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似乎以为周安伟的意图是突袭她左侧空挡,于是在转身的时候稍稍过了一点。虽然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空隙,意识流出身的周安伟仍然极其敏感的抓住了它。他迅速的用左刺拳向对手打了过去——像这种突然出现的机会,左刺拳比小三连要实用的多。莉莉用滑步躲开。但是周安伟怎么会就这样放过她?再次折返之后又是一个右腿下拌,周安伟利用自己在冲刺技术上的一点优势进一步扩大对手防守中的空隙。


此时再组织防守已经来不及了,莉莉只得小跳向后。不过她刚一跳到空中,周安伟的下一个动作就已经出来了——蹲身弯腿,向前弹出,连冲两步之后平地拔起,居然是一个倒勾!


小跳刚刚落下,倒勾而起的脚正好一下架住莉莉的双腿,判定命中之余也将她向斜上方踢飞。周安伟倒立而下,双手支地一连续两个后空翻。恰好他刚刚站定,莉莉从空中落到与他腰齐高的高度——意识流高手对位置和时间的精准感觉显露无疑。一把抓住对手的衣领,转身发力,把手中人猛向外投出。冲刺、倒勾、空翻、擒拿、投掷五个动作连贯使出,一气呵成,尽显周安伟世界顶尖高手的本色。在冲至对手身边补一记倒地一击,周安伟确立了自己在体力上的优势。只要耗尽时间,体力消耗少的周安伟就可以赢得胜利。再考虑到莉莉的攻击能力,可以说第一场较量已经结束。


仅在几秒钟之间战局全面逆转,无论是旁观室还是电视机前几乎都是一片哗然!连宿舍里的林风也听到其他宿舍里同学发出的“哇”的一声。这种突然性正是格斗游戏的魅力之一,你永远也不知道选手会在哪一刻爆发。而爆发时那短暂无比却同时又精彩无比的瞬间便可当作永远的回忆。

转播室里的解说顾问王浩笑着抢过解说员嘴边的话筒说:“这回大家知道我在WCG里那最后一招的由来了吧!”


很快,莉莉对周安伟发动了最后的“自杀式”攻击。不过面对只会几样基本组合而且全无进攻套路的莉莉,如果还要消耗体力才能对付的话,周安伟就不是周安伟了。抓住对手的进攻空挡,几次凌厉的反击就结束了比赛。

中国队赢下了第一局。

不过美国人并不担心,莉莉的失败早在他们的预料之中。现在场上的周安伟只有不到半数体力,莉莉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下面就看我的好了。”泰森对队友们微微一笑,抬脚走上了擂台。

第一百四十九章


泰森的步子迈的很稳。身为美国队领队,要说这时他的心里一点都不紧张那是骗人的。周安伟将莉莉击败给美国队带来的压力一定要由他来化解,因此这一场战斗他得寸土必争。击倒周安伟的时候能多保留一分体力,美国队就多一分胜算。他没有考虑过自己会输的情况。因为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与周安伟交手。他承认自己不如周安伟厉害,但是差距也就在毫厘之间。体力上的巨大优势将保证比赛的最终结果是美国队获胜。

第二场仍然是空手格斗——泰森并不想冒险,空手的情况下占了体力优势的他可以更加从容的组织进攻。


两位都可以排进世界前十的绝顶高手站在台上对视。他们的表情都很平静,不过内心如何就不得而知。比赛开始的前五秒,他们都没有动。周安伟体力处于下风,他在等泰森主动进攻;泰森则在等待一个开启战火的时机。人的精神集中程度是波动的,即使是周安伟这样的高手,他也有精神集中程度稍稍降低的时候。如果这个时间,泰森的精神集中程度恰好到达颠峰,那么这就是绝佳的出手时机。

第六秒,泰森行动了。


冲刺向前,突然变向,旋转身体之后借腰力腾空而起,单腿平踢对手。这种突然变向之后的强力攻击很难用架招反击,再加上泰森袭击时自己的精神本来就处于低潮,所以周安伟也只能选择格挡。


泰森的腿与周安伟的小臂对撞在一起,泰森立刻又用一个凌空旋转身体的动作稳住重心,退后一步再次展开折返冲刺。完美的空中动作引得旁观室里一片掌声,这个动作很明显是泰森与欧洲系统合作的成果——它正是空中飞人最擅长的招数之一

成功与周安伟交上手才仅仅走完了第一步而已,后面还要利用体力的优势逼周安伟失误——不过这可比开始的那几下难的多。


才刚刚接触上,泰森的第一个冲刺就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他是向周安伟右侧半步的地方冲刺的,而一旦让他到达了那个位置,无论是向左或者向右,泰森都将可以用折返争取近身的机会。


想应付这一招,不与对手近身战,方法不外“进退”两种。进,就是抢前进攻。向着对手的冲刺路线进行攻击,只要位置瞄的准,动作完成的迅速,至少也可以逼的对手与自己硬拼几招,占点便宜。退,就是向后跳开,等对手立足之后再图良策。


但周安伟现在的情况却是进退两难。退很明显是不行的。这边他一退,泰森立刻又会冲刺过来,那自己又得退……如此循环,迟早被逼入死角。进则也有顾虑。如果被泰森抓住机会逼的双方硬拼,那就算占了点便宜也是得不偿失。

格斗游戏中,所有的思考只能在瞬间完成。经验无比丰富的周安伟在第二个瞬间来临的时候做出了决定。他向着泰森冲刺的终点同样开始了冲刺。


泰森显然以为周安伟是要上来与自己决战,以有限的体力占到足够多的便宜。于是他欣喜的在第一次冲刺的时候就站住了脚步,可是他刚准备摆出防御姿态,却发现周安伟一个折返向自己的左手边去了。泰森猛然反应过来,自己上当了。周安伟打一开始就没准备和自己硬来,他现在反过来要利用折返冲击自己的空挡。如果刚才停下之后不做考虑,果断出手攻击,周安伟现在恐怕已经倒在自己面前。

电视机前的陈茹芸突然感到身边的林风紧张了一下,然后又缓缓放松下来,接着林风居然微笑起来。他稍稍侧过身体,低声问陈茹芸:“看出刚才的情况了吗?”

“没看出来。”陈茹芸对林风的游戏技术已经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她很虚心的问道:“刚才有什么好笑的地方吗?”


“嘿嘿,刚才周安伟把泰森给骗了。你知道,周安伟的比赛特点是什么不?稳重,他打比赛向来非常稳重。然后泰森没想到他会冒险用折返反冲自己的防线,如果他想到的话,现在周安伟已经完蛋了。”

“这有什么好笑的?”

“我只是觉得泰森现在心里想的东西一定很有意思。”林风又嘿嘿笑了。


泰森确实懊恼了瞬间,可是他很快又镇定下来。现在还没到能分心的时候,周安伟的冲刺可不是闹着玩的。这时泰森已经没有空间进行后退,他只能依靠原地的转身和上肢动作来被动防御。不过他很快就发现,周安伟进攻时的冲刺技术和走位能力比之以前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上。原因很简单,就像美欧合作时泰森从凯丽身上学到了空中动作一样,中韩合作的时候周安伟也从金向东那里弄到了一点绝招。


泰森是技术流打法的高手,虽然周安伟的突击在开始时给他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但是在吃过一拳一脚(均命中的是非要害部位)之后,他又逐渐找回了防御的感觉。于是攻防双方进入了对耗的阶段,周安伟占优势,体力消耗比泰森稍慢。

不过周安伟知道,现在的局面正和泰森之意。如此对耗下去,自己的体力还是比不过泰森。一咬牙,周安伟拼着挨泰森一记轻拳,用后空翻拉开了两人的距离。


退开站稳,双方检视状况。周安伟进入体力危险范围,泰森的体力则还剩三分之一左右。进入体力危险范围的有优势判定,泰森不可能主动攻击。于是这回轮到体力较少周安伟主动组织进攻了。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没有冲刺,没有折返——周安伟向泰森一步走了过去,似乎脸上还带着微笑。

五步……四步……三步!泰森在心里计算着双方的距离。他已经做好了准备,随时等着周安伟的攻击开始。他觉得这种前进只是周安伟的心理战术,他想给自己施加压力。

两步!居然还在走!解说员大声的喊着,似乎怕自己的麦克风不能将这声音穿遍全场。


“他要做什么?”泰森问自己。当周安伟跨过发动折返冲刺最佳的两步距离时,泰森呆住了。从来没有人在组织进攻时像他这样从容的向对方走去的。进攻,要么得有冲击力,要么得有距离感。所以组织进攻的途径除了冲刺之外便是跳跃。这种向对手直走的方式除了开始试探的时候可能采用之外,根本没有实用价值。

连王浩也不知道自己老师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解说员知趣的闭上了嘴,全场少有的寂静下来。大家都陷入了沉思。

一步!双方只有一步距离了!


泰森猛然从思索中清醒过来,他已经没有时间再思考。自己的判定本就处于劣势,当然不能让周安伟先出手攻击。泰森担心从金向东那里学了东西的周安伟有什么招数能在判定加强的情况下正面破掉自己的防御。于是当两人只有一步距离,在周安伟还没有站住的时候,泰森义无返顾的出手了。


小三连,永远是最快的小三连。泰森相信,即使是周安伟一点思考时间也不要,他最多能与自己对拼。而这对拼的结果却是周安伟承受不了的。泰森已经准备好在对手防御之后抢占有利位置了。

从容而又潇洒的向后一闪,周安伟轻描淡写的躲过了迎面击来的小三连。他的动作无比轻柔,但是这个动作的分量却重到无法估计。时间在这一瞬间似乎已经定格。


判定快过小三连的动作。这……这绝对不可能!此时或许每一个人都在揉自己的眼睛,他们无法相信这是事实。与当初林风一样,甚至有很多人怀疑周安伟是不是作弊。但是随即他们想起,这是奥运会的决赛,所有的机器和头盔都经过了详细的检查——在这里不可能作弊。

持续的寂静之后,中国观众的旁观室里突然响起了震天的欢呼。这个动作已经可以让周安伟站到世界格斗的顶峰。


只有林风才能记起,一年前,周安伟正是用同样的动作躲开了自己的小三连。不过也许没有人知道周安伟自己现在的兴奋。就为了这一个动作,周安伟练了足足两年时间。WCG的那段时间里,其实他一直埋头苦练的正是这个动作。


两年了,这个动作的成功率从来没有超过百分之一。但是今天,在这个绝对关键的时刻,周安伟强烈的感觉到自己一定能成功。这是一种无法用言语表达的直觉,于是他服从了它。无论以后它能不能再次成功,但只要在这时成功了一次,自己两年的苦练就是值得的。

拳脚全部落到空处的泰森此时已经不可能组织防守,于是周安伟可以很轻松的解决他。三连击,左肘击,右勾拳。

泰森被击倒了。他没有任何愤恨或懊恼,败在这样一个对手手中,败在这样一个动作上,他口服心服。

“你很厉害!”泰森退场时与周安伟紧紧的握着手,“但只要比赛还没有结束,我们就永远也不会放弃!”

第一百五十章

以一人之力击倒对方两人,并将第三人重创——周安伟已经超额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笑着从容走到场下,站在专门为选手准备的观战点给队友鼓劲。


而美国队第三个上场的卡里米也完全没有受到前面选手的影响,他发挥出了自己的实力。而周安伟也不敢再用刚才那个危险的动作。只要自己平稳发挥,中国队便是胜局已定,没有必要再冒险。在消耗了卡里米一半体力之后,他在一次对拼中被击倒。

中国队第二个上场的是丁风,又一个稳健型的队员。第二个让她上场的意思就是,无论她上场时中国队的局面是好是坏,都可以借她的稳健将局面稳定下来。

事实证明这时让丁风上是绝对正确的。在后面的比赛里,她先将同样发挥稳定的卡里米击倒,然后又拼掉霍得曼近半体力。


三个人对一个半,中国队已经取得了绝对优势。这种情况下,平时容易急躁的张奎再上场也已经没有心理包袱,轻松上阵的他才刚上场就用一阵强攻逼的霍德曼不得不与自己硬拼。最后,在张奎还剩一丝体力时,霍德曼也倒下了。

三对一,这时已经没有人怀疑中国队将获得胜利。但是美国人却的确做到了泰森所说的永不放弃。

已经没有体力的张奎不能主动组织进攻,而他的防守却乏善可陈。于是最后上场的刘易斯轻松解决了他,而接下来的蒋棱由于实力原因也没能给刘易斯造成决定性伤害。


当刘易斯站到程飞面前的时候,他还剩三分之一稍强的体力。这样的体力剩余使得他尚有一拼之力。虽然只有一个渺茫的机会,但是看着从刘易斯眼中闪烁着的逼人心魄的锐利眼神,人们又忽然感到中国队的冠军似乎并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稳当。


最后代表中国队上场的人是程飞。一天前,中国队才刚刚凭借着他的出色发挥击败阿根廷队。今天,中国队的命运仍掌握在他手中。程飞是所谓的全能型选手。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都做的相当出色,由这样一个人压阵实在是再理想不过。

“谁会赢?”在比赛开始之前,双手已经紧张的冰凉的陈茹芸问林风。

“不知道。”林风摇摇头。他的手心里也微微有了些汗迹。在电视机前看比赛都是如此紧张,何况是站在赛场中央的程飞?

奥运会决赛,决定它胜负的因素实在太多。只要比赛还没有结束,就没有人敢预言最后的结果。

狭路相逢勇者胜。


比赛刚开始,程飞就选择了主动进攻。他清楚的知道,连胜两场的刘易斯气势正在颠峰。这时不能让对手的在斗志高昂的时候进攻,因为那是最容易出现超常发挥的情况。他只要成功压制对手几分钟,把比赛拖入中盘战斗,那时凭借着明显的体力优势,胜利将再也无法逃出自己的手心。


刘易斯又岂能不明白程飞的打算?虽然体力上的劣势却处处限制着他的行动,但他也绝对不甘心就这样按照对手给自己布置的道路走下去。他必须将水搅浑,只有浑水才能摸鱼。

在程飞即将近身的瞬间,刘易斯突然斜向前方移动,似乎是准备与从侧面向程飞展开进攻。这是一个硬碰硬的做法,而以他现在的体力来看,绝不是明智的选择。

程飞也是这么认为。他觉得刘易斯不太可能是要与自己硬碰。于是便在第一次冲刺结束的时候停下来观察对手的下一步行动。


可刘易斯却真的没有耍任何花俏,他的冲刺动作居然在到位之后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只要程飞按照自己开始的想法进行折返,刚才就是一记硬拼。而现在刘易斯居然又向着程飞冲过来,还是一副硬拼的架势。

程飞没有多考虑,他直接用三连击对刘易斯打了过去,然后两人就开始对拼起来。这一下不但让普通观众们看的莫名其妙,连不少职业高手也是眉头皱的死紧。

王浩却接过解说员的话筒,带着一丝笑意解说了起来。


刘易斯其实是有苦说不出。他的第一个硬拼动作的确是丝毫不假,不过那只是惑敌用。刚才那个却并不是想与程飞硬拼,而是故意露了个破绽给程飞进攻。高明如王浩便看出了这个破绽的所在。在王浩看来,如果程飞刚才向右跨出小半步,再前移一步。那么刘易斯的冲刺结束时会将左肋的空挡暴露出来。那从表面看来,程飞得到的就不是对拼,而是单方面的命中了。一个职业高手,尤其是在刘易斯和程飞这个档次的高手,在可以单方面命中的时候是不会选择对拼的。这是烙在他们神经里的信念,绝少有人违反。

王浩就坦白承认,如果是自己,刚才肯定已经按照刘易斯的剧本演了下去。


实际上,刘易斯有绝招可以躲过对他左肋的攻击,那也是他花了月余时间练来的动作。只要对手中计,他便可以重创对手,把局势扳平。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高估了程飞的水平,他居然没有看出这个破绽而直接选择了硬拼。刘易斯行险一搏,本来只怕对手能看破自己的诡计而加以反击,却没想到居然是被对手用这样的方法破解。他苦笑之余也只能无奈的叹息。


连续对拼两拳,刘易斯进入体力危险范围,他已经无力再做挣扎。程飞则更加谨慎小心的保持着自己的优势,一点一点与对手拼消耗。刘易斯的士气受到了沉重打击,虽然仍然没有放弃,但也没能发挥出超长的水准。

比赛在平淡中结束,中国队有惊无险的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一个月的时间里,中国先包揽WCG的冠亚军,又夺取奥运会的团体赛金牌。世界都为之震惊,有好事者把中国武术与格斗游戏联系起来,认为正是中国人的这个国术给他们带来了格斗游戏中的优势。而中国格斗界与世界正好相反的男强女弱局面似乎也印证了这种说法——毕竟会武术的还是男子居多。一时间,学习中国武术的风头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这倒是周安伟和林风也没有想到的结果。

加入中友之后的林风渐渐从媒体的视线中消失,他周围的同学对他的好奇心也慢慢减退。到九月中旬X大学开学的时候,林风的生活已经基本恢复了原状。

室友们归来的时候宿舍里总要热闹一番,尤其是他们知道林风一年之后很可能就要离开,更是要抓紧最后的时间好好“欢聚”一番。

九月不仅是学校开学的日子,中国格斗游戏B级职业联赛也是此时开始。新加入的中友战队虽然是第一年参赛,但他们的晋级呼声却最高。


B级联赛的作用其一是为A级联赛输送高水平队伍,其二就是当A级联赛的实验场。以往的B级联赛一直都是采用团体赛的方式决定晋级队伍,然后有晋级资格的队伍再与去年A级的降级队进行循环赛,取排名高的便可以直接进入A级,排名低的则立刻掉进B级。进入A级的队伍才有资格选派队员参加A级个人赛和A级团体赛。


群战模式开发出来至今已经被广泛接受,但是要不要把它加进联赛中,一直是个争议很大的问题。争来争去没有结果,于是便有人提议把它放进B级联赛中实验。这个提议得到了一致的同意。因此今年的B级联赛便取消了团体赛晋级的模式,而改比群战。

不过当无数记者聚集到第一场中友与东山的比赛上时,他们惊奇的发现中友居然没有派上所有人心目中的绝对主力——林风。

虽然中友最后赢下了比赛,但是却依然遭到了媒体的质问。

为什么不派上林风?是不是队中有排外的倾向?

金士德笑着告诉记者,林风当然是绝对主力,但是杀鸡焉用宰牛刀?我们现在只是把他雪藏起来,等以后关键比赛时再上。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记者们也忍了一段日子。可是当中友连续七场比赛中都没有看到林风踪影的时候,质疑的声音又渐渐响起来。

“下一场就是另一只升A热门队——天风与中友对战的日子,林风问题真相究竟如何,到时便见分晓。”报纸上都如是写着。


手里拿着当天的报纸,金士德一脸苦笑。作为一支B级队伍,他们受到的关注似乎过多了。他很想让林风上场。可现在的问题并不在于林风没时间参加比赛,而是他没时间参加训练。群战与团体赛完全不同,把一个没有参加过集体训练的队员拿到场上——即便这个队员是林风,依然后果难料。B级联赛突然改变比赛模式,打了林风等人一个措手不及。

“下一场让他去试试。”金士德把报纸一放,“没有训练就没有训练。”

“可是,他没有参加训练,万一配合生疏……会不会起到反效果?”左子游虽然相信林风的个人技术,却对他们之间的配合并不乐观。

“听天由命吧。现在我们还有别的选择么?”金士德把脸别向一边。

第一百五十一章


突然接到要出场的通知,林风惊讶万分。从九月中旬开学以来,他一直埋头学习。这三周里别说玩电脑了,他连电视都没看过几次。这个时候让他上场——且不说配合——能不能发挥出颠峰状态时十分之一的水平都有疑问。

左子游的声音里也带着无奈,他说:“林导你准备一下吧。我们后天比赛,要不你明天到我们那里参加一下训练?”


“好吧。明天下午我一定去。”林风查了课表之后说,“唉!时间……紧了点。”他所指的不仅是训练时间“紧了点”,还有他的学习时间。现在林风需要上大三上和大四上的所有课程,每个星期能供他自己安排的时间实在是非常有限。


彪哥等人却并不为林风担心,他们觉得就算一个学期不碰格斗游戏,林风照样世界一流。三个星期没有碰游戏,小意思而已。与中友队员之间的配合问题他们就更不以为然了,都是林风的徒弟,难道他这个作师父的还能和徒弟配合不上?

寝室里的室友们依然和林风嘻嘻哈哈的闹腾着,一点也没有因为林风现在的出名而与他产生生疏感。林风也同样和他们有说有笑有打有闹,一群人依然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林风如约参加了第二天的训练。但是开始时的训练却没能令在场的旁观者脸色变好看多少。明显的动作生疏和毫无默契可言的配合就连金士德这样的外行人也看得出来,林风与这只队伍根本融合不到一起。


其实事情倒没有金士德想的那么糟糕,林风唯一的问题就是动作生疏而已。至于与中友的节奏合不上,那只是动作生疏的后遗症。随着训练的进行,林风的情况也逐渐好转。到最后,他已经可以与中友的其他队友作出一些小配合。虽然还是有些涩滞,但是林风已经基本适应了比赛。他的技术恢复的相当好,三个星期的荒废看样子对他并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

而看过几场对手的比赛录象之后,林风觉得至少上场之后不会出洋相。毕竟对手只是一个B级队伍,林风好歹也见识过世界第一战队KOF。

训练结束,回到宿舍的林风又打开了电脑。他认为应该抓紧时间多练习,毕竟人家的麻烦是由于给自己帮忙而造成的,如果自己还不努努力实在太对不起帮忙的中友战队。

室友们也嘻嘻哈哈的给林风当起了陪练,他们虽然做对手有所不足,不过当靶子还是辍辍有余的。做了自己能做的一切,然后林风便静候着明日的比赛来临。


天风是一支很有实力的战队,据说他们都是出自一个颇为神秘的训练营——说它神秘是因为在天风进入B级联赛之前这个训练营也没有为职业联赛提供一个职业队员。它是纯粹的民间组织,而且据说有很多亚洲精英赛区的中国高手都与他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天风注册的队员一共有十五人,十个二线队员从未上场,据看过天风战队集体训练的人透露,他们都实力平平。但天风的两女三男五个主力队员却相当强。用某位资深评论员的说法就是:这五个人随便拿一个出去都可以在A级联赛里立足。他们的队长仙刀客更是可以媲美如丁风、蒋棱这种国内一流高手的队员。

联赛与国际比赛不一样。国际比赛一般都要求在比赛前一天公布上场名单,但是联赛则可以随机应变,即使你在赛前一秒钟改变了主意一样可以换人。

所以说,只要比赛还没有开始,没有人知道到底上场的是什么人。


不过评论员和那些职业高手凭猜测也能知道这些队伍的上场人员名单。比如中友的阵容就在一天前就被公布了出来:林风、左子游、张昆、段浩、甄灵——实力极强的五人组合。最差的甄灵也曾经在训练赛里赢过一些职业选手。至于天风,他们从进入B级联赛以来压根就没更换过上场人员。不过凭这几个人的实力,也确实没有必要更换名单,就是一般的A级队伍见了他们也得乖乖的见者退避。

比赛开始前十五分钟,两队选手按照惯例进入赛前热身室热身。双方这时会见个面,一般见面的双方都会表示友好,并且向对方展示胜利的信心。


天风队员过来很友好的与中友握手,但是他们却没有说什么表示信心的话。倒是有个长相颇为漂亮的女队员凑近林风耳边找他要签名。她动作亲昵,又是突然把嘴凑到林风耳边,吃惊之下林风向外一蹦老远。看到这一幕的观众全部莞尔,弄的他大为尴尬。他不停的扫视着观众席,心中祈祷着陈茹芸和那些室友们千万别看到这一幕,不然不知道该如何被他们“耻笑”了。


林风没有看到混在大群观众里的陈茹芸,不过后者却清楚的看到了林风出丑的一幕。她抿着嘴笑了,这一笑却让旁边的观众晕乎了好几个。林风刚才的样子确实显得傻乎乎的,不过说得好听点也可以叫“老实的可爱”。她虽然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捉弄林风一下,不过心里却满是甜蜜。身边的方茵有些羡慕的看了陈茹芸一眼,然后也笑了起来。


十几分钟很快就过去了,正式的比赛即将开始。可是当中友在赛场入口站成一列准备进入短通道的时候,却发现从热身室里走出来的天风战队五名主力并没有来到他们身边。他们居然站到了观众席上,那个找林风要签名的女选手还给林风递着飞吻,一副没事人的样子。

他们干什么?要弃权?


别说观众席上,就连中友战队的几个队员也满脸都是疑惑。林风却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他仔细看对方场下队员的情况,判断他们肯定不是弃权。因为如果弃权的话,他们根本不需要继续留下来。只要比赛时间一到,而天风没有人上场,裁判立刻就会宣布他们弃权,并且将旁观室关闭。而看对手的样子,这些人根本没有离开的打算,反倒是一副看好戏的样子。

临场换人——一个老套而实用的战术!林风脑海中猛闪过这样一个念头。

半分钟之后,林风的想法得到了证实。五个从来没有在B级联赛中露过脸的面孔出现在中友身边。他们熟练的站成五人的一列队伍,一看就知道是游戏老手。

看着那几张对自己微笑的面孔,林风觉得自己好象跟他们很熟悉。

“那都是些什么人。”林风问身后的左子游,“我好像见过他们,可是又没什么印象。”

“他们!”左子游把拳头掐的死紧,一字一顿的从嘴里挤出十几个字,“现排名亚洲第三的清风战队全体主力。”


原来是他们!林风记起了与这些人接触的经历。当绝杀准备与KOF的战斗时,曾经与他们交过手,当时他们的战绩还仅仅是亚洲第七位。记得当时胜他们的时候就发现这只队伍绝对不比排第三的“阿拉伯联合战队”差,果然才一年的工夫就把后者挤到第四的位置去了。

这是早有预谋的行为,林风瞬间就明白了对方的打算——他们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