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奸商-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对,他分明没感受到杀气。实际上,除了那种诡异的被窥伺感和危机感,他根本感受不到别的。
这次来的不管是谁,实力都非常可怕!
商锦秀默默收回了异能,古云海显然察觉到了异能的存在,他若是一直这样,那她接下去就不用再探了。她的异能一收回,古云海就忍不住松了口气。
他发现,那种窥伺感已经消失了。
难道那个人已经走了?古云海猜测着,心里却并不敢就这么掉以轻心,他又等了很久,直到半个时辰过去,依旧什么感觉都没有。他才彻底松了口气。
那个人果然是走了。
他此刻并不知道,商锦秀其实根本没走。她就在走廊上靠墙坐着。怕惊动古云海,她没有再用异能窥探,而是专心修炼起了异能。
这半个时辰的功夫。她已经把先前损失的十分之一的异能给修炼了回来。
商锦秀特意跑了这一套,根本不甘心就这么离开。古云海在等,她其实也在等。不过古云海是等她离开,她等的也是古云海的离开。
书房一般都是很重要的地方,她很想等古云海离开之后,进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古云海的把柄。就算不能直接威胁,也能够加以利用。不过她没想到,古云海的耐心这么好,居然一等就等了半个时辰。
更让商锦秀没想到的是。半个时辰过去后,古云海依旧没有出来。
商锦秀没忍住,就偷偷放出异能,潜入了书房中。然后她发现,书房里已经一个人都没有了。
古云海竟然已经离开了!他去了哪里?
商锦秀脑子里瞬间出现了‘密道’‘机关’等字眼。她心里突然好奇起来。说起来到了古代这么久,她还没看见过真正的密道!
不过,这里是古云海的家,整个院子里除了她跟古云海再没有别人,他为什么要走密道?密道通往哪里?
商锦秀的眼睛亮了亮,不过她虽然有异能,却非常小心。确认古云海确实不在屋子里。屋子里也没有埋伏之后,她站起身走到门口,空间一阵扭曲,下一刻,她已经进入了书房。
这是空间传送的技能,只是比起单纯缩短距离。这种穿过障碍物的传送耗费的异能要多一些。要不是担心门上设置了机关,商锦秀根本不会选择这样进去。
进入屋内后,商锦秀也非常小心,她的双脚并没有踩在地上,而是略微浮空了一段距离。往前走的同时。商锦秀不忘小心翼翼地避开一切障碍物,同时用异能查探密道在哪儿。
很快,她就发现了密道的入口。
密道就在地下,入口是地上铺着的一块方砖。整间屋子都铺设了同样的方砖,所以这一块毫不起眼,要不是拥有空间异能,很难发现这个入口。
更让商锦秀吃惊的是,她用空间异能感受了一下,这块方砖大约有二十厘米的厚度,就算用手指敲,也不一定能发出空洞的声音。
古云海设置这个入口的时候显然是花了心思,担心被人发现,故意增加了厚度。
方砖下面有一个复杂的机关,商锦秀沿着机关寻找,总算让她找到了开启入口的关键。旁边的多宝架最下面一层摆放了六件玉雕,将玉雕分别对准某个特定的方向,全都对齐了,入口才会开启。
等入口再次关闭,玉雕又会回到最初的方向。
若非商锦秀拥有空间异能,有了相当于‘透视’的能力,看出了机关的关键,她根本不会想到这个机关竟然做得如此精妙。一般人就算知道玉雕是关键,可若是对不准方向,依旧没用。
更何况,还是六个玉雕,都要对准了才可以!这就相当于一个六位数的密码。而玉雕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能够组合出的答案比单纯的数字密码还要多得多!
商锦秀心中对设置这个机关的人佩服不已,同时,心里也更好奇了。她觉得,这下面肯定不是一个单纯的密道,否则,入口何须弄得如此麻烦?这个密道通往的地方,古云海肯定藏了很大的秘密!
这么一想,商锦秀微微一笑。她没有去开启机关,而是在此用上空间传送,直接进入了密道之中。说起来,空间传送有个好处就是,任凭机关再复杂,对她而言也跟一堵墙没有区别。
若是古云海知道了这个答案,不知道会不会气得吐血?想当初,他费了多少心血,才请到那位高人替他设计了这个机关?
此时并不知道商锦秀不仅没走,还进入了密道。他此时正站在一处密室之中,看着密室中堆放的木箱子,目光非常复杂。
矮胖男人的话在他耳边回响,想着这人的话,古云海沉重地叹了口气。他又何尝想把这些金子拱手送人,可那些人哪里是好打的?想到这些金子明天就要送走,他就狠狠地咬了咬牙。
那帮蛀虫!
古家在青州城看着家大业大,还是青州首富,可是天知道,古家赚来的金银,大半都孝敬给了别人。那些都是京城的大世家,手握重权,根本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古家能抗衡的。
古家看着光鲜,实际上不过是这些人的赚钱工具而已!这个工具一旦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只有被毁灭的份!
古云海想到前不久因为商士功的事,上面人对他的训斥,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阴沉无比。
早晚有一天,他要把这些看不起他的人全都踩在脚下!
今年的秋闱,古昊天会参加,以古昊天的才学,再加上他的打点,古昊天肯定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只要古昊天能够入朝,他相信,要不了多久,古昊天就能够在朝中占得一席之地。
等古昊天在朝中站稳了脚跟,他的这些辛苦就不会白费了!
古云海想到这里,心里才终于好受了些,他最后看了眼箱子里的金子,然后将箱子锁上,毫不留恋地离开了这间密室。
密道并不单一,也并非直道,古云海回去的时候直接回了卧室,是以,他并没有跟商锦秀遇上。
商锦秀侥幸逃过一劫,很快,她就找到了古云海刚刚待过的密室。
密室并不是很大,大约四十平的样子,里面堆放着二十个木箱子。
商锦秀看见木箱子眼睛就是一亮,然后,她立即想到刚刚听到的话。听矮胖男人的意思,古云海要把一批金子交给上面的某人。商锦秀一直知道古云海上面一定有人,否则古家怎么可能成为青州首富?
就算是古代,这个社会也是现实得很,弱肉强食。即便太祖皇帝施行仁政,商人的地位比过去高了些,但在很多人眼中依旧属于贱民。为了生存下去,很多商人都会选择依附那些势力庞大的家族,送上金银换取对方的庇护。
青州不是个小地方,古家能成为青州首富,上面的人势力绝对不小!
这样的人,更加不会将古家放在眼里。
商锦秀顿时有了对付古云海的主意,若是她将这批金子给换掉,那么等东西送上去,古家上头的人必然会认为自己被愚弄了。就算最后不会把古云海怎么样,古云海都会有麻烦!
她仔细看了看,箱子上全都加了锁,在路上只要不发生意外,这些箱子必然不会被打开。只是,送出去之前,或许还会检查一遍。
为了换掉里面的金子,商锦秀特意出去了一趟,等她回到密室后,就将箱子里的金子换成了石块。因为担心东西送出去之前会开箱检查,她保留了最上面两层的金条,只换了下面的。
即便如此,二十箱换下来,她的空间里已经堆了一堆金子。
用石头换掉这些金子,商锦秀一丝丝愧疚感都没有。她偷听了古云海和矮胖男人的话,虽然猜不到他们到底在做什么买卖,但绝对不是合法的。否则,他们何必如此偷偷摸摸?甚至还说很多兄弟为此丢掉了性命?
既然如此,她有什么好愧疚的?
正文、165 善堂
商锦秀的小心谨慎没有白费。
古云海是个特别小心的人,过往的经历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只有谨慎才能活下去。于是第二天东西送出去之前,他又开箱检查了一遍。当然,这检查也就是打开看看东西在不在,有没有出问题,不可能把里面的金子全都倒出来,数一遍再放回去。
所以古云海即便已经非常小心,却还是没能发现,箱子里的金子早就被商锦秀换掉了大半,还都换成了坚硬的好不值钱的石头。
等东西送到某些人的手中,他自然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商锦秀虽然有了这样一笔横财,却并不准备把这笔金子私吞。正好商士功刚刚当上青州知府,亟需政绩。于是,商锦秀便打算用这些金子开设善堂,收留那些没有去处的流浪儿,以及一些孤寡老人和可怜女人。
同时,善堂每个月还会请大夫开设义诊,帮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看病,送药。
这种事情,商锦秀和李淑华在青山县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不过青山县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善堂的规模自然不大。
如今的青州城比青山县大了太多,而商士功还是整个青州的知府,善堂一旦开起来,自然不可能只在青州城里开,其他地方也要想办法开起来才行。
这善堂还得以官府的名义开设,而不能以私人的名义开设。不然,谁要是敢如此笼络人心,就算真是为了做好事,本就疑心病重的皇帝也要阴谋论,觉得这人是想造反。
商锦秀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毕竟现代有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非官方的。她哪里知道,在古代做个善事都这么麻烦,一个不好就可能掉脑袋。
那时候。还是李淑华提醒了她,她才明白这里面的潜规则。
如今,商锦秀已经有了经验,虽说自己出金子却要挂上官府的名义让她有些不自在。可想到当官的是自己老爹,她就一点也不排斥了。
反正这些金子来路不正,用作善款正好。既能帮助那些穷苦百姓,又能够为商士功增添政绩。
商锦秀打定了主意,第二天就跟李淑华商量起了开善堂的事。李淑华早已经有经验了,对于善堂并不反对。官府其实开设了善堂,只是资金不足的原因,善堂的情况并不好,里面收留的人日子过得很糟糕,最多能吃饱。吃的却非常差。
并非杜玉章办事不行,他出身世家,对于鼓动那些大户捐款并没有好的办法,即便真的鼓动了,那些大户也最多意思意思给一点。更何况。皇帝虽然下令让各地开设善堂,却并不是一个大方的主。每年税收中扣除一部分作为善堂的开销,然而皇帝规定的这个数却非常少。就那点银子,怎么可能维持好整个青州善堂的日常运作?
这年头粮食产量低,别说灾年,就算是丰年都有很多人因为没有足够的食物活活饿死。一到灾年,或者再遇上个天灾。就会出现很多难民。这些难民一部分死在灾荒中,一部分在事后由官府安排,还能再自力更生,剩下的一部分老弱病残,没有自力更生的能力,就只能待在善堂里。
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这样的人都能够幸运地进入善堂。
杜玉章已经算是好的了,不仅不会贪墨,每年自己还要补贴一点。即便如此,这些善款对于善堂依旧是杯水车薪。
但杜玉章也是有能耐的,虽然并非每个可怜人都能进入善堂。但是只要是进入善堂的人,他就会保证让那人吃饱,即便只能吃粗面馒头,好歹不用饿肚子。
不过,比起杜玉章的办法,商锦秀和李淑华显然更有经验和手段。这些手段,一部分是商锦秀从书里学来的,一部分是她自己想的,还有一部分,则是李淑华的想法。
李淑华作为一个女强人,对于善堂里的那些可怜人,自然希望他们都能够自力更生,而不是被动得靠官府来养。当然,若是实在没办法的,她也不可能逼着人做工,只是尽可能发挥那些人的潜力,帮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而已。
因为李淑华和商锦秀的努力,青山县善堂里不少人后来都离开了善堂,有了自己的家。虽然只是一间小房子,但到底是靠自己养活自己。
拥有这样的成功经验,商锦秀和李淑华对于经营整个青州的善堂自然非常有信心。更何况,这件事根本不用她们亲自动手,只要制定出细致的章程,商士功就会交给官府的人去办。
至于不肯办事或者想中饱私囊心怀不轨的,商士功自然会趁着这次机会抓对方一个典型。
善堂这种事,只要做好了,就是大功绩。不管怎么说,名声太好听了。就算商士功才当上青州知府没多久,就算肯定有很多人看他不顺眼不服他的管束,一旦他告诉这些人可以把善堂经营好,那些人都不会拒绝。
没有人是傻子,会舍得放弃这样增加自己名声和功绩的机会。更何况,商士功的办法还不会侵犯到他们的利益,何乐而不为?
商锦秀跟李淑华商议后,李淑华就同意了她的决定,二人先按照经验粗步拟了一个章程出来,等中午商士功回家吃饭的时候,李淑华就跟他提起了这件事。
商士功已经吃过善堂的甜头,当初青山县的善堂就是李淑华帮他经营好的。再说他也希望能帮助那些穷苦的可怜百姓,自然不会拒绝这样的好事。
于是下午的时候,他就在衙门里召集下属,开了个会跟他们商量这件事。
他刚刚提出来,那些下属脸色就微微一变,看向商士功的目光多了几分不屑。这些人都觉得,商士功太好高骛远了。善堂一直都是个麻烦的差事,皇帝下令开设,就算烧银子,也不可能说关就关了。
只是这善堂就算是开着,情况却很不好,每年还得花费很多银子养着里面的闲人。即便如此,善堂的情况依旧十分寥落。
这些人早就习惯了这样的现状,也可以说是早就已经死心了。他们也并非铁石心肠,或者说全都是利欲熏心。只要还有良知的人,都希望把善堂给经营好,让那些无家可归的可怜人能有个去处,不至于流落街头。
只是现实早就已经把他们给打击了,他们对于善堂也根本不再抱有希望。
所以,商士功一提善堂的事,他们就觉得商士功是太急功近利,甚至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因为商士功还很年轻,这些人都觉得他看着不太可靠。
商士功虽然看见了他们的脸色,也猜到了他们的想法,却并不生气。他继续说出自己的计划,当然,这些计划都是李淑华和商锦秀商量过后的,是她们曾经在青山县经营善堂的成功经验。
商士功说了没几句,这些人再一次变了脸色。
站在这里的人,没一个是傻子。
商士功的运气可以说很好,这个位子是他从杜玉章手中接过来的。之前杜玉章还在任上的时候,一些蛀虫或者没能力的早就被清理掉了。杜玉章出身世家大族,杜家又忠于皇帝,杜玉章动起手来自然没有顾忌。
如今商士功刚刚接手这个位子,底下的人都还没换。即便一些人动了心思,也还没来得急施展。所以他手下的这个班底,可以说都还算是有能力的人。
这些人都不傻,自然听出了商士功说的办法确实不错。再加上,商士功还说了,若是善款不够,他愿意自掏腰包。当然,他自掏腰包的这部分只会以官府的名义,并不会公布出来。
但是百姓不知道不要紧,只要皇帝知道就可以了。
商士功并不贪心,他也很清楚,这种事情贪心不得。就连世家大族都不敢太明显地收买人心,否则一个不小心就要被人扣上一顶意图造反的帽子,何况一个小小的商家?
一旦他敢这么干,别说皇帝不会放过他,那些想把他拉下去的人早就一哄而上了!
商士功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下了一番决心的,他虽然希望百姓过上好日子,却并不希望自己的妻子女儿为此受累。他也知道维持善堂的经营需要不少善款。即便能募捐,还有朝廷拨出来的款项,剩下的窟窿依旧非常大。
若都是让他李淑华和商锦秀出,他舍不得。
可是最终李淑华说服了他,因为她有信心,一旦经营得好了,他们自己并不用掏多少腰包。
商锦秀更是不在意,她最近刚刚好有了一笔横财,不花出去怎么行?反正不是她的金子,她一点都不心疼。
等商士功说完后,他的那些下属立即就同意了他的决定。同时,他们看商士功的眼神也变了。
从不屑,变成了怜悯。
这些人觉得,商士功简直就是个冤大头。
商士功自然不会是冤大头,努力促成这件事的商锦秀更加不是冤大头,很快,这些人就明白了。
正文、166 解决
善堂的事情一敲定,商士功和他手底下的人就开始紧锣密鼓地准备起来。为了支持商士功,商锦秀拿出了一千两黄金作为善款。这些黄金只是她从那个密室里取出来的一部分,不是她舍不得全部拿出来,只是一下子拿出的数目太多,且不说商士功和李淑华会怀疑这笔金子的来历,其他人也难免生出别的心思。
不管什么时候,都讲究财不露白。就算百姓不知道这笔金子是商家拿出来的,可商士功手底下的人却都清楚。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心思,如今不过是看出善堂的事有利可图,才放下心中成见。
可一旦出了岔子,这些人必然会立即倒戈!
商锦秀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才决定了先拿出一千两金子。这一千两金子对于一般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笔小数目,不过青州城富户很多,府衙里的人自然也有都见识,这笔金子拿出去,既不会让人觉得商家抠门,也不会太打眼。
做完了前期的准备之后,商士功就命人发出了告示,言明要将原本的善堂重新修缮并扩建,增设医馆。穷苦的百姓每人每个月都能有一次免费看病拿药的机会,其余时候看病买药的价格则只是普通医馆价格的一半。
家里穷苦的,就到府衙登记,领取凭证,日后,看病买药,都得靠这个凭证。不过,这个凭证并非人人都能够领取,不仅要看对方的经济能力,还得看为人。若是那种好吃懒做的,根本没有资格。
所以要想领取凭证,还得先找到保人。
担心有人暗箱操作中饱私囊,商士功跟手底下的人很是废了一番功夫,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审查制度。即便不能保证彻底杜绝潜规则这种事,但也能将这种事情降到最少。
告示一贴出来,就在整个青州城引起了轰动。因为商士功还是新官上任。此时整个青州不少人的心思都很复杂。一来是想看看商士功会烧哪三把火,二来则是纯粹幸灾乐祸,想看商士功倒霉。
尤其是那些曾经跟商士功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县令们,一个个对于商士功获得晋升都非常眼红。青山县本来也是个小地方。商士功年纪也轻,这些人谁也没想到,他居然成了青州知府!
实在是太让人嫉妒了!
所以,很多人都觉得商士功一个穷乡僻壤里出来的毛头小子,肯定驾驭不住他那些手下,一个个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然而谁也没想到,商士功才当上知府没几天,就搞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修缮扩建善堂?他到底哪里来的胆子和银子?
一些人想到‘一品鲜’,倒是瞬间明白过来了。这些都是知道些内幕的,知道朝廷拨的款项很少。根本不够把善堂经营好的。要想让善堂里的人不至于饿死,就得当官的自己掏腰包。
不过,这世上像杜玉章一样肯自己掏腰包补贴善堂的官不说没有,却绝对不多。要么是没这个财力的,要么是不愿意的。更过分的。甚至还会中饱私囊一部分,让善堂里的人天天喝米汤!
至于那些不知道内幕的,要么是佩服商士功的魄力,要么心里就骂起来了。都是当官的,怎么以前的杜大人就没想着修缮善堂,增设医馆呢?是不是杜大人把朝廷拨的银子给贪了?
不过这时候的人被奴役惯了,就算心里有一点点这样的想法。也很少有人敢说出来。不像现代,言论自由到了没边,一些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丝毫没有顾忌。
尤其隔着电脑,披着马甲在网上说话更是没了顾忌。平时在现实里不敢说的,都在网上说了出来。完全肆无忌惮。单看某些言论,说是民怨沸腾都不为过了。
自从告示发出去,商锦秀就一直暗中注意着外面的言论,就怕言论不受控制,三人成虎。到时候一旦形成某种可怕的舆论,商士功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好在,这年头识字的人少,也没人敢像现代人某些人那样肆无忌惮。
即便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了下去。
毕竟,更多的人还是希望能过上安稳日子的。青州城虽然繁华,但是穷苦的百姓并不少,贫富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如今告示一贴出来,对于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吃不饱肚子没钱看病买药的人,简直就是仙籁!
很多人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浑浊的眼睛瞬间亮了几分,觉得自己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要知道,很多人就是因为没钱看病而病死的。可悲的是,那些病一开始都只是小病而已,可这些人穷得连饭都吃不起,哪里还肯为了点小病就花这份‘冤枉’钱?
就算是在通讯发达,教育普及的现代,也有很多人对于小病不够重视,非得病情严重了才肯去医院。
虽说每个人一个月只有一次免费看病拿药的机会,但即便如此,也是他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了。更何况,其他时候还可以半价!
这些人顿时觉得,刚刚上任的商知府是个难得的好官!
古云海得知了这个消息后,二话没说,就让人传出话,说只要商士功愿意,古家愿意为善堂的医馆提供药材,并且价格打八折。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古家顿时赢了个好名声。商士功得知了这个消息,就命人将古云海叫了过去,责问他这话是不是真的。古云海倒也大气,他直接就点头承认了,并且表示了自己非常愿意为善堂的医馆提供药材,而且绝对不会以次充好,价格也是对外宣布的八折。
商士功要说不心动,那绝对是假的。一开始,他其实是想跟李广财做这笔买卖,毕竟李广财是他岳父,他自然放心。药材这种事情,商士功丝毫不敢掉以轻心。
可古云海话都已经放了出去,而且还愿意打八折,他若是拒绝古云海,改从李广财处拿药。那么李广财必须也得打八折,不然这事情一旦说开了就会说不过去,会让人觉得他是在偏帮李广财,甚至还会怀疑这里面有猫腻。
他既舍不得李广财破费。也不希望这件事让百姓误会。于是,商士功犹豫了。
不过,他并没有犹豫太久。他没有同意也没有拒绝,只说要先考虑,就把古云海打发了出去。然后,他就跟手底下的人商量起来。基本上,所有人都觉得他应该答应,这笔买卖很划算。
商士功的心就渐渐动摇了,古云海是青州最大的药材商,一旦跟他合作。日后自然不用担心药材不够的问题。只是一旦跟古云海合作,他就不得不小心药材有问题。一旦药材出了问题,不说医馆和善堂会毁了,他商士功也将被打落尘埃,再无翻身之地。
因为这个顾忌。商士功没有直接同意手下的意见,而是决定回去跟李淑华商量商量。
商锦秀最近也在想善堂的事,虽然初步的规划已经有了,初期准备也做得差不多了,但还有一些问题,必须解决。
善堂要收留人,最基本的。衣服和食物得有。这些东西都要跟人采买,找什么人就是个问题。如今又要开设医馆,药材是重中之重,更是不能马虎。
商士功找到李淑华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商锦秀已经有了主意。首先,她准备以‘一品鲜’的名义。给善堂赞助一批衣服。当然,这些衣服是以‘一品鲜’的名义找人定做的,上面会绣上‘一品鲜’的标志。
其次,关于药材方面,商锦秀准备让商士功直接招标。一来可以试探一下青州商人的态度。二来还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最好的东西。
商锦秀把这个主意给商士功提了,还提醒他,可以发公告拉赞助。为了支持商士功,打出广告效应,‘一品鲜’最先表态了。
接着,商士勋也表态了。
他做的是瓷器买卖,善堂要养活人,自然需要餐具。
商士勋原本并不是很想送,他的生意遇到问题,情况非常不好,自然就没有这个心情。不过李芸香点醒了他。李芸香的话说得很简单,也很直白,她说道:“老爷,我是个妇道人家,别的事情我不懂,不过,老爷您可想想,大嫂这些年可做过亏本买卖?更何况,一旦老爷您送了东西,名声自然就有了,生意的问题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商士勋一听这话犹如醍醐灌顶,很快就想到了其中关键,亲自带着东西就送去了府衙。
还有不少聪明的商人,也都从这里面嗅到了商机,一时间都赞助起东西来,赞助的东西也是五花八门。
还有商人学着古云海,主动放出消息,愿意低价提供建筑材料。
就连大夫们也不甘寂寞,一个个主动跑到府衙报到,愿意成为医馆的坐堂大夫。
为此,府衙顿时忙得热火朝天。
而商士勋也很快发现,李芸香的话说得实在太对了,就在他送出东西后,他的名声就渐渐好了起来!就连铺子里的生意也好了!
虽然短时间内效果并不是太明显,但商士勋很清楚,他这次的劫难已经过去了。
商锦秀的小心谨慎没有白费。
古云海是个特别小心的人,过往的经历给了他深刻的教训,只有谨慎才能活下去。于是第二天东西送出去之前,他又开箱检查了一遍。当然,这检查也就是打开看看东西在不在,有没有出问题,不可能把里面的金子全都倒出来,数一遍再放回去。
所以古云海即便已经非常小心,却还是没能发现,箱子里的金子早就被商锦秀换掉了大半,还都换成了坚硬的好不值钱的石头。
等东西送到某些人的手中,他自然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商锦秀虽然有了这样一笔横财,却并不准备把这笔金子私吞。正好商士功刚刚当上青州知府,亟需政绩。于是,商锦秀便打算用这些金子开设善堂,收留那些没有去处的流浪儿,以及一些孤寡老人和可怜女人。
同时,善堂每个月还会请大夫开设义诊,帮那些看不起病的穷人看病,送药。
这种事情。商锦秀和李淑华在青山县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不过青山县毕竟只是一个小县城,善堂的规模自然不大。
如今的青州城比青山县大了太多,而商士功还是整个青州的知府。善堂一旦开起来,自然不可能只在青州城里开,其他地方也要想办法开起来才行。
这善堂还得以官府的名义开设,而不能以私人的名义开设。不然,谁要是敢如此笼络人心,就算真是为了做好事,本就疑心病重的皇帝也要阴谋论,觉得这人是想造反。
商锦秀一开始并不知道这个道理,毕竟现代有各种各样的慈善基金,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非官方的。她哪里知道。在古代做个善事都这么麻烦,一个不好就可能掉脑袋。
那时候,还是李淑华提醒了她,她才明白这里面的潜规则。
如今,商锦秀已经有了经验。虽说自己出金子却要挂上官府的名义让她有些不自在,可想到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