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群侠传-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子雄忙辩解道:“臣被杨通叛党打伤,养病数日,不见好转。待稍有起色,臣便匆匆赶至。不想错过战事。”

杨广道:“丢弃天水外郡与错过战事二罪并罚,免去你所有官职、封号,去来护儿那里做过亲兵护卫吧!”

李子雄本想说些什么,但见自己还未被杨广定为死罪,连连谢恩,抬步前往来护儿营帐报到。

李子雄来到来护儿帐外喊道:“侍卫李子雄向来将军报到!”

来护儿帐内应道:“进来吧!”

李子雄进帐向来护儿作揖道:“参见来大人。”

来护儿闷不作声。李子雄见来护儿闭目端坐,忙上前用手去碰来护儿胳膊。来护儿微合眼皮,并未完全闭上,看见李子雄探掌而来。以为李子雄要伤害己身,一臂震出。

李子雄及速收回手去,抬肘与来护儿挥来一臂硬拼一记。来护儿功力不及李子雄,被震得向后踉跄了几步。

李子雄收手道:“在下只是看看大人是否睡着了。”

来护儿本欲下下李子雄的面子,反让自己吃了亏,心中更是想整治一下这个昔日威风,现在落魄的将军。

来护儿笑道:“刚才本官只是试试你的身手。以后再本官手下好好做事。先去隔壁几个营中与本官手底下的隋兵兄弟认识、认识。”

李子雄应了一声,便急忙退出。

杨广这一路大军终于回到长安。皇太子杨昭已死。为立太子一事,杨广移驾洛阳。而恭王杨侑被留下镇守长安;封杨侗为越王镇守洛阳。长安由卫文升协助参政;民部尚书樊子盖协助杨侗镇守洛阳,立杨倓为燕王留在自己身边伴驾。

这一次与高句丽一战,隋廷未曾占到半分便宜,若再战下去,只怕也难以相持,趁高句丽投降之机,接受投降,弄个台阶回国。但此次大战让杨广对高句丽恨之入骨,并于朝堂之上向群臣提出二伐高句丽。

来护儿道:“高句丽区区小国,如此小觑我天邦大国,应该再给予教训。”

众臣也知杨广欲出征的心意,都不敢出言阻止,纷纷奏道:“该给高句丽一个更大的教训。”

杨广见众大臣如此支持,点起大军再次杀向东辽。兵力较先前更加庞大了。

东北地区的安东等地此时还被高句丽霸占着。杨广请来宇文述与杨义臣两位将军商议。杨义臣一伐高句丽之时并未参加,此次被杨广点入讨伐高句丽军中。

宇文述高唱胜利论调道:“拼死力要将失去的土地从敌国中夺回。”

杨义臣也向杨广奏道:“臣设计了一个铜旗阵图,应该可以杀伤高句丽的大部分兵力。”

杨广道:“既然爱卿有良策破敌,不如就去试试身手。”

杨义臣得令准备而去。

杨义臣设计的铜旗阵不过是中间立一旗杆,用八支大木头合成。每支木头长十丈,上边放有一个一丈来长的大方斗,方斗内有十四名神箭手。旗下一员猛将镇守,猛将周围摆上八门金锁阵。

终于这种新颖阵法用于讨伐高句丽之战中。高明看到大隋奇异的阵势,不敢挥军向前。

杨义臣摆此阵法让高句丽吃惊不小,而后杨义臣嫡出长子杨全忠与庶出的五子杨龙、杨虎、杨豹、杨熊、杨彪挥军杀出。

杨彪长剑在手,飞身冲至高明面前。

高明一掌劈开杨彪踢来的一记重脚,一剑刺往杨彪咽喉。杨彪挥剑与高明剑刃硬撞一记。杨彪功力逊上一筹,被震得向后踉跄数步。

高明转睛一望一望,虽然自己胜过杨彪,但高句丽大军却不敌大隋如此阵法,已溃不成军。不得已,高明飞身退往败军之中。

隋军开战大胜,杀得高句丽尸横遍野。

两军战斗仍处焦灼之状。高句丽明显不敌,屡屡战败,却还死撑。杨广却在此紧要关头接到急报,负责黎阳督粮的礼部尚书杨玄感兴兵叛乱。

眼看胜利在望,杨广却不得不下令停止攻击高句丽。

杨义臣挥军几乎占领整个平壤城,突然接到退兵的命令,心中十分不愿。但圣命难为,唯有领军撤回安东。不曾想到高明突然领兵出现于后路进行截杀。杨全忠欲摆铜旗阵却来不及了。

高明挥剑飞身杀入隋军阵中。杨全忠回身抖剑硬抵高明刺来一剑。杨全忠此时另旋剑连连削向高明长剑。高明手上发力,内力从剑上冲出,也随杨全忠长剑猛旋。两人同时击出一掌,硬拼一记,各自都被对方内力震开。两人又对拆数十招。

高明自知一时不能打败杨全忠,收剑退下。而隋军溃散遗下了大批辎重。

杨玄纵、杨万石跟随杨广出征,得知哥哥造反,唯恐杨广加害,将将印悬于梁上,匆匆离去。

杨广得知杨氏两兄弟逃走,叫来守铜旗的其中一名勇士东方伯快马追回两名叛党余孽。

东方伯提刀跨马紧追而上。杨玄纵、杨万石在去黎阳途中被东方伯追上。

东方伯是杨广御前将军之一。杨玄纵、杨万石武功低微,自知不是东方伯对手。两人纷纷丢下握在手中的长剑道:“不想今日要死在你的手下!”

两人话音刚落,李子雄一骑马冲过来了。

东方伯望着李子雄道:“圣上有旨,但遇逃兵者杀无赦。李将军快随本官诛杀这两个隋军败类。”

李子雄笑道:“亏东方大人还记得在下也曾经是将军、侯爷。但朝廷上上下下还有其他人这么认为吗?”

东方伯道:“李将军不要再延误了,随本官抓住这两个败类,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李子雄大笑道:“在下也要做一回逃兵了。”

东方伯道:“难道你也要反了不成?就让本官收拾你们这三个军中败类。”说完,旋身而起,刀柄猛旋。刀刃旋动刺往三人胸口。

杨玄纵、杨万石挥剑猛斫向刀刃,李子雄则向后急退。

东方伯收刀,一掌击出,一道真气分为三股,分别向三人击来。杨玄纵、杨万石躲闪不及,肩头中招,狂吐一口鲜血。

李子雄抖剑划破这股真气。

东方伯疾步奔来,长刀旋动早已将李子雄坐骑四腿全斫了下来。马失四蹄,仆地而下。李子雄从马上飞起,一脚踢出,直踢往东方伯面颊。

东方伯一拳疾出,正中李子雄脚掌。这一掌击中李子雄脚下涌泉穴。李子雄站立不稳,跌倒于地。

东方伯挥刀欲了结李子雄,却被掷来石弹击中刀刃,迫得东方伯向后连退数步。

在李子雄身后多出一位少年来。

第一百一十九章

东方伯望着眼前这个少年问道:“你是什么人?敢阻止本官斩杀逃兵?”

少年道:“在下是朝廷敕封的武官中郎将裴仁基之子裴元庆。”

东方伯一听,笑道:“原来是裴大人公子。既是朝廷命官之子,怎么能违抗皇上的旨意,放了这些逃兵呢?”

裴元庆道:“本公子看不惯以强欺弱,有本事陪公子玩两招。”

东方伯怒从心起,也不答话,挥刀朝裴元庆顶梁劈来。裴元庆一掌击出,架住刀柄,一脚踢往东方伯下盘。东方伯也一脚踢出与裴元庆铁脚拼上数十招。

东方伯收刀,旋脚朝裴元庆头部踢去。裴元庆拍掌硬抵东方伯数十脚。东方伯又一记重脚踢来,被裴元庆抓住脚踝。裴元庆另一掌猛向东方伯脚掌贯上一记。东方伯被震出数十丈之远。

裴元庆望着李子雄三人道:“还不快走?”

李子雄、杨玄纵、杨万石也不急感谢,匆匆逃走。

东方伯道:“裴公子有意放走逃兵叛党。皇上怪罪,只怕是诛灭九族的大罪。”

裴元庆道:“东方大人失职之罪,恐怕也要小命不保。”

东方伯道:“不过是死,拼了命也要和你来个玉石俱焚。”说完,挥刀朝裴元庆砍去。

裴元庆脚下踢起一枚石子,正中东方伯肩上穴道。

裴元庆将东方伯后衣领拎起,纵身借轻功飞至数十里外杨广帐前。

裴元庆将东方伯向前一推,东方伯正好被推得跪倒于杨广面前。

杨广见东方伯一副狼狈样子道:“怎么了?让他们跑了吗?”

东方伯道:“臣本来可以将杨玄纵一干人抓回来的。可是武官中郎将裴大人的公子却有意将臣打伤,放走了逃兵。”

杨广一听,却看到裴元庆立于自己帐前,高兴道:“怎么?元庆,你也来了?”

裴元庆听杨广问到自己,忙疾步进入帐内,见到杨广倒地拜道:“干爹皇上,元庆特来拜见。”

杨广见到裴元庆,忙将裴元庆扶起道:“都长这么大了。干爹有几年没见着你了。你娘让你来看朕的吧?”

裴元庆道:“娘不让元庆来看皇上与爹,仍旧守在山中。元庆想干爹乃是当今皇上,爹又是朝廷的二品大员,怎么娘却不在乎这些?元庆是偷偷跑出来的。”

杨广叹道:“是朕惹得你娘不开心了。你爹不在这里,朕打算与你一起回长安。你顺便也去见见你爹,他一定很想见你的。”

东方伯此时方知裴元庆已认杨广为干爹了。得罪了皇上的干儿子,又没有将杨玄纵等人抓回,恐怕难以活命。

杨广此时望了望东方伯道:“你先下去吧!”

东方伯见杨广没有生气并怪责自己,也急忙知趣退下。

杨广见东方伯退下,忙问道:“元庆,杨玄纵他们私自离队,你怎么阻止东方伯抓朝廷的逃兵呢?”

裴元庆道:“李子雄李叔叔曾经替我爹挡过一刀。今日也算是报恩吧!”

杨广高兴道:“元庆,看来你已经长大了。应该知恩图报的。”

杨广与裴元庆及随行军士弃下大批辎重退回鸭绿江岸,准备班师回长安。

高明亦知隋军势强,难以抵御,也将高句丽军队收住本土,不再向隋廷挑衅。战争发生在高句丽本土,损毁高句丽耕地数以万顷。但大隋也付出巨大代价,耗银数亿两,损失七十余万精壮劳力。

杨广、裴元庆、东方伯作为先行,急急赶回长安。裴元庆直奔自己幼时的家园。入了裴府,裴元庆见到久违的父亲裴仁基。父子两相见,自然是高兴万分。裴仁基牢牢搂住裴元庆道:“想死爹了。”

裴元庆的三个哥哥裴元福、裴元绍、裴行俨刚回府,听说弟弟回来了,都喜出望外。三兄弟急急跑至厅堂。裴元庆见着三位兄长,亲切地喊道:“大哥、二哥、三哥!”

裴元绍三兄弟亦高兴道:“我们几兄弟又可以聚在一起了。”

姐姐裴翠云此时也从房内出来,看到弟弟自然喜不自胜。

正在府内十分高兴之时,黄文思入府道:“裴大人,皇上召见,速去宫中。”

裴仁基道:“黄公公先行一步,下官随后就到。”

黄文思点点头而去。

裴仁基整饬了一下官服,急急往宫中见驾去了。

裴仁基见到杨广下拜道:“不知皇上召臣有何事?”

杨广笑道:“元庆已经回来。想想当初与袭燕生下元庆,让你这做臣子的戴了很大一顶绿帽子。朕知道你忠心于朕,但不要让元庆知道朕就是他亲爹。”

裴仁基道:“臣一定按皇上吩咐,死守这个秘密。”

裴仁基从杨广那里回来,便有些闷闷不乐。但裴元庆、裴元绍、裴元福、裴行俨、裴翠云光顾着兄弟姐妹重聚,也没注意到父亲的神色。

裴仁基独自一人入书房,回忆起当年的一段不愉快往事:

十八年前,裴仁基的夫人李氏因为生下第四子裴行俨,失血过多而死。杨坚将宫女成袭燕赐予裴仁基为妻,就安分起来。不上一月,成袭燕便怀上了裴仁基的骨肉即第五子裴元庆。而杨广在成袭燕与裴仁基得知怀上裴元庆的第二日,偷潜入成袭燕房中。

成袭燕已为人妇,见杨广又来与自己发生关系,忙制止道:“二殿下,臣妾已经是裴仁基的妻子了,求二殿下不要。。。。。。”

恰逢裴仁基在外经过,听见夫人房中有男女合huan之声,一怒之下,推门闯入。看到的是成袭燕赤裸着身子,让杨广压在上面,不住地呻吟。

杨广此时听到门被撞开的声音,回身一看,裴仁基一双虎目死死盯住自己。杨广从成袭燕身上爬起道:“裴大人,现在事已至此,希望你不要到处声张。不然,恐怕你一家就有被灭九族的危险。袭燕在未嫁入裴府之前一直与小王有关系。现在陪小王玩玩,也是你的荣幸。”说完,穿好衣服,昂然而去。

裴仁基为人忠厚是长安出了名的。独有杨坚喜欢他的憨厚。这一次,成袭燕被裴仁基捉奸在床。裴仁基将怒气强忍心中,闷不作声地帮夫人穿好衣服。

成袭燕也觉得对不住裴仁基,但杨广终究是帝王之子,能怎么办呢?硬拼,敌不过大隋千军万马;逃走,又能逃至何方,反连累裴元绍四兄妹。

成袭燕想了一整夜,突然萌发出让杨广错认裴元庆为子,裴家也能永世太平。成袭燕将这一席话说于裴仁基,老实的丈夫竟然默许了。

又过了十几日,杨广再次来到裴府,找裴仁基小声道:“裴大人,袭燕能否去小王宫中,陪小王玩耍数日。”

裴仁基躬身道:“求二殿下开恩,让下官能抬头做人。”

杨广不理不睬,将裴仁基推至一旁道:“吩咐下人都退避,小王今日要高兴、高兴!”说完,旁若无人般径直闯入成袭燕房中。

成袭燕见杨广来了,忙娇嗔道:“二殿下,臣妾有话要说。”

杨广却等不及,将成袭燕一把揽入怀中,喃喃道:“袭燕,让小王好好疼你!”

成袭燕却一把将杨广推开道:“臣妾已经怀上了殿下的骨肉。”

杨广听后,为之一怔道:“什么?”

成袭燕道:“二殿下与臣妾经历上一次后,不出十日,就感到有所不适,仁基替臣妾。。。。。。”

杨广一听,打断成袭燕的话道:“‘仁基’,叫得这么亲热。事已至此,你不要和别人提起此事。裴仁基那里,小王会好好安排的。”说完,又将成袭燕拥入罗帐之中。。。。。。

次日,杨广偕裴仁基入晋王府。杨广欲裴仁基坐下后,就命歌伎、舞姬起舞唱歌。杨广吩咐下人摆下酒宴。两人对酌几杯,就有一美貌舞姬由众舞姬拥至,翩翩起舞。

裴仁基多喝了几杯,看着眼前这位鹤立鸡群的美貌舞姬,不禁顿了一下神。这名舞姬知机拥上裴仁基,香唇早已吻在裴仁基脸上。

杨广吩咐下人都撤下,独留舞姬与裴仁基在哪里温存。杨广则在一旁道:“裴大人,这是小王贱妾,年未满二八。若裴大人将小王与成袭燕即将出生的孩子好好看护,这个美人可以让你随意享用。”

裴仁基被美女一搂,热得渗出汗来,酒也醒了不少,听了杨广的一席话,忙甩开美人,伏于地上道:“二殿下若喜欢袭燕,随时可以。。。。。。二殿下的小夫人,下官不敢受用。”

杨广道:“袭燕已经怀上小王的骨肉。裴大人当亲生看待,不要泄露秘密才好。小王保你日后荣华富贵。这名小妾算赠给大人的。”

裴仁基道:“谢二殿下。下官定当死守秘密。到小王爷诞生之手,下官定然供作菩萨。”

杨广高兴道:“带着你的新夫人回府吧!”

裴仁基心知若不带走此人,杨广定然加害,无奈将美人带回家中。

成袭燕看着丈夫回家后默不作声地将陌生美人安排厢房内住下,一把拉住丈夫拽往内室。待入内室后,成袭燕问道:“是不是二殿下赐给你一个女人?”

第一百二十章

裴仁基无奈地望着成袭燕道:“不接受不行。二殿下城府极深,为防他生疑,只有委屈你了,袭燕。这名美人是二殿下派来监视在下的。所以,在下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躲避二殿下的耳目。”

成袭燕知道裴仁基很为难,突然扑入裴仁基怀中哭道:“是袭燕不好,连累相公了。”说完,转身离去。

自此,裴仁基时常在杨广赐的美人那里过夜。而杨广欲成袭燕依旧暗下偷情。

八个月后,小元庆出世了。一晃十几年过去,杨广登基做了皇帝,却一直误将裴元庆认作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名义上认了裴元庆为自己的干儿子,又为裴仁基加官进爵。但成袭燕已失宠,不再是杨广的心肝宝贝。裴仁基见时机已到,开始酝酿弄死身边多余的女人。

裴仁基的这位新夫人即杨广所赐用以监视裴仁基一举一动,方便自己与成袭燕私下胡搞的宫女十几年无所出,并经常向杨广汇报情况。这种女人让裴仁基难以忍受。

一日,裴仁基带着裴元绍、裴元福、裴翠云、裴行俨与这个可怕的女人去山中祭祖。马车行至半路,裴仁基挥剑将新夫人砍死。裴元绍、裴元福将马车夫尽数杀死,一家人弃马车面见杨广。

杨广见裴仁基父子满身血污,忙道:“裴爱卿,怎么回事?”

裴仁基道:“路遇反贼,被杀得一塌糊涂。爱妻与车夫不懂武功均被戕害。”

杨广命宇文成都前来查探。裴仁基一家谨慎从事,未留下一丝线索。杨广为此深信不疑,心内想道:“这么多年了,裴仁基死守秘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成袭燕知道此事后,便拉住裴仁基入室道:“想不到京城第一老实人竟然也会枉杀无辜。”

裴仁基道:“袭燕,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既然你怪在下心狠,在下亦无话可说。”

成袭燕感到因为自己而发生这么多的事情,拉着裴元庆离家出走。从此,裴元庆便与母亲深居山中。也因为如此,裴元庆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并自创武功,堪比当世英雄。

现在,裴元庆背着母亲下山探父,还因为好奇混入讨伐高句丽的军中,与母亲分开有半年之久。

裴仁基还陷入于十几年前的深深回忆之中,被裴元庆摇了摇胳臂,立时醒过来。裴仁基定过神来,露出笑意与裴元庆四兄妹共进晚膳。

杨玄纵、杨万石、李子雄找到杨玄感义军。杨玄感召集黎阳运夫五千人,粮船水手三千人,命王仲伯、赵怀义整编队伍,号召附近郡县,公开反抗朝廷。

杨玄挺率一部攻向洛阳。镇守洛阳的是越王杨侗。杨侗与洛阳协守大臣樊子盖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杨玄挺初战一败涂地。杨玄感得知消息,挥军与杨玄挺合兵一处。

就在此时,杨玄感军营外来了一彪人马约四十几人。王仲伯为人性急,以为是朝廷的人。不由分说,抖剑朝领头的一人刺去。对方仍高坐马上,探出两指,牢牢夹住王仲伯剑刃,一抖手,王仲伯被弹出数丈之远。

王仲伯自知并非敌手,大喊道:“有隋将讨战。”

杨玄挺最先从营中冲出,挥剑朝陌生的那群人刺去。陌生人头领从马上跃起,剑已出鞘,与杨玄挺对拼数招。

杨玄挺剑脚齐出,劲力非常。陌生人旋剑在手与杨玄挺再拼百十招。杨玄挺铁脚重重踢出,均被对方利掌挡回。一时兴起,杨玄挺又是一记重脚,却让对方一拳击中脚踝,跌倒地上。

李子雄见同伴受伤,飞身挥剑。剑中一道剑气冲出,却被对方左掌击出的一道真气相抵。两人同时踢出一脚,各中对方面颊。李子雄还要前冲,被杨玄感喝住。

杨玄感望着眼前这名陌生人,突然喊道:“是韩公子。”

陌生人捂着被踢疼的脸道:“这就是玄感兄的待客之礼吗?”

这陌生人就是韩擒虎之子韩世锷。手下四十余人均是韩府的旧家将。当初,韩擒虎被诛。韩世锷由家将保护躲入深山。杨玄感与韩世锷幼时同学武功于韩擒虎。闻知杨玄感揭竿起义,韩世锷便带家将前来相助。

杨玄感得韩世锷这员猛将,自然是如虎添翼。

杨玄感亲领兵马攻打洛阳。消息传到长安,杨广命卫文升领兵四万前来救应。

卫文升大军途径杨玄感老家陕西华阴之时,竟将杨玄感祖坟掘开,将杨素棺材与骸骨放火烧掉了。

杨玄感得知,不攻洛阳,挥军与卫文升大军接阵。杨玄感长剑在手,急速旋动,丧命于杨玄感剑下的隋军不计其数。

瀍河水经历两军厮杀,河水已经被鲜血完全染红。卫文升武功低微,幸得手下偏将保护,不致受伤,但却一败再败,仅余五千人马狼狈逃窜。为了保障卫文升的安全,大军中唯一一名将领留下来截住杨玄挺追兵。这位高手即是千夫长屈突通。

杨玄挺挥剑与屈突通对拼。屈突通长剑在手,剑气逼人,飞旋双腿让杨玄挺难以招架。杨玄挺勉强硬抵屈突通数十记重脚,肩上早挨屈突通一剑。

杨玄挺受伤,众军皆慌。屈突通见追兵停止,飞身而去。

杨玄感见弟弟受伤,忙命收兵。

不久,宇文述与来护儿大军齐下,欲将杨玄感大军围住。李子雄向杨玄感建议攻打华阴。杨玄感同意李子雄的建议,率大军直奔潼关。大军路遇弘农。弘农是蔡王杨智积势力范围。

杨智积是杨广堂弟,自然死守弘农。但杨玄感手下兵将甚多,恐难以应付。为此,杨智积思虑退敌之策数日。

弘农城小,却很坚固。杨智积利用这个特点,调动全城所有兵力于城门口。杨玄感大军数日都不曾攻克此城。

宇文述、来护儿、卫文升三处兵马合并,也赶来救应弘农城。杨玄感大军只得与四路兵马对战。来护儿长枪在手,屈突通长剑在手杀入杨玄感军中。李子雄长剑独斗两蒋。李子雄与屈突通同学武功,李子雄深知屈突通剑法奥妙。屈突通剑气独发其中,硬腿招式变幻莫测,但都是其脚影作怪,让对方心怯而乏力。李子雄知道屈突通的武功路数。掌下发力,单劈屈突通凌厉剑气。旋腿连轰屈突通神腿实影。屈突通膝盖被踢中,站立不稳,跌倒地上。来护儿一枪刺来,让李子雄措手不及,肩上硬挨一枪。李子雄顿感剧痛,一掌击中来护儿枪柄。来护儿长枪早已断做两截。韩世锷挥剑朝来护儿刺去。来护儿挥半截枪柄硬抵一记,小腹却被韩世锷铁拳轰中,狂吐一口鲜血。隋军中再无能战之将,被杨玄感大军击得溃不成军。

李子雄为军医诊治,却被军医告知道:“伤口有剧毒,看来命不久矣!”

杨玄感众人一听,悲痛万分道:“难道天要亡李将军吗?”

韩世锷将军医拉至一旁道:“就没什么药可解毒吗?”

军医道:“此毒乃是烈鸩之毒,无药可救。还是替李将军准备后事吧!”

李子雄最终因剧毒深入而亡。三路隋军明知杨玄感已少一名战力,也不敢贸然出兵。

与此同时,太原也开始出现战事了。兵部侍郎斛斯政与杨玄感相交深厚,遭杨广猜忌,不得已乘快马出逃。

快马直至太原。李建成谨遵皇命防止误走斛斯政,故而城门防卫甚严。斛斯政苦思不得入城之法时,有一位担柴老汉脚下发软,晕倒地上,柴散落一地。一枝柴薪击中斛斯政所骑马腿。马感腿疼,狂奔起来,惊动了出入城中的百姓。

斛斯政趁乱入城,快马向前疾驰而去。李建成认清快马入城者必为斛斯政无疑,一双铁脚疾出,踢中斛斯政马腿。马立时负痛趴下。斛斯政因为惯性飞离马背,并及时于空中换气,翻转身体,脚上生风,向前逃去。李建成飞身追上。斛斯政见无法逃脱,唯有挥剑朝李建成刺来。李建成飞身一脚踢中斛斯政握剑手腕,长剑从斛斯政手中飞出。李建成随手一探,握住飞来长剑,指向斛斯政咽喉。

斛斯政咽喉受制,不得动弹。

李建成厉声问道:“你就是斛斯政吧?皇上早有诏令,遇见斛斯政即格杀勿论。看你居然还纵马狂奔,险些伤及百姓,料想也非好人。”

斛斯政瞟了一眼李建成,自知难逃一死,也懒得回答,一声不响。

李建成见斛斯政死到临头无丝毫畏惧,竟然收回手,将斛斯政扶起道:“斛大人,在下早闻大人一生刚正。起先不信,但今日见大人遇死而面容不改,想也必定是刚正之人。就请快些离去。一旦被家父遇见就麻烦了。”

斛斯政连声谢道:“公子之情,斛某没齿难忘。”说完,跨上坐骑向东北方向而去。

俄而,李渊领着数名家将经过。李建成见过父亲,问道:“爹,有什么事吗?”

李渊道:“斛斯政可能要往这里经过,你千万不能懈怠。一旦误走斛斯政,皇上知道了,我们李家又会徒添麻烦的。”

第一百二十一章

李建成听父亲如此说,不敢说自己已私放斛斯政,只有将此事深深隐藏下来。

几日后,朝廷又来快骑入见晋国公李渊。隋廷派来钦差刑部员外郎裴寂。

李渊素来与裴寂不和,听人来报,并不去迎接。

李建成在一旁不做声,而李元吉也从中怂恿父亲道:“爹,小小裴寂,不用理会他。”

李世民与两位兄弟见解不同,劝父亲道:“爹,裴寂虽官位低微,但代表的是朝廷,应该以礼待之。”

李渊听李世民一番肺腑之言,醒悟道:“多亏世民提醒,不然酿成大祸。果然是虎父无犬子。爹这就去礼待裴寂。”

李渊整顿衣冠,带着四个儿子前往厅堂见客。裴寂一见李渊,拱手道:“李大人,别来无恙否?”

李渊客气道:“裴大人,多日不见,越发威武了。”又将四个儿子叫至身旁道:“快来见过裴大人。”

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李元霸分别向裴寂行礼。

裴寂问道:“这都是李大人的几位公子吗?果然都是一表人才。”

李渊道:“裴大人过奖了。不知裴大人此来,所为何事?”

裴寂道:“杨玄感造反,杨玄感得老岳父现任弘化留守元弘嗣应该连坐。”

李渊道:“本官听说弘化附近的母家村,村民皆会武功。多亏元弘嗣这几年在弘化驻守才让母家村未有发动反叛。只怕元弘嗣一死,母家村趁势作乱。本官听说母家村从未交过田租赋税,依仗朝中越王杨素之势。如今,杨家为朝廷所剿,恐要生乱。不如让元弘嗣先下手除掉母家村一干人等。然后再将元弘嗣一门诛杀。”

裴寂道:“李大人此建议甚好。裴某定然上奏朝廷。皇上若允准,李大人可借机行事;反之,则立诛元弘嗣一门。裴某需要立即返回京师。明日前往,今夜烦李大人借宿一夜。”

李渊道:“裴大人,哪里话?就请在寒舍住下。明日本官还有事。”

裴寂客气道:“既如此,打扰了。”

裴寂住进国公府,由李渊为其备下酒宴。众人刚坐定,就有一位年轻公子与一位妙龄小姐领着一群身披重铠的女兵经过外厅。

李渊叫住公子与小姐道:“绍儿、世雯来见过裴大人。”

原来,公子与小姐就是柴绍与李世雯。柴绍与李世雯已经是一对夫妻了。这几日,夫妻俩领着训练了近一年的娘子军去山中狩猎,现在方回。听父亲叫唤,齐齐走至裴寂面前,躬身道:“裴大人!”

裴寂问道:“李大人好福气。还有这么漂亮的千金。身边的公子是李大人的几公子呀?”

李渊道:“是小婿柴绍。”

裴寂望了望柴绍,赞道:“也是一表人才。李大人真好福气。”说完,又望了望厅外列队站着的娘子军道:“柴世侄与李姑娘喜欢训练女子成兵吗?”

李世雯道:“裴世伯,世雯认为女子也有战斗力。由李世雯在太原挑选出的两千女子经一年训练,已经可以上阵杀敌了。”

裴寂笑道:“李姑娘看来不但漂亮,将来还能做个女将军。”

第二日,裴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