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显耀大唐-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是说,要废掉皇帝?改立新君?”武后听了裴炎所说的话,心中也有一丝的惊讶,因为连她都没有想到,裴炎竟然能够下得了这样的决心,不过她也很快就明白了,以眼前的这种局势,最好的做法就是快刀斩乱麻,改立新君,以新君的名义安抚天下,至于那些叛贼,既然李显都不做皇帝了,他们所打的那些旗号自然也就没有意义了。

却听得裴炎叹道:“虽然微臣的想法有些大逆不道,然而微臣也是为了我大唐着想,为了天下百姓,哪怕是冒着杀头的危险也毫不犹豫,虽百死而无悔,还请太后三思!”

随即便听得刘齐贤说道:“微臣启禀太后,微臣认为当今陛下性情暴躁,喜怒无常,难为人君,若是掌了大权,将来或许会出现第二个隋炀帝,我大唐锦绣江山,怎能就这样被他给毁了?而相王却是性情温和,待人谦恭有礼,实在是为人君的不二人选,微臣相信,先帝当年也没有看透当今这位的真实面目,若是得知这一切,也一定会认为相王更加适合为天子。微臣浅陋之言,还请太后三思。”

“臣等附议,还请太后三思!”魏玄同、岑长倩等人也都跪倒在地,对着武后恭声说道。

武后闻言,略略思索了片刻,然后问道:“尔等都是这样的意思?”

只见那些宰相们全都大声说道:“臣等皆有此意,不是臣等大逆不道,实在是当今无道,这才仅仅是执政的第一天,就棍打首相,若是时间久了,恐怕整个朝堂之上再无敢言之人。”

那么长的话这么多人一同说出来,很明显是提前演练好了,以武后的智商绝对不会看不出来这一点,然而武后却选择性的忽略了,反而沉默了片刻,悠悠长叹道:“吾本来认为先皇遗命,不可不遵,故此虽然知道太子性情暴戾,不堪为君,却也不顾众爱卿所请,固执己见,坚持让其即位,然而为了天下计,吾不惜肩负骂名,代其执政,就是为了替他稳定政局,让这承平已久的大唐江山不致于陷入混乱之中,只可惜。”

武后换换看了众宰相一眼,继续说道:“本宫被误会的更深了,那厮不仅不心存感激,反而心存怨恨,竟然不知通过什么渠道命令他的旧部直接起兵反叛,目的自然是要让这些叛贼迫使本宫让出大权,其实本宫原本不必理会,甚至还可直接派兵前去镇压,然而本宫不忍生灵涂炭,这才答应将大权交还,可是没想到这方一已掌握大权,竟然就如此残暴,做下棍打首相这样的事来,若是任他发展下去,必然会成为桀纣那样的暴君,我不忍大唐江山短暂而亡,不忍坐视万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故此愿意答应众爱卿的请求,不惜背负千载骂名,不惜违背先帝圣意,诏令天下,废掉皇帝,改立相王,裴炎,你为本宫起草诏令。”

“是。”裴炎的脸上充满了坚定和感动,对着武后恭敬说道,之后便毫不客气的来到玉案前,开始起草诏令。

裴炎文采斐然,落笔极快,几乎是须臾之间便草拟了一份诏令,并且签上了自己的名字,之后侍中刘齐贤等人也都纷纷签名,随后便是武后签名,这样一封废立皇帝的诏书便被炮制出来了。

“太后,我们是不是立刻就展开行动?”裴炎诏书完成,不由得心中得意,然后对武后问道。

却见武后摇头说道:“那厮虽然性情暴虐,却并非无智之人,既然白天他做出了棍打首相的恶举,晚上不会不予防备,更何况今夜夜色已深,来不及行动了,这样,你们在明天白天开始联络相关人等,晚上暗暗调集兵力,待得后天白天时期率兵前往贞观殿,齐集群臣,当众宣布废立诏书,将这厮赶下帝位,到了那时,一切都已成为既定事实,那厮就算是后悔,也是一切都晚了。”

“后天?后天可不是上朝的日子,太后为何不选在百官上朝的日子去做这件事?”刘齐贤听了武后的话,顿时有些不解,于是疑惑地问道。

却见岑长倩嘿嘿冷笑道:“刘相怎的连这都不知道?此事很是明显,若是赶到百官上朝的日子,朝中可是有不少人暗暗支持皇帝,到了那时,我们纵然也能实现目的,却是要造成不少的损失,不管死的是谁的人,可都是我大唐的子民啊。”

第397章李旦的决心

武后闻听岑长倩之言,顿时点了点头说道:“岑爱卿言之有理,本宫正是这么想的,我大唐之所以国运昌龙,什么是根本?人才是根本,若是因为这一战而自相残杀,即便立了新皇,也很不利于以后的发展,所以我们这一次动作一定要快,一定要尽量减少无畏的杀伤,也正是抱着这个目的,我们才选择在百官不上朝的时候废立皇帝,尔等也要记住了,到时候我们只问首恶,不问胁从,一切以宽容为本!”

“是。”刘祎之表面上恭敬答应,内心里却是嘿嘿冷笑道:“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实际上还不是怕百官一齐上朝的时候会有许多人挺身而出维护李显?你当我不知百官之中暗暗支持李显,或者是心向李显的其实还在大多数,尤其是那些武将,他们不仅是在百官之中,而且还在羽林军之中深具影响力,如果带着他们去废立皇帝,说不准在他们的影响下,那些羽林军将士会反戈相向,而你之所以要宽大处理,自然也不是为了避免杀伤人命,更多的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以及迅速稳定秩序吧。”

虽然心中很不认同,然而这却并不代表刘祎之会反对,与此正好相反,刘祎之十分迫切的希望这一次能够成功,因为刘祎之是相王李旦的党人,他最大的希望就是将李旦给扶上帝位,那样的话,他就是从龙之臣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刘祎之才不遗余力的力劝武后废显立旦。

刘祎之在告辞武后之后便来到了李旦所在的宫殿之中。

因为李旦身为右监门卫大将军,又掌握着东宫六率,身负守卫宫禁和东宫的重任,所以被理所当然的安排到了宫中的一座偏殿之中。这当然也有利于武后及其党人与其迅速取得联系。

刘祎之就是利用这种便利的条件联系上李旦的,他悄悄来到了李旦的宫中,对着李旦说道:“恭敬大王,贺喜大王。”

却见李旦一脸忧色的问道:“如今我朝动荡不安,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小王喜从何来?老师就不要开玩笑了。”

刘祎之闻言,轻轻叹了一口气,然后说道:“大王所担心的并不是没有道理,这一切其实都是因为当今皇帝不道所致,不过微臣相信,过了今天,就不会这样了,因为太后与诸宰相们通过决议,决定废掉当今,改立大王,呵呵,大王为人宽容大度,谦恭有礼,只要即位之后,相信定然能够轻易平定乱局,再创辉煌盛世!”

李旦闻言却是豁然站起,颤声说道:“你,你说什么?老师,这话竟然是从你的口中说出?小王至今犹自记得当年你在教导之时,一直在苦心教导小王忠君爱国,可是今日先生竟然参与到废立人主这样的事情来了,更有甚至,先生竟然让小王做那不义之人!这,这简直荒谬!先生,当今陛下乃是我之兄长,受了先帝遗命,同时又昭告天地祖宗,正是被册封了的天子,如何能够轻易废立?先不说当今陛下在做太子之时便受到朝野之人交口称赞,更是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且还修了《四库全书》这么一部旷世经典,无论是文才还是武略均属帝王中之顶尖,就算天子真有过错,我等臣子也应当伏地苦劝,怎能生此不臣之心?”

刘祎之闻言沉默了片刻,之后又说道:“大王有所不知,陛下执政的第一天便不遵太后谕令,反而将据理力争的首相裴炎重打二十棍,如此残暴凶狠,如何能够坐拥天下?微臣认为陛下虽有才而无德,不配为天子,否则的话,恐怕我朝便会出现第二个隋炀帝,大唐王朝不旋踵便会遭到亡国之祸。”

李旦听到这句话之后心中顿时犹豫了半晌,因为他这么多年来对于武后的积威早已是畏惧到了骨子里,然而内心里却还是有着未泯的良知,再加上之前太平公主的劝说,而最重要的是他自己根本就没有称帝的野心,所以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大胆的把心里话说出来,于是他小声的对刘祎之说道:“老师,这也是在你面前,小王斗胆说一句,太后的谕令到底有没有替陛下考虑考虑?就算我这一个外人也都看得出来,太后之所以让我皇兄下旨招安徐敬业等人,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大唐的安宁,而是想要将这些人召集到洛阳,然后予以诱杀,在小王看来,那些人也都不傻,纵然有我皇兄的诏令,也一定不会就这样白白送死。还有,太后下旨现在的宰相班子不得调整,这很明显是为了控制我皇兄,不让他掌控大权,而目的自然是要让我皇兄做傀儡,试问这样的安排有谁会满意?”

“可是大王,当今陛下确实是品行不端……”

“呵呵,所谓的品行不端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试想一下,陛下性情刚硬,莫非是一天了?当初我皇兄还是周王的时候,就是如此,那时候先皇可不糊涂吧?为何选立他为太子?这已经证明这种性格根本不足为虑,再者说了,就算脾气再好的人,在他当政的第一天,提出了解决时局的正确做法,却遭到了整个政事堂的一致反对,脾气恐怕也会变得不好,除非是甘心做傀儡,除此之外,老师且想一想,就算是小王僭越一下,真的做到了那位子上又如何?还不一样是任人摆布的工具?连我皇兄那等刚强的性格都会是这样的结果,我又能好到哪里去?恐怕只要说一句自己的话就会受到批判,甚至会被有些人再次废立。”李旦将头摇的像是拨浪鼓一样,苦笑着说道:“那种生活,我可不愿意过,自在为王有多好?”

“那不一样”,刘祎之突然激动地说道:“到时候微臣一定会站在大王这一边,宁可去死,也要维护大王的利益,定要辅佐大王成为一个真正的皇帝!”

“嘿嘿,老师,不是小王说一句,老师的地位能够与当初的刘仁轨、薛讷相比吗?能够与韩王元嘉他们相比吗?这些人到最后都免不了一死,老师自以为最终结果又能如何?老师帮助我母后将皇兄给废掉,将来恐怕也只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落一个凄惨的下场。”李旦叹了一口气,看着刘祎之缓缓说道。

第398章刘祎之的庆幸

刘祎之听了李旦那一番话,不由得浑身剧震,涔涔的冷汗瞬间遍布了全身,因为依照武后的性格,一旦李旦做了皇帝,她是绝对不会允许李旦做半点主的,甚至连听政的权力给不给李旦都成问题,而他作为李旦的老师,一定会想办法为李旦争取权力,到了那时,恐怕心狠手辣的武后绝对不会容许他存活在这世上。

“大王他说的很对,我费尽心力的为太后谋取了大权,恐怕到时候不仅不能如意的成为从龙之臣,将来就算是保命都没有可能,既然如此,我又何必为她卖命呢?只不过这么深邃的东西,大王他是如何想出来的呢?”

刘祎之乃是李旦的老师,更把李旦当成是自己以后效忠的对象,对自己这位学生可以说比对自己还要了解,知道他这位学生性情懦弱,根本没有勇气和太后做对,想问题也从来不会想到那么深刻,可是今日说的这一番话竟然如此有理有据,慷慨激昂,完全颠覆了他过去对这位主子的看法,不由得心生疑惑,直到李旦发生这样的变化,一定有原因,随后便忍不住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却见李旦嘿嘿苦笑道:“老师难道以为这样的话是小王自己想出来的吗?错了,小王根本没有这样的智慧,这些话都是我那小妹劝说我之时所说的。”

“小妹?太平公主?连她也……”刘祎之在听了这一番话之后,更是感到浑身震惊,这种震惊的程度丝毫不下于之前听李旦说的那一番话。

因为太平公主这个人目前的势力实在太庞大了,就连裴炎都有些忌惮,朝中的六部尚书有两个是她的人,包括工部尚书苏良嗣和刑部尚书裴居道,甚至宰相之中,除了苏良嗣和裴居道之外,还有侍中、同中书门下三品王德真,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骞味道和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立本四人,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中低级官吏数十人,包括监察御史韦安石、萧至忠、殿中侍御史窦怀贞、太常博士岑羲、礼部郎中薛稷、洛州长史李晋、知左羽林将军常元楷、右羽林中郎将李慈、左金吾中郎将李钦等武将。

如果是连太平公主都心向李显的话,还有李旦的帮助,再加上李显在军中的庞大影响力,这一次武后恐怕很难会有胜算。

就在这时,只听的李旦缓缓说道:“除此之外,我皇兄在朝中的影响力远远超乎你我的想象,你根本就不知道在宰相之中,在御史台之中,在三省九寺之中,以及在宫廷禁军之中有多少是他的人,其实如果我皇兄想要动用武力的话,即便当初洛阳城内有百万大军,他也有把握能够夺取大权,然而我皇兄并不愿意这样做,一是他不愿意大规模的流血牺牲,这第二,他更不愿意直接依靠武力夺取大权,而希望名正言顺的将本来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到手中,尤其重要的是,我皇兄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证明先皇的遗诏是伪造的,所以,在裴炎他们有所动作之前,我皇兄早已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这一次绝对可以先行将他们控制住,并且顺利铲除裴炎奸党,老师,这一次幸亏你赶到这里来,否则的话小王就算再有心,也救不了你啦。”

刘祎之闻言,顿时感到背脊发冷,本来已经渐渐下去的冷汗再次遍布全身,同时心中也暗呼侥幸,自己半只脚逗他进了鬼门关,竟然丝毫不知,而且还颇为洋洋得意,现在当他明白这一切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之前的想法该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幸亏我这一次前来找相王,否则的话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只是可笑那裴炎还以为宫禁之中坚如磐石,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自信?”

刘祎之现在有闲情逸致去嘲笑裴炎,可是却也不想想他之前又如何不像裴炎那般踌躇满志?甚至还存在着要做从龙之臣,成为一代千古名相这样可笑的想法。

“不知微臣能够从中做些什么?”刘祎之现在明白了形势,自然也不会再像之前那样固执的去为武后和裴炎白白牺牲,而是看到了机遇,主动要求为李显做一些什么,以图能够获得职位的晋升,所以主动向李旦开口问道。

却见李旦淡淡笑道:“老师你只需按照裴炎他们既定的计划去做就行了,一定要切记,不要露出马脚来,呵呵,其实以皇兄的算计,即便是露出马脚,也一定会有应对之策,对于你今日的表现,我一定会上奏给皇兄,老师且放心就是,皇兄一定不会怪罪于你的。”

“真的吗?若是能够保住一条老命,其实我就已经心满意足了,若是能够得到陛下原谅,甚至是原职留任,那我实在是祖上积德啊。”刘祎之深深的感叹着,并且庄重的立下誓言,一定不会露出破绽。

“呵呵,老师能有这样的想法,小王爷感到高兴不已,毕竟我们现在还能站在一起,这一战之后小王还能有机会陪着老师一起品茶论道,谈论学问,这可是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啊。”李旦见刘祎之那一番话完全出自真心,心中也是高兴不已,连忙对着刘祎之欣慰地说道。

“呵呵,是啊,大王之言甚是。没有经历过死亡,便不知道品茶论道这种平凡生活的珍贵啊。”刘祎之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又苦笑着说道:“原本微臣便是那走向断头台中中的一员,再也难以享受那等平凡而珍贵的生活,这一切都得益于大王的恩赐,微臣日后定当没齿不忘大王的恩德,只要大王一句话,微臣定然会为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说到最后,刘祎之都不由得大礼相谢。

李旦却是惶恐的说道:“老师这句话可是说错了,老师之所以能够不死,乃是得之于陛下的恩赐,若非陛下宽大,仅凭老师过去那些欺君的言论,恐怕都难以活命,至于报恩什么的,老师最好忘记吧,老师乃是陛下的臣子,一切都应当考虑回报陛下,哪能随便为其他人效死?这要是让陛下听到了,岂不是小王的不是?”

第399章被发现了

大唐嗣圣元年,正月十八日,入夜时分。

眼下正值冬日,呼啸的北风席卷着乌云,把整座洛阳城给笼罩的伸手不见五指。而就在这又冷又黑的夜里,一支军马悄悄地接近了洛阳城。

只听得一阵轻轻的拍掌声响来,城东的上东门守门将领周高德立刻下令打开城门,随即便见一将率领着数千轻骑从城外涌入。

“程将军!”周高德连忙对着那为首的将领恭敬施礼道。他知道面前这位乃是与首相裴炎最为倚重的大将程务挺,自然不敢怠慢。

却见程务挺身穿黑色甲胄,面色冷清,淡淡的点了点头,然后轻轻问道:“现在是何时了?”

“亥时刚过。”周高德语声轻柔,虽然对方的话很是冷淡,然而他却更加的恭敬了,因为他知道过了今夜,这位大将的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绝对不是自己能够轻易得罪的。

程务挺冰冷的脸上挤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轻轻说道:“不仅不晚,还提前了半个时辰,不错,传令下去,进城。”

说完之后,程务挺不再看周高德一眼,率领着数千将士如同黑色潮流一般冲入了洛阳城内,之后程务挺率领大军沿着大街一路前进,迅速接近了宫城,这一路也经历了几道城门,然则所有的守卫却形同虚设一般,根本没有任何人对他们有片刻的拦阻,甚至许多们都是虚掩着的,等到他们赶到,就直接穿门而过。

冬天的夜里是沉寂无声的,呼呼的风声更加奇妙的掩饰住了全军行进的声音,所以几乎是所有知情的将士都认为这是上天有意要他们成功。所以,虽然今夜十分寒冷,然而所有的人都揣着一颗火热的心,他们所有的人,不管是知情还是不知情,全都笃定一件事,他们大半夜的摸进洛阳城,一定是发生了大事。

“不是我们大将军要杀官造反做皇帝吧?”一些将士甚至这样想道。

程务挺却是不管这些人在想什么,他只知道他麾下的这些将士们对他无比的忠诚也就够了,在他的严令之下,这些将士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来到了宫城外。

这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猜出了程务挺的想法,那就是从这里进入宫城,然后去做那件大事,而事实也的确如此,程务挺确实是急欲率军从则天门东侧的明德门进入,然后前往中书省。

可是程务挺的大军刚刚来到明德门外,便听到前面传来一声大喝:“何人深夜闯入宫禁?莫非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程务挺闻言不由皱了皱眉,因为按照事先的计划,他的大军应该悄无声息的穿过明德门,前往中书省内潜伏,一路之上都是自己人,绝不会有人拦阻,可是现在刚刚来到明德门外,就被人拦下了,事情恐怕有些不妙。

程务挺哪里知道?这里原本确实是武后的人在把守,可是在半个时辰之前,这里的守门大将却被他们的上司给临时调走了,而随后前来镇守此处的,是下一波轮岗的左羽林中郎将桓彦范。

桓彦范来到这里之后,假称是奉了太后密旨,负责接手明德门的防御,让原本的守军各自回去休息,那些守军们乐得有人替他们半夜执勤,所以全都迅速的离开了。

不过事情既然到了这一步,程务挺也再没有退路了,只好沉声喝道:“本将乃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奉太后之命率军入宫,执行紧急公务,还请放行!”

“哦?原来是程大将军,失敬失敬,只不过程大将军应该知道,深夜入宫乃是禁忌,非有陛下敕令不得放行,末将深受皇命,不得不尔,还请程大将军见谅,程大将军既然是奉命而来,自然会有敕令在身,还请程大将军将敕令交与末将,末将看了之后,立刻便会放行,绝对不会耽误大将军的时间。”那守门将领虽然表面上说的客气,但实际上却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

程务挺本来就是奉了武后的密令前来,哪里会有什么敕令?所以他现在不管交还是不交,都已经暴露了,程务挺抬头向城楼上看去,见那里影影绰绰的没有几个人,略一思索,立刻便决定下令大军开始攻城。

虽然这一次来的很是匆忙,但是基本的攻城工具还是带来了的,于是程务挺不动声色,取出弓箭来,对着城楼上那将领所在之处就是一箭。

只听得城楼上传来一道惨叫声,随即便听得方才那将大声说道:“程务挺率军强攻明德门,速速传报陛下,并且点燃传讯烽火,传令各门加强戒备,绝对不能放贼子进入半步!”

随即便听得破空声不断传来,从城楼以及两侧的城墙上射下来大量的弓弩。

程务挺麾下的将士虽然悍勇,然而穿的都是轻甲,根本就无法遮挡密密麻麻的箭雨,霎时之间便有数百将士被射落马背,惨叫之声不绝于耳。

程务挺看到这一幕,哪里还不知道对方早已经有了戒备?否则的话,在宫墙之上的禁军将士怎么可能直接在弓弩之上装载弓箭?

“大将军,现在我们怎么办?”一旁的程务挺麾下偏将张嵩儒见事情竟然发展到了这一步,不由上前大声问道。

却见程务挺哼了一声,淡淡说道:“加紧攻城,我相信这时候张虔勖的大军也赶到了丽景门外,如果他也遇到这种情况,一定也会选择攻城,不过我相信我们这一次只是一个意外,不可能他也会被发现,所以只需我们坚持一下,张虔勖的大军一定会前来与我们会和,夺下明德门。还有,既然计划已经暴露,我们更应该迅速攻进去,然后提前发动行动,在今夜彻底结束此事,否则的话,迟则生变,这后果可不是我们能够承担得起的。”

“是。”张嵩儒在听程务挺这么一说之后,立刻就答应下来,然后传下将令,加紧攻打,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攻下明德门。

第400章援军赶来

虽然守门将士的弓弩很是犀利,然而碍于规矩,他们却并没有配发太多的弩箭,再加上地形的限制,所以难以形成多么密集的攻击,战斗仅仅持续了一盏茶的工夫,守城一方的弓弩就告罄了。

而在这时候,攻城的将士们却扛着巨木,对着城门进行奋力的冲撞,虽然城楼下矢下如雨,可是他们却犹然未觉,前面的人死掉之后,后面的人立刻便顶上去。

在攻城将士们的奋力攻打下,那宫门虽然很是厚重,却也禁不起这种大力的冲撞,眼看着就要城门就要轰然倒塌了,桓彦范的心中顿时一沉,略一思索便咬牙说道:“打开城门,所有人都顶上去,宁可血溅三尺,也不能让叛贼前进一步!”

而在桓彦范身旁一名身穿铁甲的小兵模样的人点头说道:“这一点不劳桓郎将费心,吾和麾下这五百将士率先战在前头,便是全部死绝了,也绝不会令贼子进入一步,待得我们出去之后,你立刻命人关闭城门,然后用那几辆塞门刀车推上去,然后再堆上土袋,彻底将宫门堵死,只要坚持很短的时间,便能坚持到我们的援军到来。”

“这,刘将军,你怎能以身犯险?还是让末将来吧,末将虽死不足惜!”桓彦范见那小兵模样的将军竟然要赴死,不由得有些动容,同时也感到热血上涌,大声说道。

却见那姓刘的将军嘿嘿冷笑道:“你,不行,桓先生,其实你更适合做一名文官,这冲锋陷阵之事,根本不是你们这等没上过战场之人所能干的,让你们去对战程务挺的百战精锐,半刻钟的时间都坚持不了。”

说话的工夫,宫门被打开了,那名姓刘的将军便率军冲了出去,立刻与外面的程务挺麾下大军厮杀起来。

“你,你不也是文官出身么?为什么你能行,我就不行?”桓彦范看着那名文官出身的将领在战场上如同猛虎一般的拼命搏杀,心中很不是个滋味,可是紧接着他的面色就变了,虽然这是在暗夜之中,可是那一声声的惨叫声却是在不断地冲击着他的耳膜,甚至他都能闻到那刺鼻的血腥味,血腥味越来越重,不出半盏茶的工夫,那浓重的血腥味就重重的冲击着他的胃,虽然他强行忍住,可却终于忍不住吐了一地,到最后吐得连胆汁都出来了,还兀自干呕个不停。

而就这,还是在他没有看到下面那充满了断肢残臂的情况下,否则的话,估计到最后桓彦范连血都能吐出来。

而在桓彦范呕吐的时候,他身边的许多身强体壮的羽林军将士也在呕吐个不停,这些将士们大都出身高贵,之所以加入羽林军并不是由于是百战精锐,而是由于他们的身份,只不过现在在血腥的屠杀面前,身份根本不起一点作用,仅仅是那浓重的血腥味都让他们承受不起。

“唉,幸亏我们没有率先杀出去,否则的话恐怕连关门都来不及,就会被对方给冲进来,而刘将军竟然只率领五百人,就与十倍于己的敌军相持到这时候,而且对方还是名震天下的程务挺所统率的百战精锐!”

桓彦范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了一抹惭愧,不过他很快就下定决心,宫门一旦被攻破,他就算是再忍受不了,也一定会与叛贼们同归于尽!

宫门外的战斗持续了将近两炷香的功夫,还在进行着,虽然桓彦范听到兵器碰撞声少了不少,然而惨叫之声却仍然没有断绝,这证明那五百人还有一部分人存活,他们还在城门外坚守着阵地。

“果然不愧为陛下当年的东宫精锐,果然不愧是随着陛下身经百战的刘幽求,这样强大的战斗力实在令我等汗颜,这样的勇士一个都能轻松斩杀我们十个,只可惜他们遇到了程务挺的精锐,而且还是一对十,其实如果是一对一的话,我相信就算是程务挺的大军也未必能胜,哦,不,是一定胜不了。不过我们竟只能在这里干等着吗?这实在令人不甘心了,然而我们却知道,我们在这里守着的意义远远大于出去被杀,不过我们也不怕死,外面的兄弟们,请相信我们,我们绝不会有一人退缩,就算是死,也一定会死在战场上!”

桓彦范隔着夜色感受着城下的激烈战斗,胸中也是汹涌澎湃,一时之间浮想联翩,竟然忘记了自己身在何处。

就在桓彦范在城楼上思绪万千的时候,宫门外和程务挺麾下将士进行奋勇厮杀的刘幽求却是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敌军进行这一场场的生死搏杀,他们都是大唐精锐,所以在战斗力上相差根本不大,之所以能够坚守到现在,一是占据着地利的方便,他们是在宫门外的吊桥上进行搏斗,范围比较狭窄,同时只容最多十个人并行,而即便这样,他这五百人也都损失惨重,甚至可以说是伤亡殆尽,五百人能够完好的,找不出来二十个,但即便这样,他们却也没有丝毫的懈怠,仍然在奋力的刺杀着一个又一个的敌军,甚至就连重伤的也都没有放弃,而是在垂死之际能够拉一个敌军来垫背。

“对方到底是什么人?这绝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