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汉-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地,彻底归属了刘虞,但紧跟着,袁绍麾下大将颜良、张郃、高览分别在河间、中山两处驻军,对幽州虎视眈眈,也代表着一场新的战争即将拉开帷幕。
  曹操完成了对徐州的消化,地盘跟袁术之间完全交接,双方的摩擦也开始加剧起来,南北两处战场,虽然还未彻底开战,但战争的阴云已经开始弥漫在神州天空。
  袁术并未如历史上那般称帝,而且坐拥扬州以及豫州大半的地盘,麾下兵多将广,曹操一时间,也不愿意跟袁术全面开战,为了分化袁术的势力,曹操先是以天子诏命袁绍麾下大将刘勋出任庐江太守,军政权利尽归刘勋,地位与州牧齐平,同时又正式以朝廷名义,任命宗室刘繇为扬州太守,让袁术无法集中精力来与曹操争斗,为曹操积蓄足够的力量。
  不过,对于天下诸侯或是士人来说,最震撼的,莫过于在川蜀之地蛰伏了八年之久的叶昭,突然以极度强横的姿态杀出汉中,攻入长安!
  五月叶昭领八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兵出汉中,原本以为会是一场龙争虎斗,谁知不过短短三月的时间里,叶昭便大破西凉军。
  李傕、郭汜死在自家的营帐里,叶昭趁势收拢其众,军威大涨。
  五月出汉中,九月初,京兆、陇西、扶风、左冯翊、安定、天水、南安、广魏八郡之地尽数被叶昭以鲸吞之势席卷,到此时,消息才开始在中原诸侯处传开,只是此时叶昭占据三辅之地大势已成,虽然还有弘农、河东未彻底吞并,但如今叶昭四周,无论曹操还是袁绍,如今对关中都是鞭长莫及,河东卫家或是如今杀入弘农的吕布,都不太可能拦得住叶昭吞并二地。
  这代表着,叶昭从蜀中走出,准备参与到这场天下的角逐之中,对天下诸侯或者说士人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虽然这些年叶昭将蜀中封闭,但依旧保持着对外界的通商,对于蜀中的一些消息,多少还是能够探知的,再加上当年叶昭给李傕、郭汜出计,虽令关中稳定,但从理念来看,无疑是以削弱士人在政治上的影响力为目的,也因此,叶昭出兵关中,并在短时间内攻占关中,给中原士人所带来的震动,可不只是军事上面带来的震撼那般简单,更是的的确确的受到了威胁。
  “叶昭十恶不赦,乱我朝纲纪,请主公出兵关中,肃清叛逆!”冀州,邺城,大将军府,一群冀州名士齐齐聚集在袁绍府中,躬身请命。
  袁绍闻言,微微皱眉,叶昭出兵关中,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蜀道难行,易进难出,当初袁绍估计,除非李傕、郭汜灭亡,否则叶昭很难从关中跑出来,没想到李傕、郭汜元气尚存,叶昭就主动兴兵,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占据了主动局势,这让袁绍产生一丝危机感,也同样有心收拾叶昭。
  但如今袁绍麾下主力精力放在幽州,此时再调兵关中,哪怕袁家家大业大,冀州也是产粮大州,也经不住这两线作战,而且面对的还都是至少占据一州之地的大诸侯,心中一时间有些犹豫。
  别驾田丰闻言皱了皱眉,出列躬身道:“主公,我军主力如今躲在冀州,若对关中用兵,其途何止千里?劳师远征,且未必能建功,况且如今刘虞、公孙瓒战方休之际,幽州疲弱,正是我军趁机吞并幽州之际,若此时转向关中,便会给刘虞喘息之机,无论关中之战胜负,我军都需修养时日,如此一来,何时才能吞并幽州?”
  “元皓所言差矣!”郭图摇了摇头道:“幽州地广人稀,屡经大战,民生疲敝,军心思定,就算给那刘虞数载光阴,怕也难成气候!然叶昭,国贼也,诛杀国贼,乃大义所向,主公若肯出兵,必为天下楷模!”
  袁绍看着郭图:“……”
  戏……有点过了。
  田丰看向郭图的目光带着几分怜悯:“公则乃颍川名士,也是见多识广,怎的说话如此……纯真?”
  耗费粮草、兵马不计其数,跑去关中打一场胜负难料的仗,而且除了给袁绍添加一些名望之外,什么好处都没有,以袁绍的身份,还需要名声?
  “奉孝如何看?”袁绍摇了摇头,扭头微笑着看着一旁一言不发的郭嘉道。
  “叶昭携大胜之势,蜀中这些年如何尚不知,但只是关中,便有十多万兵马,以叶昭统兵之能,莫说如今我军劳师远征,便是就在近前,我军也未必是其对手。”郭嘉淡然道。
  “主公雄踞三州之地,麾下兵马何止百万,如何不是叶昭对手?”逢纪皱眉道。
  袁绍闻言,脸上也是泛起一抹不愉之色。
  “言语有失,明公莫怪。”郭嘉见袁绍神色,起身拱手一礼笑道:“嘉身体不适,先行告退。”
  “奉孝有恙?且先回去,稍后我叫军中医匠去府上诊治。”袁绍微笑着点头道。
  “多谢明公。”郭嘉一礼,转身离去,袁绍的笑容也渐渐散去,郭嘉来他麾下,已有数年,但却从未以主公相称,最重要的是,袁绍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随着自己势力逐渐扩张,郭嘉对自己却已经不像从前那般恭敬。
  “主公,那出兵之事?”郭图看着袁绍,询问道。
  “先平幽州!”袁绍挥了挥手道。
  攻打关中?虽然郭嘉的话不怎么好听,但就是那个道理,叶昭是什么人?当年诸侯在虎牢关围追堵截都没能把人家怎样,现在隔着上千里路跑去打,这一路粮草、辎重耗损不说,如果输了,那冀州的元气恐怕都要受创,别说吞并幽州,不被别人吞了都是烧高香了。
  这些士人,最近越来越多胆肥了!叶昭出川,跟袁绍关系其实不大,干嘛要当这个出头鸟?
  ……
  豫州,许昌!
  “修明还是出来了!”曹操看完战报之后,苦笑着摇了摇头道:“虽说早有预料,不过选在这个时候出川,修明眼光依旧毒辣!”
  “近日朝中有不少人建议主公挥兵西进。”荀彧看了看信笺,抬头看向曹操道。
  “西进?粮食哪来?袁术不会趁此机会进攻?”曹操嗤笑一声道:“文若如何看?”
  “跟主公想的一样,如今我军不适合攻取关中,不止是我军,袁绍恐怕也不愿发兵。”荀彧摇了摇头道:“只是若让太尉坐稳了关中,日后可是一大敌!”
  “当年修明说,我与他,迟早会有一战。”曹操没有回答,而是看着眼前的信笺有些失神的道:“当时我并未想过,如今看来,这一仗恐怕还真如修明所说,在所难免呐!”
  “臣已经命人前去西凉,联合马腾、韩遂以及河东卫氏,虽未必能胜,但至少可以迟缓其发展,为我军夺得时机,如今叶昭出兵,对太尉坐拥关中之地,对天下影响颇大。”荀彧点头道。
  “做的不错,另外,备份厚礼送往关中,虽说于公,我与他终有一战,如今看来,也很难再如当年那般畅谈,但于私,修明与我终究乃故交,就当我庆贺他出蜀吧。”曹操叹息一声,昔日好友,终究要一个个走上对立面,这让曹操心里有些不舒服。
  荀彧点点头,又将一份奏章递给曹操。
  “这是……”曹操接过奏章,看了一遍之后,有些疑惑的道:“这孙策乃袁术麾下大将,怎会私自请命任吴郡太守?”
  这些年,随着袁术跟曹操接壤的地方不断增多,双方的摩擦也越来越大。
  对于袁术麾下大多数将领,曹操是很看不上眼的,不过这孙策却是个里外,有勇有谋,数次令曹操计划落空,尤其是在袁术麾下一众酒囊饭袋之中,更显得此人可贵。
  “此子,恐有自立之心!”荀彧笑道:“我看此子不但向朝廷请命,还会与袁术请命征讨柳腰,如此一来,既有了朝廷大义在,又不会因此交恶了袁术,若他真能攻下吴郡,或许于主公来说,并非一件坏事。”
  相比于袁术与曹操,幽州刘虞对袁绍来说,恐怕更容易对付一些,若曹操无法尽快清理袁术的话,若等袁绍吞并幽州之后,曹操便会夹在二袁之间,不是被袁绍当了枪使,便是成了二袁争锋之中的牺牲品。
  曹操看着荀彧笑道:“文若便不怕这孙策成为日后大敌?若他占据江东,日后我军若胜,再想过江可不容易。”
  荀彧看着曹操,没有说话。
  曹操笑道:“莫要这副模样,我知文若意思,我等连眼下都难以顾及,何谈日后,对吗?”
  “主公英明!”荀彧躬身道。
  “我这便去向陛下请旨。”曹操起身笑道。


第三十章 贾诩误入
  弘农,湖县。
  张济的战死对部队士气影响很大,虽然张绣还在与吕布纠缠,但陕县已经岌岌可危,张绣也无力顾及其余两县,吕布攻打数日没能攻下陕县,已经没心情继续在这里久待,留下魏续、成廉在这里继续牵制张绣,便率军去攻打弘农、湖县、华阴三城。
  贾诩现在很烦,虽然也想过张绣会来找自己,但没想到一直以来对自己恭恭敬敬的张绣会直接让人把自己给绑了。
  所谓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早在当初叶昭跟李傕、郭汜交战之时,贾诩已经看出弘农很难置身事外,哪怕张济叔侄没有参加进去,弘农也很可能卷入各方势力的角逐之中。
  之时张绣一直对自己以师礼待之,张济对自己也不错,让贾诩产生了一丝犹豫,没有立刻离开,也让张绣有机会在情急之下,直接派人将他绑来。
  张绣没见到,但吕布却是见到了!
  看着眼前将自己等人团团围住的南阳将士,贾诩嘴角不住地抽搐着,一时犹豫,将自己至于险地,实在不该。
  负责护送贾诩之人警惕的看着四周的南阳军,却见南阳军中,出来一名身材魁梧却略显猥琐的将领,居高临下,俯视着这些人,皱眉道:“我乃温侯帐下平贼都尉高升,尔等放下武器,可活命。”
  这些护卫可不是一般的护卫,都是张绣亲信之人,哪里肯降,却见其中一人突然挥刀,割断贾诩身上的绳索。
  “不……不要……”贾诩想要阻止,却已经来不及了,眼睁睁的看着绳索被对方斩断。
  “文和先生,一路多有得罪,如今我等身陷必死之局,自忖无法保护先生安全,现将先生放开,生死各安天命吧。”护卫对着贾诩拱手一礼道。
  贾诩嘴角一抽,心中暗暗叫苦,若你不割这绳索,我还有活路,现在你这般作态,反而是断了自己生路!
  护卫显然听不到贾诩的心生,转过身来,高举兵器,咆哮道:“誓死不降!”
  “誓死不降!”十几名亲卫高喊着口号,咆哮着扑向四周的南阳军,不到盏茶功夫,便被杀了个干净,只留下贾诩一人孤零零的站在包围之中,显得有些凄凉。
  “将军,此人怎么处置?”因为贾诩没动,而且看起来像个重要人物,一名军侯看向高升道。
  “杀了。”高升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管他重不重要,张济都给吕布宰了,就算在重要又有什么用。
  贾诩面色大变,不等周围将士动手,连忙喝道:“等等,我乃温侯故友!”
  众将士闻言,不禁迟疑的看向高升。
  “故友?”高升不屑的看向贾诩道:“我随温侯多年,当年在洛阳时,我便已经在温侯麾下,怎从不知你这号人物?再说,西凉众将之中,何时有了温侯故友?”
  “千真万确!”贾诩深吸了一口气,肃容道:“可还记得当年在长安时,董卓欲害温侯,是谁人告密?”
  告密?
  高升闻言不禁犹豫了,他确定西凉数得着的人物他基本都见过,但这告密是私事,就算真有,都说了是秘密,怎么可能为旁人所知。
  “高将军,不如将我送往温侯处如何?见了温侯,一切自有分晓。”贾诩见高升神色迟疑,心中微微松了口气,总算是暂时保住性命了,不过到了吕布处该如何说,却还需好好思量思量。
  高升点点头道:“正好要回营,将他带上!”
  反正要见吕布,带个人也不费什么事,若真是吕布故交,被自己误杀了,难免惹吕布不快,高升这些年能在吕布麾下混的风生水起,最重要的就是会做人,不怕麻烦,叶昭不吃的那一套,在吕布这边却是很吃得开。
  此番高升出来是奉了吕布之命与卫觊接触,卫觊之前退出莲勺大营,没有回河东,而是直扑华阴,希望能跟吕布合作,先去吕布麾下托庇,若是吕布同意,卫觊愿意暂时为吕布效力。
  河东被攻陷的消息已经传来,河东卫觊是回不去了,而且能有一路诸侯投奔,吕布也很乐意接受,这代表着天下人对自己的认可,何况卫觊还带着三万大军,可以增强吕布的兵力,就算叶昭反扑,两家兵马合二为一,守住南阳还是没问题的。
  双方都有合作的意向,这次前去谈判自然不难,为了表示诚意,卫觊还送了高升不少战马让高升带回来,反正河东军暂时是用不上了,不如送给吕布。
  归来途中,遇上贾诩一行人也是巧合,如今吕布兵围陕县,护送贾诩的人不得而入,在四周徘徊,正巧碰到回来复命的高升,有了之前的一幕。
  陕县大营,高升汇报完卫觊的意思之后,对着吕布道:“主公,归来途中,遇到几名张绣部将护送一人,那人说是主公故友,末将不敢擅专,特把人带回来,请主公处置。”
  “故交?”吕布想了想,他可不记得自己在长安还有什么故交,皱眉道:“吾不记得在长安有何故交?”
  说仇人还差不多,毕竟当初董卓是吕布杀的,西凉众将对吕布可没什么好感。
  “此人说,当年董卓欲谋害主公,是他告的密!”高升躬身道。
  “告密?”吕布想了想,七八年前的事情了,当时的具体情形,细节方面,已经忘得差不多了,片刻后挥手道:“带他进来,让我看看这位故友!”
  也是今天吕布心情好,弘农在握,卫觊来投,一切的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虽然叶昭连收京兆八郡,但他吕布也没陪啊。
  很快,贾诩在高升的带领下来到吕布中军大帐之中,看到吕布,不等吕布说话,微笑着上前道:“温侯可还记得昔日故人否?”
  “你是……”吕布仔细看着贾诩,胖胖的脸上憨态可掬的笑容,很有亲和力,有些眼熟,但却想不起来。
  “昔日中郎将帐下主簿贾诩!”贾诩微笑道。
  “有些印象。”吕布摇了摇头道:“却是哪位中郎将?”
  当年从洛阳到长安,那中郎将可海了去了,朱儁、皇甫嵩、牛辅都当过中郎将,只是这些人貌似跟自己都不怎么对付。
  “温侯可知,在下何以被张修绑缚而来?”贾诩没有回答,而是微笑道。
  “我怎知道?”吕布皱眉看着贾诩,有些不太好的感觉,当年叶昭跟他说话,也是这么弯弯绕绕的。
  贾诩察言观色,看到吕布不悦,连忙将表情一肃道:“实不相瞒,在下这次前来,便是为了见温侯一面,才被那张绣绑缚,温侯如今尽得弘农之地,却不知大祸将至,在下实在担忧不已!”
  “放肆!”高升、曹性、侯成、魏续等人闻言,面色一冷,看着贾诩厉声道:“哪来的酸儒,胆敢危言耸听?”
  贾诩却没惧怕,微笑道:“温侯近日可有感觉治地虽大,但治理起来却有力不从心之感?”
  “确有此事,但为何会大祸将至?”吕布皱眉道,自入弘农以来,他便感觉有些忙不过来,南阳要管,弘农也要管,有种鞭长莫及的感觉。
  “南阳至弘农,近四百里,若从陕县算起,足有六百里之多。”贾诩看到帐中有一幅大地图,走到地图前,比划了一下道:“此战温侯虽然得利不少,但温侯且看,从弘农至南阳,有太华山、枯枞山、金门、熊耳山还有洢水之隔,通讯、交通接不便利,看似两地相连,但情报传递却颇为滞涩,而且,温侯可有想过,若此时叶昭趁温侯在弘农之际,遣一旅偏师自汉中出筑阳,抄掠后方,温侯可救得及?”
  吕布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贾诩微笑道:“需知弘农不过刚得,人心未附,而南阳温侯已经经营数载光阴,乃温侯根基之所在,如今弃根基之地而占据弘农,乃舍本逐末也,一旦南阳有失,那叶昭再挥兵东进,我知温侯骁勇无敌,勇冠天下,然毕竟寡不敌众,如今那叶昭不但有蜀军为其爪牙,更收拢李傕、郭汜二人之兵,至少也有十五万兵力,加之叶昭本是知兵之人,温侯可有信心兵力不足,民心未附之下,战胜叶昭,保得弘农?”
  “这……”吕布闻言,不禁语塞,自家人知自家事,论军略,他自问不输任何人,但别说敌众我寡,就算双方兵力相等,他也不一定能赢了叶昭,若论勇武,叶昭身手不弱,还有典韦也是当世顶尖猛将,吕布纵使能够不败,但要胜也不容易,综合算下来,他根本没有胜算。
  “就算温侯能胜,那南阳乃龙兴之地,温侯舍南阳而守弘农,也未免不智,若教叶昭得了南阳,温侯且看地图,弘农以西、东、北三面皆被叶昭环绕,所谓久守必失,在下实难看出温侯有何胜算!”贾诩说完,负手而立,不再多言。
  吕布在地图面前看了许久,长叹一声,对着贾诩一礼道:“若非先生,布危矣,只是若就此将弘农拱手相让,布亦不甘心,先生可否教我?”
  “这……”贾诩压根儿没有往后想,但此时吕布相询,为自己小命着想,脑子动的飞快,片刻后点头笑道:“温侯只需将弘农之民尽数迁往南阳,那叶昭便是得了弘农,也不过一片荒土!”
  “好计策!”吕布抚掌笑道。
  贾诩心中鄙视,这计策李儒、叶昭都用过的。
  吕布一揽贾诩肩膀,对着众人道:“不想今日竟有大才来投,今后……还问请教贾先生字号?”
  “不敢,在下贾诩,字文和。”贾诩有种不妙的预感,硬着头皮说道。
  “今后,文和便是我军军师,不得对文和先生无礼!”吕布朗声笑道:“看先生面上,便饶那张绣一命,高升,你去通知卫觊,让他配合迁徙弘农百姓。”
  “喏!”
  贾诩张了几次嘴,但却说不出拒绝的话来,最终只能无奈一叹,不再多言,事到如今,走一步看一步吧。


第三十一章 说服
  “哟,这吕布智商渐长呐!”长安,太尉府,叶昭收到前线来报时,着实有些惊讶,吕布竟然知道弘农不可守,竟然主动退兵?
  “主公,吕布不足为虑,然这弘农人口……”李儒皱了皱眉,怎么说,弘农也有二十几万人口,就这么让吕布带走了,不但壮大了吕布,叶昭就算拿下弘农,也还得不断往弘农添加人口,否则一处荒地,要之何用?
  “三辅一带那些小军阀收拾的如何了?”叶昭站起来,沉吟道。
  “尚未清完,这些军法虽不强,但遍布各地,几位将军人手不足。”李儒摇头道。
  “那便让段煨去!”叶昭想了想道:“告诉段煨,莫要与吕布交锋,给我把百姓拦下来便是。”
  “喏!”李儒点点头,如今叶昭身边的大将都被派出去清缴各路贼匪,昆明池大营的降军暂时还不能用,长安守军不能轻动,也只有段煨那两万兵马可以直接调动。
  ……
  弘农,湖县。
  华阴的百姓已经被迁徙过来,因为随时可能遭遇叶昭的拦截,所以这次迁徙,卫觊十分狠辣,愿意配合的,走,不愿意配合的,杀。
  反正这弘农接下来是叶昭的地盘,那些留下来的人,以后都是叶昭的臣民,虽然河东还没有传来确切消息,但赵云的人马已经在弘农盘踞了这么久,卫觊不认为卫家还能幸存,这灭家之仇,他现在没办法找叶昭去报,只能发泄在这些可能成为叶昭子民的身上,去他娘的名士风范,卫觊现在,只想杀人。
  作为第一个投靠自己的诸侯,吕布待卫觊倒是十分礼遇,答应给卫觊筑阳、顺阳、和成三县之地修养,重建卫家,这三县也是跟汉中相接之处,若叶昭走汉中出兵,吕布相信卫觊会比任何人都积极。
  卫觊很干脆的接受了吕布的安排,他如今已经没有选择,他想报仇,但以如今的局势,无论投靠曹操还是袁绍亦或是袁术,短时间内都很难跟叶昭交手,所以他只能选择吕布,至于兵马,吕布给他留了三千兵马,其余的,尽数并入自家军中,这也是托庇于吕布的代价。
  事实上,任何一路诸侯都不可能任由自己手下有三万独立于自己之外的军队在,吕布就算不通政治,也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让步。
  手握三万雄兵,坐拥河东富饶之地,如今却要寄人篱下,交出手中军权,这种滋味并不好受,只是再不好受,他也只能忍着。
  “这么多人口,几百里路,日行二十里……”吕布策马走在陕县城下,看了一眼城墙的方向,皱眉看向贾诩道:“军师,这需多久才能将人口迁走?”
  “以目前的速度,最后一批恐怕需两月。”贾诩苦笑道,这期间并非一路坦途。
  “两月?”吕布皱眉道:“我已按军师的意思,命人赶回南阳,安排这些人,但两月未免太长了,那叶昭岂会无动于衷?”
  贾诩微笑道:“所以,在下建议温侯放弃陕县,率军伏于太华山之侧,蜀军若要追击,必过此处,凭温侯的本事,当可迎头痛击,给我军争取时间。”
  “我说了,会放那张绣小儿一条生路,不过若我离开,他率部断我归路该如何?”吕布看着贾诩皱眉道。
  “若温侯信得过我,在下愿意进城一趟,定能说服张绣退出陕县。”贾诩躬身道。
  “不行,若那张绣对军师心生歹意,如何是好?”吕布皱眉道。
  “温侯放心,在下与张绣相识数年,深知此人脾性,定能说服他退兵!”贾诩笑道。
  “也好!”吕布点点头道:“魏续、成廉!”
  “末将在!”魏续、成廉二将上前,躬身道。
  “你二人随军师去走一趟,护先生安危。”吕布淡然道。
  “这……”二人闻言面色微变,若那张绣心生歹意,那这可是有来无回。
  “尽管去,这陕县如今不过三千将士,若那张绣敢动尔等半根汗毛,我便屠尽此城!”吕布扫了一眼陕县,冷哼道。
  仗打到这个时候,陕县守军早已没有多少,吕布是看贾诩的面子,才没有继续攻打,否则,陕县早破了!
  “喏!”二人躬身道。
  “还有,把军师带回来!”吕布看了贾诩一眼道。
  贾诩苦笑,知道吕布并不相信自己,与其说二人是去保护自己,倒不如说是监视自己,只是吕布没挑明,他也不好说破,躬身一礼之后,带着两人出营,去了陕县城外叫开城门。
  陕县城中,张绣带孝迎接,目光不善的看着贾诩道:“先生,我以师礼待你,你却这般回报与我?”
  “诩只求活命尔。”贾诩微笑道,对于张绣的责问不以为意:“将军记住,无论是张济将军还是将军你,诩未向任何人背叛。”
  “那你此来,所为何事?”张绣胸中一堵,闷声道:“若是为吕布说降,便免了吧!”
  “二位将军可否让在下与张将军单独聊几句?”贾诩没有回答,而是看向魏续、成廉。
  二人心有怯意,如今见张绣不善的目光看来,各自点点头道:“我等便在门外等候军师。”
  “军师?”张绣嗤笑一声,看着贾诩道。
  “诩已经说了,为求存尔!”贾诩不以为意,看着张绣道:“此番前来,是为劝将军退兵,去投河内。”
  “卫家?”张绣皱眉道。
  “非是卫家,太尉已派兵杀入河东,卫家如今已亡,卫觊已经投入吕布麾下。”贾诩摇了摇头:“此时吕布欲迁弘农之民,不欲与将军纠缠,是以我才说动吕布,准我前来说服将军退兵。”
  “我便与那吕布同归于尽!”张绣冷声道。
  “不会同归于尽,吕布如今并了河内兵马,手中兵力之盛,仅此关中太尉,若吕布有心要攻城,此时城中恐怕不过三千兵马,旦夕可下,如何与他同归于尽?”贾诩看着张绣,摇头叹道:“留的有用之身,日后或有报仇之日,若今日死在这里,便再无复仇之时,太尉乃贤德明主,少将军武艺兵法皆属上乘,若投奔太尉,日后必有作为,而且南阳紧邻汉中,太尉与温侯他日必有一战,将军此时战死,无任何意义。”
  “你为何帮我?”张绣皱眉看向贾诩道。
  “我投温侯,是为求存,前来劝你,是为昔日恩义。”贾诩笑道。
  “既然先生也觉太尉乃明主,何不与我一同往河东而去?”张绣皱眉道。
  “将军以为,温侯放我入城,会不做防备?若将军退兵之前,诩未回营,将军想要渡河怕是千难!”贾诩对着张绣摇头道,他之前却有此意,但吕布派了魏续、成廉过来,贾诩便将这份心思息了,至少暂时,他没机会走。
  张绣看着贾诩,良久,方才长叹一声,对着贾诩拱手一礼道:“绣之前多有冒犯之处,望先生莫怪!”
  “张济将军之死,在下无能为力,请将军勿怪,非我不助将军,只是以当时形势,除非张济将军愿意放弃弘农,否则根本无法可救!”贾诩对着张绣道,他知道,张绣对此事始终耿耿于怀。
  放弃弘农?怎么可能?
  张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自家叔父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要让张济放弃这弘农根基是不可能的,此刻也有些明白贾诩为何一直避而不见了。
  “事已至此,诩便先行告辞了,若我不出,恐怕温侯会直接下令攻城,将军切记,入太尉帐下之后,莫要轻提复仇之事,太尉以法度治军,将军若无功便向太尉请求,必遭太尉所厌,望将军慎行!”贾诩最后又交代道。
  “绣记下了。”张绣叹了口气道:“若日后还有机会,希望能再与先生共事。”
  贾诩点点头,没再多说,出门汇合了成廉和魏续之后,便立刻出城,并未在陕县停留。
  张济将贾诩送到城门,看着甲戌离开之后,才有些失神的回来,却见一美妇已经等在家中。
  “见过婶婶!”见到美妇,张绣连忙上前躬身道:“婶婶如何出来了?”
  “听闻文和先生前来,不知可是先生出了对策?”美妇低声问道。
  美妇姓邹,乃长安一风尘女子,生的貌美绝伦,张济当初在长安看中,娶来的小妾,虽是长辈,但实际上,邹氏比张绣也就大了两岁,平日里也是跟张绣能聊得来,后来张济正室病亡,因疼爱这邹氏,便将其立为正室,虽然出身低贱,但张济死后,张绣也从未有半分失礼,对邹氏恭敬有加,有何事情,也会先跟邹氏商议。
  邹氏之前听过贾诩之名,知道是个智者,所以在得知贾诩前来之后,便想过来请贾诩出个脱身的主意,没想到贾诩来得快,去的也快,让邹氏颇为失望。
  “先生已经说服吕布放我等离开,今夜小侄便护送婶婶过河,前去河东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