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清之祸害-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的确很令人三观崩坏,奥斯曼人国土沦陷的速度,都快赶上当年的康麻子了,无论瑞典集团还是奥地利集团全都堪称势如破竹般,甚至就连真正的战斗都很少发生,基本上他们的行军速度有多快,奥斯曼帝国领土沦陷的速度就有多快。最夸张的是很多地方根本还没看到南下的欧洲各军,就直接杀了他们家园的奥斯曼驻军甚至mu斯林,然后载歌载舞欢呼解放,尤其是特兰西瓦尼亚,甚至瑞典人的大军根本就没进入这片山区,反倒是特兰西瓦尼亚大公率领数万大军杀出来加入了南下的行列。

  而仅仅二十年前,艾哈迈德三世还如黑沉沉的噩梦般压在欧洲头顶,他的大军甚至兵临维也纳。

  “这很正常。”

  杨皇帝淡然地说道:“这就是信仰不一的结果。

  特兰西瓦尼亚人信奉罗马教会的天主教,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人信奉东正教,对他们来说奥斯曼人是异教征服者,甚至对东正教徒来说,mu斯林还是毁灭他们帝国的恶魔,他们只是无力抗争所以不得不屈服,但只要有一线可能,他们还是要争取摆脱这个恶魔的统治,现在他们的机会来了,当然要毫不犹豫地一把抓在手中。

  奥斯曼帝国保不住巴尔干。

  这是必然的结果。

  接下来马其顿还是东正教徒的集聚区,而保加利亚也依然是如此,他们统统都属于南斯拉夫人,倒是在阿尔巴尼亚和科索沃会有点麻烦,那里属于mu斯林和天主教混居区。话说奥斯曼帝国五百年的统治也就是在这里还取得点成绩,如果他们没有强制性逼迫阿尔巴尼亚人改信老穆,这时候在巴尔干他们连个能撑一下子的都没有,如果他们当初把巴尔干所有人都逼迫改变信仰,估计这时候艾哈迈德就根本不用发愁了。

  那里的崇山峻岭和打着sheng战旗号的勇士,会把巴尔干变成瑞典人和奥地利人的坟场。

  但可惜悔之晚矣。

  所以我们不能犯他们这样的错误,打下一片土地,就必须彻底清洗这片土地,不准有别的信仰,所有其他宗教的庙宇全部拆除烧毁,不准有别的文字,所有书籍不论什么样的书籍还有雕塑绘画统统毁掉,不要留下任何他们过去的东西。不愿意的就杀,不愿意的就做奴隶,谁敢教授他们过去的文字历史等东西就直接砍了,接着不允许说他们过去的语言,统统必须改成说我们的语言,不说的同样去死,最多一百年后,哪怕有人告诉他们的后代真实的历史,他们的后代也不会相信了,反而会怒斥为别有用心地挑拨。

  这才叫征服。

  或者也叫民族rong合。”

  好吧,他的这套民族rong合理论让一帮将领茅塞顿开,纷纷拜服皇帝陛下的英明,当然这都是必不可少的表演而已,这套东西明军都已经玩很多年了,现在爪哇岛上就已经开始强制性地逼迫那些土人说汉语。在那些种植园里说汉语的有肉吃,不说汉语的单独一边吃霉米去,而且还得干最重的活儿,所以哪怕那些原本不识字的妇女,也能做到用汉语和雇主交流。至于那些小孩儿,因为都在学校上学,现在绝大多数都已经忘了他们以前的语言,照这速度哪还需要一百年,估计有二三十年就差不多了。

  “陛下,那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杜佑问道。

  “第二骑兵军打到哪儿了?”

  杨丰问道。

  “前锋已经快到奈季兰了,不过郭洪回报说那里山多,路很不好走,而且敌人的抵抗很顽强,如果继续陆路推进,速度肯定会非常的慢,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海军陆战队再调一部分,然后专门从侧翼攻击。那里适合居住的都在距离海岸最多三四百里范围内的几个绿洲区,以这种方式一节节切下来,先切后打,奥斯曼人自己的补给也很难,切下来之后侧翼是茫茫沙漠也不可能通行补给,那些抵抗的用不了多久也就只能靠弯刀作战了。”

  杜佑说道。

  “不,就让他慢慢往前打,道路不好走就修路,把那些刚刚归顺的当地人征调出来,先把道路修好再说。”

  杨丰说道。

  他不着急,打得快了会留下很多隐患,最好还是一点点不断向前平推,几万大军就像扫荡般缓慢前进,所过之处都彻彻底底地清理干净,一点隐患不要留下,至于北边的穆拉德……

  他先等着吧!

  “陛下,俄国人动手了。”

  这时候一名参谋向他报告。

  “啊,我们的客人总算齐了。”

  杨丰满意地说。

  彼得当然不会错过这场瓜分的盛宴,他和杨丰之间关系恶劣归关系恶劣,但这并不妨碍他和明军一起瓜分奥斯曼,反正他要抢的地方也不会和明军起冲突,最多和查理有点冲突,不过他很聪明地先和查理进行了沟通。不想两线作战的查理当然也愿意和这个对手先握握手,于是两家私下先确定了各自目标,以北顿涅茨河为分界线,北顿涅茨河以西归查理,北顿涅茨河以东归彼得,也就是说克里米亚归查理,高加索归彼得,在确定了各自势力范围后,彼得的大军立刻开始向自己势力范围的奥斯曼领土发起了进攻。

  实际上不只是他们,两个查理之间也有私下的沟通。

  查理十二世只要比萨拉比亚,摩尔多瓦,瓦拉几亚,也就是喀尔巴阡山脉和巴尔干山脉以东的多瑙河下游平原,包括接下来的保加利亚,反正他也没有能力跨越这些山区支撑军队作战。大北方战争后,原属俄罗斯的乌克兰部分成为瑞典领土,他只要打下这些地方,继续扶持摩尔多瓦,瓦拉几亚和特兰西瓦尼亚三个大公,然后吞并比萨拉比亚和北顿涅茨河以西部分,那么收获就已经足够大了。

  而这条线以西,也就是塞尔维亚科索沃马其顿及以西的波斯尼亚克罗地亚等地,那个归奥地利人解决。

  打下来以后查理六世怎么处置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奥斯曼帝国直属领土,估计查理六世也就是直接吞并然后给自己头上多加几顶王冠,然后留一份儿算作威尼斯的。这些家伙都很聪明的,这又不是说狼多肉少不够分,这块肥肉大得已经根本不是一家能吞下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先分好再动手,要不然互相提防反而不好。

  话说艾哈迈德三世摊上这么一帮子邻居,也算是倒八辈子霉了。

  

第四四一章 杨皇帝的最爱


  虽然杨丰说客人到齐,但实际上还有更多客人陆续加入了这场瓜分盛宴。

  在俄国人之后是波斯人。

  波斯苏丹侯赛因的大军在俄国人动手仅仅三天后,就开始了对奥斯曼帝国东部的进攻,虽然圣地守护者赛义德二世怒斥他们是与恶魔为伍,但这并没什么卵用,侯赛因才不管呢,当年奥斯曼帝国天天揍我们的时候,你怎么没站出来指责奥斯曼人迫害mu斯林兄弟?

  再说我们这也是为了保护同教兄弟。

  照这情况奥斯曼是迟早要完的,要是异教徒们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土地,肯定会迫害mu斯林兄弟的,你看看也门,你看看巴尔干,你看看高加索,那些兄弟们都被杀成什么样子了?既然艾哈迈德三世已经没有能力来保护他们,那么为什么不让他们投身到我们的保护下呢?所以我们这不是抢地盘,我们这是提前来保护mu斯林兄弟们的!

  这样一想侯赛因在祷告时候就感觉自己伟大多了。

  呃,他的确很伟大。

  至少奥斯曼帝国境内的什叶派长老们是如此认为的,所以在波斯军队开始进攻后,他们纷纷揭竿而起改换门庭,心满意足地回到他们的什叶派大家庭。

  总之就是这个样子。

  下一个不请自来,迫不及待地举起刀叉的是路易。

  瑞典人和奥地利人的成功令路易垂涎三尺,但他自恃身份也不可能死皮赖脸地再去参加哪一方,而且刚刚在他手上吃了大亏的查理六世也不会欢迎他,所以他干脆自己玩自己的。在庞大的海军舰队护送下,法国和西班牙联军浩浩荡荡跨过地中海在阿尔及利亚登陆,然后开始炮轰阿尔及尔,很显然他的目标就是北非了。而且此时北非的奥斯曼军都堵在埃及西部,短时间内也不可能调回,所以他的面前有一坨巨大的肥肉,阿尔及利亚,的黎波里,昔兰尼加,整个北非最富饶的土地都在等着他。

  肢解奥斯曼帝国的格局就这样正式形成。

  瑞典和奥地利中分巴尔干,俄国夺高加索山脉以北,波斯夺高加索山脉以南,法国的目标是夺取北非,剩下部分则都是留给大明的,在这场瓜分盛宴中,所有人都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圣教,天主教,东正教,mu斯林什叶派,四家原本可以说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来的势力,就这样在利益面前诡异地结成了不是同盟的同盟,一起对着奥斯曼帝国,或者说逊尼派mu斯林举起了瓜分的tu刀。

  而他们的目标呢?

  可怜的奥斯曼人放弃了汉志,放弃了对耶路撒冷的反攻,放弃了对北非的防御,直接甩给包括赛义德二世在内的地方势力,然后所有的帝国近卫军全部后撤回小亚细亚半岛和巴尔干,集中全力防御从北方南下的敌人……

  和干旱贫瘠的阿拉伯世界相比,富饶的北方才是他们最重要的土地。

  断臂求生也是艾哈迈德三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然后赛义德二世在麦加自称埃米尔,正式成立汉志王国,阿尔及利亚总督宣布du立并自称苏丹,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两个总督同样称苏丹自立,就这样在极短时间内奥斯曼帝国的领土,骤然萎缩到了还没原来一半。不过战略收缩的优势同样很明显,随着援军一批批到达,奥斯曼军逐渐在保加利亚科索沃一线,依靠当地mu斯林支持坚守住,那里的崇山峻岭抵消了瑞奥两军技术上的优势,但他们也最终失去了萨拉热窝,至于黑海北岸凭借舰队的优势,他们也依然守住了克里米亚。

  而在高加索方向,因为俄军和波斯军装备没有优势,倒是变成了最激烈的战场。

  “告诉郭洪,他速度太快了。”

  杨皇帝满意地说。

  此时他正坐在皇家专列的车厢里,虽然外面初冬的第一场雪已经在落下,但被暖气烘烤的车厢内依然温暖如春,只穿着单衣的侍女正低头给他送上热好的牛奶,那一瞬间的波涛涌动让皇帝陛下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

  就在他说话的时候,这名国铁公司精心挑选的服务员羞涩地退开。

  他此时正准备乘坐火车沿着刚刚建成的津浦铁路南下。

  这时候大明铁路干线网已经基本上建成,向北的关外铁路已经抵达黑水省的省城书山,也就是长春,而从北京向西北的铁路正在安北省境内向前延伸,预计再有最多三年就能一直抵达北海岸边。而出北京南下的顺汉铁路已经建成直达汉口,津浦铁路是刚刚建成的,粤汉铁路也同样刚刚建成,从南京向南的应杭铁路也到达了杭州,东西向的陇海铁路刚刚通到了秦州,还有正太铁路也已经建成。

  这是国铁的。

  至于私营铁路就不用说了,现在东部各省几乎全都有长短不一的铁路,就连云南的铁路都已经修过了碧色寨。

  接下来最主要的铁路线除了继续西进的陇海路之外,还有也就是川汉铁路了,这条铁路杨丰准备怎么也得修他个十几二十年的,成都到重庆小事,成渝段最多明年就能通车,但剩下路段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毕竟原本历史上这条路修了一百年,现在四川还有一条从成都到昆明的路,等这条路和滇静铁路交汇也就实现出川的梦想了,剩下川汉线爱修多少年修多少年,反正早晚穿过三峡就行。

  “陛下,为何不一鼓作气打到麦加呢?”

  杨忠虚心请教。

  “这场战争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抢地盘?那里的土地很富饶吗?除了几个季节性河流和几片绿洲之外,全都是干旱的沙漠和荒山,这样的土地很值得咱们的几万大军去征服吗?信仰问题?朕很在乎那百十万土人的皈依吗?还是他们那些满身羊膻味常年不洗澡的女人很受欢迎?亦或者他们那些又懒又不服管的男人适合当奴隶?”

  杨丰说道。

  杨忠赶紧摆出一副虚心求教姿态。

  “长城公司新接订单有多少?”

  杨丰问一名侍从。

  长城公司即他名下的军火出口公司,拥有管控武器的唯一经营许可权,也就是线膛枪和线膛炮的唯一出口权。

  “启奏陛下,法国人刚刚订购了二十万支步枪,各种类型大炮一百门,重火箭炮五十门,瑞典人则刚刚订购了总计二十五万支步枪,里面包括了他们系统各国订购的,还有各类大炮两百多门,另外还有四百门舰炮,还把咱们转入预备役的两艘二级舰买走了,据说他们要扩充海军舰队。奥地利人则订购了十万支步枪和一百门大炮,另外还有埃及人贷款购买的十万支步枪和一百门大炮,这里面有一部分是为和他们一起作战的基督徒购买,至于子弹加起来新订单有三千多万枚,炮弹和火箭弹总共一百五十万枚。”

  那侍从对着账本说道。

  “那么民间商人的武器订单呢?”

  杨丰问道。

  “根据锦衣卫掌握的数字,俄国人,波斯人加起来,从我们的商人手中购买了超过五十万支步枪和四百门大炮,倒是子弹卖得并不算多,但炮弹卖出了近两百万枚,另外咱们的商人也在通过环球公司给北非的mu斯林走私各种武器,后者的用量很大,根据情报应该是给奥斯曼人代购的。”

  杨忠说道。

  “你看,这就是这场战争对咱们最重要的,那么现在你还觉得应该一鼓作气打下麦加吗?”

  杨丰笑着说。

  好吧,这就是他打这场战争的主要目的。

  发战争财才是最重要的。

  而明军对奥斯曼帝国的进攻只是为了吸引各国动手,大明的强悍尽人皆知,谁都明白一旦明军动手,那么奥斯曼帝国就只能全力以赴对抗这头恶龙,那么在其他方向上肯定无暇顾及,正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而这些国家一动手,就必须从大明大批量采购军火,法国的成功早已经让欧洲人意识到线膛武器主宰战场。

  但他们可造不了这东西。

  虽然他们能够小批量制造线膛枪,但没有大钢铁工业,没有各种高精度的机械设备,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工人,想玩这个是根本不可能的。

  他们就连子弹都造不了。

  直到现在欧洲各国,也就是英国人勉强能制造出符合标准的米尼弹和线膛枪,不过不能大规模量产,而且无论枪和弹的成本都远远超过从大明购买,然后万里迢迢运到欧洲的,而铸钢炮弹他们甚至干脆不生产了,就他们用石墨坩埚炼出的钢用来造炮弹也未免太奢侈了。倒是瑞典人依然在小批量制造,但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他们有全世界几乎最好的铁矿,他们的模式别人根本无法复制,即便这样因为机器和工艺限制也仅仅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补充。

  毕竟大明炮弹真心不贵。

  这样官方出售线膛武器给那些关系比较好的国家,民间出售滑膛武器给那些关系差甚至敌对的国家,然后让他们拿着大明产武器互相厮杀,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的黄金白银统统到了大明的口袋,同样这场战争持续得越长大明赚得也就越多,可以说这些国家的血都以这种方式被逐渐吸干了。

  实际上这就是一战美国人的角色。

  至于明军的战场……

  那个真不值一提,只要埃及人守住耶路撒冷,保证运河建设正常进行就行,而南线慢慢向北推进,慢慢向北扫荡,根本不需要着急。

  阿拉伯半岛的石油这时候也不需要开发,因为大明的原油消耗还没那么大,东南亚的产量就足够供应,文莱,东婆罗洲,苏门答腊,缅甸四个地方加起来几千万吨产量都能保证,大明又不是遍地汽车到处石化厂,光那点灯油和燃料油消耗不了多少,从中东运油路途遥远,至少短期内根本没有开发的意义,等需要开发中东石油的时候估计奥斯曼这个国家都该消失了。

  而这片土地除了石油还有什么值得杨皇帝下手的?

  屠绿确实很重要。

  但这项工作是长期任务,根本不需要着急,他这一轮进攻的目标其实就是也门,这地方是重要的棉花产地,生产几乎世界上最优质的棉花,另外还是重要珍珠产地,这些都是他需要的,而现在也门已经被他彻底征服,可以说战略目标已经实现,接下来先慢慢打,等战争差不多该结束的时候直接去把麦加抢到手就行。

  至于麦加如何处理……

  “陛下,时候不早,您该就寝了。”

  刚才名服务员站在他身旁行礼然后温柔地说。

  杨丰抬起头,这才发现她身旁还站着一个,更重要的是两人居然一模一样,很显然是一对双胞胎,后一个看上去更腼腆些,站在那里颇有些手足无措的样子煞是可人,看着她俩那娇艳欲滴的面容,再看看她俩胸前那几乎一样雄伟的双峰,杨皇帝笑眯眯地说道:“小姑娘,你们多大了!”

  “妾身姐妹刚满十七。”

  比较大胆点的服务员羞涩地说。

  “来,扶朕到洗浴间,今天晚上你们二人留下侍寝吧!”

  杨丰满意地说道。

  那俩服务员扑通一下全跪倒然后趴在那里痛哭失声。

  “呃,倒是朕唐突了,你们要是不愿意就先下去吧!”

  杨丰略带尴尬地说道。

  “不,不,妾身姐妹愿意,妾身姐妹只是没想到蒲柳之姿居然能得陛下垂青,一时间欢喜得情难自禁而已,能给陛下侍寝是妾身姐妹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又怎会不愿意!”

  那大胆点的服务员趴在地板上哽咽地说。

  后面也不知道是妹妹还是姐姐的只是不住磕头。

  “哦,那你们今晚可要努力了!”

  杨皇帝抚摸着她的后背说道。

  “妾,妾身姐妹年幼无知,还请陛下多多指点。”

  那服务员低声说道。

  “朕就喜欢你们这样的!”

  杨丰很开心地说道。

  然后他站起身,那对双胞胎赶紧起身一边一个扶着他,就像扶着重病未愈的亲人般,三人就那么走进了洗浴间,还没等门完全关上呢,里面就传出一声柔嫩的惊叫,仿佛被推到的小绵羊般,接着就是水花的声音了。

  

第四四二章 奉神宫


  徐州。

  “张老,看此物如何?”

  杨丰抚摸着一台看上去颇有几分蒸汽朋克味道的机械,问他身旁的张鹏翮。

  “陛下,臣拭目以待。”

  老张笑着说。

  他是康麻子旧臣里面为数不多几个还在做官的之一,而且还被封了侯爵,现在的身份是水利部侍郎兼黄河总管,主要职责就是治理黄河,而他的总管府就设在徐州,水利专家这东西不是杨丰从现代弄一堆理论知识可以催生出来的,这个必须有着无比丰富的实践经验,治理了一辈子黄河的老张仍然是这方面无可比拟的权威。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他坐镇徐州这些年间黄河没发生过一次险情,这已经可以说很难能可贵了。

  “那就开动起来!”

  杨丰一挥手说道。

  他前面那东西上一名工人立刻拉动汽笛,随着尖锐的蒸汽鸣响,小型燃油锅炉烧出的高温蒸汽推动蒸汽机,蒸汽机通过变速箱带动了钢制主动轮缓慢转动起来,然后在钢铁的摩擦声中履带向前行进,整台机器恍如机械的怪兽般隆隆开动。

  好吧,这是推土机。

  蒸汽动力推土机。

  呃,这没什么可惊讶的,卡特彼勒就是靠造这东西起家的。

  这是杨丰为苏伊士运河建设专门开发的,虽然和现代推土机不可同日而语,但在这个时代就已经堪称是神器了,钢铁的履带转动中,泛着黑色金属幽光的巨大机器隆隆前进,前方推土铲放平后,直接扎进一堆沙土中,随着汽笛再次鸣响,这个庞然大物拥着数吨重沙土轻松推向一边,紧接着后退再次推动一堆。

  “陛下,真如您所说,科学让人无限接近于神,此物若大行其道,移山也不过是个时间和数量问题而已。”

  看着推土机的表演,张鹏翮有些感慨地说。

  “无限接近,但永远无法成为!”

  杨丰淡淡的说道。

  “但凡人所求也不过就是这些。”

  老张说道。

  “对!”

  杨丰说道。

  “那么陛下,您是否有办法以凡人的方式解决黄河问题?老臣能做的,无非也就是束水冲沙而已,不断加高加固河堤,使河水不能为害,但泥沙淤积依然是不可避免,河底越来越高,河堤同样越来越高,然后黄河就成了悬于头顶的悬河,一旦决堤为害尤其猛烈。”

  老张说道。

  “这个真无解。”

  杨丰很直接地告诉他。

  这个的确无解,除非他把黄土高原上老百姓全迁走,然后让那里恢复蛮荒状态不断长草长树减少泥沙,否则这个问题就真得可以说是无解的,但那里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口,世世代代一直生活在那里,哪怕他是神皇,也不能逼着人家离开啊,更何况他还正在搞西部大开发呢,还正鼓励老百姓往西北去呢!

  好在原本历史上,黄河的下一次改道还得将近一百四十年,他还不需要为那么多年后的事情而操心。

  再说他就算移走也没用。

  人口增长的结果必然会把那里重新补上,除非……

  学柳条边?

  杨丰忽然发现自己还有一个很不错的思路,强制性移民当然肯定不行,但可以用忽悠的。

  黄河泥沙其实主要来源于黄土高原,实际上也就是河口至禹门这一段,大致上说也就是流经陕北段,而最大的输沙渠道就是流经榆林等地的无定河,而这一带说实话不挖煤的话,基本上也就没什么太大经济价值了,至少现在还属于穷乡僻壤。那里的老百姓要不是他开始大规模推广土豆种植,说不定还得过当年李自成时候一样的生活,而且因为种田没出路,放羊拼不过草原,老百姓这些年倒是跑内地打工的数量越来越多。

  既然这样那就简单了。

  完全可以找个宗教借口,比如说自己要建一座神宫……

  对,就叫奉神宫。

  然后编造一些虚幻的东西,比如说陕北一带比较特殊,灵气充裕,好吧,这个理由的确有点毁三观,那片贫瘠多风沙的土地灵气充裕实在有点夸张,但好在自己是唯一的现世神,那么自己无论说什么都是完全正确的。自己就说那里灵气充裕了,那里是神仙最喜欢的,神仙也会偶尔驾临人间,但其他地方那些神仙并不很喜欢,所以要在陕北专门建立一座奉神宫,以备皇帝陛下招待从仙境来的朋友。

  当然,也可以小道消息流传说实际上是为了镇压那里的妖气。

  毕竟那里出了李自成。

  而杨皇帝作为大明的继承者自然是担心再出一个李自成的,在那里盖一座奉神宫,用神仙降临的仙气镇压那地方的妖气,这个理由就很解释得通了,至少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个理由甚至比奉神宫还要充分。

  而既然是奉神宫。

  既然是专门招待神仙的地方,当然也就要足够清静了,人家神仙降临肯定不希望看到满地的羊屎蛋子,必须给神仙们留出足够的空间。

  三百五十里。

  最少半径三百五十里全部清空,一个人不准留下,人为地制造一个十几万平方千米的无人区,然后在这个无人区内恢复植被让那些树木荒草自由生长,在这中间建起一座辉煌的南美金字塔式高台,高台上再建一座宫殿,平常驻扎少量人员在那里维护,哪天说神仙降临了自己就可以飞过去会朋友了。

  这样就可以了。

  有这十几万平方千米的森林植被,不说黄河清,至少可以削减一半的泥沙,实际上这一段进入黄河的泥沙,占后者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如果在关中再好好搞一下水土保持工作,减少龙门至潼关段的水土流失,那么还是真能把黄河变清的。

  至于迁走的人口……

  那里没多少人口,这时候整个陕西省人口还没五百万呢,而如果他以榆林为核心,把奉神宫建在榆林,向外各三百五十里,也就是两百一十千米的无人区。基本上就是北界九原,也就是包头,东界吕梁山,西界朔方,也就是宁夏,南至延安,中间正好相当于黄河那个巨大几字的头部,这片区域目前人口顶多也就是一百来万。

  一百万人很好迁移。

  由国家给他们在四川盆地盖好房子,每家赏赐一百亩地,每家发放一年的口粮和种子,然后再额外发一笔补贴,把他们全部送去充实四川,到现在四川盆地也还没五百万人口呢,养活他们这点人那还不简单?四川不愿意去那就去东北,要是愿意去西域补贴更多,要是愿意去南洋金州那补贴还多,总之在神灵的旗帜下一切都好办。

  等人一搬走,立刻把这片区域拿荆棘类植物圈起来,这里以后就是属于神灵的区域了,属于凡人的禁区。

  “陛下,该启程了!”

  就在杨丰正畅想着制造陕北无人区的时候,杨忠小心翼翼地说道。

  “啊,启程,走!”

  杨丰这才反应过来说道。

  紧接着他在一堆随员簇拥下登上蒸汽车,两旁已经转职为仪仗队的龙骑兵护卫,沿着沥青铺就的道路,在无数百姓的叩拜欢呼声中向远处的火车站走去。

  他来徐州是转车的,接下来他要沿着陇海路向西,陇海铁路局另外为他安排了专列,当然也安排了新的服务员,至于刚刚受了皇上雨露恩泽的那对双胞胎,这个单独安排专车送往南京,她们已经被封为选侍,正式跻身杨皇帝的后gong行列,开启她们的宫斗人生。

  话说杨皇帝的后gong也是完全依照腐朽封建王朝标准的。

  他现在理论上应该有一个皇后,一个贵妃,四个妃子,九嫔,二十七世妇,外加八十一御妻,这个完全仿照唐朝制度,这个都是属于正式的妃嫔行列,必须得是汉人才能充当的,不过目前还没满员,甚至一半都没到,实际上也不是就限定这些,他愿意多封也没人干涉。

  但因为皇上在这方面比较随意,说不定哪天就推倒个符合胃口的宫女,或者在外面广布雨露恩泽新人,所以又把选侍这个称呼用上,实际上就相当于被杨皇帝推倒过的,但却没有加封号的女人。这个也包括那些属国君主进献的,数量上没有限制,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