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话天上人间-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相见处总有缘。
“天若见你太可怜,不相见处总有缘。”呀!我感觉自己随意写的这两句诗真是太好了,总结得太凝炼、太及时了,已经有点儿泄露天机了都!所以说在有的时候,大家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的时运不济,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单凭你的那点儿小境况,未必就很可怜到家了,难道说你还能和人家唐朝的宫女韩翠苹有的比吗?至少说你都还可以到处跑的;还可以上网交友聊天、发照片;还可以通过书信或短信加强联络;还可以上别人的博客播客,自创博客播客什么的。如今的空间就是有点儿太大了呀。
你看,他们两人交流的方式多奇特啊——都是用一片片的树叶子在水沟里传来传去的,事实证明这样的效率还可以。所以后来,就又多了一个词,叫作“沟通”,就是说“从水沟里暗通消息很方便”的意思。现在说,有很多原本可以是光明正大的事情,都还需要暗暗“沟通”呢,那么你说还有另外的很多的人和事,是否就更加需要好好“沟通”呢?唔,今儿个的这个……感慨嘛,就是有点儿太多了。
不过他们的这个办法看似浪漫,却只能在那个特定的时期用。如果到了现在,谁也幻想着偶尔效仿那么一回,往不管是哪条水沟里胡乱地扔些树叶片子并期待有所艳遇的话,那恐怕即使你等上一万年也不会有一个闲人来理睬你一下的!
因为有了这个极其香艳的传说,后来,其他的宫女们就都纷纷效法这个做法了,听说后来竟然也有不少无比空虚痴情的宫女由此找到了各自的归宿,而且结局也够美满。再以后,那些宫女们平时见了面,互相问候的第一句话就是:“今天你流了吗?”
呵,呵,呵。她们指的是那些从水沟里流出去、从水沟外流进来的,诸如青的、黄的、紫的、花的等等各种颜色、各种规格和各种版本的树叶子。看来你们又想多了吧?
后来,就有不少的精明者,没事就专门守在皇宫外面的水沟旁,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艳遇;二是偷窃那些宫中女子们写的香诗——反正不是“艳”就是“香”的,真可谓“入宝山而不空返”呐。
一直以为,唯独月宫的墙外不时有些“绕墙派”,没想到在人间的皇宫外也会有。何况他们不仅只是“绕墙”,而且还“绕沟”。只是其心思之细密,用心之良苦则更胜一筹。于是从此,从这儿水里流出去的每一片树叶子,都不会轻易地放过,都要被人捡起来仔仔细细地审核一遍,看看有没有可以利用的价值。这好象都已经形成一项产业了。有有心者,开始对里面流出来的叶子分门别类加以整理,后来,竟然也能够从那些叶子上面抄得不少的诗作,也有好多诗作是出自一人之手的。把那些诗汇集起来,竟又出版了无数的诗集。而且,那些诗们的水平和意境也是相当的高。只是在她们的诗里,时常不免总有些幽怨和期待的色彩。别人说这些诗就都应该归属于“怨情诗”之类。
所以现在我们说,唐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歌和诗人极其泛滥成灾的时代。你说——连那些沟里、水里、花上、树叶上、石头上等等到处都是诗了,还能不泛滥成灾、一发而不可收拾吗?据说今日大家在典籍里见到的很多唐诗,凡是作者为“佚名”的,那肯定都是里面的宫女和宫墙外面人们的大作。而且说不定,即使那些署有名字的,也有很多是无端剽窃宫女们辛勤劳动成果的。据说有的通过这种途径,居然还成为了不起的“诗人”。
有通过这样经历出名的“诗人”们,当别人去采访他成功的秘诀时,他就说:“我嘛,只是把别人埋头写诗的时间,都放在了等待拾那河里的树叶子上去了。”是啊,他只须弯腰捡起漂在水里的叶子,在上面正而八经地刻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就可以拿去发表和赚取稿费了,你说有多么容易啊,反正也没有作者敢于去拿贼起赃,说那些“怨情诗”、“望情诗”或“应情诗”其实应该是属于她的原创成果——那不是“不打自招”吗?总之她们说即使是偶尔玩玩儿也得适当悠着点儿,不能搞得太过火了,不然被上面发现了大家就都没得玩儿了。都说文坛的剽窃之风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当时,通过这种形式,曾经培养和造就了多少剽窃行业的高手啊!倒是以后那些后来不能居上的剽窃者们,一个个都很羡慕当时的剽窃环境,说当前这样的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呐!
那时的人们,个个都会听诗和作诗。你要是不会听诗、念诗、作诗的话,那么,恐怕连乡下里的老婆婆都要笑话你没有文化的。
最近我觉得唐朝,真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朝代。例如唐朝开拓进取、国力强大,各国都很羡慕,向唐朝进贡。例如唐朝的文化极昌盛,而诗歌创作的艺术造诣一时达到了最顶峰。例如唐朝以肥为美,也有几个例证:一是唐人喜爱牡丹,这是一种高贵丰满的花型;二是当时最有影响的颜体书法更是肥硕、庄严而浑厚;三是唐时的女性留给后世的突出印象是“丰肥浓丽,热烈放姿”,与汉代及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欣赏“窈窕淑女”的审美观不同。又例如有人说与其它朝代相比,唐朝的妇人极其放荡,放荡的程度可以到让大家瞠目结舌的地步。据说即使到了今日,那些主张以身体写作的前卫女作家们也不能与之相比。却不知道“以身体写作”是怎样的一种形式和意境,其基本的要义又是什么。简直就是不可想象啊。也不知道象这样宏伟奇特的结论是谁率先研究出来的,真了不起。

第十二章 温柔陷阱

51
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说明一个“缘”字。却说这天,织女在天上一边织着云彩,一边想着心事。想到最后,她自己对自己说:“不行啊,还是得争取机会,自己的幸福自己做主。”怎么在如何对待幸福这一点上,天上仙女和人间的翠兰她们是一样的呢?说出来的话都一样!
于是,她就用自己的慧心和巧手,在云彩堆里编织出一颗带有解读密码的彩色爱心符号,就是现在大家常见和惯用的那种“心”形的小玩意儿。云彩织好后,只见她双手合什,心中暗暗祝祷道:“南无仙女怕锁,南无仙女怕锁。那位糊涂至极的月老呵……”
后来她许愿说,有谁若能有缘识得她今日用“心”编织而成的这颗苦心,不论是仙是凡,她都必定会委身于他,绝不敢食言。她这里说的“苦心”,其实也正是一颗无比宝贵多情的“爱心”呵。不过有点儿用心良苦倒是真的。
“仙女怕锁”是她们天上仙女们口中经常念诵的语言和惯用语,其功用就相当于下界妖们常常念诵的“妖妹怕佛”以及佛界念诵的“阿弥陀佛”。敢情是,天上仙女们最怕自己被那些天上的“清规”、“戒律”们给锁紧了,就不能再去思凡、下凡,去追求自己美满幸福的生活了。
“爱心”随着云彩被布到了天上,只可惜天上的仙们没有看见,人间的那些才子佳人们也没有看见。这就好比谁在网上发了个自己颇为得意的帖子,可是过了老半天,竟没有一个去点击阅读及评他(她)顶他(她)的。你说当时大家的这种令人令仙感到遗憾的表现,怎不叫我们天上美丽多情的织女小姐失望?
也是活该牛郎与她有缘。那牛郎,原本是个可怜的人。他父母早亡,只和哥嫂在一块儿生活。他嫂子从来就不干活,每天都躲在屋子里吃包子,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的。可是等到牛郎放牛或干活回家,却往往连稀粥都不让他喝饱。他嫂子之所以不忘经常这样对其“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也许是从一开始就着意培养叔叔他的“吃苦耐劳和坚韧顽强的精神”。
这天,牛郎在河边放牛,正饿得有点儿头脑发昏,就懒懒地躺在河边的草地上,却不知道此时有一个比天还大的艳遇正在悄悄向他砸来。当他一抬眼,于不经意间,看见天上云彩层里猛然现出一物,不知是什么东西,金灿灿的,看它的形状有点儿特别,却是太象一个“金玉其外,美味其中”的大“包子”了。而此刻,那天上的大“包子”也正在积极配合着这饿汉此时更加强烈的食欲,似乎向他招手呢。这小牛,不由得连连舔了几次嘴唇,一时精神大振,口中就不由自主喃喃念道:“哦,你……快点下来吧,我真是太想你了!”。他指的是包子。
可巧他这话,被守在天上的织女仙子听到了。由此可见啊,他们一仙一人还是挺有缘的。织女就急忙放下手中的金梭,拨开云层仔细观瞧,寻那知音。见那人五官端正,浓眉大眼,年纪也轻,象个多情的种子。织女心说:行,就是他了。于是云彩也懒得再织了,就赶紧借机溜下凡来。还织什么呀织!不是无端地耽误我美妙仙子的青春好韶光么?
过去就曾经听说过不少人间的女性,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而采取一些形式多样的公开“招亲活动”,有些招数还很新鲜的。现举例说明如下:
1、有“比武招亲”的。
如《射雕英雄传》里那个可怜苦命的少女穆念慈就是采取这种方式,不料终于招到了那个轻浮虚华的花花太岁杨康,即后来的神雕侠杨过的爸爸。若论起来,那杨康的武艺至多只能算是三流角色,为何最后唯独他独占鳌头呢?这里也许一是因为穆念慈见那杨康生得俊俏,二是说明他们之间亦确实有缘。
2、有“绣球招亲”的。
如《西游记》里的多个女妖就都曾经梦想着自己幻化成“公主”的模样站在彩棚上,手里拿着绣球专往那位长相很帅、“掩不住灼灼其华”的唐御弟的头上招呼。都说她们的那个准头哇,可真是了不得——简直就是长了眼睛一般。又象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配合下,上面安装了激光制导的装置,偏给你来个想中的不给中,不想中的偏偏要中!
其实,几乎世间所有的男人,在心里面都隐隐地盼望着有朝一日,在哪儿有一位美多情的小姐站在楼上,手里拿着绣球正好打中他的头!那个超肥超肥的呆子八戒不也是籍此引发他与高老庄的翠兰小姐最最经典的艳遇吗?
3、有“提问招亲”的。
如《天龙八部》里的那位西夏国的多情公主“梦姑”。她是那么急切地想要寻找她的“梦郎”,一个叫作“虚竹子”的小和尚。虽然她并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叫什么,也不知道他长得到底帅不帅。每次在黑暗中也只能听见他的声音,勉强看见他脸的轮廓,知道他是无比的温柔。
而她对每个应征者提出的三个问题就是太搞笑了。第一个问题是“公子(或先生)生平在什么地方最是快乐逍遥?”而那些标准和非标准的回答也都是同样可笑。据此有人怀疑,是不是因为这位公主在冰窖里真假梦做得多了,早已乐此不疲了,才会去求她的父王玩儿一回“提问招驸马”的游戏。真亏得她最后竟想出了这么厉害的一个绝招。
4、有“题叶招亲”的。
就是刚刚讲了半天的两位,不再重复。刚才我也已经说了,其实这样一种特殊浪漫的形式,一般是不必和不宜模仿的。
5、有“画饼招亲”的。
实行这种方式的以天上的美丽仙女织女为代表。
当然其它种类的求偶招亲活动形式还有很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可以这么说,从前天上有一位叫作织女的仙女,在某一天忽然灵机一动,于有意无意之际,竟然一下子就开创了天上、人间“画饼招亲”的先河!说来她的本意画的是一颗“爱心”,然而当她的大作别的仙人和凡人们都不认识,而且偏偏偏偏就只被那个放牛郎看见了的时候,虽说那牛郎只是错误地把那颗“爱心”当成了充饥的“包子”,也就是“大饼”,确实很有点儿暴殄天物的嫌疑,而且也太不浪漫、不合时宜。但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虽说是当初他们各自的初衷有所不同,但是最终的结果还不都是一样的?
52
平时,牛郎感到无聊时最喜爱唱歌。近来他唱得最多的一句歌词是:“蚊子挥不走牛虻散不去,为何河边一片空地?”这是一句简单的设问。因为这一带向来僻静,每当他唱歌之时,从来就没有谁肯来和他,即使说句话也只能是自言自语。尽管如此,却并不妨碍他独自一人时经常唱唱歌、练练嗓子,都已经有点儿习惯成自然了。
河边有一块空地,平时少有人来,牛郎最喜欢到这儿来放牛,因为没事时还可以双手抱头躺在草地上偷一会儿懒,看一看天上的云彩,由此再发一点儿离奇的联想。因为平常放牛时,四下里的蚊子和牛虻太多了,总赶也赶不走,很是嫌人,所以他就触景生情,颇有创意地想到了这么一句。就这一句,还是经常听村东头的那些读书郎们没事时闲念的,听得多了就记住了。但是原话不是这样说的,好象是什么“愁”和“空虚”都赶不走的意思。本来嘛,这小牛哥有时也挺愁、挺空虚的,但是他以为原话远不如现在经他篡改了的这句易记好懂有韵味。
织女才从天上下来,刚好听见了他正在翻唱的这一句,就感觉很有些文化品位。心说道:咦,这人怎么这么奇怪,而且还有点儿意思啊。居然连这河边有片空地都搞不懂,居然还要问,还要编成歌曲来唱!没有这片空地,我从天上下来在哪儿降落嘛;没有这片空地,你能随意地在这儿放牛、唱歌,而且还能轻易就看见我安装在天上的那个“爱情密码”吗?
见他独自唱了半天也无人理睬,织女就觉得有些不忍心,于是对了他一句“谁,谁,谁?Youloveme,不顾一切——狠狠爱!”是呵,是有点儿“不顾一切”,而且爱得也够“狠”的,不知不觉间,就把那“天条”、“戒律”都违犯了,而且直到后来还一直搞得惊天动地的,持续了一两千年。总之这次他们就是玩儿得有点儿太“High”了。就这样,由对歌开始,一来二去,也渐渐地就彼此都熟悉了,渐渐地彼此之间碰撞出了爱的火花,而且明显地,这一仙一人越来越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了。后来,牛郎干脆主动提出和哥嫂分家,和织女单过了,从此开始了他们男牧女织的生活,直至后来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本来上天定好的,这一仙一人在人间足有50年长相厮守的缘分,结局也够美满。可是——又要说到那个如今已真是有点儿糊涂的月下老人了。我说这老倌得赶紧考虑退休了吧?
月老见牛郎织女他们既已“生米做成了熟饭”,就只好临时再往她们的脚上补系一下红线,算是在程序上予以追认。可是在系红线时,他却一不小心把那线头的“正负极”给接反了,而且还是严重地线头接触不良,由此造成了持续的、不间断的强烈“打火”,这还得了!果然不出“七月七日雀桥会”上那个天上仙人之所料。
由于他俩之中,有一方是天上的仙人,而有仙人参加的游戏,则往往就会玩得更加厉害些。所以这次“打火”就打得不知道要比那些别的火们更加厉害多少倍!那一日,王母娘娘正在天上闲游,忽然就看见了下面的火光,连忙问道:“谁呀,谁呀?想干什么呀?这么不注意安全生产,出了责任谁负责啊?不行,最上仙我非得亲自参加这次重大的灭火行动不可!”“灭火”的办法,就只有把二者分开了,先“绝缘”再说——不经常接触当然就不会再有大的明火。怎么分呢?总得有个东西在中间那么隔离一下,还得考虑平时救火方便吧?于是才有了现在这条宽阔的天上河,就是天河。至于以后,他们每年还能通过鹊桥相会一次,那最初只不过是因为天上和天下的喜鹊们一个个都是既热情,又有点儿多嘴多事罢了。
那牵牛星宿正自唱着,忽然看见了我,忙有些惊喜地过来见礼,说道:“原来是上仙您呀,太好了……真是太难得了!”他说多亏了上仙我常在天庭给他和娘子呼吁,大恩大德都还没有来得及当面道谢呢。
我说:“牵牛啊,罢了。其实……你应该感谢众仙人,大家都说了话的,仅靠我一个说话,那怎么可能呢?对不对?你还应该十分感谢玉帝和王母,感谢玉帝刚刚提出来的那个‘天上版’的‘三个有利于’。要不然,你也应该知道的,那些‘天条”、“戒律’们可不是轻易说改就改的呀。”
其实最重要的,他还得感谢他们自己:要不是他们这多么年来那样执着与多情,矢志不渝,死磨硬泡,连报告就连续写了N多次的话,那么谁都帮不了他们。我说的是实话。
牵牛邀我一定要到家里奉茶。我也正想去看看他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到得宫来,那织女星早已满面春风地迎了出来,又是道万福、又是致谢的。那织女!果然不愧是个温柔多情的美丽仙子!虽说年代已经这么久远了,但看起来,她却还是那样的容颜不改,天姿绝色,风采依旧,不减当年!难怪当时她下凡私会牛郎后,天上有很多的仙人都急得眼直红脚直跌呢。
只是她现在比起以前来好象稍微丰满了些,却也更多了许多成熟迷人的风韵。想象她这么多年来的曲折遭遇,如果换了别的仙人(凡人就更不说了),到现在还不知道正有怎样无穷的抱怨与满面的愁苦呢。我看仅凭这一点就很难得。
他们的别宫,布置极是淡雅,不尚奢华。但各处都是窗明几净、井井有条的。看他们俩口儿的神情,也都很满足的样子。是啊,知足者常乐嘛。
他们相互之间还是互称为“官人”或“娘子”。言语态度之中,自然流露出一种情到深处的无言体贴,关爱与默契。据说他两口儿自相识以来,从没有为了什么事情而发生过争吵,任何时候大家就都象街道上的汽车那样“宁停三分,不抢一秒”的。不象那有些凡间的粗人和俗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地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内耗不已,大动干戈。这个家庭还是“男牧女织”的模式,很美满和谐,有种亲切温馨的味道。看来,这里已经更加象是一个“标准型”的美满的家了。
我就与他两口儿客套了一会儿。我说:“现在真的替你们感到高兴啊。现在你们呢,也都已经是天上的星宿了哈。哦,还都是名副其实、不折不扣的‘明星’啊。”牵牛的话不多。一般都是织女在说,牵牛只在一旁很知足地微微笑着,细细聆听,并不时地点头称“是”。
织女奉上了香茗。宾主坐下来品茶叙话。听织女说,现在她自己除了得经常打点“织女靓衣坊”的事情以外,闲暇之时,也会上一上《天上网》,所以平时不闲也不忙。她说她和嫦娥仙子的关系最好,大家经常有事没事地就到一块儿叙话、聊天。无论线上、线外大家都是不折不扣的“铁杆儿姐妹”。怎么这么重要的情报,我以前就不知道呢?问她们平时都聊些什么,织女就神秘地望望我,眼中带着笑意,有点儿调侃地说:“聊的可多了——怎么,连我们仙女之间平时聊点儿什么事情,上仙你也想知道吗?”说以后有机会不妨再告诉我。还问我最近可曾见过她的那位“铁杆儿姐妹”,她也有一段儿时间没见到她了。
原来这织女现在还在写书。书的名字你一定想不到,叫作《我的温柔》!日记体裁的,里面有很多的杂感。内容写的是她与“官人”牛郎两个在千年情路上苦苦跋涉,挣扎奋斗的事迹和感受,以及他们彼此至今相知相爱的心路历程。都已写了40多万字了,还在接着写。
唔,这个主意倒是不错,题材选得也挺好。我说:“是啊,你们俩口儿的先进事迹早已就是惊天地、泣仙人,天上人间尽皆知晓的了,连我仙人也一向是十分佩服和景仰的了。我想,把你们这段儿难得的过程写出来一定很好看,一定很有卖点。说不定——读你这书还能顺便教育和警醒一下我辈的仙人以及那些尘世中人呢。早闻得织女星宿不愧‘兰心慧质,才名可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敢问你的大作可以让我好好拜读,先睹为快吗?”
织女嫣然一笑。谦虚道:“我这可是十足地‘班门弄斧’了——不过啊,在您这个‘班门’的面前,我倒是情愿卖弄一回‘斧头’的。只是书还没完全写成,距离‘杀青’怕还得有一段儿时日。今日有幸得到上仙您为我当面雅正,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呀。那么……就请您赐教小女子吧。”
接着她又说,难怪曾听嫦娥仙子对她说过,我这位上仙不仅各方面都很突出,而且也很会说话,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说此前嫦娥仙子已部分看过她的书稿,有的情节大家还在一块儿研究交流过。
及至见到她书的署名,却是叫作什么“巫山云动”!
53
想来那“巫山云雨”的故事,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了。本来织云彩就是织女星宿的专业和老本行了。我想凡是经她手织出来的云彩一定会听她的话,不然怎么叫“织女”呢?如果她要哪儿的云彩动一动,那儿的云彩就一定会动的。其实别说是巫山的云彩了,就算是那天上所有的云彩怕也没有不听从她调遣的。厉害啊。
打开她这书先是粗略地一看,感觉她写的实在是好!首先就是她的文字功底很好,在语言的选择和运用上可以说是经过字字锤炼,平中见奇;字字皆是真情的流露,又很有些她自己的特色和感染力。其次是她的行文笔触酣畅,不略涩滞,故事引人入胜描述表达准确,情节形象生动。
我料天上众仙人绝对想象不到这位美丽多情的织女星宿竟然会有如此高超绝妙的文采!可以说在这方面,她可比那很多的天上文曲星们可是强得太多了。唉,可惜多么纪年来,真是太埋没她了哇!
我又在想,如此美好曼妙、多情绝伦的才女仙子,为何到头来竟偏偏爱上一个几乎是目不识丁的凡间放牛郎呢?难道说是错耶?命耶?还是缘耶?纵然有的时候,人间的一些事情难以说得清楚,其实,那些天上的很多事情又有谁能够真正说得清呢?
有的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而且在这一点,大家还有好多统计方面的数字及现实的依据。不过我认为“红颜薄命”这句话也许并不适用于织女星。有了上面的句疑问,当然并不是说牛郎不好。现在再细看这牵牛星宿,感觉他真是不错。他有很多的优点,例如善良,憨厚,痴情,能吃苦耐劳,而且对织女也够温柔、体贴。这些已经足够了。我想人间或者天上的有缘男女们若然都能象他们夫妇这般境地,那样岂不就是太好太好了。可是现实的情况往往并非如此,觉得这只不过是一种出发点好的理想罢了。
可是如今人们对于“善良”、“憨厚”一类的理解,早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大家说,如果赞美一个女子,首先就说她长得漂亮,如果不漂亮就说她有智慧,如果也没有智慧最后才说她“善良”;而如果说一个男人“善良”呢,则可能意味着他并不怎么强势,或者说在有的时候是软弱可欺的。在如今各种的圈子内,这种人往往只可能是受到伤害的对象。
织女在书中,对多年来他们自己的坎坷遭遇,竟然没有半点儿的怨艾之辞!她的书,直写得浓浓淡淡,婉婉蜒蜒,起起伏伏,曲曲弯弯,却又有着极强的艺术表现和感染力。她写至极处,竟似乎可以使读者顿时有种柔肠百结、几欲泪下的感觉,就连那心情也不自禁地要随着书中男女主人公的遭遇、命运而起伏波动。
不过书中也有几处写得是有极趣的。例如写到他们俩在漫长的两地分居,不断相约的日子里经常互相赠言的情节,有两句赠言是这样的:
没有你的日子里,我会好好无聊自己;
没有我的岁月里,你也别忘鼓励自己。
不知道这两句是谁先想出来的,也许是那小牛。他平时就喜爱唱歌嘛。
还有不少是对她官人牛郎每年“七夕”那日在夫妻相会路上“只争朝夕”镜头的特写。待写完之后,那织女又不禁千般关心、万般体贴爱怜地写道:“哎呀,我的官人呀,可别把你累坏了。你是多么地辛劳,而我又是多么地心疼啊。”
还写道:“你不妨慢慢地说,不要着急。就算今年有说不完的话,那也可以留着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再说嘛。而且也许等到明年的这个时候再说时,你的那些话就会变得更加地温柔、动听了”。
她还写道:“有道是缠绵苦短盼聚期,天长地久有七夕!放心吧,我的官人哪——我会一直这样想着你的。”又称赞说她的官人现在每次再喊那句话时都已能连续喊上十多声了,真是有点儿难为她们家的官人了……
呀!多么漫长的等待,多么真挚的情感,多么大胆的直白,多么细微的体贴,多么真心的爱怜,多么经典的传奇啊!
原来我认为,黑山老妖小黑万年修行的精神是最执着的,但是现在看来,这牵牛织女二星宿的多情执着精神与之相比,竟然是更加厉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足!只可惜我上次论文里表现牵牛织女二星的篇幅安排得有点儿少,本来应该往上面多泼一点儿黑墨的。想起了黑山老妖。不知道这家伙最近又在忙些什么。
书中有关他们每次在鹊桥相会时的喃喃低语,早已经过了作者有意的大量整理与删改。书中诸如“此处删去77字”、“此处删去777字”的小括号在章节里频繁可见。看来如果谁真的要去研究当时他们的这一段历史,想知道每年的“七夕”之夜他们到底都说了什么话,也许就只有去拜访那位天上那位“狗仔队”的队长先生阁下,或者找每次都在岸边偷听的那些神仙们。
令我感到无比惊奇的是,在书中,织女竟然娓娓道来、水到渠成地提出了一个被她称为是“温柔陷阱”的理论,以回答天上人间仙人凡人们对她的好奇与提问。这有点儿太抢眼了简直!看来这才女啊,就是太不简单了!
里面有不少的概念,而且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百折不绝的所谓“温柔曲线”呢。在这里,她结合自身的亲身经历和丰富实践,用了大量的篇幅集中阐述了作为仙人和凡人所应该具备的“温柔的天性”、“温柔的萌动”、“温柔的陷阱”以及形形色色的"温柔误区".
“温柔陷阱”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1、"温柔"是仙人与凡人与生俱来的天性。
温柔受之于天,发乎于心。它于仙于人都不可或缺,亦不可剥夺。
2、"温柔"是仙人和凡人内在“情商”的核心体现。
温柔总是与“多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故其为情商的最核心体现。之所以每个仙(或人)的情商高低不一,这其实是由他(或她)各自温柔的本性所决定的。
3、"温柔"是仙女最重要的特质和表现。
与人间的女子相比,仙女们温柔的表现形式就更直接、更明显,程度更深入,持续时间更长久。这也是为何天上仙女们普遍都温柔多情的主要原因。
4、"温柔"的力量是巨大的、无穷的。
温柔使我忍耐;温柔使我坚强;温柔使我博大;温柔使我无畏;温柔使我充实;温柔使我多情;温柔使我快乐;温柔使我温柔。但是,这么一股无比厉害的力量是需要善于发掘和利用的。
5、我“温柔”,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