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旺夫-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骑在一名护卫的脖子上,朝自己这边咯咯咯的笑个不停,一边笑,一边还挥舞着小手大叫着:”爹爹,爹爹……“

江志轩脸上挂起灿烂的笑容:”虎头,快过来,到爹爹这边来……“

城门口的龙撵上,李世民用眼角的余光瞥着江家这一家子人其乐融融团聚的时光。心中一阵欣慰,对自己对江志轩的封赏决定更加得意……

随着军中的主要将领和他们的亲兵卫队们渐渐入城,数百名山僚俘虏也押到大理寺的牢房中严密看管。其余军队各自回到京师外面各自的驻地,这场盛大的凯旋献俘仪式便算是告一段落。看热闹的民众渐渐散去,小小便也挽着夫君上了马车,准备回府先收拾一番。一路上自然少不了一番久别之后的亲昵和耳厮鬓摩……

江志轩回到府中好生洗漱一番,换下征袍,穿上合身的锦衣玉袍,又恢复了以往那副翩翩佳公子的做派。小小原本以为出征在外,风餐露宿的夫君肯定会被晒黑不少,会清减不少。没想到出征一趟回来,夫君却几乎和以前没有丝毫改变,反而养得更加白白胖胖的,不由奇怪的问道:

”夫君,人家出征你也出征,人家都被晒得又黑又瘦,为何夫君却恰恰相反,非但不曾黑瘦,反而更加白胖了呢?,江志轩抱着蛋蛋坐在逍遥椅上,逗得他咯咯直笑。一边看着爱妻整理床榻,一边随口反问道:

“难道夫人希望为夫又黑又瘦的回来?”

小小啐了一口:“瞎说,妾身只是觉着奇怪而已……”江志轩哈哈一笑:“为夫是监军,又不是领兵的将领,出入是乘坐马车而不是骑马,扎营是住最好的帐篷,饮食是宫中的御厨料理,又无需干那些粗活儿重活儿,和那些风餐露宿的将领们相比,自然会好了许多……”他不愿意告诉小小自己遇袭负伤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自己也平安无事。却还是不愿意说出来,平白无故的惹得爱妻揪心。这件事情,他打算让它烂在心底,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小小听夫君说得如此轻松惬意,心中快活,忍不住打趣道:“听夫君如此说来,妾身都忍不住想要领一份监军的差事了。这哪儿是打仗啊?简直就是公费游山玩水嘛……”

江志轩闻言。想起离京之后的第一个晚上,为保护他而战死的数百名将士和十名皇家侍卫,心中一阵难过。不过久别重逢,眼见爱妻俏脸上难得露出如此轻松的笑容,又不忍搅了爱妻的兴致,便转移话题道:

“夫人,夜里赴宴,就不要带丫丫和蛋蛋去了吧?有这两个小家伙在场,你怕是片刻也不得安生……”

没想到小小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般:“妾身却不这么想,妾身宁愿带着丫丫和蛋蛋,也不想带着虎头……”江志轩把头一昂:“为何?”

小小一阵气短:“夫君若是想搅了今晚的庆功宴,成为所有臣公们的公敌,便带着虎头吧,看他能不能将这宴会搅个鸡飞狗跳……”

江志轩噗嗤一笑:“夫人未免太过夸张了吧?虎头才多大?他能有多大能耐?何况皇宫大内,戒备森严,他还能翻了天不成……”

小小想着太液池当中被虎头打碎的坛坛罐罐,加起来怕都能堆成一

座小山了。心有余悸的摇头叹息一声:

“夫君若是不信,便带着他去吧,不过到时候若是闯了什么祸,可别埋怨妾身不曾提前知会你。唉……也不知是怎么的,咱们夫妻都是文静之人,为何虎头却如此好动。依妾身看呐,八成是跟他那不着调的舅父学的。夫君回来了就好,从明日起,这宝贝儿子,还是夫君来教导吧,妾身拿他是一点辙都没有了……”江志轩畅快的哈哈大笑起来:“看夫人说的,行,照常理,今晚的庆功宴上,陛下会封赏此次平叛的有功之臣。之后还会给一两个月的假期,让咱们好生休养一段时日。从明日起,为夫便亲自教导,看这臭小子能折腾出何种花样来……”

小小嫣然一笑:“如此最好,行了,妾身准备得差不多了,夫君,咱们出发吧?”

江志轩闻言站起身来,抱着蛋蛋提高声音道:

“儿子,走喽,跟爹爹和娘亲赴宴去咯……”大明宫,含元殿。

这里是举行大朝会的地方,同时,也是皇帝宴请群臣之所。今晚,太宗皇帝李世民,便要在此处,设宴款待平定山僚的一众将校和有功之臣。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数千盏琉璃宫灯,将足可容纳千人的大明宫偏殿,照得恍若白昼。宽大的偏殿之内,一溜四排,安放了近五百个座位。正上方御座之下,则安放着三张案台,那是段志玄,齐善行,江志轩三人的座位。在这三个案台的旁边,又各置了数十张小几,那是给他们的家眷准备的。这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刻意安排,凯旋之后的庆功宴,让功臣们的家眷,也来享受一番朝廷给予的殊荣。

此时,所有的座位上都已经坐满了此次平定山僚之乱的有功之臣和军中将领。各人都伸长了脖子,等着皇帝陛下和皇后娘娘驾到,对面前的珍馐美味无动于衷。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今晚的庆功宴,其实就是一次封赏宴。皇帝陛下,将会在宴会上,宣布对所有有功之臣的封赏。因此,所有人都在心中默默盘算着,凭借自己在此役中立下的功劳,能够博得一个什么封赏……

第二一五章 封妻萌子

戍时初刻,换上了一身常服的太宗皇帝陛下,和一身盛装的长孙皇后娘娘,准时出现在了大殿之上。李世民脸上笑容洋谧,乐呵呵的回应着臣子们的问候。长孙皇后面上,亦挂着端庄贤淑的姿容,微笑着跟这些臣子们的家眷颔首致意。

少时,雄壮的鼓乐响起,是唐时最为有名的“秦王破阵乐”。这首歌舞曲,乃是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率军打败了叛军刘武周。巩固了当时刚刚建立的唐朝政权。于是,他的将士们以日曲填入新词,为李世民唱的赞歌。李世民登基后,亲自把这首乐曲编成了舞蹈,再经过宫廷艺术家的加工、整理,成了一个庞大的、富丽堂皇的大型乐舞。

在原有的曲调中揉进了龟兹的音调,婉转而动听,高昂而且极富号召力。同时有大型的宫廷乐队伴奏,大鼓震天响,传声上百里,气势雄浑,感天动地。这个歌舞使百官看了都激动不已,兴奋异常,一直流传了下来。每当盛大节日或者宫廷宴享之时,都会表演这曲歌舞!

盛大的庆功宴,便在这雄浑的乐曲中开始。李世民高坐在九五之尊的位置上,也不说话,高举着酒樽向群臣示意,然后一仰头,连续干了三大杯,可见他今日是多么高兴。至于为什么不说话?酒兴没上来,说那些千瘪瘪的有什么意思?他本就是从马背上打下江山的皇帝,身上一直都保留着一些武夫的本色。再说了,此时鼓乐喧天的,他说话谁听得见……

酒过三巡,雄壮的乐曲也告一段落。李世民这才挥手让乐妓们退下,将手中空着的酒杯递给旁边伺候着的王德,让他给自己满上。王德甚是担忧的看了看一旁的长孙皇后,见其微微颔首,这才迟疑着给李世民倒了小半杯。没想到李世民接过酒杯一看,眉头当即就皱了起来:“王德,宫中无酒了么?”

王德连忙陪着笑脸:“陛下,宫中酒多的是,但是您今儿个已经饮了不少了,您还是悠着些吧,饮多了伤身呐……”

李世民呵呵一笑,他的确已经有了几分酒意,但是离醉酒伤身却还差得远呢。于是也不说话,将王德叫到身边,一把夺过他手中的酒壶,一手提着酒壶一手拿着酒杯,自己给自己倒上满满的一杯,面朝殿内的所有臣公高高举起:

“诸位爱卿,朕今日高兴,是真正儿的高兴,今日,诸位爱卿谁要是不喝醉,便是抗旨,便休想走出这含元殿!来,诸位爱卿,这一杯酒,咱们一起敬给我大唐那六万名血染疆场的大好男儿!”说着举杯向天,然后把酒樽高高举起,将杯中的玉液琼浆倾倒在地……

今日的宴会,五百多人当中,有超过三百人都是此次平叛大军的军中将校。他们每个人手下,几乎都有袍泽在此次战役中阵亡负伤。

此时,见皇帝陛下的第一杯酒,就是先敬给战死的兄弟,场中诸人顿时都眼眶发红!有样学样的举起酒杯,高举向天,然后又倾倒在地!

随后,在殿内伺候着的宫人们,赶紧提起酒壶,挨个给场中的将校官员们满上。李世民则是一直提着那只酒壶不放手,给自己倒了第二杯。然后再次高高举起,包含情感,慷慨激昂的开口道:“这第二杯酒,朕要敬给天下子民。征剿山僚,耗费钱粮数以百万计,若是再加上善后和抚恤所需的钱粮,折银何止干万。这些钱粮从何处而来?无他,便是这皇舆周天之下的亿兆黎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刀一锄,从地里刨出来的……

江状元有句话说得好: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曾经被人贬斥为民贵君轻论。然而,朕却觉得,此乃我大唐君臣的警世名言。诸位臣公,请你们记住,这天下,是朕的,是你们的,但是,更是我大唐两千万子民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我大唐立国数十年来,用无数鲜血和生命见证的……”

李世民越说越激动,眼见着又有些失控的状态,一旁的长孙皇后连忙轻咳两声提醒于他。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今晚是庆功宴,这事儿不合适现在拿出来说,只好怏怏的打住了。殿内的一干将校们大多都是赳赳武夫,政治嗅觉没有那么灵敏,因此还嗅不出什么味儿来。但是那两百多名朝中大臣,包括江志轩在内,却都发现了不对劲:在这样的喜庆场合,陛下为何突然提起江状元的民贵君轻论了?而一些知情人,却已经暗暗心惊。看来,那件事情,陛下终究是不会再纵容下去了……

小小抱着丫丫,用手慢条斯理的挑选一些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点心,仔细的喂到丫丫的嘴里。蛋蛋在夫君怀里抱着,虎头也蹭到爹爹膝前凑热闹,捧着一只肥硕的酱猪蹄儿啃得满脸油光。

耳际里听见李二陛下前面的那一席话,小小也已经慢慢品出味儿来。她一直留在京师,又时常在宫中走动,再加上有爹爹李如松这个皇帝陛下身边的宠臣。很多消息要灵通得多,因此,小小多少也算得上是一个知情人,她也知道,苏杭盐铁案,怕是要闹翻天了……

李世民得了观音婢的提醒,心中那股越烧越旺的怒火渐渐熄灭了下去。面前这些人,都是浴血征战,替自己平定了山僚之后凯旋归来的军中将士。不是苏杭官场那一帮子官商勾结的败类,自己冲他们发哪门子的火……

这样想着,脸上终于又慢慢挂起了笑容,为自己倒上了第三杯酒:“诸位爱卿,这第三杯酒,朕要敬给你们!若是没有你们的运筹帷幄,没有你们的呕心沥血,没有你们的鞠躬尽瘁,没有你们的浴血拼杀。朕,想要平定山僚,无异于痴州兑梦!朕,要好好的谢谢你们,来呀,干了这一杯,然后来看看,朕对诸位爱卿的封赏,爱卿们是否满意?”

场中诸人听皇帝陛下说得如此煽情,俱都高举酒杯,单膝跪地:“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一般的声浪过去之后,所有人都异常干脆的一仰头,饮尽了杯中酒。然后站起身来,兴高采烈的相互恭维着,等着大太监王德宣旨。

李世民饮完了这一杯酒之后,将酒杯和酒壶都放回面前的案台上放好。然后从旁边的宫娥手中要过一条滚烫的毛巾抹了一把脸,擦了擦手,又端起案台上一直备着的醒酒汤喝了几口,这才向王德微微一颔首。王德一直悬着的一颗小心肝儿总算是放了下来:我的万岁爷爷,您老总算是放下酒杯了……连忙踱步到李世民前方的台阶上,清了清嗓子,从袖子里掏出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封赏圣旨,高声宣读起来:“门下:

昔宗周煌煌、威名远扬;功臣昭昭,分封四方。今有左骁卫将军段志玄、右威卫将军齐善行,门下省起居郎江志轩……等人,荡平流寇,明德有功,献俘太庙,益显臣节。虽忠君爱国固臣子之素心,然加秩推恩乃朝廷之懿典。故兹忠孝之举,益不吝褒扬……”

一口气读完前面这一大通废话,饶是王德这种经常宣读圣旨,肺活量惊人的大太监,也被憋了个脸红脖子粗,一口气儿差点就没喘上来,年纪大了啊……喘息了半天,总算是回过神儿来,继续读道:“左骁卫将军段志玄,为国戍边、开疆拓土十余载,劳苦功高。

特加封褒国公,授右卫大将军。赏黄金五千两,绢一万匹,食邑八百户……”

“臣领旨,叩谢天恩……”。当读到段志玄的时候,段志玄就已经跪了下去,他参加这样的封赏宴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自然知道规矩。这样的封赏,都是一个个来的……

“右威卫将君齐善行,领军平叛,虽小有瑕疵,然瑕不掩瑜。身先士卒,浴血拼杀,立下不世之功。特加封上护军,授怀化大将军。

赏黄金五千两,绢八千匹,食邑五百户……”

“臣领旨,叩谢天恩……”齐善行激动得无以复加,以他出征的头一晚所犯下的错误,还有随后在平叛当中的表现,能得到这样的赏赐,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如何能让他不激动……

“左骁卫陌刀军统领李嗣业……”

“左骁卫骑军副统领姚海……”

“……”

直到最后,所有参加山僚平叛的将领,一个个都得到了万分满意的赏赐。似乎唯独漏掉了一个人,那就是此次平叛大军的监军,门下省起居郎江志轩。直到那长长的圣旨念完,也没有出现江志轩的名字。一众大臣和将领们,不由窃窃私语起来,莫非,这江状元在监军平叛的时候,犯下了什么泼天的祸事?否则,陛下为何偏偏不曾封赏于他?

段志玄和齐善行,李嗣业和姚海,还有平叛大军的诸多将领们急了。此次平叛如此顺利,他们都知道,起码有三分之一的功劳,要归功于前面坐着的那位,面色古井无波的江状元的运筹帷幄。陛下所有人都给予了厚重的赏赐,为何偏偏漏掉了江大人?

段志玄和齐善行对视一眼,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他们是武将,讲的就是一个意气,佩服的,也往往是江志轩这种身具真才实学的文人。因此,他们当即就要站出来为江志轩据理力争,至不济也要问清楚,为何他们的江军师,没有丝毫赏赐?在他们心目中,江志轩的身份,已经从监军向军师过渡了……

江志轩此时倒是没有丝毫反应,人家都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此时的情况却偏偏倒了过来,成了当局者清旁观者迷。因为他记得,封赏圣旨的一开头,就标明了“左骁卫将军段志玄、右威卫将军齐善行,门下省起居郎江志轩……等人”所以他根本就丝毫也不着急,依然面带着笑容坐在那里,自顾自的逗弄着怀中的蛋蛋,招呼着调皮捣蛋的虎头。

小小原本也一直眼巴巴的等着想看陛下会给夫君一个什么样的封赏。但是从王德读完了对姚海的封赏之后,还没读到夫君的。她便已经隐隐猜到,恐怕陛下这次对夫君,是要另外单独赏赐了。这样想着,她又回头朝御座上的那个皇后姐姐投去了询问的一瞥。却见长孙皇后回给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她心中便更加笃定。

彻彻底底的踏实下来,安详的笑着逗弄怀中的丫丫,一边时不时取一些案台上的瓜果点心食用,耐心的等待结果……

果然,就在段志玄跟齐善行快要按耐不住跳出来的时候,却见王德笑眯眯的从袖子当中又抽出一份圣旨宣读起来……

圣旨的开头都差不多,这东西是批量生产出来的。不过,就这样一份开头一样的圣旨,就已经让殿内百官大吃一惊了。陛下为何独独为这江状元单独拟一道圣旨?接着,不少人又反应过来:哦,原来如此,这是陛下的天芋门生啊。于是,众人便竖起耳朵,仔细倾听着圣旨的内容,百官都想看看,皇帝陛下,究竟如何封赏这位古往今来第一个三元进士:

“门下省起居郎江志轩,乃有朝以来历代状元之魁,文采斐然,且心存热血报国之志,本已殊为难得。更可贵临危受命,领平叛监军一职。运筹帷幄之间,决胜澜沧江畔。文才武略,不输萧何韩信。特封太中大夫,加开国伯爵,实授杭州刺史。赏黄金五千两,绢五千匹,食邑五百户……”

“嗡……”王德的话音刚落,大殿之中便顿时响起一阵掩饰不住的惊叹艳羡之声。太中大夫,那是正四品下的文散官,没有实权;开国伯爵,则是正四品上的爵位。同样是没有实权,只是可以多领一份俸禄。这两个没有实权的官爵位,还有那些金银赏赐,百官都不觉得有何不妥。

毕竟,打了这样的大胜仗,解决了朝廷的心腹大患。而江志轩在这场仗中又居功至伟,平地跳升个三四级,百官都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只是最后那个实授职官:杭州刺史……这才是百官最意想不到的。

杭州是中州,管理中州一州之地的刺史,品级最低也是正四品上。

这就让百官无法接受了,江志轩之前仅仅是六品的门下起居郎,如今一下子连跳八级,成为大唐最为年轻的封疆大吏。这让他们这些奋斗了一辈子,还仅仅是个四品五品的人情何以堪?

江志轩也是膛目结舌,这样的封赏,实在超出他的承受范围太多了。他原本以为,凭借此次军功,能够提升个三四级,一只脚踏进真正的朝中大员的门槛就不错了。没想到,陛下竟然一下子就丢给自己一个州。难怪前面要加那两个散官爵位,那就是用来给自己把品级提起来的……

想到这里,江志轩连忙跪地叩首谢恩,然后站立起来想要接旨。没想到王德龇出满口白牙对他一笑:

“江大人莫急,还有给尊夫人和令公子的赏赐……”江志轩“哦”了一声,心中腹诽道:你不早说……只好又跪了下去。坐在离江志轩不远处的小小,心中却一阵打鼓:还有给我和儿子的?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对视一眼之后,俩人都乐呵呵的望着下面江家这小两口的反应。在拟定对此次山僚平叛有功之臣的封赏的时候,李世民想着怎样才能让自己这个得意门生真正的满意,因为接下来,他还有重大的任务要交给江志轩的。

思来想去,李世民突然灵机一动。这个江状元的罩门,就是他的那位小娇妻。为了这位小娇妻,他甚至连自己的女儿南平公主那等风华绝代的人儿都无情的拒绝了。既然如此,何不封赏他的妻儿呢?反正就是一个名誉和地位的象征,再大不了就是每个月数十贯的俸禄。如此惠而不费的封赏,说不定比直接给他本人封个王爷还令他高兴……

因此,在这次封赏大宴当中,李世民单独为江志轩拟了一道封赏的圣旨。除了前面对江志轩的赏赐之外,还授了小小五品宜人的诰命。长子江浩宇得封正七品上的朝请郎,次子江皓阳得封正七品下的宣德郎。丫丫江皓月因为是女儿身,不能封这种文散官,便赐下一对长命锁  ……

听完王德慢悠悠的宣旨,小小心中惊喜莫名。想三四年前,凤冠霞披不过是自己和夫君苦中作乐的一个奢望。如今,竟然就真真切切的实现了。虽然还仅仅是个五品宜人,离那个一品诰命还差得远,可夫君才多少岁?还不到而立之年,便已经是官居四品的封疆大吏了。他答应自己的那副一品诰命的凤冠霞披,未尝就真的不能得到……

御座之上,李世民笑吟吟的看着江家小两口颤巍巍的接过封赏的圣着。不知怎么的又想起了苏杭盐铁案,眼中的笑意便开始闪烁着狐狸般的狡猾:

嘿嘿,朕的得意门生,接山芋……

第二一六章 三喜临门

京师江府,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派喜气洋洋的光景,瞧那模样,却是比上元节还要热闹上几分。

李如松,秦遗风,何进三位长辈,各自携带家眷,到江府作客。今日江府可称得上是三喜临门,江志轩出征半年之后凯旋而归,这是一喜;江府阖家上下,除了佣人仆役之外,人人都得封官爵,获得了厚重到无以复加的赏赐,这是二喜;筹备了大半年之久的醉月楼,明日便要开业,这是第三喜。无怪乎昨日的封赏宴之后,小小就立即派人去请这些长辈,今日到江府小聚……

除了这些亲友长辈之外,李钦带也着他未过门的媳妇儿吴惠欢一起过了来。在江志轩出征的半年里,小小经过多方努力,总算让爹爹李如松勉强同意请人为李钦和那吴惠欢合一合八字。合出来的结果自然是好得不能再好了,这时候的人对生辰八字合不合,看得是极为重要的,见自己儿子和吴家之女的八字如此般配,李如松当时便松动了一些。寻了个由头,到吴府走了一趟,借机见一见吴家那闺女,想看看她究竟如何。

没想到一见之下,李如松大为满意。这吴家之女,还真有些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味道。吴家上上下下,恐怕还真没有一个比她还明事理之人。因此,李如松权衡再三之后,其实已经在心中允下了这门亲事。但是要他一个清流,拉下脸皮去向吴府求亲,他又实在是做不到。

不过这样的事情难不倒小小,只要您老人家心里同意就成。那之后不久,小小便借着到宫中探望皇后姐姐的机会,提起了这茬儿。用意嘛,自然是希望能够请皇帝陛下指婚。义父他老人家之所以有顾虑,不就是担心皇帝陛下以为他也加入魏王党了么……

当时正是山僚平叛捷报频传之时,江志轩运筹帷幄,一仗消灭两万余山僚蛮兵的奏报刚刚传到京师。

长孙皇后便趁着李世民龙颜大悦的当口,将事情提了出来。李世民何其聪明,顿时便知道李如松的顾虑何在。想着江志轩抛开娇妻幼子,代表着自个儿在外监军打仗,立下如此殊勋,是应该照拂一下他的妻儿。且这件事情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李如松的人品如何他又非常清楚,于是便点头应了下来……

在五月的一次朝会上,李世民貌似无心的问起李钦的婚事。李钦当时便心中狂喜,他知道,定然是老姐走的皇后娘娘那条迂回路线奏效了。于是指天对地的赌咒发誓:山僚未平,誓不成家!逗得李世民哈哈大笑不已,然后摇头叹道:

“志气可嘉,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后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李世民当着朝中百官的面,为京兆府少尹李如松之子,翰林学士李钦和吏部侍郎吴俊成家的长女吴惠欢指婚。李如松先前还有些弄不清楚状况,这事儿怎么如此顺利?想睡觉陛下就送了个枕头过来?随即就反应过来,定然又是自己那个便宜女儿做的好事。不过既然他心中对吴惠欢已经非常满意,自然是连连叩头谢恩不止。至于吏部侍郎吴俊

成,能够得到皇帝陛下的当庭指婚,如此殊荣他更是受宠若惊。他也知道,自家的女儿,对那位闲散的六品翰林李钦是死心塌地。如今陛下指婚,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说远了,且说昨夜的庆功封赏晚宴之后。皇帝陛下当殿宣布,所有参与山僚平叛的军中将校,放假一月。而朝中的文职官员因为事务较多,只允许休息半月,半月之后。便到各自的新岗位上上任。江志轩新封的官职,乃是杭州刺史,也就是说,半个月之后,江志轩便要到杭州,当他的封疆大吏去了……

江志轩心中已经下定决心,此行无论如何,也定要将爱妻带着一起同行。这么多年来,自己每次办皇差,都是把爱妻小小一个人撂下。

而且说来也奇怪,每次都是自己一离开,爱妻就有很多事情要忙。江志轩都记不清楚,自己欠了爱妻多少债了……深不见底的感情债……

昨夜的晚宴之后,江志轩本就想跟皇帝陛下提出自己的这个请求。

无奈到晚宴结束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喝得有些高,被内侍扶着回宫歇息了。只好暂时将这个想法压在心底,反正他也知道,上任之前,皇帝陛下肯定还会有两次召见的。正好趁这段时间,好好了解一番近期朝中的动静,搞清楚陛下为何无缘无故扣给自己这么大一顶乌纱帽,还把自己送到杭州这个人间仙境去享福……

江府的前厅虽然说不上富丽堂皇,倒也装饰得宽敞明亮,百十来个人娄在里面根本就不显得拥挤。此时,李如松,何进,秦遗风,还有那位吏部侍郎吴俊成,带着他们各自在朝中为官的子侄,正在前厅之中谈笑风生。江志轩高坐主位,却只是面带笑容的陪客,大多数都是几位前辈在为他细细分说近期朝中的动向。

吴俊成自从李世

民为他吴家和李家指婚之后,竟然慢慢的开始正派起来。因为在他看来,皇帝陛下的大腿,可要比魏王殿下粗多了。以前他是朝中无人,只好投靠魏王。但是如今陛下给了他一条明路,让他有了进身之阶,聪明如他,哪里还不知道该怎么做……

至于江志轩,以往若是岳父大人和姑父姨夫等人造访的时候。他都会恭恭敬敬的请他们坐上主位,自己到客座陪着。可今日当他照往常一般谦让的时候,所有人竟然都有片刻的失神。然后俱都坚持不坐主位,江志轩这才醒悟过来:

在今天这一群人当中,自己无论爵位还是实权,似乎都已经是最大的了。特别是那个开国伯的爵位,虽没有实权。却是尊贵和荣誉的象征,整个大唐,拥有伯爵爵位的人亦不到三位数。而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场中诸人,显然都还没有适应自己这全新的尊贵身份  ……

后院,小小、李夫人、吴惠欢,还有秦姑母,何家的大小姨娘等一众女眷,围坐在后花园的小凉亭之内,叽叽喳喳的聊着天儿。特别是新近才进入这个圈子的吴俊成的夫人吴氏,满嘴里都是对小小的艳羡和恭维之词,让众人忍不住有些皱眉……

何家的两位姨娘,一人一手抱着一个粉雕玉琢般可爱的小家伙,那是丫丫和蛋蛋二人。这一转眼,两个小家伙就已经一岁了。丫丫留起了黄绒绒的长发,左右两边各梳了一条小辫子,扎着小小亲手做的粉红色蝴蝶结。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总是好奇的四处张望,却又很安静。

蛋蛋则和当初的虎头,近乎于一个模子铸出来的一般,吃得白白胖胖,手臂就像是莲藕一般,一节一节白白嫩嫩的,让人一看就放到嘴里轻轻咬上一口。

这样一个白胖可爱的小子,却又非常不安分,他还没有行动能力,便每天用嘹亮的嗓门制造噪音,扰得阖府上上下下不得安宁……

至于虎头,则在秦姑母的膝前不安分的扭动着想要跑到前厅去找他爹,只是秦姑母死不放手,眼看着就要把他惹哭了……一旁抱着丫丫的何家小姨娘见状打趣道:

“哟,秦家姐姐,您可要注意了,别把咱们这位小祖宗真给弄哭了。这小祖宗现在可不得了,正七品的朝请郎呢……”

正七品的朝请郎,两岁多的虎头大人听见何家姨娘说话,稍稍安分了一下。接着又开始扭动起来,用小手用力的想要掰开姑婆抓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