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携子穿越来种田-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扫墓。

怜月,韩舒月,领着一个面容清秀却杀气沸腾的男子一起携带了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给在爹娘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柳插在坟上,然后又一起叩头行了礼拜祭。

“爹,娘,女儿终于将弟弟找回来了,你们放心吧,咱们韩家有后了。。。”跪在坟前的韩舒月,边说边哭,没想到在她要放弃的时候,居然能将弟弟找回来,这都要谢谢一个人。

“小姐,快别哭了,人找回来了,这是大喜事啊!该高兴才对。”平儿是在环彩阁时候就在怜月身边的,与当初素心身边的橘儿相同,都是感情极为深厚的,所以她真的很替她家主子开心。

“姐姐,下雨了,咱们回去吧!”冷面的男子,只有在对着姐姐韩舒月的时候,才有了一丝温柔。

“嗯,舒俊,姐姐已经跟吴王殿下说好了,你别在回那个地方去了,就跟着姐姐一起住吧!咱们韩家还等着你继承香火呢!”韩舒月擦了擦眼泪,起身拉着这个跟小时已经候完全不同的弟弟说道。

“姐。。。”韩舒俊在被卖后就被选进了吴王的死士营,他或多或少的知道一些吴王的野心,他是走不掉了,可是他不想让姐姐牵扯其中,已经有两个皇子栽倒在这皇位上了,而且他看得出吴王的图谋不小,如果姐姐跟了吴王。。。

“好了。等回去再说。”韩舒月自然不清楚自家弟弟心里想什么,让人撑了伞,往山下走去。

细雨霏霏,稀疏地斜织着。如烟如雾,飘散在山间小路上,在一片淅淅沥沥的声音之中,山林格外的寂静。山上绿树葱茏。生机盎然,高大挺拔的树木之上,嫩叶油亮翠绿,沾了湿漉漉的雨丝,显得尤为碧透欲滴。

小雨微洒,织成一片轻柔的网,薄雾朦朦胧胧。如同淡淡的水墨画卷,不过就在此时,韩舒月满心的弟弟,韩舒俊满心的担忧,两人都没什么心情欣赏美妙的景色。

“叮。叮,叮。。。。。。”

一串铜铃声就在此时从后面传来,越传越近,平儿见自家小姐浑然不觉的模样,连忙小声提醒道:“小姐,好像是吴王殿下的马车。”

来的是一辆非常漂亮而豪华的马车,车厢的左右后三面和正面软帘上。都精心绘制着吉祥瑞兽,车顶上耸立着一对金质的双翅高张,昂首,作着似欲冲空飞去之势的青鸟,制工精巧无比,远远看来。栩栩如生,完全如同真的一样。

车前是匹通体毛色油光闪闪发亮的骏马,驾车的是一个年约三十的壮汉,待来到韩舒月他们身边时就稳稳地停住了马车。

“上车吧!我送你们。”李恪掀起车帘,轻声说道。

此时雨水渐渐的大了。由淡变浓,看似轻如薄纱,却能遮住眼睛,让人看不清前面的路,飞扬的尘埃,雨水泥泞,走起来是有些困难,韩舒月想了一下还是同意了,“那就多谢吴王殿下了,我们的马车就在山下,您送我们到哪儿就可以了。”

她虽然感谢吴王却没下定决心跟他,在环彩阁多年,加上看过素心的下场,她宁愿嫁个平凡人或者招婿都比当妾好。

“过几日,你们不要留在长安了,我会安排你们去安全的地方。”寂静了半天后,李恪认真的开口说道,虽然他表面和善,但是他认准的事情,认准的人,也是不容别人说不的,这是皇家子嗣的权利。

韩家姐弟一听这话神色各异,韩舒俊是欣喜,只要不在长安就好,他们去了安全地方,就是吴王真的出了什么事情,怕是也不会波及到他们,而韩舒月更多的则是震惊,他这是想做什么,已经把自己当成他的人了吗?还以为他跟别的男人不同呢!

一时间,韩舒月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气愤?伤心?懊恼?还是失望?是的即使再不承认,她也想说,她真的对李恪有了期待。

“我本来还以为她是个聪明的呢!”凌筱筱的语气有些失望,韩舒月哪儿本就有她们密营的人,所以对于新多出来的弟弟,她们自然也是很了解。

“这也都是天命,咱们找了好几年都没找到的人,却一直都在吴王哪儿,而吴王又恰巧喜欢怜月,你又能说这不是命吗?”紫伊看着自家闺女和小园子躺在一起,眼神温柔,语态淡定,心想如果怜月真的同吴王在一起了,结局不好,那也是怜月自己的选择,是命,她不想多管闲事去改变。

“是是,你说的对,都是天命,我也不多管闲事,不过吴王哪儿还得继续派人盯着,还有这样一个存在我总觉得睡不踏实。”凌筱筱不喜欢不在掌握内的感觉,你看她平日一副不拘小节,不在乎的模样,其实那是因为她有信心,事情在她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出来问题她可以解决,可这次敌人隐藏的太深啊!

“其实你有精力关注吴王,不如关心一下其他的,我想了好几日,觉得还是应该跟你说一下。”紫伊的神情,忽然有些严肃了起来,甚至从她眼中还透露出了丝丝为难。

“什么事情?”凌筱筱当然是一头雾水,她可不觉得现在有比幕后黑手重要的事情。

“是路遥师兄的事情,师兄他喜欢你,其实我早就看出来了,当初你选择了江先生,我只以为师兄是因为伤心所以躲开了,可最近我发现,好像不止那么简单。”要讲就要一点点的讲清楚,紫伊打算让凌筱筱听完后自己做决定,以后她只想和马国忠还有两个孩子一起过平静的生活,其他的事情她都不打算管了,连她背后的势力,她也打算都规整后送给房遗爱。

“嗯,当初我有留过他的,是他自己说有事要办,所以离开的。。。难道他要办的事情?”凌筱筱内心有所怀疑,但却不敢确认,所以挑眉让紫伊继续说。

“我不知道他是在为别人做事,还是怎么样,但我发现他背后的势力不小,按理说路遥师兄从小在山上长大不该如此的,但在返程,江湖之中,有那么大势力的可不多,我暗自调查过了,并不是那个大门派的。。。”紫伊也并没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确消息,可是种种结合到一起,也能看出路遥的确有古怪。

“不会吧,听你的意思,他是在替人做事,可是以他的实力,性格,何须如此?难道他还有什么大志向?”凌筱筱的第一想法是否定,紫伊说的都不是真的,然后第二想法却是,路遥也许也有**,名利?

“路遥师兄如果真的在乎名利,他早就可以出山,正大光明的博名利,以他的势力,可以得到任何一个上位者的赞扬。”紫伊印象中的路遥是不会看重名利的,所以这其中一定有着她们都不知道的隐情。

“那。。。那咱们要不要联系他亲自问一下?万一。。。”万一有一天她们真的成了敌对,真的要刀剑相向,有该如何?那个画面,凌筱筱不想去想。

“这样吧!我试着联系他,如果他想与咱们说就更好了。”紫伊叹了口气,别人她可以不管,但路遥这个一直照顾她,容忍她的师兄却不行。

。。。。。。。。。

中南山角的一处幽静小园内,路遥皱着眉头听他们的计划,也不插嘴,其实他个人是不赞成他们的做法的,可是他却必须要配合他们这么做,哪怕他后悔了,哪怕他现在很想跟凌筱筱和孩子们一起,哪怕他想回山上给师父守墓。

可是如果后悔不能后退,他也是能一直往前了,哪怕前路是万丈深渊,他也只能轻轻一跃。

“路大人,主上说了,此处恐怕还要麻烦您了。”园内一众研究完后,与路遥拍板说道,虽然这个男子,性格怪了些,但实力还是很靠谱的,他们完不成,做不了的事,在他那里都会迎刃而解。

“知道了,东西给我准备好,我明早出发,不过你们最好再问一下你们主上,真的要这么做?”路遥起身,走了一段路后才回头说道,然后也不等他们回答,就回了自己的屋子休息。

是的,路遥就是那幕后黑手的其中一员,可以看得出,他干的并不开心,可以看出他的无奈,可是他有他必须在这里的理由,说不出口的理由。

☆、307 出征高句丽

本来历史上李世明征高句丽是应该发生在公元645年至649年的,可是因为大唐这三年综合实力的提升,这征讨的日程也就提前了。

642年,渊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为讨渊盖苏文和保护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丽开战。

前世李世明的内兄长孙无忌反对他直接攻打,建议李世明先与高丽假装为好,后趁其不备攻之,李世明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册封宝藏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授予“上柱国”的称号。

但此世却不用这么麻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这一年李世民却没了亲征的机会,原因在于太子未立,他需要坐镇长安城。

公元643年初新罗就数次向李世民请援,随后李世民便借此机会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鄱阳)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用以运输粮草,并派遣营州都督张俭、守左宗卫率高履行等率领幽州(今北京)、营州(今辽宁朝阳)两个都督府的兵马以及忠于唐的契丹、奚和靺鞨仆从军队,让其对高丽进行探试性的攻击。

张俭领军至辽西,因辽水正在汛期,水势大涨,唐军长期未能渡河。李世民将其召回洛阳询问后,见其对高丽的山川地形极为熟悉,于是仍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兼领诸蕃部的骑兵,为大军前锋。

渊盖苏文马上派特使到唐朝贡讲和,以避免双方战争的升级,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接受高丽的朝贡,反倒将来使拘留起来,指控他们背叛荣留王,与弑君者同谋。(文*冇*人-冇…书-屋-W-Γ-S-H-U)

随后李世民下令以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为平壤道行军副总管。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等人为总管,率率江、淮、岭、硖劲卒4万3千人,乘500艘战船(阎立德所造)从莱州出发,渡黄海向平壤进发。

与此同时以英国公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行本、曲智盛、吴黑闼、李元正为行军总管隶之,率步骑6万从陆地向辽东进军。

同时下诏令契丹酋长于勾折、奚酋长苏支、新罗王金善德、百济王扶馀义慈等诸国君长领兵助战。

这些布兵安排基本与前世相同,但如果要追究不同却也有很多,比如粮草基数就比原来带的多,还有河东道与河北道的百姓们都愿意捐赠自己田里的新作为,朝廷免十年的税收,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富足的很。

出征的马匹也都是配了马蹄铁的,每个士兵身上都佩戴了凌筱筱设计的急救包,里面装有消毒后的纱布。绷带,快速止血的金疮药,清创消毒的密封酒精棉,需要救援时用的哨子等等,只有一个小包。系在腰间一点都不挡害,而且在最危急的时候,能救人一命,虽然有不少军医跟着,但是跟士兵的比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候等待救治,不如自救来的快。

最后的不同就应该是。此次的战争有了房遗爱和马国忠的加入,而凌筱筱一家以游历为名,紧随其后也离开了长安。

李世民个人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他认为隋炀帝之所以没能战胜高丽的原因是隋炀帝对自己的人民过于残忍而高丽则爱惜自己的人民。

隋炀帝用要反叛的部队来打高丽团结一心的军队,因此是不可能取胜的。现在这一切都已得到改变:首先,这次战争是大国打小国;其次。这场战争是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贼;第三,这场战争是组织有素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混乱的部队;第四,这场战争是精力充沛的部队攻打另一个疲惫不堪的部队;最后,这场战争是士气高昂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抱怨连天的部队,因此唐这次攻打高丽是胜券在握。

李世民这一生打过无数战役。所以与打仗相比他更烦恼立太子之事,虽然大家更看好小九,但他觉得小九真的弱了一些,如果把天下交给小九,他能完成自己的愿望,带领大唐走的更远吗?可如果交给李恪,他虽然有信心恪儿会是个很好的皇帝,但其他人,包括无忌定是会宁死不从吧!

李世民这时候其实是很想去前线指点江山的,可是为了太子之事他只能坐困长安,这让他十分不爽,便找来了房玄龄这棵软柿子来欺负。

“玄龄啊!你来给朕说说,恪儿和小九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没有其他人,你给朕说实话。”皇帝也是需要朋友的,而房玄龄无疑是李世民最合拍的朋友,房玄龄即坚守自己的原则会给他正确公正的答案,又不会像魏征那样每次都让他无法下台,也不想其他人那样有着各自的势力观点,虽然这朝中不站队的还有很多,但他们都不是房玄龄,或是不能,或是不愿做他的朋友,比如李靖那种,他可是是强者,是下属,却不是好友,或者是好友,如程咬金那种,但他就是个大嘴巴,这种事自然无法与他谈。

房玄龄知道此次自己逃不掉了,只好深呼吸,理清大脑后,认真的说道:“臣觉得二位皇子都是天之骄子,天潢贵胄,同时也都深受皇上您的疼爱。不光是臣的看法,其实大家的看法也都是一样的,二位皇子都心地善良,学识不凡,只是在嫡子没有全部失德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会觉得。。。”

后边的话,房玄龄没有继续说,他相信李世民会明白,虽然因为李世民的缘故,大家不会在乎什么长幼问题,但嫡庶还是要有分别的,特别吴王还有一半前隋的血统。

“这些朕都知道,朕不是要听你说这些的,朕要听的是,如果朕把天下交给了他们,以后会是什么模样。”李世民摆手,表示不满,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谁用你说啊!很明显李世民又觉得房玄龄在敷衍他了。

房玄龄很想说自己不是道士,不会算命,您要问这些可以去找国师,袁天罡啊!

不过那是找死的节奏,房玄龄自然没找骂的兴趣,只得认真的思考了起来,李世民也不催他。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后,房玄龄才一脸为念的说道:“臣真的不会算命,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仅能以现状,表明自己的一些看法。晋王殿下还年轻,而且聪慧好学,如果皇上立他为太子,继承大统,群臣定会尽全力拥护,不管是攻是守都无问题,虽然晋王殿下现在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有些过于过于单纯善良,但经过此次事情,想必会有所改变,毕竟人都有求生**,不会任人宰割的,再加上陛下正直壮年,也有很多时间可以教育,以前晋王殿下只是没目标,过于松散而已。”

看李世民听进去了,房玄龄又继续说道:“如果是吴王殿下,不得不说吴王殿下,文武双全,心善懂礼,知克制,年少时幸得陛下亲自教导,是很好的继承人人选,只是如果皇上真的立了吴王殿下,不知有没有考虑过其他皇子是否真的服气,朝中的大臣是否甘愿辅佐,就比如被幽禁的前太子,和顺阳王,如果太子之位是晋王殿下,他们也就会死心了,也不怕晋王殿下会对他们不利,但如果换了吴王殿下,人之常情,他们还会在拼一下吧!哪怕臣等人拥护皇上的决定,坚决保护吴王殿下,可是臣已经老了。。。”

后世有人评价这段历史说,吴王是英物,晋王是朽物,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大错特错,真的如此吗?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不单单要看这个皇帝有没有能力,是否文武双全,果决勇敢,还要看人格魅力,和天时地利与人和。

也许不立李治为太子,不会有武则天这个唯一的女皇,不会有唐朝差点被断的命运,但也不代表立李恪为太子,大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还有可能,陷入战乱,割据?难道大家都以为没有各各大臣的支持,李治的皇位就会坐的那般稳妥?难道武则天又是以一己私力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

这次,房玄龄是说了大实话,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李世民立吴王为太子,他是真的会辞职,因为不想面对接下来的种种混乱。

李世民听的认真,即使听到不满意处会皱眉头,却也没有出声打断,反驳,因为房玄龄说的都是真心话,也是他特意没有去想的事实,其实当皇帝,想当一个负责人的皇帝,真的很难,不止要自己做的好,同时他选出的太子,继承人也要做的好,不然也会成为他的污点,可是如房玄龄所的一样,皇帝也不是人好就可以的,想他李世民如果没有这么多人拥护也敌不了他的哥哥,难道李建成就不优秀吗?

☆、308 杀机四期

又过了两个月,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尉迟敬德、刘弘基、阎立德等大臣奉命从长安出发。四月初到达幽州后由长孙无忌在城南进行誓师大会,并犒劳六军后向辽东进发,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没几日岑文本忽然在在幽州病逝。

可是好好的人怎么就忽然病逝了,难道说他身体不好?可是不好,李世民又怎会让他一起出征?

也许聪明的人可以猜到一些,因为他是吴王李恪的老师,哪怕他忍辱负重多年为李恪谋划,他还是没等到决战的那一天就先被对手灭掉了,不过也好,他因此可以不用经历前世的失望与痛苦,他是带着希望死去的。

与此同时,李世勣和李道宗已先于李世民渡过辽河,644年四月二十六日,李世勣攻下盖牟城(今辽宁抚顺),获得人口二万,粮十万石,李世民改称其地为盖州。

在海路,张亮等已越过渤海登陆,五月初二日,麾下行军总管程名振乘夜从西门攻下沙卑城(今辽宁大连),俘虏其男女八千人,为了震慑高丽,张亮派先遣船队到鸭绿江入海口,因为房遗爱的缘故,他没有像原来历史那样违背李世民的要求进一步向平壤进发。

很快,李世勣和李道宗将隋炀帝曾久攻不下的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包围。五月初高丽派国内城和新城四万步骑来支援辽东城,李道宗先是遣手下将领张君乂迎战,不久张君乂不支向后退却。李道宗见情势紧急,亲率骑兵五千冲锋,一举击破高丽援军,斩首千馀级,张君乂作战不利溃退被处决。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度过辽河后,下令拆除桥梁,以坚定士卒决心。到辽东城外与李世勣会合后,将辽东城重重包围。

五月中旬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世勣率行军总管张俭等人以及契丹、奚、霫等族仆从军攻其南面。副大总管江夏郡王李道宗、第一军总管虢国公张士贵等人,率军攻其西面。前军大总管夔国公刘弘基等,负责填壕沟。鄂国公尉迟敬德指挥军乐队奏乐助阵。

高丽为防御唐军的抛石车。在城楼上积木为战楼,但并不能抵御飞石的打击,在抛石车和撞车的攻击下,纷纷倾倒。此时大刮南风,李世勣下令发射火箭纵火焚其西南楼,风助火势,延烧到城中。唐军登城击破城楼上的盾排兵后,攻下了辽东城。此役高丽被烧死者万余人,俘虏士兵上万,户口四万人。粮五十万石。以其城为辽州。

拿下了辽东城后,唐军进军白岩城,由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世勣总指挥,白岩城靠山临水,极难攻下。六月初。白岩城城主孙代音请降,获男女一万人,胜兵二千四百,以其城置岩州,授孙代音为岩州刺史。

前面战事顺利,而李世民听了房玄龄的话,又相信的观察思考了一段时日。终于有了决断,太子人选非李治不可,而他要做的就是在今后的时间里,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继承人,合格的大唐皇帝。

虽然李世民他因为种种原因,还没有立李治为太子。但他已经透出风声,让吴王过些日子就回封地了。

“殿下,别等了,准备动手吧!娘娘从宫里传来消息,说是皇上已经确定了太子人选是晋王。准备让您在战事结束后就回封地了,如果您不争一下就真的没机会了。”吴王的亲信在密室内着急的劝说道,他们希望自家主子能快些决定,现在大将,长孙无忌都在外征战,是最好的时机,等大军回归,那些阻力回来,太子确定,再动手就难了。

“那就开始吧!挡我者死!大丈夫立身于世,要是不干几件轰轰烈烈的事情,怎对得起这大好头颅,就是败了,也值得!”李恪仰头豪气放声道,他相信他娘杨妃的话,即使他不争,不拼,结局也是一死,既然最坏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他为什么不拼一次,即使不为自己,也为那些追随自己的人。

“是,殿下,属下这就去通知下面的人,他们一定都会很开心,他们已经忍了好久了!”吴王的亲信喜颜道,然后行了礼就迅速的退了出去。

其实另一个重生者并不是吴王李恪,而是他的生母杨妃,隋炀帝杨广之女,杨妃与李世民算是青梅竹马,如果没有那场亡国,他们也许是神仙眷侣,可即使是这样,他们依旧走到了一起,即使身份不如人意,但她依旧爱着这个男人,相信这个男人,可没想到等她死后魂魄没有才发现,这个男人对她们母子的爱太浅薄,不然她的儿子也不会被冤枉惨死。

也许是集齐了她的怨念和房遗爱的怨念她们都重生了,一个重生在生蜀王李愔的时候,一个重生在刚满月的时候。

本来身处暗处的杨妃是有机会对房遗爱下杀手的,可是因为她们同样的命运,因为前世他的可悲,可怜,她没有下手,只是密切关注的,今生他的确不一样了,而且也不参与皇子之中,对她儿子也算友好,她打算等他儿子当了皇帝在重用他。

而她为了让她的大儿子相信这个事实用了近五年的时间,然后他们母女就暗中联系旧朝势力,利用种种机会培养自己的亲信,他们现在已经有了拼一次的机会,与李世民另外两个儿子的小打小闹谋反不同,他们是精心策划了好久的。

。。。。。。。。。。。。。

唐军在征战,凌筱筱一家人也没闲着,一路走走停停,出钱出办法帮助当地的百姓赚取功德值。

“怎么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还在担心路遥的问题?”搂着正对月亮发呆的凌筱筱轻声问道,其实他还满不喜欢自己妻子,担心别的男子的,所以正打算一会儿在身体方面好好找些存在感。

“是啊!也不知道他是没接到紫伊的联系,还是故意避而不见,我担心。。。我最近总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凌筱筱此时的心思不在江随云身上,自然没发现他吃醋了,还自顾自的说着担忧别的男人的话题。

“这种情况只有几种可能,第一,他想要荣华富贵,所以不惜出卖自己。”江随云最后还是不愿凌筱筱自己胡思乱想,一点点分析给她听,拉回她的注意力。

“不可能,他不是这种人,用紫伊的话说,他想要荣华富贵,完全可以直接效忠李世民。”关于这一点,凌筱筱直接否决。

“我也没说一定是这一种,还有第二种可能,他与清微道长一样,欠了情债,需要还,所以身不由己。”江随云皱眉,对凌筱筱喉他表示不满。

“好啦,知道你不是针对他,这第二点到也可能,不过欠什么债需要帮这么久,帮到这个地步,这可以算造反了,而且听紫伊的意思,他好像还伤了不少人,他是不打算回逍遥派与修真绝缘了。”凌筱筱先是抚平江随云的眉毛,才说出自己的观点。

“如果前两条都不符合,那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有想守护,想帮助的人在其中,那个人很重要,重要到他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道德,爱情。。。”说到爱情,江随云忍不住看向凌筱筱,他个人也比较倾向最后这一条,同为男人,他了解路遥是真的爱上凌筱筱了,如果不是身不由己,路遥他怎会抢都不与他抢的离开了。

“什么更重要的人?他不是孤儿吗?不是从小在山上长大的吗?难道他爱上。。。不可能吴王是男的啊!”这一点凌筱筱承认自己从来没想过,所以大脑一下子当机了,混乱了。

“没有人天生是孤儿的,不过这也都是我的猜测,真实的情况是什么,还得等他亲自来说,好了,别想他了,咱们早点休息,明天不是还要赶路!”江随云说完,吻住凌筱筱,不让她在去想别的男人。

凌筱筱被吻的晕头转向,再也顾不及路遥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可是有个人,即使记忆被封,喝了忘川水,也会因为只再见了一面就念念不忘。

逍遥派,乔长老的修炼室内,乔青儿一脸倔强的说道:“爹,女儿不要嫁大师兄,他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的。”

“青儿乖,修真之路漫长,不是喜欢就能在一起的,能在一起陪伴才是最重要的,就像你娘,我们虽然是真心相爱,不过就因为她无法修真,就早早的离世了。”乔长老对陵游还是很满意的,所以在助其当上掌门后就想把自己女儿嫁给他,他也没有拒绝。

“可是不只有大师兄啊!还有别的师兄。。。”乔青儿一直忘不掉那个身影,她打听了好久才知道了,他叫路遥,知道了他的点点滴滴,可是她为什么不回来呢?他不也是逍遥派的弟子吗?为何祭典都不回来?她还想要见他。

☆、309 惊天巨变

最悲伤,最动情,最深入人心的爱情,也许就是只属于自己一个人的,是波澜不惊的守护,如路遥对凌筱筱;是波涛汹涌的爱恋,如乔青儿对路遥,哪怕对方不爱他们,哪怕身不由己,这种爱意也无法从心中抹去。

只是有时候对于爱情,女人比大多数男人要勇敢,即使记忆中没有叫路遥的这个男人,可是乔青儿依旧再想见到他,问问他,是否记得以前的自己,是否喜欢以前的那个自己。

是的乔青儿再次离家出走了,而且凭着直觉再次来到了长安,但与之当年的风风火火,嚣张跋扈却有了很大变化,此时的她虽然依旧穿着最爱的紫色衣裙,但身上的九节鞭却不在了,而是换车了佩剑,脸色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

“你真的没事了?怎么又一个人跑来了?还记得我吗?”问出这一连串问题的是紫伊,她的人在长安城内发现了四处游荡的乔青儿,便将其带了回来。

“咦!原来是你们,沈芸,林婉,那天为何不告而别?”乔青儿先是指了站在紫伊身侧的两人后,才又对紫伊道:“你应该就是他们口中的紫伊师姐了!虽然我不记得你了,但听说你成亲了,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真的很羡慕,如果我能像你这般,不修仙不长寿又有何不好。”

“会的,会有那么一天的,你的幸福会在不远处正等着你呢!”人会改变,人与人之前的感情自然也会变,以前的紫伊虽然不讨厌乔青儿,但却也不会想与其有过深的交往,可自从上一次,她为了路遥宁愿自己去死后,紫伊才发现她对路遥的爱,居然是那样的深,不是他们原来以为的小孩子的爱恋。而是真正的放在了心底,无人可以替代,对于这样的女孩,紫伊也难免为其心痛。

“既然你是我的师姐。那便收留我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