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武大郎-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70万军队而已。”花荣道。

“你这么一说,似乎不是很多了。”武栋苦笑道。

他仔细的思考,觉得花荣的主意可以考虑。这么大的一个国家,百万兵力确实不算什么,梁山今后要为汉人打下更多的领土,包括蒙古和更北方的一些地方都要纳入梁山统治之内,足够的兵马还是必须的!

等到了6月25日的时候,吴用、公孙胜来到了中京城,他们见到武栋都十分的高兴,尤其是吴用,异常的激动。从去年秋天到现在,武栋不在高丽,吴用仿佛失去了主心骨一样,现在见到武栋,得知今后又跟着武栋一起办事,他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气。

7月10日的时候,林冲、呼延灼、朱武、武松等人来到了中京城,几人也是兴致勃勃,他们先是在中京城好好的转了一圈,欣赏了一番中京风景,这才和武栋一起讨论国事。

一直到了7月20的时候,晁盖、刘延庆、柴进、卢俊义等人才来到了中京城。

到了7月22日,军机会议终于召开,这是军机处这些年来召开的最大的一次会议,梁山一大半的高层都参加了这一次的会议。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就是军机处的改革,足足讨论了五天的时间,军机处改革的初步计划才确定下来。

按照武栋的提议,军机处成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划分!

武栋作为梁山大都督,仍旧是总揽全局,军机处向他负责!花荣为军事大臣,主管梁山的军事、国防,领导军部制定各种作战计划,战争时指挥各支军队!李纲为经济大臣,主管农工商经济,公孙胜为经济副大臣,主管北方的道路休整工作!吴用为宣传大臣,主管梁山的思想改造工作,秦桧为副大臣,协助吴用,秦桧虽然没有来到中京,但是此时也被划成了军机处的一员!林冲为律法大臣,主管刑法,包括立法、执法等等都归他管辖,这也算是权高位重的职位了!朱武为外交大臣,负责外交工作。

军机处主要成员的职责进行了详细划分,算是实现了军机处到内阁的第一步转变。虽然仍旧用的是军机处的名字,但是很多方面和后世的内阁已经十分的相似了。当然大臣的数量远远不如后世的那个那么多,职责划分也没有后世那么的详细。后世光是经济大臣就可能包括农业大臣、工业大臣、商业大臣等等好几位。

这样的制度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所不同,秦汉为三公九卿制,到了隋朝的时候,为了分割、限制丞相的权利,开始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宋基本沿袭了这样的制度。在大宋,六部的职责已经很明确,吏部、兵部、刑部、礼部、兵部、户部各安其事,但是六部之上有中书省,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中书侍郎、门下侍郎等等数位宰执,地位都在六部尚书之上,又有枢密院存在,枢密院的枢密使、副枢密使也是国家宰执,地位也在六部尚书之上。这样,六部负责具体事物的大臣地位不够高,处理国家事物的时候受到层层制约。武栋现在则是把负责具体事务的大臣放到了国家第一行列之中,仅次于他这个最高的大都督,这样一来处理政事的效率将会大大的提高。

当然,现在这所谓的“内阁制”只是徒具其表而已。真正的内阁是议会选举产生,这才是内阁的精髓所在。现在梁山内阁则是梁山内部的一些高层选举出来,主要还是来自于武栋的个人意志。

这么一来,梁山总算是拥有了初步的“中央政府”,今后中央政府驻留燕京,除了中央政府之外,地方政府也需要尽快的成立。

第四百四十七章军机会议3

按照武栋的建议,整个梁山可以划分为六个行省,高丽行省、辽东行省、北方行省、燕云行省、蒙古行省、河东行省,其中北方行省包括上京、中京以及他们所辐射的大片领地,而燕云行省则包括燕京、大同等大片的领土。

在中国古代,“省”是最高权力机关之一,从东汉开始就有“尚书省”,一直到后来的“三省六部”,“行省”则是最高权力机关在各地的派出机构。历史上,在南北朝的时候就有“某某道大行台”,用以管理数十个州县的军政民事,但是并非常设机构。到了金中期之后,中国真正出现行省的常设机构,到了元代,行省制度才彻底固定下来,行省成了国家统治地方必不可少的重要机构,一直到后来的明清都是实行行省制度来维持地方统治。武栋则是早早的提出了这个概念。

行省之下是州县,州县并立,地位相同。整个梁山实行中央、行省、州县的三级统治制度。

对于这样的统治制度,军机处已经通过。现在梁山的地盘广大,早已不是当初只有高丽、河东两地的局面,这么大的地盘,自然不能按照以前的粗放式方法来管理。以前是所有的州县都是由中央直接管理,地盘小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地盘广大的时候,这样做大大影响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现在只能是中央管省,省管地方。

只是这么以来,各个行省的负责人还需要选举出来,需要任命。

从7月28日开始,军机处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讨论的十分的激烈。

蒙古行省没有任何的争执,乃是扈三娘担任省长。

高丽行省,这里本来是梁山最重要的地方,这里的经济最为发达,民间最为稳定,现在武栋、花荣、李纲、吴用、公孙胜等人都来到了燕京,高丽剩下的梁山高层只有朱贵一个人,朱贵本来是情报机构的负责人,现在是担任梁山思想改造小组的副组长。如果算资历的话,只有他能够担任高丽行省的省长,可是无论是武栋、花荣或者是李纲、公孙胜都不是很看好朱贵的能力,让朱贵领导那么重要的高丽省,只怕不妥。

河东行省,林冲、朱武、武松、岳飞等等都离开了河东,现在剩下的只有呼延灼一人,可是呼延灼同时是第八集团军的军长,让他又担任省长,军机处许多人也不同意。在军机处许多人看来,现在应该实行军政分离,军人专心领军,不得干涉民事。上马管军下马官民,那是唐末的节度使才有的权利,正是这样的权利使得中原大地藩镇林立,使得唐朝彻底的灭亡。

至于北方行省、辽东行省,现在也找不到具体的负责人。

燕京行省,目前看来只是是中央直管了。

军机处讨论了数天,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出结论来。

武栋心中苦笑,心想梁山现在还是缺少人才。本来梁山仅仅是治理高丽、河东两地,一下子开始治理整个北方,人才缺乏的厉害。目前看来最好的办法是把军中的军官调到民间,让军官负责民事。后世,49年全国解放的时候,中国也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当时也是把大量的军队高官变成了民事官员,比如陈。毅就成了上海市长,邓等人负责西南局,彭习等人负责西北局等等。一般来说,能够成为军中的优秀将领,肯定具有很高的管理能力,他们能够把军队管好,管理地方也没有多少问题。

可是现在,梁山的军事战争还没有结束,仓促间把大量的军事官员转变成为民事官员,也不合适。

“大都督,我们应该暂时放弃原则,让军人也可以管理民事!暂时不要实行军民分离的原则!这样才能统治这广大的区域!今后的几年,我们要大力的发掘人才,把这些人才调到民事岗位上!”这天军机会议结束之后,晚上,众人聚餐的时候,花荣来到武栋的身旁道。

“看来只能这样了!”武栋点了点头。

一直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时候,各省的省长才陆续选出来。扈三娘为蒙古省的省长,朱贵为高丽省的省长,秦桧作为宣传部的副大臣暂时不用去燕京,而是在高丽辅佐朱贵,秦桧虽然是历史上祸国殃民级别的超级大奸臣,但是才能极高,这段时间,李纲、公孙胜等人在高丽的时候和秦桧接触过许多次,他们已经被秦桧深深的折服,正是这两人建议让秦桧辅佐朱贵。杨志以第一集团军军长的身份兼任北方行省的代省长,孙立以第五集团军军长的身份兼任辽东行省的代省长,呼延灼以第八集团军军长的身份兼任河东行省的代省长。燕京行省仍旧是实行中央直管。

会议至此,已经开了快一个月的时间了。

中秋佳节,大家好好的欢庆了一番,一直到了8月16日的下午,军机会议才又重新召开,这一次是讨论梁山下一步的战略。

军机处绝大部分成员都认为现在应该维持北方的稳定,等到北方稳定之后,再开始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军队需要休整、改制、扩编,这些也需要一段时间。等到大量的人口从大宋引入北方,这些也需要军队来维持秩序,暂时军队是无法出动的。

另外,军机会议正式确认了燕京的首都位置,燕京城取代了曾经的高丽开京城,成为中枢坐在,中央的驻地。

军机会议上,许多商人也列席了会议。每天晚上,武栋都要和很多商人进行商谈,他鼓励这些商人投资梁山,在梁山进行生意商贸,甚至鼓励这些商人进行海外贸易。另外,军机会议也通过了许多和商业有关的决议,这些决议给与了商人各种各样的优惠。比如在上京、中京等地,三年之内商税都是其他地方的三分之一,而且一些和国计民生相关的商品还可以再次减免商税!除此之外,武栋还鼓励这些商人参政议政,如果有什么好的商业计划都可以上报中央,而中央会根据这些商业计划对商人们做出奖励!

“大都督说,我们甚至可以监督官府。如果各地官府有任何不法的行为,我们都可以直接上报中央,中央会为我们做主!数千年来,我们商人的地位终于提高了!”柴进有些兴奋的道。

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商人的地位都很低。到了宋朝,商业发达,但是商人的地位也极为有限,真正的有本事的人是不屑做生意的。柴进乃是后周皇室之后,又是河北第一富商,但是他也是在江湖上有些名气,这名气还是靠着“急公好义”,江湖上的朋友来了提供一些银钱换来的。至于卢俊义,他是大名府第一富商,然则地位还不如柴进,官府说要害他就害他,他根本无力反抗。

“我等竟可参政议政,对于梁山有什么建议都可以上交中央,这真是难以想象!我真希望梁山早日南下,把大宋打下来。”卢俊义也是兴奋道。

“来到这里的商人谁不是这样的想法?”柴进哈哈大笑。

“我已经准备把家安到燕京城了!”卢俊义道。

“好!我们的家人都迁往燕京城比较好!不过这件事要偷偷地去做,不能被官府发现。”柴进道。

一直到了八月下旬,军机会议才正式结束,梁山的高层开始陆续返回自己的驻地,而梁山的中央则是正式前往燕京!

内阁大臣们此刻一道上路,已经有人去通知他们的家属,让他们的家属也迁往燕京城。

“大都督,时至今日,我梁山已经占据半壁江山,您也该称帝了!”在路上,花荣突然道。

“称帝?”武栋一愣,他还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只有称帝才能名正言顺统御北方!”花荣道。

“我们的政治制度还没有真正的确立。”武栋摇了摇头。

今后该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该是帝制、民主制,或者是受限制的帝制等等都没有进行讨论,今后梁山该如何选拔官员等等也没有进行讨论。现在仅仅是确立了梁山的权力核心,现在的梁山制度有些像是后世的以某人为核心的集体领导制度。

“这件事情以后再慢慢的商议!登基称帝,这是一件极为麻烦的事情,我们再等一等!再说了,我即使不称帝,难道就无法名正言顺的统治北方吗?我梁山的宣传制度非同一般,北方军民从上到下没有一个人会反抗我的统治的。”武栋笑道。

花荣点了点头,这个他是承认的,梁山的宣传制度太过强大,武栋在梁山的权威比起大宋皇帝在大宋的权威要高得多,根本没有一个人能够抗衡,武栋统治北方也没有任何的问题。他只是觉得称帝才符合传统,皇帝才更适合武栋的身份。

“转眼间大半年就过去了,征战岁月,过得好快!”武栋轻轻叹息了一声,道。

他是正月份的时候和岳飞一起离开燕云的,现在已经到了八月下旬了,还有三个多月又要过年了。

“大都督,我们中央来到了燕京城,高丽大王、辽国皇帝等人也应该送往燕京,他们只有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我们才能放心。”朱武突然道。

“不错!”武栋点了点头。

“我们现在虽然不攻打西夏,可是也应该考虑西夏的事情了。”朱武又道。

第四百四十八章外交

西夏的晋王察哥已经被梁山关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了,这两个多月里,他变得无比的憔悴,他胡子拉碴、身体消瘦、脸色发黄,如果是熟人在这里几乎认不出他来。

这两个多月来,梁山也没有去找他,只是把他从上京运到了中京,然后一直在中京的监牢中关着。

他心中忧虑,第一是担心自己的命运,他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或者是死亡或者是终身监禁,他第二为西夏的前途命运担心,梁山的兵力之强远远超乎他的预料之外,他手下三万精兵竟然都不是梁山的对手,剩余的那些士兵更不用说了,面对这样强大的梁山,西夏又该怎样做?

“梁山比起当年的契丹还要强大!他们现在统治的地盘和当初的辽国一模一样,但是他的士兵比起契丹士兵要勇猛的多!女真人应该是被他们彻底击败了,否则我不可能有上京来到中京!我们西夏现在只有俯首称臣了,就像当初对辽国那样!但是就怕称臣之后,梁山仍旧不肯放过我们西夏!”

“梁山是汉人,大宋也是汉人,汉人和汉人之间,内斗比外斗要激烈得多!对于汉人来说,自己人才是最可怕的!对,自己人才是最可怕的,梁山一定会先和大宋进行战争,然后才有可能进攻我们西夏!我们还有机会,如果我们现在大举征兵,不断的修建关隘,还是能够挡住梁山的!”

在监牢之中,晋王察哥每天都在想这些事情。可惜,他想的再多也无法离开这里,他也无法把自己心中的想法传到西夏去。

从六月到八月下旬,天气渐渐的变凉,这天他终于被押了出来。士兵们给了他一匹马,他在无数士兵的看护下跟着梁山大军朝着南方而去。

“我们这是去哪里?”察哥忍不住道。

“去燕京!”这个时候,一个中年人来到了察哥的身旁,笑着道。

“你是何人?”察哥惊讶的看着这个有些儒雅的汉人,他原以为不会有人理他的,没有想到有人主动和他谈话。

“我叫朱武。”中年人道。

“朱武?”察哥一愣,他没有听说过这个人。

西夏对于梁山的了解很有限,他们仅仅知道武栋、花荣等几个最高层,对于朱武却完全不知。

“这位大人,我们去燕京做什么?”察哥又问道。

“我梁山已迁都燕京,你今后要在燕京生活。”朱武道。

“我乃西夏的晋王,当初我攻打上京的时候,上京乃是女真人的地盘,我并没有得罪你们梁山!朱大人,还请您放了我。”察哥诚恳的道。

“放了你?哈哈,我可没有这个权利!”朱武摇头道。

“我被你们捉拿,我们西夏的皇帝难道没有派人讨要我吗?”察哥不甘心的道。

“讨要你?晋王殿下,我想你被抓之后,你们皇帝的心中会非常的高兴!我知道你是西夏的权臣,在西夏军中威望极高,就算是当年的皇帝见到你都要顾忌几分!你被抓了,他恨不得我们现在就杀死你,怎会前来讨要你?”朱武道。

“这……”察哥一愣,脸色灰暗下来。

“走吧,我们去燕京,一路上我可以陪你聊一聊,用以解闷。”朱武笑道。

朱武一路上和察哥在一起,他们一起聊天,聊的是天下大势,其中很多都是和西夏有关的内容!对于西夏,察哥有很深的感情,他不会说什么机密!但是通过数天的接触,朱武对于西夏的风土人情还是有了很大的了解!他心中对于西夏也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

“西夏和契丹一样,也是半游牧半农耕国家!经历了200年的发展,西夏已经无法离开农耕,现在仍旧过着游牧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对付这样的国家,比起对付纯粹的游牧民族要简单的多了!他们大部分人口都无法离开城池离开家乡,将来打下西夏之后,统治那里会相对容易。”

“西夏也是皇权至上,皇帝在名义上乃是天下之主!我们将来要用兵西夏,只需要一举攻克西夏的都城银川中兴府,将西夏的皇帝捉住,西夏就有灭亡的危险!或者我们可以派重兵包围银川,实行围点打援,整个西夏的兵力都必须要赶到那里救援的!”

朱武一路上不断的分析西夏,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等来到山海关的时候,朱武已经记录了许多东西,他把这些呈交给武栋,武栋看了之后,心中大喜。

“我们现在在西夏还没有建立情报机构,你能够通过和察哥谈话了解这么多东西,实在是了不得!今后,你们外交部就是负责和西夏、大宋、蒙古、东瀛等地的关系!今后咱们梁山还要不断的征战,每攻打一个地方的时候,我们都要保证其余的国家和我们之间保持和平!攻打西夏的时候,大宋一定不能同时对我们用兵!攻打蒙古的时候,西夏要安稳,这些都是你们外交部的职责。”武栋笑着道。

“听起来,这似乎和以前的纵横家有些类似。”朱武道。

“是的!”武栋点了点头。

“大都督,我们今年年内都不会用兵了!今年到明年,很长一段时间都要发展,我们暂时要和周围国家都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才行。”朱武道。

“本来是不会用兵的,不过我们刚刚得到情报,草原上的蒙古各部都在大举集合,他们很可能会南下,军部可能有针对蒙古人的作战计划。”武栋道。

“我们还要派兵北上吗?”朱武惊讶道。

“是的!我们怕敢死军难以应付,可能会派一些人再次进入草原,但是不会在草原常驻,只是出其不意发起进攻。”武栋道。

“我明白了!”朱武点了点头。

对于他们外交部来说,现在仍旧需要保证梁山和其余几个地方的和平,不能让其余几个地方进攻梁山。

众人快马加鞭,到了9月15日的时候,武栋等人终于来到了燕京城。

他们先是安排中央政府的驻地!现在中央政府主要包括军部、经济部、外交部、宣传部、律法部五大部!其中军部的地位最高,军部的人员数量也最多,军部的占地面积也最大!李纲、公孙胜主持的经济部仅次于军部,宣传部则是第三,外交部第四,律法部则是刚刚成立,现在还没有多少人员,还需要林冲招募人手。

五大部所有的机构、人员加在一起,占据了燕京皇宫一大半的面积。

花荣、李纲都觉得有些不妥,他们觉得应该在外面征集土地,把政府建在皇宫外面。历朝历代,皇宫虽然也有上朝议政等等作用,但是皇宫的主要作用还是皇帝的家!哪有政府机构占据了一大半皇宫的道理?

武栋却不以为意,皇宫太大,他自己都有些不适应。他根本用不了那么大的皇宫,只有他们一家人在这里是对资源的浪费。如果要另外征地、修建政府建筑的话,那一方面耗时一方面消耗民力物力,现在梁山正要大举建设,哪里能把资源消耗在这些方面?

在武栋的大力坚持下,政府终究还是放在了皇宫中。

一直到了九月底,各大政府机构才开始运作起来。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第四百八十九章外交2

外交部在皇宫的西边,朱武的一些亲信属下已经进入了外交部之中,其中有一人特别显眼,竟然是时迁。

时迁本来是江湖上的蟊贼,他和杨雄、石秀一起加入河东情报处,办理情报工作。时迁为人机灵,仅次于石秀,所以在石秀走后,他成了河东情报机构的负责人。时迁以前没有多少文化,但是他自从掌控情报机构之后,不断的学习,这些年懂得越来越多,朱武此时已经把他当作自己的左膀右臂来看待。

在外交部的大厅上放着一张巨大的地图!

最上边是蒙古草原,那里标识着今年可能有一场大战。右边是茫茫大海,最北边的是库页岛,这里是梁山的领土,但是人口稀少,梁山在这里只有百余人的驻军,主要负责和库页岛土族联系,再往下则是北海道,这里是梁山的马场之一,梁山已经收复了这里的虾夷人,接着往下就是东瀛了,东瀛的面积比起库页岛、北海道还要大,更重要的是这里人口众多,虽然东瀛暂时臣服了梁山,但是东瀛人蠢蠢欲动,他们有强烈的反抗迹象,目前在东瀛,梁山仍旧是以守为主,海军只需扼守本州和九州的通道,就不担心东瀛人杀过来!再往下的九州岛已经是梁山的殖民地,今年秋天九州的粮食获得了大丰收,终于可以支援国内了!东瀛人讲究一个“忍”字,在九州,梁山的赋税极高,达到了五成,但是即使这样,九州的东瀛农民没有一个反抗的,都是乖乖的听话,而且对于东瀛人,手段越是残酷,他们越是敬畏。

西边是西夏,这里是梁山下一个战略目标所在,只是年内无法动手,最早也要到明年的秋收之后才会对西夏展开武力行动。南边是大宋,实力最为强横,国家富裕、兵力极多,光是正规军的数量就接近百万,如果加上各地的厢兵、民勇,总兵力超过300万,当然那些厢兵、民勇几乎没有多少的战斗力,大宋是现在需要稳定的地方。

“在草原形势明朗,消灭西夏、东瀛之前,我们不能和大宋发生大规模的战事,你有什么好主意?”朱武在地图前站了许久,突然转身问时迁道。

“大人,咱们以前贿赂蔡京、杨戬等大宋高官,让这些高官为咱们说话,这主意原本就不错。不过我们不能仅仅贿赂这些人,还要贿赂其他人才成。”时迁想了想,道。

“贿赂其他人?”朱武一愣。

“咱们可以贿赂大宋的皇帝。”时迁笑嘻嘻的道。

“如何贿赂大宋的皇帝?”朱武道。

“大人,您说大宋的皇帝最喜欢什么?”时迁道。

“他最喜欢道学,难道我们要把一本本道经送给他吗?只怕作用有限。”朱武皱眉道。

“大人,您知道宋太祖当年如何对付李煜的吗?”时迁笑道。

“这……”朱武思考了片刻,点了点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刚刚获得后周的天下,各地的节度使都不服气,除了这些节度使之外,在北方还有后汉、契丹等国,在南方则有后唐、吴越等国。尤其是后唐,实力最为强大,兵多将广。宋太祖一方面要对付国内的节度使,一方面要对付北方的后汉、契丹,他根本无力应付后唐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宋太祖要和后唐求和,但是后唐并没有答应。

宋太祖经过调查,发现后唐国主李煜信奉佛教,于是从大宋境内挑选出了一个特别擅长佛理的青年和尚,他把这个青年和尚送到了后唐。这个和尚到了后唐之后,李煜惊为天人,每天和这个和尚谈经论道,无心国事!之后三年时间,北宋和各地的节度使、后汉、契丹等大战,李煜却一心学佛,直到北方平静,他仍旧沉迷佛学之中。

时迁竟然是这么一个主意,他要把一个道士派到大宋去,蛊惑大宋的皇帝!

“这主意倒是不错,只是我们手中没有厉害的道士啊?”朱武道。

“大人您忘了,公孙先生乃是道士出身,当年在江湖上就颇有名气,人称一清真人。”时迁道。

“难道让公孙先生南下?他可是经济副大臣,现在负责从南方引进千万百姓,他还要负责修建数千里的道路,他怎能南下去大宋?”朱武摇头道。

“当然不用公孙先生亲去,公孙先生有一个老师,罗真人,乃是中原有名的道士,一直隐居在二仙山!此人精通道学,在道学上的修为远远胜过公孙先生,如果此人去了大宋,一定能蛊惑大宋皇帝的。”时迁道。

“好主意,只是不知道公孙先生能否答应?”朱武道。

“他也是我梁山一员,现在梁山蓬勃发展,为了梁山,他也会答应的。”时迁道。

“好!我去经济部见见他。”朱武笑道。

经济部在皇宫的东边,李纲、公孙胜已经入驻这里,他们两人手下千余人也已经到来。

两人已经划分了自己的权限范围,李纲负责农业、商业、工业!而公孙胜主要负责基础建设,包括道路的修建、港口的修建等等,另外引进人口也在公孙胜的权限范围内,公孙胜要在三年之内把1000万人口引入北方。

基础建设主要是靠那些战俘,公孙胜已经和那些战俘们通过气。目前道路修建和港口修建分别进行。道路修建,最重要的乃是燕京和东京之间的道路,然后是燕京、西京、太原的道路,这两条道路打通之后,高丽、燕云、河东才能真正的联成一体。然后才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大道。

至于港口的建设,目前最重要的乃是天津港的建设,天津港建成之后,燕云和高丽的海贸就能真正的联系起来。除了战俘之外,柴进、卢俊义等商人也在天津港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他们的金钱已经送到了那里。

这些事情公孙胜都处理的有条不紊,但是关于引进人口,公孙胜却觉得有些困难。

燕云目前还有很多百姓没有土地,这些百姓可以迁到北方,只是这些百姓顶多是把宗州、利州等地填满,更远的上京、中京等地,根本找不到过去的百姓。

刘延庆这几天仍旧留在燕京,公孙胜这天把刘延庆拉到了经济部。

“刘将军,北方急需人口,不知道西北有多少人口,能不能输送到北方去?”公孙胜一脸急迫的道。

“这个只怕有些困难,西北乃是贫瘠之地,本就没有多少人口的。住在西北的,一般都是西军的家属,他们也没有多少人愿意过来的。”刘延庆苦笑道。

大宋建立200多年来,西北战事不断,一般的百姓早就离开那里了,住在那里的基本都是西军的家属,这些人都成为了将军们的佃户。要把这些人派过来,一是没有多少人口,二是将军们只怕也不愿意。

“刘将军,算是我求你了,今后我欠你一个人情。”公孙胜道。

“我咬咬牙,从西北给你招募50万流民吧!”刘延庆想了想,觉得自己不便拒绝公孙胜,这可是梁山的重要人物,军机处的高层之一。50万已经是他能够招募的极限了,不可能更多了。

“如此多谢了!”公孙胜笑道。

将刘延庆送走之后,公孙胜仍旧是愁眉苦脸,这50万虽然是多了一点,但是距离目标还相差太大。

“公孙先生,你可以去找朱武,他在河东经营多年,河东毗邻河南,河南那边人口众多,从那里肯定能输送一些人口来!除了河南,还有河北之地,也有大量的人口!之前我们不是谈好了吗,要贿赂各地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