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代汉-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深吸了一口气,钟繇对着身后一名亲随招了招手,从亲随手中接过一份诏书,递给叶昭笑道:“繇带来的礼物已经送往了骠骑将军府,这里还有一份陛下为叶侯准备的礼物,请叶侯笑纳。”
  “哦?”叶昭闻言,眼中闪过一抹诧异之色,接过诏书展开。
  “陛下有心了。”看着诏书的内容,叶昭微笑道:“请元常公代昭转告陛下,今日之诺言,只要陛下还是这大汉之主,便绝不会变!此乃昭之承诺!”
  诏书是正式册封叶昭为益州牧的诏书,其他官位不变,叶昭本准备在大婚之后,宣告天下自领益州牧,如今看来,却是不必多此一举了,除此之外,还有正式册封蔡琰为叶昭平妻的诏书,也代表着朝廷认可了叶昭所说的平妻之位。
  某种程度上来讲,刘协这是自煽耳光,不过叶昭估计,这是王允的意思,他现在要稳固朝政,自然需要诸侯支持,他考虑的更多的还是自身权势的稳固,至于汉室的颜面……王允既然走到了如今这个位子上,可未必会真的顾及,最多也不过是一张遮羞布而已,不同的是,他能得到士人的认可,这是无论何进还是董卓都不曾有的优势,但最佳的时机已过,如今这个优势,对他可没有多大帮助。
  不过这王子师还真够无耻的,当初在洛阳时,打压叶昭最狠的就是他,各种阴招层出不穷,如今用得着了,态度却是相当的端正,似乎从前那些不快没有发生过一般,能这样不带丝毫个人感情的处理政事,这王子师大小也算个人物了。


第七十八章 关羽两难
  叶昭这边,基本已经跟钟繇敲定了未来合作的意向,天下楼中,许攸还在跟张任等一杆书院学子辩论。
  其实世家发展到如今,已经有膨胀过度的迹象,或者说,世家手中握有的资源太大,已经可以影响到一方势力之主的决策。
  纵观当今天下,有些实力的诸侯,多多少少会对世家进行一些压制,程度不同而已,叶昭未必是最狠的,不过像叶昭这样大肆提拔甚至公开培养寒门乃至贫民子弟的行为却是只此一家,对于此番前来的各方使者来说,的确碰触到他们敏感的神经。
  但那又如何,诸侯手再长,也很难伸到蜀中,更别说对叶昭造成影响了,许攸的行为,除了恶心一下叶昭之外,不会有任何实际性作用。
  经过刘焉和叶昭两翻血洗之后,蜀中士人已经是元气大伤,就算认同许攸的说法,也没人有胆量再来对抗叶昭,也因此,许攸的行为,在叶昭、钟繇这些人看来,就有些像跳梁小丑了。
  “主公,幽州公孙瓒派来使者送了贺礼来。”正事说完,叶昭正跟与钟繇闲聊一些学问,却见典韦快步来到叶昭身边,低声道。
  “叶侯若有旁事,在下便先告辞了。”钟繇见状,微笑着起身笑道。
  “元常公难得来一趟,招待不周之处,元常公可说于这天下楼侍者。”叶昭也起身道。
  “叶侯言重了,这天下楼实乃繇生平仅见,叶侯不必担心,正好在下也向蔡翁递了拜帖,算算时辰,也该去拜访了,就此告辞。”钟繇笑着摇头道。
  “幽州使者来了就来了,何必专门说与我听?”送走了钟繇,叶昭扭头看着典韦,无奈道。
  各家使者多了去了,叶昭不可能一一接见。
  “是那关云长带着儿子来了,我以为主公会想见他的。”典韦道。
  “关羽?”叶昭闻言一怔:“公孙瓒怎会把他派来?”
  幽州距离蜀中太远,而且距离太远,叶昭暂时的中心是放在蜀中一带,对于幽州情况了解不多,闻言不禁皱眉。
  关羽如今可是公孙瓒麾下大将,群雄会盟之时,还见公孙瓒对关羽颇为倚重,给家诸侯虽然会派人来,但除非有所求,否则不会将身边重要的人物派过来,尤其是关羽这种统军大将,一来口才也不怎么好,二来若是被叶昭留下了,找谁说理去?
  看来公孙瓒和关羽之间,出现了分歧或者说矛盾,关羽被公孙瓒边缘化了。
  “那见不见?”典韦看向叶昭道。
  “见,立刻迎接……不,我当亲自相迎!”叶昭站起身来便往外走。
  关羽武艺就不必说了,统帅方面也颇有一套,尤其是在公孙瓒麾下历练这几年,常与异族作战,征战虎老时便可看出,在诸侯当中,关羽是唯一一路与吕布正面硬杠的部队,虽然损失惨重,但吕布那边也同样损失不小。
  而且叶昭觉得,关羽还是有提升空间的,总之这样一员大将之才既然来了,叶昭怎可能放过?
  当下带着典韦便迎出了天下楼。
  关羽带着一股浓浓的风尘之色,显然是一路急赶而来,此刻正在天下楼侍者的带领下记录礼物,在他身后,除了十来名护送贺礼的亲卫之外,还有两名青年,一人十四五岁左右,样貌跟关羽有八分相似,只是一脸稚嫩,没有红脸和长髯,看起来像是关羽的少年版,另一人则是粗布麻衣,带着一身匪气,这个叶昭倒没有太在意,他手底下这类人也不少,典韦、管亥就是典型。
  “云长兄!”叶昭大笑着快步上前,也不顾关羽一身风尘,上前拉着关羽道:“不想洛阳一别,如此快便能再见,伯珪兄还真是,送贺礼之事,遣一小将便是,竟劳动云长不远千里而来。”
  渔阳到成都,何止千里,可以想象关羽为了在叶昭大婚之前赶来,吃了多少苦。
  “参见叶侯!”关羽连忙躬身见礼。
  “你我相识,已有近十载,何须如此客套?”叶昭拉着关羽,便往楼上走,沿途士子官员连忙纷纷避让,同时好奇的看向关羽,窃窃私语,猜测关羽的身份,毕竟以叶昭如今的地位,便是钟繇这等海内知名的名士,也不见叶昭如此礼遇,这关羽生的虽然器宇不凡,但却不曾闻其名,不知为何会受叶昭如此礼遇。
  “羽不过一郡尉,何劳叶侯如此?”关羽自然能够听到周围士人的窃窃私语,有些不自在的道。
  “你我相识于微末,论出身也差不多,如今虽身份不同,但昭一直敬佩云长兄为人,云长兄何必管他人眼光?”叶昭笑道。
  “叶侯厚爱,羽愧不敢当!”关羽躬身一礼,只是这心里面,却久违的生出一股暖意,兄长与他疏远,公孙瓒也将他排斥,哪怕他威震塞外,但在幽州官场之上,也没人真的重视他,今日被叶昭这般隆重迎接,让关羽生出一股难言的感动。
  “还未跟我说,伯珪兄怎的让云长前来,昭虽也想跟云长兄一叙,但以云长兄的地位,无论如何,也不该由云长亲自过来。”叶昭好奇的看向关羽。
  别看许攸名声不小,但在袁绍身边的分量,可真不如关羽在公孙瓒身边的分量高,充其量也不过是个谋臣,袁绍身边可不缺。
  “将军帐下,也只有羽与叶侯亲善,是以被将军派来。”关羽摇了摇头道。
  “原来如此。”叶昭笑着点点头,至于这理由……就当是吧。
  “分明是那公孙瓒不信我父!”叶昭正想转移话题,却见关羽身边的少年突然一脸不忿的道。
  “放肆,不得无礼!”关羽闻言,皱眉厉喝道。
  “这位是……”叶昭好奇的看向少年。
  “叶侯见谅,此乃劣子关平,还不见过叶侯!”关羽瞪了少年一眼,闷哼道。
  “关平参见叶侯!”关平上前,规规矩矩的跟叶昭行了一礼。
  “免礼,如此算来,你当称我一声叔父才对。”叶昭伸手,扶起关平,脸上的笑容更欢,算起来,叶昭如今也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早已不是当年刚刚出仕之时的青涩少年。
  “这位是羽途经汝南之时收的勇士,名为周仓,颇有几分勇力,也非歹人。”关羽指了指身边那一身匪气的汉子,对着叶昭道。
  “周仓参见叶侯,久闻叶侯之名!今日能拜见叶侯,实乃周仓三生之幸!”周仓有些激动的对着叶昭一礼。
  “哦?”叶昭诧异的看了周仓一眼,同样伸手将其扶起笑傲:“江湖之中多豪杰,我帐下亦有不少草莽出身的好汉,周将军不必拘谨。”
  关羽叹息道:“周仓本是昔日那太平教首张宝麾下大将,当年黄巾败亡,南阳时叶侯为救太平教俘虏,不惜与中郎将反目,周仓当时,便在其中,算起来,叶侯于他有活命之恩。”
  “仓本欲投效叶侯,只可惜不得门径。”周仓对着叶昭躬身道:“今日既见叶侯,请受周仓一拜,多谢叶侯当年活命之恩!”
  “举手之劳尔,疆场征战厮杀,生死由命,但杀降,实在有违天和。”叶昭受了周仓一礼,才将其扶起道:“如此说来,周将军是来投奔于我?”
  周仓摇了摇头,躬身道:“周仓心幕叶侯久已,只是亦敬佩关将军气节,如今既已拜在关将军麾下,请恕周仓无礼,此生怕是不能侍奉叶侯,若是有来生,周仓愿结草衔环,以报叶侯活命之恩。”
  “是条汉子!”叶昭却也不以为意,若是当年征战黄巾之时,能遇到周仓,叶昭绝对会设法降服,但如今马……这种级别的武将,愿意投自然最好,不愿,叶昭也不会太强求,毕竟周仓充其量也不过是个勇将,除非达到典韦这等层次的勇将,否则对叶昭的吸引力不大。
  “令郎所言……”叶昭又看向关平道:“可是近日伯珪兄与刘幽州又有冲突?”
  “回叶侯!”关平躬身道:“公孙将军与刘幽州之间,本就有冲突,他疏远我父,不过是因为我父当日在离开虎牢关前,曾与大伯、三叔他们叙旧。”
  关羽本想阻止,但关平说的太快,只好长叹一声。
  “如此看来,伯珪兄已经将对刘幽州之怨转嫁于另兄身上。”叶昭摸着下巴思索道:“云长,我有一言,或许不太好听。”
  “叶侯但说无妨。”关羽躬身一礼道。
  “当年我确实看不上另兄,不止因私怨,而是他好大喜功,不识自身。”叶昭坐下来道:“但上次会盟相见时,却令我改观不少,如今的刘备,却有几分才干,不过以幽州如今局势,公孙瓒如今得了蓟侯,又是奋武将军,已有足够政治资本,与刘幽州之间,迟早有一战,我且问你,你是否愿意帮助另兄斩杀伯珪兄,亦或是帮助伯珪与另兄为敌?”
  “这……”关羽眼中闪过一抹挣扎之色,最终摇了摇头,一边是结义兄弟,一边却是这几年来对自己颇有恩义的上官,关羽真的很纠结。
  “若是不愿,我建议云长兄暂且留在这边,或是游历天下,总之,莫要回去,等幽州之事有了一个结果,再做绝断不迟。”


第七十九章 曲线操作
  关羽陷入了沉默,叶昭给出的建议,无疑是让他逃避,跳出纷争,无论对他还是对刘备亦或是公孙瓒来说,关羽不回去,是最好的选择。
  但……关羽总觉得这样逃避不是君子所为。
  “过刚则易折。”叶昭见关羽纠结,微笑着摇头道:“有时候,避让并非懦夫所为,云长若是回去,无论是伯珪兄去攻刘幽州,还是刘幽州来攻伯珪兄,刘备定会参战,届时,你要如何自处?”
  随即,叶昭又将目光看向关平道:“再说,令郎年纪,我认为当好好治学,如今成都书院已成,内忧我恩师、大儒任安等名士执教,也有军中名将包括我在内,都会定期去书院为弟子讲解兵法战策,若云长兄愿意,可趁这段时间,让令郎入书院学习,也好过虚度光阴,老实说,以令郎如今的年纪,已经有些晚了,若再随你四处奔波,而不能静下心来学习,此生成就恐怕有限。”
  关羽闻言,将目光看向关平,有些动摇了。
  叶昭站起身来笑道:“云长可曾想过,我等这些寒门为何区别于世家?世家子弟自幼便可接受名士教导,虽不说都能成才,但若是天赋相若的情况下,名家子弟自幼便可受教于名师,而我等寒门子弟,却只能靠机缘,如今这成都书院建立,便是为了给寒门子弟一跳求学之路,你我一生奔波,为的,不也是能封妻荫子,让我等后人不必如我等一般,为求学而四处求人?”
  “云长考虑下,你们旅途劳顿,今日我便不打扰了,会有人安排你等住宿,好好休息一日,后日我于将军府设宴,宴请各方使者,云长兄务必过来。”叶昭叫人给关羽等人安排住宿后,在关羽的恭送下,带着典韦径直离开。
  关羽为人……属于那种认死理的人物,当年在南阳相遇之时,叶昭其实已经有了招揽关羽的心思。
  之时关羽这种人,一旦认定了谁,很难改变,哪怕当时刘备一穷二白,什么都不是,关羽依旧坚定追随。
  所以,叶昭当时没有开口,收猛将就跟追女人一样,过早的暴露出诉求,只会降低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价值。
  如何自抬身价其实并不难,没有绝对把握之前,别开口,然后就是想办法加深双方的关系以及提升自己的价值,另外也可以使些盘外招。
  比如当年叶昭借着卢植求情的机会,将刘备和关羽分别送到刘虞和公孙瓒帐下。
  刘虞是汉室宗亲,在宗室之中颇有威望,而公孙瓒跟刘备是同门,关系都不错,当时公孙瓒跟刘虞之间,也没有现在这般紧张,而且又同在幽州,以刘备当时的眼光见识,也不可能看出之后公孙瓒跟刘虞之间会势成水火,李永公孙瓒和刘虞之间的矛盾来分化刘备跟关羽之间的情谊。
  毕竟关羽只是认了大哥,又没认主,严格来说,关羽现在的主公是公孙瓒,但又因为刘备的关系,如今被公孙瓒疏远,这个时期,是关羽最迷茫的时期,也是叶昭决定下手的时机。
  不过依旧不能太过急躁,关羽此刻内心的纠结还在刘备和公孙瓒之间徘徊,对叶昭,最多也只是感激,此时暴露出意图,还是太早,容易把关羽吓走,所以叶昭决定曲线救国。
  招关羽难,但关平却不同,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正是热血冲动的年纪,要把关羽留住,留下关平,难度无疑会降低许多。
  跟演义中不同的是,这关平是关羽的亲儿子,当年关羽怒起杀人,流落他乡,但家中婆娘却给他生了个儿子,从样貌上来看,却是关羽之子无疑。
  早年关羽流落四方,如无根飘萍,哪怕跟了刘备以后,也是东奔西走,自然无法带个拖油瓶,后来关羽在公孙瓒麾下任职,而且颇受重用,回乡探亲时才发现自己原来有个儿子,而且其母已死,关羽自然不能让自家儿子继续流落在外,才将关平接到自己身边,教授武艺。
  有了儿子,自然也就有了牵绊,尤其是如今关羽心中并没有决定究竟向谁的时候,关平的意见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左右关羽的决定,所以,叶昭建议关平入成都书院学习。
  望子成龙的心态,从古至今都是一样的,关羽自然也不能免俗,而且叶昭那番话,也切中了关羽的软肋,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就像现在家长说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道理一样。
  不同于历史或是演义中,因为叶昭插手的缘故,关羽跟刘备之间的情谊并没有历史或是演义中同时期那么铁,加上在幽州夹在两家中间左右难受,叶昭相信,如果关平能在成都书院有所成就的话,首先能够让关平对自己这边生出归属感,再加上周仓对叶昭同样有感恩之心,再加上叶昭对关羽的态度……温水煮青蛙,日子一长,等关羽习惯了这边的生活,融入了这个圈子以后,再想走可就难了。
  叶昭走着走着,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若真是如此的话,那自己也算是成功将桃园三兄弟给离间了。
  “主公为何发笑?”典韦有些奇怪的看了叶昭一眼。
  “以你的智慧,我很难跟你解释清楚。”叶昭收起了笑脸,看了典韦一眼,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说完也不理会典韦,径直往前走去。
  什么意思?
  典韦愕然的看着叶昭的背影,连忙跟上,脑子里却一路都在回味叶昭这句话的含义,一直到了将军府,回了内院,典韦才反应过来:“主公是说我笨?”
  叶昭意外地看向典韦,无语道:“你一路上,都在琢磨这个?”
  典韦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
  “怎么说呢……不是笨,是有时候,你思索问题的速度,比正常人慢了许多,而且抓不到重点。”叶昭委婉的说完,便径直回屋了。
  典韦想了半天道:“这不还是说我笨么?”
  “嗷~”大白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典韦脚边,叫了一声,仿佛是在应和典韦的话。
  “滚!”典韦抬脚便踹在大白的脑袋上,闷哼一声怒道。
  “噗嗵~”大白脑袋一歪,噗嗵一声倒地,四肢抽搐着,一双虎目可怜巴巴的看着典韦,嘴里面不断发出一声声哀鸣,似乎受了很重的伤。
  “你也以为我蠢?”典韦在大白的惨嚎中,一把拎起大白的耳朵怒道:“这是我教你的,你却跑来跟我撞死,信不信今晚炖了你!”
  大白打了个寒颤,倏地挣脱了典韦的手掌,一溜烟在一群家丁的惊呼声中,跑没影了。
  典韦无语的看了一眼叶昭离开的方向,挠了挠脑袋,转身去安排护卫了,也是叶昭跟典韦之间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叶昭在私下里有些没正行的态度,也是一种亲近的表现,典韦撇了撇嘴以后,决定等他儿子大了以后,绝对要送到书院里好好念书,不然被人骂了都反应不过来。
  叶昭大婚,最近刘薇的情绪不佳,自从被接到成都之后,便整日闷闷不乐,虽说蔡琰昔日跟她也算好姐妹,但刘薇却从没想过要跟蔡琰共侍一夫,毕竟在此之前,大汉只有正室和妾氏的说法,可没有平妻一说。
  自己在家里的地位,平白的被人分去了一些,任谁都不会好受,别看平日里刘薇待馨儿也不错,但那是一种类似于施舍的心态,在叶昭的女人中,虽然只有两个,但却绝对以她为尊,如今要多出一个跟自己差不多地位的,刘薇自然不会高兴。
  叶昭回来时,刘薇正在抱着叶征抱怨,见到叶昭进来,闷闷不乐的哼了一声,别过头去。
  “父……亲……”已经两岁的叶征,已经能够牙牙学语了,看到叶昭,张开一双肉嘟嘟的手臂。
  “你这没良心的,娘亲每日陪你,却只想着你父亲!”刘薇轻轻地拍了拍叶征的小屁屁,微嗔道。
  “夫人还在生气?”叶昭顺手将叶征报入怀中,笑看着刘薇道。
  “妾身怎敢?”刘薇哼哼道。
  “这才像当年那个敢提剑要挟我的女人呐!”叶昭看着刘薇的样子,不由笑道,却是想起两人第一次见面的场景,刘薇把他当成贼,提剑便砍,却直接被叶昭收拾了一顿,感情,大概也是那时候种下的。
  “这孩子对待周围最是敏感,他母亲每日愁眉不展,心中烦闷,其实孩子是会感受到的,所以征儿才有些怕你。”叶昭将叶征重新递回刘薇的怀中笑道:“我知夫人心中不快,不过为了征儿,夫人也不该整日怨愤。”
  “我没有。”刘薇看了看叶征,表情不自觉的柔和了一些。
  “琰儿与夫人乃好友,此番嫁入叶家,我知夫人不会开心,不过为夫保证,夫人永远是这家中的大妇,就算那天上的仙女来了,也只能给夫人做小。”叶昭笑道。
  “夫君这张嘴,不知要骗多少女子。”没好气的瞪了叶昭一眼,刘薇摇头道:“我知夫君是做大事之人,既然夫君想要娶蔡家姐姐,薇儿也不好相拦,只是这心里,确实烦闷无比。”
  “为夫知道,所以这一没事,就来陪夫人。”叶昭微笑着楼主刘薇,低声跟她说一些小情话,不一会儿便将刘薇逗得轻笑不止,对于这次婚事的不快,也淡了许多。


第八十章 丰年
  三月初九,已是绿草茵茵时节,叶昭在成都,以仅次于王公礼仪迎娶了蔡琰,更是牵动了天下人的眼球。
  在大汉来说,如此大张旗鼓的迎娶一个……平妻,恐怕就是皇帝都很少有这般高调的。
  不过真正令人在意的,却并非婚礼本身,而是这件事背后代表的意义。
  因为这场婚礼,可是天子帮忙正名的,而且还亲自下诏认可了平妻的地位,连人家天子都不在意这件事情,诸侯和士人自然也难以在这件事情上诘难,甚至在此之后,各地诸侯、大族也纷纷效仿,在妾氏之上,设了平妻之位。
  更重要的是,叶昭成为蜀中之主,朝廷也下了诏书,叶昭骠骑将军、叶县侯之外,还兼任益州牧,这才是诸侯真正关心的。
  莫看现在大家拒不承认朝廷的正统,但在这种事情上,大家还是保持一致的,因为如今各路诸侯的官职,基本上都是朝廷册封下来的,而且叶昭已经在事实上占领了蜀中,以蜀中的地势,就算不承认,也不能拿叶昭怎样,反而容易惹了叶昭,倒不如做个顺水人情。
  同时,蜀中的许多东西,也被诸侯所熟知,比如各郡县建立面对寒门学子开设的书院随着大批前来观礼的士人将这个消息传回中原,逐渐在中原散播开来。
  很多诸侯都敏锐的察觉到,叶昭虽然没有任何通讯,但这是在邀他们一起做,也就是说,叶昭在通过这种方式,号召天下诸侯跟他一起,不说对抗世家,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将知识的垄断权从世家手中抢过来。
  作为一方诸侯,不管大小,都算得上是土皇帝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跟为臣子时不同,只要不是太笨,便能看到其中的玄机。
  不过中原不比蜀中,哪怕有叶昭开创了先河,短时间内也没人敢做,不是所有人都有实力如叶昭这般将士人给镇压下去,而且蜀中可以不必考虑天下士人的态度,但身在中原,哪怕是强势如袁术、袁绍,也不得不考虑天下士人的态度,所以并没有人效仿,甚至大多数人都在跟着士人一起骂叶昭,但这颗种子却是种下去了,只待时机成熟,叶昭相信,会有人站出来跟自己一起打破这个圈子。
  毕竟印刷术如今已经推广开来,贫民接触知识的途径也多了许多,基数大幅度提升,哪怕没有官府的支持和刻意推动,只要酝酿足够的时间,未来贫民之中将会涌现出一大批人才来填充到这个天下,开始帮助诸侯对抗世家。
  到那时,才是一统天下最佳的时机,因为士人的话语权和左右天下的能力将会被大幅度削弱,叶昭身上的阻力自然也会减轻太多,哪怕没有士人的支持,叶昭依旧可以获得大量寒门人才的效忠。
  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在天下诸侯都忙于纷争之际,蜀中却是偃旗息鼓,北面封闭汉中与关中的道路,除了必要的官方来往之外,几乎与外界断绝了联系,而南方,张鲁最终没有动手,随着叶昭一步步在经济上的封锁,阆中几乎被叶昭困成一片死地,尤其是随着叶昭划分出来的巴中、巴西相继归顺之后,张鲁的地位变得更加尴尬。
  在初平三年年末的时候,张鲁终于支撑不住,交出了手中的权利,帐下杨昂、杨任率领两万蜀军向叶昭投诚,同时麾下幕僚阎圃也被叶昭招入了成都,张鲁继续做巴西太守,只是随着巴郡被叶昭一分为三,仅有三县之地的巴西郡也在叶昭一步步制度化之后,逐步彻底被叶昭掌控。
  在蜀中,郡太守的权利除了处理政务之外,甚至连财务都无法掌控,叶昭在各郡设有专门的税收官以及监三重监督官员,互不统属,两明一暗,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贪腐,但最大限度的限制了贪腐的生存空间。
  “今岁一年,因为粪肥的推广,哪怕以五税一的税赋,单是蜀郡、广汉以及犍为三郡之地的税赋便有八十万石,虽不及往年,但其他各郡因为粪肥的出现,粮产大增,基本可保证平衡,无需三郡支援,这般算下来,整个益州田税更多于往年,就算抛开进贡朝廷的二十万石粮草,也足够养活我益州军队。”骠骑府中,负责农田这一块儿的邱迟脸上带着浓浓的笑意,向叶昭躬身道。
  算上张鲁的两万降军以及扩招的三万兵马,如今益州总兵力有十万,加上汉中的两万守军,便是十二万之众,要养这些兵马,可是极大地开销,当初叶昭减赋时,不少人担心如此庞大的军队恐怕公养不起,如今看来,却是多心了。
  这只是第一年,百姓对于粪肥还有抵触心里,不过因为税赋减免的缘故,使得百姓积极性大增,加上蜀中今年风调雨顺,是以哪怕粪肥的效果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依旧令蜀中今年大丰收。
  可以预见,百姓对粪肥有了新的认识再加上熟悉了粪肥的使用和制作方法之后,明年只要不出现填在,蜀中才会迎来更大的丰收,到时候,别说供养军队,就算叶昭再扩招军队都不是问题。
  “如今主公在蜀中百姓心中的地位,可不比先圣低。”张肃笑道。
  叶昭点点头:“粪肥的作用不必说,既然如今粮食已经足矣满足蜀中百姓,我想明年开始,在蜀中各地,开办一些牧场,我已令商队在这一年来,从域外购得不少牲畜,成都牧场今年试行养殖,也算大获成功,仅一年时间,便得牛犊一千头,马驹两千余,羊羔更有五千,成果斐然,不过官府要做的是调控、治理而非种地养牲口,是以我拟让民间一些愿意尝试的百姓进行养殖,老规矩,两成税赋,我们的将士若想训练的更加精锐,需要更多的肉食。”
  “主公,如今因为粪肥的缘故,令粮食产量大增,若以后年年都可以如此,倒确是可以空出一些地域来养牲口,只是臣担心,未必能够年年丰收,是以大规模养殖,恐怕……”张肃上前,有些担忧的看向叶昭。
  “想问题不必如此死板,其实蓄养牲畜没有君桥所言那般复杂。”叶昭笑着解释道:“例如说,一户农家,种十亩田,完全可以养两头牛、一对鸡,庄家收获的谷物之外,那些剩下来的枝叶不必烧掉,可以剁碎了拿来喂牛,另外养些鸡也可以放入田中,不但无需专门喂养,而且这些鸡还可以帮助除虫,这么一算下来,除了购买牛和鸡的开销之外,基本无需再进行开销,而等牛长成之后,无论是用来继续下崽还是卖掉,都是一笔不斐的收入。”
  “主公所言,确可试行,只是臣以为,当慎之,逐步推广,以免失控。”长史张松笑着站起来,一张丑脸如同菊花绽放一般。
  叶昭所言,如今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可以一试,如果成功的话,百姓会更加富足,百姓富了,官府自然也富了。
  对于这位新任的蜀中之主,张松从一开始的排斥之后,经过一年的磨合,倒是佩服大于抵触。
  仅仅一年的时间,如今整个益州跟去年相比几乎变了个样,可以预见,如果能保持着现在这种状况持续个十年,益州绝对会成为天下最富庶的大州,跟着这么一个主公,未来大有可为。
  “说说人口方面吧。”叶昭点了点头,如今蜀中处于基础建设当中,以农牧为主,等这两样饱和了,其他行业发展起来,才能水到渠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