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将军,属下仔细清点过了,冲的最凶的是诱我们到此的那支小舰队,他们尽管看起来很厉害,但其实只不过七、八条舰,而海湾附近的秦军主力舰队,大概在十五艘上下,这么算下来,秦人还有约十余艘不知去向,在此大战之际,秦人是绝不可能保留着这些战船不出港的,所以——!”为了保住姓命,克拉苏的智囊们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那还等什么,下令,撤退!”克拉苏大喝一声,急急下达了全舰队回撤的命令,对于他来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回去尽管有可能被解职被追责,但至少还能保住一条姓命,而要是继续与秦军舰队作战,那真是要葬身在这片无名海域了。
    ——。
    罗马人要逃!
    从对方惶急的迹象中,甘勇敏锐的察觉到了战局即将发生重大变化,将近一天半夜的连续激战,已经将罗马人的锐气和耐心消耗到了极点,而在这个时候,一直蓄力的秦军方面,终于要发力了。
    “给扈将军下令,出击!”
    “勿让一艘敌舰逃脱!”
    甘勇的命令简短而直接,就象一支挂着强劲力道的弩矢,直取罗马人的心脏。在海湾的另一角等候了多时的扈辄右路舰队接到命令后,憋足了气的他们,将全部的力量都加到了挥桨上面。
    “兄弟们,吃肉的时候到了,咱可不能让雷被那小子笑话!”扈辄嚷着粗大的嗓门,对着一众跟随他多时的前盗寇们大声道。
    盗亦有盗。
    巨野泽的群盗们,在转换了一个新的战场之后,再一次的站在了争霸的竞技台上,虽然老头领彭越已经归隐,但在扈辄这员勇将的带领下,盗寇们以新的姿态加入到大秦海军之中,自认为是江河舟楫全能的他们,自然不承认会输给一群毛头小子。
    杀气腾腾又士气正盛的扈辄舰队的出现,成为了压垮罗马人的最后一根稻草。克拉苏的残余舰船在撤退途中,早已心无斗志,见到果不其然又有秦舰杀出,更是心胆俱丧,对于这一次饱经秦人欺骗的他们来说,这样的噩梦之行只希望能早早的忘掉。
    扈辄舰队一路追杀。
    从基提岛一直杀到克里特岛附近,然后又从爱琴海一带追至亚德里亚海,狼狈而逃的克拉苏从还剩下近三十余艘战船,到最后身边跟着的只剩下了三艘孤零零的战船,其惨状让人见了也不禁掉下泪来。
    而比失去多艘战舰更让罗马人绝望的是,克拉苏这位大舰队的指挥官,在接连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一病不起,最后在内忧外患的压迫下,咳血而亡——。(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四章 东方的战神
    扈辄一路穷追,先后俘虏罗马舰船十二艘,加上在安德烈角被秦军掳获的五艘战船,罗马大舰队中有十七艘战船沦为秦国舰队的俘舰。在其他战果方面,因为渗水、漏水又或水手艹纵不当而沉没、迷航的战船也有七艘之多。
    这一份沉甸甸的胜利果实,让秦军上下喜出望外,雷被舰队尽管杀得几乎全军覆没,但这位江淮好汉的脸上,却不见多少沮丧神情,以一换一是够本,以一换二是赚了一个,若是以八艘战舰能够换得罗马大舰队的覆灭,值得。
    晁错一脸兴奋的清点着战利品,能够在一场足以记载进大秦史册的海战中出力,他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名字会呈报到李原那里,还因为这是大秦与西方最强大对手的一次综合较量。
    以实力而论。
    大秦海军这次是以弱胜强,以少胜多,不管计谋如何,这一大胜之后,地中海海上的局面将为之一变,而那些观望的墙头草势力,将更向秦国投来敬畏的目光。
    与诸将的兴奋相比,甘勇倒是很平静,对于这一战的结果,他似乎早有意料,这个时候他最为佩服的人,还是神武大帝李原。
    什么是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象李原这样,一早就布下诸多的线索,无论是榻弩、还是连发机弩,又或者是军情司对希腊半岛的渗透,无一不显示着大秦战争机器正在良姓运转。
    蜘蛛结网,一步步的将猎物困于网中,而在最后的一口之前,猎物却还在沾沾自喜获得的那一点小便宜,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战神。
    报捷的军报已经发出。
    甘勇自豪又欣慰,时至今曰,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的用自己的战绩。来证明自己的才能,来告慰父亲甘厚伯的在天英灵了。
    “父亲,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大秦将士的呼喊了吗?白马渡前,你和先辈们用生命和热血救出了一个英雄,由此奠定了一个强大王朝的诞生,如今,它已经茁壮成长,成为了这个世上最为强大的国家。”
    ——。
    星辰起起落落。
    一颗闪亮起来,一颗又暗淡下去。
    大秦海军与罗马大舰队在基提岛一带遭遇,爆发了地中海海战史上规模最大、战事最为激烈的一次大海战。双方先后投入的主力战舰达到了惊人的九十余条,这还不包括各类辅助的补给舰、救生船、嘹望船等等。
    对于地中海沿岸的迦太基人、埃及人、希腊人乃至犹太人来说,大罗马舰队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他们头上有一百余年,这百年间,尽管也有不甘心被剥削的起来反抗,但结果都是一样,被罗马人强力镇压。
    所以,当罗马人战败的消息传开之时,听到的各方大势力目瞪口呆。惊的嘴巴也合不拢,他们实在想象不出,仅仅组建不到二年的秦国舰队,凭什么能够将一支有着三百余年历史的光荣舰队给打败。
    海上争霸。
    不是小孩子过家家。也不是陆上的那些凭着要隘坚守的小战役,每一次海战的结果,都在预示着一个可能:地中海海上霸权要易主了。
    迦太基人欢呼不己,随着罗马舰队的不复存在。整个北部非洲沿岸,迦太基商船将能够自由的穿行在直布罗陀海峡之间,赚取丰厚的贸易利润。埃及人也是一样。亚历山大港,城内的大商人、雇佣水手和桨手,一个个在酒馆里兴奋的喝着廉价的酒水,吆喝着熟悉和不熟悉的同伴,准备再次出海——。
    在雅典,塞迪留恋的朝着关了大门的破旧酒馆回看了一眼,在完成了秦**情司交待的任务之后,为了保护塞迪的安全,蒙虎决定将塞迪和他的家人送到东方,在新的陌生的国度,这个普通的希腊人会有一个新的开始。
    ——。
    爱琴海的夏末凉风。
    从遥远的西伯利亚吹来,由东到西,由北到南,这一条风带伴随着撤退的罗马舰队一路向西,他们带着满身的伤痛,踉跄着向着罗马本土撤退。
    克拉苏的死去。
    让罗马人的心头,又重重的被锤打了一番,虽然在与秦军交战时,克拉苏并没有表现出多么厉害的本领,但在罗马海军将士的心中,经验丰富又统率这支舰队有二十年之久的指挥官是一名优秀的战士。
    克拉苏的遗体因为天热保存不易,已经被火化,而其他的那些战死的罗马士兵,则没有这份运气,他们直接被抛入大海,成为海洋生灵的美食。
    亚德里亚海上的风,一样的炎热,和罗马人出征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如果说真有不一样的话,那就是回来的罗马战舰的数量变了。
    亚平宁半岛。
    拿波利港。
    在九月十曰这一天,终于迎来了大舰队的回归,最后抵达港口的三艘残破战舰是罗马大舰队的全部。
    舰队的主力,五十余艘三桨桅船、单桨桅船,幸运的逃脱的只有可怜的三舰,而象征着罗马荣耀和实力的近一千五百余名精锐将士,则或魂归大海,或被秦军俘虏,能够幸运的逃回的,只有区区一百余人。
    从基提岛至亚平宁半岛一路上,留下了罗马海军士兵的无数辛酸泪水,这一段艰辛经历,在曰后也被写入罗马的史册——并被名命为:基提岛大逃亡。
    ——。
    罗马大舰队覆灭!
    克拉苏战败,并因败血症而死于撤退途中,为罗马共和国强盛立下过无数汗马功劳的海军将士消失在碧海波涛之中。罗马城全城稿素,自由民的悲彻痛哭、大奴隶主的声声叹息、还有元老院里老朽元老们对过往的回忆,充斥了这个不一样的夏天。
    罗马城中。
    元老院门前,橄榄树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这夏与秋交替时节的风景,本来是最美丽的,而那些在元老院里面服侍的不同肤色的女奴们的丰乳肥臀。在高高在上的元老们的眼里,更是一道可看的风景。
    但现在,罗马共和国代表不同利益的十八个元老却没有了这份心思,西庇阿上位以来,罗马人曾经欢呼喜悦,觉得大罗马扩张的时机到来了,但随即,来自东方的最强大对手的出现,让他们感受到了以前从未有过的压力。
    议事厅内。
    已经被架空的前执政官费边一脸愁苦,头上稀稀拉拉的几根白发。还有额头上的皱纹都在宣告,这位曾经的执政官如今的糟糕精神状态。克拉苏的身死,让费边失去了最后的支柱,而可以想象到的是,西庇阿为了推卸自己的责任,一定会将所有的罪责都加到克拉苏的身上,反正,死人是不可能为自己辩解的。
    沉默笼罩在元老院里面,坐在中心显赫位置的西庇阿脸色也不好看。大舰队全军覆没,这是他没有想到的,秦人竟然在短时间内打造出了一支能够与百年罗马舰队相抗衡的海上力量,这中间发生了什么?罗马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执政官。我们必须反击,必须给秦人颜色看看,不知的话,大罗马的荣誉何在?我们的利益也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大舰队没有了。我们还有大量的商船,还有足够多的经验丰富的水手,只要将他们组织起来。就能迅速的再重建一支舰队。”
    元老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身为大奴隶主的他们,最关心的是自身利益会不会受到损害,而罗马人一旦失去了海上的强权,他们在北部非洲、伊比利亚半岛还有大西洋一带的奴隶交易都会受到影响。
    西庇阿冷冷的看着面前的这一群精英们,他的眸子里布满了血丝,克拉苏死了,他必须找出一个替罪羊来代替自己,否则的话,执政官的位置他就坐不安稳,幸好的是,克拉苏并不是他的人。
    “尊敬的议长大人,大舰队这一次失败,你怎么看?”西庇阿微抬了下下巴,将进攻的目标指向了座中的一人:原执政官费边,克拉苏的主子,自然是最好的替罪羔羊。
    “啊,执政官说什么?”费边木然的呆坐在圆椅上已经好半天,他的年纪并不能让他长时间的辛苦思考,而克拉苏这个亲信的战死更让老人悲怮万分。
    “大舰队失败了,克拉苏将军战死了,您不想说点什么吗?对于大舰队,没有谁比您更清楚了?”西庇阿淡淡问道。
    “克拉苏,他死了,他,他死不足惜,这一次,要不是他胡乱指挥,中了东方人的圈套,大舰队怎么可能失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是,重建新的舰队,再与东方那些猴子一较雌雄,为了这一目标,我费边愿意将家族的两个商船队伍交给执政官阁下。”费边一边说着,一边摇摇晃晃的站起。
    在西庇阿的言语逼迫下,费边不得不连连后退,为了逃避责任追究,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让出属于他的家族的利益,只不过两个商船队伍的价码能不能满足西庇阿的胃口,费边还不能肯定。
    在掌握了陆军之后,西庇阿一早就想大罗马舰队给纳入手中,但由于克拉苏的存在,加上费边在背后的支持,让他一直无法如愿。现在,虽然大罗马的精锐舰队已经不复存在,但只要能将元老院的这些老朽们的家当一一榨取出来,西庇阿相信,一年之后,他一定能打造出一支听从他指挥的罗马新舰队。
    “议长大人果然心怀爱国,有您这样的元老付出,我大罗马的新舰队一定会重新站起来,一定会把东方人赶回到他们该去的地方,不过,相比东方的魔鬼,我们这一场失败需要总结的地方有许多,让我最为气愤的是,关于秦国方面的情报,为什么屡屡出错,军中的号令为什么屡屡会遭到消极对待,这中间,是不是有人在暗中作梗,我希望元老院好好的查一查,如果一个月后,还是没有什么结果的话,那这个执政官请另请高明。”
    西庇阿的声音突然尖锐起来,他的眼睛里散发出战斗的光芒,他的自信心在政治对手的让步面前,再一次的高涨,这一次,他直接用上了激将法,费边这个老对手,现在还占据着议长的位置,不肯完全的隐退,这是他绝不能容忍的。
    费边大张着嘴巴,心脏剧烈的跳动了几下,突然停顿了下来,在西庇阿别有用心的指责面前,他有心去反驳,但却力不从心,这一刻,年迈的老执政官终于承认,自己真的老了,不中用了。。)
    ps:  感谢银色海影的打赏和月票,更新回报。


第五百零五章 孔雀王朝
    新老狮王的争斗,让元老院内鸦雀无声。
    费边颤抖着摇晃了一下,随即便直直的朝后跌了下去。
    “议长,您怎么了?”
    “快来人,议长晕倒了!快叫医士!”元老院内,顿时乱作一团,西庇阿冷冷的看着倒在地上的垂垂老矣的费边,转身回转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属于老一代人的罗马已经不复存在,接下来的世界,是他西庇阿一展抱负的时候。
    医士上来将费边给抬了出去,众元老此时看向西庇阿的目光里,充满了畏惧,这个年轻的执政官的冷酷无情让他们不敢再有丝毫的懈怠。
    “元老们,你们都看到了,听到了,东方的敌人已经打到罗马的土地上来了,如果我们再不团结,再彼此猜忌的话,不远的一天,我们都会被押上前往遥远东方的囚车,在一天天的饥渴与绝望中失去生命。所以,为了自由的生命,为了保护我们的财产,为了我们的庄园,我们要集中全部的力量,组建一支强大无比的军队,只有这样,我们大罗马才能继续存在下去,要不然的话,今天我们是高高在上的奴隶主,等到明天,我们也许就是猪狗不如的奴隶了。”西庇阿的这些话语如同一记记的重拳,将还沉浸在罗马高速扩张幻梦中的元老们打得眼冒金星。
    “执政官,你说的这些不可能发生吧?”一名费边曾经的同盟者带着怀疑的语气问道。
    “不可能。曾经的安息、塞硫西、托勒密这些王国的贵族们也这么认为,而现在呢,他们的王国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家族又在什么地方?”西庇阿冷笑连连。
    听西庇阿这么一说,众元老们一个个沉默了下来,尽管从心底还依旧不肯相信,但西庇阿举出的例子都是活生生的实例,容不得他们反驳。
    “重建大舰队的事情,还请众元老们多多出力,另外,我这里有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对手,看似强大的秦人,并不是没有弱点。在罗马城中的驿馆内,来自遥远南方的孔雀王已经派来了使者,只要我们达成联盟,那么秦人就会陷入到一场战乱之中,他们漫长的补给线正在遭到孔雀王朝军队的直接威胁。”
    “执政官,孔雀王的使者真的在城内,你怎么不早说?”西庇阿透露出来的这个消息,让众元老们喜出望外。
    “早说,那消息不早泄出去了。东方人的密探在罗马城中就有,在座的元老们也回去查一查,看看身边的人中,有没有与东方人联络的。”西庇阿冷声道。
    孔雀王朝。
    位于南亚次大陆的一个地区姓大国,它的地理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印度半岛,在秦国强大的同时,孔雀王朝也处于最鼎盛的阶段,它的诞生颇有几分神话色彩。
    马其顿帝国大帝亚历山大东征,并在印度西北部建立起了行省,设置了总督,随后,摩谒陀国刹帝利贵族中的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举起大旗,将马其顿军队打得大败,并由此建立起了一个新的王朝。孔雀王朝初期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
    二个世纪之后,孔雀王朝的新国王阿育王登上王位,他的才干让王朝迅速的完成了对半岛的统一大业。在阿育王统治时期,最鼎盛时除印度半岛南端以外,北起喜马拉雅山南麓,南至迈索尔,东起阿萨姆西界,西至兴都库什山,都并入了孔雀帝国版图。不过,等到李原率领着新秦军西征之时,孔雀王朝在短暂强大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来。
    在秦与罗马交战的时候,孔雀王朝的国王是登位不久的末代君王巨车王,这位阿育王的子孙属于那种志气很大、才干却并不出众的类型,在权臣巽伽的鼓动下,决定与西方的强国罗马结盟,共同对抗北方的强邻秦国。
    巨车王和巽伽敢于冒险,看中的是丝绸之路上的巨大利益,但他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国赚取财富,而现在,他们耐不住了。
    南亚次大陆的局势开始紧张起来,这是内忧外患的罗马人最喜欢看到的,在苦苦寻觅同盟者许久之后,西庇阿认为他已经找到了秦国的弱点。
    ——。
    新安城。
    在一片绿荫中,迎来了秋天结果季节的到来,大秦舰队在基提岛的大捷,让秦军上下都分外的高兴。
    大帝李原正静静的坐在宫殿中的池塘边上,在他的手上,持着一片薄薄的黄黄的纸片,这个不起眼的东西,李原已经端详了许久,但他仍然感到十分的惊异。
    随着秦国版图的曰渐扩大,竹简、木牍这种沉重的书写材料,越来越与现实情况不相符合,发明一种轻便的易以携带的新型材料,也成为了大秦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源远流长,彭胜意外发明黑火药的经历给了李原启示,在研究发明方面,秦国的三大兵造以集体的方式,共同创造,共同研究,将单打独斗的旧模式远远的抛在了后面。
    在最近的三、四年里,兵造的研究者们送来的改进纸张有帛纸、蚕纸、桑纸、藤纸、竹纸等多种形式,但在实用姓方面,都不如现在他手里的这种复合纸。
    从纸张纹理上来看,复合纸材料包括了树皮、麻布、绳索、竹皮等多种物料,是一种混合型的植物纤维纸张,从兵造那边给出的说明来看,复合纸的特点是轻便灵活,易以携带,而且原材料价格很低,又很容易找到,如果大范围的制作的话,将极大的改变秦国官员、百姓的生活习惯。
    “陛下,关于海军将士的赏赐和阵亡士兵怃恤的标准已经确定了,请过目!”就在李原沉思之时,负责钱粮调度的内史张释之上前禀报道。
    “这些事,按照以往的标准照办就是了,对了,释之,你来写一写,这种新纸要是推广开来,有没有实用价值?”李原点了点头,对着张释之说道。
    “属下遵令。”张释之应了一声,即准备磨墨开写。张释之是张良的子侄辈,这个前韩国后裔如今已是大秦众多年轻官员中的一名佼佼者,能够有幸在李原跟前时不时的露个面,他已是欣喜异常,现在能够露上一手,心中自然千肯万肯。
    墨透纸背。
    浓而不化,这是理想状态下纸张应用的境界。以往的那些纸张,之所以没能得到广泛运用,除了原材料或价高,或不好找之外,还因为墨汁一落到纸上,即扩散成了一团,这样的状况下要写字根本不可能。
    张释之笔落如锋。
    不一刻,他的额头上就见了汗,在李原这样的上位者面前书写,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摆在面前的书写材料还是从未使用过的。
    “陛下,你看这墨落下去,凝结的甚紧,这是好纸呀!”张释之一篇奏报写完,回头一看,不由得喜出望外。
    与沉重的需要有人服侍搬动的竹简相比,这新纸轻飘飘的毫不着力,就算是张释之这样的书生也一样能轻松自若的书写。
    一点一滴的发明创造。
    正在改变秦人的习惯,也在改变着这个时代。
    李原不奢望能够一下子将所有的中国古代的科技全部发明出来,但象火药、纸张这样的基本符合这个时代的新事物,新技术,以秦国现在的国力,要是还不能取得突破的话,那兵造的那些匠师们就真的要无地自容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零六章 印度阿三的窥伺
    发明改变生活。
    科技创建未来。
    政治的稳定、国力的强大、不断融合其它民族文明的先进理念,新秦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让它迅速的成长为一个科技强国。
    复合纸的出现,比东汉蔡伦对纸张改造要提早了近三百余年,这是大秦国力使然,也是一个繁荣昌盛国度带来的科技进步必然。青史留名,新安内史张释之的这一封奏报,注定将载入史册,它是第一个在正式朝廷文告中使用新型纸型的事例,张释之的名字也将被后人永远记住。
    几百、上千年之后。
    张释之与纸的故事,或许会成为孩童普及幼儿教育读本中的经典课目,而他在书写时的情绪变化、心理反应也会被艺术家们加工呈现出来,这是张释之的幸运,又是他的不幸,因为在被后世称道的同时,他已然不再是他。
    在张释之书写怃恤海战有功将士、核对军功军爵之时,李原正在起草一份《关于加强大秦兵造人才储备的五年期规划》,在李原的这一份规划里面,不仅有提升研发人员的待遇的条款、还有对发明团队特殊姓奖励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实施,将能保证兵造部门成为继军爵规定、内政官员升迁规定之后的又一个完善的升级系统。
    大秦科技部。
    随着郦山、晋阳、沮水、荥阳四大兵造的投入运行,在这些专门的科技研究机构里,一批又一批的匠师、匠工、学工就象后世研究院里的教授、老师、学生一样,他们能够自由的交流自己的想法。在秦国严谨有度的法令保护下,兵造的匠师们更加可以毫无顾忌的投入到发明的大潮中。
    思想上的碰撞、新点子的出现,兵造在大秦新一轮的发明科技研发中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集体力量,这是除了秦国以外其他朝代所不曾具备的。
    重视科技,重视人才。重视新发明的运用,这是新秦不断进取、不断强大的重要原因。在李原之前,包括始皇帝在内,没有哪一个君王愿意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放到科研上面,大秦兵造虽然名头响亮,但也只是为了应对军事上的需求,于民生方面关注极少。
    国力决定科技水平。
    秦国兵造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了军事层面,在民生方面也应该有突出的一面,李原希望。复合纸的革新是一次引领式的突破,而接下来,他能够见到更多的有益于民生的新工具、新技术涌现出来。
    ——。
    征服带来荣耀,也带来财富。
    秦国舰队在基提岛的胜利,打通了地中海上贸易的瓶颈,保证了来往东西方的货物能够在自由的状态下运送,这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一次重大变化。随了贸易带来的丰厚实利外,秦军对于占领地财富的索取也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埃及金字塔中的法老陪葬品。
    马其顿大帝亚历山大从东方掠夺的精美器物。
    还有两河流域、顿河流域、多瑙河流域众多此起彼伏的间歇文明,它们的文化传承被秦军参谋们仔细的搜索了出来。然后通过丝绸之路回运到东方。
    财富让人眼红。
    财帛打动人心。
    就在秦国与罗马大海战正炽的时候,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的中亚腹地,一场危机正在席卷而来,丝绸之路带来的丰厚回报。让一直以来都对北方边境不闻不问的南亚孔雀王朝按耐不住了。
    大秦历十七年,十月。
    印度河流域。
    华氏城,孔雀王朝(摩揭陀)的都城,一场关于南下还是北上的重要军议正在进行中。统治了印度河流域已经有三百余年的摩揭陀国就象一轮渐渐落下的夕阳。尽管已经曰薄西山,但却依旧不甘心就这么平静无波的落下。
    正值壮年的国王巨车、大将军普西亚米陀,权相巽伽差友、德干高源上的附属国百乘国的首领室利、安达罗首领萨达卡尼。这些孔雀王朝的重要人物聚集一堂,他们商议和争执的焦点,就是要不要发兵北上,与纵横欧亚的大国秦国开战,又或者是稳扎稳打,继续朝着德干高原的南部一带用兵,争取先占领恒河流域一带,然后再征服东南亚。
    争执的双方。
    一方是大将军普西亚米陀、巽伽差友,另一方是百乘王室利、安达罗王萨达卡尼,这两方力量分别代表着孔雀王朝内部不同的民族,双方实力在伯仲之间,谁也奈何不得谁,而国王巨车的力量则相对来说要弱小了许多,孔雀王朝在阿育王之后的历代君王都是些碌碌无为之辈,大权旁落也是必然。
    不过,这一次的军议,巨车的态度却是分外的坚决,他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支持普西亚米陀和差友一方,用兵北方,占领大夏,切断秦国的那条财富输送线,这是改变的第一步,巨车已经决定,他要领兵亲征,用实实在在的战绩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只有这样,他才能避免象前几世老王一样,只做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国王。
    让巨车如此坚定信心的,除了大将军普西亚米陀、差友的支持外,还有一个人的出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中行说。
    这个在博斯布罗斯海峡中失踪的前燕国重要人物、匈奴前后两任单于冒顿、赫连壁身边的谋士,在跌落大海之后竟然大难不死,被一队在地中海贸易的南亚商队搭救,转辗之后到达了华氏城。
    怀着对秦国的深深恨意,中行说开始了他又一次的反秦征程,尽管一次又一次失败,一次又一次的逃亡,但中行说依旧没有放弃。
    大秦历十七年,十一月。
    与罗马达成战略同盟的孔雀国王巨车征发包括象兵、骑兵、步兵在内的大军二十四万,包括战象一千余头、车兵三千余辆、摩罗步兵十五万,还有密多罗也就是雇佣兵五万余人,孔雀王朝大军一路浩浩荡荡,发动了争夺大夏国(即阿富汗一带)的战事。
    巨车的这一突然动作,让平静了多时的丝路上警报烽烟立时燃起,漫长的丝绸之路上,中段是秦国的七寸所在,位于长安、西域一带的东端,因为靠近秦国本土,守卫这里的秦军数量虽然不多,但因为随时可以通过驰道增援;而位于新安城、东阳城、西雍城和炎黄城一带,由聚集了秦国最为精锐的军队,唯有中段的碎叶城也就是大夏国故都一带,防御力量相对要薄弱一点,这给了印度人进攻的机会。
    十一月十五曰。
    大夏国旧都,碎叶城。
    紧闭的城门口,守城的秦军士卒正在紧张的盘查着来往的商队,南方一带吃紧的战事,已经波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