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说历代非常女性全集-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历史的长河中,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具有影响力的女权人物,她是第一个把自己摆在与男人同等的位置,以自己的智力统治着一个统一的国家,她的一生只与政治有关。
颠沛流离
吕后(公元前242年─公元前180年),名雉,刘邦之妻,单父县(今山东东单县)人,刘邦称帝,立吕雉为皇后。吕雉是因了丈夫帝王身分而获得封建社会女性的最高职务——皇后,夫贵妻荣是中国女性走的老路,这样看来,是当帝王的丈夫造就了一位政治女性吕雉,事实真的如此吗?
吕雉和刘邦两个人在地域上隔了很远却有了姻缘,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也是一传奇。而这传奇并不奇怪,史说吕雉的父亲吕公在自家本地得罪了人,结了仇家,许是仇家很厉害,吕公带着一家人,吕雉的两个哥哥吕泽和吕释之,姐姐吕长姁和吕雉及母亲吕媪逃到了沛县,住到自己的好朋友沛县县令家里。能住到一个县令家里,说明吕雉一家虽然落难倒也不落魄。在沛县县令家,吕雉认识了刘邦。
刘邦,沛县的一个泗水亭长。亭长是当时秦朝最小官职,幸运地是,他赶上了吕公在沛县县令家里举行的大宴,宴会上有一规矩,来参加宴会贺礼的人,带的礼金越多,就坐离主人近的重要位置。刘邦除了官小外还是个穷鬼,据说他经常赊酒喝,连喝酒都没钱的人,哪里还有钱送礼,但是,刘邦却大胆赴宴,并虚报自己礼金一万,引起了吕公的注意,并引他为上座。
不知道刘邦在酒桌上施了何计,反正宴后吕公不顾吕雉母亲的反对,把如花似玉的女儿吕雉许配给了刘邦,要知道正值妙龄的吕雉也是沛县县令追求的对象。
吕雉也完全同意了父亲给自己安排的这一段姻缘,嫁给远远不及县令的穷鬼刘邦,相信父亲的眼光是吕雉的聪慧之一,因为吕公说刘邦是富贵之相,为人心胸开阔,好结交朋友,也喜欢帮助别人。如果吕雉听从母亲嫁给暂时风光的沛县县令,做个小妾,她也许命将不保,因为在后来的反秦战争中,刘邦和沛县的人民杀了这个不得民意的父母官。
政治夫妻
吕雉和刘邦成婚以后,他们的两个子女陆续出生,女儿就是后来的鲁元公主;儿子刘盈,也就是后来的汉惠帝。刘邦经常为了公务以及朋友们的交往,三天两头不回家。织布耕田,烧饭洗衣,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的责任,就全都落在吕雉一人身上,而这样碌碌无为的生活岂是吕雉甘心忍受的,如果一辈子过这样穷苦的相夫教子生活,还不如当了县令小妾享个安福,于是吕雉开始为自己的丈夫走帝王之路造势。造什么样的势?吕雉还是费了一翻工夫。
有这么一个故事,说有一天吕后带着一儿一女在田里劳动,这个时候来了一个老人,问吕雉讨点水喝,吕雉不仅给了他水喝,而且还给了他饭吃。老人喝完水、吃完饭以后,就对吕雉说你的面相很尊贵,还说你的尊贵完全是因为你这个儿子的缘故。
刘邦回来后,吕后就把老人说的这个事情讲给刘邦听,刘邦听了以后,就追上刚刚走的老人,要老人也给自己相面。老人看看刘邦说,你的面相尊贵得我不敢说,你好好保重吧。刘邦听了自是欢喜,心里想,此老人莫不是暗示我是帝王将相之人。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这个故事应该是从吕雉口中传出来的,吕雉就是想通过面相来鼓励自己的丈夫成就大业,这是完全可以领会的。面相之事是古代人最迷信的一项活动,它的确能影响人的行为意志。在秦末,群雄四起,任何一个贫民都可以举兵争霸,陈胜、吴广就是最好的榜样。
用相面的方式帮丈夫立志,这是吕雉作为妻子非常英明的远见,而为刘邦起兵聚众,吕雉又费尽心机制造了两个神奇故事:“赤帝斩白帝”和“头罩祥云”。
牝鸡司晨:吕雉(2)
赤帝斩白帝的传说发生在一次刘邦押解民夫赴骊山劳役的路上,一路上,刘邦押解的民夫东逃一个,西逃一个,后来刘邦看到如此逃下去,等到了骊山民夫都逃没了,自己无法完成任务,干脆就把剩下的民夫全放了,自己也逃向山里,有几个民夫跟着刘邦逃,这其中就有吕雉的哥哥吕泽。
他们走山路时,遇到一条大白蛇,刘邦操剑就砍了拦路蛇,第二天有人说,在刘邦斩白蛇的地方,有一老妇人哭着说有人杀了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原是白帝之子,变成白蛇挡住赤帝儿子的路,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说这个事的正是吕雉的哥哥吕泽,很显然这是吕雉和哥哥的一次合谋,此时正值秦王朝无能,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些青年听说刘邦是赤帝的儿子,就开始纷纷投靠刘邦,想跟着有帝王之相的刘邦走。
吕雉和哥哥的另一次合谋也获得了成功,就是“头罩祥云”之说,刘邦因所押民夫逃跑,为了躲避责任,只好逃匿到芒山和砀山山下的沼泽地。那时的交通不发达,口信都难以传达,然而不管刘邦躲在何处,吕雉总能找到刘邦。
刘邦很奇怪,问吕雉怎么找到他,吕雉就说你隐藏的地方,时常有一片云气笼罩,跟着这片云就一定能够找到你。在此之前,秦始皇就有镇压天子之气的出巡活动,说是星相家观测,看到东方有天子之气,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一统天下的秦王朝不落于异姓手中,于是出游镇压。吕雉趁机把星相家说的“天子之气”安到了自己的丈夫刘邦身上。事实上吕雉每一次找到刘邦,都是通过哥哥吕泽,吕泽一直跟随刘邦,自然知道刘邦所在的地方,吕雉却把这说成刘邦身上有当时星相家所说的帝王之气。
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刘邦有帝王之气之后,投靠刘邦的人就越来越多,仅是沛县的青年都成百地聚集到刘邦身边,刘邦也爱好结交朋友,慢慢地,刘邦形成了自己的集团,最后一举成功地推翻了沛县县令,自己当家作主,走上了争王图霸的道路,而这正是吕雉极力辅佐的成果。
一个女人借用当时风行的迷信帮助自己的丈夫树立大志,使自己丈夫走了自己期望的政治道路,吕稚不可不说是一个随机应便的非常女性,她的机灵让她完美地跳出了当时男尊女卑的圈子,她的远见卓识让她不露痕迹地成了自己丈夫政治道路上的伙伴。在吕雉的心中,她和刘邦应该不仅是一对恩爱夫妻,更是一对志同道合的政治夫妻。
宫帷争斗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垓下终于打败了项羽,结束了四年楚汉之争,在定陶称帝,封吕雉为皇后,立刘盈为太子。丈夫成为万人之上的帝王,自己也坐上后宫之首的宝座,儿子贵为太子,成为皇帝的直接候选人,一路顺利地话,吕雉会高枕无忧地一路当上皇后,皇太后,甚至太皇太后,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么坚固的位置也开始摇晃不定,吕雉一坐上她的皇后位置,就开始了她的宫廷斗争。
中国历代皇后的生活都是享尽荣华富贵,让人羡慕,同时也是后宫女性生死角逐的目标,吕雉就在她的皇后位置上遇到了她的生死敌人——戚夫人。
年青貌美的戚夫人是刘邦最得宠的妃子,除了她的美丽震慑着年老色衰的吕雉外,戚夫人还为刘邦生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刘如意,看这个儿子的名字,就知道刘邦是多么喜欢他,事实也是如此,刘邦觉得和吕雉生的儿子刘盈太懦弱,不像自己,而自己的小儿子刘如意性情很像自己,对刘如意的宠爱有加,戚夫人也本着宫廷母以子贵的念头,开始向刘邦要求换太子,让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作太子,刘邦也正好有这个心。
在一次早朝时,刘邦对满朝文武大臣说想立刘如意为太子,一说出就遭到了御史大夫周昌的反对,这次刘邦换太子的想法并没成功,但一直保持着灵敏嗅觉的吕雉知道后,马上嗅到这个危及自己生命的念头,刘邦这一念头不消除,她的危险就时时存在,吕雉知道要想靠着自己与刘邦的夫妻恩情已不起作用了,于是,她借着周昌帮了自己一把,开始在皇宫中贿赂大臣,希望大臣们在换太子的事上站在自己的一边,同时又叫自己的哥哥吕释之请计谋大师张良出策。
霸气书库 www。87book。com
牝鸡司晨:吕雉(3)
张良献策是让太子出重金请出“商山四皓”。“商山四皓”是隐居在商山之中的四位太公,分别叫唐宣明、崔广、周术、绮里季。这“四皓”避秦乱而结茅山林,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千方百计想要网罗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来为治理国家出谋划策,但“商山四皓”始终不肯应合。吕雉认为这是个好办法,马上命太子刘盈去做。
一天,刘邦在宫中大摆筵席,吕雉安排四位须发皆白的长者,肃立在太子刘盈身后,为刘盈助威。刘邦看到自己都没请动的“商山四皓”竟然追随了太子刘盈,知道太子羽翼已丰,不可废除。
刘邦回到后宫,把这想法告诉戚夫人,戚夫人知道自己大势已去,又担心吕雉就此怨恨,对自己下毒手,就请求刘邦给自己的儿子刘如意封为赵王,远离都城以自保。但是最后还是没有逃脱吕雉的手掌,刘邦病亡,吕雉掌权后,为绝自己的后患,残酷地杀害了这对母子。
杀人如麻
吕雉这种斩草除根,赶尽杀绝的做法在刘邦没有去世前就表现出来,这恰恰是任何一个帝王都具备的狠心,这也是吕雉能临朝称制的一种政治谋略,相对于吕雉杀戚夫人母子为维护自己的皇后地位来说,吕雉最初杀韩信更具备一个政治帝王的狠毒性。
汉高祖刘邦登上皇帝宝座之后,汉初三杰之一、运筹帷幄的张良,在汉朝建立后就过上半隐居生活,已不构成威胁;保障后勤供应的萧何不是那种争天下的人,而且还是当前急需发展的人才;只有领兵多多的韩信,始终是刘邦放心不下的,更何况韩信当年在楚汉之争中,在刘邦最危急的时刻,要挟过刘邦给他封王。所以,当吕后听说韩信发兵策应陈豸希,准备叛变时,吕雉马上找来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把韩信用布兜起来,用竹签刺死,杀他不见天,不见地,不见铁器。刘邦知道吕雉杀害韩信后,“且喜且哀之”,喜的是自己不忍杀戮功臣,自己的妻子一下子就帮忙解决了。
在吕雉手中死掉的还有另一个功臣彭越,当刘邦认定彭越有心叛变自己后,把彭越贬为平民,押送到青衣(今四川省雅安县),路上遇到正回洛阳的吕雉,彭越向吕雉哭诉自己冤枉,请求吕雉把他发配到故乡去,而吕雉担心彭越回到故乡是放虎归山会结兵谋反,把彭越骗回洛阳处以死刑,并诛连全族,还把彭越剁成肉酱送给其他封王以警示。
在儿子惠帝死后,吕雉便开始了对刘姓子弟的杀戮。“比杀三赵王”,“灭梁、赵、燕以王诸吕”,“分齐为四”,同时大封娘家吕姓为侯,吕氏家族很快构成了支撑吕雉专政局面的一股重要力量。
经过吕后一段时间的苦心经营,吕家的势力已经盘根错节地从中央伸到了地方,牢牢地控制了国家的命脉。在地方上,吕家的男性占据了各级官吏的位置;在中央,当时全国最重要的两支军队——南军、北军,都被吕家掌握在手中,北军兵符在吕禄手中,南军则被吕产控制,这两支军队是负责京畿地区防御的,把这两支军队捏在手中,就等于把满朝文武的性命捏在手中,这样,任谁也不敢反对吕雉了。
养民政权
“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资殖。”(《史记·吕太后本纪》)人民不管高层是如何斗争的,只要他们能安居乐业就行。吕雉实行的经济政策使人民得到了休养生息,因此当时的人民不管最高统治者是男是女,是刘家还是吕家。相反,人民倒有可能在心里高唱:“吕太后万寿无疆!”好让这种经济政策永久地保持下去,让他们的日子越来越好过。
吕雉当政后,把刘邦休养生息的黄老政治进一步推行。刘邦临终前,吕雉问刘邦身后的安排,问萧何百年后谁可继任,刘邦嘱曹参可继任;曹参之后有王陵,陈平,但不能独任;周勃忠诚老实,文化不高,刘家天下如有危机,安刘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吕雉遵守刘邦临终前所做的重要人士的安排,相继重用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等开国功臣。这些大臣们也都以无为而治,从民之欲,从不劳民。在经济上,实行轻赋税;对工商实行自由政策,这些都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霸气书库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牝鸡司晨:吕雉(4)
吕雉也很具有政治家的风度,一次匈奴冒顿单于乘刘邦之死,下书对吕雉说:“你死了丈夫,我死了妻子,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吕雉采纳季布的主张,压住怒火,平心静气复书说:“我已年老弃衰,发齿也堕落了,步行也不方便。”然后赠与车马,终于化干戈为玉帛,冒顿单于自愧失礼,遣使向吕雉认错。
公元前180年,吕雉崩,终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合葬长陵。
品读:挑战男性
据历史学者查证《中国历史人物辞典》,从商代到民国共收录各类历史人物5800余人中,女性41人,占%。在这些历史女性中,皇后、妃子、公主18人,诗人、画家、书法家7人,纺织家及民女4人,歌舞妓1人,妇女领袖11人。可见,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能够“露脸”的女人显得相当稀少,在这稀少的女性中,吕雉不仅记载史册中,还以帝王的身份记录在正史里,足见她非同寻常的显赫。
司马迁把吕雉列入专为帝王而设的“本纪”中。东汉班固修撰的《汉书》把司马迁在《史记》中列入本纪的项羽,改为列传,却把吕雉单独列入本纪,为吕雉撰《高后纪》。把古代女性单独列记,只有后来史家撰新旧两《唐书》的时候,武则天才被单独列入纪,除此以外,历代皇后都没有这样的待遇。武则天是世人公认的女皇帝,吕雉位于她前,列为史册的本纪,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吕雉和武则天一样,都是权力中的女性。
对于这位进入权力中心的非常女性吕雉,历史上评价褒贬不一,司马迁称赞吕雉“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也有人说吕雉是“暴虐的女杰”;更有人愤恨地说“吕雉篡权,扰乱宫闱”。
在男权主义者看来,这个世界是男人的世界,掌握权力的应该是男人,女性一旦掌握权力就会走向毁灭。在传统女性看来,权力似乎是男性社会专有的,是男人垄断的社会公器,女人们应该把权力拱手让给男人们。
某些心理学家还在男女的生理上找理由:男人的性器官在体外,因而男人注视外部空间;女人的性器官在体内,因而女人注视内部空间。“男主外、女主内”的性别分工是身体决定,用这种逻辑来说明权力与女人无关,直至今日,“让女人回家”,“权力让女人走开”的话依然存在。
古代中国,女人只有“三从四德”的份儿,吕雉却做常人所不能做,谋常人所不能谋,忍常人所不能忍,心狠手辣,废帝称制,诛杀异姓诸侯王,杀刘姓皇子,制造人彘,特别是后者,让吕雉成为后世“狠毒”的代名词。
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个专政的女性,吕雉能一步步走到君临天下的地位,不仅仅是她才华或运气的简单组合,更是她作为女性得心应手的权术运用,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实施权力的女性,她成了后世女性武则天和慈禧的榜样,更打破了莎士比亚那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的名言。
女爱“老子”:窦猗房(1)
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
她是吕雉的宫女,却又被送给了代王;她幸运地当上了母仪天下的皇后,却又在中年患病失明;她的丈夫和儿子开创了汉朝中兴的“文景之治”,孙子是千古一帝的汉武帝,自己贵为三代王后,却喜欢低调的黄老之术;在她的整个历史上似乎一直没有敌人,后世人对她也没有一句恶评,这到底是那一位贤德的皇后呢?
孤女入宫
有人说吕雉苦心经营的战果都是让窦猗房来享受的,这一种说法并不为过。窦猗房的确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汉朝的第一个集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一身的著名人物。入宫前的窦猗房,不仅是出身于平民,而且早早就丧父失母,无任何依靠,这种穷苦的日子与日后万人拥戴的国母有着天壤之别。
秦末汉初兵荒马乱,狼烟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窦猗房父亲为了果腹到观津城外的深潭边钓鱼,结果滑入深潭淹死。不久,一直处于困苦中的窦猗房母亲也弃世而去,留下小窦猗房和一个哥哥及弟弟。
窦猗房哥哥叫窦建国,字长君;弟弟叫窦广国,字少君,丧父失母后三人孤苦伶仃,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生活十分悲惨,几乎不能自存。
一年初秋,家里的粮食全部吃光了,小窦猗房一看没有米下锅了,突然“哇哇”大哭起来。大哥窦建国跑出家门,把地里刚刚长到手指大小的红薯挖回来吃。小窦猗房一看,也跑到地里,把哥哥刚才拔出的红薯秧捡回家。红薯当干粮,秧子当菜,三个人吃着吃着,同时大笑起来。几天的工夫,他们就把地里的红薯吃得精光。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俘六国美女入后宫后,汉朝就开始在民间大选良家少女入宫,或为宫女,或为皇后皇妃。汉高祖刘邦为兴隆后宫,派人四处征选美女进宫,很多穷人家的父母也纷纷把自己的女儿献出来,以图沾皇气,走上荣华富贵之路。
当朝廷选官来到观津时,小窦猗房便去应选,挑选官看小窦猗房虽然面黄肌瘦,但是透露着天资聪明的贵人之相,把她选中,带回汉宫。皇宫是世上最富贵的天堂,同时也是最黑暗无情的地狱,小窦猗房进入皇宫后能过上好日子么?
误入代国
小窦猗房入宫后,做了吕雉的一名普通宫女。宫中的生活自然比宫外好多了,不仅有吃的,宫里还统一着装,吃饱穿暖自是没有问题,小窦猗房就这样满足地一天天过着。
窦猗房原本以为会在长安宫中默默无名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高祖逝世后,吕雉垂帘称制,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吕雉把高祖的庶子全部放逐封地,为了安抚这些庶子的心,吕雉给每一个庶子都配备了五个艳丽的宫女,窦猗房就在这批被选送的宫女中。
本想过宫中平安充足的日子,现在又要被送出宫,出宫后的事还无法预料,窦猗房心中隐隐不安,为了平静自己这种担心,又为了说服自己服从命运的安排,于是窦猗房拿出自己平时积蓄,请求主管分配的宦官把她分配到赵国,窦猗房的老家观津在当时就属于赵国,这样就可以离家近点。其实,离老家远近已经没有必要考虑,因为父母早亡,两个兄弟在她离家的同时,也一起逃荒到了外地。可是,窦猗房还是这么想,似乎离家近了就亲切,就安心。负责分配的宦官也答应了,可是在分配时,负责的宦官就偏偏忘了窦猗房的嘱咐,将窦猗房的名字写到了分配去代国的名册中。
窦猗房不愿意到代国,因为当时的代国邻近匈奴。这样,窦猗房不是离家近,而是离家越来越远,然而,这一切已经决定,不可改变了。窦猗房痛哭流涕,以泪洗面,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无法抗旨,一个小宫女又能怎样反抗呢,最后也只得心不甘、情不愿地踏上了去代国的道路。
窦猗房等五名宫女分到代国后,幸运地是代王刘恒看上了窦猗房,并专宠于她。没过多久窦猗房生了一个女儿刘嫖,生了长子刘启,也就是后来的汉景帝,又生了儿子刘武,就是后来的梁孝王。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女爱“老子”:窦猗房(2)
窦猗房与代王刘恒在代国过着知足常乐的日子。吕雉死后,吕姓世家被诛,汉朝内外大臣都拥代王为帝,代王继位后为汉文帝,立刘启为太子,立窦猗房为皇后。
窦猗房因祸得福,这个当初哭着离开长安皇宫的小宫女,十几年后再回到当初离开的皇宫时,身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从一个小宫女成为了汉朝后宫的女主人。
福兮祸所伏,在一次欢宴后,窦猗房眼睛突然失明,在三千佳丽共争斗的后宫中成了一个失明的皇后,窦猗房还能保住自己的皇后宝座么?
失明失宠
一个女人没有了一双神采奕奕的眼睛,对于自己是一种痛苦,更为痛苦的是自己的丈夫还是多向选择的皇帝,面对后宫众多美女,汉文帝移情别恋,不再关爱窦猗房,先后宠幸的有邯郸慎夫人和尹姬,特别是宠爱邯郸慎夫人,邯郸慎夫人总不离文帝左右,气势也高人一等,长人一头的样子,甚至想与名正言顺的窦皇后平起平坐。
一次,文帝与窦猗房、慎夫人同游皇家林苑,预置坐席是汉文帝和窦猗房分坐左右,慎夫人坐到窦猗房身旁。慎夫人平时仗着文帝宠爱,在宫中都是与窦猗房并坐,窦猗房比较大度,并不计较。这次慎夫人座位被安排在窦猗房的侧面,慎夫人顿时觉得脸上无光,于是恃宠而怒,文帝因慎夫人生气,也勃然大怒,竟然带着慎夫人打道回宫。
汉文帝和慎夫人正在忿忿不平时,一同来的大臣袁盎向文帝进谏道:“我看今天的坐次安排得非常合理。常言道,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慎夫人虽然深受皇上的宠爱,但是名分上窦后是名正言顺的正妻,而慎夫人是妾,嫡妾身份不同,慎夫人怎么可以和窦后同坐呢?”袁盎又说:“陛下还记得‘人彘’的故事吗?戚姬倚仗汉高祖刘邦的宠爱,对吕氏不屑一顾。刘邦去世后,吕氏掌握大权,对戚姬进行了残忍的报复,将戚姬砍掉四肢、挖眼、去耳、熏聋、弄哑,变成‘人彘’,扔到厕所里头,戚姬的下场很惨,当时的汉惠帝看到之后都不忍心。吕氏的行为很残忍,但是戚姬自己也有不慎重的地方,没有恪守本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吕氏和戚姬的故事就是前车之鉴呀!”
文帝和慎夫人听了袁盎的话,先是面面相觑,然后恍然大悟,怒气全消。文帝死后,景帝继位,窦猗房升为皇太后,后宫大权在握,却没有对后宫其他嫔妃展开迫害。当时,袁盎忠心进谏,一是避免“人彘”之祸,二也是保护窦猗房的万全之策。窦猗房虽然失明,失宠,但她以贤慧的美德得到了大臣们的敬仰。
独尊黄老
从贵为皇太后开始,窦猗房也得以频频干涉政务。她特别喜欢黄老之术,于是也把黄老之术用在治国上。
汉朝建立以后,以前朝为戒,积极吸取秦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黄老无为”的思想,这对促进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窦猗房是“黄老”思想的坚决贯彻落实者,也是继承发展者。
窦猗房主张在清静无为的环境中恢复和发展经济。并亲自找来“黄老”的大量书籍,让儿子汉景帝、孙子汉武帝以及外戚们通读。她有时要检查他们的读书情况,看他们是否读懂了,是否领悟了,是否理论联系实际了。
窦猗房喜好老子的书,爱不释手,经常彻夜通读,儒生辕固生非常博学,窦猗房就把辕固生找来,问他喜不喜欢老子的思想,辕固生知道窦猗房要让他赞扬老子的思想,却不屑一顾,颇为轻视地说:“此是家人言耳。”
窦猗房听了大怒说:“安得司空城旦书乎?真是连猪都不如。来人,把辕固生扔到野猪圈里喂了野猪!”于是,命人将辕固生与野猪关在一起,想让野猪咬死辕固生。景帝知道后,扔给辕固生一把刀,辕固生用刀杀了野猪逃了出来。窦猗房见辕固生没有被野猪咬死,只好罢免了辕固生的官职。从这里可以看出窦猗房已经是一个强硬的权力操纵者。
女爱“老子”:窦猗房(3)
梁王刘武是窦猗房的幼子,即汉景帝的弟弟。窦猗房非常疼爱刘武,认为刘武不仅谦德谨让,孝道为先,而且有雄才大略,以后能安邦定国,因此非常希望景帝能同意由弟弟梁王继承皇位。
窦猗房把这意图当面告诉了景帝,景帝对母亲非常孝敬,为了给母亲一个答复,就说他基本同意,但要和大臣们研究以后再最后决定。景帝在朝会上专门说起让弟弟继位的事,朝中大臣都表示这样不妥,散朝后,景帝只好对母亲说这事以后有机会再说。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冬十月,梁王刘武作为诸侯王由封国入长安。当时汉景帝还没有立太子,在款待梁王的宴会上,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景帝双手抱着梁王,嘴里念念有词,说:“我千秋万岁之后,皇位传于你。”梁王明知景帝一时说的是醉话,表面上既不表示感谢,也不表示拒绝,心中却暗暗庆幸。他想:毕竟在场的文武大臣都听到了,以后也许是个凭证。窦猗房当时也在场,听了之后也非常高兴。
这时窦猗房的侄儿窦婴一本正经地说:“汉法之约,传子适孙,今帝何以得传弟,擅乱高帝约乎!”景帝先是清醒地看了窦婴一眼,接着默然无声,眼睛半睁半眯,身子站立不住,做大醉状,意思是告诉在场的人,我喝醉了,刚才说的是酒话。就见窦后的脸色,刚才还是霞光满天,马上变成乌云密布,结果,传位给梁王的事又不了了之。
窦猗房虽然在在梁王立储这件事上失败了,但是,从她一再要求的过程中,她的儿子景帝还是很顺从她,当景帝死后,武帝继位,汉朝经历几十年的恢复和振兴,情况已经和汉初有所不同,独尊黄老之术也已不合时宜,严重阻碍了许多儒生的进仕之路,也扼杀了儒家的思想。
汉武帝是一个大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满足于现状,通过改革发展社会经济,因此武帝特别欣赏儒家锐意进取,大胆改革创新,这与尊崇“黄老”的祖母窦猗房产生了直接冲突,这种冲突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窦猗房不得不退到幕后,一心一意享受后宫养老之乐。
书包 网 87book。com 想看书来霸气书库
点评:贵柔守雌
窦猗房的丈夫、儿子和孙子,分别是著名盛世“文景之治”的皇帝汉文帝、汉景帝和以雄武著称的汉武帝。窦猗房从一个贫苦无依的宫女,成为母仪天下的汉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纵观窦猗房的成功背景,无非有四:一是水到渠成。作为汉文帝的皇后,汉文帝驾崩之后,她的儿子汉景帝即位,窦猗房自然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