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血-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元显兵败之后。着令刘牢之提北府兵驻溧洲。与桓玄进行对峙。

就在司马元显和桓玄开始对峙的时候。水上面旌旗招展。在数十枚鸣镝箭下。五十艘八轮战船从罗霄山沿着水路过茶陵、衡山直入湘东郡。何越等人的速度比湘水上面守御的水军报讯还要快。直到他们进入湘东郡之后。报讯地士兵才姗姗来迟。

处于内陆腹地的湘东郡突然遭到袭击。两千精兵在轻易到达郡城内地军营之后。晋军还没来得及防御就被何越等人缴械。一千多晋军在五百精兵看守在大营。何越留下赵昊和五百精兵之后。就派人领船只回罗霄山大营调派守军。

梁津带着步兵从衡山出发直入衡阳郡。何越则是率水军二十艘八轮战船和五百亲卫沿湘水进入长沙。同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带兵闯入长沙郡兵营。两千晋军在措手不及之下被何越斩杀俘虏了几百人之后全面投降。湘州刺史趁乱逃出长沙。

将长沙郡内的官兵控制住之后。梁津在衡阳郡地捷报传来。之后范文俊和后续地援军到来。逃入洞庭湖的湘州刺史死掉了再回长沙的心。从洞庭湖沿长江前往健康。却在半途被桓玄的手下抓获。

一大批文官武将在长沙郡内紧张地处理着自己的事务。范文俊忙得焦头烂额。不仅要出榜安民还要对湘州的户口图籍进行清理。武将们则是要将投降被俘的晋军打乱。相互调换。安插进自己地人手牢牢地将这些降军控制住。也是忙成一团。

何越闲来无事让人从罗霄山大营把任言接来。跟他商量开设学校的事情。深知儒家典籍在成为主要思想之后地危害性。何越特地让任言设立政、军、商、技、农五课。从匠作局调高明的匠作。出色当行的商人。有名望的农民。还有军中的将领。以及湘州本来就掌律法的官吏各掌一课。

由于这时候贵族垄断知识。何越深知学校的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因此这学校招收的人大部分都是军队范围之内的人。说白了。这些人以后就是为这个军政府服务。

因为是突袭的缘故。而且何越很快就控制了长沙、衡阳和湘东三郡。所以对百姓并未造成多少震动。至于换了一个刺史大人他们并没有多少关心。依然缴纳他们的赋税耕作他们的土地。

一个月后。当江大龙带着晋安的水军来到洞庭湖的时候。何越攻占湘州的消息也传到了司马元显和桓玄的耳中。桓玄当然是喜出望外。有人在这危急的时候对自己施以援手。如天上掉下来一样。忙派人从南郡携带重礼来贺。

司马元显则是暴跳如雷。整个江东局势因为何越的大动作瞬间为之***。有前来道贺的。也有前来指责的。

何越在占据了三个郡之后不住地再向南方拓展。兵逼零陵和昭陵。之后零陵、昭陵、营阳三郡归降。让何越尽有湘州之地。

刚从营阳安民返回长沙。北方军探来报。刘牢之投降桓玄。

何越知道北方战乱尚未平息。亲自带水军突袭武陵郡给长沙以北打下一个坚实的战略要地。此后桓玄进逼健康。司马元显兵败被擒。健康局势完全落入桓玄的手上。

司马元显被杀之后桓玄立即解除了刘牢之的兵权。以桓修替代他统领北府军。刘牢之又想起兵反叛。北府军将领对他因为数次反叛而心灰意冷。刘牢之叛走广陵。未成。自缢而死。

消息传回长沙。何越跟梁津相对叹息。虽然自己跟刘牢之并没有多少深厚交情。而且刘牢之当初还算计过自己。但是现在听这个一时名将自缢而死。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感慨。

又问了刘裕的状况。这个未来的帝王在这事情上面躲过一劫。依然为北府军中军参军。在刘牢之死后。大部分北府军将领都投向他。桓修虽然为抚军将军。总摄北府军。不过是徒有虚名而已。

桓玄总揽朝权之后。迁何越为湘州刺史。龙骧将军。领湘州军事。开府幕。

至此。何越才被江东各士族所重视。以草莽之身。亡命江湖的人既然在短短的四五年时间内成为封疆大吏。手下有兵有将。有地有钱。崛起速度之快令人侧目。

有了正式的名份之后何越大力发展。培养矿工采集铁矿石和煤矿。开山辟田制造农具。迁移南康的人口进入西部昭陵始安两郡。同时收编西南蛮族组成军队。加以训练。安排一些有势力的族长子弟进入长沙设立的学校传授他们四书五经和各类知识。让他们在东南为官。加大交流的力度。

第二十九章 主战主和

元兴二年二月,桓玄矫诏自任大将军。同年九月,更加授相国,封楚王,封地十郡,并加九锡,准备篡位。十一月二十一日,晋安帝献上国玺,禅位于桓玄。十二月三日,桓玄正式称帝,国号楚,改元永始。

长沙刺史府内,各郡文官和军部武将济济一堂,由于桓玄称帝事关重大,现在湘州已经分为主战派和主和派,纷纷纭纭。

何越坐在大椅上看着刺史府大堂内正在激辩的主战派和主和派,心里暗自称好,虽然这些人在大堂之内吵得不可开交,但是在外面却是只字不提。这让他感觉自己这帮手下还算不错。而且历史上其他主战派和主和派不同的是刺史府内大多数文官主战,而武将大部分主和。这怪异的事情让何越暗自摇头,感觉好笑。

梁津坐在何越的身边向他低声问道:“你对这事情有什么看法?现在他们闹成一团,若是不拿出能够令双方都满意的答案估计他们要弄点事情出来给我们瞧瞧。”

何越转头向梁津问道:“你有什么意见?或者说你个人的看法如何?”

“我认为现在还不是谋夺南郡的时候。虽然湘州已经趋向稳定但是我们依然根基不深,进攻南郡不管成功与否都会给我们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这事情目前还不能做。“我也是这么认为。先等他们吵累了再说。”

“好。”

一众人中范文俊也是默不作声,过了好一阵子等这些嚷嚷的人都差不多把自己的目的说完了之后,范文俊站起来道:“好了,大家不必再有争执,还是听听何将军的意见。”

着范文俊向何越露出一个笑容。

何越坐在椅子上将手里的茶杯放下之后,站起来朝下面的人问道:“谁是主和的,站一个代表出来。”

“属下常鸣远主和。”

何越笑着问道:“你为什么觉得要与桓玄修好?”

“桓玄拥荆楚之众。掌权于健康。刘牢之败亡。江东士族豪门尽皆缄口不言。任由其登位据极。无有反抗。这些人非是不欲。而是不能。此时桓玄新近得志。威服天下。若取南郡无异直接对抗桓玄。不论是否能够拿下南郡对我们而言都是有害无益。因此不如权且忍一时之气。”

常鸣远显然对此做过一番研究。说得条理清晰。让何越连连点头。

接着何越再问道:“谁人主战。也派个代表出来。”

“属下主战。”任言从人群中走出来上前道。

“任老先生为何主战?”

“桓玄虽然得志。但是江东士族并没有从其所欲,且桓玄战胜司马元显之后,接连杀害北府军将领,令北府军不能为其所用。行小惠以笼络人心,为政繁琐苛刻,喜炫耀,又好游玩行猎、兴筑宫殿,人心思变。若何将军能够一举攻陷江陵南郡。江东必有人起兵响应,桓玄可一鼓而除之。况且荆州乃北方接壤之地,若得荆州便可顺利北伐,于北伐之事大有好处。此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请将军三思。”

任言所说让底下的文官连连点头,他接着道:“况且桓玄篡位。晋室损毁使天下士民不知何人为主,华夏正统一朝倾废,此事关系重大,将军熟思之。”

何越点点头,沉吟了片刻,道:“你们不论主战主和各有道理,虽然有所纷争但是都是为北伐着想。使我甚感欣慰。不过此事处理方法我与各位都不尽相同。”

“胡人据我江山已有百年之久。杀我汉人犹如猪狗,此时我们羽翼尚未丰满无力北伐。若是与桓玄交战徒然折损力气。又陷入士族纷争漩涡,难以自拔。况且江东之地无非汉民,为争皇位而战自损实力,外郡之兵北上争权实为下策,因此主战一策不予考虑。而桓玄据极篡位,骄矜自满,时日无多,健康必然有人图谋之,所以与其结好亦不可取。”

何越说着顿了顿,大堂内的武将文官都已经听明白了,心里清楚何越依然沿用当初地战略实行不战不和的政策,尽量远离纷争,积蓄实力等待时机。由此可见,他对于自己现在的实力依然不满意。

“目下我们依然有许多事情要做,西南各族之地尚未稳定,虽然西南各族非我汉民,但是一待北方胡人南下,各族便与汉人无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最好莫过于融合各族,增加实力,不过谁若是欺我汉人,必杀之无赦。”

“江东立国百余年,北伐之事也是层出不穷,然而晋室子孙偏安江南,不思北地汉人,救之何用?从今起,凡是能助我北伐者便是友,乱我北伐者便是敌,服我者等同一家,不服者征讨之。至于江东士族争权,我们独善其身,不参与此事。”

“另外再告知各位一件事情,交州刺史单郁趁桓玄篡位,于交趾郡起兵,自称南越皇帝,我会亲自带兵讨伐,你们在此时应该严守各处,不让战乱波及湘州,使民能够休养生息,这是要务。”

何越的话令大堂里的一众人面面相觑,不管是主战还是主和的都没有能够想到何越竟然不攻打南郡却要南征交趾。

交州地处南海,历来不是朝廷重视之地,单郁自称南越皇帝对于北方并没有影响,而湘州若是起兵南征必然要途径广州,南方行军颇有不利。

范文俊被何越吓了一跳,忙道:“将军,交州遥远况且多为蛮荒之地,征之而无用,宜遣人责之,不必空耗兵力。此事要慎而重之。”

“交州尽南海之利,树木茂密,可用于造船。当地的珍宝如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和其它奇珍异物。由于地处荒远,官吏大都肆无忌惮,欺负虐待百姓,横征暴敛,百姓怨声载道,叛乱时有发生。交州为我南海之地,可于交州造船熟练海战,十分重要,因此我决意取交州,之后再开山造路使南北相通。”

听何越说出要开山造路使南北相通,大堂内的官员心里都清楚了,这段时间自己在忙死忙活地时候,主将也没有闲着正策划如何扩张土地。

若是真的能够使南北相通,交州物产丰富,广有奇珍异兽,可以贩售,现在京师士族奢华日盛,这些奇珍异兽可以换回大量的财帛米粮,不愁他们不要。

北伐之事所需钱财众多,没有十几年几十年的积蓄很难完全这样的大业,现在以一湘州之地大举北伐实在有些薄弱,要是能够取得交广两州的话,那么就大有可为。而且交广地处南方,政治影响并不大,就算全据交广也未必有人注意,所以这事情还是挺适合的。

知道何越打定主意要去做,众人也没有再阻拦,这群何越亲自提拔的人跟他们地主将一样都是胆大包天之人,对于是不是会引起江东各士族豪门的注意,他们根本就不在乎。用实力说话,在跟随了何越众多日子之后,他们或多或少地沾染上了这样的想法。

“将军要何时行军,营阳郡是否要有所准备?”营阳太守朝何越问道。

“无需准备。此事还要在军部统一商讨过后才能实行,只是暂时有这个意向而已。”

何越正说着的时候,梁津悄悄地踢了他一脚,何越对他报之一笑。接着道:“因此各位好生看管自己的郡县,若是怠慢者,休怪我辣手无情。”

“是,将军。”

将主战主和地文官武将打发之后,何越朝梁津笑道:“这事情总是要跟他们提前说了才行,省得他们疑神疑鬼。军部现在你来坐镇,我必须马上赶往临贺郡,万一风声传出去就糟了。”

“兵员粮草你都准备好了吗?”

“五百亲兵加上一千蛮兵还有两千精兵,三千五百人足以克敌制胜,我让你准备的硫磺等物准备好了没有?”

“已经在营阳郡了,南方瘴气厉害正因为如此,才鲜少有人前往交州。这些硫磺不是道士炼丹用地吗?难道还能够驱除瘴气?”梁津不解地问道。

“是啊,非常管用。好了,这里就交给你了,湘州目前不论东面、西面、南面都无可虑之人,只有长江上面的江联帮要格外注意,等我南征回来之后,就是收拾江联帮的时候。到时候让他们尝尝八轮战船的厉害。”

梁津点头道:“放心吧,我会亲自训练江大龙这批水军,稳定湘州局面,下回收服江联帮的事情就让我出马好了,好长时间没打战了,感觉浑身不自在。”

何越笑道:“好吧,下次有机会的话一定让给你。我要走了。”

“去吧。”

刺史府外,整装待发的五百亲兵在快刀胖子地带领下早已经等候多时,见何越从刺史府出来,他们便拥着何越来到江边,下了八轮战船之后,快速向营阳赶去。

何越无声无息地长沙郡,而他地那群手下除了军部的几个高官之外其他地人都是一无所知。

第三十章 南下广州

当梁津还在长沙跟一帮官员在商讨交州事情的时候,何越已经带着军队来到营阳。在营阳取了前不久安排好的辎重之后,何越让赵昊在后面带辎重慢行自己则是带着五百亲兵和一千蛮兵直接翻越南岭奔袭临贺郡。

临贺郡是岭南最靠北的大郡,东有封溪水,西有桂水,向西北可直通始安郡,南达苍梧郡。

苍梧郡是郁水中部最重要的城市,东向南海郡,西有郁林、桂林两郡,地处广州中部,若能占据苍梧,至少可以给何越带来半个广州。所以此地是必取之地,取苍梧,就要先攻下临贺郡。

南岭以北霜雪铺地,翻过南岭之后天气就变得暖和起来,何越跟一众手下只是随身携带一些干粮,所以昼夜行军,绕过冯乘和富川二县直接逼向临贺郡。

临贺郡的夜晚静悄悄的,直到何越的手下攀上城墙,打开城门,城中才慌慌张张地叫嚷起来。

何越带着一千五人马冲进临贺郡太守府的时候,惊慌失措的临贺太守才急急忙忙地寻找可以躲避的地方,不过很快就被何越手下的士兵押解进入大堂。

看到不是山贼草寇作乱,临贺太守松了口气,上前向何越施礼道:“将军尊姓大名,为何下临敝郡?敝郡虽小,但是也是朝廷辖地,将军如此不通声息擅入敝郡,骚扰百姓。下官虽然无权无势也一定要向朝廷弹劾。”

何越笑道:“太守大人不必惊慌,小将是湘州刺史。龙骧将军何越。经过贵郡是要讨伐单郁,只是借过而已。”

“你是何将军?”临贺太守看看周围一众勇壮士兵,有心质疑,却没有那个胆子。过了半晌道:“何将军要路过敝郡,可以直接跟下官说明清楚。突然来袭致使百姓纷扰,这又何苦呢?”

何越坐在椅子上笑道:“兵贵神速,若是提前告知大人,临贺必然严守戒备。小将虽然只是路过此地,不过要在此整兵数日,城中有守军千人。大人可暂时交出太守印信,以防万

临贺太守看着何越脸上露出为难的表情,何越笑道:“大人应该很清楚,虽然小将只是路过此地。但是如今单郁叛乱,僭称皇帝,若是大人不愿助我,便是单郁同党。”

看何越一脸笑容。而身边地那些士兵则是一个个手握剑柄。临贺太守很清楚。现在若是自己地口中蹦出半个不字。马上就会刀剑加身。这个黑锅就要背个结实。

犹豫了一阵之后。临贺太守咬咬牙道:“印信可以交给何将军。但是何将军必须保证我一家大小地安全。”

“这当然不会有问题。小将已经着人出榜安民。太守大人尽可放心。”

无奈之下临贺太守将太守印信交给何越。然后再给何越安排扎营之地和粮草食物。

何越在得到临贺太守地印信之后。立刻命人给苍梧太守修书。声称临贺郡遭遇山贼围城。贼势甚重。需要支援。接着在临贺郡城接收城中地晋军。安插人员加以控制。休息了一日后。让快刀胖子带五百亲兵直接去取苍梧。

苍梧一千守军跟赵昊同时到达。立足未稳地苍梧守军被何越手下三千人团团围困。进不能进。退不能退。最后在何越地宣传攻势下土崩瓦解。只能投降。

何越在收编了苍梧的晋军后,只在临贺留下三百人维护地方。其余的人全部带走前往苍梧。

当何越声势浩大地来到苍梧时,正在抵抗快刀胖子点苍梧太守直接弃城而逃。带着手下两千守军逃往南海郡。让何越凭空得了这座战略要地。

一边加固苍梧的城防,一边竖起大旗正式扬声讨伐单郁,派人回长沙让梁津派船队直接从昭陵入灵渠进入始安,同时派出说客。

五十艘八轮战船驶向始安郡时,西面地始安、桂林和郁林三郡闻风而降。

随着这三个郡投降再加上临贺跟苍梧,广州已经有一半土地落入何越的手中。

常鸣远将船队留在郁水上,进入苍梧城来见何越,见到常鸣远带队前来,何越大喜,朝他问道:“鸣远,现在长沙的情况如何?”

常鸣远笑道:“自将军的捷报传回长沙时,众人才如梦初醒,梁将军因为此地有南岭相隔,车马往来不易,所以命属下带五十艘战船前来供将军使用。”

“五十艘战船调离洞庭湖之后,洞庭湖地水军够用吗?”何越有些疑惑地问道。

“前段时间罗霄山大营的船厂又交付了七十艘八轮战船,来苍梧郡的这批水军不算,如今洞庭湖内还有一百二十艘八轮战船,水军已经达到五千之众。若是再加上各条水道上面的巡逻军,我们湘州至少占据江东一半的水军。”

常鸣远脸上的自豪表情让何越感同身受,这仅仅才一年的时间,自己就拥有了庞大的船队。虽然和水军相比,自己的步兵骑兵显得很落后,但是在南方这么大群地水军足以威慑任何人。只是这水军的建立几乎掏空了整个湘州各郡县的库藏。

“其他的事情怎么样?”

“一切安好。只是现在桓玄在京师开始找各种借口杀戮司马皇族,京师人心惶惶。”

何越点点头道:“这些事情暂时不去管他,你虽然刚刚到达,舟车劳顿,但是现在是用兵之时……”

“将军尽管吩咐。”

“好。郁林以南尚有晋兴、宁浦、合浦、永平四郡,此四郡虽属交州,但是靠近郁水应该先取。其中以宁浦最为重要,居郁林之南,四郡之中,所以我会亲自带水军前往,然后再取合浦。郁水上游晋兴郡是前往交趾的必经之路,所以这地方就交给你了。我给你三千军马,务必拿下晋兴,最好是能让晋兴太守直接投降。”

常鸣远沉吟了一会之后道:“将军可否将一千蛮兵交给我?”

一千蛮兵熟悉丛林作战,士兵悍勇,虽然比不上何越的五百亲兵,但是跟其他士兵相比,蛮兵地战力更强。何越见常鸣远要蛮兵,点头答应,“可以,再给你三百亲兵,还有你随军带硫磺等物,晋兴丛林密布瘴气甚重,若遇瘴气可用硫磺祛除。拿下晋兴之后可屯兵此处再等候我的命令。”

“是。”

“此事不必着急,我要留下赵昊在苍梧驻守,再加固城防防备东面晋康郡突袭。”

何越把事情吩咐了常鸣远之后,就带着他来到城中军营挑选士兵,三百亲兵,一千蛮兵,一千从临贺跟苍梧收编的晋军,七百精兵,交给常鸣远加以整编。自己则是带着两百亲兵来到郁水上接收常鸣远的水军。然后开往郁林。

到郁林之后,何越把城中的晋军全部带上沿郁水南段支流斤南水而上兵逼宁浦。

用船队将宁浦周围的水路封锁,对宁浦城围而不攻,每天在城中散发大量的传单,搅得宁浦城人心惶惶。然后断开东面封锁,宁浦城在被围困半个月之后,城中百姓大量逃往兴道,何越这才开始攻城。

连续三天,付出千人地伤亡之后,宁浦太守终于顶不住压力带着守军逃往兴道,被何越半路抓获。

接着船队直接向西南,替正在攻打晋兴郡地常鸣远造势,同时切断合浦跟交趾的联系。

在何越地船队跟常鸣远的步兵逼迫下,晋兴郡投降,随即何越跟常鸣远兵合一处南下合浦。合浦地守军弃城逃往朱崖洲。

就在何越想要把最后一个永平郡攻下时,赵昊传来消息说永平郡尉杀太守举城投降。

四郡全部告破,何越除了没有动用苍梧的守军之后,将其他所有的晋军集中在了晋兴,而船队则是回到宁浦。

常鸣远在何越的命令下带着八千军马大张旗鼓地前往交趾,来到晋兴郡西面的晋城小县之后,交州刺史单郁派使者来到郁林郡来见何越。

郁林郡太守府内,何越坐在侧面的一把椅子上,正中坐的是郁林太守王炀。单郁的使者头戴这一对雉鸡尾翎的高冠昂然走进大堂。

王炀高坐在椅子上朝单郁的使者道:“虽说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但是交州刺史单郁并非一国之君,只是晋室叛逆而已。你到这来难道就不怕我将你斩了?”

单郁的使者看了看王炀脸上露出一个不屑的表情,接着大声道:“南越皇帝使者单义要见湘州刺史何越,旁人可退下。”

“何将军让我转告你,回去告诉单郁若不取消皇帝称号,就让他洗干净脖子等着受戮。”王炀坐在椅子上向单义笑道。

“番邦之臣竟然口出狂言,南越有千头战象,雍鸡关有三万大军,若是敢来犯我疆土,必将广州夷为平地。”单义暴跳如雷地大怒道,接着转身朝大堂外面走去。

“来人,把他拿下。”

早已经埋伏好的士兵从两侧奔出将单义跟他的手下团团围在中间。

王炀笑道:“何将军说了,此番单郁兵败必然遣使求和携带大量珍宝前来,可收之以充军饷。”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背信弃义之徒。何越何在?我要见他。”

“何将军现在已经带兵前往雍鸡关,只要破雍鸡关便可进入十万大山,直入交趾。尔等可在此等候捷报。”王炀笑着解释道。

第三十一章 交趾之战

“已经前往雍鸡关了?”单义被两个士兵捉着,回头向王炀问道。

“不错。何将军将翻过十万大山,直入交趾,尔等就在此等候着何将军的捷报吧,免得坏了何将军的大事。”王炀说罢朝大堂里的士兵挥挥手,士兵们押着单义几十个人离开大堂。

将单义等人押解下去之后,王炀朝何越笑着问道:“何将军,属下刚刚这番说辞是否还行?”

“还行吧。”何越笑着站起来,接着向外面喊道:“来人。”

两个近卫走进来道:“将军有何吩咐?”

“着人通传常鸣远,到达雍鸡关之后派一些人直接翻越大山,另外猛烈攻打雍鸡关,尽量弄得声势浩大,不过要注意兵员伤亡。”

“是。”

何越说完之后转向王炀道:“单郁的使者肯定会留有后手,被抓起来的人不要让他们溜出去,不过若有消息传递出去的话就算了。这件事情你设法安排好。”

“属下遵命。”

看着王炀离开,何越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让身边的几个近卫心里发寒,如果主将扳着个脸,那表示他是在思考问题。若是露出这样灿烂的笑容,那就表示有很多人要死亡了。

离开郁林郡城,来到郁水的船队上,将船上的水军大部分调进军营开始步兵式的训练,同时派人前往合浦寻找熟悉海运的渔民。

一个月后雍鸡关的战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集中在雍鸡关和大山边的敌军已经达到两万之重。何越带着水军从郁林郡前往支援。

不过船队只是沿着斤南水来到宁浦就停了,并没有再前往晋兴郡,而是从宁浦南下来到合浦,直接出海。

在熟悉海运渔民的指点下,何越的船队在出海之后,直接向南津河口驶去。

进入南津河就已经是交趾地界,何越的船队驶入南津河没有多久,就遇到了交趾的船只。前方的旗号传来,何越吩咐手下地传令官,“遇到拦路的船只开动重型弩箭机和火弩箭。不行的话,直接用战船冲撞。”

传令官闻命之后立刻向前方地船队发出命令,没有多久就听到前面战鼓声响起,水面上冒起冲天的火光。

船队一刻不停地朝前进发,当何越的坐船经过刚刚战斗过的水域时看到的不是烧毁的沉船就是被撞成两半的破船,还有众多的木屑断板和被射杀地敌人。

五十艘八轮战船直接驶到交趾郡城附近,等何越的水军来到靠岸的时候,交趾郡城外面已经聚集了不少敌人。在这些敌人的最前面是几百头大象。

大象这种庞然大物。很多士兵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上去应付了。何越站在战船的甲板上对身边的传令官道:“各船只留十五人,其他士兵全部上岸,在战船前方两侧摆开阵形,空置中军。每艘船头两架弩箭机上装上锐利弩箭,待命发射。”

战船上的命令传递下去之后,船上的士兵纷纷下船,在郁林郡训练过后的水军来到陆地上表现还十分不错,利用船队做为中军在两侧摆出阵形。

士兵们刚刚在陆地上摆出两个阵形。敌人后面地战鼓声传来,接着以数百头战象做为前驱,数千人蜂拥而来。

看着一头头像是小山一样的大象朝自己的战阵过来,何越像是自言自语地笑道:“听说象牙是很值钱的东西,估计象皮应该也很有用吧。”

话音才落,敌人军中的战鼓声变得急促起来,大象由刚刚的慢步变成快步。

何越对身后的传令官道:“两翼士兵收缩阵形,后退到河边,各战船随时接应。”

快步过来的战象声势浩大。这些没有怎么经历过陆地战斗的水军都被这些大象给吓毛了。何越身后地令旗刚刚把命令传出去,士兵们就飞快地退到河边。

见何越的士兵要退,敌人的战鼓擂得更快,战象带着后面的一大群敌人密密麻麻地朝河边冲来。

“呵,他们这是想把我们吓走吗?”何越站在船头淡淡地笑道。

“所有士兵上船。”

士兵们开始一队队地各自回到战船上面。看到他们动作的敌人更是叫嚣起来。骑着战象追来。步兵跟在大象后面。

等待着战象来到河边,何越脸上露出一个笑容。道:“各船随时准备后退。”

战象地距离越来越近,何越猛地大喝一声:“射!”

每艘战船船头地两台重型弩箭机发出沉闷的嗡声。一百支锐利弩箭从战船上飞射而出。

前面飞来黑压压地一片,敌人冲来的战阵中发出一片惊叫,接着大象地惨叫声在河边响起,然后是一声声重物落地的声音。

由于大象的体型实在太大,在开始跑动之后要再停下来短时间内是做不到的。何越看着这些来送死的大象,喝道:

“填装。”

船队上面传来士兵们整齐一致的开弦声音,“一,二,

“准备。”

“射。”

一百支弩箭在经过几个呼吸时间的填装后再从弩箭机上飞射出来。又几十头大象被重型弩箭射到。

上百头战象在两轮弩箭过后倒在地上,敌人急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