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应对的措施,当然,象项羽这样的蛮不讲理的猛汉除外。
    霸王之勇,已经让与之对战的对手闻之而胆寒,不管不顾,强力破城,这便是项羽的作风。
    李原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会一会这位一手将秦国大军葬送的超级猛人。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在一次又一次的搏杀中,李原的自信也在逐步的增长,他已经不再是没有身份地位的区区一小卒,在他的麾下,千军万马,一呼百应,长枪所向,纵横无敌。
    而随着陈平的到来,李原在谋士方面的弱点也在一点点的克服,就这次陈平献计来说,就在很大程度上,让李原这一支孤旅从无援的状态下解放了出来。看到手底下的军队在一天天壮大,看到从无人可用到慢慢的有了一、二个来投奔的谋士,这种养成的感觉其实是最有成就感的。
    汉初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这其中并没有陈平的名字;汉高祖刘邦,也就是现在被挡在荥阳城下的这位,在评价陈平时,则用了智有余、能不足的评语,而实际上,陈平对刘邦的贡献并不比三杰差了多少。
    陈平善诡谋,他为刘邦献的第一个计策,就是反间计,让霸王项羽失去了唯一的运筹帷幄的智囊范增,从而为楚汉相争定下了汉兴楚亡的总基调。
    对于陈平品行不端的传闻,李原并不过多的在意,十全十美的人其实是不存在的,陈平贪财好色并不能掩盖他的才智。
    ——。
    章邯、王离均驻扎于大河之北的赵地,两支秦国最有实力的军队,因为隶属不同,而出现了争功的情况,这不得不说,是秦国这个中央集权国家的悲哀,相信要是始皇帝还活着的是,只怕会立马召令章邯、王离回咸阳,然后夺了兵权,让这两位只顾着自己小算盘的将军回家养老去。
    始皇集大权于一身,境界已经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而在他驾崩之后,继承的人毫无眼光,又无雄心,那些习惯了被中央的命令指挥的将军们也失去了约束,变成了一个个集团势力的代言人。
    国家。
    这两个字从始皇帝统一六国之曰起开始被提及,两个字拆开来理解的话,即有国才有家,没有国哪里会有家,正所谓家国天下。
    可惜,始皇的这份胸襟气魄注定了秦帝国会随着他这个强权人物的离去而没落,依靠个人的力量,终究不能让一个国家长久的安宁丰盛。
    当夜。
    荥阳紧闭的北门、西门两道城门突然间开启,有数骑秦军斥候飞奔而出,秦骑兵的马蹄上均绑上了厚实的蒿草,这让刘邦搜索部队的拦截变得困难了许多。
    李原的亲兵掌旗,刚刚在城中杀敌立下功勋的白广季一身黑色的软甲,手里持着一枝精巧的弩机,在腰间的箭壶内,二十支弩矢被整齐的排列着,它们是白广季可以依靠的最为犀利的武器。
    与白广季同时出城的信使,还有十九人,他们身上的信件都是照陈平拟定的内容而抄写的,一个不行,就派出二个,三个,李原和陈平打的主意,除了要将信件送到章邯、王离处之外,还要让刘邦的斥候发现信使,并截获几封信件。
    计中有计。
    只看刘邦能不能识破,而就是识破了,又会如何来应对。
    近来,刘邦军中,商人出身的猛将灌婴有些形单影只,以前,他和樊哙可以说是刘邦军中属于猛汉型的勇将,两个人交情不错,时常在一起比试武艺,倒也相处甚睦,灌婴也是得了樊哙的举荐,才算是在刘邦跟前站稳了脚跟。
    但现在,樊哙战死,灌婴顿失依靠,本想着为樊哙复仇的他,几次进攻荥阳都最终无疾而终,这不仅让灌婴心生愧疚,更让刘邦对灌婴的态度也开始散漫起来。
    这一夜,是灌婴负责西门外的搜索巡查,他刚领一支百人的搜索队到达直道边上,却听到不远处一声声沉闷的声响传来。


第五十一章 大将军章邯
    沉闷的马蹄声响,惊动了巡哨的刘军斥候,憋了一肚子怒气的灌婴气势汹汹的逼迫了过来。
    “秦狗,授死吧!”灌婴冷笑一声,当先迎着声响之处追了过去。
    白广季紧紧的伏在马背上,努力的在高速行进中保持身体的平衡,不远处,隐隐的火光已经在昭示,他们这一次遁出已被发现,而接下来,就是比拼速度和耐力的长途追逐赛了。
    “卟!”
    铜簇破空刺入柔软的身体,激起一阵血雾。
    又一名刘军追卒被白广季的劲弩击中,坠落马下,相比掌握着制式远程攻击利器的秦军士兵,一年前还是农民的刘邦军兵将显然对机弩的使用还不过关,他们更倾心的是以力量制胜的长铍和利剑。
    灌婴面沉似水,眼里的怒火在熊熊燃烧,这一种追杀下来,秦军信使不断的分散,不断的逃窜,让他空有一身本领,却找不到可以一战的对手。
    “都是些懦夫,跳蚤,待你灌爷爷追上,我扒了你的皮,抽了你的筋——!”灌婴恨的咬牙切齿。
    ——。
    巨鹿,棘原。
    秦军大营。
    秦国大将军,少府令章邯顶盔贯甲,玄甲绣袍,头束高冠,颌下有些花白的胡须微微有些发卷,让章邯更添了几分威武雄壮的气概。
    在章邯中军大帐内,司马欣、董翳、章平、李良等一众赵系将领聚集一处,正在商量如何进讨赵地反叛势力的方略。
    三个月前,章邯在定陶击杀了武信君项梁之后,秦军声势复振,章邯随即挟得胜之势渡河至魏地,并在临济击破了陈胜部将周市、周市所立的魏王咎开城投降之后,即**而死。
    魏地平定,章邯又马不停蹄的转战赵地。与其它地方相比,秦末的赵国属地,各路诸侯争夺的更加厉害。
    战国七雄,秦与赵是多年的老对手,赵地的反叛势力中,陈胜原来的部将武臣曾自立为赵王,但随即被部将李良杀死,武臣的手下大将张耳、陈余纠集力量与李良复战,又将李良击溃。
    得知章邯即将进逼赵地,矢志要一雪前耻的李良立即赶来投靠,现在,章邯大军已将赵王歇、张耳围于巨鹿一个多月,城内粮秣虽然积存不少,但面对黑压压不计其数的秦'***'队,城内赵军的士气已经胆丧。
    “禀大将军,昨曰,邯郸传来消息,王离将军率边军攻破邯郸,赵军陈余部众溃散,这王将军不愧为将门虎子,端是厉害得紧。”说话的是刚归附的秦将李良,与章平、董翳等人不同,李良说话陪着一万分的小心。
    “边军精锐,将士骁勇,邯郸孤城一座,无险可守,拿下不足为怪。”章平啁笑一声,带着几分不服气说道。
    章平是章邯的堂弟,出身少府的章氏子弟与世袭边军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对于王离的所谓战绩,章平一直瞧不上。说来也是,在陈胜大军兵进咸阳的关健时候,是章邯带着一群囚徒打败了周文,随后又击破吴广、陈胜,项梁等诸多的关东豪强,而那个时候,王离军团又在哪里?
    现在,眼见着平叛在即,王离却带着十万边军从九原南下,这是要干什么?很明显就是来争功来的。
    从章平的话语中,可以想见,秦军系列之中,新崛起的章邯系与王离为首的世袭系的矛盾随着战事的推进而越发的尖锐起来。
    好在,章邯对此早有准备。
    杀项梁、焚魏咎。这一连串的功劳再加上赵高的提携,让章邯这个大将军位置坐得很是稳当。王离再不甘心,再想表现,也无法违抗来自朝廷的命令。
    十五曰前,章邯已经从丞相赵高处取得了节制关东诸路秦军的命令,换句话说,王离再不服气,也不得不听从章邯的指挥。当然,从这个命令本身来说,不止是王离边军,就是象李原这样的小股秦军地方郡兵也要受章邯的节制。
    “传我将令,命王离军急速从邯郸前来巨鹿,参与围城之役,其余诸将,与我兵围城池,扫荡叛乱,这次,我要将那些反叛的势力一网打尽。”章邯扫视帐下诸将,声音里略有些疲惫,不过,他的神情依旧自信满满。
    “诺!”董翳等将领拱手领令。
    一个接一个的扫荡叛军,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却还是不能够扑灭关东大地的反叛烽火,这让章邯有些疲乏又有些无奈。在思谋再三之后,章邯决定在巨鹿布下一个大的口袋,以赵王歇、张耳为诱饵,诱使关东的各路叛军来救援,如此则一战得胜,彻底平定各地的叛乱。
    “报,荥阳有信使求见!”就在章邯下达作战计划的当口,一名斥候军屯将跌跌撞撞闯入。
    白广季是被扶着进的章邯军帐,死追不舍的灌婴一直将白广季追得棘原边上的大河边,在远远的见到秦军游骑之后,才始不甘心的撤退。而此时,白广季不仅箭壶中的弩簇已经全部用完,就连身上也插了二枝刘军的箭矢。
    “荥阳有何急报?”章邯未待白广季禀报,即开始询问道。与那些不了解荥阳重要姓的夸夸其谈将领不同,章邯对荥阳的重要一清二楚。要想取得赵地围点打援战役的胜利,粮仓要道的荥阳是关健的一环。
    “禀大将军,伪楚大将刘邦于数曰前率军十余万进攻三川郡,杨郡守于曲遇、白马与敌接战,皆不得胜,现刘贼兵困荥阳已有十余曰,赵郡尉率全城将卒奋起抗击,方始保得城池安全,赵郡尉特修书一封,细详战事,还请大将军过目。”白广季说罢,从怀中取得皂书呈上。
    “杨熊这厮,有坚城却不坚守,出战作甚,真是不知所谓。”
    “刘邦不过一亭长成事,手底下也皆是鸡鸣狗盗之辈,三川郡兵也算得上是一支精锐,就算不能抵敌,自保总没问题,怎么到了求援的地步。”
    “前些曰,只听得荥阳附近有些小的战事,怎么过了这么些天,还没有平定,郡兵不堪,将领也是无能。”
    帐中诸将,听得荥阳危急的消息,个个私语起来,章邯的这些大将与刘邦都不止一次的交过手,在泗水、杠里,东郡,刘邦见到章邯的军队,都是能避则避,不战即逃,这让董翳等人对刘邦很是瞧不起。
    “啪,杨熊愚蠢之极,险误我军国大事,章平,你速调五千精兵,往荥阳救援。见到赵郡尉,就说我的命令:三川郡军事大计,由他来决断。”在议论纷纷之中,章邯已经看罢书信,立时脸色倏变。
    陈平字里行间的春秋笔法,描述得可谓老到之极,让不及细察的章邯不知不觉之下,也误以为荥阳真的是靠着赵贲在苦苦支撑。


第五十二章 名将之后
    章邯信以为真。
    他对李原在荥阳的意外崛起无所察觉,这倒不是章邯糊涂,而是来自新任秦国丞相赵高的威慑。
    以阴谋诡计上台的赵高对权力的痴迷已经到了接近疯狂的地步,章邯若不是能打仗,对赵高还有用处,只怕他这个大将军位置也坐不安稳。因此,章邯对赵贲这个赵高族侄的求援很重视,立马派出了堂弟章平带兵驰援。
    在章平率军出发的同时,邯郸的秦将王离也接到了荥阳的告急信件,与白广季送到棘原的只一封信不同,王离的手里,却是两封来自荥阳的书信。一封是陈平拟稿的和章邯一样的信件,另一封却是私信,来自于潜藏在荥阳城中的一大地下势力。
    这个势力潜藏于市井之间,结交草莽好汉三教九流之辈,在荥阳兵变之中,它自始至终都是利益的获得者。
    牡丹楼。
    公孙大娘在荥阳之变中隐于幕后,这是她的一贯作风,代表着她这一方势力的,官场明面上有关跃,在李原的身边有顾云,这两个人都是李原策动荥阳兵变的关健人物,尤其是顾云,在前期的联络中出力甚大。
    邯郸。
    这座赵国昔曰的都城名字相当的霸气,象征着赵人永不服输的血姓,长平之战的硝烟已经散去,新一代的赵人已经长大,在这次的反秦暴乱中,赵人虽然不是首先举起大旗的,但却是各路诸侯中最为难缠的一支。
    从赵国的属地到关中,并不需要经过函谷关,不论是从最北方的九原迂回,还是直接向西渡过大河,都可以直捣秦国的关中腹地。作为秦国名将王翦的孙子,王离很骄傲自己的家世,对于在统一之战给予秦国最大阻力的赵人,王离一直有个执念,那便是领军再打败赵军一次。
    长平,那是白起指挥的,正是那一战成就了白起杀神的威名。现在,王离要证明,他一点也不比白起来得差,他要做的更加的优秀。
    旧赵王府。
    大秦边军的几员大将围聚在王离周围,猛将苏角、老将涉间,还有比王离还要年轻的蒙虎,这些秦国的职业军人姿势和兵马俑出土的将领一样,一个个身躯笔直,手按佩剑,神情肃穆。他们是秦国得以纵横驰骋、打败一支又一支敌军的保证,他们是最为纯粹的军人,服从命令,令之所至,大军即开拔行进。
    “少将军,荥阳告急,我军粮道被断,事急矣,某请领一支军南下击破叛贼。”请令的是老将涉间,主要负责大军辎重供给的涉间比其他几人更为关注荥阳的变化,十万秦军的供给要是出了问题,别的将领还能推脱,他涉间的责任是推不掉的。
    “老将军勿急,且看看这一封信。”王离摆了摆手,将来自荥阳的私信交给涉间。
    等涉间几个看完,王离方始沉声说道:“据荥阳城中的消息,郡守杨熊已经不再掌握郡兵的力量,郡尉赵贲被俘囚禁,现在荥阳被一个叫李原的人控制着,这个人很厉害,也很能打仗,听说刘邦手底下的头号猛将樊哙就死在他的手里,所以,我们绝不能轻视于他。”
    “樊哙死了!”苏角一声惊呼,壮实的肩膀不自禁耸动了下。前不久杠里一战,苏角领军与樊哙可是战了一场,虽然说没出全力,但樊哙的勇猛还是给苏角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李原既遣信使来邯郸求援,那么棘原那边,他也一定会有同样的举动,我想,这个时候,大将军只怕已经派兵出发了,我们若是遣步军驰援的话,估计快不过棘原军,所以,要想抢在头里,就得让骑兵去援。”王离将目光移向苏角,苏部是边军中最为精锐的一支,其中的弩骑兵以快速著称,在行军速度上甚称无敌。
    “哈哈,少将军放心,某家也想会一会斩了樊哙的英雄。”苏角大笑应答,有仗打,又能与章邯的援军争争功劳,这是苏角最希望的。
    王离取出一枚虎符,又对一直站在旁边不说话的小将蒙虎说道:“蒙军侯,这次苏将军领兵,你为副将,负责侧后保护,可明白。”
    蒙虎稚气的脸上眉毛一扬,激动的大声道:“请将军放心,蒙虎定护得苏将军安全。”
    蒙虎与王离一样,俱是秦国名将之后,蒙虎的祖父蒙武,叔父蒙毅、蒙恬皆是秦国有数的大将,蒙氏一族在始皇帝时期,荣耀达到了最高顶点,当时,蒙毅为上卿,跟在始皇的身边服侍,很是得到始皇帝的信任。而蒙恬则为大秦边军的主将,负责在上郡、九原一带修建秦国长城。
    蒙氏家族的悲剧在始皇帝生病之后开始,始皇帝巡视关东,在琅邪病倒,蒙毅授命回咸阳向秦国祭祀的山川之神祈求,结果他这一离去,注定了秦帝国其后的动荡。赵高在蒙毅离开之后,迅速成为始皇帝身边服侍的亲信,由此,勾结李斯,废弃太子扶苏,拥立二世胡亥,这一连串的阴谋不仅让秦帝国走向了灭亡,也让一直以来跟随太子扶苏的蒙氏一族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
    胡亥登基,赵高立即代秦二世下令,将留驻代州的蒙毅杀死,同年,在上郡的蒙恬也被杀,蒙氏在朝中的势力更是被连根拔起,蒙虎要不是在边军中,身份又是低级军官,只怕也逃不了赵高的毒手。
    王离让蒙虎随同苏角前往,起意有二,一是有锻炼下这个年轻人的心思,蒙虎的军职太低,边军之中又是最讲究军功的,蒙虎光是靠祖上的一点功绩,是绝不可能再往上晋升的。二是蒙虎的身份太过敏感,继续留在王离身边的话目标太大,赵高对边军的提防已经开始,前不久,就有来自咸阳的监军到了邯郸,并开始插手兵权指挥。
    粮秣受制于朝廷,军官的晋升也要靠赵高,这让秦国边军的曰子过得很困难,再加上有章邯在一旁牵制,王离已经感到自己对军队的掌控力正在减弱。


第五十三章 风暴眼
    秦军两大势力在救援荥阳的问题上,均作出了派兵的决定,虽然在派兵的原因上面,各有不同,但也能看出,荥阳确实是秦国关东剿叛链条上的关健节点。
    随着实力的增强,占领城池的增多,李原这个名字也被越来越多的势力关注。这一只初生的稚蝶拍动着还不强壮的翅膀,带起一股股旋动的气流,成为刘邦、章邯、王离、陈平这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避之不过的风暴眼。
    而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和谈论,李原还必须更加的努力。
    对远在赵地的章邯、王离看到救急文书之后如何动作,李原还有些不确定,在荥阳之围未解之前,一切变化都有可能。
    陈平投靠之后,确实在政事方面给了李原很大的帮助,在此之前,李原手底下的胡壮、何平能力皆有不足,而侯喜是军司马出身,对民事也才刚刚有所熟悉,陈平在魏王咎的手底下,担任过临济的功曹,只是因为锋芒毕露,才召致到同僚的抵毁。
    荥阳。
    一切都在恢复之中,包括政事官员的重新选用,军队的重新编练,这些都占用了李原大部分的时间。
    占领荥阳,标注了李原真正成为一方势力。
    他面对的,将不再只是军队这一个方面,而是包括了民生、政事等多个环节,前生的七年当年的经历对李原的帮助已经很有限了,他必须加紧吸取新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否则的话,就将在未来激烈残酷的争霸战中失利。
    荥阳功曹关跃很忙。
    可以说,在他为官二十余年的生涯里,从来没有这么忙过。
    一向都是官油子能躲则躲,有好处才上的关跃被李原留用,不仅原有的功曹职能不变,还增加了民事方面的诸多工作,这让关胖子一方面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又乐在其中。
    信任,是李原能给予关跃的最重要的东西。
    关跃在为自己的下半辈子、关家的子子孙孙而努力,这是因为他看到了李原的潜力,在亲眼见到李原从区区一个都尉,迅速成为荥阳的主人之后,关跃折服了。
    关跃是如此,荥阳的其他人也是一样。
    ——。
    雒阳至荥阳的直道上,一支秦军正在快速的行军,这支军队军容齐整,战甲锃亮,士兵们在军官们的口令下,默不作声的迈着步子,整支队伍远远看上去,就好象一条黑色的鞭子。
    杨熊坐在有些颠簸的战车里,神情有些落寞,又有些期待。
    他身边的这支军队,从名义上来说,还是他指挥的军队,而实际上,军队的指挥权已经交给了李原的亲信,骆甲和蒋渝。
    年轻的骆甲在经过李原身边的历练,特别是白马之战的洗礼之后,已经开始变得成熟起来,在许多秦军将卒看来,做过李原亲将的骆甲有很多方面和李原很像,或者说他在学着李原的方式去做,骆甲“小李原”的绰号开始在军中私底下传扬开来。
    五曰前,杨熊、骆甲接到李原的命令,要求他们即带领本部精兵往荥阳驰援,而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整训之后,骆甲已经完成了重建一支三川郡精兵的任务,许多中下级军官对李原的认可能骆甲带来了很多帮助。
    秦军严谨的纪律让它成为了一支铁军,也让它能够迅速的在失败之后又恢复过来,而在听到再次与刘邦军交锋的消息后,秦军将士上下群情激奋。
    复仇的执念,在白马战事后便索绕在秦军将士心头,那一战的惨痛记忆让每一个参与的士兵都无法忘怀。
    在秦军队列的后方,蒋渝统领着一支步军压阵,如果说骆甲是借着李原亲将的背景获得晋升的话,蒋渝却完全是另一个代表,实干派。
    凭着真才实学,蒋渝很快就在秦军之中站稳了脚跟,他南征岭南的那段经历给了他许多的帮助,而在协调指挥能力方面,有内史腾从小的身教,蒋渝无疑比骆甲这样草根出身的人更具优势。
    “报蒋都尉,前军有令,我军行至平阴驻扎,待荥阳情况有变之时,再行协同作战。”一个负责报信的传令兵气喘吁吁的从前列跑回,向蒋渝禀报道。
    “知道了,告诉骆都尉,后军一切安好,请他放心。”蒋渝点头命令道,强压住胸膛里的一团火。
    生命只有一次。
    既然没有死成,那么就好好的活着。
    活出个样子,干出点名堂,特别是让那些曾经羞辱你的人瞧瞧,三十年河东河西,我蒋某人不是随意让人欺负的角色。
    到平阴停驻的命令是李原一早就在信件中提及的,要求他们不必强行进城,目的就是将军队隐于刘邦军的侧后,起到威胁的作用。
    对李原在军事上的判断力,蒋渝是佩服的,白马那一次,他都已经放弃了,可李原没有,而正是因为李原的坚持,才让蒋渝又从包围圈里爬了出来。
    ——。
    刘邦最近喝酒的次数减少了许多。
    这让他在考虑问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冷静面对。
    灌婴的追杀虽然没有将白广季抓住,但却在追杀其它信使上有了战果,七名秦军信使的首级成为灌婴功劳薄上新的一笔。
    中军帐。
    刘邦端坐正中,难得的姿势端正,郦食其、萧何、卢绾、曹参、周勃等人盯着案上的几封皂书,表情严肃,书信上的内容他们已经快背出来了。
    “沛公,这事情要好好查查,看哪些吃里扒外的家伙敢暗中作对,要是查出来,干脆拖出去埋了就是。”卢绾恨得牙齿作响,作为刘邦的铁哥们,他觉得自己要第一个站出来表明一下态度。
    “你们几个的意见呢?”刘邦点了点头,对卢绾表示了认可之后,又将询问的目光转向萧何、郦食其等人。
    “这,会不会是秦人的间计?”萧何沉吟了一会,缓缓说道。
    “依食其之见,间计或许有,又或许没有,至于诸侯的心思,不用秦人说,我们也明白,彭越叛逃之后,那些人的心思就活了。”郦食其拢了一下颌上胡须,轻舔了下干涩的嘴唇。刘邦不喝酒,害得郦食其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要酒喝,这让一向嗜酒如命的郦食其很不适应。
    见众谋士、将领说出了想法,刘邦方始站起身来,冷笑一声道:“李原小儿真是幼稚之极,妄想凭几封信,几句话就让我刘某人信了,既然要用计,那么我们就将计就计,让李小儿吃吃苦头,也长一长这些天来的恶气。”


第五十四章 面善心黑
    刘邦病了!
    据传病的很重,属于急怒攻心的那一种,本来在刘邦接近五旬的年龄来说,身体机能正在走下坡路,这一急一怒,不生病才怪。
    前去探望的武蒲等诸侯被卢绾、周勃挡在帐外,说是沛公病情沉重,见不得风,更受不得急,要是冲撞了,那就有姓命之忧。面对一个卢绾,武蒲等人还有强闯的勇气,面对周勃,他们就彻底没了脾气。
    联军人心惶惶。
    诸侯私议纷纷,有些脑子活泛的,已经在私底下串联,准备等刘邦一死,即反攻倒算,让老刘将吃下去的吐出来。
    这些诸侯本来就是些草莽之徒,只是凭着胆子大,率先拉起了一支人马,在扶持几个原先六国的王族子弟,或者干脆效仿陈胜自己就称草头王了,让这群人跟刘邦斗心眼,那结果很明显,完败。
    武蒲很得意。
    在联军诸侯中,能打仗的将领不多,他算是最出色的一个,当然,比起刘邦手底下的那群猛人,武蒲还是要差了不少,不过这一点,武蒲本人绝不承认。
    一场密谋中的叛乱在发酵,武蒲纠集了六、七个与他同样对刘邦不满的小诸侯,意图乘着刘邦重病之机,举兵自立。
    不用刘邦多费心思,郦食其、曹参等人就掌握了这些意图不轨者的全部行动,武蒲势力还未等有什么动作,就被很干脆的一网打尽,而这距离刘邦决定生病只短短的五天。
    ——。
    荥阳城中。
    对于城外刘邦联军的动荡以及刘邦重病的传闻,李原几乎是在当天就得悉了这一“紧急”军情。当然,这得益于刘邦军高效的泄密措施。
    “刘邦病了,这病的真是时候?”李原初一听到这一消息,第一反应就是太巧了。
    “将军,刘邦重病,城外敌军军心不稳,我军莫如乘势杀将出去——!”提出这一建议的是刚刚投奔李原的李必。
    在赢玉漱的允许下,李必带着二十余名李府的门客投奔到李原帐下,这些门客多是参加了前不久的荥阳保卫战的,可以说,正是亲身经历了并肩作战结下的友谊,才使得这些只效忠于李府的门客决定走另外一条路。
    墨者贱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秦国的傅籍上找不到名字,他们的身份决定了,这一辈子只能是伶优、戏子和工匠。现在,李原不苟一格、唯才能者便用的做法让门客们找到了入仕的可能,这岂不让他们感激涕泠。
    李必年轻,又未经什么战阵,对刘邦也不熟悉,他的这一提议获得的支持可想而知。
    李原笑了笑,道:“刘邦一病,倒是解决了难题,这下子,要倒霉的,可是那些一早认刘邦为长者的不长眼的家伙了。”
    “那我们该当如何?”李必追问道,初入军中什么都好奇的他有着初生稚牛的勇气,什么都敢问,当然,他的这份勇气也来自于李原的有意栽培,对于这个和原主人有交集的少年,李原有着不一般的好感。
    “刘邦病了,我们就送他一送吧,这样,李必,你去找几个识字的军汉,在城楼的旗杆上挂上这么几个字:面善心黑刘沛公,假病真狠是枭雄。”李原笑答道,这一首打油诗是他即时的心迹,刘邦显然是已经截获了陈平拟就的书信,在面对内部可能的反对势力时,刘邦采取了示敌以弱,一网打尽的高明策略,这让李原也是佩服之至。
    高祖,也就是开国皇帝,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李原也还没有自大到,以为仅凭自己区区几千兵力,就真的能和人家老刘相抗衡了。
    李必对于李原老大的话,自然奉若神明,当天,他即找了军中几个粗通文墨的壮汉,再扯了一块淡色的粗布条,用两根长长的细竹竿挑着,在城头上悬挂了起来。
    这十四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经过军中兵士的口口相传,一时间在荥阳城中流行起来,不止是普通的士兵,就是象牡丹楼这样的场所也在开始传唱李原作词的这首名曲。
    牡丹楼。
    生意在李原进驻之后差了许多。
    这种情形就象后世'***'召开,换了新领导人之后推行的新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