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代汉-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兄长离开的背影,张松一脸无奈的坐在一张石凳上,仔细回想着这段时间成都的变化,到处都是拆房重建,以前不觉得怎样,如今仔细回想起来,这蜀中自叶昭到来之后的变化还真是不小,粮食就不说了,如今市面上出现各类稀奇古怪的东西吸人眼球,食物似乎也比以往精美了不少。
只是叶昭大量启用寒门、东州士,还有书院的事情,令张松无法释怀,如今蜀中民心归附,甚至连自家兄长这等世家之人都对叶昭心服口服,蜀中士人未来,难道只能依附叶昭去苟延残喘吗?
站在院门口,看着来去匆匆的行人,张松第一次出现迷茫的心态,不觉的失神了,直到一枚鸡蛋打在他脸上……
第一百章 雨中
对于张肃帮张松来请假的事情,叶昭也只是嘱托张肃让张松在家好好休息,最近张松确实挺倒霉的,听说昨天在门口被小孩拿鸡蛋丢,也挺惨的。
恐怕连叶昭都没想到,张松会被骂的这么惨,如今蜀中的厌战情绪这么高,这可未必是一件好事,他未来在将蜀中完成蜕变之后,终究是要走出蜀中,着眼于天下的。
不过这个也未必权势因为厌战的原因,但这个苗头得掐住。
如今正是春耕时期,新式的耕犁在田垄间已经随处可见,这种新式耕犁是根据后世曲木犁的样式做的,一人便可以操作,而且比较省力,同时还有需要两头牛才能拉动的重犁,这样的犁造价不菲,一般只有一些富农家里才能使用,一架犁便能顶十人之功,旁人需要十几天才能耕好的田地,这种犁一天就可以完成。
这是神工营从在河内叶家庄草创就开始按照叶昭的想法研究、试验,到如今足足十五年的时间,才付诸实践,爆发出来的生产力也是十分可观。
而且叶昭发现有些富农在耕完自家的田地之后,会在收取一定报酬的情况下,帮助其他人家耕田。
他让人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在没有任何引导的情况下能够做到这一步,说明有着不错的经济头脑,叶昭倒是没有将这些人一并招募的想法,只是觉得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可以鼓励这些人往商业方面发展。
蜀中农业方面的发展,随着粪肥、新式犁还有各种铁制农具的运用,已经达到一个巅峰,这种模式,甚至一直到千年后都不会落伍,就算是后世,经历过工业革命,在智能时代到来之前,在外物方面也并不比现在强多少。
至于培育品种方面,这需要生物学成熟之后才会衍生出来,叶昭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哪怕知道一些大概的原理,但没有相关的知识,哪怕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也没办法做到这一点。
叶昭已经建设了以研究农业为主,记录一些农作经验的部门,希望未来能够再进一步,知识这种事想要开花结果,恐怕需要几代乃至十几代的积累,叶昭也不确定自己百年之后,后代是否会将这个研究继续下去,但他总该为后代留下些有价值的东西才行。
虽然整个蜀中大多数人在这个时节都很忙,但作为益州之主,叶昭看起来却挺闲,实际上,他也是真的很闲,作为一个领导者,叶昭始终不觉得自己应该什么事都事必躬亲,那样会养成下属的惰性,诸葛亮那种作为叶昭是十分不提倡的,一个人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作为领导者,他需要做的就是宏观的把控蜀中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进行一些规划,至于执行,自有下面的人去做。
他不可能精通每个行业,贸然插手,外行指导内行,很多时候会让事情更糟,所以叶昭大多数时间,不是在看书锻炼身体,就是在陪三位妻妾,或者是在军营中训练将士,偶尔还会去书院里讲上几堂课。
至于上课的内容,兴之所至,他什么都会讲,前身的文学底子到如今基本已经彻底被消化了,兵法之上叶昭乃当世名将,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书院里的弟子发现,这位主公似乎对格物的理解也颇有深度。
而且格物之学,如今蜀中大兴也在告诉世人这东西并非儒家所说的奇技淫巧,确实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国力,如今书院中在格物学之下,渐渐已经衍生出一些分类学科,比如设计,地质勘察等等,当然,传统的铁匠、木匠依旧不会过时,只是学得东西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打铁或是伐木,如何将一样工作分门别类,更加有效做到效率最大化,挑选材料,涉及到的知识比起以前来,高大上了不少,甚至许多神工营的大师级匠师如今都在奔跑于各个学堂之间学习这些东西。
神工营每年都会招收新的学子,尤其是书院中格物学成立以后,他们能够明显感觉到最近进来的学徒都很有想法,正在对神工营产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行动到思维上的,这些老匠师感觉,如果再不学习新的东西,会被这些学徒赶超。
而大多数神工营工匠却无法感受到这样的变化,依旧日复一日的重复着自己的工作,对此,叶昭也无可奈何,不肯进步的人,在如今蜀中大步往前走的情况下,只能逐渐被淘汰,到最后,这些人只能看着那些比他们年轻的人一步步爬到他们头上。
作为唯一一支完全由工匠组成的军队,神工营可不只是挂着军队的旗号,同样享受着军队的待遇,比如家人免税,优渥的俸禄以及并不比那些官员差的官爵,有些类似于少府,却又不完全相同,总之叶昭在一点一点小心翼翼的前行,每一步都不会太大,但却在推动着这个时代前行。
今年似乎又是一个丰年,初春解冻之后,蜀中虽然没有大雨,但却三天两头的会有绵绵细雨降下,听说关中今年大旱,李傕和郭汜正在努力寻求与周围诸侯的合作,希望能够得到帮助,只是无论是吕布还是袁绍又或是曹操,对于李傕和郭汜的求助都选择了无视。
叶昭觉得,自己受了太尉之职,又接受了两个侯爵之位,这个时候,应该出手帮一把,他出川之前,也不希望关中太乱,而且蜀中现在最不缺的就是粮食。
四月初,叶昭派人去长安寻求合作,他需要一些铁矿、煤炭以及西域的马种,如果李傕和郭汜可以帮他弄到这些东西,他会答应每月往关中送上二十万石粮食,一共一百八十万石,当然,换来的资源,也是有数量要求的,而且拒绝以次充好。
煤炭这种东西在西汉时就已经被人们发现并且使用了,只是因为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还有毒气,所以除了北方一些特别冷的地区以及铁匠偶尔会用,其他地方一般是很少去用的。
直到叶昭入蜀之后,煤炭才开始广泛投入到工业之中,烟囱这种东西,极大地将煤炭的副作用降到最低,事实上只要处理好通风和排放问题,煤炭产生的毒气是很难对人体产生明显伤害的。
最近细雨下个不停,叶昭照例拜访刘辩之后准备离开,馨儿举着油伞帮叶昭遮挡细雨,虽然如今已经是蜀中之主,但却并未因此冷落刘辩母子,只要没有太要紧的事情,叶昭基本上每天都会去拜访刘辩。
如今刘辩已经是个偏偏少年,不过最近开始热衷于学习格物……总之这位王子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很少去关心怎么去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先是对断案感兴趣,后来又跟叶昭学过几天下棋,如今喜欢格物,而且似乎在这方面相当有天赋,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好几次叶昭来拜见,都是何后接见的,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何后显然是死心了,也不再强求。
当初叶昭在何家人的事情上驳了他的面子,一开始何后是十分气愤的,但时间久了,叶昭待他们母子一如既往的尊重,而自家儿子又确实没有沾染权利的意思,何后也死心了,对待叶昭和和善了不少,毕竟算起来,他们母子如今算是靠叶昭才能有今日优渥的生活,除了没有权利之外,饮食起居甚至比在洛阳时还好不少。
“啪~”
清脆的拍击声在雨幕中带着极强的穿透性,正行走间的叶昭突然停下来,皱眉看向隔壁的院落。
“公子?”馨儿疑惑的看着叶昭,有些不解。
“走,过去看看。”叶昭带着馨儿转了个弯,进了隔壁的院落。
绵绵雨幕之中,一名涅凡营的姑娘跪在地上,在她身前的,是任红昌三人,面色都不太好看,任红昌手中拿着一根马鞭,再度举起便要挥落,却被从后走来的叶昭一把抓住。
“主公!”见到叶昭,任红昌、李淑香、马南湘以及跪在地上的涅凡营女子连忙躬身。
叶昭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目光落在那女子身上,衣服已经裂开,露出白花花的肌肤此刻却是触目惊心的留下一道道鞭痕,皮开肉绽的背上,难以感觉到丝毫美感。
伸手解下肩膀上的披风,帮女子盖上,扭头对馨儿道:“去叫医匠来,最好是女医匠。”
“喏!”馨儿躬身一礼,将油伞递给一旁的李淑香,就要离开,却被叶昭叫住,重新将油伞塞进她手里,示意她离开。
“都起来吧。”馨儿离开后,叶昭将受罚的女子扶起,看向任红昌道:“说说,怎么回事?她犯了何错?”
“与人私通!”任红昌躬身道。
“什么叫私通?”叶昭看着任红昌,皱眉道:“我不记得涅凡营有禁止婚嫁这一条。”
“但若嫁人,便要离开涅凡营。”
“难不成你要姑娘们当一辈子兵?”叶昭叹了口气,伸手将任红昌脸上的面具摘下,一如当年的惊心动魄,只是却多了几分刚戾之气,算起来,这些最早跟随自己的姑娘,已经二十多了,以这个时代的标准来算,已经是老姑娘了。
叶昭突然觉得对这些姑娘有些亏欠,最美好的年华,却跟着一帮大老爷们儿在战场上渡过,出生入死,最后连个归宿都没给她们找到。
“主公,翠娥并无背弃主公之心,只是……”女子突然跪在叶昭身前,痛哭道:“翠娥真的喜欢他!”
“放肆!”任红昌面色一冷,厉声呵斥道。
“轻点声,莫要吵到了弘农王。”叶昭拍了拍任红昌的肩膀,顺手帮她将鬓角浸湿的发丝理顺,扭头看向叫翠娥的女子笑道:“他是谁?”
“主公,此事乃我一厢情愿,与他无关。”翠娥眼神一慌,连忙躬身道。
“胡说八道,我涅凡营的姑娘,个顶个都是好女子,能娶到你们,是他的福气,怎么说的跟倒贴一样。”叶昭将她扶起来笑道:“放心,我并无怪他之意,你家主公,可曾骗过你们?”
“此人名唤黄权,乃巴西阆中郡吏,年前戏先生巡视巴西时,被戏先生看重,荐入成都书院,前翻前来为王府和骠骑府设计图纸时与翠娥认识,便有了私情,昨日私通被我发现。”任红昌躬身道。
“都说了不是私通,男欢女爱,本就是人之大欲,难不成你让你这些姐妹在涅凡营孤独终老?”叶昭瞪了任红昌一眼道。
“黄权,这个名字却是有些熟悉,能被志才看重,想来有不俗之处,去将此人招来,让我见见。”叶昭笑道。
“主公,您……”
“去吧,另外将涅凡营将领也招来,有些事情,你可能理解错了,也怪我,当初没有说清楚。”叶昭摆了摆手,回头看向翠娥道:“你也同来,莫要担心,若那黄权真的可以托付终身,以后这涅凡营,还有你主公我,便是你娘家人,她敢欺负你我帮你削他。”
“喏!”任红昌无奈,却也只能依令执行。
第一百零一章 四郡造反
回到骠骑府的时候,黄权也被请来了,同来的还有正巧在书院里串门的戏志才,对于黄权和涅凡营姑娘的事情,作为黄权的举荐者他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他不太清楚叶昭对于涅凡营的事情是怎样一种态度,所以不便插手过问,不过如今叶昭既然亲自过问了此事,戏志才也想过来看看,顺便将黄权介绍给叶昭。
在张任之后,戏志才觉得今年如果书院继续考核的话,黄权是很有机会跟张任竞争一下榜首之位的。
“都坐吧,今日非是为公事,大家不必拘谨。”叶昭坐在自己的胡床上,看着一脸拘束的翠娥还有面色不变的黄权,笑着说道。
“多谢主公。”戏志才率先坐下,对黄权点头示意道:“放心,主公既然说了,坐便是。”
“谢主公。”黄权点了点头,依言坐下,按照规矩,入了成都书院的学子,就算是预备官员了,都会以主公称呼叶昭。
“翠娥,当年还是宫中一宫女,后来袁公路激我赌斗,惊动了先帝,之后有了一场荒唐的赌斗,那时翠娥便已经是涅凡营一员,这些年来,经历过生死,为我立过大功,在涅凡营中,地位仅次于红昌、淑香和南湘三人,一晃眼,这也有快十年了,昔日花季少女,如今已过双十之龄。”叶昭叹息的看着翠娥道:“其实算起来,是我耽误了众姑娘。”
“翠娥从未对主公有过半点怨言,只是……”翠娥连忙解释,却被叶昭打断。
“之前说了,男欢女爱,乃人之大欲,你并没有错,红昌是想维护涅凡营,也是怕你受骗,她也没错,此番责罚,虽然过了,但……”叶昭看着任红昌道:“翠娥也要体谅一下红昌的心情。”
“翠娥不敢,翠娥一直视将军为亲姊姊。”翠娥躬身道。
“主公,涅凡营的姐妹若允许婚嫁,怕是涅凡营人心便要散了。”任红昌急道。
女人成军的问题就在这里,男人有了家事,还能出来打仗,但女人有了家以后,就只能相夫教子,不止是因为时代的问题,而是女人成家之后,照顾孩子,孝敬父母,很多事情都会成为她们的羁绊,很难再花时间在训练上。
“当初,退出洛阳之后,我为你们立名为涅凡,是希望你们能如那凤凰一般,浴火重生,褪去凡胎,而不是让你们在痛苦之中渡完余生,都是好姑娘,当初训练你们,是希望你们能够变得坚强,毕竟这天下越来越乱,当时的我,也没能力为你们提供一处安稳的地方容身。”叶昭叹了口气,来到任红昌身边,伸手帮她抹去眼角的泪痕,叹息道:“如今,我等已经落户蜀中,我也可为尔等提供一处安身之处,若此时,还要一帮姑娘浴血沙场,你叫三军儿郎如何看?”
“主公要解散涅凡营?”任红昌豁然抬头,看着叶昭。
“不会,我说过,涅凡营永远是你们的家,只要还有一人在,涅凡营的番号就在,当初我之誓言依旧有效。”叶昭深吸了一口气:“但若要因此,就断了姑娘们的姻缘,红昌,你真的能忍心你这些姐妹就此在营中孤独终老?”
这是个很残酷的问题,在中原时,到处都是流民,吃不饱饭,活都没法活下去的姑娘,涅凡营能给她们提供一条活路,有口饭吃,有尊严的活着,自然不愁兵源。
但时过境迁,如今蜀中安定,川中百姓的日子在叶昭各种惠民政策以及神工营源源不断研发出来的各种便利工具下,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变得优渥,这种情况下,又有谁愿意将女儿送进涅凡营?
“可是……”任红昌还想再说什么,却被叶昭打断。
“你也不希望,涅凡营出现逃兵吧?”叶昭看着任红昌道。
“涅凡营绝不容忍逃兵!”任红昌一挺胸,铿锵道。
涅凡营走的是精兵路线,每一个战士,都是经过地狱般的训练,逃兵对于涅凡营来说,绝对是耻辱。
“堵不如疏,放开这个政策,或许对涅凡营来说,未必不是好事,姑娘们不可能孤独终老,日后涅凡营改为适龄女子可入营,而后服役三到五年,期满之后,可自行婚嫁,有功勋者,家中直属田产、商铺可享税赋减半,重大功勋者,可惠及三代。”叶昭重新坐下来,看着任红昌道。
涅凡营,他不准备废除,除了当初的誓言之外,叶昭还准备在接下来将这支部队彻底打造成一支情报部队,征战天下,靠的不止是正面厮杀,有时候情报的及时传递甚至比厮杀更有用。
“主公所言不差,如此一来,反而会令涅凡营更能招到兵源。”黄权微笑着对叶昭拱手道。
任红昌冷目如电,瞥了黄权一眼,顿时让黄权心中一凛,不敢说话,那绝美的容颜,却令人生不起丝毫贪念,有的只有一股冷到骨子里的冷意。
“好了,涅凡营之事,就此定下,接下来说说翠娥的婚事。”叶昭看向黄权道:“黄权,我涅凡营的姑娘们,都是跟着我数度厮杀出来的,立过大功劳,翠娥虽无爵位在身,但我待她如妹妹,她的出身不低,我还未问你出身,但就算你是蜀中大族,她依旧配得上你,既然你们因情结缘,这正妻的名分,你得给她。”
“主公放心!”黄权面色一肃,躬身一礼道:“权出身寒门,能得翠娥青睐,已是福气,岂敢辜负?”
“翠娥出嫁,我会以涅凡营之名义为她张罗一份嫁妆,不会让你丢了脸面,但你黄家,也需风风光光的将翠娥迎娶回去。”叶昭起身道:“此事到此为止,都散去吧。”
“喏!”黄权躬身一礼,看着哭成泪人一般的翠娥,上前想要搀扶,却被任红昌拦住。
“虽然主公已然允许,但既然是我涅凡营之人,你需依足了礼数来娶人才行!”任红昌冷冷的看着黄权道。
“是权失礼。”黄权躬身一礼,也不多言径直转身离去。
“此子进退有度,从容稳重,倒是可造之材。”黄权走后,叶昭看向戏志才笑道。
“看来臣这观人之眼光,也未必太差。”戏志才笑道。
“好好敲打敲打,莫要因为此事被废了!”叶昭点点头,目前来说,黄权的表现不错,但如今娶了翠娥,也算跟叶昭沾亲带故,很多聪明人多数时候都是被废在这一关上,过早跟叶昭搭上关系,未必是件好事。
“主公放心,臣知道该如何做。”戏志才微笑着躬身一礼,看了一眼任红昌等人离开的方向道:“任将军心情似乎不是太好。”
“会好起来的,现在的她们,需要自己静一静,而不是安慰,那是弱者的需求,涅凡营中,没有弱者。”叶昭摇了摇头,他理解那种感受,但人有的时候,不舍弃一些东西,是没办法真正强大起来的。
“主公练兵之能,恐怕天下无出其右也!”戏志才惊叹道。
“话可莫要说的太满。”叶昭起身道:“听说关中又开始乱起来了?”
“不错,天子有意东归。”戏志才叹了口气道:“如今河内太守张扬,河东太守王邑被钟繇说服,归了朝廷,令天子势力壮大了许多,加上有豪强杨奉、西凉马腾、韩遂,西凉军内部众将也频频出现分歧,这关中之地,怕是即将动乱。”
“那就命纪灵放开陈仓等地关卡,我们现在,正需要人口,迁徙关中百姓入川,可派人暗中煽动,能来多少,便来多少,我们不怕人多。”叶昭笑道。
虽然如今跟关中关系不错,但如今他们自己乱了,叶昭虽不准备出兵关中,但趁机吸取关中养分也不会手软,毕竟他跟李傕、郭汜说白了,也只是利益往来。
不过小皇帝还是有些能耐,这几年时间,便暗中收拢了两路小诸侯。
不过关中的局势,如今与叶昭却是没有多大关系,蜀中按部就班的发展,在六月开始,大量关中难民开始涌入汉中,按照叶昭的吩咐,纪灵没有阻拦外来流民入境。
这次流民数量之庞大,远超从前,大量书院学子被启用赶往汉中,负责管理流民,叶昭并未立刻将流民安置,而是先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命流民帮忙修建栈道,官府一日管两餐,只有做足了三月劳力,官府会帮他们在蜀中觅地安置。
如此一来,也省了秋收之后聘用大量劳力的钱,而这些外来人口为了尽快能在蜀中落户,干活的积极性也是空前高涨,令各处栈道建设进度加快了不少,九月开始陆续有百姓入川,按照户籍被安排在蜀中各郡,一部分迁往朱提,来平抑这一年来,关羽收拢的不少南中少数民族,保证汉人的数量不会比收来的蛮人差多少,朱提新建的两县也被迅速填充,如今朱提一郡,人口已经接近七万,犍为到朱提的水泥路,也在九月初的时候竣工,也在同月,叶昭在成都收到消息。
建宁太守、永昌太守以及越嶲、牂牁四郡皆反,联合南中三十六洞蛮兵,号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的涌向朱提。
第一百零二章 亲征
南蛮造反在叶昭预料之中,朱提大规模迁徙祝融部落的族人,对于南蛮中的领导者而言,无疑是一个危险的讯号。
祝融族与关羽有姻亲的关系,加上两代洞主先后横死,当代洞主嫁给了汉人,使得祝融一族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方式融入了汉人的圈子。
但大量祝融族的涌入,不但给原本并不起眼的朱提郡带来的飞速发展的契机,更使得朱提郡成了南中汉人与蛮族交流最频繁和紧密的一座城池。
年初的时候,叶昭派去的一些比较精通商业的官吏就在这边开设了坊市,与南中各族互通有无,各洞人手可以通过这里购买一些山里很难得到的东西,比如一些精致的美食,或者可各具特色的衣物,并不只限于汉人衣物,派往这里的裁缝会根据各人的要求,帮他们缝制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衣物,简单的武器在这里并不禁止售卖,虽然弓弩是严禁售卖的,但蛮人还是可以在这里购买到一些铁制武器,大多数是军中更新换代淘汰下来的兵器,但对于南中各族来说,依旧比他们原本使用的兵器要好了许多。
原本开张贸易,互通有无,对于南蛮人来说,是好事,他们可以将随处可见的皮毛和药材拿来交换,而且祝融城有专门的商贩监管,禁止有黑心商贩欺瞒或是以次充好来牟取暴利,让前来这里的南蛮中人可以以合理的价格进行兑换,唯一麻烦的就是他们必须将手中的皮毛、药草换成汉人的钱币才能去购买所需。
就算是在与汉蛮混居的建宁、越嶲、永昌、牂牁四郡,也很少会有这样一座城池专门为蛮人设立法度,以这种公平的态度去对待蛮人,也因此,在关羽将祝融族安顿下来之后,开始接收其他蛮族人之后,便开始有大量的蛮人希望能够在这边定居。
朱提加上新建还未彻底完工的两座城池,都是依山而建,附近的蛮人完全可以在这里定居,然后去山中狩猎、采药,也能安稳一些。
不过这样的事情,对于普通蛮人来说是件好事,但对于南中三十六洞的统治阶层来说可就未必是一件好事了。
与祝融洞比邻的八纳洞以及彝族可以明显察觉到族人在这一年的时间里,正在以一种看的见的速度流失。
越是落后的地方,阶层就越明显,当那些处于底层,属于被剥削阶层的族人发现在其他地方受到的剥削比自己族中更弱,还能过上比现在更安稳舒适生活,而且并不需要花费什么代价的时候,自然会选择更易于生存的这一边。
而同时,朱提的崛起等于是在吸着建宁、永昌、牂牁、越嶲四郡的血肉迅速壮大起来的。
在此之前,蜀中若是需要南中一些特有的药草或是皮毛、木材,只能通过四郡士族商旅来获得,他们可以坐地起价,而朱提郡在这一年的突然崛起,公平的市场规划和制度,在吸引了大量蛮族人口的同时,无形中夺走了许多原本属于他们的财富。
不止是如此,四郡之中距离朱提较远的蛮人,也开始要求四郡治理者按照朱提郡的样子在贸易上与他们公平交易。
这明显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在士族眼中愚蠢的蛮夷只是他们赚取丰厚报酬的工具,这样自己提高成本的事情自然不可能去做。
而且朱提处于南中边境,就算他们拒绝,这些生活在南疆深处的蛮人也不可能千里迢迢的跑去朱提做交换,但最关键的,还是蜀中对于南中四郡的需求随着朱提的出现而大大降低,他们无法再如同过去一样坐地起价。
跟蛮人他们可以以强硬的态度去对待,因为这些愚蠢的蛮人必须依靠他们来换取生存物资,但面对蜀郡,他们自然无法如同对待蛮人一般硬气,但又不甘心利益的大量折损,也因此,最终导致四郡联合南疆三十六洞出手。
虽说南疆诸族的族人对于四郡死咬着价格不放,继续吸食他们血液的态度有所不满,但在这次四郡与南蛮的联合中,一个人物吸引了叶昭的注意。
孟获在这次事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他游说各洞,将一切问题的根源推到叶昭身上,兵将朱提对于各族统治阶层的威胁阐明,才有了这次南蛮入侵的事件,这点上来说,孟获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外交人才,虽然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通过祝融一族的一些友好势力,叶昭能大致推测出孟获的策略。
危言耸听加上威逼利诱,夸大朱提的威胁,实际上朱提的壮大最大威胁的只是八纳洞等少数几洞,对于更远的地方,是不会有太大影响的。
虽然叶昭的确准备在朱提建设完成之后,将手逐渐往南疆深处伸展,但如果没有这次事件,叶昭会以一种相对和平的手段来收服南疆,包括南中四郡。
不过四郡士族这次出手,也给了叶昭一个将他们顺手铲除的机会。
四郡这次出手有些突然,至少关羽没有反应过来,便通过事先混进祝融城的战士里应外合,先一步拿下了祝融城。
朱提有当初从犍为调去的五千精兵,关羽在祝融城破之后的第一时间率军出征,击溃四郡的先锋军,没有让他们将战果扩大。
成都,骠骑府。
“如今各处军队都散于四方,协助建设,要想聚集,恐怕至少需要三月时间,成都的两万守军倒是随时可以出征,只是如此一来,成都守卫必然空虚!”张肃将目前的情况向叶昭一一汇报,如今整个蜀中到汉中,都处于热火朝天的大建设之中,尤其是秋收已经结束,释放出更多的劳力可以投入到建设之中,军队不止要帮忙运输,还要负责维护秩序,迁徙而来的关中百姓如今也陆续期满,需要军队负责看顾送往各地,就算放弃一切集结兵马,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集结过来的。
“两万兵马,留下五千,朱提那里还有云长的五千兵马,合共两万大军,已经够了!”叶昭点点头道。
“但此番南蛮入侵,汇聚四郡兵马,号称十万大军,就算没有十万,亦有八万之众,主公只携两万兵马,是否有些太过大意?”秦宓站起来,躬身道。
“子勒没有认真看情报!”叶昭指了指身后的大地图道:“此番南蛮入侵,如今正在与云长交手的,是建宁、彝族所部,大概三万人众,此外永昌两万、牂牁一万,越嶲八千,南疆三十六洞合兵三万,共计十万,这些人马并非聚集一处,如今正在赶来途中,所以此番要面对的,实际上只有建宁与彝族联军三万,有朱提地利,还有祝融一族支持,两万兵马,要破这三万乌合之众,子勒究竟对我有多没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