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回明末当皇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天早上他们又送来一大堆这样的牌子,这就是清点和记录士兵的数量和身份要用的,我就知道上面马上要派兵过来了,于是带着他们几个按照图册上的名单将这些铭牌一一清点,以后也好发放。”

项玉问道:“这名单上有多少士兵?”

张聪看都没看,直接答道:“统领,一共有1467人,算上我们六个加上统领你自己,一共1474人。”

项玉心里微微有点失望,万礼的部下至少有两万人以上,不想划到自己麾下才1400人,不过这也好多了,总比一个没有的强,他点了点头。

张聪又说道:“统领,厦门那边说明天士兵们就会过来,让我们清点好人数之后将所需的军械和衣甲都报上去,我到时候想带一两百名士兵跟我一起进城领这些用品,你看能不能?”

项玉知道他是想要自己给他调一些兵,他对于明军的军队编制并不是十分了解,于是说道:“把人给你也没什么问题,不过我这段时间头昏脑涨,很多事情都记不住,你给我出出主意,看看这一千多人怎么分好。”

张聪之前就见过项玉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这时候也不做多想,当即回答道:“我们营人数不满两千,可以编制成十四个百人队,每一队设置一名百户,一百户下面再设两个旗,一旗五十人。”

项玉听后心里连连摇头,心想按照百户编制实在是太混乱了,人数又少,到时候打仗拍几个百户去他们之间说不定还会互相牵扯,这样实在是不利于作战,更何况他从现代过去,对于显得的编制更加熟悉,对于明朝的军队编制十分头疼,只是这时候当然不能直接将现代军队的那一套全部照搬,因为现在还是冷兵器时代,虽然还有少量火器,但是毕竟是以冷兵器为主,冷兵器时代讲究的就是大兵团作战,群体优势,编制一个班、排完全没有意义。

项玉想了一下,对张聪说道:“编成14个百户显然是不行的,我们营过几天就要去泉州府和清军作战了。”

张聪一惊,失声道:“要和清军作战了吗?”

项玉这时跟张聪两人是在营帐的一边在说话,刘阳邓明等人还在整理那些铭牌,这时他们听了张聪的话,纷纷转过头来,李权说道:“统领,我们又要去打鞑子了吗?”

项玉见他们神色,知道他们的心事,于是说道:“也不一定会打仗,其实就是去一个地方驻守,清军打不打来还不一定。”

项玉是现代人,这时的中国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满汉一家了,所以不会故意称满清为鞑子,不过明军这时都只当满人是关外的蛮族,不仅口里面称他们为“鞑子”而且心里面也十分看不起他们。

张聪看了一眼项玉,知道他并没有说实话,不过他显然是不能把这话说出来的,于是问道:“不知统领对于军队的编制可有不同的安排?”

项玉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可以在百户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兵力介于百户和千户之间的编制,比如说增加一个大队,五哥百户归为一队,设置大队长一名,这样的话我们营一共可以有三个大队,但是统制的身边必须也有一支部队可供调动,所以暂且设置两个大队,剩下的人编为一个直属队,专门听令于我,你看这样如何。”

项玉的方案只是增加了一个大队长的职衔而已,张聪虽然心里微微不解,不过这样做的确可以加强部队间的指挥和调度。

“统制你的这个想法应该可行,不过还是要道军司监去做一项汇报,将这项改制记录在案,兵部那边也要备案。”张聪显然比较谨慎,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有些事情还是必须要做。

项玉点点头,说道:“你说的不错,这件事情确实要办,我会自己去一趟军司监,把这件事情处理好,眼下有一个问题,你给我参考参考。”

“统制你说,我一定知无不言。”

项玉笑了笑,看了邓明李权几人,说道:“眼下士兵们还没有到,不过我必须提前将各个军职都提前任命好,这支军队必须牢牢的掌握在我的手中,一定不能形成国中之国,军中有军的现象。”

张聪点了点头,问道:“不知统制心里可有任命的名单?”

项玉摇了摇头,说道:“我身边目前就你们几个人可以信赖,这有些军职自然是由你们几个担任我才比较放心,不过我对你们几个人的能力都不太了解,这件事不好处理。”

张聪想了一下,这才说道:“张三亮为人比较沉默,但是也恰好比较稳重,他之前也是一名百户出身,统制你可以让他重新做回百户。”

“我看可以直接让他当一名大队长,剩下的刘阳要跟在我的身边做我的亲卫好了,李权邓明也都放出去了,他们两个可以做一名百户,剩下的一名大队长我想让你来担任,这样的话部队都掌握在我所信任的人手中,到时候指挥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张聪微微一怔,似乎没想到项玉会把另外一名大队长之职交于自己,他微微有些担心,说道:“统制,这样做会不会让那些新来的人不服?他们之中可能有一些千户百户之类的将领也不好说?”

项玉哈哈一笑,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一字一句的说道:“我不管他们之前是做什么的,来了我的营中,就必须服从我的军令,否则就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张聪放过这个话题,问道:“统制,我们营目前还没有名字,不知统制大人心中可有计较?”

项玉喜欢读三国演义,对于高顺的那个陷阵营十分推崇,于是说道:“我们营中都是步兵,就叫陷阵营好了,陷阵之至,有死无生!你看如何?”

既然项玉心中已经有想好的名字了,张聪自然不会出言反对,于是说道:“卑职没有意见,陷阵营这个名字很好了。”

第二天一早,项玉便先行去了厦门城,道军司监将陷阵营改编制和命名一事做了记录。等他回了大营,却看见营内此时等候有大批士兵,士兵们聚集在校场,张聪此时正在台上大声说着什么,底下士兵乱糟糟的一通,并没有几个人在用心听他的话。

项玉看了一下校场四周,只见邓明李权张三亮几人都在维持秩序,校场内的士兵这才不至于到处乱跑,不过三人显然也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士兵们的秩序还是很乱,纷纷在底下议论,甚至有几人还在人群中间打起架来,很快便被周围的士兵围成一圈,几名士兵高声吆喝着拿出碎银子要压其中一人赢,别的士兵纷纷涌上去要去下注,场面更加混乱了。

项玉见刘阳坐在一堆麻袋上面,手里握着一把花生米,正不停的往嘴里送,他懒洋洋的看着校场上的乱局,并没有想要出去维持的样子。

项玉走上前,重重在他头顶上敲了一下,刘阳回头一看,见是项玉回来了,一把将手中剩下的花生塞进嘴里,含混不清的说道:“项统制你回来了,张大哥他等你半天了!”

ps:从今天开始起,每天两章了,之后是不是加更,要征询编辑的意见,大家多多收藏支持吧!谢谢大家了!

第十一章整顿乱军(一)

项玉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怎么一个人躲在这里,也不去帮帮你张大哥?”

刘阳摸了摸脑袋,小声嘀咕着说:“张大哥说我守着这营门就可以了,不用管他们的。”

项玉向前走去,刘阳连忙跟在了后面,项玉问道:“你张大哥让你等我有什么事吗?”

刘阳摇了摇头,说道:“张哥只让我跟你说让你一回来就去找他,别的就没说了。”

项玉径直的上了校场上面的高台,张聪早就看到他了,这时连忙行了一礼,说道:“统制大人你回来了。”

“现在是什么个状况?”项玉省去了很多话,直接问道。

“情况不太!”张聪说道。

“人数是对的吗?”项玉接过他手中的名册,随手翻看起来。

“少了五人,其他的人都来了。”

项玉眉头一皱,名册上确实有五人的名字被圈了起来,显然张聪说的五人没来就是说的这几人了,项玉看了一眼,暗暗记住了这几个人的名字,又将名册交还给了张聪。

他看了一眼校场内乱哄哄的士兵,心里一阵微怒。

张聪见他脸色不悦,连忙说道:“这些人应该是受了那几人的指示,这才要在营地里面这样闹腾,统制可以抓住几个略施惩戒,相信就能镇住他们了。”

郑成功的部下军纪还算严明,不过也有许多宵小之辈混在其中,因此不时出现一些劫掠百姓的事件发生,项玉显然不相信明军的军纪。他命刘阳前去击鼓。

校场两边放着四顶大鼓,刘阳拿起鼓槌就用力敲打起来。

士兵们见有人敲鼓,纷纷停下来向台上看去,项玉大声喝道:“尔等身为军士,却在军营之中行这等市侩之事,你们眼中可还有我这个统制?”

士兵们见他身穿的是一件统制铠甲,这才发现自己统制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项玉身上的这身铠甲是之前到军司监时领到的,他向台下扫了一眼,见有些士兵微微低下了头,不敢和他对视,心里放心了几分,看来还是有人是心存畏惧的。

“所有人听令,围着校场给我跑十五圈,跑完之后到营外列阵等待。”项玉大声令道。

场上一些胆小的士兵这时开始沿着校场跑了起来,校场周长约五百步,十五周就是七千五百步,按照今天的长度计算大约是一万米左右。这个距离对于普通人来说跑起来有些吃力,但是对于职业军人来说又是太过简单,但是这时是明朝,军队中并没有长跑训练这一项,因此这个距离对于士兵的体能来说也是一个考验。

较场上起初只有两百来人一听到项玉的命令就开始跑了起来,剩下的人有的不屑有的观望,有的犹豫不决,围在中间聚赌的那群人只是看了一眼,便又接着去压他们的注了,再也不管场上发生的事了。

不过那些之前观望和犹豫的人当中,也陆续有些人加入了跑圈的队伍之中了,不多久第一批开始跑的士兵已经跑完了十五圈,陆续出了校场,向着大营外面走去,项玉估算了一下,这时大约已经过了差不多半个时辰,场内仍有近半数的士兵没有动身。

项玉随即大声喊道:“从现在开始跑的人由十五圈增加到二十圈!”

地下的士兵一听他这话,纷纷炸了锅,议论纷纷,他们本来就不想跑,这时听见项玉增加了圈数,一部分士兵心里反而软了下来,心想再不跑等会可能增加到二十五圈、三十圈,那时再跑就要了老命了。于是又有一部分人开始围着校场跑了起来,他们一动,带动着另外一部分士兵跟着动了起来,不到一刻钟,校场里面还未动身的士兵只剩下三百来人。他们仍自顾自的,对于项玉的话不作理会。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场内跑圈的士兵纷纷跑完出了营门,校场里面静了下来,之前一直闹腾的士兵这时也纷纷停了下来,他们把目光投向项玉,不知道他接下来要做什么。

项玉扫了一眼台下的这些剩下的士兵,侧过头对着张聪点了点头,张聪便下了台,向着校场外面走去。台下士兵们的注意力都在项玉身上,虽然看见了张聪出去,但是他们并不认识张聪,见他穿的是一身普通士兵的衣服,也没有过多关注。

项玉缓缓开口,声音不大,但是在台下这群士兵听来却不啻于晴天霹雳,只听他说道:“从现在开始,想要出校场的大门,台下的各位恐怕要辛苦一下,围着校场跑上个五十圈了。”

台下士兵一片哗然,有的不屑,有的震惊,有的担忧,中间那群之前一直在打架押注的士兵这时对视一眼,纷纷向着校场外面走去,他们一走,后面便立刻跟上了一大批士兵,项玉看了一眼,这群人大约在两百来人,他扫了一眼剩下的七八十名士兵,问道:“你们是要跟着他们出去呢?还是现在开始跑步呢?”

他这句话说完就不在看他们,这些士兵你望着我我看看你,最后一咬牙,绕着校场开始跑起来了。

再说那群要离开校场的士兵,他们旁若无人的向着校场外面走去,项玉微微一笑,也不出手拦阻,任由他们离开的样子,这群人更加放心了。不料还未到营门,便见到外面站着几排端着长枪和弓弩的士兵,这些人手里并没有兵器,遇到这样的军队自然是不敢抵抗,外面的那群士兵端着长枪和弓弩一步步想前,逼迫着这群士兵回到了校场,之后将他们围在垓心。

张聪这时也回到了项玉的身边,项玉冲他点了点头,示意他干的不错。

原来这群士兵是项玉进厦门城时从军司监哪里带回来的,这件事早在船上他便跟郑成功提过要求,郑成功知道给他的时间不多,为了他尽快的能够控制住手底下的军队,便同意了调一支部队给他,他从厦门回来之后便将这这部队调到了营外待命。

之所以让校场内的士兵跑步,就是为了找出那些真正藏在军队里面的毒瘤,这些人平日里面蛮横霸道,不守军纪,日后到了战场也不会听从军令,留着他们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隐患,于是便让士兵们跑步,最开始就跑的士兵显然是那类比服从命令,比较听话的士兵,这些士兵占了大多数,他们将是这支部队的基础。

后来他将距离定在了二十圈,又有一部分士兵加入了跑步的队伍,这样的士兵虽然没有第一批士兵那样听话,但是总归是会判断形势,而且不至于违抗军令,这类士兵也是可以用的。

剩下的就是最不讲军纪,最令人头疼的一类士兵了,这样的人项玉本来一个都不想要,全部将他们撵出军营算了,但是几天之后他的军队就要上前线跟清军作战,能保留多少兵力就尽量保存吧。于是也给了这群士兵一个机会,他便将圈数增加到了五十圈,如果这样的士兵真的肯去跑这五十圈的话,至少会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以后不敢那么随随便便就不服从军令了。

项玉心里也知道他这五十圈一说出来,那些打定主意不服从他的人必定会跳出来,这里是军营,他们自然不敢对自己动手,不过极有可能会离开军营,于是便让张聪出了校场到营外统制守军,要将这群人逼迫回来。

项玉这时也不着急,他看了一眼场上正在跑圈的士兵,这些士兵这时大多已经快要跑完了,他耐心的等待,又过了一刻钟,场上跑步的士兵都已经跑完勒五十圈,精疲力尽的出了校场。

项玉看着台下的那群士兵,努力用威严的声音说道:“兵不听令,是为违抗军令!张聪!”

张聪连忙道:“末将在!”

“依照军令,不服军令者该当如何?”项玉问道。

“启禀将军,不服军令者依律当斩!”张聪显然明白了项玉的心思,配合着说道。

“嗯,本将知道了,本将再问你,若有逃兵,此罪如何处理?”

“回将军,若有逃兵,则一律杖责二百,若在战场之上,则可当阵斩杀!”

项玉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尔等不服我军令,是为违抗军令,私自出营未经我允许,是为逃兵,依照大明军令,两罪并罚,诸位都是死罪,本将可以现在就斩杀尔等!”

士兵们这才露出了惊慌的神色,许多人都将目光头像了站在前面的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

项玉一见之下便明白了这人或许是这些人的头目,于是指着这人道:“卫兵何在!”

等候在一旁约有三十来人,这时一齐大喊:“在!”

“将这人给本将拿下,斩了!”项玉把心一狠,指着这名壮汉说道。

卫兵们齐声道:“诺!”

一起向那壮汉走去,这人这时也不再镇定,眼见着几十名士兵向自己围过来,他抡起身旁一名士兵,举过头顶,向着迎面的卫兵砸过去,砸翻了其中三人,跟着一跃而上,从地上摸起一杆长枪,挥舞起来。

ps:下午的那一章定在21:00左右了!大家动动手指,收藏本书吧!

第十二章整顿乱军(二)

这壮汉这时以命相搏,长枪武动,一连刺伤了好几名卫兵,刘阳在一边看的大怒,大喊一声“闪开”便冲进了卫兵中间,那壮汉见他靠近,一连向他猛刺几枪,刘阳一一躲过,这时又见到他的长枪刺向自己胸口,于是侧身一闪,右手抓住枪杆,左手从上往下一劈,枪杆应声而断,那壮汉看着手中剩下的半截枪杆,愣住了,刘阳一把揪住他的衣襟,背身一摔,江浙人硬生生摔在地上,昏了过去。

卫兵上来将这人拖到一边,看向项玉,项玉一挥手,卫兵们便拔出长刀,只见刀影一闪,这壮汉便身首异处。

项玉看了一眼台下众人,见他们眼中都流露出恐惧的神色,于是说道:“现在有谁不想死的,可以围着校场跑五十圈,跑完之后我便不再追究你们的罪责了,不愿意跑的,我只能依法处理了。”

士兵们这时惊疑不定,一些胆小的士兵开始围着校场跑了起来,最后只留下十几人,这些人看着项玉,眼中似乎含着极大的仇恨,最后还是跟着众人开始跑了起来。

张聪上前,在项玉耳边小声说道:“统制,你看这些人怎么处理,留下来怕是迟早要出祸患。”

项玉点了点头,知道他说的不错,于是对他说道:“这些人都是汉人,我已经杀了一人,不想在多杀了,你看有什么办法处理?”

张聪看了一眼这十几人,咬咬牙说道:“统制大人,卑职劝您还是将这些人处死,不然这在场的两百余人只怕是日后镇不住的。”

项玉叹了一口气,说道:“那就交给你处理了,我先去营外了,你处理完之后就到营外来。”

项玉说完便下了高台,耽搁了几个时辰,军队这时的人数都没有清点好,衣甲武器也没有发放,每个百户和大队的人数也没有确定下来,这些一弄完只怕今天的时间也都用尽了。

项玉走出营门一看,之前那些跑完步的士兵这时已经都列好队集结起来了,不过这队列看上去十分奇怪,一些队列很长,足足站了上百人,一些队列却又很短,里面还不到十个人,他略一思索便明白了过来,这些人都是按照之前的编制列队的,所以才会出现人数上这么大的偏差。

这时张聪走了出来,项玉从他手中接过名册,看了一眼,随即大声念道:“卢龙,范阳,刘密、李天心,杜玉龙·····”他一连念了十几个人的名字,这些人随即出列听令,项玉讲名册交还给张聪,对这十几人说道:“你们十三人原本就在军中担任百户一职,如今即来我陷阵营中,还做你们的百户,我将任命你们为我陷阵营的十三名百户!”

这十三人是项玉挑选出来的,之前在军队的表现还可以的他才放心,毕竟身边信得过的人太少,张三亮和张聪都去当了大队长,剩下几人就留在身边好了,项玉也不打算派他们去当底下的百户了。

张聪随即将他们的百户一一宣读,按照名册上的顺序每队挑选出一百名士兵,再选出五哥百户组成一个大队,项玉在一旁听着,还是感觉这种百户军职听着很别扭,以后一定要改变它。

花了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终于将这一千多名士兵打撒分到各个百户之中,项玉从厦门带回来的那支军队就不用整编了,直接划归他的直属队,这批军队他更加信任,装备也是最好的。不过人数并不多,只有两百多人。

这样一来,整个陷阵营一共有士兵1578人,十三名百户,两个大队长,项玉让张聪带人去城中领军械,自己让人把这些士兵集中在校场上。

他登上高台,扫了一眼校场内的士兵,校场的地面上还残留着一片片的血迹,士兵们见这位新长官手段狠辣,这时都提心吊胆,丝毫不敢乱动,一个个都按着队形站的整整齐齐。

项玉知道士兵们是畏惧自己,这并不是他所想要的效果,不过眼下时间紧迫不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只怕他是接管不了这支军队了。

“我知道你们之中很多人都不服我!”项玉在台上踱着步,大声说道。

“不过这些目前我不在乎,你们服我也好,不服我也好,都不管,你们畏惧我,害怕我,害怕我杀人不眨眼的手段,畏惧我清理异己的决心!这些我都不在乎!”

“你们知道我在乎什么吗?”他停下脚步,看着台下众人,众人都大气不敢出一口,怎么敢回答他的问题。

“我在乎的是你们还能不能上战场,还敢不敢跟鞑子作战!你们看看你们的样子,那有一个兵样?怎么,就打了一次败仗就都成了缩头乌龟吗?都把魂儿给丢了吗?不错,之前我们是在南京城下打了败仗,不仅是打了败仗,而且是大败,连万将军,陈将军他们都死在那里!我们的很多兄弟也都永远的长眠于江北的故土。”项玉的话勾起了众士兵的回忆,不少士兵仍是记忆犹新,不自主的想起那场惨烈的厮杀。

“但是,你们想想我们打仗是为了什么?”

“为了吃饱饭不挨饿!”一名长的黑瘦的士兵大声回答道,众人都是一副想笑不敢笑的神情。

项玉看了一眼这名士兵,大声说道:“这名兄弟说的不错,当兵是能够解决吃饭的问题,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饭是谁给我们的?”

“我知道,是后勤营的兄弟们运给我们的!”士兵们见项玉没有责罚之前那个回答的士兵,这时候稍稍大胆了一些。

项玉笑了笑:“这位兄弟你只说到了表面,这粮食虽然是后勤营的兄弟给我们送来的,但这粮食并不是他们自己种的,他们的粮食又是从哪里来的?不错,弟兄们可能已经猜到了,我想在场的大多数兄弟都出身于各乡各村,都知道这粮食是老百姓们种的,然后国姓爷派人去收粮,老百姓把粮食交到我们手上,这才使我们不至于挨饿。不过这粮食可不是白拿的,老百姓忍饥挨饿把自己手上不多的粮食给了我们,就是想我们能够保护他们,守卫他们,可是眼下,江北的耿精忠马上要打过来了,他们一来,首先遭殃的就是那些给我们纳粮的老百姓了,耿精忠手下都是一群如狼似虎之辈,他们就像蝗虫一般,打到哪里便抢到那里,如果我们不能阻止他们,那么不知又会有多少老百姓会遭殃,所以你们记住,我们当兵是为了保护我们的家人,保护我们脚下的土地,保护我们的国家!”

台下的士兵们并没有激起多大的反应,项玉微微有些尴尬,心想自己这番话说的正是太差了,自己都不满意怎么感动别人。

于是便不再说了,安排士兵们熟悉自己的编制和营地,这时武器和衣甲都没有运回来,也无法操练,于是先通知火头营先做饭,吃完之后再发装备。

项玉来到自己的大帐,见账内有一名士兵正在整理文书,他心里微微诧异,难道这是张聪给自己安排的文书么?

那士兵见他进了大帐,连忙上前行礼:“统制大人,卑职是张将军安排过来的文书,以后大人有什么事情可以叫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大人解决的。”

项玉点了点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他径直坐在案前,随手拿起一卷文书问道。

这文书长得十分瘦弱,面相白净,身穿一件白色儒袍,头戴一顶黑色锦帽,看上去不到二十岁,衣服也显得空荡荡的。

“回统制大人的话,小的名叫何安,今年十九岁,湖北襄阳人。”文书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项玉“嗯”了一声,低头去看手中的这份文件,这时兵部通过军司监发来的,一份调兵文书,项玉简单的看了一眼,内容跟他预想的差不多,调陷阵营去泉州府支援泉州守将周全斌,不过上面的时间是十月六日,这时的时间是九月二十八了,看来时间又提前了,除去路上将要花费的两三天时间,留给项玉整军的时间不到五天。

项玉放下文书,一边揉了揉脑袋,一边想有什么办法能尽快的将部队运转起来,这支部队眼下有很多问题,大多数人都是刚刚经历了南京城的惨败,又被清军一阵追杀,这时心里大多会有一些恐惧,这恐惧既有多战争的恐惧,又有对清军的恐惧,不消除士兵们的心理障碍,只怕真的到了战场之上他们会一触即溃,那就是有再多人都没有意义。

何安悄悄端上一杯茶,放在项玉的案头,账内没有桌椅,项玉盘坐在一张凉席上面,面前的桌案也不算高,他端起茶来喝了一口,只觉得这茶十分清凉,显是已经泡好有一阵子了,他看了何安一眼,何安正在一副行军地图上做标记,并没有发现项玉再看自己,这时做的十分认真。项玉心里对这个文书的映像不错,看他的样子像是在军队里面呆的时间不短,这正好可以帮到自己。

ps:第二更送到,编辑的意见是一天更4-6千字,更得太快会没有基础就出了新书期,所以我最多每天两更了,我也不想把每更得字数压低到一章2000字,所以一天只能两章了,大家多多支持哈!

第十三章改编火器营

没过多久,张聪就带着士兵将陷阵营的装备军械都运回来了,士兵们吃完晚饭便在军营内的校场集合,按照编制领取铠甲和武器。

明军部队中都装备有火器,陷阵营也领到了一部分,项玉拿起一杆火枪看了看,这把枪应该是早期的火绳枪,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军装备的鸟铳射程可达120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不过后来在于清军交战的过程之中发现火绳枪有几个缺点,第一个就是火绳枪的射程太近,虽然可以打到120米,但是弹丸的有效杀伤射程却不到五十步,折合今天越80米的距离,而同一时期清军的复合弓的射程却可以达到120步,超过180米,而且骑兵兼具速度优势,因此明军跟清军作战胜少败多,只有边军还有一战之力,南方的明军皆一触即溃,而南方的明军恰恰装备火器较多。

其实明朝后期赵世祯就于万历二十六年创制了比鸟嘴铳射程更远的火绳枪,称之为“鲁密铳”。这种铳加长了枪管,重量略大于鸟铳,射程远可达一百步(150米),威力大,在结构上更优于鸟嘴铳。故《武备志》说:“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同时还研制出当时最新式的火器“掣电铳”和“迅雷铳”,前者兼具西洋铳和佛郎机的优点,后者并有鸟铳和三眼铳的长处。

火器之所以在南方装备的比北方普遍,很重的一个历史原因就是之前的倭寇之患,火绳枪在十六世纪传入日本后被日本人仿制,之后又加以改进,称之为铁炮,这种武器在倭寇中也有装备,当时明军缴获之后便根据日本的“铁炮”研制出了火绳枪专门装备给神机营,只是这种武器在北方作战不力,松锦大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