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汉-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此说来,若再有黄巾贼来投,依旧放走?”方悦皱眉道:“但若这些人去而复返,降而复叛,岂非再填战乱?”
叶昭闻言,沉默了片刻后道:“杀了他们,固然一劳永逸,只是这天下黄巾有多少?杀得完吗?等杀完了,这大汉还能剩下多少人?问题的根由不在此处,而在朝堂啊!”
“主公仁义,末将懂了。”方悦闻言,肃然起敬,躬身一礼道。
仁义?
看着方悦离去的背影,叶昭摇了摇头,上位者,有几个是真的仁义,只是所处的位置不一样,思想的高度不一样,看到的大局也不一样。
……
深夜,葛陵黄巾三大巨头再度在县衙集结,然而这一次,哪怕是之前很嚣张的何仪,此刻也闷不做声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不说话了。
黄劭默默地站在何仪身侧,眼观鼻,鼻观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样子。
“你们派出去的探子,也回来了吧?”良久,终究还是何仪打破了这份沉寂,看了看刘辟,又看了看龚都,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股说不出的涩然。
“嗯,回来了,只是这叶昭是何人?竟然能调动这么多官军?”刘辟皱眉道。
相比于已经有了足够名声的皇甫嵩、朱隽等人来说,叶昭属于新人,名声也远不如皇甫嵩、朱隽那般响亮,让他们不解的是,既然皇甫嵩、朱隽就在附近,为何却派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叶昭来执掌汝南战事?
龚都看了刘辟一眼,张了张嘴,却最终没说话,他很想问问袁家现在在干什么?难不成看着他们这样被叶昭剿灭,只是何仪在侧,这话也不好在这个时候问出来。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管那叶昭是何人?我是想问,两位有何看法?”何仪有些不耐烦的道。
叶昭是什么人,跟他有什么关系?如今最要紧的是,人心不稳,粮草也快没了,再这么下去,根本就是等死。
“总得知道我们是败在何人之手吧?”龚都翻了翻眼皮,有些阴阳怪气的道,说来也好笑,明明城里还有十几万黄巾军,但现在,作为这十几万黄巾军的头脑,三人此刻却已经将自己摆在了败方的位置。
“未必会败!”刘辟皱了皱眉,他讨厌这样的感觉,从头到尾,他都没跟汉军交过手,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败了,实在让他难受。
想到这里,刘辟就有些愤恨的看了何仪一眼,若非这货,自己何至于此?
“有何妙计?”龚都和何仪目光一亮,俱都看向刘辟。
“我……”刘辟面色一僵,颓然道:“没有。”
何仪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没有计策,说什么豪言壮语?虽然汉军兵少,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别说现在人心不稳,就算人心稳,面对汉军精锐,他们这么多人如果拉出来跟汉军硬杠的话,也绝对讨不了好,更何况如今他们被困在这小小的葛陵,不但要提防汉军,还要提防友军。
“总之,先安定人心再说。”刘辟郁闷的道。
“说的好听,你把粮都拿出来,或可安定人心。”何仪冷笑道。
“当初分粮,你分到的最多,为何你不拿出来?”刘辟看向何仪,目光不善。
“嘿,那便各凭本事吧,老子可不想死在这里,若是逼急了,大不了投了朝廷。”何仪见两人目光俱都不善的看向自己,皱了皱眉,站起身来说了句气话。
一直老僧入定的黄劭突然睁开眼睛,看了何仪一眼,复又低下头,没有多言。
这场会议,最终不欢而散,何仪离开后,刘辟与龚都聚在一起,并未分开。
“你说那何仪说的会否是真的?”龚都看了一眼刘辟离开的方向,低声问道,先前军中便有流言,何仪实际上已经暗中投了官府,故意引兵到葛陵,为的就是将汝南黄巾一网打尽。
“先看看,袁家那边没说过,当是谣言。”刘辟摇了摇头,他现在也有些不确定:“今夜派人出城,前往汝阳,若无消息的话,便突围!”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刘辟等人还未有个决定,叶昭却又派人将招降书射入城中,因为有了昨天回来的人将消息散开,这一次,书信的内容很快就传开了。
不过相比于上一次的温和,这一次叶昭的招降书却是杀气腾腾的。
不但昨日书中条件不变,但却加了一条悬赏,虽然大多数黄巾可以赦免,然而黄巾军中,却有少数十恶不赦之徒,这些人,是乃是首恶,无法赦免,若有人能够将之擒杀,不但无罪,还可获得奖励。
内容很快便流传开了,哪怕何仪、刘辟、龚都在有了前车之鉴以后,第一时间想要封锁消息,将射入城中的招降书尽数销毁,但内容却不知怎的,很快便在军中传开,只是一个上午的时间,三方军中,便有十几名级别不等的头目被杀死,割了人头,有的杀人者被抓住,就地格杀,但也有人成功逃脱,而且下午的时候,那些成功带着人头出去的黄巾军,便换了一身装扮,摇身一变,变成了汉军的伍长或者什长。
“城上的兄弟们,叶将军说的都是真的,我牛二今日拿了那杜老三的脑袋,叶将军不但让我当了什长,更赏了我五亩田地,就在那上蔡,莫要再犹豫了!”一名顶着崭新盔甲的降军此刻带着十几名愿意加入汉军的小弟在城墙下兴奋地对着城头的黄巾军呐喊着,丝毫不为自己的倒戈感到耻辱。
“这太平教没希望了,那刘辟什么德行,大家都该清楚,十几万人被我军逼得困在城里做那缩头乌龟,跟着这等人,有何好处?就算念及袍泽之情,不愿杀人,也该为自己日后考虑考虑!”
四面城墙,都有黄巾降军在呐喊,叶昭虽然将多数黄巾军遣散,但有些已经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黄巾军则被他收入军中,带来人头的,直接担任一些基层官职,看起来似乎许了官职,但实际上,也只是在这些降军中找些管理者而已。
但就算如此,这些人一个个在城墙下呼朋唤友,还是起到了不少作用,何仪、刘辟、龚都三人不约而同的将四门封死,以免再有人杀人出走,昨夜一夜间死了十几个头目,已经在军中引起了极大地恐慌。
只是两丈高的城墙,若真想走,也拦不住多少人,这一夜,逃走的人数不但没少,反而比之前多了一倍,一夜之间,顺着城墙爬下去投奔汉军的黄巾,便有近万人之多,更死了三十多名头目,城中一夜间,至少发生了十几场小规模的混战,甚至到天亮,不少黄巾军将士发现那些平日里牛气冲天的头目们,看到他们的眼神都带着浓浓的警惕。
将士离心!
这是刘辟等人绝不愿意看到的情况,然而此刻,面对这种局面,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
“再这么下去,不出三天,不等那叶昭来攻,我们先会被自己人给剁了!”龚都烦躁的在刘辟面前走来走去,他觉得此刻,待在城里也不安全了,到处都是想要拿自己脑袋换奖赏的人。
“汝阳的人回来了!”刘辟没有说话,而是将一封信递给龚都。
龚都闻言,连忙接过信笺,展开看去,面上渐渐泛起了怒容:“可恶,那叶昭小儿竟是在诈我等!?城外官军不足一万,而且皆是郡兵?”
“皇甫嵩主力如今还在阳翟一带与波才对峙,不可能腾出手来将主力调集至此,叶昭带的,都是他自梁国带来的郡兵!”刘辟点了点头。
“那还等什么?立刻点齐人马,我们这么多人,就不信杀不过他!?”龚都大怒,咆哮道。
“迟了!”刘辟苦涩一校,摇头叹道。
第一百零三章 大厦将倾
“黄劭,你找我来干什么?”就在刘辟等人因为最新消息纠结不已的时候,葛陵城中的另外一处,吴霸皱眉看着黄劭,他不知道黄劭今日为何突然来找自己,两人的私交算不上多好。
“自是有要事相商。”黄劭没理会吴霸那拒人千里的语气,神色有些落寞的找了处地方坐下。
“究竟何事?”吴霸看着黄劭这副样子,一时间也不好再开口撵人。
“你觉得,我们还能支撑多久?”黄劭苦笑着问道。
吴霸闻言浓眉一扬,不怀好意的看向黄劭:“你想投降?”
说话间,已经缓缓地站起来,向黄劭逼近,大有随时动手的架势。
“投降?我也不想。”黄劭似乎没有看到吴霸的动作,指了指肩膀上带血的绷带,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带着几分疯狂:“今天早上我出去巡视,却被人莫名其妙的放了冷箭,也是我命大,那箭没有射中要害,但一次是命大,我不可能次次如此命大?”
吴霸闻言动作不禁一僵,他虽然没有遭到袭击,但昨夜手底下也有不少人遭了袭击,有人躲过一劫,但有人却就那么死了,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人的冷箭之下,那种感觉,真的令人十分窝心,现在整个葛陵虽然四门被封闭,但却弥漫着一股难言的压抑。
就算吴霸自忖勇武,此刻都有些害怕夜晚的降临,他不知道今夜会发生什么事?有多少人会离开,有多少人会被杀,虽然他已经让各个头目加强自己身边的护卫,但会发生什么,吴霸心中真的没什么底。
“但……渠帅对我等……”看着黄劭充血的目光,吴霸心中有些不忍,没了动手的意思,默默地坐下来,有些垂头丧气。
“说句不敬的话,若非渠帅,我等何至于此?”黄劭冷笑道:“当初刘辟邀我加入,我假意投靠,暗中帮他入城,后来又出谋划策,帮他在葛陵立稳脚跟,对他,我已仁至义尽,但他对你我可曾放心过,昔日你我不管如何,也是手握数千人的豪帅,然而如今,昔日部众何在?”
吴霸没有说话,但双手却不自觉的捏紧了,他显然也并不甘心。
“我也未想背叛与他,然而此时城中已经成了这般情况,官军没打进来,然而我军将士已经人心离散,军士们视我等如仇敌一般,我不想叛他,但有一丝余地,我也不想背个叛名,但我想活!”黄劭直直的盯着吴霸,那眼神,令吴霸都有些毛骨悚然。
“你待如何?”吴霸看向黄劭,吞了口口水,他还是第一次发现黄劭身上有这种令人恐慌的气势,让他不自觉的气弱了几分。
“我派入那刘辟军中的细作查到一些惊人的东西,不敢告知渠帅,那样会令城中更乱。”黄劭嘿笑道。
“何事?”吴霸疑惑的看向黄劭,这跟刘辟有何关系?
“那刘辟与龚都,原来与那汝南袁氏颇有交情,一直以来,都暗中受袁氏的好处。”
“竟有此事!?”吴霸闻言大惊,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黄劭。
“之前或许觉得难以相信,但仔细想想,那刘辟、龚都最初也不过如你我一般,为何能够发展的如此快?而且渠帅曾数次想要攻打汝阳,皆被他二人阻止,再看那汝阳与这葛陵、上蔡、互为犄角,他二人离汝阳最近,但自我太平教起事以来,却对汝阳秋毫无犯,这又是何道理?如今看来,此二人分明就是早已投靠了汝阳袁氏,才能这般快壮大!”黄劭冷笑着说道。
“那这次的事情,便是他们搞的鬼?”吴霸面色难看的道。
“不像。”黄劭摇了摇头:“城外的官军,当是不是袁家所派,否则不该如此狠辣。”
“这与我等有何干系?”吴霸郁闷道。
“那袁家定然不会坐视他们被剿灭,定会设法相助,我等这两日,盯紧那刘辟,跟紧他!”黄劭沉声道。
“好!”吴霸闻言,点了点头。
便在此时,黄劭的一名亲信进来,犹豫的看了一眼吴霸,没有说话。
“说吧,不是外人。”黄劭摆了摆手道。
“是,头领,刘辟动了,他和龚都调集亲信正在向城西集结,不知要做什么。”
“城西?”黄劭站起来,目光一亮:“看来城西便是袁家给此二人准备的退路。”
“那我等该如何做?”吴霸也站起来,此刻他也没了主意,只能靠黄劭。
“如何做?”黄劭眯着眼睛道:“那龚都和刘辟只是集结精锐,必是要弃大军自保,我等各自带上亲信,不可太多,跟着他们出城,出城之后,我等可去南阳,投奔张曼成大帅。”
“好,就依你,我这就去!”吴霸闻言,也不废话,直接起身去集结亲信。
看着吴霸离开的方向,黄劭嘴角掠过一抹笑意,站起身来,拍了拍那亲信的肩膀:“做的不错。”
见吴霸真的集结了亲卫往西城而去,黄劭笑的更灿烂,带着亲信,径直去了何仪所在的地方。
何仪正在吃饭,对于黄劭的到来,何仪有些意外,看着黄劭肩膀上的伤,何仪叹了口气道:“伤势无碍否?”
“有劳渠帅关心,伤势并无大碍。”黄劭摇了摇头道:“渠帅,刚刚看到那吴霸带了亲信去往城西。”
“城西,那是刘辟的地盘,他去那儿干什么?”何仪一时间没反应过来,只是话音落下,他的面色也渐渐沉了下来:“吴霸小儿,竟在此时叛我?”
黄劭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何仪缓缓地站起身来,咬牙切齿道:“何曼,给我集结兵马,随我去刘辟大营!”
“好!”何曼闻言,也不多问,直接大步离去,前去集结人马,这两天过得憋屈,正不知道该如何发泄,如今看来,是有大仗要打了。
“渠帅,此时动兵,不好吧?”黄劭出言道:“官军在侧,此时跟刘辟开战,怕是正中了官军的下怀!渠帅当顾全大局!”
“嘿,管不了那么多!我顾全大局,他刘辟为何不顾全大局?”何仪杀气腾腾的道,黄劭的话,没有让他平静下怒火,反而有种火上浇油的感觉,原本还有的一些犹豫,也被怒火彻底给湮没了,当下直接点齐了人马,往刘辟的地盘杀过去。
与此同时,刘辟的宅在里面,此时刘辟还在跟龚都商量对策,倒是也想丢掉大半黄巾,直接率领精锐出城,袁家来信已经提及,城西是他们的人,从城西退走的话,不会遭到太大的打击,但要放弃自己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这么多人,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
两边的人马加起来,如果不算战力只算人头的话,在数量上甚至都超过大汉军队的总和了。
让他们一下子从高高在上,手握数万“雄兵”的军阀一夜间跌落谷底,不说心里面甘不甘心,那袁家是否还会重视他们都未可知。
“报~”
就在两人为如何解决眼下问题愁眉不展之际,却见一名亲卫进来,躬身道:“大头领,何仪部下吴霸带着人入了我们的地方,正在往城西的方向走,还不断在军中散布谣言。”
“吴霸?他来做什么?”龚都皱眉道,他可不觉得这个时候吴霸会跑来投奔,若真是如此的话,也肯定如当初那黄劭投靠刘辟一般,是诈降。
“他在散布什么谣言?”刘辟关注的却是另一个问题。
“吴霸逢人阻拦便说大头领与都帅已经准备弃城,会丢弃大家自行逃跑,现在已经有不少兄弟往城西集结了。”亲信躬身道。
“混账,我何时说过这话!?”刘辟闻言大怒,厉声道:“立刻派人,给我将那吴霸给拦下来,若敢反抗,直接给我杀了!”
“喏!”
亲信下去传令,一旁的龚都却皱眉道:“不对,那吴霸怎会如此笃定的说城西!?”
城西,可是袁家派来的人在镇守,这军中,也只有刘辟与龚都知晓,而且二人也不可能把消息传出去,若说这是个巧合,那也太巧了一些吧。
刘辟闻言,也发觉了不对,皱眉看向龚都,却见龚都也是一脸疑惑,原本不应该为人所知的消息,就算不小心泄露出去,也该现在他二人军中传播,怎的吴霸直接先知道了,而且按照时间来算,就算有人听墙角,这时间也对不上。
“走,去问问那吴霸,他是如何得知的?”刘辟沉声道,这件事情,可非同小可。
“嗯。”龚都点了点头,跟着刘辟带了亲卫径直往西城而去。
就在两人离开不久之后,又有人行色匆匆的跑进来。
“大头领呢?”见府中没人,来人焦急的问道。
“去了城西,出了何事?”守门的亲卫疑惑道。
“何曼打过来了!”来人一脸焦急的道:“我去城西找大头领,尔等快去调集兵马,那何仪来者不善!”
“好!”亲卫答应一声,来人也不废话,直接往城西跑去。
第一百零四章 驱逐出境
刘辟前脚跟龚都一起带着人前去堵截吴霸,后脚何仪就带着人杀到,因为没有准备,也想不到何仪会在这个时候发难,再加上没有刘辟主持大局,刘辟的兵马在第一时间便被打乱。
当刘辟得到消息的时候,后方已经乱成一片,刘辟盛怒之下,只能邀请龚都率领人马过来支援,三支人马相互攻伐,因为没有事先的调配,龚都和刘辟的人马都不时会发生冲突,整个葛陵城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身在局中的吴霸根本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一脸懵逼的看着突然间就乱起来的黄巾,不少黄巾军看到吴霸一行人,疯狂的扑上来跟吴霸等人打在一起。
“头领,现在怎么办?”吴霸人少,只能且战且退,手下焦急的询问吴霸道。
“怎么办?快出城啊!”此刻的吴霸反而更坚定了离开的决心,跟着这三人,做不成事,外面还有官军围困呢,自己就先打起来了。
也幸好,不是所有人都认得他,黄巾军之间不好区别,打着打着,周围的黄巾不止在攻击吴霸,相互之间也在打,弄得吴霸晕头转向,却也知道这城里是待不下去了。
他距离西门已经不远,在一番厮杀之后,终于冲开一条路,来到城门口,看着四周乱成一团的黄巾军,吴霸扯着嗓子喊道:“城破在即,尔等还在这里自相残杀,不如随我出城,张曼成大帅便在南阳拥兵数万,更占据宛城重地,我等前去投奔与他,也好过在此被官军逼死!”
原本只是情急之下喊了一嗓子,出乎吴霸预料的是,竟有不少人响应,吴霸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这等号召力了,不过眼下城里面越来越乱,他也懒得想太多,撸起袖子跟一群黄巾贼将刘辟封死城门的杂物尽数搬开,然后打开城门,一路往城西方向狂奔。
……
“主公,西城城门大开,不断有黄巾军出城逃走,末将发现,有不少人直往城西方向奔走,看样子,要过俞涉防地!”汉军大营,丁力大步来到叶昭帐中,躬身道。
“通知那俞涉,让他将这些黄巾军赶回来!”叶昭闻言,合上了正在看的竹笺,站起身来道。
“喏!”丁力答应一声,转身派人去传命。
“主公,那俞涉未必肯遵命!”丁力离去后,正帮叶昭处理文案的邱迟忍不住插了一句嘴。
那俞涉说是慕名来投,但这几日对于叶昭的军令却是从不搭理,自顾自占住了城西大营,隐隐间,竟有与叶昭分庭抗礼之意。
“不遵命好,我就怕他遵命,否则你以为为何开的是西门?”叶昭冷笑着摇了摇头,不以为意。
“只是如此一来,不久放走了黄巾?”邱迟疑惑的看向叶昭。
“本官的任务,是收复汝南,其次才是剿灭黄巾。”叶昭笑道:“况且,我命令也下了,是那俞涉抗命不尊,有人愿意替我们背这份罪责,何乐不为?如今葛陵一破,汝南黄巾大势已去,将他们驱赶到南阳,你即刻拟一份奏书,尽快送往朝廷报捷,仗可以缓一缓再打,但这功劳要第一时间领。”
“喏,卑职明白。”邱迟会意一笑,继续处理文案。
叶昭也没心情再继续看书,将竹笺装好,站起身来对帐外道:“命方悦、丁力各率一部,前往东、北二门驻守,若黄巾军逃出城,如今黄巾军已无斗志,以招降为主。”
立刻有传令兵前去传令。
很快,一直以来徘徊在葛陵城外的十里之外未曾靠前的汉军动起来了,东南北三门各有一校兵马列开阵型。
东城最先打开,何仪、刘辟、龚都显然已经无法控制住麾下将士,大批的黄巾军涌出城来,自有官军上前喊话,不少黄巾军直接丢弃了兵器,跪地请降,也有不少人慌乱的向四面八方奔逃,叶昭人少,对于这些逃走的黄巾军也未曾理会,只是命人前去收编俘虏,而后一番训话之后,将想要回家的黄巾军打发走,无家可归的,则是收入军中。
大多数黄巾军都是有牵挂的,在这汝南一带,大多数黄巾军都是本地人,没了太平教的威胁,这些大多是农夫武装起来的黄巾军,自然也没什么继续与汉军作对的想法。
已经开了两门,加上叶昭又派人在城外不断喊话,南北两门也先后被打开,大量黄巾军开始往外涌,然后被收编的收编,遣散的遣散,叶昭编制中的辅兵也逐渐壮大,一百个人里,总有那么一两个无家可归或是不怎么安分的,这些人放回去,也是个不稳定因素,倒不如招入军中。
城外官军有条不紊的收编黄巾,葛陵城中,已经杀作一团的刘辟、龚都还有何仪渐渐发现不对。
人越打越少,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三人逐渐发现,自己周围逐渐变得空旷起来,前几日还拥堵不堪的城市,此刻却给人一种畅通无阻个感觉,三方转战各个港巷,竟然颇有统帅能力在飞快提升的错觉。
但与之相应的是,调过来的人越来越少,三人也都发现不对,连忙派人去查探才知道,四门竟然已经都打开,大批黄巾军往城外涌,他们却像傻子一样在这边生死相搏。
“快给我拦住他们!”何仪此刻也顾不得再跟刘辟他们拼命,没了兵马,他这个渠帅屁都不是。
“拦不住了!”何曼苦笑道。
“渠帅,此时大势已去,不是意气用事之时,不如暂且休战,我等先去南阳,投奔张曼成大帅,到时候,再做计较!”黄劭凑到何仪身边,沉声道。
何仪不甘心,但不甘又能如何,四门大开,开的不止是这葛陵城的城门,更是在许多本就不想打仗的黄巾军将士心里开了一条口子,既然有了选择,谁也不愿意在明知必败的情况下继续打下去,人心溃了,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挽回局势?
“只是城外都是官军……”何仪还是有些犹豫。
“城外守军并不多,我们被骗了!”黄劭摇了摇头,这个消息,如今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否则刘辟和龚都也不会在何仪攻来之后,二话不说立刻动手。
“那我们走哪边?”何仪皱眉道。
“去西门,这个时候大家该尽弃前嫌,先把眼前的难关过了再说,官军既然兵少,我等只要团结在一起,官军也没办法各个击破!”黄劭道。
“就依你所言。”何仪叹了口气,他现在是没了主意,有些庆幸身边有黄劭这么一个擅长出谋划策之人,当下也没理会刘辟和龚都,径直带着自己的黄巾力士以及精锐兵马往西城而去。
龚都和刘辟那边,大抵也是类似的对话,总之城破了,而且不是从外往内,而是从内二外的被破了,听起来有些荒唐而且可笑,但葛陵已经不可再守这是所有人的共识,所以龚都和刘辟争论的问题,也只是如今是去投张曼成还是去汝南投袁家。
刘辟乐观一些,袁家既然这个时候还给他们送信,就是说明袁家还没有放弃他们,这个时候去汝南,那张曼成也未必能够敌得过汉军主力,相反,去投袁家的话,凭他们手里的人,说不定也能混上一官半职,反正他们一开始被袁家从黄巾军中拉拢过来立起来,最终也是为了给袁家人添些军功的。
相较而言,龚都要现实一些,之前他们手握数万大军盘踞汝南,对袁家来说,是个很大的助力,若黄巾真能推翻大汉,那他们就是袁家手中的私兵,若张角没这个能耐,他们到时候装模作样的跟袁家打上一场,然后敬佩袁家哪位子弟,倒戈投降,不但能留个美名,也能帮袁家拿到实打实的好处。
但现在他们大败亏输,功勋被叶昭拿了,他们如今去投,对袁家可没什么帮助,反而可能给袁家带来麻烦,倒不如去张曼成那里,至少混个头领,然后见机行事,重新展现出自己的价值以后,到时候就算不投袁家,也可以跟朝廷投降,这段时间叶昭的表现,让他们有种朝廷不愿意造太多杀戮的错觉,不过他们不想向叶昭投降,相比于四世三公的袁家而言,叶昭真的什么都不是,投了叶昭,对他们来说半点好处也没有。
两人一边往城外走,一边争执,最终还是没能争出个道理来,还是俞涉派人暗中与他们联络之后,结束了这场争论。
袁家让他们去投张曼成,就像龚都说的,现在的他们,没有任何价值,就算投了袁家,对袁家来说,也不过多了两个门客,至于兵马,哪怕袁家家大业大,也不敢公然将黄巾军收留,变成自己的私兵。
随着三大黄巾头领相继离去,葛陵之战也算彻底落下了帷幕,叶昭当夜成功登城,占领了葛陵,同时也宣告着汝南黄巾彻底被驱逐出境,只是留下来的,却是一座几乎成了死城的葛陵。
第一百零五章 捷报
阳翟,皇甫嵩大营。
“恭喜将军,已经彻底截断阳翟与颖阴、颖阳的联络,不出三日,阳翟必破,只待阳翟一破,颖阴、颖阳二城贼兵难以互助,不需一月,便能大破贼军!”袁绍微笑着对着皇甫嵩恭维道。
“全赖诸位鼎力相助,此番能够破贼,皆是诸位之功,战后本将必向朝廷为诸位请功。”皇甫嵩心情不错。
虽然这段时间,叶昭以廖化投入黄巾军中,为波才指明了方略,以阳翟、颖阴、颖阳三城互为犄角,分兵驻守,将皇甫嵩的征讨大军挡在了这里。
但皇甫嵩终究是大汉如今仅存能够拿得出手的名将之一,先是引蛇出洞,假意围攻阳翟,实则狠狠地打击援军,数次将颖阴、颖阳的援军击溃,被骗了几次之后,颖阴和颖阳的黄巾军变得谨慎了许多,却也因此贻误了战机,让皇甫嵩成功阻断了阳翟与两城之间的联系。
这位大汉名将在认真起来之后,所展现出来的指挥能力的确称得上名将,黄巾军如同牵线的木偶一般,被皇甫嵩一步步逼得不敢动弹,然后从容围城,不过杀性也是极重,这短短一月的时间,皇甫嵩数度出击,战死或是投降后被杀死的黄巾军,不下三万。
加上此刻皇甫嵩麾下也是人才济济,有猛将孙坚,后来朝廷派来的援军曹操领军也颇有一套,加上朱隽也是不输于皇甫嵩的名将,使得这一仗越大越轻松,哪怕有廖化相助,波才依旧被皇甫嵩一步步逼入绝境。
“将军,这颍川波才大局已定,依末将看,当开始着手对陈留、汝南方向黄巾军的部署了!”曹操微笑着对皇甫嵩道,这功勋刷的太容易,让他有些不想停手了。
“有理。”皇甫嵩点点头,看向袁绍笑道:“本初此番来,便是准备去接手汝南战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