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附身吕布-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我军对曹操占据绝对优势,但想要消化中原,非五年之功不可。”中原可是世家天下,就算吕布占领了中原,那里也是重灾区,灭曹操容易,但要将吕布在关中的政策一步步推行开,不能光凭铁血手段去镇压,所以要消化曹操的领土很难,而这五年的时间,足够刘备将蜀中吞并,要知道,现在的刘备可是比历史上强大了太多,整个荆州,如今除了襄阳一城之外,已经尽归刘备,如果这个时候吕布将时间大量消耗在消化中原,等吕布再次腾出手来的时候,恐怕刘备也完成了荆州和蜀中的整合。

    “和棋?”吕布突然皱了皱眉,看着棋盘上贾诩将自己的車拿走,突然想起来,若是这样的话,跟历史上的三分天下又有何区别?沉思道:“但蜀中世家同样排斥我军,甚至百姓也极度排外。”

    “不错。”贾诩认同的点了点头:“但主公若下蜀中,等于绝了刘备的展余地,无论江东还是曹操,刘备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拿下,而且若三方内斗,得益的依旧是主公,若是出兵中原,就算拿下中原,主公依旧要面对江东与刘备的夹击,如今我军有各道关隘足矣拦住曹刘联军,但若进刃原,等于放弃了关隘险阻,而且我军与孙权的联盟也同时告破,刃原,于我军而言弊大于利,若锐中,则天下在望!”

    盯着棋盘半晌,吕布曳一笑:“哈,文和,你比以前更奸诈了!”

    原本贾诩是能赢得,但贾诩却在不知不觉中引吕布上套,最后打成和棋,吕布眯眼看向贾诩道:“看来之前,也是文和有意让我。2();”

    “不敢,主公棋力确实精湛,诩怎是对手。”贾诩微笑着摇了曳。

    若非要用棋来模拟天下大势的话,恐怕自己还被这老狐狸蒙在鼓里吧,吕布叹了口气,明明自己精神已经到了五星,为何还是算计不过这老家伙?

    “我有文和,无忧矣。”站起身来,吕布让随侍在侧的蕊儿去收拾棋盘,自己则伸了个懒腰,扭头看向贾诩道:“这些日子泌公务,却还未去看看这洛阳恢复的如何了,今日正好有空,文和陪我父子走走如何?”

    贾诩扭头看去,却是已经到了午时,吕征已经完成了学业归来了,当下微笑着点点头:“如此,就叨扰主公了。”

    吕布的午膳一般都是带着儿子在外面解决的,贾诩自然知道这个习惯。

    三人收拾了一番,朝门外走去。

    相比于长安已经成为整个欧亚大6都知名的城市而言,如今的洛阳就显得萧条了许多,街道上放眼看去,几乎都是在修建的建筑,不过人种倒是不少,有西域胡人随处可见,随着吕布的日渐强盛,这些西域商人的嗅觉可不是一般的灵敏。

    “如今洛阳城很多东西都在新建,集市虽已成型,但由于目前洛阳人口、以及百姓的收入还未提升,因此集市虽然建了起来,但生意却颇为冷清。”贾诩见吕布和吕征都是眉头微皱,微笑着解释道。

    昔日虽然是都城,天下最繁华之地,但这些年几经战乱,当年还被董卓给放了一把大火,这几年归入吕布治下,虽然有所好转,也进来不少百姓,但也只是好转而已,莫说与如今的长安相比,就算与昔日洛阳相比,也差了不止一点。3();

    点点头,确实,比他们初来洛阳之时,如今的洛阳至少一眼看过去,比过去强了何止一倍。

    “父亲,这长安城过去真的是都城吗?”吕征有些好奇的问道。

    “是啊,爹和你娘亲,当年就是在这里认识的。”吕布点了点头,对吕布来说,那并不是一段愉快的记忆,当时的吕布,还真是被耍的团团转,不过当时的前任倒是乐在其中,只是在如今吕布看来,多少显得有些幼稚。

    “并不是每座城池,都像长安城一般,等你长大了,多出去走走。”吕布摸着吕征的脑袋,微笑着说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才行。”

    吕征懵懂的点了点头,他出生在长安,自打记事起,就已经习惯了长安的繁华,以为天下城池,都该如长安一般,只是来到洛阳之后,不免有些失望,相比于长安,洛阳真的有些愧对都城之名。

    “父亲,那些人在干什么?”三人一路来到长安外围,昔日的城墙已经推倒,如今长安城是没有城墙的,吕征看到远处聚集了一大批人,其中还有不少公门众人,不禁好奇道。

    “寺庙?”吕布挑了挑眉:“过去看看。”

    佛教在三国时期其实已经传入了中土,不过并未兴盛起来,毕竟一旦出家,是禁止嫁娶的,这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无酚受的,不过吕布当初在徐州之时,倒是见过不少寺庙,听说江东那边佛教比较兴旺,这些年吕布支持百家争鸣,各派学说在长安乃至吕布治下都是百花齐放,加上吕布开通丝绸之路,同时也引进大量外家学派来刺激各家学说,佛门自然也随着这股大流进来,只是不能婚嫁,还要剃个光头,孝经中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还有身体肤受之父母,佛门算是将这两样全犯了,百姓自然对这玩意儿不是太感冒,而且吕布注重民生,百姓生活水平普遍优渥,因此佛门在这边可没什么生存空间,倒是中原地区,听说有不少世家信这个。

    三人一路走来,却看到一群僧人手持棍棒,拦在寺庙外面,将一群衙差挡在寺庙之外,一名班头站在寺庙外,跟几名僧人争得面红耳赤。

    “怎么回事?”看着周围已经聚集了不少百姓,吕布排开人群,皱眉看向衙差班头道。

    “参见主公!”班头被一群僧人气的不轻,见有人询问,没好气的想要喝骂,只是当看到吕布的时候,不由吓了一跳,一群人连忙跪下来。

    “都起来吧。”吕布目光看向这群僧人,皱眉道:“究竟生了何事?”(。)

 第四十三章 宗教与律法

    班头的叫法是吕布在长安开始推广流传开的,大都是吕布实行精兵政策之后,淘汰下来的战士安置到地方负责维护地方秩序的人。

    吕布在推行法家之后,对吏治有过明确的改革,班差衙役级别虽然低,但同样有明确的规划与晋升渠道,归属刑部管辖,同样有功绩考评。

    作为洛阳城内的数十名班头之一,赵班头在看到吕布的那一刻心情就变得有些糟糕,倒不是对吕布有什么成见,而是吕布的出现,并插手介入的话,无疑是证明赵班头自己无能,一件案子竟然要惊动吕布来处理,或许吕布并不会在意,但对赵班头而言,这可不是巴结吕布的好机会,反而有什么差池的话,对赵班头这一年的功绩考评可能出现巨大的变数。

    面对吕布的询问,赵班头心中苦涩,也只能硬着头皮回答:“回主公,我等本是追捕一名凶杀犯至这里,原本已经要抓住,但那凶犯却逃入了这间寺庙,这些胡僧非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既然已经剃度出家,就是佛门中人,不让我们抓人。”

    身逢乱世,每天都在死人,凶犯什么的,在这个时代其实只要不是太过分,诸侯是不会下力气去管的,不过在吕布这里却行不通,随着法令的不断完善,还有精兵政策淘汰下来的过剩兵员之中大量优质兵员放在各地负责治安,在外面杀人不管,但只要进了吕布的地盘,不管有没有落户,在这里随意杀人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而更大的好处就是,这些被派往各地的班差衙役是从军队直接下放下来的,归属刑部管辖,地方官员无权任免,也因此,更进一步的加强了吕布对地方的掌控力度。

    如果让其他诸侯知道吕布将大批优质兵员淘汰下来做这个,估计内心里一定会崩溃,如今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在不断的招兵买马来扩充军力,吕布这样的做法在乱世的确有些奇葩,但没办法,关中的军事生产已经早已让士兵的装备几乎每年都在更替,先进的装备最终让士兵的战斗力得到质的提升,就如同之前马超、赵云所部面对同等数量的曹军,几乎能够无损将曹军给拿下来,就算是属于地方军团的张辽大军,在面对夏侯渊的主力时,也占据着绝对的优势,这就是精兵政策的恐怖之处,吕布有底气在施行精兵政策的同时,让自己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不降反增。

    吕布抬了抬眼,扫了一眼挡在庙门口的僧人,眉头一皱:“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没人教过你们万事以法为准吗?”

    “属下自然知道,只是”赵班头苦恼的看了一眼这群秃瓢,心中满满的恶意,苦笑道:“这帮胡僧硬要护着那凶犯,甚至不惜以棍棒阻拦,我等不是对手。”

    说到最后,赵班头有些羞愧的低下头,他们可是从军队中出来的,虽然是被淘汰下来的,但也接受过系统的军事化训练,如今却连一些僧侣都制不住。

    “哦?”

    吕布抬了抬眼皮,扫了一眼那些手持棍棒的僧兵:“诸位这是要与官府为敌吗?”

    “不敢。”一名年迈的胡僧走出来,双手合十,向吕布一礼道:“只是佛门有佛门的规矩,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位施主已经诚心悔过,将军为何不能网开一面?”

    “佛门有佛门的规矩?”吕布诧异的看了胡僧一眼,目光渐渐冷了下来:“所以就可以无视朝廷的法令?谁给你们的胆子?”

    扭头看了一眼赵班头:“做你们该做的事情!”

    “喏!”赵班头答应一声,便要入寺。

    “佛家庄严之地,尔等身染杀孽,怎可进入,不怕冲撞了佛祖吗?”十几名僧人手持棍棒,拦在赵班头面前。

    “你们的佛祖连杀人凶犯都能收容,公门衙役秉承人间正义,按律执法,若他连这点都要阻拦的话,那这等是非不分的佛,不要也罢。”吕布看向赵班头:“再有人敢阻拦,杀!”

    “喏!”赵班头早已憋了一肚子气,闻言厉喝一声,一群衙差纷纷拔刀,厉声道:“滚开!”

    一群手持棍棒的僧人面面相觑,这帮子衙差可是上过战场经过磨练的,之前限于规定,不得擅动刀兵,他们还敢横一下,如今被放开了,那股子气势散发出来,这些僧人哪里敢拦。

    “将军!”老胡僧有些怒了,看向吕布道:“将军既然提倡百家争鸣,我佛家难道不在此列?”

    “在。”吕布点点头,看了看胡僧,又扫了一眼周围越来越多的百姓,摇头道:“本将军不反对任何宗教在本将军治下传播信仰,只要你的道理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他们愿意信奉,本将军不会去管,但是”

    “任何宗教的规矩,都必须在我律法之内,在宗教规矩与朝廷律法发生冲撞之时,一切以律法为准,任何宗教规矩,都不得超脱律法,杀人偿命,天经地义。”吕布看向老僧,摇头道:“今日此例一开,日后若所有人犯了事就投身宗教寻求庇护,那律法威严何在?善不能扬,恶不能除,天理何在?公道又何在?想要导人向善,可以,但最好去遏制源头,若恶行已经发生,就该接受律法的惩罚,而不是一句皈依佛门,放下屠刀便可以了事。”

    “想要传教,就先把那些不合规矩的东西剔除。”吕布挥了挥手,见赵班头已经带着人将一名光头从寺里拉出来,向吕布复命。

    “做你自己的事情。”吕布挥了挥手,带着吕征和贾诩径直离开,人群中自动让开一条道路,留下一群僧人看着吕布离开的方向暗暗叹息。

    “父亲”离开了寺庙,一行三人找了一处生意还算红火的酒楼坐下,吕征有些犹豫的看向吕布。

    “有什么话,直说就是。”吕布抿了一口茶汤,随即放下茶碗,看向吕征。

    “学院的时候,夫子说过,凡事应该教导而非强行制约,律法却在强行束缚人的行为,父亲既推行法制,又提倡儒家,这岂非自相矛盾?”吕征疑惑的看向吕布。

    “你自己怎么看?”吕布没有回答,而是看向吕征,微笑道。

    “这孩儿也说不上来,但孩儿觉得,夫子说的不错。”吕征迟疑道。

    “为父没说他错。”吕布敲了敲桌子,笑道:“其实不只是儒家,包括法家、墨家、道家乃至刚刚遇到的佛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导人向善的意义,于个人修养而言,没错,但放在一个国家来说,你不能指望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修养和操守,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人人都是道德圣人,至少你爹就不是什么道德圣人。”

    然后,在吕布发黑的脸色下,吕征竟然认可的点点头。

    “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又或是其他诸多学派,确实导人向善,但征儿有没有想过,若用这些学说来治国的话会怎样?”吕布看向吕征。

    吕征茫然的摇了摇头,他没想过那么远。

    “就像之前那名凶犯,或许他真有悔过之心,所以皈依佛门,但此例一开,却会让人生出一份侥幸,不管犯了多大的罪过,只要皈依佛门,就可以逃避律法的制裁,而完善法制,就是为了打消人们这种侥幸的念头,让他们知道犯了错,不管你是否后悔,都必须接受律法的惩处,从而遏制人恶念的发生。”

    用手指醮了水,在桌案上画出一条线,看向吕征道:“律法就相当于这条线,可以叫它底线,告诉人们,什么事错的,什么是对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好的律法,可以让恶人变成好人。”

    在这条线上抹开几条豁口:“但就像刚才,一旦律法向宗教妥协,开了一些口子,让人们知道,只要从这里过去,就可以免于刑罚,这样的口子越多,这个下限就会逐渐成了一纸空谈,这样的律法,就算是好人,眼看着周围无数人在做坏事,却能通过这些途径去变成坏人,那这样的律法就是恶法,而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加固和完善这条下限,将这些漏洞不断补齐,让人们不敢去碰触这条底线,然后在这条底线的基础上,儒家、道家、墨家、佛门这些学派可以自由发挥,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更多的道德圣人,让它不再成为传说,所以两者从根源上来说,并不矛盾,只是一些儒家为了个人的私利或者儒门的地位,而去有意识的去贬低,就这点来说,说这种话的夫子,本身在道德上就存在缺失,他们不愿意去承认律法的作用,或者根本没能力看清楚这些。”

    吕征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虽然不能全懂,但父亲说的,好像比夫子说的更容易理解一些。

    贾诩看了一眼吕征,心中默默地点点头,吕布的教学方式很独特,他不会强行将自己的观念灌输给别人,而是通过这种引导加论证的方式去说,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事实上,吕布说的这些,却正是如今吕布治下能够越发繁荣强盛的根本原因,只可惜,不是所有人,都能让吕布有耐心去讲这些东西的。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 勾心斗角

    佛门的事情给吕布提了一个醒,眼下吕布治下,百家争鸣格局已现,这是吕布所愿意看到的场面,但凡事都过犹不及,无论宗教还是各家派,都不能脱离律法的束缚,更不能享有任何特权,特权不能完全消除,但绝对要控制,越少越好,为了此事,吕布在回到骠骑府之后,专门招来律政司的一些要员以及贾诩、陈宫、沮授、徐庶等人,将这个问题专门列出一个大致框架。

    吕布攻下蜀中之后,就准备称王封国,无论朝廷允不允许,到时候的吕布都走到那一步了,虽然还未称帝,但只要封王,国的框架就起来了,法度也会更加完善,同样对外吸引力也会随之增强,会有更多的域外派、宗教流入中原。

    朝廷对这些派、宗教必须一视同仁,至于华夏流派会否会被域外派或宗教挤垮,吕布只能,该死的,谁也救不活,大浪淘沙,被淘汰,只能明你本身不具备竞争力,吕布需要的是金子,是能够引导这个民族不断进步的精神文化,而非抱残守缺,将外族精华视之为洪水猛兽,有竞争才有进步,吕布不相信,神州大地之上,诸子百家这么多流派,干不过外族派。

    虽然吕布的有些观念并不理解,但大致上,限制宗教权利,以律法约束,这一点上,律政司是完全赞同的,不过要根据诸子百家内部的规矩来查缺补漏,补足律法在这方面的漏洞,这是个浩大的工程,各家派未必愿意让律政司将手伸进他们内部,而律政司要做这些,也要弄清楚各家派内部的规矩,再与各条法令一一对照,这是个浩大的攻城,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因此,吕布也没有强迫律政司立刻就要给出自己答复,不过这件事情,必须尽快提上日程,作为近十年之内,律政司的主要完成项目。

    相比于洛阳城的各种建设,洛阳书院却是更先一步建起来,执教的是长安书院不教师,至于生源则是洛阳就地取材,吕布的三早在建安七年的时候,长安这样的大都市已经开始布置,历经五年,一些基础教育已经完成,正好与洛阳书院对接,洛阳建起了书院,对于大批郡子来,无疑是一个福音,这代表着他们继续深造就要远比其他州郡更有优先权。

    因为大批人才还没有成长起来,因此,吕布在人才储备方面还有所不足,眼下举办科举没有任何意义,人才储备就那么点儿,尤其是吕布大力推广工业、商业,除了仕途之外,读书人有了很多出路,虽然盘活了吕布,但也让治理方面的人才出现了分流,都用还有不足,哪容得你如同精兵政策那样挑三拣四?

    不过未来科举是大势,否则吕布也不会大力推行三,却也没想过在政策方面对管理型人才优待,管理型人才,白了,是分配财富的,而一个国家的根基,需要的是创造财富的那一批,也就是工、商、农,至于管理型人才,够用就行。

    慢慢来,有些事情不能操之过急。

    送走了贾诩等人之后,吕布负手而立,看着湛蓝的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时间似乎过得有些快了,眨眼间,已经到了建安十三年的秋天,一年的时间就这么无声无息的过去了。

    似乎做了很多事,但好像又什么都没做。

    洛阳的建设还在继续,城池的规划和设计虽然已经出来,但要建成,保守估计也得五年的时间,这一次经过重新设计之后,洛阳是按照世界级的大都市来建设的,比之以往的洛阳城,面积大了三倍不止,能容纳三百万人口,建成后,比之如今的长安都要恢弘几分。

    虽然目前的人口,甚至连旧城区都没办法填满,但那股南来北往的,欣欣向荣的气息已经随着吕布入主洛阳,不断展现出来,相比之下,作为荆州昔日的治所,襄阳可就破败了不止一分。

    蔡瑁如今一想到诸葛亮,就恨不得割掉对方那根烂舌头,原本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就在这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硬生生被诸葛亮那根三寸不烂之舌,游各郡,将襄阳给彻底孤立,成了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城。

    蒯家的人,最近似乎也有些不对,蔡瑁怀疑,蒯家似乎跟刘备有所勾结,但蒯家毕竟是跟蔡家一样,并列为荆襄四大家族之一,没有确凿的证据,蔡瑁如今也不敢乱动蒯家。

    “都督,斥候来报,刘备已经带了张飞、黄忠等猛将,汇合刘磐,起兵五万入侵襄阳,不少县城已经降了!”张允来到蔡瑁身边,苦涩道。

    张允,在刘表在世的时候,是蔡瑁的副都督,按照刘表的本意,是想用张允来分蔡瑁的兵权,可惜张允并不是那种权力欲。望很强的人物,时间久了,不但没起到分化兵权的作用,反而被蔡瑁收服,成了蔡瑁的心腹。

    “五万大军?”蔡瑁闻言,嘴角抽搐了几下,胸中突然升起一股无名怒火,当年刘备在荆州孤立无援,将不过关张陈,兵不满两千,但随着当年出兵洛阳,被刘备截取了三万大军,而后屯兵南阳,让刘备将南阳、江夏的兵力尽数掌控在手中,到如今,刘备竟然能在北拒吕布,南拒江东的情况下,还能汇聚出五万大军,那些兵马,有很大一部分,本该是他蔡瑁的手下,如今却帮着刘备来打襄阳,这让蔡瑁心中一股无明业火蹭蹭的往上涌。

    “如今襄阳,兵不满两万,将军,我们……”张允蠕动了一下嘴巴,正想什么的时候,却见蔡瑁豁然回头,狼一般的眸子盯在张允身上,令张允胸中一窒,不出话来。

    良久,蔡瑁收回了目光,深吸了一口气,淡淡道:“蒯家最近可有反常?”

    “没有。”张允摇了摇头:“末将已经派人将蒯家严密监视起来,但有风吹草动,定不能逃脱我等监察。”

    “继续盯着。”蔡瑁点了点头:“我总觉得,蒯家人最近有些不老实,你且下去吧。”

    “喏。”张允躬身答应一声,默默地退下,只是没有人发现,在张允转身那一瞬间,眼中闪过一抹难言的怨毒之色。

    离开了蔡府,张允在城中晃荡了几圈之后,确定无人跟踪后,折道进入了蒯家。

    “异度兄,蔡瑁已经对蒯家生疑,你如何还能如此淡定?”进入蒯家,正看到蒯越坐在文案之上,一边翻阅着一本书籍,一边品茶,不禁恼怒道。

    “淡定?”蒯越微微抬头,看了张允一眼,摇头笑道:“文承兄倒是对那吕布颇有研究。”

    “嘿~”张允在蒯越身边坐下,摇了摇头:“实话,若非吕布对世家迫害太甚,我倒更愿意去投吕布。”

    “哦?”蒯越抬了抬头,瞟了张允一眼,随后摇头道:“不知文承兄来找我,有何事?”

    “刘皇叔已经亲率三万大军进入襄阳境内,我等还需早做准备。”张允沉声道。

    “哦?”蒯越笑了,看向张允道:“不是五万大军吗?”

    “我……”张允正要回答,但话到口中,却突然惊恐的看向蒯越:“异度是如何知道?”

    “文承兄,这襄阳大族,并非只有蔡家。”站起身来,蒯越放下书卷,扭头看向张允道:“你不该来。”

    张允张了张嘴,面色一变,脸色变得煞白,不可思议的看着蒯越道:“他……你……”

    “放心,文承兄做的很足,蔡瑁的人并没有跟上,不过文承兄之前满城转悠的举动,很容易惹人生疑。”蒯越扭头看了张允一眼,微笑道。

    吞了吞口水,张允看着蒯越,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

    “文承兄不必多虑,你我既然都已经决定投效皇叔,这些事情,我已帮你料理了,蔡瑁不会生疑,皇叔虽有三万大军,但句难听的,这些兵马都是临时拼凑而成,远不及南阳、江夏兵马精锐,不客气,这三万大军人数虽众,却是乌合之众,那诸葛孔明想来也没指望凭借这三万大军能够攻破襄阳,蔡瑁守城还是有几分本事的。”蒯越微笑道。

    “那……”张允不解的看向蒯越。

    “这是孔明在向你我示好,将攻破襄阳之功,赠予你我,也算是送你我一个人情。”蒯越微笑道:“至于该如何做,想来不必我来教你。”

    张允机械的点了点头,看着蒯越,一时间不上话来,只觉得自己在眼前之人面前,仿佛没有一丝遮掩一般,所有的一切,都被那双温和中带着一股危险的眼睛给看透,张允觉得,眼前的男子要比蔡瑁更危险十倍。

    蒯越端起了茶碗,轻抿了一口,看向一脸阴晴不定的张允,疑惑的询问道:“文承兄,还有其他事情吗?”

    这是在撵人了。

    张允虽然不满,但面对蒯越,甚至比面对蔡瑁都让人心中生寒,干涩的点点头道:“那……在下告退。”

 372。第370章 绝望

     其实如果按照诸葛亮原本的计划,不该这么早打襄阳,虽然除了襄阳,荆襄九郡,几乎已经都成了刘备的地盘,但实际上,刘备对于地方的掌控力还不足够,刘磐、韩玄这些昔日的太守虽然如今愿意拥护刘备,但兵权还都控制在地方手上刘备实际掌控的地方,也只有南阳、江夏两地,除此之外,刘磐因为有着黄忠这层关系,对刘备也十分亲近,可以当成是自己人,但其他地方,刘备控制力还不够。

    按照诸葛亮的计划,蔡瑁是有存在意义的,可以让刘备以对抗蔡瑁为借口,一点点将触手伸进各郡,只需要再有一两年,荆襄十八万军队,可以在一个和平的过程中为刘备所获,到那时,刘备就有足够的实力去进取西川。

    可惜,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原本吕布攻占冀南,对于刘备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然而曹操之前派来的使者隐晦的提醒道汉中恐怕已经被吕布所获,这就让诸葛亮无法再淡定的一点点帮助刘备收拢荆襄各郡的大权了。

    在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策略当中,蜀中是最关键的一环,荆州乃用武之地,而蜀中才是诸葛亮为刘备谋划的大后方。

    结合吕布之前的种种表现,很显然,从一开始,吕布的目标就是汉中,至于冀南,只能说是顺带。

    在暗示刘备答应曹操联盟的同时,荆州战事也必须尽快落下帷幕,要征蜀中,如果襄阳还在这里挂着,时间一长,很容易出现变故。

    如果站在吕布的角度来看,对于吕布放弃中原而先攻西川的战略,诸葛亮是相当赞成的,但站在吕布的对立面,对于吕布选择这个战略,诸葛亮的心情自然就不美妙了,吕布这是要吞并天下的节奏,如果蜀中真的被吕布拿下,接下来天下局势将会变得诡异,但无论怎么变,除非三家能够真的合一,不是联盟,而是完成一统,才有可能对抗吕布,只是这种事,明显不太可能。

    坐在颠簸的马车里,诸葛亮将地图合上,轻叹一口气,看向身边的刘备道:“吕布身边,有能人呐!”

    逼得自己不得不尽快攻陷襄阳,但就算攻下来,却也让刘备失去了整合荆襄内部的一次良机,日后说不定会成为隐患。

    刘备闻言笑了笑,笑的有些苦,吕布身边有能人,而且不止一个呢,从最早的陈宫,到后来的贾诩,刘备对吕布其实一直挺眼馋的,哪怕现在有了诸葛孔明,还有崔州平、石广元这些能吏,但吕布那边也招降了沮授,关中日益壮大,而他刘备,漂泊了大半辈子,到今天,才算是真的获得一片根基,身边的羽翼也逐渐丰满起来。

    “孔明,据细作来报,襄阳城如今还有两万精锐,我军如今只待三万杂军,恐难以攻克。”刘备有些担忧的看向诸葛亮,虽然诸葛亮表现的很有信心,但刘备还是有些担忧,三万杂兵说白了,就是拼凑起来的乌合之众,刘备可是参加过诸侯联盟的,或许单拉出来不能算乌合之众,但合在一起,那就真的是乌合之众了。

    而蔡瑁却是统兵多年的大将,尤其是攻城战的时候,蔡瑁的防守绝对可说是滴水不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