“你一方面不放心,一方面却又不愿说给小川听。”
第二天凌晨天还未亮,两人出了宾馆,王玉柱推着王芃泽的轮椅往校门口走,突然看到王小川站在宾馆外面等他们。王玉柱又惊讶又心疼地喊:“小川。”王小川慢慢走过来,问王芃泽:“爸爸,你们就要走了么?”王芃泽“嗯”了一声,又说:“是啊,不让你来送,你怎么又来了。”王小川说:“那你们一路保重啊。”说完犹犹豫豫地转过身去往远处走。
王芃泽看着王小川落寞的小小背影,突然间痛苦万分。王玉柱把父子两人的神情都看在眼里,心里着急,高声喊道:“小川,你过来。”
王小川又走回来,与两人相隔一米的距离站住了,问:“什么事啊,柱子哥?”王玉柱说:“你爸爸要给你唱一首歌。”
王芃泽惊讶极了,可是话已被王玉柱说出,又看到王小川也是紧张地站在面前,无奈,只好尴尬地就这么坐在轮椅里,面对着王小川唱起了歌。
歌声既不流畅也不动听,可是两句过后王小川已经热泪滚滚,双手捂着眼睛站在路边,像一只惊慌失措、孤独无依的小鸟。
没有了王小川在身边,两人都渐渐的觉得有些孤单了。虽然王小川并不是个爱说爱笑的孩子,不会活跃气氛,不会讨人喜欢,只会招人生气和惹麻烦。过去每天的生活心思要分一半来考虑王小川的时候,王玉柱并没有充分急识到王小川的重要性。他也会发现王小川有可爱的一面,虽然不多,有值得怜惜的一面,需要他花费时间去关注,他并不觉得烦,他喜欢王小川的生命像王芃泽那样在他的生活里扎下根来,他也会想到是王小川的存在牵引了他对生活琐细的注意力,一天之后会有一种忙忙碌碌的充实感。然而,这些远远不是全部归途中,他才发现他和王芃泽对于王小川的依赖,过去的一年里,王小川像是一个挑剔的观众,因此而凸显了他与王芃泽的生活的私密性,对于房子里的王小川,他们需要保护他,躲避他,疼爱他,欺骗他,那就是日子,热热闹闹,恩恩怨怨,浮浮浅浅。而今突然剩下了两个人,倒让他不知道该如何陪着王芃泽一起生活了,还有多少以往的生活内容会留下来,空余的时间他该怎么做呢王芃泽在飞机上一直沉默着,陷在座位里想心事,眼神空洞地面对着脸前食物台上的一杯绿茶。王玉柱帮他要的这杯绿茶,被他就这么看着看着凉了。王干柱凑过身去问王芃泽:“叔,小川上学了,家里剩我们两个,那我们该怎么生活呢?”
王芃泽回过神来,茫然地回答:“还有很多事做呀,我要动手术,你要上班。”愣了一下,他明白这些回答会让此时的王干柱感到失望,他想不出更好的方式,担心地问,“柱子,生活都是很平凡的,不管小川在不在我们身边,都是这样,你不能想象得太好,会失望的。”
“不是啊。”王玉柱轻声地回答,眉头微皱,“我是怕我会令你失望,我真的有些担心”“不会的。”王芃泽伸手过去,轻拍着王玉柱的手,带着一种伤感低声说,“我不会再对你失望了。如果什么时候你心里怀疑,你只要带我来看看小川,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王芃泽伤感地笑着。王玉柱依然没有信心,扭过头去看着另一边,一个空姐正向这里走来,过道对面,是一对儿老夫妻,脸色沉郁地沉默地坐着。王玉柱心里难过,关于自己和王芃泽以后的生活,他投入了太多的期望,时光已逝,生命短促,如果有一天两人也像眼前的这对儿老夫妻一样默默无语,他是不甘心的,他不能让王芃泽有限的时间就这样度过,他把那杯凉了的绿茶还给了空姐,让她帮忙丢掉,王芃泽伸手要制止,他抓住王芃泽的手,笑着说:“快要下飞机了,别喝水了。”“这么快么?”王芃泽纳闷,“来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么快?”王玉柱说:“要到北京了,我们在北京转机。”
下飞机时,工作人员把王儿泽的轮椅搬进来,王玉柱抱起王芃泽,放在轮椅里。推着轮椅里穿过通道时,王芃泽没有说话,皱着眉头用力地想,王玉柱把轮椅推到与地面平齐的传送带上,两人被传送带慢漫地往前送,两边的旅客步履匆匆地往相反的方向走。王芃泽对王玉柱说“你的目的不是要在北京转机,你想带我去见一个人。”王玉柱笑道:“是啊,真是什么都瞒不过你。”王芃泽用力地摇轮椅,要从传送带上下去,王玉柱握紧轮椅不让他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