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元末之雄霸天下-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怀远军的顽强要更胜于张家军,就是在大船起火之后也不后退,决命和张家军血战到底。
此时,一艘怀远军大船已经燃起大火,正摇摇缓缓地朝着江阴北城冲去,他上面幸存的怀远军士兵准备发动最后一击。
“快放火箭,烧毁他。”
潘元明负责北城的防御,此时他狰狞地看着靠近的这艘怀远军大船,他清楚艘大船要干什么。同时潘元明也已经被怀远军血腥的战斗作风所震撼到了,没有人后退,勇往直前,直到战死为止。
片刻之后,这艘已经快要沉没的怀远军战船来到了江阴城下,同时一片片火箭还有火油飞也上了这艘战船。
此时战船甲板上已经没有几个活人了,只剩下十几个失手借助水流操控着战船,同时战船已烧起经大火,眼看着就要吞噬船舱了。
也就在此时,这艘顽强的战船终于冲到了距离江阴城不到二十米的地方,然后一侧船舱里面顿时飞出数道火舌,斜着飞到了江阴城的城头上。
顿时江阴城的城头上一片火焰飞溅,大量的张家军士兵被火焰吞噬,全身着着大火地嚎叫着,同时也有人纷纷坠落到城下的江水中。
也就在这时,这艘顽强的水师战船也在一片火海中被吞噬了,喷射出来的火焰也停止了,取代的是船舱里面一片疯狂的燃烧和爆炸。
但是就在此时,江阴北城头上也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刚才遭受火焰攻击时候,江阴北城上张家军的火油和火药也被点燃了,顿时城头上一片火焰,一时间生命全无,潘元明也在一片火海中死去了。
“轰……”
随着一声震动天地的巨响,伴随着大地剧烈的震动,怀远军使用黑火药炸开了江阴城的南门。
吕珍在震天的巨响中惊骇不已,同时看到城门被炸成的粉碎,就连城头都已近坍塌,堵死城门的石头也失去作用了。
吕珍震撼不已,同时看着潮水一般杀上来的怀远军,还有身后已经是一片火海的北城墙,他知道江阴城完了。
绝望的吕珍想要自杀,但是被手下将领死死拦住,然后退守到府院中,随后怀远军杀入江阴城,伤亡惨重的张家军全部溃败,纷纷投降,最后吕珍和一众张家军将领在府院中向怀远军投降了。
吕珍没有死成,而且还做了怀远军的俘虏,让他心中充满了愤恨和不甘,他没有向给张士诚的书信中写道的一般石俱焚,以死名节。
同时吕珍也知道他手下将领的想法,怀远军的仁义已经传遍天下,很多投降的元军士兵,还有盗寇都得到了善待,像缪大亨等人甚至被刘明远重用。
这些将领清楚,如今不是和鞑子死战,所以他们知道活下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像刘明远说道的那句话:“胜者人附,败者附人。”
经过一个时辰的血战,怀远军重新夺回了江阴城,并且俘虏了吕珍在内的五千多张家军士兵。
随后常遇春了留下廖永安的水师守卫江阴,然后他领着三万大军南下,在收集了无锡和常熟的怀远军之后,常遇春聚集四万大军杀向李伯升,李伯升立刻领兵迎战。
在平江城东二十里的地方,常遇春的大军和李伯升展开了对阵,大战一触即发。
常遇春首先派人给李伯升送去了口信,说明大义,不要自行残杀,此时他们已经无路可退,江阴和无锡、常熟都已经被怀远军东站了,所以他们现在唯有投降。
李伯升随后提议让他们全局撤退到平江城中,然后两军化敌为友,互不征讨。
常遇春自然拒绝了李伯升这种无理的要求,然后果断下令大军攻击,不给李伯升任何机会。
张天佑担任了主攻任务,带领六千人马率先向李伯升发动了攻击。
李伯升冷冷地看着越来越近的张天佑部怀远军,心中一阵凝重,他之前虽然和花云部的怀远军战斗过,但是都是攻击在营寨中的怀远军,所以没有见过阵地战中攻击的怀远军。
此时看到怀远军迈着整齐的步伐,踏着有节奏的鼓声,一步步走过来,动作整齐一致,而且张天佑部的怀远军久经沙场,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杀气顿时爆发出来,让远处的张家军为之震撼。
张天佑骑着马随着大军一同行进,他身边是一众军官和侍卫,此时他冷冷地看着行进****的士兵,对于这支人马他还是非常满意的,张天佑心中也渴望立功。
刘明远制定的奖罚非常清楚,并且唯一的标准就是立功杀敌,不问出身,同时为了公平,提拔士官是都要全队的人全部参加,大家一同表决,这个人功劳是否可以提拔士官。
对于怀远军的将领,刘明远也是按照这个原则行事的,全部按照功劳来定。
同时功劳簿上也明确记载了每一个士兵的立功的情况,这也是怀远军不同于其它义军的地方,怀远军重视每一个士兵,并且都给他们进行专业的训练,战斗中也发挥每一个士兵的作用,对士兵的管理非常详细。
于是军官和统军将领就对自己手下的每一个士兵都非常清楚,不像元军或者其他义军,甚至不知道下面士兵具体的数目,更不清楚名字,也不清楚训练的情况,不能详细了解手下士兵的战斗力,就无法发挥出他们最大的作用。
怀远军从士兵抓起,专业的训练到入伍之后详细的管理,让每一个军官和将领对手下士兵都非常了解,所以对于战场上的表现也就非常清楚了。
张天佑冷冷地看着李伯升的大阵,他心中已经知道冲破它是绝对没有问题,但是张家军也是精锐之士,所以这一仗自己手下要付出不小的伤亡。
但是战争就是如此,每天都有伤亡和死人,张天佑已经看的太多了,他只记得刘明远给他们上课的时候说过的话:“今天咱们的牺牲,是为了换取将来咱们子孙后代不再做牛做马。”
张天佑回想着刘明远的话,此时大军已经进入冲锋的距离了,随着鼓声的改变,张天佑一声暴吼,手下的六千人马顿时小跑了起来。
随后怀远军在小跑中渐渐提升速度,进入加速之中,大军攻击中没有一点声音,透着冷静的杀意。
李伯升此时已经被怀远军深深地震撼到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军队,攻击是如此协调,就是步伐都是一个样子,从走步到小跑,最后冲锋,掌握的非常到位。
“放箭,放箭。”
李伯升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然后大声地命令道,但是他的身边的士兵却是受到了怀远军气势的影响,一时间竟然有些骚乱,在李伯升的命令下达了一会之后,弓弩手这才开始放箭。
随后一阵阵箭雨飞出怀远军中,虽然有人中箭倒地,但是后面的人很快就会填补上去,最后大军沉稳地杀进了李伯升的大阵之中,顿时一片血花飞溅,随后就是血腥的厮杀。
张天佑一马当先,手中长槊疯狂地收割着身边张家军士兵的性命,鲜亮的战袍已经染上了片片鲜血,跨下的战马在一阵阵嘶鸣中随着主人冲杀、飞奔。
李伯升双目狰狞地看着前军一片大乱的样子,一万五千人竟然被六千多人冲杀的一片大乱,甚至被冲透了。
李伯升除了愤怒之外,就是深深的震撼,怀远军的战斗力还是超出了他的预想,实在是太凶猛了,此时看着远处还没有动静的三万怀远军大军,李伯升身上顿时一阵深深的无力感,他身边此时只剩下一万五千人。
第047章 两家讲和
李伯升心中已经开始蔓延失败的情绪了,这是他从来没有过的,在当初面对脱脱的数十万大军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绝望过,但是此时面对刘明远的怀远军,他彻底绝望了,而且常遇春很快就将李伯升打入了万丈深渊。
常遇春很快就发动了全面攻击,张天佑的人马攻击开始之后,常遇春立刻又发动了两万人马的攻击,同时自己率领精锐之士也随着杀入战场,直奔李伯升的中军杀去。
常遇春凶猛无比,他身边的怀远军更是随着主将一路冲杀,很快就将李伯升的前军杀溃了,随后杀入李伯升的后军,这也是李伯升最后的人马了。
面对兵败如山倒一般的局面,李伯升就连战斗的勇气都已经丧失了,他看不到任何希望,此时他心中唯一想做的就是为诚王张士诚尽忠,于是李伯升鼓起最后一丝力量,开始朝着怀远军冲杀过去。
“李伯升,快快下马投降,可免你一死。”
常遇春大声地朝着李伯升说道,但是李伯升一脸愤怒地回敬了一眼常遇春,随后大刀就朝着常遇春砍去。
“当啷。”
伴随着一阵火花,李伯升沉稳的一刀被常遇春挡下了,随后常遇春也还以颜色,很快一刀劈砍过去。
李伯升大惊,狼狈地躲开常遇春的一刀,同时身体有些不稳。
与此同时,数名怀远军军官也围攻了过来,众人手中长枪一阵攻击,李伯升身体本来就不稳,胯下战马伴随着一阵惨叫嘶鸣,李伯升重重地摔倒了地上。
“带走。”
李伯升刚要起来再战,但是已经被一众怀远军军官制服了,随后常遇春令人将李伯升押解离开。
此时战场上已经是一面倒的局面了,李伯升被擒拿,同时他的帅旗也被斩断,张家军随后一片溃败,最后死的死,伤的伤,全局覆灭,怀远军大获全胜。
震天的喊杀声就是二十里外的平江城也听的清清楚楚,站在城头的张士德面如死灰,他知道李伯升是打不过来了,此时能不能自保都是问题呢。
一天之后,随着大队怀远军来到平江城下,张士德最后的一丝希望也彻底绝灭了,常遇春统领三万多人马和花云汇合,两军随后发动了对平江城的攻击。
平江城中有张士德的张家军三千多人,同时还有张士德抓来了一万余青壮,但是依然无法挡住怀远军凶猛的攻势,而且战斗开始后不久,被张家军抓来充数的青就壮阵前起义,打开了平江城的城门,迎接怀远军入城。
怀远军突然杀入城中,杀的张士德一个措手不及,张士德在乱军中中箭受伤被俘,手下的三千多张家军大部分投降了怀远军,浙东重镇平江落入怀远军手中。
张士德的南下计划也随之彻底失败了,随着张家军十万余人马在浙东一带全部覆灭,张士诚心中一阵沮丧和绝望。
这十万人马可都是他张家军的精华啊,此时全部折损在浙东,已经伤及到张士诚的根骨了,同时幼弟张士德被怀远军俘虏,也对张士诚打击巨大。
张士诚本来是一个没有什么野心的人,无论是起兵反抗暴元,在高邮称王,还是投降元庭,多数都是身边人的主意,他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而且还非常重视兄弟感情,此时张士德被俘虏,他心中痛苦万分,每天都在悲愤和泪水中渡过,同时一心想要将张士德救回来。
此时的怀远军在浙东接连大胜,将张士德的十万大军全部消灭,同时也将浙东重镇平江收入手中,随后常遇春正在平江休整,补充人马和军械,随时准备南下攻打松江和嘉兴两地。
张士德和吕珍、李伯升等一众张家军将领也在龙凤元年七月被押解到了金陵城,得到了刘明远的亲自召见,刘明远也没有处置这些人,只是将他们全部关押了起来,同时还有被俘的三万多张家军士兵,也被安置在了江阴一带集中看押。刘明远随后派出杨宪前往江北泰州和张士诚谈判。
张士诚在泰州城见到了杨宪这位意气风发的儒生,同时在府上设宴接待杨宪,作陪的还有****夫、蔡彦文等文臣,还有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
……
“好酒。”
杨宪在张士诚热情款待下入席了,众人礼貌性地饮下了头一杯酒,杨宪顿时赞不绝口。
张士诚脸上虽然一片笑容,但是心中可是苦不堪言,此时他毕竟是有求于刘明远,所以也不得不讨好杨宪,而且他也想知道刘明远的意图。
“泰州哪里能酿出江南的美酒,区区劣酒还望公子海涵。”
张士诚随后客气的说道。
杨宪立刻说道:“诚王客气了,杨某在江南可是还没有喝上这样的美酒啊。”
杨宪的话一出,顿时让在座的众人一阵惊讶,江南物产丰富,美酒更是数不胜数,杨宪身为刘明远身边的亲信,怎么可能没有喝过美酒呢?
看着众人的诧异,杨宪立刻一脸自豪地说道:“我家丞相治下有方,如今战乱不断,百姓吃饭都是问题,还要供养大军征战,所以上下节俭,丞相也是每三天才吃一次肉食,而且严格控制酿酒,不是重大节日或是打胜仗,怀远军都不允许饮酒的。”
杨宪一脸自豪,他此时看了看张士诚的府邸和桌子上的酒菜,实在是太奢侈了,心中也对张士诚他们生起了一丝鄙夷和不屑。
刘明远可是住着一座非常小的院落,就是刘明远平日办公的行省都是之前一个蒙古千户的府邸。
至于金陵城最大府邸,也就是元庭的行省,则是被刘明远改为了临时学堂,当做作为怀远军军官培训地方。
同时又分出一部分给文人士子们聚会使用,刘明远在里面存放了怀远军征战缴获的全部书籍。
刘明远的举动顿时赢得了江南士子们的欢喜和拥护,甚至有人已经提议让刘明远尽快举行科举。
张士诚等人一听,脸上立刻有些挂不住了,他们只听说过怀远军善战仁义,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刘明远竟然如此节俭,治下竟然连酿酒都受到限制。但是说来也对,酿酒是非常耗费粮食的,所以这也是节省粮食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但是随后在场的众人也明白了,不然人家怀远军为什么装备的如此好,治下百姓那样拥护,一年前怀远军还都是元军的装备,但是此时大部分都已经换装自己的装备了,看上去和元军完全不一样了。
在坐的众人都有些愧疚,但是他们做不到刘明远那般,尤其是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更是享乐成风,喜好召集一群文人墨客聚众宴饮,美酒佳肴不断,府上整日歌舞笙箫。
唯有在座的一人此时有些失落地摇了摇头,此人坐在最后面,是张士诚手下的一位文书,官职很低,名为罗贯中,他早就看不惯张士诚和一众手下将领奢靡享乐的样子了,此时听到刘明远如此节俭仁义,顿时大为动容。
张士诚心中一阵感慨,随后朝着杨宪问道:“不知道公子这次前来是为何意?”
张士诚心中有些忐忑,他清楚既然刘明远派人过来和他谈条件了,就有心释放幼弟他们,但是条件绝对不会低,张士诚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杨宪随后说道:“我家丞相秉着两家同为义军,同为抗元义士,当以大义为重,决定释放诚王手下张士德、李伯升、吕珍等,同时还有被俘的两万多张家军将士。”
杨宪的话一出口,虽然知道后面的条件会非常高,但是得知弟弟可以回来了,张士诚想心中还是激动了一下。
略微平复了一下心中的激动,张士诚随后问道:“不知道刘丞相要用什么交换?”
杨宪随后淡淡一笑,然后说道:“我家丞相说了他只要一万匠户,也就是在泰州一带生活的元庭留下来的船户。”
张士诚此时彻底被震撼到了,他以为自己听错了,刘明远竟然只有这点东西,随后他又向杨宪确认了一下,是不是还有条件,但是杨宪摇示意没有了。
张士诚没有想到刘明远竟然就这样简单,泰州确实有元庭留下来的船户,当初在扬州、泰州一带有不少元庭造船的作坊,当年忽必烈攻伐rb的时候,大多数战船都是在扬州打造的,于是这里世代就生活着大量造船的匠户。
早前元庭还有官员管理这些船户,并且在扬州一带打造战船和漕船,但是如今天下大乱,各地都在打仗,元庭实在是没有精力顾忌这些船户,最后被在泰州的张士诚俘虏了。
随后这些人就开始为张士诚效命,但是张士诚对于造船不敢兴趣,他只喜欢掠夺现成的船只,所以这些船户就留在了泰州一带,开始以耕种为生了。
张士诚那里想到竟然如此简单,随后还是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刘丞相果真是这样说的?”
杨宪立刻说道:“我家丞相义薄云天,手下数十万带甲之士,怎会出尔发尔呢。”
张士诚立刻收回有些不敢置信的样子,随后立刻赔礼地说道:“是我错怪刘丞相了,罪过,罪过。”
但是张士诚的心中已经是一片欢喜了,他那里想到竟然如此简单,那些船匠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什么意义,送出去也没有多大损失。况且换回来的是弟弟张士德和两万多张家军将士,这可是一笔非常值的买卖。
第048章 失落的张士德
刘明远对于张士诚也没有太大的恨意,况且张士诚此时在浙东已经兵败,未来几年也无力南下了。此时在北方的力量也受到巨大损失,甚至很有可能有覆灭的危险,于是刘明远决定和张士诚罢兵言和,两家修好。
刘明远也不希望张士诚此时倒下,毕竟他在北方也可以抵挡一下,为怀远军在江南赢得更多的时间。
至于条件,刘明远此时手中急需造船的工匠,虽然在金陵俘虏了大量造船工匠,同时也将元庭在金陵的造船厂接收了,但是这些还无法满足刘明远对船匠和船工的需求。
扬州泰州一带历来都是造船之地,张士诚手中有不少造船工匠,所以刘明远决定借这此机会要过来,填补金陵造船厂人手紧缺的局面。
张士诚心中也非常乐意,他在泰州和通州一代就没有造过战船,虽然张士德编练过水师,但是都是当地渔民,战船也都是元庭留下来的,还有从渔民那里收缴的,所以泰州一带的船匠们都已经以务农为生了。
张士诚欣然同意了刘明远的条件,同时欢喜不已,他没有想到只是用了一万户的工匠就将幼弟张士德和两万多将士换回来了,他心中欢喜不已,于是对杨宪更是百般奉承,自己也欢喜不已。
杨宪很快就回来复命了,随后怀远军在江阴城开始和张士诚进行交换,怀远军出动水师战船运载张士诚的手下,同时运载张士诚送过来的匠户。
最后送过去的是张士德和吕珍、李伯升等张家军将领,但是也有上万张家军将士最后选择留在了怀远军,因为他们中很多人被怀远军的仁义和善战所吸引,同时还有一些将领是投降怀远军的,他们担心自己回去之后,受到张士诚的清算,于是就选择留下来了。
对于这些人,刘明远全部接纳,他们虽然是投降的,但是毕竟乱世没有选择的余地,刘明远坚信只要奉行大义,加上怀远军赏罚公平,这些人的心最终还是会全部归属怀远军的。
于是刘明远将这些投降和不愿意回去的一万多张家军将士全部编入新兵训练营中,开始接受怀远军的训练,等到训练完成之后再补充到各部队中去。
刘明远做这样亏本的买卖也是为了怀远军,他知道此时江北多一支义军力量就等于江南多了一份保障,怀远军就可以在江南多一些发展时间。
同时刘明远想要建造强大的水师,手中也缺乏工匠,现培养也需要一段时日,元庭留下来的匠户都是世代传承的,很多人技艺非常高超,所以这些人就是刘明远此时最需要的。
刘明远随后接收了张士诚送来的一万多户匠户,同时刘明远发现这些人其实并不都是造船的匠户,其中还有一些铁匠,火器工匠等等,他们有着详细的分类,连同家属共计四万多人,刘明远顿时大喜,全部安置在了金陵城北,那里是刘明远打造的造船基地。
只是刘明远受到手上钱粮有限,此时刘明远将全部的钱粮都投入到陆师上去了,水师发展非常缓慢,但是刘明远没有停下来,一边收集工匠,一边建造船厂,并且开展技艺学习,给予技艺高超的工匠高规格的待遇,让他们将手中的技术传授给下面的工匠,并且学会的人越多,俸禄越高。
顿时激发了工匠们的热情,同时刘明远善待这些人,给月这些工匠差很高的供给,也赢得了这些穷苦工匠们的忠心。
张士诚在见到幼弟张士德和吕珍、李伯升之后,这才松了一口气,同时看了看回来的不到两万人马,虽然不是当初所说的两万五千多人,但是他已经非常满意了,他得知很多张家军将士选择留在了怀远军,这也在张士诚的意料之中。
只是看到弟弟张士德失落的眼神,他心中一阵心痛,张士诚已经得知张士德在金陵城生活的一般,和阶下囚也没有什么区别,张士诚清楚就是刘明远才多日吃一回肉,根本不饮酒,更不要说张士德这些被俘之人了,没有要了他们的性命已经不错了。
但是最令张士诚心痛的是看到弟弟之前傲视天下的眼神没有了,取代的是失落和沮丧,这次浙东战役的失败让张士德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之前张家的千里驹已经彻底沦丧了。
“三弟,随大哥回去,府上已经备好了酒菜,大哥为你们洗尘接风。”
张士诚随后欢喜地说道,同时微笑着看了看张士德身后的吕珍和李伯升等将领。
他是一个厚道之人,是绝对不会做出秋后算账的事情的,他对于这些能够回来的兄弟已经非常感激了。
张士德依然面如表情,像没了灵魂的死尸一般随着众人离开了,看的张士诚心中一阵难受。
张士德这次遭受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不仅是战场上的失败让他遭受了重创,同时看到怀远军训练有素,战斗勇猛,最重要是每个人心中都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坚定的信心,这才是令张士德最震撼的地方。
每一个怀远军士兵说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刘元帅会带领我们取得胜利。”
被押解到金陵之后,张士德和吕珍、李伯升三人被关押在一处小院里,平日三餐都是粗茶淡饭,三人心中非常不满,随后向看押的侍卫反应,但是得到的回复就是我们的元帅都吃这个,你们身为阶下囚,能够吃上这些已经不错了。
随后张士德通过几次出去放风和去见刘明远的机会,对金陵城有了一些了解,他发现金陵城的繁华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商贾云集,到处都是叫卖的小贩,街边的商铺林立。
最令张士德好奇的是金陵城的大街上到处都是身穿蓝色和黑色服饰的人在街上走动,其中有男人也有女人。这些人有的像是在巡逻,有的和普通百姓一样,吃饭逛街。
后来张士德得知这些穿着制服的人都是怀远军的士兵或者军官,这让张士德顿时惊骇不已,他没有想到怀远军中竟然还有女人。
刘明远在治理地方的时候非常用心,废除元庭一切法律,实行怀远军制令,管理百业,让商人们获利大大增多,百姓手中的粮食也多了,各行各业开始逐渐恢复生机,同时也带动了大量的税收收入。
这也让李善长他们震惊不已,在他们这些人的思想里面是天下的财富是固定的,所以此时如果让利百姓和商人,那么自然就会减少官府的收入,但是此时看到百业复兴之后,官府的收入竟然多了,李善长实在是想不通。
其实刘明远清楚这是后世的经济学,也就是财富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创造的,只要经营好了,财富会不停地增长,地里的庄稼每天都在生长,这就是财富增长做好的证明,。
张士德同时也了解到怀远军治下也有很多禁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严禁用粮食酿酒,并且施行严格的宵禁。
这是刘明远根据当前情况制定的政策,酿酒对粮食的消耗巨大,同时宵禁可以更好地治理治下的城池和百姓,治安也会变好。
随后张士德也看到了怀远军上下的勤俭之风,就是刘明远平日里也只穿一件黑色的衣服,这也就是怀远军一般士兵的军服,从刘明远到下面的每一位怀远军官员士兵都是如此,没有奢华的服饰,但是刘明远每个月都会给这些人俸禄供给,并且是每一个士兵都有,这是其他义军无法做到的。
看到这些之后,张士德心中产生了深深的失落和绝望,他此时才发现当初自己的意气风发和指点江山是多么的幼稚,在和刘明远的谈话中他深深地感受到刘明远的领袖之风和做事的秉性。
刘明远做事认真,并且都是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尤其是对治下的管理更是一丝不苟,所以治下才会一片稳定繁荣。
在和刘明远一同吃饭的时候,张士德发现刘明远没有谈论任何关于战斗的事情,也没有对他们有任何羞辱。
简单的菜饭,众人一边说一边吃,刘明远问的最多的就是淮东的风土人情和张氏兄弟的经历,也聊了聊吕珍和李伯升的身世,只是简单的一顿饭的功夫。
张士德发现刘明远就是在吃饭的时候都不时地接受身边人告知的事情,并且一一作出交代。
随后张士德大胆地问了一下刘明远为什么每件事情都亲自处理,在他看来其中有很多事情都非常小,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处理。
刘明远回答也深深地震撼了张士德他们:“如今怀远军治下百废待兴,同时大军又在外面征战,我必须要亲力亲为,此时还不是我享受的时候,就是这样亲力亲为,还有很多人欺骗我,不认真做事,如果我每天待在府中享乐,那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怀远军也打不下这么大一片土地了。”
此时怀远军在不停地扩张,很是事情需要处理,而且现在怀远军治下也没有一套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任命的官员虽然都很能干,但是也有一些才能不足的人。
所以刘明远很多事情都要去指导和督促处理,按照他的意愿来办理,就是这样还会经常出现办事不利,偷懒怠慢的情况,如果刘明远天天待在府上,那么他敢肯定怀远军用不了多久就要衰败了。
张士德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此时回想起他们兄弟的行事风格了,张士信整天沉迷歌舞美酒,大哥张士诚虽然是统领,但是对于很多事情也不上心,自己虽然有些才华,但是对于刘明远每天处理的这些繁琐的事情也根本看不上眼,张士德自认为自己是指点江山的人,这些繁琐的小事都是下面人做的。
但是此时张士德知道了,怀远军的强大就是做好了每一件看似不起眼的小事,而且刘明远每件事情都做的有理有据公平公正,这才让怀远军将士感受到他的伟大统领才华,才会跟着他卖命打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张士德回到泰州城大哥的府邸之后,看到的是一片奢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