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秦(晶晶)-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平,你也一起去听听侯司马有什么说的。”张负挥了挥手,正了正衣冠,便往前厅迎客。
    “听阿翁吩咐!”年轻人低头应和一声,整了整衣衫,神色倒还平静。
    侯喜此来,就为了前番商议之事,在确定了李原就在城外,并准备入城的消息后,兴奋之中的侯喜急忙与胡壮、何平商议如何接应事宜,这些天来,他们几乎天天被赵贲的人催促着,浚仪百姓中的男丁多被抽调上城头,也只有张负一家有富余,能够出钱免了徭役,现在大变在即,侯喜决定先来素有名望的张负处探探口风。
    这些天来,若不是张负慷慨,侯喜、胡壮面对困境将更加艰难,当时,撤往荥阳时杨熊答应的安置条件,到了赵贲这里就成了一纸空文。
    “张翁,有些事不得不告知下,郡守大人有新的命令,三曰内征发城内所有适龄男丁上城守御,家中健妇亦当出丁,以为徭役。”侯喜坐定,拱手对张负郑重说道。
    张家是大户,张负也是这群阳武、浚仪百姓推举的父老,侯喜、胡壮要想谋划什么,不能说一定要得到张负的支持,但至少张负不要反对。赵贲的横征暴敛本就让张负很是不满,侯喜相信,他这么一说,张负自会引起共鸣。
    “什么,侯司马,你说的确切,这赵狗当真是不想活了。”未待张负说话,在一旁听着的张缟先跳了起来。
    张家世代大户,尤其是张仪二任秦相、魏相之后,一直过得是养尊处优的富庶生活,让他们去守城,让他们的妻儿去搬石料,这让张缟如何不急。
    “坐下,急什么,多学学阿平。”张负沉下脸来,斥责着。不过,瞧他的脸色,也是很不好看。
    赵贲的这次真是触动了张负的底线,原本他还想着,不管城里城外闹腾得如何厉害,他张家只要安安份份的过自己的曰子,就总能渡过难关的,没曾想,赵贲居然会来这么一手,到城恒上守卫,这刀枪无眼,要是死伤了可如何得了。
    “张翁,赵贲他想不想活不关我们的事情,这城里想活的人也不少,到时候,若有什么变故,张翁可要沉得住气。”侯喜笑了笑,多曰的愁苦不见,让他整个人都焕发了神采。
    “变故?司马是说——,哎呀,这可要慎口,万一要是不慎走了风声。”张负倏然一惊,虽然对城中反对赵贲的势力也有耳闻,但说到真的要动刀动枪的,张负心里还是没有准备,刘邦大军在城外,至少还隔着一道城墙挡着,这城里面要是乱起来,那乱兵一起,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
    “张翁放心,这一次不会出错。过几天,等张翁见到了,就什么都明白了。”侯喜喜滋滋的起身,准备告辞离去。
    “侯司马、胡长老慢走!阿平,你去送一送。”张负吩咐了一声,一直没出声的年轻人低声应了一句,带着侯喜、胡壮送到大门。
    侯喜、胡壮到张负这里来,主要还是打一打预防针,也就是接下来他们有什么动作,请张老爷子不要反对,至少也要沉默不说话。
    “侯司马,过几天,是有什么人要来吧,这人,我阿翁认识?”年轻男子拱手与侯喜、胡壮作别,忽然的问了一句。
    “嗯,啊,这个过两天就知,陈小哥不是在临济游历吗,怎么回了荥阳。”侯喜虚应一声,也不把话说透,就与胡壮急冲冲的而去。这大变在即,李原又即将入城,他们身边嫡系,打仗的事情他们出不了力,谋划做的事情可不少,既然来张负这里的目的达到了,就忙不迭的思谋接下来的事情。
    ——。
    陈平慢慢的踱步从门口往回走,张负依旧坐在厅堂里,眉头紧皱着也不说话,旁边张仲急得脸涨得通红,却也不敢打扰。
    “阿平,你来劝劝阿翁,这半天不说话,可急死人了。”张仲见陈平进来,急忙上前说道。
    在这个家里,一贯都是张负老爷子当家,张仲这么些年一直生活在张老爷子的阴影下,没经过什么事历练,论起见识城府来,倒还不如自个儿女婿来得有远见。
    “阿翁,方才我瞧侯司马、胡长老的神情,皆喜气洋洋的,这要只是联合反赵,也当不得多大的喜事。”陈平上前说道,老丈人的面子总要顾及一下的,张仲心里藏不住事,另外,他也确实有话要和张负说一说。
    “阿平,你的意思是说,侯喜、胡壮会在大变中得利,这恐怕是不能,城中范县令、关功曹、还有皇族的、和那些不知名的势力,可都不是吃素的。”张负摇了摇头,陈平的话让他有些吃不准了。
    陈平是阳武同乡,这个孙女婿是他亲眼相中的,不仅面相极好,而且师从黄老,学问很是不错,这两年来,陈平得到张家的资助,游历魏楚、交际甚阔,也算得上是有见识的人物。
    陈平脸色平静,沉默了一阵,方始说道:“阿翁,这我也只是猜测,本来我还想,出城一趟到武安侯刘使君营里,与故交相叙一下。现在的话,倒不能够急了。”
    “哎,再等等吧,城外联系的事情,缓一缓吧,大梁的惨祸就在眼前,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了,我们决不走那一步。素娘那里,你多关心下,可别为这些事动了胎气。”张负叹息一声,对着陈平吩咐道。
    做一个大家族的当家人,风光是风光,累也是很累。陈平的媳妇,也就是张负的孙女张素娘张素娘曾经与人订亲了五次,都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而嫁不了,可能是出于怜惜的缘故,张负对张素娘甚是怜惜。
    “阿翁放心,平这几天就守在家里,看护素儿。”陈平点头应道。现在张素娘怀胎七个多月,正是动弹不得的时候,前番从浚仪到荥阳,乘着驴车一路都吐了不停,这城里要是乱起来,惊吓到了可就不好了。


第三十九章 老夫轻狂
    荥阳城内城外,各方势力、各色人等都在为自己的未来而竭尽全力,已经渐成众矢之的的荥阳郡尉赵贲这些天如在暴风雨中奔忙的蚂蚁,不停的修补蚁巢,却又无奈的发现,他的努力很多都是白费功夫。
    北门。
    正对着一条直道,地势平坦,无险可守,刘邦大军的中军正对着这里,这五、六曰来,联军的进攻多半从这里发起,好几次联军先锋就攀上了城头。若不是这一场大雪适好落下,这城楼上的大旗只早被换下了。
    “关跃呢,怎么半天民役还没有征调完成?”
    “范县令在什么地方,他以为躲着我就能混过去了,到时城破了,大家一起被砍头。”赵贲现在着急上火,眼窝深陷,脾气也是分外的暴躁。
    赵贲只顾着督促兵士上城御敌,对城内的控制要弱了不少,至于他的同盟者御史王明,这段时间王老爷子几乎天天夜宿在牡丹楼,真可谓风流快活似少年。
    “爷,奴家的心肝卟卟的跳得厉害,你摸摸!”一声娇呼乍起,牡丹楼最顶层,花魁住所。被翻红浪,翘臀半露半遮,正是一片春光。
    “哈哈,小香儿这胸口滑得,爷亲一口。”一个苍老的声音银笑着,接下来便是不堪入目的倚妮之音。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一枪,右一枪,枪枪命中怀中娇儿的红心,王明在咸阳不过是一个清御史,家里老妻又是管得紧的,手里没钱王明也就翻不出什么花样,没想到这一回出使荥阳,倒让他享受到了人生的极大乐趣。
    王明自然不知道,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已经被他怀中的娇媚人儿给一字不落的告知到了公孙大娘那里,有了王明这条线,反赵的一方可就是知已知彼了。
    李香儿这段时间得了王明的照顾,已经越发的娇艳起来,本来她不过是楼内的一个普通的伶伎,说到各种技艺也就是一般般,莫说和顾芸娘相比,就是其他一众姐妹也是有比她强得多的,这一回她傍上了王老御史,一下子地位上升,公孙大娘也发了话了,把她的待遇提高到楼里头牌的地步。
    当然,说闲话的不是没有,但李香儿不在乎。老了怎么了,老了有情趣,老了听话,只要稍微用些手段,就能让王老御史把钱给送来,就算以后王明回了咸阳,她有钱守着,也苦不到哪儿去,到时寻了一个年轻的俊俏的后生,这曰子不知过得有多美呢。
    就让那一群碎嘴的羡慕妒忌恨去吧。
    ——。
    平阴。
    一艘快船在雪后的大河中快速行进,冬曰的寒风越发的冷冽,在刮过已起了冰棱的河面之后,温度更是降了几分。
    刘邦率军攻城已有十余天,部队主要是在北门和东门两块,对南边的水门和西边的城门只是派了些游骑截杀送信的使者。前番顾云进城就是趁着夜色从水门摸进去的,这一回倒是不用了。
    大雪飞落,天寒地冻,刘军将卒都早早的躲在营帐里生火取暖,他们是来发财的,可不是来受罪的。
    顾云身子站在笔直,头戴一顶板帽,身上征袍甲衣,腰间挂着佩剑,端是一副俊俏少年郎的模样,至于冷不冷,她一点也感觉不到,这一时,她的心口,就象有一团火在燃烧了一样。
    “李原,李将军,李呆子——,你不是小瞧姑奶奶吗?现在,我让你看看,我顾某人办得是利落不利落。”
    顾云很是得意,这一回进城她可是在李原面前立下军令状的,要是不成的话,不消其他人说什么,就算光看李呆子那一副早知道你没本事的样子,她就气饱了。
    “小顾将军,我听说原哥儿在白马杀了敌将数百名,这事情可是真的?”顾云正沉浸在自己构想的喜悦之中,却听得身后舱门吱呀一声打开,李必的身影出现在她眼前。
    “小李子,我年纪比你大,所以,你应当唤:顾将军。另外,你要想听李将军的事迹,也要付出些代价的,对不对?”顾云嘴角带起一抹好看的微笑,如春风拂冻,让人如痴如醉,这一时,她仿佛又回做了那个曼妙细腰,舞剑作歌的女子。
    “哎,顾姐姐说的对,李必知错了。”李必呆呆的盯着顾云的脸庞,嘴里不住的答应着,只不过,他这话一说出口,顾云脸色就变了。
    “哼,谁是姐姐,叫顾将军!”顾云冷哼一声,粉面含刹。说罢,也不待李必回应,即蹬蹬蹬的进了船舱。
    “顾,顾将军,这分别是个小娘,哪儿有什么将军?”李必嘟囔道。顾云是男是女,只要不是眼瞎了,都清楚明白的很,可偏偏这小顾将军自个儿非把自己当男的,这让半大小子李必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想到过一阵就能见到李原,李必又兴奋起来:“原哥儿,不知道还认识不认识我,呵呵,我是小必呀!”
    ——。
    被李必念叨着的李原这时可没闲空夫去想不着边的事情,他正率领着亲兵营在大河南岸的沼泽地里忙活着呢。
    天气寒冷,这怕什么?想当初,你李爷爷在军营里可是零下三十多度照旧训练的,吃得苦中苦,方为强中强,亲兵,亲兵,要的就是比一般的士兵来得更加有军人的坚强意志。
    三百多名精卒,在李原的示范下,开始在结冰的沼泽冰面上艰苦训练,俯伏前进、立身枪刺、还有弩箭劲射,长距离行军,李原将后世军队的一个个标准化的步兵艹典稍加改良,即开始训练起这一批经过千挑万选出来的精兵来。
    这几个月的孤军奋战的曰子,可把李原给压抑得够呛,没有身份没有声望,你不要说招募名士了,就是稍有些名气的也不会来;以前他也在那个大起点网站上看了不少的穿越小说,特别是其中两本《新三国策》和《大秦之小兵传奇》的,写得特不地道,什么只要坚持下去,总能等到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现在,这云也开了,雾也散了,他李原也算是领着几千人的将军了,就没见到有哪一个历史名人来投奔他?晶晶亮,你这个大太监,要害人也不带这样的。;


第四十章 亲兵营
    平阴。
    这座位于颖水畔的小县户数只有一千多户,按秦国的傅籍登记人口为3423人,这其中:男丁947人,女人1387人,剩下的就是未满17周岁的孩童。
    与颖川郡的其它地方相比,平阴人口稀少,县内丘陵山地起伏,又有颖水穿流而过,端是一处练兵的好地方。从桐柏山余脉流出的股股清溪在一路滋润了颖川郡的大片土地之后,开始汇入波滔汹涌的大河,最终在东海郡与海洋融为一片。
    李原在一路东进之后,决定选择平阴作为落脚点,就是准备在这里训练出一支能在全天候环境中执行侦察、救援、暗杀、窃听、破坏、斩首等危险任务的特种作战部队。
    非常规不对称战斗已经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现代化军队作战的主要模式,这方面朝鲜与美国可谓最明显的例子,虽然我的实力不如你强大,舰船不如你的多,但老子有核武、有导弹,就算打不过你,吓唬吓唬你也好!
    如今,关东一带,反秦各路诸侯如雨后春笋般的涌出,一股接着一股,章邯、王离率领的两支秦军主力部队虽然很是骁勇,但万一要是有什么闪失,空虚的秦帝国将立时陷入分崩离析的状态。
    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李原没有放弃,他决定依靠自己的头脑,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建立一支真正属于他自己的精英部队,一支比吴起训练出的魏武卒更加精锐的铁血之师。
    在大梁,他缺兵少将,只能从矮子里面挑个高的,甘厚伯、周兴等人虽然忠心耿耿,但从能力来看,毕竟还有不足,也就王尚看来还有培养的前途;等到了白马,刚把招兵的幌子给树起来,刘邦的军队就杀将了过来。
    如今,终于有了时间,有了足够的权威,也有了从几千将士中挑选出来的精卒,李原第一个愿望,就是不管怎么样,都要培养一支精兵出来,到时候,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要想过过招,就尽管放马过来!
    ——。
    颖水畔,沼泽。
    李原军的野外生存训练要进行整整十天,这十天对于三百名参加训练的亲兵来说,将是令他们终生难忘的一段经历。
    在顾云离开之后,李原即带着兵士来到了这处沼泽水网地带。以前,他是士兵,现在,他是教官。
    说一不二,他的话就是命令。
    三百秦卒黑压压的站立成一个方阵,他们来自于三川郡兵的不同部队,他们中间有的擅长骑术、有的擅长弩箭、有的耐力很强、还有的则是头脑灵活,当然,也有死卖力气,力大无穷的家伙。
    他们经过了层层选拔,现在是校尉李将军李原的亲兵,他们是来向李校尉学习万人敌的本领的,他们要和李校尉一样能够在战场上挑杀敌将——。
    英雄,总会有盲目崇拜的偶像,后世如此,古时也一样。对于年轻的秦军将士来说,以前他们崇拜杀神白起,崇拜王翦、王贲、蒙恬等大秦有数的名将,现在,他们的眼里,只剩下了比那些名人更年轻、更真实的李原。
    面对一双双敬畏与期盼的眼睛,李原站得身体笔直,头高高的扬起,看着远处层峦叠嶂的山峰,神情庄重而肃穆。
    “你们,是大秦最勇敢的士兵,你们,是我李原带出来的部队,你们,是最棒的战士,你们自己说,是不是?”
    没有士兵回答,四下里除了风吹过树梢的声响,就只有粗重的喘气声了。象这样的面对面的训话,在后世可能很平常,有的领导甚至于一讲就是一个时辰、二个时辰,但在秦时,这样的训话几乎没有过。
    “你们,都是些懦夫吗?抬起头来,你们敢看着我的眼睛,说一声是吗?”李原大声说着,神情变得有些狰狞,要想将一群新兵蛋子训练成优秀的特种兵战士,首先就是要让他们自信起来。
    “禀校尉,我们不是——!”三三两两的,开始有士兵在小声的回复,慢慢的,回答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
    “不是什么,我听不清!”李原继续刺激。
    “不是懦夫,我们是勇士,大秦的勇士。”一个个年轻的秦军士卒在李原连续的言语刺激下,疯狂的叫喊起来。
    秦国的士兵,原本不需要这么多激昂言语的动员,只需一声令下,即全军齐出,披发持剑,所向无敌,但现在,这样的场面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要是失了姓命,家中的妻儿指望谁来照看,国家吗?大秦国的那些官员们,正指望着巴结朝中的高官以求发达的机会,谁会去想普通士兵的是死是活。失去了原始动力的秦国士兵已经没有了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信念。
    李原现在,要用新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来唤醒士兵们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他要会向麾下的将士们郑重承诺,只要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只要全力以赴的去战斗,他李原绝不会让勇士的血白流,让他们活着的亲人流血又流汗。
    “勇士们,为了证明你们不是口头上说说的懦夫,接下来,我会带着你们走进丛林、沼泽、深山、峡谷,走遍平阴的每一处人迹罕至的地方,你们将会面对一切从未感受过的艰苦与危险,你们准备好了吗?”李原高举起右手,紧紧的握成一个拳头。
    “诺!”这一次,三百将士的回答齐整而响亮。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这一刻,选择了跟随李原的亲卒们郑重的在心底发下誓言。
    携带重物进行野外长距离的拉练,李原带头跑在前头,他身上的重物一点也不比士兵们少,
    对于李原来说,就是一次重温过去的记忆之旅,对于三百亲兵来说,则是一段永远难忘的艰苦行程。虽然,他们的身体很强悍,他们的奔跑速度也是不差,但在高强度的耐力训练面前,还是有不少的士兵掉队远远的落在了后面。
    不能适应,就要遭到淘汰。
    在接下来的曰子里,亲兵们还会经受寒风中站立军姿、夜间突击拉练、野外生存、自由格斗、弩箭、枪术等多方面的严格训练,十天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李原有信心,经过这一段时间的训练,这些亲兵的战术素养会有明显的提升。


第四十一章 疑团重重
    顾云再见到李原的样子,不由得大吃了一惊,眼前这个有些削瘦,又带着几分冷酷的男人真的是李原?
    再看看他身后的那一群兵,不过几天的功夫,一个个就象山林里跑出来的野人一样,哪里还有一点威武雄壮的秦军将士的样子。
    “李,李校尉,你们这是怎么了?是刘邦来犯了吗?”顾云愕然,以她的见识,自然不会明白李原带着一群士兵去钻山林有什么意义,唯一可解释得通的就是刘邦带兵杀过来了,李原见敌势众,不得不带兵遁入山中。
    “刘邦,这会儿估计他还在荥阳外营帐里烤火呢?对了,荥阳城中的情况如何?”李原嘿嘿一笑,也不解释到底是怎么回事,顾云虽然挂着亲兵营骑将的名头,但实际管事的却还是李原。
    “回禀校尉,顾云幸不辱使命!”顾云大声说着,一边将躲在她身后一直不说话的李必给拉到李原跟前。
    “原哥儿,噢不是,李校尉,小人李必,奉了公主之命前来接校尉大人入城。”李必涨得脸通红,说话也有些结结巴巴。
    一路上,李必都是一副底气很足,信心满满的样子,不过,现在,李必的神情却是很忐忑,因为眼前的李原已经和记忆中有了很大的差别,不仅仅是相貌身高上的变化,还有内在的气质也有了根本的不同。
    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就算身体还是那一副躯体,内在的精气神却是无法遮盖的。
    李原扫了一眼面前这个矮壮浓眉、表情奇奇怪怪的少年,板着脸说道:“李必是吧,我们五百年前还是一家子,要叫我一声原哥儿也成。什么时候你能比得过我身后这群将士了,什么时候你就叫。”在穿越过来之后,李原从原主人那里承继的记忆不多,对于这个叫李必的年轻人,只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其中,又好象不是那么深刻。
    “多谢李校尉。公主此次让小人来见校尉,是为——。”李必眸子一下子黯然下来,低着头虚应道。李原的反应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他对此次与李原会面还是很有期待的,和小时的玩伴重逢,即便对方已经贵为一方诸侯,但只要感情一叙起来,这话就好说多了。
    “顾屯将,将李小哥带下去歇息。”李由打断了李必的话,对顾云吩咐道。对这个时代未知的事情,李原本能的有一份防范的谨慎心理,李必的到来,让他隐隐的察觉到了原主人的过往经历,而这是他所不知道的。
    此李原而非彼李原。
    现在马上就和李必交谈下去,只会让漏洞越来越多,李原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一方面从顾云那里了解到城内更多的真实情况,特别是李家的一些秘事,另一方面,他也要静下心来,仔细的想一想还能记得的一些记忆,看看能不能找到交集的支点。记忆的阀门有时候就缺了一把钥匙,只要打开了,那些被尘封着的往事就会扑面而来。
    李必在顾云诧异目光注视下被带了下去,李原对待李必的漠视态度让她心中不解,临出城之际,赢主漱不是说这李必和李原是幼时玩好的同伴,怎么两个人一见面,李原象是不认识对方一般,而李必则是一直低着头不作辩解。
    既然认识,为何装作不识。又或者,李必是在心虚,他根本就不认识李原,要真是这样,这个看似老实的家伙也太能扯了,一路之上,也不知道他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自信。
    这其中,难道还另有隐情,顾云发现在李原身上想的越多,谜团和疑点也越来越多,比如:这个男人很显然是个准文盲,有好多小篆字李原都不认识,还需要她来帮助抄写,但若说李原不识字,又不准确,起码在隶书方面,李原几乎能够一字不差的认清楚竹简上的所有文字。
    再比如:李原的书写能力很是不堪,他的字与他说的话完全是两个极端,话讲的极有煽动姓,字却是一塌糊涂,真不知前面的二十余年,他的老师是何人,怎么教出这样奇怪的学生来。
    难不成,赢玉漱在说假话,李原根本不是什么李家暗中培养的接班人,而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弃卒?如果是这样的话,李原对李必的漠视态度也就可以理解了,一个被抛弃的卒子在面对旧主时,总会有怨恨的,不是吗?
    顾云心中,涌过有无数个疑惑,让她对李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在李原的询问下,顾云将城中各方反赵势力的联络、谋划情况一一告知,当然,言语之中对自己的功劳又好好的自夸了一番。得到城内各方势力的谋划,李原当机立断,即下令全军开拔,准备在约定时间从水门进入荥阳城内。
    现在大雪飘落,正是刘邦军将卒松懈的当口,李原必须赶在大河封冻之前进入城内,不然的话,就算他有进城的打算,也无法从陆路直道通过刘邦军的拦截。
    ——。
    李原在抓紧时间整军训练,他的老对手,刘邦也是一样。
    此消彼长。经过十余天的整合,刘邦逐渐从名义上的联军统帅变成拥有绝对实力的西征军领袖。那些不甘心成为魁儡的诸侯也试图带着本部人马离开,但在刘邦层出不穷的手段面前,他们最终只落得个孤家寡人离开的下场。
    北门外。
    刘邦大军中军帐。
    火热的炭火将大帐内的温度提高到了足够让人舒适的温度,刘邦一如几天前一样,在宴请各路群豪,与二十天前白马之时不一样的是,对象已经换了一大部分。那个让刘邦下不来台的魏国武蒲已经被刘邦赶出了军营,他的部队也被编入夏侯婴的麾下,至于武蒲费尽心机得到的那些战利品,更是成为萧何仓库里的辎重。
    刘邦最近的心情喜忧参半,喜的是手底下直接指挥的兵力越来越多,那些目光短浅的诸侯最终还是发现上了刘邦的当,在这一段时间里,他们麾下的将领被刘邦的人拉拢的不在少数。忧的是这一场大雪,不知要落到什么时候,要是再持续半个月的话,大军的粮秣就快不济。


第四十二章 荥阳之变(一)
    兵行险道。
    十一月十一曰,凌晨。
    在雪后苍茫一片的恶劣天气里,李原出乎刘邦意料的以强行军的态势,从平阴疾行数十余里,在天亮之前抵达荥阳水门。随后,李原船队在守城将校的默许下,从水道进入荥阳城内,其过程迅速又干练,让反应不及的刘军士兵目瞪口呆。
    李原这一次,算是打了刘邦一个措手不及。前一段时间,李原在平阴的训练迷惑住了刘邦及其谋士们,只带着三百余士兵,到了平阴之后就散入山林不再出现,让刘邦、郦食其、曹参等人判断李原只不过是到平阴一带训练士卒的,顶多也是袭扰一下刘军的后方。却没有想到,李原竟敢冒被围歼城内的风险进入荥阳城内。
    夜,丑时。
    在关跃、侯喜等人的接应下,李原与城内暗中聚集起来的反赵力量会合,联合兵力达到了一七百余人。这其中,李原的三百六十余名亲兵无疑是主力,其它的部队,赢玉漱聚集起了李家在城内蛰伏的二百多名宾客、门生,这些人在李斯下狱、李由战死之后,纷纷自动散去,看上去他们是抛弃了李家,而实际上却是李家暗藏的一支精兵。他们的整体作战能力可能不强,但单兵作战方面,则个个都是一把好手。
    另外,范贾、关跃手底下的一些吏卒勉强可堪一用,不过,这些人中不排除有赵贲的人,若是担当重要任务的话,很有可能会发生意外。
    侯喜、胡壮、何平经过耐心的游说,在浚仪百姓中纠集起了约一百多人的一支青壮,这支队伍虽然看起来有些微不足道,但却是李原在城中最可依赖的一支力量。
    寅时
    经过初步整合的李原亲率三百精兵直扑郡尉府,执行斩首行动,另一路人马由顾云带队,前往牡丹楼抓捕另一主要抓捕对象王明,荥阳的形势倏变。
    ——。
    郡尉府。
    驻防着赵贲手底下的主力一千五百余人,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武器齐备,是赵贲控制荥阳城的关健,这些天来,赵贲以抵挡刘邦的进攻为名,不断的征发城中男丁上城助战,却始终不肯将这支精锐投入战场,而这也是让城中各方离心离德,对赵贲失去信心的原因之一。
    老赵家的作风,一贯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赵高是如此,赵贲也是一样。可惜,在赵贲认为他人皆是炮灰的时候,却没有想过,炮灰也是反抗的时候。
    这些天来,赵贲的睡眠一直不好,白天,既要面对城外虎视眈眈的刘邦大军,又要对付几乎瘫痪出工不出力的郡府,让他整个人的精神差到了极致,就算府中想方设法在饮食上调济,也是无法让赵贲解怀。
    这天,赵贲刚刚从书房回到小妾的卧室躺下,即听到外头有人在不停的叫唤,听声音是郡尉府的一个老吏。
    “老魏,没见郡尉大人刚睡下?”赵贲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