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旺夫-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呃……当然,拿进去很快又能出来,老爹就是京兆府的大老板呢……
小小没有惊动任何人,自个儿洗漱一番之后便上床休息了。躺在床上,小小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回想着来到这个盛世大唐这么些年,结识了那么多人,有了一个温暖的家。有了一个对自己疼爱有加,紧张不已的夫君,有了三个调皮捣蛋可爱万分的儿女,有了钱也有了权。可以说,所有自己在后世想都不敢想象的东西,如今自己都有了。然而,如今出现的危机,若是处理不当,那么所有拥有的东西都可能在旦夕之间化为飞烟……
既然如此,别说是到宫中住止一段时间,即便是坐牢,恐怕该去都得去了……
翌日一早,小小将家中诸事交代了一番之后,便带着虎头和丫丫蛋蛋乘坐马车前往宫中。家中诸事,让鬟儿先兼顾着。好在鬟儿在华阴之时便和江家的几位伯父伯母相熟,威望和能力也都足够,小小倒不用担心太多……
到了宫中,李世民身边的大太监王德早就已经在太液池等候着了。待小小抱着蛋蛋从马车上下来,立马有宫人过来伺候着。抢着拿行李什么的,这让小小有些迷惑,出声问道:
“王总管,你这是做甚?”
王德一边吩咐着宫人们将小小的行李往马车下卸,一边答道:“回夫人,昨儿个陛下就吩咐了,让咱家把甘露殿收拾出来,以供夫人和公子们居住!”一边说着,一边拎着行李朝内而去。
小小闻言却给吓了一跳,甘露殿她知道,那是李世民的老头子李渊生前住过的地方。自贞观五年李渊升天之后,甘露殿也空了下来,平时仅有几名老太监看守着。虽然很可能已经已经有些破败,可那毕竟是宫殿。李世民让自己和儿女们住在这样的地方,这可是真正的违制了啊。自己不过是来陪陪长孙皇后,尽一个臣妇的责任,送她最后一程,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尽可能的过得开心快乐些,李世民却搞得如此隆重,这不是把自己一家往风口浪尖上推么……
带着这样的心思,小小忐忑不安的牵着虎头的小手,领着两个可爱的龙凤胎儿女一颠一颠的跟着王德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还在寻思着这件事情,可是无论怎么想都不得要领,搞不清楚李世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小小打死也不会相信,以李世民的精明和雄才大略,在这件事情上面会如此糊涂和不顾一切。因为那根本就范不着……
到了甘露殿,太监们把行李都搬了进去,其实说行李也没什么东西。就是小小和儿女们几件平日里的换洗衣服,还有一些用习惯了的器皿和丫丫蛋蛋的玩具,总共就两个不算大的包袱。
小小在殿门口的时候,仔细打量了一番这栋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住过的宫殿。根本就丝毫不像是自个儿想象中的那副衰败、杂草丛生的模样。相反,整个宫殿金碧辉煌,亭台楼阁多不胜数,比李世民夫妇自己住的大明宫还要豪华。
这也难怪,这甘露殿本就是李世民武装夺权之后,为了讨好老头子,同时也为了堵住天下人之口,让天下人知道自己还是尊重自家的老头子而特意重新装饰过的,当然要极尽奢华之能事。在那之前,甘露殿就一直是皇帝的寝宫,后来李世民还觉着不够,又重新修建了大明宫。可是大明宫还没修好,李家的开山祖师爷李渊就两腿一蹬登了极乐。于是李世民便草草的将大明宫收尾,担心天下人说他铺张浪费,便带着后宫和儿女们硬着头皮搬进去住了下来。可李世民心中纠结啊,大明宫并没有按照当初的设计施工完全,很多地方都比不上甘露殿。李世民一心想着抽个机会搬回甘露殿住呢,当然不能让其荒废了于是便以缅怀父亲的名义,每年都派人花费不菲的银两翻新和维修甘露殿,这甘露殿自然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门口伺立着很多宫人和太监,小小粗略的数了数,怕不下三十人,其中有十来个太监,其余的都是亭亭玉立的宫女。
王德将行李搬进去之后,转回头来对这些宫女太监们吩咐道:“都听好了,这位便是皇后娘娘的妹妹,三元进士江大人的夫人!”说着指了指小小,然后接着说道:“娘娘凤体微恙,江夫人特地进宫陪伴娘娘,这几位是江大人的公子和小姐。这段时间,江夫人和她的公子小姐们,在这甘露殿暂住,所有人都给我用心的服侍着,不要出半点差错,否则不用咱家多说,你们也知道这宫中的规矩……”一群宫女太监们整齐划一的答道:“遵命,王总管!”声音、语气、行礼的动作整齐划一,让小小挑不出半点瑕疵,心中荒唐的想着:果然是皇帝老儿家的下人啊,江家的下人已经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了,可跟皇宫当中的比起来,起码在这方面还是差得太远了……
小小此次进宫就带了翠巧一人过来,主要是考虑到丫丫和蛋蛋两个小家伙认生,宫中的下人们不一定招呼得下来。至于虎头则完全不用考虑了,这个臭小子已经三岁有多,眼看着咋么眼的功夫就四岁了,已经到了“逗人踹”的年纪,他不主动到处去闯祸就阿弥陀佛了,还担心他认什么生……
王德吩咐完毕,又让小小对宫女太监们吩咐几句,定一些规矩。
这到让小小有些措手不及,她完全没想到这次入宫会享受这样的待遇。
不过慌乱也就是一瞬间的功夫,自己又不会再宫中常住。
甚至很可能只能住个十天半个月的,哪儿要什么规矩?于是清了清嗓子,轻声说道:
“没什么规矩,本夫人只是在宫中暂住一些时日。平日里我要陪伴娘娘,这几个淘气小子,便请大家多多费心了。若是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尽可以找翠巧询问,她是本夫人的贴身丫鬟,很多事情她拿主意便可……”
一群宫女太监们又纷纷朝翠巧颔首示意,翠巧一一还礼,进退有度颇有些章法,大户人家的下人,终究还是见过世面的,不至于手足无措。
和伺候的下人们见面完毕,王德便靠近小小身边,小声说道:“江夫人,陛下吩咐了,若是您到了这边儿,对这样的安排没有异议的话,便请您即刻到太液池,多陪陪娘娘……”
没有异议?我的异议可大了去了,小小心中腹诽着。可这事儿透露着蹊跷,跟王德这号人还真不好说。于是点点头道:“好的,小小这便出发。对了,昨日娘娘说想见见犬子和小女,今儿个我便把他们带来了,可否一道前往?”
王德连连点头:“当然可以,晋王殿下和晋阳公主,也已经在太液池等着夫人您和公子小姐们呢……”小小
脸上发出会心的笑意:太好了,江家未来的老板来了,还有那个安静可爱得让人心疼的小兕子,快半年没见了,也不知道身体好些了没……
到了太液池,李世民早就已经到了,刚半哄半强迫的喂了长孙皇后小半碗粗粮粥。长孙皇后想着今日小小还会过来,而且还会带来那个她万分喜欢的臭小子虎头,心情和精神头都不错。在她的病榻边上,小兕子和晋王李治安静的坐着,小兕子将头埋在长孙皇后的心口。用一只手支撑着自己身体的重量,生怕靠得太重了会让母后本就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旁边的李治则已经意识到什么,脸色不是很好看,挂着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悲戚之意……
小小领着三个小家伙进来,便看到这个大唐第一家庭近半人齐聚的场面。除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这俩人,忙于拉帮结派为即将到来的储君之争做准备之外,几乎所有人都到了。
在这样的场合,特别是未来老板李治在的场合,小小不想给他留下一个蹬鼻子上脸的印象。于是便当先跪拜了下去,非但如此。也拉着虎头跟着跪拜下来。然而,虎头还好。一路上小小已经跟他说过,这小东西倒也分得清楚轻重,没出什么状况。可是丫丫和蛋蛋两个小家伙才不到两岁,这就有些勉强了。小小连喊了几声,两个小家伙都懵懵懂懂的不知道怎么跪。
蛋蛋这个小东西见平日里自己的偶像哥哥突然间矮了半截,竟然还跑过去在哥哥的正面坐了下来,乐呵呵的发出一阵阵傻笑,气得小小面色铁青……
好在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此时都不计较这个,李治这个未来老板虽说平日里中规中矩,深受身边那些老夫子封建思想教条的荼毒,可他也知道今日小小来到宫中所为何事。因此。见小小拉着虎头跪了下去,他心里边已经很满意了。而看到小小竟然还要丫丫和蛋蛋也跟着下跪,连他的脸上都有些不忍……
带着三个小东西行完一个不伦不类的拜见之礼,小小便站起身来走到床榻边上。拉着长孙皇后的手姐姐长姐姐短的叫了起来,俩人互相称赞着子女们的长进,家长里短的聊了开来。李世民见观音婢的气色果真又好了许多,心中暗喜,对自己的英明决定窃喜不已。
见两个女人拉着一群小家伙聊的开心,自己插不上嘴,李世民便寻个由头悄悄退了出去。自从长孙皇后病重以来,他已经堆积了太多国事来不及处理。而且,近期那两个混账东西闹得已经有些不像话了,听说前日魏王府上的门客,竟然在出门之后,在离魏王府不过十丈的地方被人袭击,险些性命不保。不用等李如松的调查报告上来,李世民都能猜到这是怎么回事……
见李世民退了出去,小小终于按耐不住心中的疑问,突然话锋一
转,向长孙皇后说道:
“姐姐,妹妹有一事不解,还望姐姐为妹妹解惑……”长孙皇后闻言有些诧异,方才不是还拉着家常么?怎么这么突兀?
不过小小、这么远跑来陪着她,她也当然不吝为她解答一两个疑问,于是点点头道:“何事?你说吧?”
小小沉吟了一番,这才开口道:“今日,妹妹带着虎头和丫丫蛋蛋入宫之后,陛下身边的王大总管,竟然将我们母子安排到甘露殿居住。我觉着这万分不妥,如此恩宠,有违祖制吧?”
长孙皇后闻言轻笑几声:“我还以为是何事?原来是这件事情,你不用奇怪,此事是昨夜我和陛下商量之后决定的……”小小更加糊涂了:“难道这还是姐姐您的意思?您怎么不想想啊,在如此时期,我再住进甘露殿中,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抓着这样的事情做文章呢。到时候弹劾的奏章,怕得堆满陛下的御书房……”
长孙皇后嫣然一笑:“瞧把你急的,这样做是有些不妥,但这是陛下刻意为之……”
小小瞧着长孙皇后成竹在胸的笑容,脑海当中闪过一丝明悟:“莫非?”
长孙皇后不等她说完,便点点头补充道:“不错,你不是说,你家夫君如今在杭州处境艰难么?朝中亦不知道多少人想趁着这个机会,上折子弹劾你家夫君。陛下此举,就是要告诉那些人,让他们知道,陛下对你家夫君依然宠信无边,连带着连你也跟着尊荣无限……”
小小明白过来,有些担忧的说道:“可是,如此以来,陛下那边的压力可就大了。特别是魏丞相那里,怕是得跟陛下吵翻天了……”长孙皇后依然是那副笑容:“放心吧,昨晚陛下就跟魏丞相通过气了,魏丞相并不曾反对……”
小小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安安心心的在宫中住了下来……
第二四九章 强援抵达
一晃就是十余日,有了小小和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家伙的陪伴,长孙皇后的病情似乎稳定了下来。孙思邈每隔几日都会过来替长孙皇后号号脉瞧瞧病,虽然依然是摇头叹息。可也惊讶于长孙皇后的病情,生机流逝的速度似乎放缓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所有人都是极为振奋的。李世民大喜之下,对小小和江家的几个小东西更是丝毫不吝赏赐。其中就有一条,恩授虎头为晋王李治的伴读。虎头这个小东西,从此以后就多了一份差事,每日清早必须早早的起来,屁颠颠的在太监们的伺候下,跑到东暖房,跟李治一起读书两个时辰。然后和李治跟小兕子一起用早膳,之后才到太液池探望长孙皇后。
刚开始的几日,虎头每天早上起来都像一只苍蝇一般嘤嘤嗡嗡的哭闹不休。因为起得太早了,要知道,这个时候的皇子们,卯时中刻就要开始晨读,也就是凌晨六点左右。而虎头身为晋王的伴读,还要起得比这个时候更早,以便从甘露殿赶过去。这对于以前每天都是睡觉睡到自然醒的虎头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最大的酷刑……
然而,几日之后情况就大变了。每日清晨还不到时辰,虎头便急急忙忙的自己爬起来。催促着宫女太监们给自己更衣洗漱,然后迫不及待的往东暖房赶。小小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在用柳条和细盐刷牙,闻言差点将柳条咬断,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又过了好几日,小小才弄明白缘由。皇帝的子女们享受的教育,可不仅仅是文治,还有武功。
每日的晨读,并不全部是枯燥的读书。而是劳逸结合,文武相济。读大半个时辰的书,习小半个时辰的武,之后再往复一遍。虽说读书对虎头来说为难了点,但习武可是他的最爱……
而且,李治这个未来的大唐天子,虽说在大人面前是一副深沉的小大人模样。可他终究才十岁多一点,少年心性岂是那么容易就磨灭的。以前他是一个人读书,迫于压力不得不做出那副模样。而今有了虎头这个调皮捣蛋的货,虽然年纪才四岁。小是小了点,可也总算有个伴了不是?再加上虎头又极为讨人喜欢,李治对他也喜爱得紧,便找出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哄着他。
于是,两个小家伙很快黏糊到了一起。虎头每天之所以愿意那么早起来,是因为他心中一直都悠着去跟李治黏糊呢。特别是读完书之后那小半个时辰的习武,两个小东西拿着木刀木剑对攻。虎头虽然年纪小身体也小,每次都会吃不小的亏。可这臭小子还真有一股百折不挠的劲儿,愈战愈勇!
除了虎头,小小自己也收获不小。除得了大批金银的赏赐之外,李世民还大方的给了一个头衔,封小小为三品开国郡夫人,使其封号和品衔,跟江志轩的开国伯相称。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小小带着儿女们,让长孙皇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过得开心了些……
杭州城,自从上元节过后,杭州城的普通民众,就已经渐渐的发现了不对劲。在街上巡逻的全副武装的府兵,骤然间突然增加了三倍。
原本客似云来的青楼和赌馆,几乎在一夜之间被清查一空。赌馆全部关门,经营赌馆的东主和管事。寨满了杭州刺史府的大牢;各大青楼都
被严密监视,每日接待的恩客数量,籍贯都必须严格登记。每天一
早,刺史府都会派人前来收取前一日的登记信息。曾经有个别青楼,仗着家大业大,和杭州城内的某些官员交好,不把这项命令当回事。
结果很快便被查封,如此一来。再无一家敢阳奉阴违。
同时,几大城门的盘查也一天比一天严格。到了正月底,刺史府甚至发布了宵禁的命令,午夜子时过后,若是超过三人在街头游荡,巡逻的府兵可以当场捉拿。若是胆敢反抗者,可以当场格杀……
二月初,杭州城内又有传言,言道杭州城外三十里的山林中,已经驻扎了大批军队。民众们开始慌了,这种种迹象表明,马上就会有大事要发生……
杭州城西郊,就在靠近杭州西湖的一处别院之内。
杭州刺史府长史欧阳自辉,杭州别驾陈仓,录市事令伍诚赐,富阳县令王寿山,新城县令刘明远,余杭县令董其昌等人齐聚一堂。这些人,人人都身着便衣,人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兴奋、激动的神色。此时,欧阳自辉正在向所有人训话:
“诸位,正月间,皇后病重,虽不知具体情况如何,但是根据可靠消息,皇后恐怕是不行了。皇后一倒,太子殿下便失去了最有利的一把保护伞。以今上对太子殿下和魏王李泰的态度,必然会废太子…”
“我等深受太子殿下厚恩,此时,到了我等报恩的时候了。正月初,江淮两道都护府做出决定,全力支持
太子殿下。必要的时候,甚至会以兵谏的方式,向朝廷和今上施压。
然而如今诸位都看到了,此事不知何故走漏了风声。观今日杭州城的举动,老夫断言,那黄口小儿定然还会有后续举动,咱们不能束手待毙。所以今日将诸位密召至此,共商大事……”
一旁的杭州别驾陈仓此时开口道:“欧阳大人,你也未免将那黄口小儿看得太高了。如今杭州府内的府兵,还有近一半控制在咱们手上,就凭冯青莲手上的那一千来人的府兵和刺史府的百来名衙役,至多在加上那黄口小儿的一百亲卫,能在杭州城掀起多达的风浪来?”
然而,他这话并没有引起所有人的共鸣。
录市事令伍诚赐听了他的话之后,更是当场反驳道:“陈大人,此时咱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下官说句不好听的,不是欧阳大人将那姓江的看得过高,而是陈大人您实在是太低估那姓江的了!若是继续这般下去,恐怕咱们就只有引颈待戮的份了……”
陈仓明显不服气:“那你倒是说说,本官哪里低估了他?”
欧阳自辉的脸色有些不好看,都什么时候了,这些人还在这里内讧。更让他不高兴的是,陈仓这个老匹夫,竟然真的还没意识到那姓江的厉害,真不知道他是如何混到这杭州别驾的位置上的。听见陈仓这样问,他也有些忍不住,语气带着丝丝火药味:“陈大人,你糊涂哇?你想想看,这姓江的才来杭州多少时日?自贞观十二年十月到如今,不过三四个月时日。初来乍到之时,这姓江的多低调?还说什么让咱们各司其职,按部就班。可这才几个月?不知不觉。咱们便被这姓江的架空了,如今除了你陈大人手上依然掌握着的西大营千余府兵之外,咱们能调动的人手还有多少?那些豪门大户的家丁护院么?老夫愿和陈大人你设一赌局,此时一旦真的乱起来,那些豪门大户不向咱们倒戈相向就万事大吉了……”
陈仓依然不信邪:“本官就不信,这些人不怕死,他们谁没有把柄握在咱们手上?倒戈相向?还反了他们了!更何况,那姓江的新政,重新将盐铁买卖收归国有,这便是在将这些豪门大户往绝路上逼,他们岂能忍受?”
欧阳自辉急得一跺脚:“哎哟我的陈大人,你为何不想想那姓江的如今是什么身份?不仅仅是杭州刺史,还是钦差大臣,只消他一句‘既往不咎’,咱们手上这些把柄就屁都不是了,而且这姓江的虽然将盐铁重归国有,可依然允许那些豪门大户以股份的形势参与其中。如此一来,那些豪门大户只要稍有眼光,便能看见这当中潜藏着的巨大利益!”
“正如欧阳大人所说!”此时,伍诚赐接口道:“自正月底的盐铁新政颁布以来,杭州城内最有名的四大世家,都已经承诺购股。如今,张赵钱孙四大世家,都已经反过来成为了新政最有力的支持者,因为这四大世家购买的股份,已经超过一百二十万贯……如此巨大的利益牵扯其中,又得了‘既往不咎’的承诺,他们怎么可能还跟着咱们千?非但不可能如此,甚至还很有可能如同欧阳大人所说那般,对咱们倒戈相向……因为维护那姓江的新政,便是维护他们自身的利益……”
这些人口中所说的新政,便是江志轩担任担任苏杭盐铁案处置使之后,发布的第一道政令:成立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专营署是官方机构,主事官员便称为盐铁使,品衔为从四品上。而这个江淮两道盐铁专营署的第一任盐铁使,便是李钦!
当然,以江志轩的见识,是绝不可能想出这样的方法的。那是小小给他出的主意,因为盐和铁,即便在后世都是国家专营的。于是小小便想到了一个后世非常牛气的名字:国营企业!
夫妻俩商量了许久,小小给夫君出的主意便是:从今往后,苏杭地区乃至整个江淮两道的盐铁生产、运输、销售,都由盐铁署全部负责。任何私人都不能以任何形式参与其中,违者严惩不贷。wωw奇Qìsuu書còm网
然而,如此一来,便又产生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样的一道政令,必然会触动到很多人的既得利益,特别是江淮两道的那些豪门大户,之前几乎都曾经牵涉其中。这道政令一下,他们的利益链便被拦腰斩断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些人定然不会甘心,定然会激起激烈的反弹!若是再在有心人的挑拨下,很有可能便会跟着这些有心人一条道走到黑了……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如今江淮两道的官府都被都护府把持。江志轩的钦差政令下去之后,大多都是阳奉阴违。他真正能够指挥得动的,充其量就只有一个杭州府。盐和铁的生产、运输、销售,每个环节都需要不菲的银子,光靠杭州府来
承担根本就不可能,甚至连盐铁署开始运作的资金都不够。而朝廷上的李二陛下,虽然同意了江志轩的奏章,也承认了李钦这个盐铁使的品衔和职称,却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而小小和江志轩粗粗算了一下,盐铁署开始运作的资金,便需要大约……一百万贯……
这些钱要是不能解决,新政就是一纸空谈。夫妻俩为这个恶眉苦脸了好几天,直到小小想到了后世的股份制。对呀,为何不能用这个方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呢?
盐铁署的启动资金需要一百万贯,但是盐铁署最终的价值,却远远不止这个价。于是,小小再次给夫君出主意,将盐铁署作价三百万贯。向民间融资,说白了就是向那些豪门大户融资。这些人拿出一定的钱财购买盐铁署的股份,按照出资的多少比例,确定今后在盐铁署持有多少股份,待盐铁署有了盈利上来,也是按照这个比例分红。
譬如前面说的那张赵钱孙四家,每家购买了三十万贯,也就是每家占有盐铁署百分之十的股份。待一两年之后,若是盐铁署的盈利是一百万贯,那么每一家便能得到十万贯的分红……
如此一来,这些豪门世家的利益,便和盐铁署的利益息息相关。
而且盐铁署交由官府直接负责,免去了他们以往偷偷摸摸行事,需要付出的那些不菲的行贿资金。这些豪门世家,谁能不高兴?又哪里还会跟着失势的那群人,继续和新政作对?
而如今,随着新老两届统治者之间的碰撞开始激烈,江志轩的新政威力便显现出来。除了极少数人之外,再没有什么豪门世家站在欧阳自辉这些人身边为他们摇旗呐喊,充当马前卒和炮灰……
说远了,拉回来。且不说这些杭州城的太子党官员,在西湖别院当中秘议些什么。另一边,杭州城东郊的密林深处,江志轩正在一顶硕大的军帐当中,和人谈笑风生。细看那人,正是左骁卫大将军段志玄!此时,正听见段志玄哈哈大笑着跟江志轩干了一杯酒,然后畅快的笑道:
“军师,没想到咱们还有并肩作战的一天,哈哈,不妨跟你直说,前几日得到陛下的旨意,命我秘密出兵前来助你之时,老哥我几乎高兴得一宿没睡,哈哈……”
江志轩浅酌了一口,随即也放下酒杯笑道:“段公爷严重了,此次苏杭之事尚无定论,江淮两道也不一定会真的行那悖逆之事。倒是志轩有些唐突了,如此着急便把公爷请过来,其实更多的乃是防患于未然……”
段志玄哈哈大笑几声:“军师谦虚了,自山僚之战起,军师每每都能够料敌于先,老哥我可是佩服得紧呢。对了,此次过来,老哥还将你那位好门人也带过来了,连带着他手下的五千陌刀军,一个不落……”
江志轩闻言大喜,段志玄说的是李嗣业。原本江志轩还有些担心,左骁卫仅有不到四万人马。虽说这是精锐当中的精锐,可江淮两道都护府明面上的军队便有四万,再加上传言中蓄养的私兵,加起来人数起码是左骁卫的两倍以上……
何况左骁卫如今驻扎在湘西,不可能全部过来。实际上也是如此,段志玄此次奉召提兵进入江南道,仅带了两万人马。
不过他竟然把李嗣业和他的陌刀军带了过来,江志轩便大为放心了。有了这样一支军队,最坏的打算便不需要再去考虑……
杭州城的紧张气氛越来越浓厚,街道上的行人一天比一天稀少。也不知道那一日在西湖之畔的别院当中,欧阳自辉等人究竟商量了此什么,做出了什么决定。反正从这些人回到杭州城之后,杭州城的紧张气氛便骤然提升!
杭州城唯一的一支武装力量一分为二,冯青莲的东大营和陈仓的西大营分别驻扎在杭州城的东西两头,遥遥对峙。偌大的一个杭州城的治安,便靠着刺史府和钱塘县衙的一百多名衙役维持。好在江志轩先前的霹雳手段震慑住了不少人,没人敢在这个节骨眼上闹事……
而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事情的始作俑者江志轩,却似乎非常轻松。
竟然每日里带着亲兵到东郊行猎,这让欧阳自辉和陈仓等人万分奇怪,不知道江志轩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于是,他们原本制定好的计划,又犹犹豫豫的没有实施……
如是又过了十来天,转眼便到了贞观十三年的三月中旬。江志轩似乎突然对狩猎失去了兴致,不再天天出城。然而除了极少数人之外。
谁也想不到,刺史府后面的别院当中,已经驻扎了一支近五百人的军队。而且这些军人,个个身材高大,他们的兵器也与众不同,全是清一色白花花的宽大长刀……
第二五零章 峰回路转
杭州城内剑拔弩张的气氛,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师长安并没有什么感觉。京师的民众关心的更多的,还是那深宫大内的长孙皇后的凤体。
长孙皇后是有史以来最为贤明的皇后,最得朝中百官和天下臣民的爱戴。得知长孙皇后病危,京师的百姓,很多都自发在家中为长孙皇后焚香祷告,祈求平安。或许是民众的虔诚真的感动了上苍,又或许是小小和孩子们带给长孙皇后的欢乐起了作用。原以为行将就木的长孙皇后,竟然奇迹般的又坚持了一个多月。
当孙思邈再来为长孙皇后诊治的时候,脸上惊异不定的神色连虎头都看得出来。李世民和小小关切的站在床榻边上,等待孙思邈的诊断结果。
“奇迹!真是奇迹!”
出了长孙皇后的寝殿,满头鹤发的孙思邈连声感叹:“陛下,江夫人,这真是老朽行医一甲子以来,所见的最为不可思议之事!”
李世民的神色甚为紧张,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颤抖着嘴唇试探着问道:“药王。……此话何意?”
孙思邈看着李世民的这幅模样,心知他想问的是什么,也不卖什么关子,沉吟着点点头肯定的答道:“陛下,娘娘的病情似乎稳定住了。自打江夫人入宫之后,老朽就发现娘娘凤体上,生机流逝的速度在放缓。相信陛下也能感觉得出,自江夫人入宫之后,娘娘的精神气色便好了许多!”
李世民点点头,满含深意的看了旁边的小小一眼,却见小小满脸的紧张与兴奋,让李世民有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