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进入了长安城,上了朱雀大街,看到西市入口处那一栋高达四层的醉月楼的时候,江志轩的心情才稍稍好点。奶奶的,这官儿当得也没意思,整日里担惊受怕的,还吃力不讨好。还不如每天在家中呆着,为爱妻帮帮忙,整整一下账目,带一带儿女。这样想着,江志轩的心境才终于开朗了不少。

虽然心中早就已经在牵挂着爱妻和三个儿女,可规矩毕竟是规矩,自己如今还是朝廷命官,还是钦差大臣。终究还是得先去皇宫报道点卯,然后才能回家。因此,江志轩只好强按着对小小和儿女们的牵挂,先随传旨太监入宫面圣。

含元殿的早朝已经到了快要散朝的时候,明日就是朔望大朝,因此,很多重要的事情,在今日的小朝会上要定个调子出来。此时,长孙无忌等一千老臣,正在和魏征争论得面红耳赤。而他们争论的内容,正是关于对江志轩回京之后的安排。

长孙无忌等人,坚持认为杭州兵变,是因为江志轩处置不当,逼得江淮两道都护府造反,应该处以极刑;而魏征则认为,江淮两道早有反意,即便朝廷派驻杭州的刺史不是江志轩,换成王志轩张志轩,江淮两道都还是会反。江志轩只不过恰逢其会,所以不应处置江志轩。相反,江志轩临危不惧,在杭州兵变一事的处置上应对得体,应该予以褒奖。

两人都是李世民最为信任的臣子,两人身边都各有一群摇旗呐喊的帮手。因此这个问题从今日早朝开始,一直争论到现在。而上面的李二陛下迟迟不表态,所以这问题就一直没有个彻底的定论。

此时眼看已经快到中午了,不少官员的肚子里已经开始咕咕叫。

可两位大佬带着一群小弟在那里掐架,他们又插不上话。而最有资格插话的李二陛下成了闷葫芦,最有立场插话的京兆府少尹李如松,御史大夫秦遗风,秘书监何进,吏部右侍郎吴俊成等人,却又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好像入定了一般,让人觉得万分诡异……

就在百官心中哀叹,今日怕是要饿一天肚子的时候。突然有殿前侍卫跑进含元殿,高声禀报道:

“启奏陛下,江大人奉旨回京了!”

正在争论的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闻言同时安静了下来。一直如同老僧入定一般的李二陛下,终于也在龙案上睁开了眼睛,沉声问道:“在何处?”

“江大人此时正在殿外候召!”侍卫躬身答道。

“那就叫他进来呀,回来了不赶快来见朕,呆在外面晒什么太阳候什么召?”李世民的语气当中颇有些责备的意味。

侍卫连忙应了一声“是”,然后匆匆返身跑了出去。殿中诸人面色各异,魏征的眉头皱成了一个大疙瘩:陛下是何时召江志轩回京的?

而长孙无忌则满脸得意之色:嘿嘿,看来陛下终究还是抗不过我们这些老臣的面子,真的把江志轩给召回来了!也就是说,陛下打算照顾老臣们的面子,治江志轩的罪……

可是陛下方才的语气……似乎不像是要治罪的样子啊!

一旁的何进李如松等人,面色丝毫不变。召江志轩回京的圣旨。

就是出自何进的亲笔手书,所以这件事情他们几人早就已经心知肚明了,当然没什么好奇怪的。虽然不知道最终陛下会如何安排江志轩。

可他们心中却清楚,江志轩绝不会有什么危险。

很快,一身绯红官袍的江志轩便出现在含元殿内的大红地毯上。

从跨进殿门的那一刻起,便有无数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他身上。

同情者有之,嫉恨者有之,漠视者有之,不一足尔。江志轩对这些目光全然不加理会,紧赶几步走上前去,在含元殿的中间恭恭敬敬的跪拜下去:

“臣、杭州刺史、苏杭盐铁案处置使,江淮道平叛钦差江志轩,叩见吾皇万岁万万岁!”

“爱卿平身!”龙案之上的李

世民, 一双眼睛微微眯着,细细的打量着江志轩。他瘦了,虽然收拾得清爽利落。可李世民还是能看得出来,江志轩瘦了不少。身上以前的书生之气也减少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杀伐决断的英武之气。

“唔,不错,虽然瘦了并多,可也成熟了不少!爱卿辛苦了……”

等江志轩站起来之后,李世民第一句话就是如此说道。殿内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帮人微微色变:陛下这是何意?为何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如此轻言抚慰?而魏征那边的人则是面现疑惑:陛下这唱的是哪一出啊?从千里之外把人召回来,就是为了看看这人瘦了还是胖了?

江志轩听李世民这样一说,心中仅存的一点担心也消褪得无影无踪,躬身拱手答道:

“谢陛下挂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是身为臣子的本分,臣丝毫不觉辛苦,只感荣耀万分!有陛下谆谆教导,臣岂敢有一日懈怠,若还像以往一般浑浑噩噩,又如何为君分忧……”

李世民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臭小子倒是会说话。

不过这些话,在这含元殿上就不要说太多了,免得百官认为他是个马屁精。于是当即摆摆手道:

“不说这些了,江爱卿,朕来问你,苏杭盐铁案,杭州兵变案,可曾处理完毕?可还有余留收尾不曾完成?”说着眼神灼灼的望着江志轩,生怕他给出一个否定的回答。而一旁以长孙无忌为首的一众开国功臣,也同样如此。

他们则生怕从江志轩嘴里听到肯定的答案,因为若是那样,就表示他们先前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若是保不住陈文远和欧阳兄弟等人,他们这些老臣的威望,必将大跌!

江志轩自然知道李二陛下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当下拱了拱手,朗声答道:

“回陛下,已经全部处置妥当,不曾留下丝毫手尾。苏杭盐铁案和杭州兵变案,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臣正是因为彻杳苏杭盐铁案,才逼得江淮两道都护府铤而走险,起兵叛乱。虽说最后平定了叛乱,诛杀了叛军首领陈文远及欧阳自明等人,可也因此为江淮两道三十一州带来兵祸,舟山,钱塘等六县存粮,被叛军洗劫一空,无数房屋居舍被叛军破坏焚毁,六县百姓流离失所者几近十万众。臣有罪,请陛下降罪……”说着,江志轩再一次一撩袍服跪了下去!

长孙无忌等人瞪大了眼晴,不可思议的望着江志轩。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江志轩竟然真的敢擅自处置了陈文远和欧阳自明等人。在他们看来,陈文远和欧阳自明等人,都是二品三品的高官。而且江淮两道叛乱,这已经是弄得举国皆知的大事情。江志轩竟然未经请示朝廷,就仗着钦差的身份,将这几人杀了,他以为他是谁?因此,不等龙案上面的李世民表态,长孙无忌当即就出班奏道:“陛下,此事实在太过荒谬!江志轩身为江淮道平叛钦差,虽说有临机专断之权。可据上月的奏报,江淮道的叛乱便已平息,首恶陈文远和欧阳自明等人皆被朝廷大军所擒。按照律法,江志轩本该将叛军首恶押赴京城,交由三司会审。可江志轩竟然如此专断,擅自将叛军首恶斩杀,如此目无法纪,臣请陛下诛杀此僚,以正国法!”

江志轩被吓了一跳,他虽然知道李二陛下断然不会杀自己。可这长孙无忌竟然如此狠毒,一句话就要至自己于死地,犯得着么?我老婆好歹也三番五次的救了你妹妹和外甥的命,若是没有你妹妹和你外甥,你以为你这个国舅爷还能坐的安稳?真是个蠢货!江志轩正在愤愤不平的想着,却又见长孙无忌身后蹦出来一个人:

“陛下,臣赞同长孙大人的意见,请陛下从重处罚江志轩!此外,臣还要弹劾江志轩滥用职权,借苏杭盐铁案处置使的便利,在江淮两道刮地三尺,收刮银钱数百万贯,交由其妻弟李自华!名为筹备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实际上中饱私囊,从中牟利!请陛下着有司彻查……”

“陛下,臣弹劾江志轩结党营私,用人唯亲。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盐铁使,为江志轩妻弟。盐铁副使,则分别为江志轩的同年好友吴佩吴子瑜和莫少杰。此外,钱塘等几个产盐大县的盐铁令,亦是江志轩的亲友担任……”前面那人说完,有一个人蹦出来,慷慨激昂的弹劾起来!

江志轩不禁有些傻眼了,他知道自己在苏杭的所作所为,肯定得罪了一些人。可他万万没想到,才一回朝,连气都来不及喘一口,便被这铺天盖地的口水官司给淹没了……

第二六二章 轻松过关

听见下面以长孙无忌为首的那一群臣子,如此肆无忌惮的弹劾江志轩。李世民不由皱了皱眉头,这也太不像话了吧?无论如何,江志轩在杭州也是功大于过的。今日人家才刚刚回朝,连气都没喘一口,你就如此激动的要置人于死地。人家是挖了你祖坟,还是抢了你的女人啊  …

可是这些话李世民是万万不能说出来的,他是皇帝,皇帝的作用是拍板,不是拉架。所以他没有开腔,而是把深邃的目光投向了另外一边的魏征那个团伙。这两伙人原本也是一伙的,可是在江志轩这个问题上,长孙无忌已经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不能理智的考虑问题,所以站到了魏征的对立面……

果然,等长孙无忌那边的人一说完。魏征也不等手下的小弟发言了,自个儿直接抡起膀子赤膊上阵。站出朝班先向李二陛下拱手意思了一下,然后便转过身来面对着长孙无忌那一伙人,口水四射、慷慨激昂的反驳道:

“陛下,长孙大人,江大人身为平叛钦差,自然便有权利处置杭州兵变的一应事务,包括对叛军首恶的处置。长孙大人以此弹劾江大人,难以服众。至于另外几位大人所弹劾的江大人滥用职权,结党营私,用人唯亲等罪状,本官想,还是先听听江大人本人的说法,之后再下结论也不迟……”

长孙无忌被魏征这样顶了一下,噎得半天说不出话来。他自然知道,既然是钦差,那便是代表皇帝陛下,对于钦差权限下能做的事情他一清二楚。虽然陈文远和欧阳兄弟等人都是二品三品大员,可江志轩却是个超品的钦差,如此处置从道理上是说得过去的。他只是一下子急怒攻心,才暂时的丧失了心智而已……

龙案上的李世民听了魏征类似于总结性的发言,轻轻的点了点头:“唔,魏卿言之有理,江志轩,关于几位大人弹劾你滥用职权,结党营私,用人唯亲的罪状,你有何说法?”

趁着刚才魏征和长孙无忌打口水仗的当口,江志轩早就已经理清了思路,准备好了言语,当下拱手跪拜下去,然后说道:“请陛下允许微臣自辩!”

“准!”李世民大方的挥了挥手,原本绷直了的身体又舒缓下来,软绵绵的重新靠在龙椅上,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难怪这天下人人都想当皇帝,这种生杀予夺的感觉,真是……爽!不过,这龙椅要是再柔软一点就好了……

李二陛下可以如此悠闲放松,可江志轩却不行。虽说心中料定了上面那位不会真的杀了自己。可若是表现不好,对杭州和盐铁署的事情说不出个子卯寅丑来,以后怕就难以出头了。当下清了清嗓子,沉声说道:

“谢陛下!”然后站起来,转过身对方才弹劾他的那个张着一张老鼠脸的大臣,目露寒光的问道:

“敢问这位大人,方才您弹劾下官滥用职权,中饱私囊?有何凭证?”

那老鼠脸自从李二陛下允许江志轩自辩的时候,心中就知道不妙。

不对呀,陛下这幅模样,似乎不像是要惩办江志轩的征兆啊。不过,能混到这个地步、在这朝班之中有一席之地的人,无一不是成了精的人物。

听见江志轩向他要凭证,他也不慌乱,心平气和的答道:“江大人,御史台有风闻奏事的权力。故而,本官手上并无凭证,但是近期本官时常接到苏杭等地的奏章,弹劾江大人你,以设立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的名义,向各大盐铁商收取银钱,据说其数目已多达三百万贯之巨。敢问江大人,这些银钱如今在何处?又是用于何处?”

江志轩闻言呵呵一笑,转身对龙案上的李世民拱了拱手,又转过身来面向百官:

“陛下,各位大人,御史台的这位大人所弹劾之事,确有其事。不过却又有一些不确切之处。其一,这些银钱并非是下官向各大盐商和世家强行收取的,而是以入股的名义,明码标价,价高者得;其二,这三百万贯当中,有一百五十万贯需要用于盐铁专营署的筹办,必须留在杭州,另外的一百五十万贯,下官已经换为飞票,带回京师,准备上缴国库;其三,这三百万贯当中,有近十万贯是下官所出!敢问诸位大人,可曾在何处见过如同下官这般,从自己兜里拿钱出来中饱私囊的?”

“至于另外一位大人,弹劾下官用人唯亲。下官倒是想问一问这位大人,不知吏部可曾收到过,下官申请提调百名青年低级官吏到盐铁专营署任职的奏章。早在盐铁署成立之前,下官便已经发过三道奏章至吏部。盐铁署成立之后,人手紧缺,甚至连下官都不得不亲自上阵,到各大盐场监督施工。那时候,下官又曾经连发三道奏章,再次申请吏部抽调人手,补充缺额。但是到今天为止,吏部都不曾派出一人。

下官办的是陛下赋予的差事,自然要想方设法的完成陛下交代下来的任务。吏部不派官员下来,下官便只好自行解决人手问题……敢问这位大人,难道您的意思是要下官置陛下交代的差事于不顾,任由江淮两道每年再损失数百万贯的盐铁税收么?”

方才弹劾江志轩用人唯亲的,正巧就是吏部左侍郎。江志轩说的那几分奏章,他自然是知道的。但是,自从江志轩去了杭州,开始查办苏杭盐铁案开始。吏部便在长孙无忌的授意下,处处和江志轩作对。

但凡是江志轩呈上来的奏章,不管有理无理,吏部都统统否决。此时听江志轩在朝堂上把这事儿说出来,那吏部左侍郎老脸一红。担心的朝龙案上面的李世民望了一眼,生怕李世民因此而龙颜大怒。

好在李世民似乎暂时还没有发火的意思,吏部左侍郎心中稍稍安稳了一点。但是对江志轩的反驳,

却再也说不出话来。不管吏部是出于什么情况。在江淮盐铁署这件事情上。都是说不过去的。前后三四个月的时间,人家请调一百多名官员,前后发了七道奏章,却一个人都没有调过去。大唐的官员什么时候变得如此紧俏了……

问完了这两个人,江志轩又转向长孙无忌,准备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风格,再对这位长孙老大人倒打一耙,却听见龙案上面的李二陛下轻咳一声缓缓的开口了:

“唔,江爱卿之言,诸位大人可还有疑问?”

江志轩见李二陛下不让他对长孙无忌发难,一开始还以为皇帝陛下这是要顾忌国舅的面子。随即才猛然醒悟过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长孙无忌弹劾的是自己胆大妄为,仗着钦差的身份斩杀了杭州兵变的首恶;而这件事情,可是李二陛下暗示自己干的。要是在朝堂之上扯出来,指不定又会闹出什么其他的风波……

这时候,户部尚书站了出来:“老臣有些疑问,想要请教江大人……”说着带着请示的眼神向龙案上的李二陛下望了望,见对方点头首肯了,这才转过身来,先对江志轩作了一个揖,这才慢悠悠的开口道:

“请问江大人,这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具体是如何划分职权,又如何运作?又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钱财来支撑?江大人又为何允许民间的钱财流入其中?”

这些问题,早在小小给江志轩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江志轩也如此问过小小。因此,这根本就难不倒江志轩,只听他清了清嗓子,充满磁性的嗓音再次响了起来:

“回老大人的话,江淮盐铁专营署,设盐铁使一人,盐铁副使二

人,专管江淮两道的盐铁生产。运输、销售。盐铁署剥离于当地衙门之外,由朝廷直接管辖。在盐铁正副使之下,各州县再单独设置盐铁令,专门监管当地的盐铁生产和运输。盐铁的销售,则由盐铁正副使负责,由朝廷在江淮两道范围内,开设数百个销售点,直接向民众销售。省去了以往层层盘剥的环节,一方面,能够让盐铁的价格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因为全部把持在朝廷手中,加之销售量大,故而所得不减反增……

至于为何需要如此大量的钱财,相信老大人也明白。要在江淮两道范围内开设如此多的销售点,自然所耗甚大。然而若是要国库一次性拿出多达一百五十万贯的现钱,相信老大人您首先就会和下官拼命。

而实行盐铁新政又势在必行,故而,下官只能吸引民间资本,以合作分红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其中。如此以来,既解决了资本的问题,同时,也是给以往从事盐铁买卖的豪门大阔一次机会,防止他们狗……

呃……铤而走险、铤而走险……”

那位户部尚书老大人,当了这个朝廷十几年的管家,自然是有些水准的。当然能听明白江志轩这些话里的意思,他也清楚这样能够给朝廷带来的好处。所以,沉思了半晌之后,这位老大人砸了砸嘴,然后转向龙案上的李二陛下,颤巍巍的说道:

“启奏陛下,老臣认为江大人此举,定然能为国库带来极为巨大的利润。不过,江大人此举,未免有与民争利的嫌疑。故而,老臣弹劾江大人与民争利,请陛下圣裁!”

江志轩顿时又傻了眼,原以为这个老头子听了他这一番侃侃而谈,会夸赞他几句。没想到最后夸是夸了,可夸了之后却也跟着弹劾起来。刚想叫几声撞天屈,随即猛然醒悟过来——这老家伙高哇:陛下为了安抚长孙无忌和东宫这些人,定然是需要惩戒自己一番,意思意思的!可若是依照前面那几个老家伙的弹劾,哪一条都是杀头之罪,陛下肯定不乐意的。

唯有这位老尚书弹劾的罪状:与民争利,这种事情可大可小,根本就不算回事……

果然,龙案上面一直不曾表态的皇帝陛下,听了这位户部尚书弹劾的内容,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然后站起身来:“传旨,原杭州刺史江志轩,担任苏杭盐铁案处置使期间,设立江淮盐铁专营署,与民争利。着罚俸一年,免去江志轩杭州刺史之职,仍保留开国伯爵位。命其在家反省,不得旨意,不得擅自离京……退朝!”

一干大臣连忙三呼万岁,长孙无忌等人虽说心有不甘,可皇帝陛下金口一开,他们也不能再说什么!就在众人纷纷准备离去的时候,又看见皇后娘娘身边的太监总管急匆匆的跑了回来,再着老远便喊道:“江大人留步,皇后娘娘有请……”

他这一声喊,顿时又把所有朝臣的心思给勾起来了。长孙无忌这一边的人,纷纷弹冠相庆,认为这是皇后娘娘打算为自己的哥哥找回场子了。可长孙无忌却皱起了眉头,他那个妹妹他非常清楚,对于这种朝廷上的事情,从来就不会加以干涉。何况这姓江的夫人,还三番两次的救过他妹子的性命,所以妹妹是万万不会去找这姓江的麻烦的。

相反,这很可能是皇帝陛下的授意:

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这本来就是天子的御下手段啊……

江志轩此时也还没反应过来,杭州刺史这个职位保不住,早在传旨太监到杭州的那天他就知道了。让他想不到的是,竟然就这样就轻轻松松的过关了,原本他以为至少也会被狠狠的呵斥一番,然后把自己的官位爵位什么的都剥去,让自己当上一段时间平头老百姓呢,没想到竟然如此轻松?

而且这个时候皇后娘娘又派人相请,说不定还有好处捞,这样想着,江志轩脸上竟然也泛起了一丝笑意:

“莫不是娘娘又把小小和虎头、丫丫蛋蛋他们接到宫里来了,要给我摆接风宴……”这样想着,江志轩全然不顾身后百官的窃窃私语,昂首挺胸的跟着那太监朝太液池而去……

第二六三章 甜枣

太液池御花园,李世民已经换下了朝服,身上穿着一身青色紧身绸袍。李世民的脸上挂着一种轻松舒适的笑意,是的,他的确非常轻松。

杭州兵变已经平息,名义上的首恶已经被江志轩干净利落的处理掉了,再不可能牵扯到那个不成器的东宫身上;苏杭盐铁案也已经得到了最妥当的处置,由此带来的每年能够产生的数百万贯的利润,更是给了李世民一个意外的惊喜。江志轩,朕果然没有看错他,李世民如是想到。

长孙皇后张罗着宫女太监们,流水似的往御花园的小花厅中传送着美酒佳肴。这不是正式的皇家赐宴,所以也就没那么多规矩。两拨人马分别前往东暖房和西市的江府,去请江浩宇和小小。不错,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这就是李世民的御下手段。刚刚在朝堂之上,他才罢了江志轩的官,自然不能出尔反尔,一下来又给他赐宴,所以便用了长孙皇后的名义……

等江志轩优哉游哉的逛到御花园的时候,抬眼便看到自己那个年近五岁的宝贝儿子虎头,正和一个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大眼瞪小眼的……蹲着马扎。两个小子的脸都憋得通红通红的,却似乎都不肯当先认输。一旁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满脸笑意的望着俩人,谁都不说话。旁边还有一个可爱得让人想要偷回家养的小女孩儿,一个劲儿的在一旁拍手叫道:

“皇兄,加油,要是输给虎头你就丢人了!”

“虎头,不要认输哦!一定要赢了皇兄!”也不知道她究竟是哪一

派的……

虎又是面朝江志轩的,但是此时他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站在自己的对手身上,所以根本就不曾发现他老爹回来了。而另外一个小子,由于是背对江志轩,所以江志轩一时还没能认出来,不过看那背影,怎么瞧着有点像晋王殿下呢……混蛋,那就是晋王殿下……

“虎头,你个臭小子,怎么敢如此对晋王殿下不敬?”待走近看清楚了,江志轩被吓了一跳,顿时出声一阵爆喝,把两个已经撑到穷途末路的小家伙吓得一个哆嗦,原本姿势标准的马扎,再也不能维持原状,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他这一声爆喝,不仅把两个小家伙吓到了。正全神贯注的观战的李二陛下夫妇也被吓得不轻,长孙皇后不停的用手轻抚着白花花的胸脯,似怨似艾的白了江志轩几眼,李世民则大为不满的转过头来瞪着江志轩:

“乍呼呼的吼什么?一点封疆大吏的体统都没有,看把两个孩子和朕……的皇后吓的……”

江志轩闻言脸色变了一变,顿时给出一副如同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一般的嘴脸:“陛下,微臣现在已经不是封疆大吏了……”“那也得跟朕注意体统,不是封疆大吏,还是天子门生,还是太中大夫,还是开国伯呢……”李世民望着江志轩那副嘴脸,心中好笑,却板着一张脸,维持着皇帝陛下的威严。

“可这都是些闲差……”江志轩嘟囔道。

“呵呵,怎么?闲差不好么?朕体恤你,觉着你在那边累坏了,让你歇息一段时日,好生在家享享天伦之乐不好么?感情朕的一片好心,被你当做了驴肝肺?气死朕了……你都……”

夫唱妇随,李世民在那里数落江志轩,长孙皇后则在一旁帮腔:“可不是么?才去了那边不过一年,整个人便瘦了一圈。若是一会儿让小小看见,指不定该怎么腹诽本宫和陛下呢……”江志轩闻言心中感动,面前的是谁啊?那是整个大唐帝国最为尊贵的两个人,却对自己这么一个小青年如此优柔有加。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自家人,这份厚恩,真不知该如何报答。

不过,反正也已经欠了这么多了,也不在乎多这么一点儿,当下点了点头,装傻充愣的笑道:“那臣就去享天伦之乐啦?”一边说,一边就朝那边已经发了半天愣的虎头拍了拍手:

“虎头,还愣着做甚?看见爹回来了,连声招呼都没有?”

虎头已经快五岁了,已经学会了小小的矜持。看见面前突然出现的这个人,竟然是自己半年不见的老爹,似乎有些不敢相信。一双白白胖胖的小手在眼睛上揉了揉,使劲的瞪着看了半晌,脸上终于挂起惊喜的笑意,张开双手就朝江志轩扑了过来。江志轩瞧着宝贝儿子这幅模样,哈哈大笑着蹲下去张开双臂,闭着眼睛等着迎接儿子的冲击。

结果等了半天也不见有动静,这么短的距离,就是蜗牛爬也该爬到了。睁开眼睛一看,这个小混蛋竟然才只往前面迈了两步就不动了。

扭扭捏捏的站在那里绞着手

指头,原来是见到有这么多人在这里看着,小家伙有些不好意思……

江志轩再也按耐不住心中对儿子的思念,还有分别半年之后再次见到宝贝儿子的那份激动。飞快的上前两步,一下子就把儿子抱了起来,嘴里乐呵呵的叫道:

“哈哈哈,我的宝贝儿子,快来快来,叫声爹来听,都快想死爹了……”一边这样说着,一边抱着虎头不停的摇摇晃晃。

虎头被老爹有力的双臂抱着,也丝毫不担心掉下来,反而发出一

阵阵清脆的笑声。听见老爹的话,想要叫。

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小家伙又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扭扭捏捏的抓着江志轩的衣领,凑到江志轩的耳边轻轻的叫了一声:“爹……”

这一声轻轻的爹,叫得江志轩那是一个荡气回肠。就是声音小了点听得不过瘾,于是摇摇头笑道:“声音太小了,爹听不见,再叫一声,要大声点……”

虎又明知道老爹是在作弄他,心中那股调皮劲上来,再次凑近老爹的耳边,扯开喉咙大吼一声:“爹!”震耳欲聋的声音吼得江志轩耳膜阵阵作响,可他却丝毫不介意,反倒笑得更开心了:“哈哈哈,乖儿子……”

一旁的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含笑望着这一对久别重逢的父子,丝毫没有计较这对父子君前失仪的意思。旁边的雉奴李治,原本就和虎头感情甚笃,再加之他已经得到消息,这位江大人即将成为自己师傅,因此也丝毫没有见怪的意思。而另一旁的小兕子,看见虎头和自己的爹爹玩得开心,干脆就撅着小嘴跑到李世民身边:“父皇,您好久都没抱过兕子了,兕子也要父皇这般抱着……”

李世民哈哈大笑,指着在一边只顾着自己俩父子高兴的江志轩笑道:“看看看看,给朕惹麻烦了吧?哈哈,好好好,来,父皇也抱抱我的小兕子……”说着就玩下腰去,把小兕子抱在怀里,学着江志轩的模样摇晃起束……

笑闹了一阵,李世民终究年纪大了些,感觉抱着年近十岁的小兕子有些吃力了,便将她放下来,转头向长孙皇后问道:“观音婢,你那好妹子怎地还没到?”

长孙皇后闻言白了他一眼:“从皇城到西市,来回再快也要半个时辰,哪儿有这么快?”

李世民对自己老婆风情无限的白眼视若无睹:“要不咱们先开始吧,大人不饿,小家伙们可受不了!”

长孙皇后却坚决的摇了摇头:“不行,若是平时还可以,今日却不行,必须等小小到了之后才开宴……”

李世民先前还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