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疯狂的手术刀-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关俊伟说:“检查过了,感冒而已。医生说小毛病,以后会好的。”
  谢克看了看手中的婴儿,拿着自己的听诊器在胸骨的几处听了听。
  焦贞梅看他那样子还挺小心的,也就少见地没多废话。
  当听诊器移至胸骨左缘第二肋骨处并准备移走的时候,谢克突然听到一个喷射性似风吹样收缩期杂音,很微弱,向左颈部下区传导,可是再移回去的时候那声音又消失了。
  谢克耐着性子等了一会儿,又捕捉到一次!虽然很微弱,但是他确定他听到了。
  “这孩子,”谢克不知这对父母知不知道孩子的身体情况,他选了个比较委婉的说法:“是不是心脏不太好?”
  关俊伟和焦贞梅一下子愣住了。
  谢克以为他们是害怕孩子有问题,就说:“还是给他做个彩超看看吧。”
  关俊伟还在那里愣愣地,焦贞梅却一下子拉住了谢克的白大褂,她激动地说:“你能听出来有问题?”
  “你们知道?”谢克还怕打击他们呢,“肺动脉瓣狭窄。”
  “就是这个!”关氏夫妇异口同声,看谢克的眼神都不同了!
  这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之前儿科医院的医生怎么都听不出问题来,还是做了心脏彩超之后才确诊的。可是这个谢医生竟然这么随便一听就听出来了!
  关俊伟和焦贞梅一下子就觉得,这个谢医生一定医术过人!

  ☆、第55章 父母

  焦贞梅此时的反应比关俊伟还要快,她一改之前对谢克看不顺眼的态度,换上了讨好的语气:“谢医生!您不愧是大医院的医生啊,真是厉害!前一阵子因为小关耀一直感冒,我们带他去儿童医院看,拖了一个多礼拜也没看出来,后来拍了片子才知道是有点先天的心脏病。不过那个医生说了,从片子上来看症状是很轻的,可以正常发育正常生活,不用做手术。对了,我们还做了心电图,医生说在正常范围,不用太过担心……哎呀,我今天没把孩子的检查结果带着,要不我回去拿来给您看看?能帮我们看看么?”
  而此时的谢克表面上风平浪静,带着点看小孩子淡淡的笑容,其实心里面却早已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通过一番仔细的观察,谢克发现小家伙的头竟然是尖的。之前因为包在襁褓里,还带着小帽子什么的所以没有看出来,现在抱在怀里,谢克还能用手轻轻的抚摸,以确定婴儿脸部及头部骨骼的形状,他才发现的。
  这小孩儿确实不好看,试想一个刚出生几个月就眼球突出,头颅畸形,鼻副窦发育不良的婴儿,怎么可能会可爱?
  这是先天性的没错,但却并非不可治疗!问题是要怎么和关俊伟夫妇说?
  “这……”谢克一边斟酌自己的语句一边回答她:“这个先天性的肺动脉瓣狭窄,的确应该是轻度的——如果检查结果如你所说的话。对了,你们是在哪里看的病?”
  焦贞梅急切地道:“就是和平儿童医院!”
  “哦,专科医院。”谢克点点头,“既然有详细的检查结果比对,我相信那位医生的诊断应该是不会错。当然你们想拿来让我帮你们参详参详也是可以的,虽然我不是心外的……”
  关俊伟在旁边喜道:“好的好的,你们医生什么都懂一点的,我们以前在乡下的时候,一个医院里面所有的病那些医生都能看呢!”
  焦贞梅也在边上附和,虽然儿科医生已经给他们说过了孩子的病情和注意事项,但是事关儿子的生命健康,作为父母的他们总是想知道得越多越好。而谢克之前的听诊,也让他们觉得谢克是真的很有本事,他们的这种想法就更加剧烈了。
  此时焦贞梅倒是不考虑什么费用的,别说谢克不会因此收他们的钱,就算是谢克开口要,她也会乖乖送上。儿子,可是比他们自己还重要。
  但谢克关心的却不是这个心脏病。他看夫妻俩急着回去拿检查结果,便叫住他们,“你们先别急,这孩子的心脏病目前问题不大。不过我怀疑他可能还有点其他毛病……”
  关俊伟愣住了,傻傻地重复了一句:“还有其他毛病?”
  焦贞梅的心剧烈地跳动了一下,一种不好的预感涌上来。
  不知是母子连心还是怎么的,回到焦贞梅怀里的关耀此时也哭闹起来。焦贞梅检查了一下他的尿布。奶已经吃过了,屎尿也没有,于是她只好尽量哄着安抚,可惜作用不大。
  谢克不太确定地说:“我也不能确定,不过你们有没有觉得他的头有点小?”
  一般的正常婴儿两个月的时候,脑容积就会比新生儿增加百分之二十左右,六个月的时候能增加到百分之一百。按照焦贞梅产期来算,关耀应该已经有三、四个月左右大了,可是他的头却只有普通两个月婴儿的大小。由于这一阶段的发育相对比较快,所以作为医生的谢克很容易就察觉出了关耀的异常。
  关俊伟和焦贞梅本来十分担心,但是听他这么一说,反而倒松了口气。
  关俊伟说:“谢医生的眼光是挺厉害的,儿科医生也说关耀是头有点小,一开始怀疑是小头畸形,听说这种病的患儿脑回过小或者无脑回,大脑发育迟缓还会停止发育,我们当时也是吓得要死……不过还好后来给小孩做些简单的测试,发现不但大脑发育正常,而且还挺聪明的呢。”
  焦贞梅也说:“是呀,脑袋有点尖没事,现在不是还小嘛,以后长大了就会好的。谢医生我跟你说,我们关耀是顺产的,据说小孩子顺产的时候,头在产道里被挤压过,以后长大了就特别聪明呐!”
  “……”谢克不愿意去想象“头在产道里被挤压”的过程——说起来各种专科里他唯一不感兴趣的就是妇产科——他只是觉得关耀的情况不是被挤压那么简单,“哦,你们做过一些测试?”
  关俊伟:“是的是的!视力啊、听力啊什么的,都挺好。对了,关耀他真的是天生就聪明的,刚生出来没多久的时候,拉屎就会轻轻地捏住小拳头用力,然后嘴里嗯地一声就拉出来了!我从来没有见过刚出生的婴儿这么厉害的,还懂得用力拉粑粑!”
  “……”短时间内谢克估计再也不会用“嗯”这个词了,不过从关俊伟的描述来看,关耀的大脑发育肯定是没问题的,那么问题恐怕就真的是他想的那样了。
  谢克把婴儿头部的正常发育情况给关氏夫妇普及了一下,那二人还是不信有问题,还说儿科医生都不觉得有问题,说明这头虽小,却也是正常范围内的小,而不是病态。
  幸亏谢克的耐心好,脾气也一向都是淡淡的,否则碰到刚入院的年轻医生早就不耐烦了,爱咋咋地吧。
  谢克给他们解释:“你们上次去儿科医院检查是什么时候?”
  焦贞梅说:“一个月前。上次检查完确定没事之后我们就放心了,最近虽然感冒有些反复,不过我们能好好照顾,所以也没事。”
  谢克:“这就对了。我刚才已经跟你们说过,婴儿的发育相对很快很明显,一个月的时间会有很大的改变。一个月前,那医生看着大小还算正常,但是一个月后,如果没有继续生长,那就不正常了。我问你们,关耀的头是不是有越来越尖的趋势?”
  关俊伟焦急地正要答话,谢克又说:“别急着回答,好好想一下,确定了再说。”
  焦贞梅想了一下,觉得还真是这样,她也慌了,“好像是有点。谢医生,那怎么办?以后会不会长得很难看?”
  谢克摆摆手,“这不是好看难看的问题。这样,你们也不用去门诊了,直接去楼下儿外科,就是这幢楼的第二层,就说王磊让他们医生给你开个检查单子,做个头颅ct,我相信检查结果出来的话,儿科医生会告诉你们情况的。”
  关俊伟:“王磊?”
  谢克笑了笑,“王磊是我们医院神经外科的医师,他人缘特别好,你们打他的招牌去一定没问题,否则还要排队。我和他是好朋友,我会打个电话跟他说一声。”说完他直接挂了个电话给王磊。
  王磊正好有空,听了谢克说的,是脑外的病,于是蹭蹭蹭地跑下来看。
  王磊虽然只比谢克大个两三岁,但是他长得比较成熟,所以作为医生来说,只要是不犯二的时候,都看着蛮让人信任的。
  关俊伟看到谢克叫来一个脑外的医生,也是比较放心的。在普通人眼里,脑外、心外的医生都是医生中的精英。
  王磊一看到关耀,就和谢克一样,眼中的目光严肃谨慎起来。
  可能是关俊伟和焦贞梅以前没养过小孩,而现在又天天能看到孩子,所以不觉得突兀。就像一个人的胖瘦,天天和他在一起的人不会很敏感,但是一段时间没见过的人却会觉得很明显。
  作为第一次看到关耀的谢克和王磊,注意力明显会集中在这孩子的外貌上:头顶又小又尖,额头又扁又平,眼眶受压变浅,从侧面观察可以发现颅底向下塌陷。
  谢克在一旁对王磊说了他发现的其他情况,比如先天性心脏病、经常反复感冒、容易激动烦躁,有隐性分离性斜视等。谢克:“他的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可能是由于鼻咽腔狭小,颅底及硬腭畸形造成的。”
  王磊:“智力没问题?”
  谢克:“看起来没问题。”
  王磊:“我知道了,我带他们下去检查。”
  关俊伟和焦贞梅在旁边看见两个医生这样谈论自己儿子,此时已经被唬得腿都有点发抖了,但他们反而没有一开始那种急切,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措。
  谢克注意到了他们,安慰道:“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有问题即使发现一般就能做最大的努力。而且基本已经排除了脑部发育迟缓的可能,我们初步判断是头颅骨缝闭合造成的生长限制,若是那样,则并非不可治愈。一切等检查结果出来再说。”
  关俊伟和焦贞梅现在已经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除了同意,再也没有对待关老头的那种权衡心态了。
  谢克还叮嘱他们:“因为小孩长得快,所以你们一个月前做的心脏彩超也未必有参考性,等会如果儿科医生让你们再做一次检查,你们也不要觉得奇怪。”
  焦贞梅:“知道知道,为我们好。这个钱不能省。”
  谢克目送王磊带着他们一家三口去儿科检查。
  可怜天下父母心。关俊伟和焦贞梅对关耀的好是无私的,就如同关老头对关俊伟一样。
  只希望不会是子欲养时,而亲不待。
  想起车祸去世的父母,谢克觉得眼睛酸涩。

  ☆、第56章 方案

  谢克原以为确诊之后,关氏夫妇会带着小孩去儿科医院治疗,没想到他们却执意要留在市一医院。
  市一医院的儿外科,一般只做儿普外手术,没有分得很精细。
  关耀所患的病症,实际上是狭颅症,一种先天性颅骨疾病。
  正常人的颅盖,在刚出生的时候分为四块,以冠状缝、矢状缝和人字缝为界。
  从解剖面来看,颅盖就像是一个瓢虫,头、尾与身体相连的地方分别是冠状缝和人字缝,而对称的翅膀中间则是矢状缝。
  随着人的生长,颅骨的骨缝会慢慢闭合,使得整个头骨坚固而完整。
  颅缝的提前闭合会使得颅腔的生长扩大受到限制,从而不足以容纳快速发展的脑组织。如此一来,脑和颅神经就会受到挤压与损害,毕竟头骨没有弹性,不可能胀大。所以这种病也叫做颅缝早闭或者颅缝骨化症。
  这种病的病因还没有定论,有可能是在母体内的胚胎期就没有发育好,也有可能是骨缝骨膜里面的组织内出现异化。
  正常婴儿的各条颅缝线呈锯齿形,很容易扩张,一般要到10至12岁才会减缓或停止生长,而骨缝融合骨化要到成年以后。颅缝间不断长出新的骨头,而头颅沿垂直于颅缝的方向生长,颅腔逐渐增大,留出空间给脑大脑生长。
  而患有狭颅症的婴儿,有可能是单独一条,也可能是多条颅缝提早闭合,使得颅骨不能垂直于其生长。这样一来,颅骨的生长就会以其他方向取而代之,甚至于停止生长。
  往其他方向长,就会导致头颅畸形。
  例如矢状缝的骨化并提早闭合,使得颅骨向左右两侧生长受限,那么就会纵向生长,从而变得狭长,成为舟状头。
  而如果是冠状缝闭合,则会让头颅向前后生长受限,令其向两侧生长,这样就会变成扁头。更有一种情况是,冠状缝一半正常,一半骨化,那么头颅生长就会不对称,变成斜头。
  至于关耀的情况,经过谢克的分析,应该是全部颅缝早闭。当所有颅缝都早闭的时候,头颅就会向阻力最小的前囟生长,形成尖颅。
  无论哪种情况,如不及早治疗,日后都会出现颅骨的畸形和颅腔容积狭小,影响脑发育,继发颅高压。脑部的发育不仅事关容貌和智商,且与生存、自理能力息息相关,如拖延久了,甚至影响寿命。
  因为有这种病的人,经常身体其他部位也会有畸形症状,所以谢克在了解到关耀患有先天性肺动脉瓣缺损,又看到关耀的头颅形状之后,就想起了这种病症。当他在摸关耀的头时,触摸到了骨缝处骨化隆起的骨脊,便几乎已经能够做出诊断。
  当然这病要检查也是很容易的,只要照头颅ct,就能观察到骨缝是否有早期愈合现象,以及邻近骨边缘是否硬化。
  要治疗这个病,外科手术当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一岁以内是最好的手术期,否则畸形时间越长,年纪越大,对脑部的损害也就越大,畸形也越严重。
  但谢克没料到,关氏夫妇竟然希望由自己主刀,为关耀手术。
  关耀暂时住进了儿外科的病房,等待手术排期。
  市一医院的儿外科医生,其实也是劝关俊伟他们去和平儿童医院的。那是天海最好的儿科医院,有极其详细的各类分科。
  但关俊伟和焦贞梅都认准了谢克,认为和平儿童医院的医生连病都没诊出来,手术水平自然也不敢恭维。
  在儿外医生和以王磊为代表的脑外医生的会诊下,关耀的手术方案,很快就被摆到了谢克的桌子上。
  谢克觉得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啊。
  天知道,他已经好久没给人开过颅了,手都痒了。
  王磊揶揄他:“啧啧,这么好的事又让你给碰上了。一般人可没机会给婴儿做手术啊。”
  作为一个外科医生,喜欢各种不常见的手术,这很正常,而且也会在今后成为自己的资本。很多罕见病历,医生们都对其趋之若鹜,不惜成本,就是因为这个。
  光你治过别人没治过的病,你就比别人更有话语权。
  给婴儿开颅,自然是比成人更难一些。婴儿的头颅小,脆弱,等等多方面的因素。
  但谢克显然不怕这个活精细。
  他曾经试过用老鼠做实验,在不用显微镜的情况下,他甚至都能够成功地吻合老鼠的血管。
  其实谢克早已发现,自己的手指随着经常性地虚化、实化以及各种拟形,如今已经变得比原来更加灵巧。
  当然,如果在手术台上,该用显微镜的时候还是要用,不然别的医生护士肯定要把他当成怪物了。
  既然谢克决定接手这台手术,那他自然就会全力以赴。
  所以当他看到儿外和脑外的医生们一起研究并制定的手术方案时,他沉默了。
  这一份方案,确切来说并没有什么问题。
  由于关耀是全部颅缝闭合,所以要分两期进行手术。
  第一期,采用顶部冠状切口,将头皮反向前,沿着冠状缝和矢状缝的前半部分,咬开闭合的骨缝,重新建立一条新的骨沟。
  等到伤口愈合,患儿身体恢复后,再进行二期手术,将原切口切开头皮向后翻皮瓣,咬开后半部矢状缝和颞部人字缝。
  这种教科书式的手术方案,看起来并无不妥。
  但是谢克所想的却是,这样做只能减缓颅腔的生长压力,使得颅骨后续能够继续生长。不过却无法改善已经形成的畸形。
  也许对大部分医生来说,能够完美地做好这个手术已经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
  但是谢克,对于治疗上的事,他从来都是尽善尽美!
  除非是患者家属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比如之前关俊伟因为钱的关系没有给关老头做皮瓣导致只能截肢。
  患者及其家属是否接受,如何选择,是一回事。
  而谢克能否向自己交一个满意的答卷,则是另一回事。
  让谢克自己都能满意的答卷并不是没有,他已经想到了。
  那就是——不只做二期,他还要做第三期!
  他要把关耀所有的颅盖骨全部拆除,塑形后再重新拼接!
  当谢克把他的想法说出来之后,王磊和儿外的医生都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这个人疯了!这是所有人心中所想。
  谢克知道自己没疯。也许,这个方案是有点疯狂,但它是最完美的。
  这不仅仅是头部整形,也是为了关耀的颅骨今后能够更好更正常地生长。
  关俊伟犹豫了,他当然是希望给关耀做的手术越成功越好。不过相比于听到自己儿子得病的那一刹那的忧虑,他现在觉得能够治好就不错了。至于头部有点尖的畸形,在他看来则不是那么重要。
  但是焦贞梅却和他有不同想法。焦贞梅希望能够按照谢克所说的方案来手术。她不愿意自己儿子的人生在起步的时候,就已经有差错。如果谢克没有提出这个想法,她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她会和自己丈夫一样,觉得能够改善颅骨生长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而谢克却在她的心中种上了一片草,且这草长得飞快,转瞬间已经幅员辽阔。
  无论如何,焦贞梅也无法将这个对自己的儿子来说是最好的方案,从心中抹去。即使从其他医生的态度来看,这个第三期手术必定是难度极高。
  由于夫妻俩之间还有些争论,第三期手术是否要做迟迟没有决定。
  但是第一期手术的那天,却很快就来到了。
  在谢克去手术室之前,此时已经做完椎体成型并住在骨外病房的关老头,特地说明要见他。
  关老头也早就知道了小孙子的事,他对待谢克的态度和儿媳妇焦贞梅一样,认为谢克医术高明。
  谢克以为他只是担心关耀的情况,原已经做好被问各种问题的准备。但是关老头什么都没说,他只是默默地从一个布包里摸出一叠钱,交给谢克。
  “……”谢克并没有料到是这样。
  他知道很多家属喜欢在手术前塞钱给主刀医生,希望医生能够费心费力认认真真地好好做手术,不要出现像电视新闻里播过的那样漏一根针或一把剪子在身体里这种事。
  其实正规医院的手术室,有非常严格的步骤,不要说一根针、一把剪子,就是一根线、一块海绵,用在哪里,收在哪里,都是清清楚楚的。手术完成前,护士要清点器具,东西不齐是不能结束的。
  谢克:“我们不能收红包,您自己拿着吧。关耀的手术,无论如何我都会尽力的。”
  基本上会在手术前给红包的,都是那种怕医生不好好干的普通人。像是佟守业那时候请徐教授为佟文杰开刀,就是事后再请客并谢礼的。
  后者那种红包当然是不拿白不拿,至于前者嘛,有的医生拿,有的医生不拿。
  谢克就是属于那种不拿的医生。
  关老头还要再塞过来,谢克赶紧让开了:“关老先生好好休息吧,你孙子我一定会尽力的。而且我现在就要去手术室了,也不好再乱碰东西。我先走了。”
  终于逃出来的谢克,乘坐电梯到十八层。这一层是麻醉科和手术室所在。
  他准备去刷手,却遇见了一个情理之中,预料之外的人。
  蔡天桥今天正好也有一台手术,他正坐在休息室里闭目养神。

  ☆、第57章 麻醉

  谢克看见蔡天桥的时候心里面一惊,也不知为何,他对蔡主任一直有点敬而远之。
  神经外科的手术经常会时间很长,所以一般都排得很早。如果当天有脑外的手术,通常都会从早上第一台开始排起。
  所以谢克在这里碰到脑外的医生是情理之中的。
  而预料之外的地方,当然就是指蔡主任的亲自出手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这台手术应该是有点难度的。
  蔡天桥坐在长椅上,双手习惯性地掌心向上翻着举在两侧,头则以一个看上去挺舒服的角度仰靠在椅背和墙壁之间。
  作为一个晚辈,谢克应该上去打问好,可是他却蹑手蹑脚地打算在不惊动蔡天桥的情况下,穿越过休息室。
  就在他以为自己要成功地时候,后面传来蔡天桥的声音。
  “哟,这不是我们骨一的开颅小能手嘛。”
  “……”就知道没那么顺利。谢克转过身,看到蔡天桥精神熠熠目光炯炯地打量着他,差点怀疑对方一开始就是在这儿等着自己的,“你好,蔡主任。”
  蔡天桥耸耸肩,“你无视我。”
  “不,”谢克快速回答道,他就知道蔡天桥会找茬,“我只是不想打扰你休息。”
  蔡天桥显然不会就这样放过他,“你也知道我只是在休息,又不是睡觉。”
  “好吧,我错了。”谢克知道碰到这种找茬的人,一般再纠缠下去也无济于事,虽然他并不清楚蔡天桥为何有意无意地特殊看待他。不过他知道这种时候要顺毛,“下次我一定叫你。”
  被当做大猫的蔡主任:“……”对方认错态度都这么谦卑了,他也不好揪着不放。
  蔡天桥假咳一声,“听说大强今天为了给你配合,而推掉了我这台脑膜瘤的手术?”
  大强就是冯大大,本名冯大强,市一最出色的麻醉师,即使放到整个天海市也是一流的。
  冯大大最讨厌别人叫他本名,敢这么叫的,估计也就蔡天桥了。一般院长啊、主任什么的,都叫他小冯。
  谢克有点明白蔡主任为什么在这儿等他了。是的,此时他已经确定,蔡主任绝对是故意的。因为他闻到了一股子醋味,酸爽。
  就是不知道蔡天桥看中的是手术,还是人?又或者两者兼有。
  不过从一个医生的角度来看,谢克还是比较佩服且欣赏冯大大的选择的。蔡天桥的脑膜瘤手术,虽然有难度,却不复杂,对于麻醉师的要求也同样如此。而谢克的这台颅缝再造术,相对来说,对麻醉师的要求反而比对主刀医生的要求要更高些。
  由于是婴儿,所以对麻醉管理的各种监测项目的数值波动必须十分敏锐。对于静脉吸入复合麻醉来说,麻醉师的手感也是非常重要的。市一医院的其他麻醉师,当然也不错。如果让他们进行一般的小儿麻醉,自然没问题。
  可是神经外科手术,或者说开颅手术的麻醉,他们就要掂量掂量了。麻醉药的补给,平衡液输入的速度,肌肉松弛剂用不用以及用的时机。最重要的是,手术过程中没问题,术后的恢复时间如何掌握?
  不是没有其他麻醉师跃跃欲试,就像外科医生一样,麻醉医生同样也喜欢收集病例。每一个临床医生都有第一次,如果不给第一次的机会,永远不会有高级医师的出现。
  但是全颅缝早闭,毕竟是非常少见特殊的病例。在那些麻醉师连普通的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都没怎么做过的情况下,谢克又怎会放心把麻醉这个重要的事情交给他们呢?
  所以他去找了冯大强。
  冯大大倒是很感兴趣,自从上次摘脑囊虫之后,谢克没有再怎么做过难度级别较高的手术,所以也没怎么遇见冯大强。
  谢克的本事可是给冯大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又得知患者是个婴儿的情况下,冯大大毅然决然地答应了下来。不过他却没有告诉谢克,为了做谢克的这台手术,他把蔡天桥的给推了。
  “……”刚刚得知此事的谢克,觉得蔡主任有种君临城下的气势。他到底应该先解释手术的问题,还是先解释他完全没有抢人的意思……怎么办,在线等,急。
  眼见蔡主任的脸色越来越阴沉,谢克觉得还是别再等下去了。
  他选择了先解释手术的问题:“我们医院的麻醉师对小儿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不足,冯大大麻醉技术最高明,所以我就去找他了。”先突出手术需要,然后吹捧技术水平,最后他又加上一句:“我不知道您的手术也是今天,不然我就改期了,毕竟冯大大是您御用的嘛。”
  这个马屁应该拍得够舒服吧。
  蔡天桥的表情果然和缓了许多。
  主要是蔡主任心想,以我的水准,没有大强,手术也是毫无困难的。只要做的快点,就不用麻醉师一直加大剂量。用冯大强,只不过是个习惯问题罢了。
  蔡天桥问谢克:“你是不是一直想来我们科?”
  谢克正不知道怎么回答蔡天桥的时候,恰好1号手术室里的护士出来叫他,“蔡主任,一助把颅孔开好了。”
  蔡天桥对她说:“让他继续,我马上就来。”
  谢克趁这个时候,偷偷溜去换衣服消毒刷手。刷到一半,蔡天桥又进来了。
  “……”谢克满脸都是疑问,他不是刷过了吗,难道还不准备放过我,“?”
  蔡天桥走过来站在他附近,也开始刷手。
  谢克无聊地在蔡天桥面前变幻着自己的手指,不过蔡天桥看不到,只有谢克自己能看到。
  过了一会儿,蔡天桥刷完了,毕竟他之前已经刷过了。走之前他像是临时想起来一样地还跟谢克说:“好好做,别砸了我们医院的招牌。”
  谢克敢打赌,他其实一直都想这么跟自己说!不过他还没说要转科的事吧,这个蔡主任就这么肯定!这让谢克有一种处于下风的感觉。
  做完准备,谢克进入手术室,冯大大一看见他就笑。“老蔡是不是在外面等你了?”
  谢克瞪了瞪眼睛,“你知道?”
  冯大大猥琐地嘿嘿一笑,“对付这样的人有时候需要欲擒故纵。等做完手术我再好好教你。”
  谢克:“!”继佟文杰之后,又是一个新位面正在向他开放。
  冯大大说笑了一句,不过很快就进入正题,“呼吸道感染比较严重,心血管评估也不好,毕竟肺动脉瓣狭窄也不可能好,不过颅内压倒是还不算太高。对你来说应该没问题。”
  谢克点点头,他是有自信的,“患儿家属以为是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是入院后才开始治疗的,影响麻醉维持吗?”
  跟明白人讲事情就是轻松,冯大大:“我正准备跟你说这个,婴儿本来就困难,现在这样用基础麻醉恐怕不行,要考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我想换成吸入麻醉加静脉,你看行不行。”
  原来预案中的基础麻醉局麻,是谢克建议的。基础麻醉一般适合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的颅脑损伤,如清创缝合,凹陷骨折复位,脊膜膨出修补等以及各种辅助诊断的造影术。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