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武大郎-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耶律晋宁吓了一跳,急忙转过头去,不敢多看眼前的少女。这些少女都是叔叔用来对抗梁山的工具,他可不能坏了叔叔的大事。

他不知道的是,石秀、鲁智深刚才也一直盯着那个少女,此刻这两人也是猛地转头。石秀、鲁智深感觉自己身上竟然出了一身冷汗,他们不是没有见过美女的人,可是没有一个美女能让他们如此失态。他们知道这是耶律大石送给武栋的礼物,自然不敢失礼,所以也是急忙转头。

“耶律兄,多谢节度使大人的礼物,只是现在兵荒马乱的,这么多的礼物,想要运到高丽,只怕有些困难吧?”石秀想了想,道。

“哈哈,石兄多虑了。这一次我们不用从北方陆地前去,我们从海上前往高丽。女真人在陆地厉害,但是在海上,他们就不足一提了,不可能威胁到我们的。”耶律晋宁笑着道。

现在已经是三月底了,海面上的伏兵早已经化了,现在乘坐海船前往高丽已经没有一点问题了。

第二天清晨,石秀、耶律晋宁等人从燕京城出发,朝着东边的平州府而去。平州府在现在的天津以北一带,从那里可以出海。

数百名士兵跟随着他们,一路保护他们的安全,同时也保护那些珍贵宝物的安全。石秀等人骑在马上,至于那些女子则是呆在马车里。

其实所有的女子都是一副忐忑的模样,她们的心里很害怕,不知道将来会面对什么样的命运。

她们不知道梁山大都督的性情如何,不知道他是否暴虐,是否荒诞,是否不把人当人看。她们其实并不想前往高丽,可是她们也身不由己。

那个长的无比美丽的少女也在马车中,她的眼中也带着一丝茫然。除了她之外,还有一个女子陪在她的身旁,此刻这个女子也是无比害怕。

“萧姐姐,你为何要去高丽?以你的身份根本不用去的。”这女子转头,突然道。

“我们大辽已经是国破家亡,皇帝都逃到了西方极远之地,现在只剩下燕云十六州。耶律大人为了国家,这些年来一直苦心竭力,想要收复故土。我们身为女子,也应该为国效力,难道不是吗?”绝美少女道。她的声音和她的长相一样,也给人一种异常温柔、异常惹人疼爱的感觉。

“姐姐,我们去了那里之后,就是要不顾廉耻的勾引梁山大都督,用美色迷惑他,让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我们的身上,不再操心国事,是这样吗?”先前说话的少女道。

“当然是这样子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绝美少女轻声道。

两人默默无言,过了一会儿,绝美少女转头朝着外面看去,外面是她的祖国,此去之后,不知道有生之年还能不能回到这里,她的心中无比的留恋。

两日之后,一行人来到了平州府。这里虽然没有遭遇战火,但是这里也是一副残破的样子。街上十分的冷清,大部分店铺都关着,行人穿的破破烂烂,不断的可以看到一群群乞丐,那些乞丐看到石秀一行人到来,看到他们身旁无数的士兵,急忙闪开,为他们让开道路。

“姐姐,我小时候就是在平州城长大的。当时的平州城十分的繁华,根本不是眼前的模样。当时街上人来人往,从高丽、大宋来的商人络绎不绝,各种各样的货物不断进出这里。当时这里比起燕京城都一点不差了。”马车里面,和绝美少女在一起的那个女子道。

“但愿我们的祖国可以重新变得繁华强大起来吧。”绝美少女叹息道。

她们两人是很好的姐妹,绝美少女姓萧,乃是辽国赫赫有名的萧族后人。萧族每一代都出皇后,每一代都有无数的杰出女子,而眼前的绝美少女正是当代萧族最优秀的女子。如果是在往常,像是她这样的女子应该送到皇宫之中,侍奉皇帝或者太子,以便将来成为皇后或者是贵妃。可是现在,辽国国破家亡,皇帝、太子都消失不见了,她自然也没有进入皇宫的念头了。后来耶律大石和萧干一起来到了她家中,拜托她前往高丽,去执行耶律大石的秘密使命,她就答应下来。

至于她身旁的少女则是姓孙,这名少女的父亲是汉人,母亲则是契丹人,她的祖上也有几个契丹祖先,所以她算是同时具有两族的血统。对于辽国,她也一向是当作祖国的。

一行人来到平州府,在这里根本没有停留,当天下午他们就登上了海船,朝着高丽而去。

海面上一片平静,海风习习,只是这些女子都不能出去,她们坐在船舱中,忐忑不安。

萧姓女子感觉头很晕,脸色也变得无比的苍白,整个人躺在床上,根本就起不来。

“姐姐,你怎么了?”孙姓少女一脸着急的问道。

“没有什么,只是晕船而已。我从来没有做过海船,晕船也很正常。”萧姓少女嘴唇都干了,脸上却强行挤出一丝笑容,道。

“姐姐,我去喊耶律大人,让他去叫大夫。”孙姓少女急忙道。

“不用了,我能坚持。”萧姓少女一把抓住孙姓少女的手,声音虽然柔弱但是却坚定的道。

她知道自己和一般的女子不一样,自从她十岁之后,再也没有一个男子能够抵挡她的魅力。所以她不想“害人”,尤其是现在就要被送给梁山大都督,如果和耶律晋宁稍稍相处一段时间,耶律晋宁动心,那就糟糕透顶。

“可是,姐姐,你真的没有事情吗?”孙姓少女担心的道。

“没有事情的。”萧姓少女强笑道,她原本温柔的脸上也出现了一丝倔强。

之后的两天时间里,萧姓少女一直昏昏沉沉,一直到了仁川港,她才被孙姓少女叫醒,然后和孙姓少女一起朝着外面而去。

第二百四十一章繁华景象

?“姐姐,我们到高丽了。”孙姓少女有些兴奋的道。

“这里就是高丽吗?”萧姓少女踏在了大地上,终于觉得舒服起来,她大口的喘息了几下,觉得头晕、胸闷等等慢慢离自己远去,一下子轻松起来。

“是啊,你看看看周围,好多的船啊!天啊,怎么会有这么多船?这该有多少啊?”孙姓少女惊讶的道。

萧姓少女也朝着周围看去,只见码头上到处都是海船。在外面的大海上,也有无数的海船朝着码头而来,或者是有海船离开码头驶向茫茫大海。海船上偶尔有号角声传来,让她这个从小在燕京城长大的女子有种十分奇特的感觉。

无数的船工从船上跳下来,有的时候则是有船工奔跑着来到海船的跟前,爬上海船。他们把货物从海船上搬下来,有时候则是将货物搬上去。

除了这些之外,码头上还有很多叫卖声,许多小贩挑着扁担,带着各种各样的吃食在码头上走来走去,售卖食物。

码头上除了常见的黄种人之外,竟然还有打扮奇异的色目人。这些色目人操着音调古怪的汉语或者高丽语,在和周围的人打着招呼。

整个码头给人一种异常繁华的感觉!

“这里就是高丽啊!我们整个辽国都没有一个比这更繁华的地方了!天啊!”萧姓少女呆在了那里,呆呆的看着周围的一切,感觉如同来到了异世界一样,其余的少女也是如此。耶律晋宁和那些护送他们而来的契丹骑士也是如此,所有人都震惊于眼前的繁华景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艘大船停靠在了码头上。等大船靠岸之后,无数穿着褴褛的百姓从船上下来。这些人也是满脸好奇和惊喜,吃惊的看着周围。

“这是怎么回事?”耶律晋宁感觉眼前的这些人和周围格格不入,不由得惊讶问道。

“这些都是江南的贫苦百姓,被我们海军运到高丽来了。”石秀笑着道。

从二月底开始,梁山海军就开始前往江南运送人口。而且今年和往年不同,不仅仅是海军在做这样的事情,军机处还用重金雇佣了大量的商船一起做这样的事情。

现在从江南运送人口更加的容易,因为方腊和大宋朝廷正打得不可开交,江南已经是一片战火,民不聊生。据说从去年冬天到现在,短短半年的时间,江南死去的贫苦百姓已经达到了百万以上。而且梁山这两年一直从江南运送人口,江南许多百姓都知道这件事情,往年有许多人还想继续呆在故乡,不愿离开。可是今年,不等梁山海军到来,就有无数的贫苦百姓自动的赶到海岸线,想要让梁山海军带着他们离开这苦难的地方。

从二月底到现在,一个月的时间,梁山海军和大量商船已经运送了将近十万的人口。如果今年一直是这样的话,到今年年底将会有百万人口从江南来到高丽。

“原来如此。”耶律晋宁暗暗点头,同时对于梁山更加的警惕。

现在女真人是契丹人的大敌,可是女真人的数量太少,所有的男女老幼加起来也不过数十万人口。他们的兵力是很强大,可是他们的战争潜力有限。而梁山就不同了,梁山所管理的高丽就有500万人口,现在又有这么多的江南人口运送到高丽来,梁山的人口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凭借梁山的战斗力加上眼前这么多的人口,他们的战争潜力异常的巨大。耶律晋宁觉得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告诉自己的叔叔。

这些年来契丹人一直和女真人大战,他们和高丽早就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于高丽的情形一点都不了解。耶律晋宁此行除了运送“礼物”前往开京之外,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了解高丽的真正情形,为将来可能的战争做准备。

他们从码头上离开,进入仁川城。到了这里之后,他们发现这里更加的繁华。街上的街道都是巨大的青石板铺成,上面到处都是马车,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些人力车,这些人力车其实就是后世的“黄包车”,这也算是武栋来到这个世界的发明之一。在街上,这样的人力车显然更加的方便。

街上人来人往,许多都是生意人,他们在那些商铺间穿行,做着各种买卖。

“就算是燕京城最繁华的时候,也没有眼前的景象。”萧姓少女轻声道。

她拉开马车车厢的车帘,看着外面的景象。她却不知道马车所过之处,那些注意到她的男子们都呆在了那里。有一个男子手里提着一个麻袋往前走,看到她之后仍旧往前走,却突然撞到了一个马车上,然后后面的一个人力车又撞到前面的马车上,顿时街上乱成一片。

“姐姐,你莫要往外看了。你再往外看,咱们都无法往前行了。”孙姓少女笑道。

萧姓少女也笑了起来,她放下车帘,不再往外看。她知道自己的容貌太美,属于书籍上所写的那种“红颜祸水”,只要她出现在人间,就会祸害世人。现在好了,她被送给梁山大都督,正好祸害那大都督。但愿自己的容颜能让那大都督沉迷吧。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闪过了一道决然之色。为了辽国的未来,她愿意做出任何牺牲。

耶律晋宁等人从仁川城出发,一路往北,朝着开京城而去。

此刻他们正行在开京城外面的马路上,在这里,四周全部都是农田。这些农田布置的极为整齐,一片接着一片,此刻已经有无数的农民在那里干活,所有的景象都透露着勃勃生机。

像是这样的景象,在辽国已经很少见了。到处都是战火,百姓根本没法种田。在江南也没有这样的景象,江南的战火不比辽国少。只有在高丽,现在才能看到这样的景象。

高丽百姓得到土地之后,干活的积极性比起以前要高得多。其实现在种子刚刚种下没有多久,但是农民已经在家里呆不住,每天在田中伺候庄稼,希望今年有一个好收成。

耶律晋宁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心中思绪万千。他心想梁山的农业看样子也很发达,粮食的产量肯定极高。对于辽国来说,这也是威胁。

从仁川城到开京城有二百多里的道路,一路所过之处全部都是这样的景象,除了农田和偶尔看到的村庄之外,什么都没有。刚开始的时候,众人都觉得很有趣,可是慢慢的就觉得有些枯燥了。

萧姓少女坐在车中,此刻却觉得有些恐怖。这样的景象预示着梁山可怕的农业力量,越是枯燥越是可怕。

耶律晋宁和她的想法一样,此刻耶律晋宁的脸色越来越阴沉。

当天晚上,他们在一个小镇上休息。这小镇是从江南而来的汉人所建立,到了晚上,小镇的村民集合到一起,忆苦思甜,不时的发出齐声的呼喝。

耶律晋宁不知道这些人在做些什么,只是觉得好奇。那些少女们的想法和耶律晋宁相似,也是十分的好奇。

第二天,他们又走了一天的路,到了下午的时候终于来到了开京城。在这里,梁山的官员接待了他们,然后很快所有的“礼物”都被送到了皇宫之中。

少女们呆在一个有些黑暗的宫殿里,心中异常的惧怕。



第二百四十二章农民地位

?“两位娘娘,契丹人来到了开京,还把一批礼物送到皇宫,你们要不要去看看?”在皇宫深处的一个宫殿之中,几个年轻的宫女站在李师师、扈三娘的身旁,一人笑着道。

“姐姐,要不要去看看那些礼物呢?”扈三娘道。

“我现在这样,行动不便,还是不去了。”李师师摇头道。

李师师此刻已经怀孕九个多月,正是身体最臃肿的时候,现在自然不便行动。至于扈三娘,她是刚刚生下孩子没有多久,其实她最近身体也有些虚弱呢。

“姐姐,要不,让他们把那些礼物送到这个宫殿来。”扈三娘道。

“行吧,那就看看。”李师师笑了起来,道。

很快,耶律大石的礼物被送了进来,一件一件摆在了李师师、扈三娘的跟前。

当看到那个黄金阁楼的时候,两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惊艳的目光来,这黄金阁楼实在是太漂亮了,惟妙惟肖,仿佛是真正的用金砖一块一块垒出来的一样。黄金阁楼里也有各色人物,表情各异,每一个人物都是那样的生动。

“姐姐,真是太美了!”扈三娘赞叹道。

“的确是很美。快看,这边有好大的一串珠子,如此的圆润,正好戴在妹妹你的脖子上。”李师师看到旁边的一串珍珠,笑着道。

“啊,这边还有好大的一块玉璧,这么的洁白,真是太美啦!”扈三娘此刻已经跑了下去,当看到那块玉璧的时候,脸上又满是惊叹。

“还有这么高的珊瑚树,放在这里,简直把这里变成龙宫了。”李师师道。

……

两人不断的欣赏那些宝物,眼中满是惊叹。高丽皇宫中的珍藏确实比不上契丹人的珍藏,差别极大,几乎不可以相提并论。

“姐姐,契丹人送来这么多的重宝,是要做什么啊?”许久,扈三娘道。

“不知道。或许他们认为我们是盟友,所以只是单纯的赠送一些礼物罢了。”李师师道。

李师师觉得这其中不应该有什么阴谋诡计的,这些只是宝物,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两位娘娘,其实契丹人还送来了一批礼物,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让她们进来?”旁边的宫女迟疑这道。

“什么礼物?”李师师好奇道。

“是一些女子。”宫女道。

“啊?”李师师、扈三娘惊讶了一下,然后又失笑起来。

“姐姐,要不要看看这些女子?”扈三娘道。

“看看也无妨。以前在中原的时候,那些富贵人家就常常赠送女子、姬妾,没有想到契丹人也有这样的习惯,真是可笑。”李师师摇头道。

有宋一代,贫富差距达到千年来最高,贫苦的百姓活不下去,那些富贵人家的财富却是远远的超过历朝历代的富人,他们的享乐方式也远远超过了历代富人。在这些富贵人家中,一般从小就培养美女姬妾,等到她们长大之后就当作礼物送给他人。宋以前也有这样的事情,但是远远不如宋代这样普遍。契丹人200多年来也学习了许多宋人的风俗习惯,这便是其中之一。

因此,李师师没有觉得这有什么不正常的,她现在只是单纯的想要看看那些契丹人送来的女子。

很快,十余名少女来到了宫殿之中,她们没有抬头,纷纷跪倒在地上。

“都起来吧,不用跪下。”李师师轻声道。

那十余名少女站了起来,但是仍旧不敢抬头看李师师、扈三娘等人,有的心中害怕,甚至身体都在颤抖。她们之中,除了少数几人知道自己的使命之外,其余的人确实是真正的“礼物”,此刻害怕的基本是这些人。

“你们抬起头来。”李师师笑道。

十余名少女将头抬起,只是她们仍旧不敢直视李师师、扈三娘等人,而李师师、扈三娘则在肆无忌惮的打量这些少女。

其余的女子也还罢了,虽然称得上国色天香,但是气质很一般,远远没有李师师、扈三娘的风流姿态。李师师就不用说了,曾经的汴梁城第一名妓,容颜之美冠绝汴梁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不精通。至于扈三娘,精通武艺,又曾经数次指挥大军作战,身上也有一种其余女子所没有的飒爽英姿。

可是当看到那个萧姓少女的时候,李师师眼中不由得露出了惊讶的目光来,旁边的扈三娘则是呆呆的看着萧姓少女,心中惊叹不已。

“你叫什么名字?”李师师急忙问道。

“民女萧飞飞。”萧姓少女道。

“飞飞?好名字,真是我见犹怜啊!”旁边的扈三娘突然笑了起来,道。

这少女长相极美,隐隐还胜过李师师、扈三娘,身上的气质更是无比的惹人怜惜,即使李师师、扈三娘是女子,此刻也有一种想把她叫在身旁轻声安慰的想法。她给人的感觉是那么的娇嫩、那么的温柔、可爱,让人不忍伤害她。

“飞飞,你过来,我仔细的看看你。”李师师好奇的道。她当初在翠风楼中见过的女子极多,各种长有媚骨、天生能够吸引男人的女子见得到了,但是李师师却知没有一个女子能够胜的过眼前这个叫做萧飞飞的女子。眼前的女子,就连她们这些绝世佳人看了都惊艳不已,想要保护,想要疼惜,何况是男人呢?只怕没有男人能够抵挡她的魅力吧?

李师师、扈三娘在欣赏萧飞飞的绝世容颜的时候,武栋却根本不在皇宫中,他和李纲正在汉城、春川一带,巡查春耕情况。

耶律晋宁从仁川城到开京城,一路200里看到的都是农田,看到的都是农耕景象,其实何止是200里,整个高丽从北到南2000里,从东到西700里,广袤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一片片农田,全部都是耕作的农民。

整个高丽,没有一块土地被浪费、被限制,全部都被耕种。

“大都督,这一位就是去年的种粮大户金天祥的家中。他听说您要来拜访他,好几天都兴奋的睡不着觉。”天色渐黑,两人来到了附近一个村庄里,李纲指着村头的一户人家,笑着道。

在两人的身旁还跟着十余名当地的官员,还有数十名士兵。

“走,我们过去看看。”武栋道。

两人来到了门口,立刻有人开始敲门,很快院门被打开,一个50多岁的老农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那老农看到武栋的时候,一下子呆在了那里,接着猛地跪倒在了那里,他满脸是泪,激动的道:“大都督,真的是大都督!大都督来了!大都督竟然来到我金天祥的家中了!”

在高丽的农村之中,到处都是武栋的画像,这金天祥能够认出武栋再正常不过。只是他以前只在画上看过,现在真正看到,觉得武栋比起画中的人更加的英武不凡。

“老伯快快请起。”武栋急忙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金天祥站起身来,他想要说些什么,但是却激动的全身颤抖,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不要紧张,我们进去看看。”武栋笑着道。

他本来是客人,金天祥是主人,但是此时此刻他却好像成了主人一样,招待金天祥进屋。

金天祥的儿子、儿媳、孙子早已经得到了消息,此刻所有人都跪在院子里,所有的人都激动万分,金天祥的儿子甚至泪流满面,不断的磕头。

“都起来吧,不要多礼。”武栋急忙道。

足足过了一刻钟的时间,金家人才稍稍恢复了一些正常,金天祥将武栋请进了自己的房子里,他的儿子急忙给武栋、李纲等人端上热茶,然后激动的站在一旁,看着她们说话。

“金老伯,我听说你的粮食产量比起其他人要高得多,可是如此?”武栋道。

“大都督明鉴,去年、前年,我的粮食产量都超过其他人。以前给地主当佃户的时候,我种的田也比其他人要好的多。”金天祥急忙道。

“你说说看,为何你家的粮食产量高于其他人?”武栋道。

“是是,这里面有很多原因。第一是施肥的时间不同,我家里每年刚刚收割完庄稼就开始施肥,其他人都是在快要播种的时候才开始施肥……我家施肥的方法也和其他人不同……还有,种植庄稼的时候,不能种的太密,也不能种的太疏,这里面都有讲究的……”

金天祥开始给武栋讲了起来,足足讲了一个多时辰。他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些紧张,后来越来越是轻松,越来越是兴奋。讲完之后,他还有些意犹未尽,心中在回想自己有什么没有讲到的地方。

这人的汉语竟然说的十分流畅,武栋仔细询问起来,这才知道金天祥很早以前是高丽的秀才,之后家里的土地被地主夺去,这才成了贫苦的佃农。

“你愿不愿意把你的这些种植经验告诉其他的百姓,让这些经验广为传播起来?”武栋突然问道。

“当然愿意!”金天祥急忙道。说完之后,金天祥又解释道:“大都督,我原本只是佃农,干得再好,一年的收成也要交给官府和地主大半,每年我家里都吃不饱。我原本有三个孩子,现在只剩下一个,其余两个都饿死了。如果不是大都督率兵推翻了万恶的高丽官府,打倒了万恶的地主劣绅,只怕我家人现在都吃不饱饭。大都督对我恩重如山,只要大都督让我把这些经验都说出去,我就愿意说。”

“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你这么做可不仅仅是为了我武栋,而是为了整个高丽的民众。如果每一个国民都象你一样,大家的日子肯定会蒸蒸日上、越过越好的。”武栋笑着道。

“是,大都督说的是。”金天祥越发的激动,脸都变红起来。

“你们为国家做贡献,国家也绝不会忘记你们的。从今年开始,国家要从农民、商人、工匠中评选劳动模范,到时候这些劳动模范的名字、事迹都要写到书中,在整个高丽进行宣传。国家会给这些做出贡献的人以荣耀。金天祥,今天我先谢谢你将这些种粮经验交给国家,而且我准备提名你担任劳动模范,不过一切还要等到六月份的时候才有结果,你在家里慢慢地等着吧。”武栋道。

“大都督……这是真的?”金天祥难以置信的颤抖着道。

历朝历代,古今中外,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种粮种的好会获得荣誉的事情,也从来没有听说谁种粮种的好还被写进书里的事情,现在金天祥激动到了极点,他觉得一切都像是做梦一样,根本不真实。

“当然是真的。”武栋笑着道。

当天晚上,金天祥想要留武栋等人吃饭,武栋却没有答应,而是带着李纲以及那些官员离开,当天夜里返回春川城。

“大都督,你所做的事情,以前从来没有人做过。以前,即使某地的粮食收成好,朝廷也只会嘉奖当地的官员,绝不会去嘉奖当地的农民的。农民,即使种田种的再好,那也无比的低贱,上不了台面。大都督这样做,整个高丽的农民都会沸腾起来的,他们定然会更加用心的种粮。”李纲道。

“嗯,这样的奖励制度要在各行各业都推行开来。以前的朝代,除了读书人,除了大地主,其余的都地位低贱,现在我要把这些低贱的全部让他变得高尚起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低贱的职业,不仅仅是读书人才高贵。”武栋道。

“这……”李纲不由得一愣,同时暗暗地皱起眉头来。李纲乃是进士出身,虽然现在跟了武栋,可是心里面仍旧认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在他心里,读书人知书达理,绝对不是这些农民能够比得上的。可以给农民以地位,让他们不再低贱,但是唯一的作用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种粮积极性,要是把他们和读书人相提并论,李纲无法接受。

“读书人,现在还是一个职业。等到以后,人人皆可读书,人人皆要读书,读书人自然也没有什么高贵的了。”武栋又道。

“大都督,可是现在读书人数量还是太少,管理国家还是要靠读书人。这些天来,有不少江南来的儒士找到我,他们想要让我问问您,看看何时开始科举,从读书人中选取官员?”李纲道。

第二百四十三章吴用归来

?“告诉他们,不用着急,现在还是战争阶段,一切为了战争服务,政府仍旧在军管,还不是实行科举的好时候。。”听到李纲的话后,武栋摇头道。

“可是高丽现在已经稳定下来,百姓安居乐业,我觉得应该结束军管,实行科举,用文人管理天下。”李纲道。

“让我再想一想吧。”武栋道。

其实用考试制度选取官吏,这在将来是肯定要执行的。历史已经证明,这是有效的、公平的制度,即使到了后世,各国都是用考试制度来选取公务员的。

只是考试的内容绝对不能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局限性太大,重德治轻法治,重自律轻他律,重政治轻经济。儒家思想教育下,读书的唯一目的是“学而优则仕”,纯粹为了当官而读书,这对社会的整体发展也没有多少的好处。

儒家思想可以用来教育人民,但是用来治理国家,缺陷太大。

中国从古至今,朝代更替不断,儒学治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是到了宋代之后,儒家的理学学派横行天下,更是弊端巨大。中华民族越来越懦弱,越来越没有血性。有才能的人受到排挤,岳飞、韩世忠等等名将纷纷被赶下台,越是平庸的越能够混到高位。国家开始和外族签订各种条约,用金钱、土地换取和平。在宋以前,这都是从来没有的事情。

可以说,中华民族的很多变化都是从宋朝开始。因为理学的流行,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僵化,越来越懦弱,越来越不敢出头。甚至一直到武栋穿越之前,这个国家都是这样,再也没有汉唐时代的血性、冲劲了。

所以,要想让这个国家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想让这个民族的未来真正的发生变化,那就绝不能继续用儒家理学思想治国,必须创造出一套新的治国思想、治国理念来,用这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来教育国民。至于今后选取官吏,也必须以此思想、理念作为基础。

如果是纯粹的宋人,想要凭空创造出一套思想、理念,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时代局限性,很难真正的超越自己的时代。但是武栋就不一样了,他从后世而来,心中有无数后世的先进思想、理念,完全可以创造出一套新的思想系统来。这些年来,他其实一直在思考这方面的事情,现在也已经有了眉目。

只是,在这个时代,儒家思想影响巨大,想要把新的思想推行开来,有巨大的阻力,需要慢慢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