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小市民的奋斗-第3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识叶芙根尼娅后,林郁青才明白为什么基地里陆军官兵常说:找女人还是找俄国女人,她能把你给生吞了!这才认识两天,她就……天! “呵呵!我爱你,你不知道么?不过,你用不着怕我,我不会吃掉你的。”叶芙根尼娅眼睛中闪烁狡黠的光芒,随手摘去军帽,一头金发披散在肩上。
她从提袋里拿出一份报纸, “青!告诉我,是真的吗?” “英雄?屠夫?”报纸上的标题耸人听闻。 “害怕了吗?是不是想借酒壮胆趁机吃了我?”注意到叶芙根尼娅手里竟然拎着一瓶伏特加,见识过叶芙根尼娅的酒量,林郁青调笑道。随后他们坐在山坡上,从叶芙根尼娅手中接过酒瓶,自顾自喝了起来,两人谁都没再说什么,叶芙根尼娅静静注视着身边男人喝酒,他占据着很多报纸的头条,这令他困扰和郁闷。
林郁青突然放下酒瓶望着三沙湾内密布的战舰、商船、登陆艇, “出海作战就是为了杀日本人,不是吗?在东冲口还有一块司令部立的标语牌,杀死日本人!杀死更多的日本人!我只是服从命令而已!” “可……可报纸说他们在水中没有任何战斗机会。”叶芙根尼娅故意逗他。 “……放屁。”林郁青忘记了贵族风范, “现在是什么时候?我们在打仗,战争事关国运,要打败的敌人,赢得战争的胜利,就要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林郁青又猛灌一口酒, “知不知道,如果日本兵获救,他们在战场可以杀死多少陆军或海军陆战队官兵?几百人?上千人?可能更多?”林郁青叹了口气, “叶芙根尼娅,没有人喜欢杀人,却不得不杀,对于小日本那帮畜牲,我不在乎杀多少,战争是他们挑起来的!”两人相对无言,海风吹抚着叶芙根尼娅漂亮的金发。
把额前金发搂回耳后,叶芙根尼娅娇媚的笑了笑, “我没有说你做错了啊!” “我也没说我错,我没错!”看着第五医院最娇艳的玟瑰,林郁青伸出双臂,深情地吻了她。突如其来的吻让叶芙根尼娅感觉意外,叶芙根尼娅知道中国男人大都很腼腆,很少主动吻女孩子。吻着怀中女孩,扑鼻的香水味让林郁青心魂荡漾,手腿开始不老实,沉浸于美色中的林郁青把烦恼丢在脑后。
几十分钟后,躺在山坡草丛中满面通红的叶芙根尼娅依靠在林郁青怀中看着海湾,筋疲力尽的她倾听着男人有力的心跳声,沉浸在无比幸福中。轻抚女孩漂亮金发,林郁青不知道刚才为什么会那么冲动,竟然在这个地方和身边的女孩干了那种事,尽管光天化日之下的芶合让人特别刺激和兴奋,但刺激过后,却是更大的郁闷。
“知道吗?参谋部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些人很有可能不准我出海,甚至接受调查!”海军高层得知U…46击沉日军邮轮对落水日军屠杀的报告后,不以为然,当他们和以往一样,试图把消息压下来,装做什么都没发生,报纸上连篇累牍的报道,却让海军举步维艰。
“此事事关海军荣誉与形象,望成章 弟妥善处之,程启祥亲电。”沈鸿烈拿着电报苦笑连连,看来有人给部长施压了,中国从不缺迂腐之辈,沈鸿烈毫不介怀。报界报道U…46对落水日军射杀新闻,在民间就开始前所未有的争论,海军想捂都捂不住,而先前海军的战果宣传,更让其成为举世皆知的英雄,英雄的光环与屠夫的恶名相得益彰。
“长官,根据U…46副艇长报告,击沉西丹丸后,救生艇上日军首先使用机枪、甚至还有机关炮射击,而U…46拍下的照片也可以证明日军确实首先开火,所以林郁青中尉下令还击,符合交战规则。在战争时期,日军未解除武装投降前,他们仍然是敌人,消灭他们是林中尉的职责,与刻意屠杀无关。”参谋官的话让沈鸿烈很认可。
U…46报告中详尽坦率地描述了 “还击”落水日军的情况,海军内部认为理所当然。但因报纸片面描述,令同情心泛滥者对 “屠杀”孤立无援的落水者表示愤慨,认为有辱海军荣誉,影响海军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沈鸿烈站起来,表明态度, “如果每一名军官都如此尽责,战争可以提前一年结束。我决不会因为林中尉杀死落水日本人而禁止他出海或调离岗位。因为这次卓有成效的攻击,我将为他颁发海军一级世昌勋章 。”
“不知道部长会是什么态度?”沈鸿烈心里有些嘀咕。即便自己想保护林中尉,可如果部里不同意,再多努力也是白费。部长的态度非常重要,电报中有几种意思,如果部长不刻意针对此事,一切都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希望不要冷了大家的心!
第三百一十一章 三千里江山、三千年藩属
亚洲东部如啄一般的半岛就是朝鲜半岛。朝鲜半岛对任何一个想控制东亚的国家来说都十分重要,中国与朝鲜半岛山水相连,唇齿相依,自远古以来,居住在大陆和半岛的先民就有许多来往和联系。古代中国与古代朝鲜之间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交往达三千年。
而朝鲜最早的国家,就是中国移民所建。3000多年前商朝末期,纣王无道,周朝趁机消灭商朝,商朝一位贵族 “箕子”率领500商人,逃到朝鲜,建立朝鲜半岛上第一个国家。箕子儿子当政时,向周朝称臣纳贡。自此,朝鲜便是中国属国,随后3000多年,出现在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均做为中国的属国,也曾作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设立郡县。
历代中原政权都对朝鲜承担保护国责任,公元663年初,日本天智天皇倾其国力,派三万余军队入侵朝鲜,663年8月,日军进入白村江河口,严阵以待的唐和新罗联军,派出170艘战舰迎战。日本诸将轻视对手,自以为 “我等争先,彼应自退”,向大唐坚阵发起进攻,唐军以逸待劳,包抄合击,四战而捷,焚其舰四百,日军溃不成军。《日本书纪》载:须臾之际,官军败绩,赴水溺死者众,不得回旋。经此惨败,日本试图在朝鲜半岛扩张势力的野心成为泡影。
九百余年后丰臣秀吉结束日本长期割据的战国时代,统一日本,野心空前膨胀,试图图谋大陆,饮马黄河。为达到侵入大明的野心,矛头直指邻国朝鲜,试图把朝鲜三千里江山变为日本行省,使之成为日本向亚洲大陆扩张的桥头堡,这也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企图在亚洲实施大陆政策。面对日本入侵,朝鲜不堪一击,举国上下溃散而逃。临灭国之危时再一次向大明求援,万历皇帝一锤定音:宜速救援!整个战争从万历二十年始至万历二十六年结束,历时七年,明朝动用辽东镇精锐部队经过七年奋战,赢得胜利。
19世纪中叶,东亚大门被西方列强敲开,中国、朝鲜、日本先后沦为半殖民地国家,满清和朝鲜的保守与日本明治维新改变了远东三国命运,19世纪中后期初积家底的日本再一次把矛头直指朝鲜,朝鲜是日本实现大陆扩张政策的突破口和跳板。如山县有朋所说:朝鲜就是日本的利益线,是日本策划世界扩张政策的第一阶段目标,攻占朝鲜被确定为国策。
此时中国沦异族奴役两百五十年,满清政府:英之于缅之于越,倭之于琉,皆自彼发难中国多事之秋,兴灭继绝力有不逮。在几十年内中国千年家底悉数赔尽,藩属国次第沦亡,天朝颜面尽失,满清无论是在面子上还是传统宗藩礼法上,都不能坐视朝鲜败亡。为国际地位、天朝威望,满清也要力争保住朝鲜,竭力控制最后的藩属。
光绪二十年,甲午,以日本舰队偷袭丰岛清军运兵船 “高升号”为标志,甲午战争爆发。此战清军精锐尽丧,十余年所建北洋水师尽没,满清战败割地赔款。自此中国失去了最后一个亦是历史最悠久的三千年藩属国。
1895年,清战败,签定《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是自主之国,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朝廷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96年,朝鲜王国高宗李治称帝登极,成立大韩帝国;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战败,大韩帝国政权彻底被日本控制;1905年,乙巳保护条约,韩国成为日本 “保护国”;1906年,日本向韩国派出 “统监”政权;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半岛,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
“朝鲜半岛南北跨度三千华里,因而称 “三千里江山”。三千年之藩属地,三千里江山上淌满中国将士之血……复三千年之藩属国为我国天然之义务与责任!”共和12年3月15日,在辽东战役取得局部胜利后,共和中国总理司马向国会、国民以及全世界宣布中国决定:中国将武力收复朝鲜,解放朝鲜。
“重现中华五千年之荣耀!”解放朝鲜关系到中华五千年荣耀,国会通过议案,援助大韩民国。中国决定解放朝鲜的决心,随着中国辽东战役以及对日本海军奇袭中取得压倒胜利而活跃起来。
其实中央调查局、国防军军事情报局,一直通过建立韩国独立军,扶持韩国流亡政权。战争爆发前,情报机构就在中朝边界设置秘密联络点。对朝鲜半岛的煽动工作,早就开始,战争爆发之前,在中国印刷的:推翻倭寇殖民统治、建立大韩民国;加入独立军,之类的传单,就散布到朝鲜各地,每个角落。
在传单鼓动下,朝鲜掀起一阵阵反抗浪潮,尤其是日本征召朝鲜士兵,参加欧战后,起义在朝鲜风起云涌。共和八年,朝鲜废王李熙在朝鲜发动三一独立起义,尽管起义被镇压,但朝鲜反抗浪潮前赴后继。被日本人征召到欧洲打仗的朝鲜人,在法国曾发动前线起义,最后大都惨死在法军机枪下。在朝鲜半岛甚至日本本土,接受军情局训练的独立军敢死队,发动上千次自杀爆炸袭击,几年来,他们杀死数万日军和平民,甚至刺杀日本将军,日军一次又一次报复性屠杀在朝鲜已经形成恶性循环。
夜幕降临,住在贫民区的金至昊便离开家门,金至昊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者,脸上深深的皱纹昭示劳碌和磨难,很难有人相信,三十年前,他还在中国考取举人之位,不过造化弄人。街面上空空荡荡,整个朝鲜霄禁已经执行了五年。但抵抗之火越燃越旺,绝大多数抵抗行动都是民众自发行为,而不是平壤道抵抗组织首脑金至昊的组织,国民一旦觉醒,抵抗会愈演愈烈。
金至昊出门是因为他要在郊外地洞中举行秘密聚会,传达上级指令, “今天从中国传来新指令,要求彻底破坏朝鲜交通和通讯网。不仅要炸毁铁路,还要炸掉公路桥,切断电话线、电报线。把我们的所有炸药分发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任务。”金至昊沧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或许,几个月后,朝鲜将迎来自由!天朝军队已将旅顺倭军团团围困,鸭绿江对岸的天朝大军随时有可能向义州日军发起进攻!朝鲜自由指日可待,倭奴覆灭将至矣!”
几十来颠沛流离的生活早把金至昊身上的书生之气磨砺殆尽,骨子里仍信奉圣贤忠节的金至昊,心中一直不认同朝鲜独立,在他看来朝鲜独立是日本人强迫的,非朝鲜人所愿,金至昊视中华为正统。 “中国国势昌盛,仍不忘三千年之藩属,可见天朝恩深泽厚!吾从收音机中听闻大明忠臣林立业将军已入享忠烈祠,各位需切记朝鲜之忠义,我等以林将军楷,为中国忠臣,同为中国之鬼!”金至昊提到林庆业入享中国忠烈祠时,眉飞色舞,喜不自胜。
林庆业是朝鲜将军,一周前以大明殉国将领身份入享忠烈祠。其为朝鲜武官,为抗清志业削发为僧,潜逃到大明,当上水师总兵。满清入关,他逃到南京,继续抗清。林庆业逃亡期间,清人搜获他的妻子李氏,迫令她说出丈夫下落,李氏如是说:夫为大明忠臣,吾当死从良人,同为大明之鬼。一字一句,满溢忠贞。李氏说完,自杀。清人后来捕获林庆业,押解回朝鲜,当众残酷处死他,以儆效尤。
历史上多数朝鲜人自少便有强烈的中华意识:大明是父母之邦,大明天子即朝鲜天子。数千年强烈的君臣伦理意识,牢不可破。朝鲜人除效忠国王,更要效忠大明天子,而又以后者为尊。即便明亡,除了官方文件,朝鲜官民一律采用 “崇祯”或 “永历”作纪元,谁敢使用满清年号,则被视为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朝鲜此举是为了维护 “春秋大义”,即义不帝清,以示不忘大明。
在金至昊和很多受过传统教育的朝鲜读书人眼中,效忠中国,天经地义。
地洞内众人连忙跪下, “大人放心,我等死为中华之忠鬼!”金至昊的命令,点燃又一轮烽火。夜间拔掉铁路线上的道钉,钢轨沉入河道,点燃铁路上的枕木;通讯线路被破坏。大规模破坏给朝鲜人的生活同样带来影响,为了恢复朝鲜半岛的交通、通讯,一队队日本骑兵不断在铁路、公路附近巡逻,无数村庄被日军焚烧,为了威慑抵抗力量,在短短一个星期内就有十余万朝鲜人惨遭屠杀,而大规模报复性屠杀却让更多朝鲜人加入抵抗力量。
战争爆发之后,朝鲜日军在应对中国空军轰炸的同时,还要应付越来越频繁的破坏活动。朝鲜总督府、警察以及朝鲜军都对频繁的破坏深感头痛,但束手无策。在军事情报局统一指挥下的敌后破坏,效果在逐渐提高。战争爆发之后,日本参谋本部一再要求朝鲜军向中国进攻,减轻关东派遣军压力。但交通线的破坏、中国空军的轰炸却使朝鲜军根本无法筹集足够的物资,另一方面朝鲜日军摇摆不定,毕竟在鸭绿江对岸数万中国军队枕戈待旦,对朝鲜虎视眈眈。
随着朝鲜独立军从长白山一带向东海岸渗透,做战方式不只是自杀式爆炸和对交通线的破坏。夜幕下,一群农民打扮的朝鲜人伺机炸毁汉义线铁路桥和军列,根据军事情报局情报,火车装载大量弹药,空军无法对铁路实施准确轰炸。汉义铁路是日本殖民者把粮食和矿产运送到釜山的唯一通道。
在甲午战争后,日本便在朝鲜修建汉城至釜山的铁路。日俄战争以前,为了与俄国争夺满洲,又修建汉城至义州铁路,这条单线铁路对于缺少公路的朝鲜来说至关重要,切断铁路就意味着使朝鲜北部日军失去后勤供给,也正因为如此,日军才会不计代价抢修铁路,同时派出大量巡逻队以防止铁路遭到破坏。
铁路桥在一周前,已经遭到一次破坏,但当时并没有炸断桥墩,在铁路桥遭到破坏后,日军立即派出大量工兵抢修铁路桥,两天刚通车后。此后,铁路桥附近便驻进一个大队日军,严防再次破坏。周迪率几名军情局特工混杂在朝鲜独立军中,目的是彻底炸毁铁路桥,没有受过训练的朝鲜人技术低劣,日本人只用四天半就修复铁路桥。周迪的部下都是国防军工兵,都是爆破老手。
早春三月,朝鲜半岛寒气逼人,用稻草捆扎的救生圈渡河时,冰冷刺骨的河水使周迪嘴唇发紫,日本人为了消灭抵抗力量,不仅焚烧村落屠杀村民,连小河上的桥也同时炸毁,以便追击抵抗力量。对岸是一个被日本兵杀绝的小村落,当周迪一行经过被烧毁的村落时,还可以看到树上吊的尸体,日军杀死的 “抵抗军”,不过是自发组织起来的普通农民。
“长官,再走三十多里,就到目标了。”崔一孝报告,尽管在朝鲜独立军中,崔一孝军衔是少校,可仍然称上尉军衔的周迪长官,这或许是从属关系的一个证明, “崔少校,想炸掉铁路桥,只有先拦下军列,这里有一个注水站,日本人肯定会加水,咱们……”周迪取出地图,开始布置任务。
作为军事情报处特工,除了指导朝鲜独立军作战,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任务,就是清除朝鲜独立军的异已分子,也有很多朝鲜人更倾向于朝鲜完全独立,奋斗目标是建立独立的大韩民国。对于中国,异已者自然不能容忍,所以必须清除他们,暗杀太愚蠢,军事情报局特工更喜欢让他们 “为了独立的韩国,光荣的战死!”战场上死去一名军官,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您是说……”崔一孝对任务更改迷惑不解,最初任务只是袭击军列,伺机炸毁铁路桥,现在炸毁铁路桥却成为主要任务,要想在注水站登上火车必须消灭注水站内一个中队日本兵,而自己仅有一个营四百多人。 “崔少校,你应该知道每天都有数列火车从这座铁路桥开到朝鲜北部,上面满载军火、士兵、建筑物资,被日本军队用于加固防线,空军对铁路桥空袭,均以失败告终,能不能彻底炸毁铁路桥,事关国防军是否能够及时突破义州日军防线及朝鲜能否尽早取得独立,明白吗?”
崔一孝明白周迪说的是实话,铁路桥被炸断,汉义铁路就陷入瘫痪,日军将无法得到物资补充,有利于国防军突破,但注水站内驻守有一个中队日军,让崔一孝感到恐惧。 “英法美列强迫我们在新加坡举行和谈,如果日本作出实质让步,恐怕……到时朝鲜如果没能完全解放,迫于列强压力……”周迪阐述炸毁铁路桥的必要性。想到 “朝鲜自由!”崔一孝点点头, “是,长官!”对于曾参加三一起义的崔一孝,朝鲜的自由无比重要。
接近小火站,周迪和身后的四名工兵并没有参加攻击,战斗不是特工的强项,爆破才是拿手好戏。周迪趴在山包上手持望远镜,看到幕色中朝小火车站逼近朝鲜人。听到小火车站内外密集的枪声,周迪冷笑一声,在手中把玩一发手枪子弹,这注定是一次自杀式任务,小火车站内的日军不是一个中队,而是一个大队!
“进攻!进攻!”趴在稻田田笼边,崔一孝挥舞手枪指挥士兵进攻,并不时朝火车站窗口扣动扳机,突然,手枪发生爆管,被炸飞的手枪击锤向后飞出一尺,从崔一孝右眼没入大脑从脑后钻出……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明,数十架俯冲轰炸机从北方飞抵铁路桥,在命中数枚800公斤航弹后,刚刚抢修好的铁路桥再一次陷入瘫痪状态。
第三百一十二章 始于战场;也必将终于战场
共和中国是个十分奇特的国家,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尽管在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数十个王朝,战乱与兴盛、朝代更迭对于中国如同挥之不去的梦魇,每几百年就是一个轮回。当我刚刚抵达中国,从踏上这个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国家第一刻起,感受到落后与发达、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中国存在大量东方古代建筑,也存在大量新颖的现代、甚至新潮的现代建筑,粗陋的农村建筑、衣着破旧的农民与干净的大城市及市民井然有序,在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
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有一副好脾气,尽管很多人衣着破旧,但却很整洁,中国人充分消化吸收了德国人的 “一丝不苟”,德国对于这个古老东方帝国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从你置身于这个国家,你就可以感受到一种新的、迥乎不同的东西:共和新政权的民族主义政策与复仇主义,如同烈焰一般迅速蔓延至整个国家,令人毛骨悚然。
然而在民族主义外表后面隐藏着什么呢?是强大战争的潜力,想来日本人对此深有体会,现在没有任何人相信,共和中国会一如既往遵从西方世界的决策,当然用中国人的话说: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仅只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末了中国人多少还会加上一句:我们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我们愿意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平共处,但先决原则就是……平等!
作为一个外国人很难想象,在历史上曾领先世界数千年之久的东方帝国的人民对于平等的渴望,渴望和追求的与其说是平等,倒不如说,追寻失去千年的中央帝国荣耀……而基础是极力扩充军队加强自身军事实力,中国已经成为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数万家工厂为满足战争需要提供各类武器以及物资。
……对于中国的普通老百姓而言,出人意料地 “战胜”日本,雪洗甲午之耻,证明自身是一个伟大的国家,而不是人们表述的一盘散沙,无可救药,面对欧美列强无计可施落后而愚昧的东方古国。正如我上学时老师约翰卡罗斯教授所说的:中国就像个西瓜,欧美列强争抢着瓜分它。而在过去几年中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就像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一样选择用武器和战争来夺回国家的尊严和荣耀。
正如一位知名的中国作家在评论中书写的那样,西方世界和西方人现在应该意识到,文明不再只是由白人和他们的丛林法则所垄断,古老而充满友善的中国也同样具有在这个讲究丛林法则的世界上取得巨大成就的能力。此时,中国举国上下洋溢着爱国主义的自豪和骄傲。任何一个观察家都相信,中国将很快成为强国,文明俱乐部中第二个黄皮肤国家,当然前提是,把日本挤出强国俱乐部。
像日本人福泽谕吉在几十年前所说的: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格局,我们应该在前进道路上加入西方文明国家队伍,我们不能给朝鲜和中国任何特殊对待……只不过现在唯一区别是,中国正在用西方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去对付日本,这或许是唯一的改变!”自由撰稿人:欧内斯特尔明威,1923年3月21日,中国纪元共和12年3月21日,于中国京城。
同样被战争吸引过来的各国记者与自由撰稿人不同,对于马歇尔中校,这位曾经驻天津美国第15步兵团副团长、代理团长,并没有随着15步兵团撤离中国而撤离,反而改任公使馆美国驻华武官,作为驻华武官,马歇尔在战争爆发后,就出于一个职业军人的敏感,对中国军事潜力进行评估,以递交国内作为资讯。
“……众所周知,自一九二一年复兴党政权上台以后,中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的建立一支现代化武装力量。早在新政权上台前,其陆海空军就以地方军队的名义,进行武装及训练,现在中国国防军正是在地方军基础上加以改编。复兴党取得政权后,尽管与红色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其加强武力的行动更为肆无忌惮,更加公开化。这个古老国家陈旧落后而繁杂的前中央政权和地方武装,仅仅改编、整编就耗时一年。
毫无疑问,这支曾经落后、陈旧的武装力量,用其在辽东的出色表现,证实他们的战斗力,在欧洲受到各国赞叹的日本陆军,在这支力量面前不堪一击。四年前,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中国表现的软弱无力。
现在的问题是,差距在什么程度上被中国新政权赶上了?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战斗力量是个大规模工业进程,它需要物资、人力和时间,不管政治领袖们做出怎样夸夸其谈的宣告……可共和中国还没有把差距缩短到足以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地步,对日本宣战,依持的是空军技术优势,通过突然袭击,彻底击败日本海军使他们达到战役目标……”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马歇尔用整整十余页写下五年来中国工业扩展以及机器和物资生产的数字,这些资料主要来自马歇尔到达中国后,对中国政府公开档案资料收集以及通过和中国官员聊天获得,他将五年来中国与日本、与英法四国全国生产总额以及陆、海、空军力量作了比较,所得到的数字,表明除空军外中国军队其他各方面都处于劣势。
而他们也并未加紧推动工业生产迎头赶上,与世界公众舆论传闻相反,中国并未拼命生产武器,这一点只要将其工厂生产能力和产量数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产能甚至不及1921年,欧战结束前。
“……在葫芦岛参观时,在中国最大海军船厂葫芦岛海军造船厂看到,中国人在生产大量民用平底小船。潜艇这一关系到中国海上封锁战成败关键的武器,生产中甚至没采取三班制,产量也非常有限。由于日本正尽可能加快飞机生产速度,并努力通过一切渠道从国外购入飞机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优势很快将丧失,当然在质量上没有任何一类飞机能够与中国抗衡。至于陆战方面,如果中国人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拿出人数更多、训练更久并且装备更为精良的军队,但显然他们没有这么做。”
然后就到报告最紧要的一段,打到这一段时,马歇尔其间停下数次,整个报告打完后,他又有担心的把这段文字读了几遍,报告和过去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在仔细冥报告这一段内容后,马歇尔办公室内再一次响起打字机的声响,整份报告转入对未来的预测,像这样的个人推测内容往往可能被认为是轻率的,甚至是夸大其词的,却恰恰是整份报告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甚至超过前面对中国战争潜力的推测。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与德国谈判,结成军事联盟。中国亲德立场源自数十年前,几十年来,中国军方与政府已经习惯同德国打交道,新政权领导者在西北时就大量引入战时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移民,目前中国德裔移民超过150万人,仅次于俄罗斯移民。欧战时期,尽管中国对德国宣战,但在向协约国出口大量物资的同时,移居中国的德裔移民向德国提供了超过2亿马克的 “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德裔移民更将大量武器图纸交予德国。
而突厥斯坦与中国非正常贸易关系,更是令人费解而怀疑,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这是有计划和预谋的,他们用这种方式帮助德国人。欧战期间参于巴黎和谈的中国人,在很多问题上与德国结成同盟,尽管其并未在和会上取得多少回报,但至少表明中国在战后国际关系上的态度。
目前,中德保持着远超他国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对日本宣战后,德国第一时间将其保留的32艘潜艇中的16艘租借予中国,并同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大约15万吨商船租借中国。一周前,一名中国外交官曾对我说过,即便天崩地陷,也不会影响中德之间的友谊,中德两国将开展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
马歇尔知道,自己关于中德关系的推测,并非是建立在准确情报基础上的推测,根本不足以引起国内职业外交官的重视。用他们的话说,戏剧性谣传总是有的,他们坚持立足于基本事实。中德关系无碍于中美关系,中国需要支持不是吗?想到这,马歇尔突然从打字机上把已经打好的这几张稿纸撕碎丢进纸篓,马歇尔认为,与其让危险的推测影响报告的可信性,倒不如不去点评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时间会检验一切,但却不需要以牺牲自己的报告为代价。
用几个小时把报告打好后,马歇尔仔细审阅一遍,才将报告正本和两份副本揣在文件包里,和衣倒在红皮躺椅上睡着了,小憩之后,等马歇尔睁开眼睛,明媚的阳光已经照进房间。和以往一样先淋浴,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又在早餐前把报告详读一遍,在下楼朝餐厅走去时马歇尔依然在思索文件内容,这是他第一次对战略问题进行探讨,远远超出他目前的能力和职位,但另一方面,马歇尔又觉得报告是对基本事实的阐述。
“……他是这么回答那群日本矮猴子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