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篡隋(风华)-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郑军们怒吼着,一波波奋勇向前,爬上山坡,猛冲向城墙。
“放滚木、擂石!”
李靖一脸不慌不忙地继续下令。
“轰隆——……”
霎那间,无数沉重的滚木、擂石从高耸的潼关城上坠下,砸死了一大批郑军后,顺着陡峭的下坡,以巨大的动能继续轰鸣而下,碾开一条条血肉胡同。
禁沟本就狭窄非常,赵军放下的滚木、擂石又非常密集,这就导致一个非常可怕的后果,冲在最前的千余郑军,几乎很少有人能躲开,瞬眼便死伤殆尽。
一时间,巨大的山坡上,到处都是被砸得血肉模糊或碾得肠穿肚烂的尸体,场面血腥无比。
郑军崩溃了,呼啦啦全退了下来,即使军官们呼喝打骂也没有用,他们可以忍受伤亡,但是,却无法忍受这种完全是白白送死,却根本还不了手的战斗。
“噢——”
潼关之上,赵军欢呼雀跃,相比郑军转眼就葬送了一千多人,他们的损失几乎微乎其微。
可恶!
王世充的脸色一时难看非常,潼关的雄险举世皆知,但是,只要亲身体验了,才会知道什么叫做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传旨,”
王世充眼眸中凶光大盛:“用投石机、床弩,给朕猛轰潼关。”
“诺。”
郑军领命,立即调动数十架床弩和投石机,远远地开始发炮,这两种武器也是唯一可以威胁潼关的重装备。
“轰隆……”
霎那间,潼关的城头便被密集的石弹、巨箭轰得碎石乱飞、尘土四起,场面着实壮观,然而,以潼关之坚固,这只不过是挠痒痒而矣,根本不足为惧。
而且,李靖不是傻子,早率军撤下了城头,进入了藏兵洞,你郑兵爱轰多久就轰多久。
……
大半个时辰后,郑军的辎重兵终于累了,‘炮火’迅速稀疏下去。
“传旨,”
王世充不信这个邪了,咬牙切齿道:“继续攻城,先登城者赏钱两千贯!”
将赏金提高了一倍。
“杀——”
休息了半天,郑军的士气又重新鼓动起来,呐喊着吭哧吭哧的扛着云梯、推动着冲车,又扑向潼关城。
郑军这回吸取了教训,用大批弓弩手跟随掩护,压制城头的赵军,一时间,密集的箭矢射得赵军在城上几乎不敢冒头,郑军步卒趁机猛冲,靠近了城墙。
“杀——”
忽然,城上一声呐喊,整齐地推下无数滚木、擂石,正要搭云梯的郑军立时被砸死、砸伤无数,顺坡而下的滚木、擂石又轰鸣着碾死无数的赵军弓弩手。
趁郑军阵脚大乱,拼命躲闪之时,赵军纷纷从城头冒头,射出无数箭雨。
不仅如此,不少赵军还将上百个陶罐从城头掷下,落地便溅飞一股股油脂般浓稠的液体——火油,接着,城头扔下数十支火把,立时引起冲天的大火。
“啊……快跑啊……”
可怜郑军,在滚木、擂石,箭雨,大火的三面夹攻下,立时死伤无数,呼啦啦便屁滚尿流地又败退下来,而且,令人难堪的是,依然没人能登上城头。
王八蛋!
王世充气得快吐血了,这两波攻击,他至少付出了三千人的惨重代价,可是,竟还连一个登上潼关城头的都没有,一时间,气得他几乎咬碎了钢牙。
“陛下,”
张镇周苦笑着上前道:“潼关奇险,实在难克,将士们士气已泄,不如休息一下,想想对策,明天再来如何?”
“好吧。”
王世充虽然十分不甘,但也只好同意。
“当、当……”
鸣金声中,王世充大军灰溜溜地退向军营,和来时的那种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简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看着城头的赵军是发出一阵接一阵的欢呼。
“大将军,”
刘鸡石高兴道:“您今天指挥得真是十分漂亮,打得郑军是屁滚尿流。”
“是啊。”
罗艺也十分佩服道:“估计王世充现在一定郁闷得要死。”‘郁闷’这词,是从秦冲那学来的,一来两去,众将便也都会用这个‘挪愉’
人的词了。
“呵呵,”
李靖微微一笑:“这只不过是第一天,郑军无备而矣,等王世充吸取了教训,这仗就会难打了。今天王世充挨了当头一棒,下午估计不会再来了。传令,三军严加戒备,夜晚加双哨,以备不测。”
“大将军,”
翟松柏一听,连忙道:“您认为郑军会夜袭吗?”
“不可不防。”
李靖为人一向谨慎,吩咐罗艺三人道:“从今夜起,你三人轮流值守,勿要大意。”
“诺。”
罗艺等恭然领命。
却说王世充,灰头土脸地回到营中,因为心中憋火,对眼前的山珍海味也是没了味口。
“陛下,”
单雄信一见劝道:“胜败乃兵家常事,潼关乃世间天险,一时不克也是常事,还请您保重龙体。”
“是啊,陛下。”
杨公卿也道:“据细作回报,潼关城中,李靖不过万余兵马,末将就不信凭十万雄师,攻不下它。”
“对。”
王世充心志坚忍,以往对李密时屡战屡败都坚持了下来,现在更不会为这一小败就颓丧下去,当即振作道:“朕有十万雄师,不信攻不下潼关。来,咱们吃。”
“诺。”
众将笑着,便吃喝起来。
“报——”
忽然,有禁军入帐禀报:“陛下,营门处派人来,说有唐军使者前来求见,请令定夺。”
“噢,速速有请。”
相隔着潼关,王世充对关中的形势并不能很好掌握,一听长安来人,赶紧接见。
“诺。”
禁军退下,很快,就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便衣使者走了进来,见王世充,便躬身一礼:“大唐兵部主事张越见过郑皇陛下,外臣携有我大唐秦王殿下书信一封,还请过目。”说着,递上密藏在怀中的信件。
有禁军转上书信,王世充接过一看,眉头微皱道:“信,朕已看了,你先下去歇息,朕稍后回复。”
“诺。外臣告辞。”
张越便再施一礼,随禁军退了下去。
“陛下,”
单雄信忍不住道:“那李世民在信中说了什么?”
“哼。”
王世充一脸不快地冷笑道:“那李世民说赵军攻长安甚急,请朕速破潼关来援。不过,却又告诫朕,说李靖用计神鬼莫测,让朕千万小心,以免为其所破。”
“什么!?”
单雄信、杨公卿、张镇周等人都笑了。
“陛下,”
王世充爱将郎奉一脸轻蔑道:“李世民是被李靖打怕了吧,这才疑神疑鬼的。李靖不过万余人,而我有雄狮十万,任他有妙计千条,咱们也不惧了他。”
“就是。”
单雄信也冷笑道:“若非那李靖有潼关为恃,我军破其易如反掌。怕他?笑话!”
杨公卿、张镇周也是摇头不语,根本没人相信,凭李靖这万余兵力,就能破王世充十万雄狮,个个都认为李世民是被赵军打怕了,这才以已度人。
“好了,”
王世充轻蔑地一撇嘴:“年轻人吗,心志不坚,疑神疑鬼的也很正常。不过,看起来李唐形势真的不妙,咱们得抓紧攻破潼关才行啊。”
“陛下,”
杨公卿心思一转:“李靖今日大败,或会放会戒备,不如今晚夜袭如何?”
“夜袭?”
王世充与众将相视一眼,都有些怦然心动。
……
当日,王世充便给李世民回信,说谢过其好意,自己定会注意云云,当然,全是应付之言,对李世民的提醒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破王世充(中)
夜,渐渐深了。
今夜是阴天。星月无光,一片漆黑。
潼关城像一只巨兽般坐卧在半山腰上,凛冽的寒风从大山中、黄河上呼啸而来,不时的,还有凄厉的狼嚎声响起,这给潼关上下增添了一种恐怖的气氛。
潼关城头,每隔十数步就点有一支火把,在寒风中大肆摇摆,不时的,便有一队队哨卒正步而过,戒备十分森严。
有些破损的城楼之中,罗艺刚刚巡哨归来,正和‘燕云十八骑’围着火炉而坐,暖着身体,山间的夜晚是十分寒冷的,那种寒意足以穿透你的骨头。
“都督,”
十八骑老大季林道:“都快三更了,还是风平浪静,今夜郑军应该不会来了吧?”
“谁知道呢。”
罗艺也不知道:“大将军一向料事如神,他既有事担心,咱们就不能大意。”
“嗯。”
十八骑点点头。潼关的重要性谁都知道,若失了潼关,让郑军和唐军会合,那对赵军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走,”
歇了一会后,觉得身体暖和了许多,罗艺又站起身:“咱们再去转一转。”
“诺。”
十八骑领命,纷纷起身,陪着罗艺又出了城楼,一群人沿着前城墙慢慢地巡视着,不时的向郑营的方向眺望一番,不过,一切都很安静,似乎并无异常。
与此同时。
张镇周、杨公卿两员大将正率郑军三千敢死之士潜伏在潼关城外三百步外,静静地眺望着巨大、雄险的潼关城,关城上火把通明,照得上下亮若白昼。
“老张,”
杨公卿有些担心地低声道:“赵军防备得挺严密啊,那么多的火把,咱们最多潜近到一百步就会被发现的。”
“是啊。”
张镇周也有些皱眉:“不过,好歹来了一趟,怎么着也得赌一把。”
“好。”
杨公卿也咬了咬牙,都摸到这了,自然不会轻松地放弃,向身后一挥手,轻身道:“都不许出身,给我把脚步放到最轻。走——”和张镇周率先潜上。
身后。三千郑军死士弯着腰,迅速静悄悄地跟上,他们一部分抬着云梯,另一部分则携带着轻便的绳钩。
……
很快,杨公卿、张镇周率人潜至潼关城下百余步,一时间,脚步越加的轻了,几乎连呼吸都屏住了。
城头。
罗艺等人巡视了一番,有些疲惫了:“走吧,再回城楼歇会。”
“诺。”
十八骑应了声,便要回返。
“等等。”
老十七张放忽然停住脚步,有些迟疑地指着前方浓重的黑幕道:“都督,我怎么感觉前面有黑影在晃动?”
“噢!?”
罗艺心中一懔,要知道,在‘燕云十八骑’中,论眼力,张放当数第一,惊疑道:莫非真的有郑军前来偷城?
“拿弓箭来。”
略一思索,罗艺忽然一伸手。
“诺。”
十八骑赶紧递过了随身的强弓以及一支箭矢。
罗艺用箭头沾了点火油,然后在火把上引燃,随即。弯弓搭箭:“砰——”一声清脆的弓弦铮响处,这支火箭尖啸着射向远方,正好坠落在郑军之中。
霎那间,借着火箭的那点亮光,罗艺众人立时看清了郑军那惊诧、狰狞的嘴脸。
“敌袭!”
罗艺怒吼一声:“快,敲警钟,命大军上城。”
“诺。”
军情十万火急,十八骑立即派出两人扑到附近的警钟旁,挥锤狂敲起来:“当、当……”霎那间,急促的警钟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在潼关上空回荡起来。
“妈的,被发现了。”
杨公卿气得一跺脚,却也当机立断,挥刀怒吼:“弟兄们,给我冲。若夺得潼关,皆有重赏。”
“杀——”
三千郑军死士再也用不着掩藏行迹了,立时直起身,猛冲向城墙。
“快!”
眼见得郑军飞速扑上,罗艺吼声如雷:“放箭,放滚木、擂石,一定要顶住。”
城头上,此刻巡城的哨卒不下两百余人,闻讯纷纷扑到墙边,一边用箭矢猛射,一边迅速掷下滚木、擂石,霎那间,一片惨嚎中,城下郑军死伤无数。
然而,郑军誓死不退。依然奋力向前,很快,就冲到城墙之下。
“砰、砰——”
长长的云梯立时搭了起来。
“呼、呼——”
无数的绳钩更是纷纷抛起,钩住了城头。
“杀——”
趁着赵军主力一时来不及赶至,郑军迅速登城,扑向城头。
值哨的两百多赵军也不含糊,一边用滚木猛砸郑军的云梯,一边挥刀猛砍郑军的绳钩,一时间,无数郑军从半空中雨点般坠落下来,摔死摔伤者甚众。
然而,赵军毕竟人少,而且又是仓促应战,根本不能面面俱到,眨眼间,就有郑军死士突破拦截、扑上了城头。
“操!”
罗艺红了眼,厉声道:“弟兄们,顶住,援兵马上就到。杀——”率先扑向登城郑军。
“杀——”
十八骑也急了,紧随罗艺扑上。
率先登城的一些郑军正自高兴间,冷不防迎面杀来罗艺等十九只猛虎,略一交手,便被杀得落花流水。不是被击杀在城上,就是变成死尸栽落下来。
一时间,本岌岌可危的防线,在罗艺等人奋力左冲右突之下,堪堪稳住。
杨公卿、张镇周大怒,如此良机,岂能错失,纷纷登城,率亲兵队夹击向罗艺。
罗艺却也不惧,一人独战杨公卿、张镇周二人,一时间。枪若银龙,漫天梨花,竟杀得杨公卿、张镇周两柄横刀难以寸进,气得这两将是哇哇怪叫。
燕云十八骑也不含糊,截住杨、张二人的亲兵队,奋力冲突,十八人竟杀得对方百余人步步后退,端得是神勇非常。
“杀——”
就在城头相持不下间,禁沟的尽头突然喊杀声冲天,却是郑军大队携大量轻便的云梯猛冲上来,接应杨公卿、张镇周二人。
罗艺大急:这援兵怎么还不来?
“杀——”
就在这时,就住在城下的五千赵军迅速起床、着甲完毕,顺着数条坡道,潮水般冲上城头,便连李靖、刘鸡石、翟松柏等人也一起赶来,立时投入战斗。
这下,杨公卿、张镇周二人顶不住了,他们登城的不过数百人,如何抵得住五千赵军的奋力反扑?一阵惨烈的乱战中,是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而此时,郑军主力依然在数百步外。
罗艺大喜,枪势一紧,缠住杨公卿、张镇周二人,这二人可是王世充的左膀右膀,如果能将这二人留下,那对郑军士气的打击将是致命性的。
杨公卿、张镇周二人这时想撤啊,然而,却被罗艺死死缠住,一时难以脱身。
眼见得四周赵军越聚越多,而郑军主力还一时接应不上,二将心慌之下,也是急了眼,张镇周怒吼一声:“杨兄,我拦住此人,你赶紧先走。”
“不行。”
杨公卿怒道:“我杨某岂是贪性怕死之人,要走一起走。”
“哼!”
罗艺冷笑一声:“想得美。一个都别想走。”枪势又是一紧,越发死死缠住二人。
张镇周‘霍霍’猛劈几刀,暂时赢得一丝喘息之机,怒道:“杨兄,你难道想我们都死在这里吗!?你快先走,我自有脱身之策。”
杨公卿一咬牙,他也是知道,如果他们二人都丧命在此,那郑军麻烦就大了,厉喝一声:“好,那我先走,你自己小心。”
“放心吧。”
张镇周暴吼一声,刀势一盛,奋不顾身向罗艺狂劈数刀,罗艺无奈,只好先顶住张镇周。
杨公卿趁机转身便走,在十数名亲卫的保护下杀开重围,顺着一架云梯逃了下去。
可恶!
罗艺怒了:既然跑了杨公卿,就拿你张镇周祭旗。银枪急刺,便见寒光暴闪,枪枪不离张镇周要害。
张镇周武艺虽然不俗,但要分跟谁比,比起罗艺这等天下数一数二的猛人来,自然是处于下风,不过片刻,一声闷哼中,肩膀便中了一枪,血流如注。
罗艺大喜,枪势越发急了,那凶猛的架势,直恨不得捅张镇周一个透明窟窿。
张镇周暗暗叫苦,他说有脱身之策,其实是骗杨公卿的,但他并不后悔,王世充待他不薄,今日若是一死,也算报达了王世充对他的知遇之恩了。
想及此处,张镇周刀光一盛,猛劈向罗艺,竟是刀刀拼命,毫不顾忌防守。
罗艺大怒:都死到临头了,还敢嚣张!挺身迎敌,枪若飞电,力战不退,很快,张镇周一股拼命的气势渐渐耗尽,汗流浃背之下,刀势不觉便慢了下来。
“着!”
罗艺大喜,手起一枪,正刺在张镇周大腿之上。
“啊——”
张镇周惨叫一声,血流如注中,身体一直趔趄,几乎站立不住。
罗艺兴奋极了,便要赶上一步,一枪捅翻这张镇周,今日若能格杀此人,不啻于奇功一件。
然而,就在这时,张镇周仅存的十数亲卫见主将形势危急,拼命舍了其他敌人,奋力扑向罗艺,厉声大呼道:“将军,我们拦住此人,你快走。”
张镇周心中一横,便要逃窜。
“拦住他!”
罗艺怒吼一声,枪势一急,连续击杀数名张镇周亲卫,却一时赶将之上。
幸亏还有十八骑,十八人飞速扑上,截杀张镇周,张镇周一见不妙,知道若是被截住,那是必死无疑,簸着一条腿,疯狂冲到城墙边,竟一头跳了下去。
十八骑吓了一跳:这老家伙不要命了,这里离地可是十几米高,这样跳下去,岂不摔死了!?纷纷赶到城墙边,向下一看。
便见张镇周‘扑通’一声坠落在城下,口中立时‘哇’的喷出一股血箭,而且腿似乎折了,连挣了几下也没站起,却还奋声道:“快,撤退,撤退——”
郑军死士大慌,赶紧救起张镇周,向山坡下狂退下去。
“可恶!”
这时,罗艺也杀尽张镇周亲兵,赶至城边,见得此等情景,气得猛一捶城垛:娘的,煮熟的鸭子也能飞了,真他娘那个郁闷啊!
“放滚木、擂石!”
这时,李靖也率军剿清了城上的残余郑军,立时下令‘欢送’郑军,一时间,城头滚木、擂石砸落如雨,沿山坡轰鸣而下,残存的数百郑军死士立时一片残嚎。
可怜,王世充摧动数万残军主力刚冲至城下一百余步,正好撞着狼狈溃逃回来的杨公卿:“陛下,没希望了,速退吧。”
王世充正在犹豫,无数滚木、擂石从潼关上滚坡而下,砸得正爬坡的郑军主力一阵人仰马翻,张镇周这时也被几名郑兵架住,气息奄奄的逃了回来。
见实在没机会了,王世充只好下令撤军,在赵军的‘欢送’下,狼狈逃回军营。
“呼——”
李靖长出口气,走到罗艺近前,笑道:“子延,没有受伤吧?”
“没有。”
罗艺摇摇头,一脸郁闷道:“只可惜,那让张镇周、杨公卿逃了。”
“呵呵,”
李靖微微一笑:“没关系,会有机会抓住他们的。今晚多亏有你在,不然还真危险了,本将先给你记一大功。”
“谢大将军。”
罗艺这才好受些:“对了,大将军,为免郑军故伎重演,以后还得加倍提防才是。”
“不错。”
李靖点头道:“从明日当,值哨当再加一倍,彻底断了郑军念头。”当下,便命赵军战士打扫战场,救治伤患。
“大将军,”
罗艺犹豫了一下道:“听说陛下正攻打长安,但却颇为不顺,恐怕三日内是很难下城了。您真的有把握在十天内破了那王世充吗,现在可是已过去三天了。”
虽然李靖再三保证,但罗艺还是有点不放心,毕竟,万余人要破敌十万,还要在十天内,怎么听都像是个美丽的神话。
要知道,王世充和十万郑军可都不是吃素的。
“本将知道。”
李靖微笑着点点头:“放心吧,十日内,必破王世充,届时还有用得着子延之处,还望奋力相助啊。”
“请大将军放心。”
罗艺奋然点头,心中多少又放下点心,不过,却是十分好奇:大将军究竟有何神机妙算呢?令人期待啊。
……
却说王世充,灰溜溜地退回军营。
此时,张镇周已伤重晕迷,王世充大惊,急令军医抢救,自己则和众将焦急的侯在帐外等待消息,心中郁闷不矣,今晚可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了。
良久,军医才从帐中出来。
“怎么样,”
王世充急忙上前:“张爱卿伤势如何?”
“回陛下,”
军医一脸忧虑道:“张将军伤得极重,肩上、左腿各中一枪不说,而且,大概是从高空坠下,两腿尽数折断,内腑也受了不轻的内伤,虽然无性命之忧,但是,半年之内,恐怕都休想康复了。”犹豫了一下,又道:“而且,就算康复了,这两条腿恐怕也难像以前那样行走自如,说不定会瘸!”
“什么!?”
王世充眼前一黑,这损失可大了。
众将也是大惊,杨公卿更是心如刀绞,张镇周落得这样,可都是为了掩护他啊,拼命忍住泪水,连忙哀求道:“军医,张将军这腿难道就没办法了吗?”
“没办法。”
军医苦笑道:“伤得太严重了,要想没有一点后遗症,除非是华佗再生,扁鹊再世。”
一时间,哑雀无声,所有人都绝望了:一个瘸了腿的将军,还怎么上战场?这不啻于宣告了张镇周军事生涯的终结,对一个将军来说,这是何等的残酷!
“唉——”
王世充痛苦地长叹一声:“是朕之过也,朕不该让镇周去冒这次险啊。”
“陛下,”
杨公卿哽咽道:“这如何怪您?自古以来,瓦罐难免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这都是张将军的命啊。”
杨公卿一哭,诸将也哽咽起来,张镇周在郑军中,威望卓著,如今落得这般下场,让诸将难免有些兔死狐悲、哀伤不矣。
“都别哭了。”
王世充也是目中含泪:“此事不许告诉镇周,好让他安心养伤,明白了吗?”
“诺。”
众将黯然领命。
“李靖!”
王世充的眼眸中霎那间泛出一丝凶光:“镇周的伤,朕一定要让你用命来还!”
“不错!”
单雄信也是杀气腾腾:“咱们一定要替张老将军报仇。”
“报仇!”
众将怒吼一声。
……
十一月初一,一早。
郑军便挟恨摆开阵势,再次在投石机和床弩的掩护下,向潼关发动猛攻。
郑军这一日的攻势非常凶猛,一连发动了十数次潮水般的决死冲击,屡屡冲上城头,若非是有李靖、罗艺等大将镇守,虽有潼关天险,却也是悬了。
一直到傍晚,伤亡了超过五千人的郑军这才恨恨退下,留改日再战。
……
此后的数日,郑军日日猛攻,那架势似乎不把潼关夷为平地誓不罢休,但李靖沉着应战,冷静调派,使得郑军的攻击一次次的受挫,只能望潼关兴叹。
转眼间,时间便到了十一月初五。
连攻了数日后,郑军伤亡超过了两万人,筋疲力尽之下,攻势是一日不如一日,而赵军挟天险之利,伤亡却只有三千余人,而且士气高昂。
于是,在李靖看来,决战的时机,成熟了!
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破王世充(下)
十一月初五。
傍晚。
连续数日的攻击皆铩羽而归。这让王世充和诸将都有些沮丧,每个个都在诅咒着该死的潼关为什么如此的奇险难下,连丰盛的晚宴也都有些难以下因。
“报——”
忽然,有一名禁军飞奔入帐:“陛下,门外有赵军使者求见,请令定夺。”
赵军使者?
王世充和众将都有些愕然:郑和赵如今可是敌国,李靖派人来是什么意思?
“请他进来。”
想了想,王世充还是点点头,虽然两军相争,但应有的礼仪还是要讲的,对彼此的使者不能避而不见,而且,他也很好奇,想看看李靖派使者来是何意。
“诺。”
禁军退下,很快,便领着一名精干的使者走了进来。
见王世充,使者便恭敬地一拱手:“小人李成,乃是李大将军的亲卫,见过郑皇陛下。这里有我家大将军的一封书信,还请陛下过目,并与以回复。”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递上。
有禁军转呈上书信,王世充拆信一看,心中大喜,毫不犹豫便道:“你转告李靖,后天一早,朕必率大军在城外相侯,决不食言。”
“好。”
李成显得很高兴:“既如此,那小人便告辞了。”
“嗯。”
王世充点点头:“来啊,送一下赵使。”
“诺。”
有禁军领命,送李成出寨。
“陛下,”
李成一成,众将使忍不住了,单雄信心急道:“李靖在信中说了什么,您一口气便答应了?”
“呵呵,”
王世充哈哈大笑道:“李靖在信中约朕后天一早在关前决战,你们说,朕应不应该答应李靖这个要求呢?”
“什么!?”
诸将一听,俱各愕然不矣,纷纷道:“这李靖疯了,现在潼关之中,撑死了不到一万人,而我军怎么说也有八万之众,以一敌八,他这不是送死吗?”
“陛下,”
杨公卿眉头一皱:“这其中会否有诈?”
“有诈?”
王世充冷笑道:“这几天,斥堠根本没有发现赵军有增兵潼关的迹像。也就是说,赵军最多不过一万人。就算有诈,朕拥八万雄师,难道还怕了他不成?”
“就是。”
诸将一听,可不这么回事,纷纷道:“既然那李靖不自量力地想送死,咱们就成全他……对,替张老将军报仇……”
杨公卿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妥,不过,却怎么也想不出不妥在何处,以八对一,似乎怎么也不会输才是,一时间,便安慰了一下自己,休要疑神疑鬼的。
“好。”
王世充兴奋地拍案而起:“明日休息一天,养精蓄锐,与那李靖决战。朕倒要看看,在绝对的实力面前,那李靖如何翻天!”
“诺。”
众将奋声答应。
帐中,一时洋溢着超极乐观的气氛,没人相信,以八万对一万。郑军会输,那种以少胜多、以寡破众的神话,过去或许有,但绝不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
……
十月初七。
正是李靖与秦冲决定,十日破敌的最后一天。
“咚咚……”
一早,饱餐战饭的王世充便亲率六万战兵倾巢而出,在潼关禁沟口外的平原地带摆开阵势,等待李靖出关决战。
王世充也不傻,这两天,眼睛可是死死地盯住潼关,发现赵军的确没有增兵哪怕一个小卒,那心便彻底的放下了,磨拳擦掌地准备一举将李靖击败。
然后,自然是顺势攻取潼关,与李唐会师。
然而,左等右等,太阳都升上老高了,那潼关竟还没有一点动静,王世充有些恼火:这李靖,不是说决战吗,怎么磨磨蹭蹭的。喝声道:“来人。”
“陛下,”
亲兵大将单雄信摧马过来,一抱拳:“您有何吩咐?”
王世充不高兴地坐在战车上:“派个人去看看,这李靖怎么还不出战?”
“诺。”
单雄信便派了一名禁军,骑马飞奔向潼关询问。
很快,派出去的禁军便回来了,回禀王世充道:“陛下,小人问过了,那潼关上的赵军说。他们起得晚了点,正在生火做饭,请陛下耐心等待一二。”
“好吧。”
王世充翻翻白眼:这李靖,什么名将吗,怎的做事磨磨蹭蹭的跟个娘们一样。只好耐心等待。
接下来,等啊等,又是半个时辰过去了,潼关依然没有一点动静。
郑军有些站不住了。
他们一大早便出来,傻站了一个半时辰了,步兵都穿着四十斤的明光甲,还拿着兵器,累得双脚都有些酸麻,骑兵好点,也坐得屁股沉得慌,左挪右挪。
王世充也坐不住了,火冒三丈道:“雄信,再派个人去问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