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清之祸害-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十年都不一定值得开发,除非他能把铁路修过去。另外无非就是战略上骑在印度的头顶上,但他从来就没想过从那里向印度进攻,他都已经占领加尔各答孟买了居然还想从青藏高原南下也未免太夸张了点。
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继续在佛祖的光辉照耀下,过他们那种古老的生活去吧!
不要给他们任何现代文明。
不要给他们任何知识。
就让他们在****农奴制的泥沼中沉沦下去吧!
彻底遗忘这片土地 。
这就是毁掉他们的最好方法。
至于逃跑的胤礽……
“给南京发报,让外交部派个使者去告诉巴哈杜尔。沙,让他立刻派兵把胤礽和胤祐抓住然后给朕送来,给他一年时间,如果一年后他没办到,那么就别怪朕出兵自己抓了!”
杨丰紧接着说道。
这时候莫卧儿帝国的著名皇帝奥朗则布刚死没几年,他的儿子巴哈杜尔。沙一世继位,前者在位时虽然把莫卧儿帝国推上了鼎盛的巅峰,但晚年也已经可以说风雨飘摇了,不但欧洲殖民者纷纷扩张自己势力,而且地方上印度教和锡克教徒反叛不断,包括马拉特人的势力也日渐强大,可以说给巴哈杜尔。沙留下了一个纯粹的烂摊子。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莫卧儿帝国急剧衰落下去。
然后他们仅仅用了三十年时间,就由一个统治几乎整个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甚至还有部分阿富汗的强大帝国,急剧萎缩到了只剩不足五分之一的领土,又过了不到十五年就还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了。
但现在英国人离开了。
那么原本应该由英国人扮演的角色,也就只能由杨皇帝来扮演了。
让巴哈杜尔。沙把胤礽送来,只不过是走一个程序而已,主要是这段时间杨丰还得先把英国和荷兰的殖民地顺利接收,这些殖民地分散在印度的海岸上,要是现在就跟莫卧儿帝国闹翻,会对接收造成影响。过一年时间这些地方也就全部完成军事上的部署了,那时候要是巴哈杜尔。沙还没把胤礽送来,那么明军就可以自己动手,打着去抓胤礽的旗号从加尔各答直接北上先把孟加拉切出来吞掉。
如果巴哈杜尔。沙把胤礽送来……
假的,毫无疑问是假的。
居然敢欺骗皇帝陛下,那还不打丫的!
总之他送来或者送不来其实并不怎么重要,反正他无论怎么样都是要挨揍的,先揍一頓然后再逼着割地赔款,这样多玩个三五回印度也就差不多被一块块蚕食干净了,这个国家毕竟有点太大了,而且人口也实在太多了,真要算起来,实际上人口甚至有可能超过大明,这样的国家一口吞下太麻烦,最好的办法就是一块块蚕食掉。
“陛下,西域战场上是否继续向前进攻?”
贺锦在一旁问道。
“西域?咱们的军队已经到哪儿了?”
杨丰看着地图问道。
“这里,骑兵五旅追击哈萨克人到达这里,外伊犁山西麓,古时候这里应该是唐朝碎叶城。”
贺锦指着地图说道。
“碎叶。”
杨丰有些感慨地看着地图,他发现自己好像已经完成中国意义上的大一统了,中国在西域统治的极限也就是碎叶,而向北的北海早已经收入囊中,向东中国的统治极限也就是台湾了,向南直接统治的极限应该是旧港宣慰司,这个就更不用说了,那儿上大明镇南省旧港府。
可以说,他的tong一大业已经完成。
“那就,那就先停一下吧!毕竟后勤线拖得实在太长了。”
他感慨地说。
第三九零章 自古以来
“这城里怎么光是些女人啊?”
杨皇帝拄着手杖,漫步在空荡荡的宁夏城内,看着两旁那些战战兢兢的老弱妇孺,一脸纯洁地说道。
这里面的确绝大多数都是女人,就算有几个男的,那也都是些还没一米高的小屁孩儿,可以说成年男人几乎看不到,别说是青壮年了,就是老头儿都看不见,全都是女人和小孩儿。她们一个个趴在地上正不由自主地哆嗦着,有几个女人还用力捂着身旁小孩儿的嘴,防止后者哭出声来,同时用惊恐欲绝的目光偷看着杨丰,就好像皇帝陛下身后万丈血光周围鬼魂环绕脚下白骨如山般,散发着来自幽冥地狱的寒气。
呃,这的确是他在这些人心中的形象。
“陛下,这里都是些逆党的家属,男人跟着奴逆对抗朝廷死在战场上了,剩下的只有这些女人和小孩儿了,陛下仁慈,赦了她们附逆之罪,这次听说陛下巡幸至此,都跑出来争着向陛下谢恩呢!唉,说起来这都是那奴逆造的孽,那奴逆不但逼她们的男人上战场当炮灰,而且战败后还迁怒于她们,结果把剩下的男人都杀害了,若不是朝廷大军赶到,说不定就连她们也要葬身那鞑子的屠刀下!”
他身旁宁夏知府一脸悲悯地说道。
就在同时知府大人向旁边警察局长一使眼色。
和内地自选地方官的制度不同,在这种目前依然属于军管状态的府,地方官员都是由经略使府提名几个人选,然后交给杨皇帝进行考核再任命的,只有在圣旨解除军管后,才拥有地方自己推选官员权力,而这位知府大人,实际上就是一名因伤退役的军官。同样他任命的的警察局长,也是当初他当明军营长时候一名负伤退役的手下,后者迅速明白了他眼色的含义,立刻朝着那些老弱妇孺一瞪眼,脸上当年屠城时候留下的伤疤,让这家伙的面孔越发狰狞。那些老弱妇孺吓得赶紧以最快速度趴在地上,一边不停磕头一边向着皇帝陛下感谢不杀之恩,中间还夹杂着不少激动地哭泣之声,看得出她们对皇帝陛下是真心爱戴的。
“都是些好孩子啊!”
杨皇帝抚摸着一个小朋友的头感慨地说。
“虽然他们的上一代走上了邪路,但孩子是无辜的嘛!你们作为地方官员的,一定要担负起教育他们健康成长的责任,多教教他们孔孟之道,诗书礼仪,那些杂学都可以先放一放,对他们来说现在最重要就是思想上的健康,要是这里面有一个孩子再走上他们父辈的老路,就是你们作为地方官员的失职。”
紧接着皇帝陛下对那些地方官员喝道。
“臣等谨遵圣谕!”
一帮官员赶紧趴在地上喊道。
杨皇帝很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低声问贺锦:“这宁夏城里有多少人口?”
“启奏陛下,约一万口。”
贺锦说道。
“以前是多少?”
杨丰问道。
“十万!”
贺锦回答。
“你做得不错!”
杨丰拍了拍他肩膀说道。
实际上这时候在经历了明清这场持续多年的战争后,宁夏,固原,武威等地人口都锐减七成以上,尤其是宁夏,固原两城可以说十室九空,甚至整个甘肃人口都减少了超过一半,这里面当然不光是杨丰的责任,真要算起来他和麻哥基本上半斤八两,年羹尧和贺锦都是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当然,大明的历史上只会记住两个罪人的名字。
此时可以说空荡荡的宁夏城里已经找不到任何老穆的痕迹了,不仅仅是宁夏,整个西北都找不到了,也不仅仅是老穆,那些高帽子的痕迹也被彻底抹去,他们的所有一切都该拆的拆该烧的烧,包括那些不肯屈服的人也一样烧,熊熊烈火荡涤了旧日的一切。此时的甘肃各地,有的只是一座座正在建设的圣祠和一间间读着子曰诗云的学校,这里的新一代正在孔孟之道和圣谕书的浇灌下逐渐成长起来。就像烈火烧蚀过的废墟上那萌发出的一丛丛青苗,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长成郁郁葱葱的森林,彻底把旧日的一切变成腐烂在它们根部的污泥,然后当秋季的枯叶落下后,连污泥也都换了一茬。
估计那时候,底下到底有什么也就彻底被这个世界遗忘了。
而这就是净化!
净化的过程是血腥而又痛苦的。
但净化也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宁夏这个名字不好,也要改一改,这里古时候属朔方,就改成朔方府吧!还有固原,这个名字也要改一改,以前不是叫高平郡吗?以后也改成高平府好了!”
杨皇帝站在大街上说道。
就这样他把最后的一丝痕迹也抹去了。
而朔方是皇帝陛下西巡的最后一站,紧接着他就原路返回了兰州,这时候桑结嘉措的使者已经到了兰州城,在得到皇帝陛下接见,并且由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恢复吐蕃国,并封桑结嘉措为吐蕃国王之后,那使者立刻带着激动山呼万岁了,话说这可是桑结嘉措梦寐以求的东西,虽然央仓嘉措只是他的傀儡,但不是自己当雪域之王这终究不够完美,而现在就完美无缺了。
至于其他都不值一提。
什么驻吐蕃总理大臣帮办大臣了,那都是不值一提的,那个康麻子时候本来就有驻藏大臣好不好,现在无非就是改个名字,换一批人换一些军队驻扎而已,可以说这一点上根本就是维持原状!还有分出青海和康定两省,那个也不值一提,因为那里本来就不是他的地盘,青海是拉藏汗的,康区之前是拉藏汗扶持的地方土司,原本这些地方就跟他毫无关系,甚至拉藏汗还是他最主要敌人,后者身死国灭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唯一有点变化的就是藏民不准出境,这个同样也完全不值一提,话说桑结嘉措也不喜欢自己的臣民往外跑,喜欢往外跑的人心是容易长草的。他没什么开疆拓土的雄心,之前还在拉藏汗的统治下呢,现在只不过求保住一隅之地当土皇帝而已,这样老百姓越蠢越好,蠢人才好统治,那些看多了外面世界的家伙才不好统治呢。
就这样随着吐蕃国王的金印和诏书颁下,藏区的问题彻底解决了。
而同时随着碎叶府的正式设立和哈萨克人在头克汗死后,内部为了争权夺利而陷入大规模的混战,大明对西域的统治权也同样正式确立,甚至就连各省各府县的地方官员,都由西北经略使府提名,然后由皇帝陛下诏书任命。
至此一个庞大的帝国在东方巍然成形。
这个帝国之庞大可以说仅次于当年的蒙古,但考虑到蒙古帝国并非真正的集权帝国,那么此时的大明,已经可以说是这个星球上有史以来最庞大的帝国了,没有任何一个帝国可以与之相提并论,如果加上藩属国的话这个帝国几乎囊括了半个亚洲,而且还得再加上大洋洲,总面积直逼三千万平方公里。
这个帝国庞大得简直可以说令人窒息。
他的疆域最北端在北冰洋的海岸边,大明海军正式通过白令海峡并且在海峡北口建立了兵站。
他的南部疆域则跨越了半个地球直抵南极洲,去年金州公司的探险船从金州起航,不但把新西兰纳入大明版图,而且跨越寒冷的海洋到达南极洲冰盖的边缘,并且为皇家珍禽园献上了十几只帝企鹅,同样也把南极洲正式划在大明的版图上。
而他的疆域最西端则延伸到中亚,让碎叶这个名字,重新出现在汉人帝国的版图上。
至于他的疆域最东端实际上已经延伸到了遥远的夏威夷,去年大明海军的战舰既到达夏威夷并且在珍珠港设立海军补给站,因为不懂大明的藩属国体系,夏威夷的土著酋长贪图一些小礼物,稀里糊涂地就加入了向大明朝贡行列,并且获得了大明皇帝陛下的敕封诏书……
尽管到现在他们也不知道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在大明的地图上,那里已经成为了大明所属的员峤国……
好吧,这个名字是皇帝陛下给起的,反正东海五仙山,岱屿和员峤失踪不知去向,虽说传闻沉没于海底,但这种事情传闻准确还是现世神的话准确?他说夏威夷是员峤就是员峤,然后阿留申群岛也变成了岱屿群岛。这都不是神话传说,这都是咱们华夏先祖最早发现这些土地的证据,然后他就可以没事也祭出自古以来这样的大杀器了,再加上同样已经被划定为殷人移民的印第安人,那么大明自古以来的大棒就可以一直砸到太平洋东岸了。
事实上这时候,大明自古以来的大棒已经开始发威了。
“交趾之地自古以来即为中国领土,宋室之际中国多事无暇顾及偏远,遂令地方藩臣世袭,沿袭至国朝永乐年间,李氏为逆党所害,成祖皇帝以安南绝嗣故收归朝廷,然黎利构逆,遂使安南之地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宣宗皇帝仁慈不忍安南黎民横遭劫难,故赦黎氏之罪,使其位列藩臣护佑百姓。然黎氏无能,使国内叛乱相继逆臣擅位百姓涂炭,且勾结鞑虏背叛大明,故圣主震怒废其封爵,又以阮氏忠谨,故封阮福淍为安南国王以代之,然黎氏与逆臣郑氏不思俯首谢罪,反而兴兵抗拒天命,实属罪大恶极,今天兵已至,还不速速束手以待圣裁,若继续冥顽不化,大军将代行天诛!”
大明属国事务部特使杨怀捧着大明帝国政府的最后通牒,在河内的王宫里,对着黎维禟和郑㭎趾高气扬地说道。
“要战便战,我安南雄兵数十万,岂怕尔不成?”
郑㭎身旁一名将军勃然大怒道。
“对,要战便战,岂怕尔不成!”
郑家一帮武将同样怒发冲冠般咆哮着,这段时间因为战胜了阮家他们信心极度膨胀,虽然明军的凶残他们也很清楚,但这些家伙同样清楚自己的优势,安南湿热的丛林山地就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当年明军同样强大得令人仰望,可结果还不一样被黎利耗死最后不得不撤出安南?
“郑主,这是阁下的选择?”
杨怀看着郑㭎淡淡地说道。
至于黎维禟……
大家都明白他是个什么情况,直接无视掉好了。
“安南小邦,自认不曾冒犯上国,若以归顺鞑虏见责,则甲申国难之后,大明诸藩有谁不是如此,其独我安南乎?若以阮郑之争见责,则岂独我郑家,难道阮家不是如此?我郑家终归以黎氏为主,自认安南忠臣,上国奖逆伐忠,岂不令天下寒心!”
郑㭎阴沉着脸说道。
他很清楚这场战争希望渺茫,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胜算,可问题是他已经没有退路了,而且杨丰也没给他退路,郑家想不灭族就只能战斗,如果真算起来他确实是挺无辜的,实际上无论大明以何种理由来揍他,都能找出欲加之罪的味道。归顺清朝这个又不光他,那些大明主要藩属都归顺了,连高丽不也一样向清朝称臣?那凭什么单独来找我麻烦?要说大家争权夺利搞乱安南,这一个巴掌拍不响,那是阮家和我们一块干的好不好?为什么他们成了安南王,我们就成了逆臣?好歹我们还拱着个黎朝的牌位呢,那阮家有什么?
做人要讲道理好不好!
道理?大明就是道理!
杨怀无语地看着他,很显然郑㭎的表演并没什么卵用。
“阁下,请回答我的问题!”
他继续保持着面无表情说道。
“上国若继续见逼,我安南虽小亦不能受此屈辱,唯有血战到底以保卫家园!”
郑㭎拍着桌子站起身喝道。
“好吧,希望下次鄙人再来的时候您的头脑能够清醒些!”
杨怀很满意地说道。
紧接着他率领随员离开了河内,就在他到达海防,并且登上港口的一艘明军战舰时,广西前线完成集结的明军两个军骤然间发起了雷霆万钧般的进攻!
第三九一章 拒绝大明善意的后果
新组建的交趾经略使所属第六和第十二两个军,分别从谅山和老街同时攻入安南。
郑家的安南军虽然也算拼死抵抗,但在巨大的实力差距下根本无异螳臂当车,而郑㭎幻想的老百姓群起抵抗侵略者一幕也没有出现,实际上安南很多地方老百姓是群起而欢迎王师的。安南北方和大明有着漫长的边境线,又不是说隔着千里大海一般没什么往来,实际上双方老百姓之间互相婚配都很平常,这些年广西各地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生活,那些安南老百姓当然也都是很清楚的。
话说他们正做梦也想着能成为大明百姓呢!
不说别的,光一个义务教育就能让那些贫苦的安南人梦寐以求,更别说那些没有土地的贫民还能租到一成地租的公田这种超级大杀器了。
最终的结果就是明军在安南老百姓的夹道欢迎下,摧枯拉朽般横扫整个安南,杀得郑军一溃再溃,不到一个月工夫,明军的大炮就已经架到红河北岸,将黑洞洞的炮口直接瞄准了河内。而就在同时后方占领区也迅速开始进行大明化,包括新的交趾巡抚也到任,各地府县官员也开始一批批任命下去,同样土地改革也全面展开。这些更加刺激了还没被占领地区的安南百姓,尤其是在知道红河以南很可能会被封给阮家后,那些红河以南的老百姓就更坐不住了,他们坐不住的结果,就是以实际行动来向杨皇帝表达向往之情。
“这种真心向慕王化的,就不要伤他们感情了!”
已经返回长安的杨丰,看着最新发来的电报说道。
安南百姓对大明的感情实在太深了,虽然明军止步于红河岸边,但红河南岸大批百姓自发行动起来杀死郑家官员,然后派出耆老到明军驻地哭着喊着要归顺大明,甚至还有人声称大明如果不要他们就上吊的。尤其是南方原本属于阮家进攻的演州同春等地,老百姓干脆自己先动手杀了郑家官员,然后自己竖起了大明的旗帜声称已经归顺大明,阮家要敢进攻他们就以死相抗。
搞得阮福淍也不敢再往前打了。
既然这样,索性也就直接收了吧,反正阮福淍也没反对的资格,实际上现在这种情况下就是把这些地方给阮福淍,他也没有胆量接了,万一再往前走那些老百姓真和他拼命,那他是打还是不打?要知道这些地方可都把大明旗帜插上,把杨皇帝圣祠建起来甚至都戴上日月徽了,甚至还有人干脆举着杨皇帝圣像向他示威的,这样的老百姓要被他打死,那说严重点可就是大逆不道了。
“这样以后就干脆以蓝江为界好了,传旨给阮福淍,就说朕欠他个人情,以后以蓝江为界,蓝江以南算他的安南国,蓝江以北算朝廷的。”
紧接着杨丰说道。
既然他下圣旨,那这件事也就定了,大明直属的范围继续向前一直到蓝江,蓝江以南属于阮家的安南国,这样再加上南边的占城省,大明在原本历史上后世越南的土地上设立了交趾和占城两个省,而北起荣市南至归仁这中间细长的,约占三分之一面积的腰部则属作为附庸的安南国。
紧接着明军开始大举渡过红河向河内发起最后进攻。
“投降?”
安南经略使王昭似笑非笑地看着郑家使者。
“我受命讨伐逆臣,可没受命接受你们的投降。”
紧接着他淡淡说道。
郑㭎要求投降了。
短短一个半月时间,他的勇气就烟消云散了,尽管明军还没开始渡过红河,但实际上他几乎所有国土都没有了,所有安南城镇在得知可以归顺大明后,都毫不犹豫地起来杀了郑家官员或者干脆郑家官员带头,以最快速度竖起大明的旗帜建起杨皇帝的圣祠,等候明军过去接收,哪怕明军距离他们还有几百里,现在除了一些太过于偏远,消息不够灵通的地方,绝大多数郑家的土地都插上了大明的旗帜。
现在郑㭎所控制的,只有一座河内。
而这座城市,却正在明军炮口下颤抖着,虽然还有红河天险阻隔,但就红河那点河面,可阻挡不住线膛炮的炮弹。
更何况……
王昭这话刚说完,骤然间就像夏季暴雨中的雷鸣般,一连串沉闷而又密集的巨响传来。
那使者哆嗦了一下,下意识地抬起头望着远处,在遮挡了红河的密林上方,一道黑色云朵正在逐渐拉长,紧接着一艘同样黑色的明轮船从无边绿色中缓缓钻出,中间那黑色的烟囱喷吐着滚滚浓烟,船舷巨大明轮不停转动推开红河的水面,而在明轮两旁各有一门大炮背对自己,炮口炽烈的火焰喷射而出,黑色的硝烟弥漫天空,炮弹刺破空气的呼啸隐约可辨。
而在炮口所指方向同样无边绿色中,同样碧蓝晴空下的河内,已经被黑色的硝烟遮蔽。
工业文明时代的黑色,与农耕文明时代的绿色,工业时代的杀戮机器与农耕时代的古老城墙,在这一刻就像阳光一样刺目地对立着,后者在前者面前同样柔弱得那么刺目。
这是明军内河舰队。
不过不是普通版内河战舰,而是专门用来欺负东南亚水网国家的浅水重炮舰,简单点说就是它们都不装标准的十五斤炮,而是四十斤的重炮,尽管这种小军舰适航性速度航程都烂得很,但这样两门威力巨大的火炮,却让它成为所有近海浅水区和内河航道上不折不扣的主宰者。
好吧,这其实是小型化的蚊子船。
“敝国国主已然知罪,愿尽献国土以谢,所求不过赦免郑氏及文武官员之性命,将军亦是饱读孔孟之书,何苦相逼至此?岂不有违仁义之道?”
那使者哀求道。
郑㭎愿意将安南所有国土献于大明,作为交换,杨皇帝赦免郑家还有他手下文武官员,然后允许他们在大明统治下做普通老百姓,郑㭎也知道,自己落在阮家手里只有死路一条,但如果是做大明百姓就没这危险了,他也不认为杨丰会拒绝,通常中国皇帝都不会拒绝的,甚至多数还会封他个小爵位,以显示皇帝陛下的仁义宽厚。
然而他们却错了。
“呃,你搞错了,本将军从来不看孔孟的书,也不是什么儒家信徒,本将军平生只看圣谕书,只信圣上的教导,圣上说过对敌人要像寒冬一样严酷,圣上还说过大明的仁慈不是廉价的,圣上还说过拒绝大明善意就是敌人,你们已经拒绝了大明的善意,所以你们就是大明的敌人,同样大明的善意也不会廉价到施舍第二次,所以在你们自己选择做大明敌人的一刻,就注定了你们的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王昭捧着圣谕书,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吧,其实主要是安南人民投降速度太快,明军一直没有找到大开杀戒的机会,现在终于有了一个送死的,那他们当然不会放过了,要知道明军纪律可是非常严格的,在已经属于大明的土地上想干坏事那是完全不可能,但对于交战的叛逆地区那就很无所谓了,抢个劫,强个奸,杀人放火一下都是可以的,所以这时候打到河内的第六军上下正摩拳擦掌等着大干一场呢!
接受他们投降?
开什么玩笑?那些当兵的会抓狂的,他们盼着攻入河内的日子可是盼了很久。
可怜那使者傻了眼。
“传令,渡河!”
王昭看了看他,然后很随意地对一名军官说道。
紧接着在内河舰队的炮火掩护下,红河上万舸竞流,从上游征用的数百艘小木船满载明军士兵强渡红河,并且迅速击溃南岸守军在河内以西建起浮桥,重炮和骑兵源源不断踏上南岸,然后直扑河内城,在用重火箭轻松炸开城门之后数万明军杀进了这座安南的东京城,在接下来的整整五天时间里,他们干了什么这个就不记载于历史了。
唯一记载于历史的,就是黎逆和郑逆据交州城负隅顽抗,官军将士浴血奋战,于五日后尽歼逆党。
至于百姓……
那个未见历史记载。
总之当五天后,大明交趾巡抚到达他的省城时候,不得不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
他在这座战前拥有数十万人口的城市里,居然找不到足够可以给他清理这片废墟的男人了,在和王昭大吵一顿,并且威胁要参他一本后只好怒冲冲地南下,到清化去建立他的巡抚衙门了。至于倒霉的郑㭎和黎朝正牌的国君黎维禟这个和公元皇帝一样,变成了两具烧焦的尸体,好在他们没焦成炸糊的麻雀,所以勉强还能确认身份。
安南的战事就这样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结束了。
当黎维禟和郑㭎函首送往南京的消息传到杨皇帝耳中时,他的巨龙专列才刚刚驶出徐州火车站呢。
“哼,一个还没山东省大的小地方居然还要打近两个月!”
正在品茗的皇帝陛下说道。
这份电报是由南京新建的无线电报站发出,由车上的发报机接收的,这套全新的高科技技术正逐步在军队开始取代旧的有线电报系统,不过现在优先供应的是南洋各军,国内只在几个省会和南北二京开始安装。
“陛下,那韩巡抚参王经略屠城的奏折?”
杨忠小心翼翼地问道。
“将功抵罪吧!”
杨丰很随意地说道。
“尊旨。”
杨忠赶紧说道。
就这样河内城里近十五万安南男人的死尸,毫无声息地消失在了历史长河。
虽然嘴上说打个安南还花了居然快俩月,这场战争打得还是挺让杨丰意外的,毕竟从镇南关走到河内正常行军也还得半个月呢,同样让他意外的,还有安南人投降的速度,其实他也做好了像美国一样深陷战争泥潭的准备,结果却没想到安南人居然哭着喊着投降侵略者了,这还真让他有点遗憾,要知道他还想着用这场战争再把安南人口削减个几十万呢!
但事已至此,遗憾也没什么用了,好在王昭很懂事,把郑家和河内那些安南精英阶层杀了个干干净净,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接下来,他没兴趣继续在东南亚开疆拓土了。
留着那些附庸做经济殖民地就可以了。
这里面老挝分了四国,万象,琅勃拉邦,占巴塞,川圹,而且四国国王作为大明附庸都得到了他的正式任命。而柬埔寨现在正式的称呼仍然是真腊,这个国家实际上是吴哥王朝的延续,吴哥王朝被暹罗攻破吴哥城,真腊人不得不向东迁移。但向东又受到安南阮家的侵略,不得不在两个强敌的rou躏下挣扎生存,是大明的崛起保证了他们的安全,所以真腊对大明还是非常恭顺的。剩下还有暹罗,这个国家实际上都快被华人控制了,曼谷城里住着超过十万华人呢,所以杨丰没必要吞并这些国家。
实际上对于佛教国家,他都没什么兴趣吞并。
吞并这些国家并不能给他带来多少实实在在的利益,相反作为经济殖民地,却可以给他带来一片可以尽情压榨的市场,吞并了他可是得给这些国家出钱办义务教育,不吞并他却可以从这些国家吸血给自己老百姓,这两者选哪个是很简单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