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策-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公公想想道:“除了向公公,倒没别人儿了。二皇子妃和四皇子妃的旨意都是一道下的,没分先后,估摸着皇上是思前想后才给雷厉风行地定下来的。”

四皇子一向不打眼,有腿疾,生母又不显,若说老二和老六还能拼上一拼,老四就只能当个闲散王爷。

陈家是辽东一带的大户,一连两朝的内阁里都有辽东陈,近百年的根基打下来,就像在朝堂上新长成了一棵大树,往四处伸展的根紧紧地抓在土地里,支撑着上面的藤蔓绵延相互攀扯交缠,陈家的实力不容小觑。

方皇后陷入沉思,行昭也仰着头在想。

想要拉拢一个家族,能够缔结共同的利益是最好的办法,可天下都是皇家的,就像一张饼都是我的。凭什么为了拉拢你,还分给你一半?

只能结姻亲了。

行昭与方皇后对视片刻,方皇后笑着让林公公先下去,口里与行昭说着话:“三个小娘子都嫁进了皇家,皇上是不想那日宫里头的事情流传出去。闵家长女是早就相看好的二皇子妃,石家长房的没落,连带着整个国公府都在朝堂上说不起话,母家势弱,所以就被指给了二皇子当侧室。陈家风头劲,可在朝堂里立场太鲜明。干脆指一个闲散的宗室,说出去也是王妃,不至于让陈家心有不甘。”

方皇后在言传身教。行昭却不置可否。

为了掩饰一个长公主的丑恶,让堂堂大家小姐去做妾室,天道公理何在。

侧妃侧妃,纵然有个妃字,纵然也上皇家的宗祠。能埋进皇家的墓里,那也是做小!穿不得正红,说不得大声话儿,连轿撵都只能让四个人抬,眼睁睁地瞧着六人台的小轿从自个儿身边过去!

前世她为了所谓的爱情,奋不顾身就算是作为侧室也要嫁给周平宁。其中有爱更有不甘心。

可是掺杂了不甘心的爱意,让人更多地看重的是输赢,输了痛苦得不能自已。赢了就真的高兴吗?

如今再回过头去看一看那个执拗的,将别人的好意踩在脚底下的自己,行昭直觉得喉咙发紧,面有赧色更带着悔意。

应邑一事尘埃落定的喜悦,被陡然灌入脑海中的悔意冲散了些许。

行昭沉敛的神色看在方皇后眼里。却是另一番含义,让这个秉持稳沉的皇后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

暖阁高几上摆着一盏碧玺琉璃翠玉花斛。里头却放着几大支黄灿灿的佛手,亮而香的佛手低低垂下,好像让整间屋子都染上了清香与静谧,行昭深深一个呼吸,脑子里一瞬就清醒了很多。

两道接连发下去的旨意,让凤仪殿陷入无言的狂喜,在定京城里却像一道惊雷,划破苍穹,叫一切魑魅魍魉无处遁形。

“敢问向公公。。。这旨意果真没有送错地方?”冯安东跪在鹤松柏阳刻影壁前,搁在眼前的那抹明黄像是堪堪刺伤他的眼睛,冯安东不由自主地往身边儿偏了偏,不可置信地继续问道:“怎么突然就将应邑长公主许到冯家了来呢!长公主不是。。。”

到底住了口,眼直直地看向公公。

向公公念完圣旨,将卷轴合起,没理冯安东的问,笑眯眯地伸了手,下颌一扬,示意他来接。

冯安东目瞪口呆地盯着向公公,简直不敢相信。

晨间皇帝才斥责了他,他还原以为方家的事儿败露了,皇帝在迁怒。

可晌午将过,赐婚的圣旨就来了!

还是给同那临安侯有苟且的应邑长公主赐婚!

他冯家的祖坟坐北朝南,埋在河道口,埋在山坳间,是请高人来算过的好地方!

祖坟埋好的,烧香烧贵的,往日他被梁平恭压得连妾室都不敢纳,一辈子没做过什么太缺德的事儿,怎么倒霉就遇上了这等子事儿了呢!

前些日子一众男人还聚在一处,笑那兵部的万笔录——他将发现他新娶进来的媳妇儿和她娘家表哥说不清道不明,男人最怕什么,不怕升不了官儿发不了财,只怕脑袋上顶着个绿帽,让人指着鼻梁骂龟公!

冯安东的血性也上来了,将头朝旁边一扭,坚决不去接那旨意,他冯家受不起这等窝囊!

“冯大人当真不接旨?”向公公也不急,将圣旨夹在怀里头,从身后小徒儿的手上拿过拂尘,向臂弯一甩,慈眉善目地看着跪在地上的冯安东,心里头鄙夷,在仪元殿上撞柱子想要用皇家的体面来成全自个儿的千古流芳时倒十分硬气,如今将女人家的肚子搞大了,倒成了个缩头乌龟了!

可见,是不是男人啊,还真不是身下那东西说了就算的。。。

“皇上这道旨意来得不明不白的,恕臣没有办法接旨!”冯安东一把伏在地上,脱口而出,话说得是掷地有声。

向公公在皇帝身边儿近身服侍了一辈子,做到这个地步屹立不倒,没两手真本事拿不下来。

向公公怒极反笑,尖细的嗓子吊了起来。“铿铿”低笑,像极了夜色迷蒙里从破旧宫殿中陡然飞出一群渗人的蝙蝠。

冯安东往后缩了缩,没言语。

“冯大人是个铁血的汉子,奴才心里头佩服极了。可大周历经数十朝,到如今都还没听说过敢抗旨的臣子!”向公公脸上带着笑,话从轻到重,“皇上给咱家的吩咐是颁圣旨,您却让老奴回去没办法交差,老奴也是左右为难啊。。。”

冯安东伏在地上,心里头直跳。祸从天降祸从天降啊!

向公公继续言道:“读书人里头难得有您这样生死置之度外的。一道旨意不满意,就敢逆了皇上的意,咱家当差几十年。头一回碰见。圣命不可违,寻常人家都还有一口唾沫一个钉的说法,皇上说出来的话,下下来的旨意,就没有收回去的。到时候。也只能用您的脑袋来成全皇上的颜面了。”

抗旨不遵,是砍头的大罪。。。

冯安东听得心惊肉跳,是戴着绿帽子活着,还是烈性地死去?

他额上青筋暴起,原本撞在柱子上伤的那道疤又开始隐隐作痛,几根手指在地上蜷在一块儿。又一根一根地展开。

好死不如赖活着。。。自个儿是二娶,应邑是二嫁,心里头又都藏着一个共同的秘密。定京城里有关应邑和临安侯的风声倒也还没传出来,别人也不知道。。。

前朝的公主私下淫乱的还少了?人家的驸马还活不活了?

先接着旨,保住项上人头,再慢慢谋划,要不索性就把应邑给娶了?那娘们长得媚气说话又软绵。手上还捏着梁平恭的证据,又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娶了她亏不着。。。

皇帝又不知道应邑的丑事,把她赐婚给自己个儿,难保就不是存着抬举自个儿的心?晨间的呵斥,难不成是看成自家人的预兆?

好运气和坏考虑总是常常相伴而来,只要看看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了。。。

冯安东缓缓地咽下心里头的气和急,等嫁进来了。。。再慢慢调教那娘们就是了!

向公公居高临下,冷眼看着冯安东的挣扎,半晌才笑着出声:“冯大人可是想好了?您这儿还是第一处颁旨的,咱家还要赶往别处去呢。”

冯安东在地上伏得更低了,他没有办法说出谢恩领旨的那番话。

让人难耐的沉默。

“您敢辜负皇上,咱家可不敢原原本本拿着圣旨回去!”

向公公冷笑一声,将绘着九爪龙祥云满布的缎面卷轴放在了冯安东身侧,看着这男人就让人恶心,再不想同他多说什么,转身就往外走,走到一半,又折了回来,看冯安东还跪在地上,索性撩了袍子,半蹲其旁,凑近身去小声说道。

“皇上是今儿个晌午立的旨意,当时火气大得很。咱家偷摸同您说道说道——您这事儿做得也忒不地道了点,把应邑长公主的肚子搞大了,开头还想不认账!”

冯安东猛地抬头,满眼恐慌和不甘心。

向公公笑眯眯地弓了身子往后移了移,继续说:“可怜人应邑长公主还一直替您遮遮掩掩着,咱家看着您将才的神情都臊得慌,做男人做到这个份儿上,冯大人也算咱家见过的头一个了。”

冯安东的脸色由白转青,面容扭曲得像随时随地都要跳起来,掐住向公公的脖子。

向公公仍是满脸笑意地望着他,他会怕这个?内侍间里头什么脏玩意儿没见过,死人,残肢,破心烂肝,都说太监是下贱人,是没种的人,连男人都称不上。

可冯安东将才的反应实在是不地道,让一向谨慎做事的向公公都起了怒气,想来刺他一刺。

“皇上气极了,自家妹妹寡居在家却怀了孩子,您是孩子的父亲却还想推卸责任,不接旨意。修身齐家都做不好,皇上又怎么放心让您担上重任,帮衬着平定天下呢?若是仕途不顺了,您可一定要静下心来,别慌,这可都是有缘由的!咱家今儿个卖您个好,您记着就成,可别念叨着还了。”

PS:

明天再看看有没有bug。。。

第一卷正文  第九十二章 惊雷(中)

向公公又往闵家、陈家宣了旨意,闵家是欢天喜地地接了,信中侯到底还在西北,不敢太过伸张,只请了通家之好摆了三天的流水筵,帖子递到行昭跟前,方皇后做主给推了,这就是后话了。

陈家没表态,既没放鞭炮庆贺也没人前是笑脸,人后做苦脸,规规矩矩地接了旨,该怎样做还怎样做。

石家是侧妃位分,皇帝不好颁旨下来给自己儿子指侧室,只让向公公说了几句,定在了在正妃进府之前先将亭姐儿抬进去的承诺,算作是抚慰,向公公便耷拉着拂尘回了宫。突如其来的噩耗惊得石夫人哭得瘫在卫国公跟前,亭姐儿是个性子烈的,把三尺白绫搭在屋梁上放下话来“誓不做小”,石家太夫人急急匆匆赶过来,厉声训斥,老人家看事情的角度又和年轻人不一样。

“你见过哪家正房没进门,侧妃先入门的?你又见过哪家正房侧室一块娶的?这是皇家晓得自己理亏了,在和你做颜面呢。娶你的是皇家!你嫁的是皇帝的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二皇子今后怎么样,谁也不知道!若当真得幸成了皇帝,闵家娘子是皇后,你也是一宫主位,鹿死谁手,谁能先生下儿子还不一定呢!我们家不攀附谁,可也得罪不起谁!亭姐儿你白绫一搭,倒是解脱了,留下整个石家的给你陪葬。你若当真安心,老妇也无话可说!”

亭姐儿抽抽搭搭地孤零零站在凳子上,就着白绫抹眼泪,边哭边小声埋怨:“。。。谁家都不往前凑,只有母亲削尖了脑门往上挤,也不想想咱们家是有出皇后的命吗?老老实实地将我定给规规矩矩的人家不好吗?一心只晓得求富贵,要鲤鱼跃龙门,咱们家也得有那个运气啊。。。”

石家太夫人眉头紧锁。别人不晓得出了什么事儿,她却清楚得很!

富贵险中求,这是正道理。终日打鹰,却遭鹰叨了眼睛,这是技艺不佳,他们石家也认怂了。

可为了回护一个人的面子,就将别人的脸面揭下放在地上踩。。。

三家人听到了宫里头的隐秘,皇帝索性下旨将三家的小娘子都娶进门去,既是安抚也是警告。为了个不争气的长公主,将别人家的闺女指婚去做妾。护短护得也忒狠了点!陈家风头正劲,闵家老牌勋贵,瞧来瞧去。只有她们石家是个软柿子,能够由人搓揉扁捏。。。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到时候你成了贵妃,你成了皇贵妃,你成了皇后。就将今日受下的委屈全都讨回来,从今日你惹不起的人身上,让她一点一点地还回来,这才是正道理。。。”石太夫人言语涩涩,伸出手示意亭姐儿下来,“好孙孙。祖母知晓你心里苦,谁也未曾想过咱们家的闺女会去给人做小。。。你且忍下来,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的。。。”

这厢。石家祖孙抱头痛哭。

那厢仪元殿里年近七十的卫国公前脚将走,后脚向公公就进来了,言简意赅地朝皇帝禀告。

“。。。冯大人立时还没摸着头脑,等反应过来时,形容十分震惊。倒也接了旨。可却没主动同奴才商议该怎么嫁,他们家要怎么娶。估摸着。任谁遭这么大个绣球抛到脑袋上,都不能立马晃过神儿来。。。”

向公公婉转了语言,绵里藏针地边说边看上首,见皇帝表情严峻,立刻止住了话头。

“该怎么嫁怎么娶?都不是头一回婚嫁的人儿了,又做下了这等子丑事,还能怎么商量?”皇帝将手里头把玩着的唐仕女美人青玉鼻烟壶放在折子上,神情似是十分疲惫,敷衍似的挥挥手:“让礼部拿个章程出来,合方大长公主是怎么嫁的,就照着例子嫁。应邑原先的嫁妆也还在公主府搁着,再适当添添加加也差不离了,嫁妆单子做好了直接拿给皇后看,别再拿这事儿来烦朕了。”

合方大长公主是嫁了三回,一次比一次嫁得寒碜,这是要比照哪一回的例来呢?

向公公心里头暗忖,却也不敢再出声问了,弓身应了是,小步退出了仪元殿,又神色匆匆地往回事司去。

定京城被这两道圣旨炸开了锅,比起二皇子妃这样国之大体,头等大事的尘埃落定。人们似乎更喜欢听寡妇二嫁的花边消息,大街小巷里头一片喧阗。欣荣长公主及时的拜访,既像是给如同一腔洪水铺天盖地而来时,打开了一道宽广的河渠,更像是在滚烫的热油上洒了一洼水。

呲呲啦啦地炸得直响,水雾升腾起来覆在面上,却又让人瞧不清楚,想要凑近去看,又怕遭热烟烧了脸面,得不偿失。

流言沸沸扬扬而起,自然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定京城的眼睛都落在了冯家、卫国公家、梁家身上,殊不知在城心中央,九井胡同里头也有家人既坐立不安,又赧色上脸,一颗心像被热油浇在上头,又疼又烫,却又不敢叫出声来,生怕别人将目光从一团乱麻的中心点,转移到自家的身上了。

闲光静言会有时,流花东水无常在。

一连几日,仪元殿里头的圣意都不断,封了二皇子为豫王,先在吏部领差事,翻年就出外开府单住。隔了几日,又接连封了四皇子为绥王,在宗人府里头跟着平阳王学差事,六皇子为端王,领了户部的差事,跟在黎令清手下做事,这两个皇子倒没说另开府单住的话。

二皇子是十四五岁要成亲的年岁,开府单住极正常。可六皇子才十一二,就进了户部学做事,这在大周里头还是头一例,淑妃的重华宫里头这几日贺喜的请安的没断过,连外臣都有托亲眷送礼进来,有自己递帖子进来,想方设法地想搭上同重华宫搭上关系,闹闹嚷嚷,淑妃索性闭门谢客。

方皇后听了笑着同行昭解释:“要想让别人忘掉一件事儿,就要拿另外一件事儿来遮掩住。皇帝开头的两道旨意放下去。就是为了混淆视听,让别人将眼落在二皇子的亲事上。可欣荣接连拜访闵石陈三家连着贺家,却又将应邑那事儿给挑了起来,皇上的目的就没有达成。所以干脆又再掀起波澜,这还不信压不下去。”

果如方皇后其言,又是让钦天监择日又是让定国寺选修缮府邸的地址,终日都忙忙碌碌的,定京城里总算是有了新的谈资,旧的传言便暂时销声匿迹了。

皇帝放了心,便加紧催礼部、户部和冯家拿出东西来娶应邑了。

上面要得紧。下头的人自然抓紧时间埋下头来赶工,不到三日礼部就将整个流程定了下来。又因着应邑长公主是住在宫里头的,户部便派了人去长公主府挨个儿清点放置的嫁妆。又赶紧加班加点回来置出一本册子,恭恭敬敬地送到凤仪殿来。

“原先在高青置的万亩良田被水淹了,这件事儿本宫怎么不知道?”方皇后端坐在椅凳上,单手拿着本厚厚的几十页的册子,眼神没抬。缓声说着。

下首抬出了盏琉璃绘仕女图鸡翅木大屏风,隐隐约约能瞧见有一个黑影规规矩矩地立在后头,这是户部遣来回话的。

方皇后的语气里听不出喜怒来,那人想了想册子写下的“高青万亩之地因洪而毁,故而特拨通州三千亩地忝添其上”的话,万亩良田换通州三千亩地。怎么看也是应邑长公主亏了。可明白人都知道,通州靠近定京,是什么地价?高青又是个什么地价?两厢权衡。堪堪平均。户部斟酌着这样办,也是因为向公公过来吩咐的那句话“比照合方大长公主二嫁之时的份例添置”,户部还特意去翻了翻合方大长公主二嫁时候是什么份例——不盈不亏。

故而才敢放心大胆地拿等价的东西去换上原来的。

“是前年山东洪涝的时候遭的灾。。。”那人边回话边透过屏风想瞧方皇后的神色,“那时候卫国公世子正缠绵病榻,高青的地儿又隔得远。估摸着应邑长公主也没这个心思去管那起子杂事儿。”

方皇后几下看完,将册子递给安静坐在身旁的行昭。抬抬下颌示意她也看看,边说:“可见应邑长公主不是靠着这万亩良田过活的。通州的地界儿好,靠近定京,这几年的地价是成番往上涨,京城里头的有头有脸的人家也都在通州置地办产,可也已经是千金难买了。都置办给了应邑长公主,等欢宜公主出嫁的时候,又拿什么来置办?难不成置办到福建、湖广那边去?”

那人一听方皇后这番话,明白几分了,心里头无端想起前些日子京城里头传得沸沸扬扬的那则传言。

难不成果真是因为应邑长公主不守妇道,这才让皇上急急匆匆将她给嫁了,连带着对那长公主的态度也淡下来了?

这才反应过来,原来皇家这是要按照合方大长公主三嫁时的份例嫁应邑!

连忙屈膝,诚惶诚恐地认错。

“皇后娘娘所言极是。。。实属臣等思虑不周。。。”

行昭捧着册子一页一页地翻,耳朵边听那人连忙请罪,心头哂笑,认错认得这样快,倒是个能屈能伸的。应邑的嫁妆没什么好看的,添添减减,大概的价值和头一回嫁的时候差不离。

方皇后发话:“六月初六没几天了,庚帖也换了,小定也下了,你总要在择屋的时候把嫁妆拿出来吧?难道要叫定京城里的人都看皇家的笑话不成!”没说还册子,蹙着眉头又让林公公去送那人出门子,再派了人去慈和宫瞧一瞧顾太后,侧首和行昭说道:“顾太后可不是个会忍气吞声的人,这次咱们这样整治应邑,她只派了人把应邑接回慈和宫就没了音信,倒叫我心里头慌。”

行昭也觉得奇怪,想了想,正要说话,就看见蒋明英进来通禀:“临安侯夫人来了!”

第一卷正文  第九十三章 惊雷(下)

【是临安侯太夫人来了!昨天的bug】

***************************************************************

蒋明英的声音并不高,甚至还有一种令人心安的沉稳。

纵然这样,也让行昭心头一紧,血气涌上脸,一张脸由白变红再变得卡白。

方皇后侧眸望着行昭,没开腔,有些事情必须亲身经历过,才能晓得其实面对并没有那么难熬,面对令人恐惧的事情如是,面对让人又爱又怕的东西更是这样。

行昭喉头发紧,太夫人为什么而来,她琢磨不透。

但能肯定是因为应邑被赐婚冯家,这一道惊雷将原本平静的水面炸得面目全非。

“请临安侯太夫人进来吧。。。”

行昭知道方皇后的缄默不语是在等着自己做出决断,索性将心放沉下去,话一出口才发现其间带着轻微的不可言喻的苦涩和消沉。

蒋明英转首看向方皇后,方皇后笑颜愈甚,冲蒋明英抬抬手,又同行昭轻声说道:“你住进来这么些天,她都没想着来看过你。指婚一下去第二天就递了帖子到回事处,可见不是安心来瞧你的。”

行昭垂下眼睑,看着搁在膝上的那双微抖的手,一时间不晓得如何去回答,前世对祖母的依赖、信任还有尊敬,使这一世母亲死后,太夫人一连串的铁血遮掩和对她的算计防备显得更为龌龊,也打了她个措手不及,仓皇狼狈中只好选择了一条避其锋芒的路走。

“小时候阿妩挨着祖母住,春夏秋冬,阿妩的衣食住行都要经祖母的手。母亲性格温和。是祖母告诉阿妩“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道理。冬天阿妩怕凉,祖母便时时刻刻都牵着阿妩的手走,就怕手心受了寒,往后要吃罪。。。”

行昭一边将手慢慢蜷在一起,一边使劲眨了眨眼,半晌之后才讷讷出声。

方皇后静静地听,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这个神情中透露出挣扎的小娘子,轻轻勾了唇角,将阿妩揽在怀中。她是阿福的女儿。就算受尽苦难,也会因为对方待她的好,心里头会留下一块柔软的地方。

不像阿福那样软懦。却留存下了阿福一样柔软的心。

方皇后感到欣慰。

可现实却只能让人必须用坚硬而冰冷的盔甲将全身上下遮挡得严严实实,不留下一丝缝隙。

行昭的头埋在方皇后怀里,深深吸了一口气,眼眶无泪,所有的悲哀早就在母亲去时流得一干二净了。语气慢慢变得清朗起来。

“这样好这样慈悲的太夫人,最后也在儿子与宗族,媳妇与嫡孙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打压孙女,驱逐异己,包庇罪行——让人不寒而栗。或许百年之前的贺家是表里如一。家训如何宗族子嗣就当如何,可如今的贺家就像一块枯木,外表光可鉴人。内里腐朽恶臭,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当一个人一个家族被泼天的富贵和滔天的权势迷了眼睛,什么都看不清时,必定走向死亡。”

方皇后惊诧于行昭这番话,欣慰与欢喜像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扑在胸口。紧紧搂了搂小外甥女,缓声道:“仁者。情志好生爱人。贺家没有一点做到了,你牢牢记着纵管权势如流花蹙锦,也要无愧于心。”

行昭缓而郑重地点点头。

宫墙肃立,灰漆绿瓦,凤仪殿里遍种海棠,如今更是花期之时,重重叠叠的粉紫花色接连在一块儿,似是淡妆又像浓抹,延绵蜿蜒铺开。又偶有未留头着青衫襦裙的小宫人眼角带笑,小碎步中却暗含雀跃地行于花间,好一幅端丽宜人的仲春美人图。

贺太夫人却没有心思,耽于春好光景之间,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一踏进正殿,贺太夫人便看见行昭神色乖巧地规矩坐在方皇后身侧,小娘子娇俏明艳,方皇后稳重端庄,气氛却是融洽和睦。

太夫人心里头升上了一股说不上的心酸,面上却笑吟吟地屈膝唱了礼。

方皇后赶忙让蒋明英去扶起来。

行昭小踱步过去,也一福福到头,神色清明,言语亲昵却语气客气:“。。。您身子骨可还好?府里头可还妥帖?事物算不算冗杂?阿妩可有些日头未曾见着您了。”

太夫人登时泪盈于睫,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来握住行昭不放,一副千言万语梗在心里头,想说找不着始末的神色。

行昭只笑着垂头,任由太夫人握着手,也不问也不再说。

“。。。前些日子听说您病了,如今瞧着气色还算好。”方皇后笑呵呵地打破僵局,又吩咐人赐坐又让人上茶,太夫人坐在左上首,拉着行昭落座左下首,方皇后看在眼里,又接着笑说:“老人家头一等的要紧事儿就是好好将养自个儿,不是有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说法吗?母后如今也不大出慈和宫门了,嫌太阳晒得慌。本宫看啊,这是在操心应邑长公主的婚事呢。所以说,论儿女长得再大,在父母跟前,永远还是那个要父母操心的小姑娘小郎君。”

行昭被太夫人揪着手不放,倒叫人不方便动弹了。

耳朵边听着方皇后的话,心里头笑,摸不清楚别人来意的时候,最好化被动会主动,免得闷头挨打。

太夫人一笑,神色如常,转头看了看行昭,孙女脸上的那道疤已经变得浅浅的了,若不是肉长出来那道新嫩的粉色,旁人不仔细看,压根就瞧不见。

心里头落下几分,又升起意味不明的几分其他情绪。

“是呢。。。”太夫人附合着方皇后的话,转了神情,眉眼稍稍一黯,又道:“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做孩儿的遇事要多想想,自家父母待她的好,待她的恩,再大的怨怼也就去了。做子女的恪守本分,才能家宅和睦,才能一家子过得团团圆圆的。皇后娘娘,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行昭心下一凛,太夫人话里有话,在她跟前说这样的话,这是在劝她,更让人不得不细心琢磨。。。

方皇后不置可否,边笑边抬眼,语声清朗:“自然是这个道理。临安侯太夫人像是多有感慨的模样,可是临安侯有些不妥当了?是对太夫人不甚恭敬,还是对老侯爷心有怨怼?本宫记得老侯爷临去的时候很是将闹了一番,难不成临安侯又将这事儿上了心?”

太夫人蹙着眉头缓缓抬眼,前句话是在打下积淀,后几句话才是重点,如今却说道不出来了!方皇后这招借力打力用得让人憋气!

“祖母,有什么事儿您别揣在心里头,父亲有什么做不对的,阿妩是小辈不好说。您心头有什么事儿就就给皇后娘娘诉苦,皇后娘娘于公是上位,于私更是父亲的大姨,不仅说得更有道理。”行昭反握住太夫人的手,面容焦灼地劝。

太夫人到底是沉浮颠沛一辈子的老人家,神色未变,却将手一把抽出来,长叹了口气儿,道:“哪里是临安侯的事儿。老身是为了温阳县主过来的。这孩子要服三年丧,身上带着孝。皇后娘娘仁心仁德,让阿妩住进宫来,老身却日日睡不好,心落不下,就阿妩一不小心就怕冲撞了宫里头贵人的喜气。这不,二皇子要成亲,应邑长公主要嫁人,留一个服母丧的小娘子在宫里头,多有不便。”

真相大白。

行昭抬首看了看坐在上侧的方皇后,心里凄凉,脸上却笑靥愈深,杏眼变得亮极了。

计划被打乱,应邑怀着贺琰的孩子,错嫁到冯家门,这一看就是凤仪殿处心积虑的手笔,显然也有行昭的功劳。

贺家唇亡齿寒,又怕方皇后破釜沉舟下定决心,收拾完应邑后转过头来打击贺家,索性先将自己接回家去了,一举数得,既将她控制在贺家的羽翼下,又能让方皇后有所忌惮,还能切断贺家与方家的联系。

反应如此灵敏,从后宅入手,只能是太夫人的主意了。

屋子里陷入了难耐的沉默,上殿的方皇后坐得笔直,下头穿着绛红色万字连头不断纹的太夫人也笑意盈盈的,行昭安安静静地坐在下首,将手放在膝上,脑中的思考却不断。

打破沉默的是方皇后的轻笑声。

“。。。贺家如今连个当家主母都没有,您身子骨也日渐不好,本宫记得临安侯夫人大殓礼的时候,还是二夫人出来主持的局面,本宫来,您都卧床不起,身边还要养一个七八岁的小娘子,您顾得过来吗?”

太夫人连连摇头:“您将才也还在说老身的气色好了不少,就算再苦再累,阿妩不也是贺家的儿孙,不也姓贺?老身舍出一张老脸,舍掉一条老命,也得辛辛肯肯地将阿妩带大,说亲,看着她嫁人生子。”太夫人说着说着,话里带出几分真心,爱怜地转首看了看行昭,语气低落:“行景志气大去了西北,阿妩是老身看着长大的。老身今儿个僭越说句话,皇宫里头规矩大,这孩子又是个素来没心眼的,就怕说错句话办错件事儿。。。。”

“临安侯府是个规矩小的地方,小到正经娘子的深闺都能一点就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