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奸商-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听李王氏这么一说,商锦秀又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要说这世上真有跟她一样用有空间和种子,还想到一起的人,那概率也实在太小了!而且贺云绮若是率先把种子种在了山里,根本不需要这么漫山遍野地找,直接去挖出来就行了。

更何况听李王氏的意思,贺云绮甚至不知道自己找的是什么,也不知道具体长在哪里,只知道在山里。

商锦秀越想,越觉得情况不对劲。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想多了,只是心里始终觉得不安。

想了想,商锦秀终究还是改变了一开始的计划,她不敢冒险,只能再想别的办法。

060 种花



出了贺云绮去山里找野菜的事情后,商锦秀对贺云绮就更提防了,总觉得贺云绮的情况很不对劲。然而一时间她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得将贺云绮的事情暂且放下,琢磨着怎么把那些种子给种出来。

很快,商锦秀就有了新的主意。她看着屋子里的盆栽,就想到了种花。种花自然只是借口,商锦秀的目的,是打着种花的幌子多买一些种子回来,最好是一些比较稀奇古怪的,到时候她就把自己的种子混进去。

有了主意,商锦秀的心思就活络开了。正好,她的空间里还有不少水果和花卉的种子,可以借着这个机会一起拿出来。若是能结出果子来,不仅自己能解馋,还能让家人饱饱口福,绝对划算!

商锦秀越想越觉得主意不错,就跟李淑华说了一声,借着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外头买种子。李淑华可不放心让她一个人出门,毕竟商锦秀人小,长得还粉雕玉琢的一看就是个美人胚子,李淑华实在担心她被拐子给拐走了,就让蔡衣蓝一路跟着。

商锦秀跑了不少家铺子,只买了些寻常花种,其余的都是些不常见的种子。那些种子数量不多,基本上也没人买,是店家觉得稀罕收来的,具体是什么东西店家都不知道,本来是打算自己种了看看的,因为商锦秀想要,就便宜卖给了她。

蔡衣蓝也没多想,只当商锦秀是小孩心性,再看价格也不贵,也就没拦着她。只告诉商锦秀,若是想种花,可以去买那些已经长好的,自己育种太费事了。只是看商锦秀笑了笑说觉得好玩后,她也就不多说了。

商锦秀买到了种子,回到家就忙开了。蔡衣蓝帮她找来了花盆和上好的园土,怕商锦秀累着,就说要帮忙。

商锦秀没让她帮,自己忙开了。她没种买来的那些稀奇古怪的种子,而是换成了自己空间里的一些种子,种好了之后,又把那几样买来打掩护的花种也种上。

如今是夏天,天气正热。商锦秀忙完之后更是出了一身的汗,累得腰酸背疼的。不过看着那一排排的花盆,商锦秀心里非常有成就感。

解决了种子的事,商锦秀心里就松了口气。如今有了种花这么个借口,她再多搜罗一些种子,就能把空间里的种子多拿一些出来种。尤其是那些水果种子,商锦秀光是想着就想流口水。

果树长得慢,一时半会儿也结不出果子,不过商锦秀觉得,那些一年生的水果她可以试试,比如草莓。

这一次她就种了一些草莓,若是能成功发芽结果,那她可就有口福了。

几天过去,在商锦秀的殷勤伺候下,花盆里的种子陆续发了芽。看着黑色土壤中一点点嫩绿的眼色,商锦秀兴奋得整日都挂着笑。

就在这时,李淑华坐完了月子,打算带着孩子回李家一趟。

李老爷子一直想来看看女儿和外孙,只是内院不仅住了李淑华,还住着张春华。两家又隔得太近,于是商孙氏一早便给李家递了话,希望李老爷子少到内院走动,免得传出些闲言碎语的不好听。

李老爷子为此很是不满,只是想到商孙氏毕竟是李淑华的婆婆,担心女儿在夫家难做,这才不甘不愿地答应了下来。

商锦安已经满月了,李老爷子却只见过他一面,还是匆匆忙忙的。李淑华看着李家经常送东西来,心里对父亲便越是愧疚。于是一出了月子,就打算带着孩子回李家一趟,让李老爷子好好看看孩子。

商孙氏知道后,就不太高兴地说了几句,说孩子还小,不想让李淑华带出门,怕被不干净的东西给冲撞了。然而李淑华自从得知商孙氏的打算和狠心后,对商孙氏便再也不肯妥协了。商孙氏的话被她三言两语就给顶了回去,商孙氏虽然不满,可李淑华话说得漂亮,她根本找不出借口反驳,只心里暗恨李淑华越来越难对付了。

商士功也觉得愧对这个岳父,李淑华一说后就一口答应了下来,并且提出要陪她一起回李家。

一同回去的不仅有小宝宝商锦安,还有商锦秀和商锦云。李老爷子不仅想念刚出生的外孙,对这两个外孙女更是想念得紧。听到李淑华派人传的话后,整个李家就忙碌了起来。打扫的打扫,布置的布置,采买的采买,忙得不亦乐乎。

第二日商锦秀一家到的时候,就见李家张灯结彩,布置得跟过节似的。商锦秀一直知道李家重视李淑华这个女儿,却没想到重视到了这样的程度!

更让商锦秀没想到的是,李老爷子和李王氏竟然带着儿子和儿媳在家门口迎接,只是没出正门,都在门里等着。

她转头去看李淑华,就见李淑华瞬间红了眼圈,含泪哽咽道:“爹!娘!哪有让你们迎接女儿的道理,还把哥哥嫂嫂弟弟弟妹都叫上了,这不是让女儿无地自容么。”

李老爷子十分健朗,身材微微有些胖,挺着个肚子,满面红光。他一听就大着嗓门儿说道:“什么无地自容,都是一家人,这有什么!快,都进屋,别在这儿傻站着了!”

说话间,李老爷子已经走到李淑华面前,凑过脸打量她怀里的商锦安。商锦安非常精神,一双眼睛乌溜溜的,正好奇地到处看。李老爷子一走过来,他就和李老爷子对上眼了。

他打量了李老爷子一会儿,就朝着李老爷子咧嘴笑了起来,伸出手臂要抱。

李老爷子没想到他这么不怕生,一看他笑,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伸手就把孩子抢了过去小心翼翼地抱着,嘴上还说道:“让爹来抱,你别累着了。”

商锦秀的三个舅舅这时也都凑了过来看孩子,倒是三个舅母都已经跟着李王氏去商家看过了,这时候也就没凑过去,反而围到商锦秀和商锦云身边,掐着商锦秀的脸问她怎么瘦了。

她这一问可不得了,李老爷子正逗着商锦安呢,猛地一听,立即紧张地转头看商锦秀,口中说道:“什么?秀儿瘦了?”

他这一声吼得挺大,商锦秀顿时觉得所有人都在看自己,她捏着自己肉肉的双下巴,好一阵无语。

061 外公



刚才说话的是李钱氏,商锦秀的大舅娘。她这话一说,可苦了商锦秀,被李家人围着掐掐捏捏,绕着圈儿打量,都说她瘦了,之后李王氏就让丫环取吃的,又是点心又是肉干又是果脯,还有补汤,一副不把商锦秀喂胖了不肯罢休的架势。

吓得商锦秀直往李淑华身后躲,生怕自己被李王氏给撑死了。

李老爷子很喜欢商锦安这个小外孙,抱在手里就不肯撒手,也不嫌累,脸上始终笑呵呵的,看起来非常和气。

商锦安也乖乖让他抱着,一直不哭,见了人就笑,长得又是粉雕玉琢的,十分讨人喜欢。不大会儿功夫,就征服了李老爷子以及他的三个儿子。

商锦秀在李家待了没多久,一番察言观色之下,就发现李家人都挺和气,彼此间感情很好。

李老爷子名叫李广财,名字虽然俗气,为人却并不市侩,反而乐善好施。他书念得不多,见识却并不少。李广财和商士功的父亲商有德从小一起长大,是铁哥们儿,只是两家的家境都很贫寒。

商有德书念得好,为人比较刻板,是个直肠子。李广财念书不行,很小就跟着商队走南闯北,一开始过得非常苦,但也长了很多见识,他性格好,人又圆滑,很快就结交下了不少人脉。

后来李广财攒够了钱,就开始自己做生意,渐渐挣下了一番家业,便托关系娶了媳妇。他很聪明,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好一点的姑娘根本高攀不上,可小门小户出来的见识又有限,很可能累及下一代。于是他便把主意打在了那些大户人家的一等丫鬟身上。

几番斟酌后,他便托关系娶回了李王氏。后来证明,他的这个做法实在太明智了。李王氏不仅为李广财生下了一个女儿李淑华,还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老大李书和,老二李书德和老三李书诚。

李王氏虽说只是丫鬟出身,却是出自书香世家,不仅识字还很有见识。她不仅管家很有一手,还把子女都教育得出类拔萃。

老大李书和和老二李书德虽然念书一般,做生意却是好手。老三李书诚今年才十八岁,对做生意没什么想法,倒是书念得不错。

李家的三个媳妇虽说不是出自高门大户,但人品都不错,平日里相处得很好,从不会争来争去什么的。

商锦秀并不清楚李家的家业到底有多大,只看李家所有人的穿戴,家里的摆设,以及三位舅娘对自家的态度,便猜测李家的家底应该很不错。否则换了一般人家,像李王氏这样不间断地给出嫁的女儿送东西,媳妇们怕是要闹起来了。

午饭非常丰盛,不仅有时令的菜肴,还有不少显然是从外地运来的。厨子的手艺也不错,只是调料比较简单,对于商锦秀而言,味道就差了一些。当然,比起商家厨房做出来的东西味道要好。

午饭过后,李广财听说商锦秀已经学会看账本了,惊得下巴都差点掉下来了,乐得抱着商锦秀,直夸她聪明。商锦秀听他夸着,脸就微微红了。她哪儿是聪明呀,前世学的就是工商管理,家里又是做生意的,自然会看账本。

见她脸红,商锦秀的舅舅舅娘们都被逗乐了。然而李广财夸过之后,就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说是要把手里的一间酒楼送给商锦秀当奖励。

商锦秀直接惊得说不出话来了,其他人也都微微变色。

商士功率先回绝道:“这怎么行,秀儿还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

他的话没说完,李广财就不满意地打断了他:“什么叫秀儿什么都不懂,她不是已经会看账本了嘛!”

商士功还想再说,只是被李广财一瞪就没了底气。

商锦秀则紧张地看着李淑华,私心里她倒是很想有间自己的铺子,一来可以打发时间,二来也能顺便赚银子。只是这铺子是李广财给的,她就不太敢要,怕李广财的儿子和儿媳不高兴。

铺子不是一般的东西,这份礼实在太贵重了些。商锦秀看得出来,她的舅舅舅娘们对他们家的态度都还好,可李广财这重礼一送出来,这些人心里未必就愿意。就算嘴上不说,心里怕是也要有怨气。

为了一间铺子跟亲人离心,商锦秀觉得太不划算了。只是她现在毕竟还是个孩子,若是直接开口说不要,又担心显得太过轻狂,伤了李广财的心。

毕竟,李广财也是一番好意。

于是,她只能紧张地看着李淑华,希望李淑华能有办法。

李淑华看出她在担心,心里就微微一痛。作为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地长大。商锦秀还这么小,却已经在为她担心,她觉得心疼。

李淑华便说道:“爹!士功说得没错,秀儿才多大呀,你给她铺子,不是胡闹嘛!”

李广财却不依不饶,像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他瞪着李淑华就说:“你还是个当娘的,怎么就不知道为孩子多考虑考虑?不就是间酒楼吗?规模也不大,又不用她亲自管,每个月就等着数银子就行了,有什么难的?就当是给咱们秀儿攒嫁妆了。”

一番话说得李淑华简直哭笑不得:“爹!秀儿才多大呀,你说什么嫁妆呀,真是的!”

李广财得意地哼了哼:“咱们秀儿这么好,当然要早点儿攒嫁妆,到时候啊,把别人都给比下去!”

商锦秀更尴尬了,她才五岁好不好,现在就攒嫁妆是不是太早了点?

李淑华还想再说,李书和却率先说道:“妹妹你就别说了,既然爹都这么说了,就这么办吧。也就一间酒楼而已,不算什么。”

李家在青山县也开了酒楼,规模并不大,平日里生意还行,只是卖得便宜,赚得并不多。在李家,只算是一般的生意。

酒楼到了商锦秀手里,商锦秀根本什么都不需要做,按照以往的方式经营就行。

李家兄弟也明白,李广财这是想让李淑华一家过得好点,又不好直说给李淑华,便借口给商锦秀。反正商锦秀还小,给了她也就等于给了李淑华。

李家媳妇们心里颇有些吃味,只是又一想,李家的酒楼生意确实算不上什么,心里便好受了些。

商锦秀偷偷打量着这些人的脸色,见他们没怎么不满,心里暗暗松了口气的同时,又忍不住期待起来。

手里有了一间酒楼,她能做的事情可就多了!

062 酒楼



因为李广财一句话,商锦秀便有了一间酒楼。他们回去后,很快商家人就知道了这个消息。贺元芳心里就不大是滋味,这次出嫁,她的嫁妆少得可怜,除了一些摆件器皿,衣料毛皮,就只有一千两银子。

这样的嫁妆,在整个青山县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只是跟贺元芳第一次出嫁的嫁妆实在没法比,贺元芳心里就老大不是滋味儿。

贺元芳起先还跟贺柳氏哭诉,觉得委屈了。谁知道贺柳氏根本不像以前一样把她抱在怀里哄,反而冷冷地对她说,若是不想要,那就什么都没有了。贺元芳明显察觉到贺柳氏对她的态度已经不一样了,便再也不敢有意见了。

嫁给商士勋的当天,贺家又成了整个青山县的笑柄,尤其是贺元芳,根本不敢出门,就怕被人指指点点。她看着扶不上墙的商士勋,就觉得满心委屈,可惜不管再怎么委屈,她跟商士功也不可能了。

贺元芳好不容易安慰自己,让自己心里好受了点,就听说了李家送了间酒楼给商锦秀的消息,气得差点没缓过气来。她觉得,这李家也太不像话了,商锦秀才多大点,能知道什么?一间酒楼,说送就送了,是想彰显李家财大气粗么?不过就是青山县没见识的土财主罢了!

想到自己才那点嫁妆,贺元芳就觉得义愤难平。她想了想,回了贺家,一家人坐着说话的时候,就把这件事说了出来,然后小心观察贺柳氏的反应。

贺柳氏和张秀华并不知道这件事,闻言脸色就微微一变,都很诧异李家的大手笔。贺柳氏看了看贺元芳,见她正紧张地看着自己,心里微微一动,就猜到了贺元芳的意图。

她顿时有些心灰意冷,看见女儿的喜悦也冲淡了,冷淡地说道:“这是别人家的事,李家爱给什么给什么,跟咱们有什么相干?芳儿,你别整日盯着商家大房不放,赶紧想办法生个大胖小子才是正经!”

贺元芳脸色就有些讪讪然,尴尬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贺云绮也在一旁听着,得知李广财送了间酒楼给商锦秀,她瞬间慌了。贺云绮最近正急呢,本来想在商锦秀之前找到野菜和香料,再仿照着前世商家酒楼的样子也开一家,到时候不怕生意不红火。

哪知道好不容易说服了张秀华派人进山里找野菜和香料,奈何她前世只管吃,连厨房都没进去过,哪知道那些野菜和香料长什么样子?派出去的人倒是找了不少野菜和香料回来,可都是常见的,根本不是前世商锦秀在山里找到的那几种。

由于她老说找的东西不对,让人重新找,张秀华对她就有些不满了,训了她不少次。贺云绮顶着压力,跟张秀华胡搅蛮缠,愣是让人继续找。

如今还没有好消息传来,商锦秀却已经得了间酒楼,贺云绮能不慌吗?若是让商锦秀抢先把酒楼开起来,她到时候还怎么跟商锦秀抢生意?

贺云绮急红了眼,等贺元芳一走,她跟张秀兰回了房,她就撺掇着想让张秀兰拿银子盘一间铺子下来,开一间酒楼。

贺云绮寻思着,商锦秀如今已经得了酒楼,不过装修什么的得花费一番功夫,她得赶紧弄一间酒楼,抢在商家的酒楼开张之前装修好才行。她想不通的是,前世李家并没有送商锦秀酒楼,怎么这一世就变了?

贺云绮不知道,这件事情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她。前世的时候,李淑华生产的时候被商孙氏动了手脚,那时候商锦秀一点没防备,就让商孙氏得了手,商锦安虽然没事,李淑华却遭了秧,落下了大病。

女儿身体眼看着不见好,李家自然也高兴不起来,哪里会想到给商锦秀送酒楼?

这一世,贺云绮看中了商士功的前程,想将贺元芳跟他凑成一对,就故意提醒了贺柳氏。贺柳氏又暗示了商孙氏对李淑华动手,结果让商锦秀警觉,提前做了准备,没让他们得手,李淑华便平平安安地生下了商锦安。

李广财见女儿外孙都平安,心情自然极好,便想着补贴女儿一家,这才有了送酒楼的事。

贺云绮自然想不到这些,她正卯足了劲儿想让张秀华掏银子开酒楼。

张秀华以为她是听说了李广财送了商锦秀一间酒楼所以也想要,就跟小孩子抢玩具一个道理,就觉得贺云绮实在胡闹,不仅不肯拿银子,还把贺云绮狠狠训了一顿。

贺云绮却不想就此罢休,她很清楚,张秀华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便跟她讲开酒楼的好处,参照着前世商家酒楼生意火爆的盛况,给张秀华描绘着未来的宏伟蓝图。

张秀华一开始只当她是胡闹,然而听了贺云绮的话后,张秀华就忍不住动心了。贺家有一些店铺田庄,张秀华自己却只有一些私房银子,没有什么产业。这也导致了,她在贺柳氏面前总是硬气不起来。

若是开了酒楼,生意真的如贺云绮说得那样好,那她在贺家可算是长脸了,到时候贺柳氏定然对她另眼相看,她每个月还能有不少进项。

张秀华没做过生意,自然也就不知道做生意的艰难,所以贺云绮一说生意肯定会好,她就信了,并且动了心。

贺云绮趁热打铁,立即跟张秀华说了个地址,那地方就开了间酒楼,只是生意一直不好。前世,这间酒楼的老板做不下去了,便将铺子底价卖给了商锦秀。商锦秀将酒楼装修了一翻,重新开张,生意渐渐火爆起来。

贺云绮对于这个地方印象非常深刻,见张秀华动了心便立刻提议把酒楼盘下来。

担心张秀华变卦,她又说了不少好话,说得张秀华晕晕乎乎的,带上银子就跟贺云绮出了门。

然而因为时间上早了些,酒楼的生意虽然不好,却还没到做不下去的地步,张秀华花了比当初商锦秀多两倍的价钱,才把酒楼盘了下来。

酒楼一到手,贺云绮便大刀阔斧地准备装修了。她记得,前世商锦秀盘下酒楼后,装修就花了很长时间,前前后后还改了好几次。不过她不怕,她记得商家酒楼的样子,直接照着装修就行。

与此同时,商锦秀还在琢磨着该怎么装修酒楼,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创意已经被贺云绮给剽窃了。

063 变动



贺云绮盘下酒楼后就忙开了,她虽然不知道商锦秀当初找到的野菜和香料长什么模样,却出入过商家酒楼不少次,印象非常深刻。

即便具体的一些细节上不太清楚,但大致的情况她是记得的。比如,商家酒楼的装潢很特别,似乎加入了一些异域元素,看着不突兀,反倒是有种别致的美感。

再比如,商家酒楼的桌椅也与众不同,椅子表面不是平面,而是微微下凹,椅背则略略向前凸出,呈弧形。到了天冷的时候,椅子上会加上软垫,并用套子罩住,既美观,坐上去又舒服。

不仅如此,桌子既有小型的方桌,还有大型的圆桌。方桌靠窗摆放,圆桌则处在中央地带。一张圆桌能容纳十个人,雅间里还有更大的桌子,最大的能容纳二十个人。圆桌的桌面分里外两层,手掌按住内层中心轻轻一按,内层就会上升一指的高度,用手推动就能旋转,方便夹菜。

雅间的装潢就更雅致了,风格还各不相同,就连餐具和桌椅都有差别。每间雅间外还有一名小二守候,雅间有隔音效果,门口挂了一个精致的银铃,只要里面的人轻轻一拉,银铃就会响。

酒楼的小二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就是普通的短打,只是在手腕处收紧,大约掌宽的长度,用扣子扣住。腰带同样掌宽,用扣子扣住,看着特别精神。束腕和腰带上面还绣了一个图案,图案很特别,跟商家酒楼招牌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像是一个标志。

酒楼里不仅有小二,还有专门培训的丫鬟。每次上菜的时候,一群丫鬟排成一列走出来,手中菜肴色香味俱全,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不少人特意去商家酒楼吃饭,为的,就是这份排场。不管请客的人还是吃饭的人,都觉得特别有面子。

商家酒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菜单制作得非常别致。每道菜不仅菜名取得特别,还配了简介,以及一幅插图。图画得非常逼真,色彩也极为艳丽,乍一看还以为是真的。光是听了菜名就让人忍不住想尝一尝,再看了插图和简介,更让人垂涎三尺。

酒楼平时还卖茶点,大堂中间搭了个二尺高的台子,每日都会有说书先生在那里说书。每天,商家酒楼几乎都是顾客盈门,让人好不嫉妒。

贺云绮仔细回忆着商家酒楼的情况,把自己记得的东西一一记录下来,接着,就开始跟张秀华提议,怎么装修酒楼。张秀华被她舌灿莲花说得晕晕乎乎的,也没怎么怀疑,就按着她的说法派人去请工匠,开始装修酒楼。

商锦秀还不知道贺云绮怂恿张秀华盘下了一间酒楼的事,她正忙着找人制作瓷器和桌椅。酒楼才到她手上,她现在年纪小,威信是半点没有,不好做大的改动,里面的老人更是不好得罪,只能先从细微处入手,做一些改动。

她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先从器皿和桌椅入手。酒楼用的碗碟筷子都是一般人家常用的,没什么特色,商锦秀就决定找人做一些形状别致的瓷器出来。至于桌椅,酒楼用的是四四方方的八仙桌和细长的条凳。

条凳比较窄,坐着并不舒适,也没有靠的地方。商锦秀想了想,就决定做成后世餐馆里的那种带转盘的圆桌和有靠背的椅子。椅子做成那种符合人力工学的设计,坐着更加舒适。桌子的话,倒是还可以再加一些小型的方桌,靠墙放置,方便数量少的客人。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商锦秀想了想,决定趁着等待的功夫,改良改良菜色。她画了餐具和桌椅的样子,就去找李淑华。毕竟她还是个孩子,找人的事,还得靠李淑华才行。

李淑华看了图样就很惊奇,问商锦秀是怎么想出来的,商锦秀找了借口糊弄过去,李淑华便夸她聪明,拍着胸脯保证帮她找人做好。

有了她的保证,商锦秀也就不担心了,又跟李淑华说,要去酒楼里试菜。李淑华看她有模有样的,很有主见,心里很是高兴,安排好餐具和桌椅的事,就带着商锦秀去了酒楼。

商锦秀把酒楼的大堂和雅间都看过了,又去看了厨房,接着,就开始试菜,让小二把店里卖的每道菜都端上来。

李淑华知道商锦秀在吃的方面很有些心得,也就没有阻止。菜上了之后,商锦秀发现味道跟自己在商家平时吃的比起来并没多少差别,每道菜的量还挺多,摆盘上也没什么讲究几乎就是随便往盘里一盛,非常实在。

再问了菜的价格,都不高,可以说非常实惠。

商锦秀便忍不住想,难怪酒楼生意还行,赚得却不多,这也太实在了!她没急着提意见,而是花了一天的功夫把整个青山县的酒楼都跑了一遍,做了一番市场调查。

对比下来,商锦秀发现自己的这间酒楼里的菜,味道和其他酒楼的比起来差别不大,胜在量要稍微多一些,也就是够实惠。或许是这里的人都比较实在,并不怎么注重摆盘的艺术,量也都比较多,不像后世,价格又贵量又少,味道还一般。

商锦秀想了想,做买卖首先得考虑市场需求,青山县不大,这里的人也都是普通人,菜若是一味追求摆盘的艺术反倒不实际了,量也不能太少。原来的这些还是得保留,只需要在摆盘上稍微注意点,同时想办法改进味道,量稍微减一减。

至于其他的,等以后若是有机会把酒楼开到繁华的地方,倒是可以好好琢磨琢磨,狠狠地宰一宰那些富户。

不过,雅间倒是可以改一改。一般进雅间的银子都不少,可以换一份跟大堂不同的菜色。

她回到家,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了下来。然而没多久,李淑华就把她叫了过去,眉头微皱,怀疑地看着她。

商锦秀心里咯噔一声,差点以为李淑华是看穿了她的身份。她强自镇定地走到李淑华面前,尽量平静地问:“娘,怎么了?”

李淑华将商锦秀画的图纸拿出来,皱眉问她:“秀儿,你老实告诉我,这些真的是你胡乱想出来的?”

商锦秀诧异,图纸上的东西确实是她自己想的。餐具的造型在现代常见的造型上加入了古典元素,花色则在古典的元素里又加入了几何元素,分了好几类。

商锦秀点了点头,问道:“是呀,怎么了?”

李淑华眉头皱得更紧,她说道:“有人告诉我,贺家也在找人做差不多的东西。”

064 警觉



李淑华派出去的人名叫李岩,很可靠,并且很会办事。他去找信得过的瓷器和木器作坊定做东西,因为相熟,作坊里的工匠就跟他提了提,说贺家也找了他们做差不多的东西。

李岩就留了个心眼儿,跟工匠打听了一番。工匠跟他很熟,再加上心里也觉得奇怪,就跟他说了,只是没给他看贺家送去的图纸。据工匠说,贺家给的图纸跟他拿去的很像,样式很奇特,只是贺家的图纸画得比较粗糙,并不细致,只画出了大致的轮廓。

不像李岩拿去的图纸,不仅画得细致,还把重点都标注了出来,提了要求。看得出画图的人非常仔细,对要做的东西也很了解。

相比起来,贺家送来的图,画图的人显然只知道个大概。

本来工匠也没多想,只是商家的图纸一送来,这才觉得事情奇怪。因为和李岩有点交情,就多嘴提了提。

李岩觉得事情有点诡异,知道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没提出要看贺家的图纸,而是找人打听了一番,这才得知贺家刚盘下一间酒楼,看样子是准备做酒楼生意。他去那间酒楼看了一眼,酒楼已经停业,门口挂了个牌子说是准备装修。他便回了商家,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李淑华。

李淑华这才找了商锦秀,问她图纸的事。

商锦秀听李淑华说完,得知贺家盘下酒楼,还画了图纸找工匠做餐具和桌椅,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若是别人也就罢了,偏偏是贺家,时间还隔得这么近,怎么看都有点跟她别矛头的意思。

否则,为什么贺家不早不晚,正好在李广财送了她酒楼的第二天就盘下了一间酒楼?甚至就连餐具和桌椅的造型都跟她的完全一样?

商锦秀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