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女毒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游戏简单方便,玩儿起来还没什么忌讳。

就这样,在她的提议下,房间里众人玩儿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结果传来传去,那束花终于传到了素问手中。

见那束花停在自己手中,素问一点都不忙乱。她既然提出玩游戏。心中自然早就做好被抓个现行的准备。她将那束花捧在手中,面带微笑的为众人唱了一首歌。为了烘托过年的气氛,她特意唱了一手《恭喜恭喜》。

对于这首歌。云芝和众丫鬟表示了相当的喜爱。在这样一个过年的时刻。这首歌简直应景的无法再应景了。

于是乎,游戏暂时被搁置到了一边。接下来的时间里,素问开始教丫鬟们唱这首《恭喜恭喜》。由于这首歌歌词简单,旋律明快,再加上丫鬟们学的都用心,因此仅仅用了小半个时辰。她们便都学会了。

学会一首新歌,丫鬟们恨不得唱给全世界听。她们一个个曲不离口,看样子都摩拳擦掌,打算明天到别人面前显摆一番。

见到她们的样子,素问心中顿时涌上一种叫做虚荣的情绪。这一刻。她体会到了一种引领时尚风潮的感觉。直到此时,她终于明白了前世那些时尚达人的感受。知晓了他们为何总是想站在时尚前沿的原因。

不得不说,虚荣真是一种令人迷醉的感觉。对于自己的自制力,她一向引以为傲,没想到还是被这种感觉征服了。

待丫鬟们学会这首歌,击鼓传花的游戏才重新开始玩起来。他们一个个兴致高涨,都玩的颇为尽兴。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每个被抓住的人都会唱一遍《恭喜恭喜》。一下子听这么多遍,素问觉得耳朵都快要起茧子了。

终于在轮到她的时候,素问唱了另外一首过年的歌。接下来的事情可想而知,丫鬟们的学习热情再度高涨。

在这段时间里,云芝一直都笑盈盈的看着她们玩闹。她虽然没有参与到学唱新歌的活动中,却被她们的快乐氛围所感染,脸上的笑容从头至尾没有消失过。遇到有趣的事情时,她也会跟着众人一起放声大笑,看上去心情相当不错。

在欢声笑语中,她们终于迎来了新的一年。伴随着新一年的到来,屋外传来了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听起来好不热闹。

在星儿的服侍下,素问跑到院子里放鞭炮。她前世一直生活在城市里,这样鞭炮齐鸣的场景其实见的并不多。望着云州城上空的烟火,听着远远近近的鞭炮声,她觉得一股浓浓的年味扑面而来。

虽然没有了春晚和网络,但过年的欢乐却并未减少。在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春节里,她过的很开心。

到了初一这一天,素问起的比平时稍晚一些。昨天折腾了一夜,她快天亮的时候才睡下,所以比平时多睡了一会儿。起床后,她第一件事就是去给华母拜年。还好有吴氏叫她起床,这才没错过拜年的时间。

待素问行礼完毕,华母就命她坐在身边,然后一边慈爱的打量,一边语带笑意的说道:“昨天睡得那么晚,今儿个也不知道多睡一会儿。”

听见她的关心,素问马上一脸笑嘻嘻的开口答道:“觉可以补回来,但给阿婆拜年的时间可不能错过。就因为阿婆疼爱素问,所以才更要上心,要不然不就让阿婆白疼一场了。阿婆,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听她这么说,华母一脸欣慰的说道:“丫头一片孝心,阿婆岂能看不出来?平日里便罢了,过年时还是随便些的好,免得拘束了你。”

见到华母纵容的宠溺,素问心中颇为感动,马上就故意卖萌道:“阿婆,您对素问真好。有您在,素问才不会觉得拘束呢。阿婆,这样吧,素问给您唱一首歌,就当另外一份拜年礼了,您千万可不能嫌不好听。”

听说她要唱歌,华母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语带戏谑的说道:“唱好了,有压岁钱。要是唱不好,压岁钱可就没了。”

故意露出一个郁闷的表情,素问还没忘朝华母投去一个可怜的眼神,然后这才开口唱道:“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恭喜恭喜恭喜你呀,恭喜恭喜恭喜你……”

随着歌声的继续,华母脸上绽放出会心的笑容。在这样一个日子,听到这样一首歌,她的心情自然而然愉悦了起来。

一直到听完整首歌,华母才笑呵呵的开口说道:“这首歌有意思,丫头从哪里学的,老太婆之前从没听人唱过?歌词生动有趣,实在是应景的很。当然,我们家素问唱的更好。”

听她这么说,素问嘻嘻一笑,一脸坦然的扯谎道:“这首歌是素问平时闲着没事的时候随便哼出来的,看来阿婆也觉得不错。”

听说是素问随意哼出来的,华母眼中立刻流露出赞许的神色。她从小一直生活在京城,那里的贵女平时也有许多舞文弄墨的,所以对她能写出一首歌来并没觉得意外,反而还颇为欣慰。

收到她赞许的眼神,素问心中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这首歌毕竟不是她写出来的,尽管没人能揭穿,但心中难免有些小忐忑。

之所以这么做,素问其实并不是想占有人家的知识产权,更多的则是想为这些东西寻求一个合理的出处。毕竟这些东西与医术不同,她无法找到一个能令世人信服的来源,不得已只好采取这种办法。

还好穿越是个低概率事件,迄今为止,她还没听说有别的穿越者来此一游。这样一来,她被人揭穿的概率几乎接近于零,这便是她敢这么做的最重要原因。

将装着压岁钱的红包放到素问手里,华母还没忘笑着叮嘱道:“今儿个大年初一,别把时间都浪费在阿婆这里。洪先生独自在外过节,你当学生的,最好能抽时间去探望一下,也算是你尽了本分了。”

听她这么说,素问马上就笑着回答道:“阿婆,您尽管放心。等一会儿给母亲拜完年,素问立刻就去洪先生那里拜年。”

对于她的表现,华母颇为满意,当即就含笑说道:“现在时间不早了,你赶快去你母亲那里转一圈,好早一点去红先生处拜年问好。师徒就等于父子,洪先生那里是万万耽误不得的。”

答应了一声,素问便去了云芝那里。她拜完年,拿了红包,便乘着马车去了永宁侯府,兴冲冲带着亲自制作的点心去给洪迁拜年。

到永宁侯府的时候,素问被门口长长的送礼队伍吓了一跳。她从来不知道送礼的队伍能有这么长,几乎占据了侯府门前一整条街。

排在队伍的末尾,眼见得轮到自己的马车还不知要多久,素问表示相当无语。无可奈何之下,她只好派车夫去找永宁侯府守门的小厮打个招呼,希望能通融一下,好让她的马车能行个方便。

☆、第103章 华母娘家

听说素问来拜年,永宁侯府的小厮不敢有丝毫怠慢,马上就开辟出一条道路。这样一来,素问的马车才总算顺利的驶入永宁侯府。

看着这一辆马车享受特权,那些排队的人心里自然愤愤不平,于是便纷纷打听马车中坐的是何人?在得知是素问后,他们立刻就释然了。谁都知道素问是永宁侯府的座上宾,享受的待遇自然与其他人不一样。

见素问被仆役请进来,洪迁马上放下手中的棋子,抬头笑道:“刚才还说起你,果然这会子就到了,看来莫易料的还挺准。”

听他这么说,素问立刻笑嘻嘻的回答道:“新年新气象,没想到师兄开年第一天就学会算卦了,真是可喜可贺。等师兄哪天空闲下来,一定要给素问算算,看看今年气运如何,有没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

听见她这番调侃,莫易马上放下手中的棋子,故作一脸苦恼的说道:“先生,您都看见了。这小丫头平时就这么伶牙俐齿,简直让别人无言以对。”

听见他类似告状的话,洪迁忍不住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然后才出言调侃道:“能让你小子无言以对,这也算是云州一绝了。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小子,这就是你的命,别多想了,还是认命吧。”

听他这么说,莫易马上露出一脸哀怨的神情,嘴里还念叨:“先生偏心。先生偏心。有了新学生,就把老学生忘一边了……”

念叨着,念叨着,莫易首先忍不住噗嗤一笑。说实话,他实在是忍不住了,怕憋出内伤来,这才半途而废的。见他笑出声来,洪迁故作威严的瞪了他一眼。然后跟着他一起笑出声来,还笑的十分开怀。

看见他们俩的反应,素问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她从星儿手中接过食盒,小心翼翼的捧到一边的桌子上。

素问一边伸手打开食盒,一边转头对洪迁笑道:“先生,您不是说喜欢吃素问做的点心吗?为了讨您欢心,素问特意做了一些别致的点心。要说多好吃不见得,但肯定是您先前没品尝过的。”

听说有点心,莫易马上起身走了过来。嘴里还好奇的追问道:“什么样的点心,有没有我爱吃的冰淇淋?”

听他问起,素问立刻笑盈盈的回答道:“放心吧。这次点心类型比较齐全。冰淇淋当然少不了,就是量不太多。你这次稍微尝尝便可,要想多吃只能等夏天,这玩意儿毕竟不适合冬天吃。”

听说有冰淇淋,莫易一下子就来了精神。自从上回品尝过一次后,他便一直对冰淇淋念念不忘。没想到新年第一天就能再次品尝到久违的美味。

拿过仆役端来的小碗,素问先为洪迁盛了一碗。她正准备替莫易盛一碗的时候,却见侯府管家从外面走了进来。尽管看见管家进来,她却并未停下手中的活计,而是继续往莫易碗中盛了一些冰淇淋。

向莫易行了一礼。管家这才一脸恭敬的回禀道:“世子爷,京城来信了。夫人请您过去一起看。”

不舍的看了看碗中的冰淇淋,莫易一脸纠结的对管家问道:“母亲那边着急吗?要是不着急的话,能不能等一下?待我吃两口冰淇淋,然后立刻就赶过去。实在是太长时间没吃了,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听他这么说,管家露出一脸无语的表情。面对这种情况,他显然是第一次遇到,所以才会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见到这一幕,素问马上忍不住开口吐槽道:“放心吧,这份冰淇淋是你的,我们谁也不会动。再说了,现在天气这么冷,你难道还怕它化了不成?估计等你回来,这份冰淇淋现在什么样到时候还什么样。”

听她这番话,莫易顿觉豁然开朗。对啊,他差点儿忘记了,冰淇淋就是要吃冰的,在这种天气下多放一会儿,味道又不会有什么影响。

解决了冰淇淋的问题,莫易马上就将刚才的纠结抛到了一边,摆出一脸玩世不恭的态度对管家吩咐道:“现在没事了,我们这就去母亲那边吧。别这么慢,你走快点行不行,小爷还急着享用冰淇淋呢……”

听着他们渐行渐远的动静,素问与洪迁面面相觑。他们早就知道他爱吃冰淇淋,只是从未料到居然爱吃到这种地步。

回过神来后,素问便露出一个无奈的表情,故作一脸烦恼的对洪迁抱怨道:“点心做太好吃也不行,这不就差点儿误了正事。看来这次回家以后,我要研究一下怎么把点心做难吃点,要不然以后罪过可就大了。”

听她发表这番高论的时候,洪迁刚刚饮了一口水。毫无疑问,他当场就失态的直接把水喷了出来。不能怪他没定力,实在是素问这番言论太有杀伤力了。

见到洪迁这样的反应,素问马上冲过去替他顺气,一边轻拍他的后背,一边故作无辜的埋怨道:“先生,您真是太不小心了,喝水都能呛到。还好没什么事,要不然素问可是会担心死的。”

听到她这番实为打趣的话,洪迁马上就没好气的说道:“得,你以后要讲笑话的时候,能提前打个招呼就行,起码别再我喝水的时候讲,实在是这把老骨头折腾不起。”

素问听了,嘿嘿一笑,开始伸手替他按摩肩膀,过了半晌,方才犹豫着开口问道:“先生,您是从京城来的。刚才听见京城来信,素问正好想起一件关于京城的事儿,想趁机请教一下,不知道您方不方便解答?”

洪迁正闭着眼睛享受,听见她这么问,马上就闭着眼睛开口答道:“问吧,只要是为师之道的,又不涉及朝堂机密的事儿,你都可以随便问。”

得到他的确认,素问这才迟疑着开口问道:“先生,您在京城生活了那么多年,想必对那里应极为了解。素问想请教的是,您有没有听说过京城有一个复姓上官的人家。要是没猜错的话,这一家应该也是钟鸣鼎食之家。”

问出这个问题,素问便全神贯注盯着洪迁的反应。若是他反应有一丝异常,那证明上官家肯定有问题。这样一来,素问就必须马上撇清华家和上官家的关系,以免惹祸上身。

对于上官家,素问始终都心存好奇。自从知晓华母复姓上官后,她就一直想要探听相关的消息。可惜云州与京城相隔千里,能打探到的消息实在有限的很。她这段时间暗暗探听,却始终没什么收获。

原本打算询问洪迁的,但她一直都没敢开口。她分析了上官家各种可能,最后却被分析出来的结果吓了一跳。

透过华母的表现,她基本上可以确定上官家属于京城的权贵阶层。问题是,这样的家庭怎么可能允许自家千金流落在外?造成这种事实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上官家获罪,华母乃是一条漏网之鱼。

为了确定这种可能性,素问还特意留心,想看看几十年来有没有复姓上官的家族被抄家的记载?还好没查到类似的记载,她心中不由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排除了上官家获罪的可能,素问心中便重新燃起了询问洪迁的勇气。她本来还想着寻一个合适的机会,没想到机会这么快就来了。正好永宁侯府收到一封京城的来信,她恰巧可以借这件事做个由头,趁机抛出与上官家有关的问题。

见洪迁没什么异常反应,素问这才放下心来。她真的很担心上官家有什么问题,最后牵连到华家一家老小。

听了她的问题,洪迁认真回想了一下,然后才闭着眼睛开口答道:“复姓上官的权贵人家,我好像记得有那么一家。要是为师没记错的话,那家应该是定北侯府。跟永宁侯一样,定北侯也是世袭的爵位,都是开朝以来就存在的了。”

听到这里,素问的手不由便是一顿。她知道上官家来历不简单,却不知地位原来如此显赫,居然与永宁侯府不相上下。

感受到她手上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洪迁马上就饶有兴味的开口问道:“丫头,你是从哪儿知道上官家的?定北侯府一向低调,莫说是在云州,就算是京城,也没多少人能知道定北侯复姓上官的。”

素问听了,不慌不忙的答道:“听来安和堂求诊的病患说的,当时只觉得好奇,所以便记在了心里。”

宦海沉浮数十载,洪迁的阅历何等丰富,一听便知她没说实话。虽然没明说,但他的好奇心确实是被勾起来了。既然素问能问出这个问题,他相信她肯定与定北侯府有或近或远的关系。

见洪迁没什么反应,素问心知定是无法隐瞒过去,当即就坦白道:“先生,您别生气,素问刚才没说实话。至于具体的原因,暂时不方便透露,请先生千万别往心里去。”

ps:

求自动订阅,求粉红,拜谢了。

☆、第104章 中毒

听她这么说,洪迁轻哼了一声,然后似是浑不在意的说道:“定北侯府向来低调,与各个势力都没什么瓜葛,因此便鲜为人知。”

听见这番话,素问心中暗自思量了一番。若是定北侯府向来与世无争,那华母又为何会迁移到千里之外的云州来?莫非这件事里有什么隐情,她一时半刻却又理不出个头绪。眼前就有洪迁在,她正好可以询问一下。

斟酌了一下用词,她这才小心翼翼的开口问道:“先生,定北侯府有没有什么有趣的事儿,是您以前曾听说过的?”

听她问起,洪迁回想了一下,然后才语带迟疑的答道:“问我这些事情,你可算是找错人了。平时忙得很,哪里有时间打听这些公爵侯府的消息?莫夫人原来也是从京城来的,或许能知道一些。”

想了想询问莫夫人的可能性,素问当场就否定了这个答案。她可不确定莫夫人能不能绝对保密,因此宁可把这件事藏在心里。

就在这时候,莫易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一进门就直奔桌上的冰淇淋而去,显然是等的有些心急。端起放在桌上的碗,他就舀了一勺放进嘴里,随即脸上便露出享受的神色,显见的确是个爱吃冰淇淋的。

他一边品尝着冰淇淋,一边忍不住开口抱怨道:“真讨厌,我那个表妹居然要来江南,听说上元节前就能赶到。”

见到他的样子,素问忍不住戏谑道:“有亲戚来。还不高兴,你这就叫生在福中不知福。”

听她这么说,莫易咽下一口冰淇淋,马上开口反驳道:“要是了解这位表妹,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她可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平时说话办事无趣的很。只要遇见她,就肯定会跟你讲什么孔孟之道,烦死人了。”

听见他这番话。洪迁故意咳嗽了两声,然后幽幽的开口道:“为师也传授孔孟之道,你难道也是这么想的?”

见他发话,素问马上笑着接过话头道:“先生,您想多了,师兄刚才那番话其实不是这个意思。他想要说的是,他那位表妹只会把孔孟之道挂在嘴边,心中却未必真正理解自己口中所说的东西。”

听见素问开口,莫易马上点头附和道:“嗯嗯。就是素问这个意思。她明明什么都不懂,还天天挂在嘴边,实在是让人烦不甚烦。”

看见两名学生一唱一和。洪迁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微笑。然后心情颇佳的开口说道:“这件事却也不能怪她,现在的人思想越来越僵化,所学都只知道依从前人所著,却不知学问也要与时俱进,否则便会失去教化的作用。”

莫易听了,立刻赔笑道:“先生所说极是。现在的人确实是越来越没意思了。”

见到他的样子,素问忍不住会心一笑,然后忍住笑意开口说道:“嗯,先生说的没错。人们如今只知道盲目崇拜前人所留的学问,却不敢质疑。长此以往。人们会变得越来越僵化,这样后果不堪设想。”

听她这么说。洪迁露出一脸满意的神情,笑眯眯的开口说道:“你们能有这样的见识,不枉为师平时悉心教导。”

接下来的时间,师生三人就这个话题深入交流了一番。直到天色渐暗,素问才起身告辞而去,心中则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一转眼到了正月初五,这一天俗称破五,也是云州城商家开门迎客的日子。按照这么多年的惯例,安和堂同样会在这一天开门迎客。由于医馆的特殊性,他们并没有举办隆重的仪式,只是简单的在门口放了一挂鞭炮。

开门营业后,安和堂并没有迎来年前那么多的病患。现在毕竟还在过年期间,许多病患并不愿意这时候去医馆求诊,觉得晦气。

对于病患的这种心理,素问表示完全可以理解。这样的心理什么时候都存在,连现代社会都无法避免,更何况是迷信盛行的古代社会。反正刚刚过完年,安和堂众人还有些没从过年的氛围中回过神来,正好可以借机沉淀一下。

开门半日,安和堂终于迎来了年后第一位求诊的病患。她是一个年轻的妇人,看样子应该才二十岁左右。

这位妇人是在丈夫的陪同下来求诊的,看样子小两口的感情还不错。对于这样的夫妻,素问向来比较有好感。经过认真的诊断,妇人所患的乃是半表半里症,一副小柴胡汤便可以解决问题。

开了方子后,小夫妻便直接在安和堂抓了药。拿着抓好的药,他们便有说有笑的出了安和堂,看样子应该是一起回家去了。

接下来的时间,安和堂便再也没人来登门求诊。估计今日应该就这样了,素问便提前结束了安和堂的营业。现在处在过年期间,她其实也不大愿意出来坐诊,有机会当然要抓紧时间偷懒。

第二天,素问如昨天一样来安和堂坐诊。街道上虽然热闹的很,但来求诊的病患与昨天一样冷清。

见到这样的情形,素问心中就觉得没什么坐诊的动力。若是所料不错,今日十有*会跟昨天一样,说不定还能比昨日早一点关门。她原以为今日便是这样了,却不料时至中午安和堂忽然迎来一群医闹。

快到中午的时候,忽然有一群人从接到另一边跑了过来。他们抬着一个门板,其上躺着一个裹在被子里的妇人。

跑道安和堂的门口,那些人便把门板连同其上的妇人一起搁在了地上。放下门板后,他们就一起堵在了安和堂的门口。从这一群人中走出来一个年轻的男人,一脸凶神恶煞的模样,看起来貌似与安和堂有天大的仇怨。

这边的动静不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周围所有人的目光。一看见是与安和堂有关的事儿,他们马上就自发的聚集过来。

通过流感期间的表现,安和堂如今的名声已经今非昔比。现在百姓们有个头疼脑热的,最先考虑的医馆就是安和堂。遗憾的是,安和堂要价太高,许多百姓因此只能望而却步,心中自然就有些不太平衡。

在这群百姓看来,安和堂这就是未加掩饰的嫌贫爱富。作为被嫌弃的穷人之一,他们当然都看安和堂不太顺眼。

尽管看安和堂不顺眼,但他们也没什么办法。素问的医术的确过硬,即便他们想要背后诋毁,一时间却也找不到口实。越是这样,他们看安和堂就越不顺眼,心中想找茬的心思就越迫切。

对于普通百姓这样的心理,素问并未察觉到。她给安和堂确定的本来就是高端路线,寻常百姓自然不是拉拢的目标人群。

看到有人把安和堂大门堵上,周围百姓马上就兴奋了起来。看安和堂平时嫌贫爱富,这回报应来了吧。他们围拢上来后纷纷交头接耳,相互打听安和堂这回是出了什么事。他们一个个双眼放光,看起来与服用了兴奋剂一般。

见周围人越聚越多,领头的年轻男人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便一脸悲痛的开口控诉道:“庸医,安和堂一群庸医。就吃了你们开的一剂汤药,我家娘子便开始呕吐不止……”

话音未落,跟着男人来的几个女人便开始放声哭嚎:“弟妹啊,你年纪轻轻就被庸医害死,老天真是瞎了眼。弟妹啊,你成婚才一年多,就遇到这种事,让家里该怎么办?爹娘那么疼你,这会子都快伤心死了。”

外面这么大动静,素问当然早就听见了。她带着安和堂几个助手出来看看,想要了解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以至于会被人堵上门来?

扫了一眼领头的年轻男人,素问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她认得这个男人,昨天陪妻子来求诊的就是他。

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时间,素问马上就猜到今日之事大概与那位年轻的妇人有关。尽管猜到了,她心中却并未觉得松一口气。她记得很清楚,那位妇人是半表半里症,开的方子是小柴胡汤,一般不可能出事。

目光越过堵在门口的男人,素问一眼就看清楚躺在门板上的年轻妇人。她面色和嘴唇发紫,显见是呼吸困难,身上还不时的抽搐一下。

见到年轻妇人的症状,结合先前男人所说的呕吐,素问马上就猜到了这个妇人的病因。如果没猜错,那十有*便是生半夏中毒。一想到这种可能,她瞳孔就迅速的收缩了一下,心头立刻涌起一阵不祥的感觉。

生半夏中毒,这怎么可能?昨天开的小柴胡汤里虽然有半夏,但并不是生半夏。她记得很清楚,昨天抓药抓的是清半夏。

如果药没抓错,那唯一的可能就是安和堂被人陷害了。毫无疑问,陷害他们的人懂得药理,罪魁祸首的身影呼之欲出。

贺大夫果然厉害,在新年到来的第一时间,就送上了这样一份厚礼,真是让安和堂消受不起。

ps:

阴谋来袭,且看素问如何化险为夷,顺便求自动订阅和粉票。

☆、第105章 解读

仔细的端详了一番年轻妇人的症状,素问果断做出抢救的决定。她现在只是呼吸困难,同时伴有昏迷,抢救即时的话,还是有很大概率抢救回来的。

在做出这个决定的第一时间,素问心中就闪过一个坚定的念头——无论如何这个年轻妇人不能死。不管是为了安和堂的信誉,还是为了一条生命的尊严,这个年轻妇人都不能死。既然出现在安和堂门口,那她就有义务出手相救。

念及此,素问便一脸严肃的开口说道:“闭嘴,你们都给我闭嘴。她明明还活的好好的,怎么就成了你们口中的死人了?”

听她这么说,年轻男人一脸悲痛的开口指责道:“你这个庸医,事到如今还想抵赖。我家娘子昨天在你们安和堂抓了一副药,回去就把药熬上了。谁能想到刚刚吃了你们一剂汤药,她就开始呕吐,现在居然人事不省。”

讲到这里,年轻男人便开始掩面而泣。他这么一落泪,周围围观百姓的同情心立刻就倒向他这边。

常言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当他眼泪流下来的时候,周围百姓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他们平时见惯了女人哭哭啼啼,却极少能看见男人流泪。这样一来,他们一下子就被年轻男人的眼泪所打动。

见到这一幕,素问眼中闪过一抹冷光。她前世见过流泪的男人多的是,所以完全没受到任何影响。

正是因为她的冷静。年轻男人眼中的一抹嘲讽并未能逃过她的眼睛。从那一抹嘲讽中,她似乎读到了事情的真相。不管年轻男人想要达到什么目的,她都不可能轻易答应。一切才刚刚开始,结局如何尚未可知。

冷眼瞧着年轻男人落泪,素问一脸冷淡的开口说道:“要是真关心她,你现在就应该送她去就医,而不是把她丢在这里。”

听见她的质问,年轻男人放下手来。露出一脸伤心欲绝的神情,语带痛苦的说道:“你以为我不想吗?保安堂的贺大夫亲自诊断过,我家娘子已经无药可救了。都是你这个庸医,要是昨天没来这儿,她现在肯定还好好的活着,又怎么会如如今一般等死。”

话音未落,周围围观人群就爆发出一阵议论声。他们的情绪已经被彻底挑动起来,现在都用仇视的目光瞪着站在门口的素问。

对于周围一道道仇视的目光,素问凛然不惧。她坚信真理掌握在自己手中。才不会在意这些被扇动的无知愚民。他们现在越嚣张,等真相揭露出来的时候,他们就会越难堪。这一幕用不了多久便会到来。

朝周围所有人冷笑了一声。素问一脸轻蔑的说道:“贺大夫说救不了,难道就真的救不了?只带她去保安堂求诊,你的真心可真是让人感动。”

说着让人感动的话,素问脸上的表情却充满嘲讽。她看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把年轻男人的心思看穿了。什么伤心欲绝都是假的,估计他心里现在正算计着能从妇人的死忠赚到多少银子。

冷笑了一声。年轻男人就一脸愤恨的反击道:“贺大夫乃是云州城最好的大夫,不去保安堂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