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明朝生涯-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尔衮此言一出,在场不少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当初岳托建议换装火器的时候满洲高层可是一片反对声,认为祖宗传下来的弓马骑射是满人立足的根本,不能轻易放弃,可后来应州军却用手中的火器和残酷的事实告诉他们,一名苦练十多年骑射的勇士在面对一名只训练了三个月的新兵也依旧有被击败的可能。岳托、多尔衮、多铎和阿济格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教育了众人。

“这个嘛……”皇太极听了多尔衮的话后却是眉头一皱,思虑了良久才摇头道:“让八旗换装火器之事太过重大,朕一时也不能决定,朕以为还是再等等,看看效果后再说。”

多尔衮急了,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正式想皇太极提出组建满人自己的火器部队了,可依旧遭到了皇太极的否决,情急之下他也顾不上别的了,焦急的说道:“陛下,从这几次同应州军交战来看,火器的应用已经无可阻挡,咱们大清就应该顺势潮流,尽快组建自己的火器营才是,否则单靠汉军旗是不成的!”

“混账话!”

皇太极一听到这里脸色立刻就黑了下来,用力一拍龙椅的扶手,发出了“啪”的一声脆响,瞪着多尔衮沉声问道:“你是在怀疑朕的决定吗?”

“臣弟不敢!”多尔衮站了出来对着皇太极跪了下去,泣声道:“臣弟这是在为我大清的勇士心疼啊,时至今日,咱们已经吃了应州军火器多少亏了?包括蒙八旗、汉军旗以及我大清八旗在内,这几年已经有不下三四万将士被应州军的火器屠戮,大汗,我们大清还有多少勇士经得起这种损耗啊!”

多尔衮一边哭诉一边对着皇太极叩头,只是一会便将额头磕得肿了起来,模样凄惨无比,看得大殿上的众人也是颇为感慨。

“你……”

皇太极指着多尔衮手指在不停的颤抖,脸色也涨成了紫色,整个人坐在龙椅上有些摇摇欲坠起来。一旁的太监见状赶紧上前几步扶住了他,他刚一扶住,皇太极便朝着他一歪,整个人立刻就昏迷了过去。

“大汗……”

“大汗,你怎么了?”

“不好啦,大汗昏倒啦,快来人啊!”

“赶紧传御医!”

一时间所有人都朝着皇太极涌了过去,整个崇政殿乱成了一团,情急之下几乎所有人将多尔衮给忘了,因此并没有人发现依旧跪在地上的多尔衮嘴角旁露出的那一丝不可察觉的笑容。(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一章各怀算计(第二更)

当皇太极从昏迷中幽幽醒来时,他睁开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大玉儿的俏丽的面孔和那双哭得红肿的眼睛。

皇太极深吸了口气颤巍巍的问道:“爱妃,朕昏迷了多久了?”

大玉儿红着眼睛道:“大汗,您已经昏迷了一天了。”

皇太极闭上了眼睛,感受了一下身子的变化后问道:“朕昏迷之后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大玉儿摇摇头:“没有什么变化,就是大贝勒代善、十四贝勒多尔衮以及一众兄弟都纷纷过来看您,可是臣妾生怕打搅您休息,因此让他们回去了,您如今想召见哪位大臣呢?”

“不用了。”皇太极冷笑道:“召见他们?这些人恐怕都巴不得朕立刻死掉吧?”

大玉儿赶紧安慰道:“大汗您千万别这么说,从昨天到今天,大家全都过来瞧您,多尔衮甚至还为您把他府上最好的大夫派来给您看病,他对您的确实是很关心的。”

“大玉儿,你不懂。”皇太极叹了口气后才说道:“昨日朕就是因为多尔衮的事一时急怒攻心这才昏倒的,朕的这位弟弟可不像他表面上表现出来那么恭顺啊。”

对于多尔衮,皇太极表现出了强烈的戒备心里。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兄弟,皇太极对多尔衮实在是太了解了,他这个弟弟不仅打小聪明,而且也是野心勃勃,当年自家老爹死的时候要不是他年纪实在太小,恐怕这个位子还真轮不到自己来做。而且即便是这么些年来,多尔衮表面上对自己恭顺异常,但皇太极却看穿了他恭顺的表面下那桀骜不驯的心,是以对他是格外的提防。

看到自家丈夫对多尔衮的戒备心理这么强烈,大玉儿也不敢多说什么,只是端来了一碗清粥用粒茁奈垢取

皇太极喝了半碗粥后,精神头好了不少。他顺口问道:“对了爱妃,朕这个病大夫是怎么说的?”

大玉儿回答道:“大夫说,大汗的病是阴虚阳盛之状,日后千万不可再行动怒,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

“哼,朕也不想动怒,可有些事情朕却由不得朕不动怒。”皇太极眼中寒芒一闪,“多尔衮曾经要求组建火器营,被朕回绝了,可他却不知收敛。一而再再而三的再次要求,他真把朕当成傻瓜吗?”

看到皇太极又有动怒的迹象,大玉儿赶紧上前一步轻轻拍打他的背部,柔声安慰道:“大汗,火器营而已,又不是什么大事,十四弟既然想组建那就让他组建好了,您也不用总是拦着他。”

“你知道什么?”皇太极轻叹了口气:“火器营的威力你也不是没看过,这几年来我大清折损在岳阳手中的人马已有数万。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应州军手中掌握着犀利的火器吗?试问火器如此犀利,朕怎能交给一个居心叵测之辈来掌握,加之铸造火炮、打造火铳火花的费用不菲给孔有德建造的那支火器营已经很不容易了,哪有那么多钱财再去打造一支火器?”

大玉儿不解的问道:“大汗就那么新任孔有德吗?臣妾以为还是自家兄弟值得信任呢。”

“自家兄弟?”皇太极轻叹了口气。他不想就这个问题再进行讨论了,他看着大玉儿嘱咐道:“你要记,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是能绝对信任的。就连你的亲兄弟也不例外,因为为了那个位子他们会做出任何疯狂的事情!记住了吗?”

“臣妾记住了!”看着皇太极严肃的神情,大玉儿吓了一跳。赶紧应了一声,给皇太极盖好被子。

在皇太极睡着之前,她又听到自己的丈夫喃喃自语道:“等朕这身子骨稍微好些,朕立即率领大军亲自对大明发动进攻,朕一定要把那岳阳和应州军给踏平……”

就在皇太极重新睡着的时候,在盛京的一座贝勒府里,多尔衮正在书房里和多铎喝着小酒。

只见多铎笑着说道:“十四哥,昨儿个您那一招可真是痛快,把那家伙都给气昏了,我看啊,说不定他很快就得去陪伴皇阿玛了。”

多尔衮冷笑道:“哼,这家伙还没有这么快就死,刚才宫里传来消息了,他又醒过来了,看来老天还想让他再活一阵子。”

“怕什么,即便他还能再活一阵子咱们也不怕,咱们耗得起,可他那身子骨我看都很难再挺几年。”多铎满不在乎的给自己倒满了一杯酒,“吱”的一声喝了下去。

“只可惜啊,他应该是看穿了咱们的计划,死活不肯让我组建火器营,否则咱们的底气就更足了,而更可恨的是孔有德这奴才又不肯归顺咱们,否则咱们哪里还需要费这么大的功夫?”说到这里,多尔衮话话语里满满的都是遗憾。

多铎笑嘻嘻的说:“十四哥你也别太担心,等到他完蛋后,这大清国迟早得你来当家。”

“唉……别这么说,咱们几兄弟里还是有不少人能人的,也不一定能够轮到我。”多尔衮还是很谦虚的摆了摆手,但是嘴角露出的笑容却暴露了他此时的心情。

又喝了口酒,多尔衮嘱咐道:“十五弟,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咱们又要开始南征了,这次规模估计会很大,你要有个心里准备才行。”

“南征?”多铎惊讶的看着多尔衮,“不是吧,老十二刚刚吃了这么大一个亏,怎么着也得缓个两三年的,用得着这么急吗?”

“当然!”多尔衮沉着脸道:“你还不知道吧,今天那边传来消息,岳阳如今已经被封侯了,山西北路尽入他手,若是再等两年,他的实力不知会膨胀到什么程度。而咱们这位好四哥的身子骨也不知道还能再撑几年,你说他能不急吗?”

“哦,我知道了,他这是在为豪格开路啊。”多铎这才恍然大悟,虽然豪格这个人鲁莽嗜杀,但却深得皇太极的喜爱。以皇太极的个性他是绝不会将这么强大的对手留给自己儿子的。

“你知道就好,咱们啊就等着看好戏吧!”多尔衮自信满满的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一饮而尽……(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二章岳阳的野望(二合一)

“巢民兄,你真要去投奔那个岳……那个忠勇侯吗?”

“谈不上投奔不投奔,忠勇侯邀请我等到其将军府任职,这是看得起咱们,吾辈众人寒窗所谓何来,还不是将一身所学报效朝廷造福百姓吗?如今有这么一个机会来到我等身前,诸位还在等什么?”

在浑源州最大的好运来客栈的一件客房里,侯方域、冒襄、古田、陈贞慧、方以智等一众书生正在激烈的争执着,在这当中以侯方域的反映最为激烈。

只见侯方域激动的说道:“巢民兄兄,想那岳阳原先不过是区区一名参将,不过是在浑源州开了几亩荒地,每年向朝廷缴纳了一些钱财,如今便以此要挟皇上为自己加官进爵,此等心术不正之人有何德何能值得吾辈前去投靠?我以为,吾辈读书之人当修身立德,应远小人亲君子,难道你都忘了吗?”

“朝宗贤弟!”冒襄反驳道:“贤弟此言差矣,想那忠勇侯来到浑源州不过区区两年,便将浑源州经营得如此兴旺,更是将数十万流民安置得妥妥帖帖,吾辈读书人虽说当修身立德,但你别忘了,修身立德之后更有兼济天下之说,如今有这个机会摆在咱们面前,我们为何不去争取呢?”

“嗯,巢民兄说得有道理!”旁边几名同伴都频频点头,一名脸色有些黝黑的书生说道:“朝宗兄,我等来到浑源州已有一个多月了,对这浑源州也算是了得颇多。说句实话,纵观我大明偌大的疆土,有几个地方能有此地这般祥和?这里虽然还不能说是夜不闭户,但至少百姓们都能安家乐业,能吃饱穿暖,相比起大明其他地方已经是天堂了,朝宗兄你还想如何呢?”

“是啊朝宗兄。我等知晓你和忠勇侯有过一些不快,但这毕竟是小事,你又何苦赌气呢?”旁边也有人开始帮腔。

看到所有人都众口一词的替岳阳说话,侯方域心里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冷哼一声道:“巢民兄、定生兄,人各有志,尔等想要某个前程小弟自然不敢拦着,但小弟却是绝不会投靠他的,既然诸位已经决定留在此处,那小弟便返回金陵了,日后咱们有缘再聚吧。”说完。侯方域站了起来拂袖而去。

“朝宗兄……”

“朝宗兄……”

众人纷纷挽留,但侯方域的走得十分坚决,众人面面相窥后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冒襄叹气道:“这个侯朝宗,看来还在为那天的事耿耿于怀啊?”

那天在酒楼上众人和岳阳的见面实在是不能称之为愉快,尤其是侯方域更是被海兰珠当场骂得有些挂不住,这些众人自然没有忘记。

说完之后,冒襄转头对身边一名同伴道:“定生贤弟,如今我们决定投靠那忠勇侯。只是不知那忠勇侯会不会用我等?”

这名被成为定生兄的人名叫方以智,和冒襄、侯方域、陈贞慧三人被后世人并称为明末四公子,只见他沉吟了一会才说道:“巢民兄,你我二人同朝宗兄、密之兄四人虽被世人并称为金陵四公子。但其实也不过是会写几篇文章而已,与国于社稷并无太大用处。安抚百姓治理州府需要的是真才实学和济世之能,是以我也不知道我们几个能否能入忠勇侯的法眼,这还得见过他才知道。”

“嗯。也是。”冒襄想了想,失笑了起来:“我等多想无益,不如还是先去忠勇侯府毛遂自荐一番。若是忠勇侯肯用我们自然皆大欢喜,若是他瞧不上咱们那咱们就只好返回金陵了。”

“巢民兄说的极是!”周围几名书生也都频频点头,“咱们还是先去试试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嘛。”

“那好,咱们走!”

冒襄是个想做就做的人,说完后便率先起了身带着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出了客栈朝着忠勇侯府走去。

一个时辰以后,冒襄等三人正坐在了忠勇侯府的客厅上用略带着一丝紧张和恭敬的目光看着他们面前的这名身穿蟒袍的岳阳。

在冒襄等人偷偷打量岳阳的同时,岳阳也在仔细端详着这三个人,虽然面上很是严肃,但心中却暗自想到:“没想到这个后世的明末四公子除了侯方域,剩下的三个都来了,只是这些人都是东林党出来的人,有些不好用啊。”

从后世来的岳阳可是太清楚东林党是什么玩意了。

东林党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东林党”之“党”,是朋党而不是近代政党。

到了明末,江南各地的盐商、海商和财阀们势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非常大的程度,到了此时,这些大盐商、大海商和财阀们已经不满足于金钱上的需求了,他们需要更大的权利。

在万历年间的时候,明朝的商业已经非常发达了,有段话是这么形容万历年间江南的商业繁荣程度的。

“国家盐课,淮居其半,而长芦、解池、两浙、川井、广池、福海共居其半。长芦以下虽增课,犹可支吾,而淮则窘坏实甚。淮课初额九十万,而今增至一百五十万。使以成、弘之政,隆、万之商,值此增课之日,应之优然有余也。商之有本者,大抵属秦、晋与徽郡三方之人。万历盛时,资本在广陵者不啻三千万两,每年子息可生九百万两。只以百万输帑,而以三百万充无端妄费,公私具足,波及僧、道、丐、佣、桥梁、梵宇,尚馀五百万。各商肥家润身,使之不尽,而用之不竭,至今可想见其盛也。”

从以上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在万历年间江南每年都要上交给朝廷至少九百万两的税银,而到了天启年间,东林党的君子们借着三大案篡夺朝政后,江南上缴给朝廷的商税就变成了不足两百万两。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充分暴露了东林党作为资本…家代言人的角色。

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而且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崇祯不得不加大了对农民的摊派。这样一来,便使得原本便使得原本便过得紧巴巴的北方农民纷纷破产,成千上万的农民变成了流民,最终李自成进了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悲剧开始了。

而面对岳阳的目光,冒襄等人不禁被看得有些心中发毛,他们面面相窥了一眼后方以智大着胆子问道:“侯爷,我来到浑源州后,发现此地居民安居乐业颇有世外桃源之意。我等几人商议了一下,期望能为此地百姓出一份力,不知侯爷可否能给我等一个机会?”

“这个嘛……”岳阳沉吟了一下,心中不禁有些为难,东林党人固然可恨,但也不能一竿子打翻所有人,而且这几名明末四公子名气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其中的方以智更是颇有几分治理地方的能力,而冒襄和陈贞慧也是有名的散文家、诗人和小说家。自己这个侯府初建,麾下需要大批的文人来填充,既然如此自己收下他们也是无妨。

想到这里,他笑道:“难得冒公子、方公子和陈公子等人看得起本侯。本侯自然是求之不得,不知三位公子想要做什么呢?”

方以智等人知道,这是岳阳在询问自己三人的意向了。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后方以智率先说道:“学生对治理地方颇感兴趣,因此想到地方去历练一番。”

“嗯!”岳阳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将目光投向了另外两人。冒襄苦笑道:“自家人知自家事,我等二人对于政事一窍不通,自然是不敢奢望如同方兄一般。唯一擅长着也就是写几篇腐文了。”

“哈哈……”岳阳笑了起来,“冒公子也未免太过自我菲薄了,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冒公子和陈公子文采风流,本侯自然是需要借重二位的能力,这样吧,二位现在侯府当个执笔书吏,日后本侯还需要两位整理文稿等诸多事物,而方公子则道民政司任职,不知三位可愿意屈就啊?”

冒襄和方以智、陈贞慧对视了一眼,随后三人齐齐对岳阳鞠了一躬同声道:“愿为侯爷效劳……”

冒襄等三人并不是第一批投靠岳阳的读书人,也不会是最后一批。自从岳阳被封为忠勇侯并被授予了开府建牙的权利之后,便陆陆续续有不少读书人开始投靠他,这些人里头有不少有真才实学的,自然也有抱着混日子或是拍马屁的目的进来的人,岳阳没有精力一一分辨出来,而是将他们都安排到了下面担任低级官员或是书吏等职务。对于岳阳来说,目前他需要大量的读书人充实到自己的基层队伍里,单靠自己培养是来不及了,只能从这些人里头挑选,虽然这些人能力高低各不相同,但岳阳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能力的人自然会涌现出来的。

处理完了冒襄等人的事,岳阳又派人将武清、陈智、海楼等以及一众心腹官员将领都传来商议一件大事。

“什么?侯爷您要发行钱币?”

大厅里,十多名岳阳的下属全都惊呆了。陈智率先说道:“侯爷,这发行钱币可不是儿戏,若是弄不好咱们可是连底裤都要亏掉。”

“是啊侯爷,咱们大明如今所通行者无非就是铜板和银子,百姓也就只认这两样,若是擅自发行钱币的话卑职恐怕百姓会不认可啊?”

“侯爷,此事事关重大,卑职也以为需要从长计议才是。”海楼也发话了。

在岳阳的下属里,就属海楼、陈智和武清三人对民政之事最熟,是以也最有发言权,是以他们集体反对的话就连岳阳也不得不重视。

岳阳笑道:“哦?说说你们的理由?”

陈智苦笑道:“侯爷,卑职知道,您如今有了开府建牙之权,这铸币权也在其中。但您可知道,为何这些年来我大明很少有人私铸钱币?而且即便是铸币也只是偷偷少量的铸些铜钱而且即便是朝廷也不敢铸造银币吗?”

岳阳饶有兴致的问道:“哦?这是为何呢?”

“两个原因。”陈智伸出了两根手指:“其一,我大明缺铜,而且仅有的一些铜矿也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且开采不易。其二,成本。由于铸币所需成本太高,同样的一两银子,我直接用就可以,何必铸成钱币呢?而且银币铸成后流通到市场,也很容易让人仿制,这样一来还不如直接用银子来得爽快,而且投入太大。您试想,若是全大明都用到银币,那得铸造多少银币啊。这其中的损耗、火耗以及人工等费用就足以让人发疯,您想,如此一来还有谁敢铸币?”

“是这样啊。”岳阳点点头,陈智说得不错,在工业不发达的时代,大规模铸造银币甚至金币确实是一件非常亏本的买卖,就连西方也是在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大规模使用银币的。

岳阳想了想说道:“你们尽管放心,本侯说铸造钱币自然是有依据的,这里有几个样本。你们可以先看看。”

说完,岳阳从旁边的一个木盒里抓出了一把钱币,然后分发到了周围那些人的手中,“你们看。这是本侯让人试着铸造的银币,你们看品相如何啊?”

众人一一接过硬币,当他们凝目看向手中的硬币时,几乎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嘶……”

“侯爷。这些银币是怎么铸的?怎会如此精致?”

此时众人眼中都呈现出一枚精致的硬币,这枚硬币的一面写着大明万胜四个字,另一面则写着一两两个字。在银币的旁边还有着细微和精致的齿印。银币的表面上还刻有细小而精致的山河地理浮雕,整枚硬币看上去象一枚景致的工艺品更多过象一枚钱币。

陈智用手点了点,感觉到这枚银币约莫有两个半个指头宽,重约半两左右,正枚钱币看起来银光闪闪,绝对是用好银子铸造。他想了想问道:“侯爷,此钱币铸造的成本几何?”

岳阳说道:“成本很低,拋开银子本身的价钱只有二十文钱左右。”

“什么,只有二十文?”众人齐声发出惊呼。

尤其是海楼,更是惊道:“怎么可能?侯爷莫非在取笑我等?如此精良的钱币,二十文钱怎能铸造得出来,二两银子还差不多!”

也无怪海楼惊讶,在这个时代,象这样制作精良的钱币非得经过精工巧匠的精心制作,所耗费的心血和时间可就大了去了,二十文钱就能做出来这跟做梦差不多。

看着惊讶的众人,岳阳心里很是得意,这些银币都是她委托现代时空的加工厂做的,现代时空的华夏那可是有着山寨王国的美誉。虽然太过高精尖的东西山寨不出来,但做一些硬币那简直不要太简单。经过了两年多的磨练,刘胜男和张筱筱连个刚毕业的菜鸟也变成了业务熟练的白领,岳阳每个月交给她们的人物都能很好的完成,就象这次岳阳让她们挑选加工厂进行铸币时,她们不到半个月就弄出了样品,这也让岳阳非常的满意。

看着依旧沉浸在惊讶中的众人,岳阳轻咳了一声才对众人问道:“诸位,你们认为这枚银币能否当成一两银子使用呢?百姓们会否接受这种银币?”

“当然会!”这回海楼非常肯定的说:“虽然这枚银币份量不足一两,但就冲着这种银币制作的精良程度它就值一两银子,卑职唯一所虑者就是它能否大规模铸造出来,以满足咱们北路乃至山西的需求,而且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咱们没有一个自己的钱庄来发行此种银币。”

“没有钱庄咱们就自己建立一个!”岳阳肯定的挥了挥手,坚定的说道:“只要能将此种银币大面积推向市场,接下来咱们就该发行自己的铜币了,最后嘛……”

岳阳没有把最后的那句话说完,因为那些话对于如今的人来说还是太过惊世骇俗了。不过岳阳还是在朝这个方向前进。

其实岳阳的最终目的还是发行纸币,因为后世的人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纸币取代硬币是必然的驱使,华夏也不是没发行过纸币,如大明初期就发行过宝钞,但最终都由于当政者的愚蠢而导致纸币的夭折。比如大明的开创者朱元璋同志有一次为了奖励儿子朱棣,特地让人造了一张价值四百万两银子的纸币作为奖品赏赐给了朱棣。

这种事情在现代人看来无疑是非常愚蠢和可笑的,但在朱重八同志看来却是天经地义的,自己想怎么印就怎么印,这样的纸币不夭折才怪呢,而岳阳目前想的就是如何把自己发行的纸币通行到全大明。(未完待续。。)

ps:不好意思,今天发晚了。早上送老娘去医院看病,忙了一个上午,中午刚吃完饭又要去开儿子的家长会,直到五点才回家,所以现在刚写完,诸位包含点!

第二百九十三章有点麻烦(二合一)

现代时空明珠东浦区恒安街一栋写字楼里,广元贸易公司的二十多名职工正在开早会,穿着一身黑白相间职业套装,梳着一个盘风发簪的刘胜男正站在众人面前讲话,两年的职业生涯已经将她这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学生历练成了一个合格的商场女白领。

“今天是十二月一号,我们公司的上个月的采购计划只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三,还有百分之十三没有完成,我想知道的这剩下的百分之十三是谁负责的,请他自己站出来。”

“是我!”

随着刘胜男的话音落下,一名穿着灰色西服,样貌还算端正,大约二十六七岁的年轻男子站了出来。

“又是你。”刘胜男看到这名男子后,好看的凤眉慢慢皱了起来,“林东,怎么又是你?你知不知道因为你没能完成工作计划而导致整个进度受阻,公司也会因为你而被拖后腿。”

“刘助理,你这句话也未免太过了吧。”这名叫做林东的年轻人撇了撇嘴,懒洋洋的说道:“据我所知,公司采购来的货物都堆在仓库里,往往一两个月都无人问津,我不过是推迟了几天才交货,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你们我们买的都是些什么啊,全都是一些破烂和垃圾,这种东西就是送人人家都不要,你那么紧张干嘛?”

“你这是什么话!”刘胜男的凤目不禁瞪了起来,美丽的鹅蛋脸露出了怒容:“林东,你别以为你是硕士生就可以这么散漫,公司有公司的制度,你既然加入了公司就必须要遵守,否则我一样可以有权利将你清除出公司!”

“你敢么?”林东不屑的冷笑道:“你也不看看,现在整个公司除了我是个硕士生之外,其他的都是不是什么二三流大学出来的。就是一些连名字也没听说过的野鸡大学生,我能来这里是看得起你们,你还敢开除我?”

“砰!”

一声清脆的响声响起,愤怒的刘胜男拍案而起,凤目圆睁的指着他喝道:“林东,你别太太过份了,你当我真不敢开除你吗?”

看到两人争吵,公司的其余的二十多名员工也纷纷看起了热闹。

对于刘胜男这位公司助理的手段大家是见识到的,可以说他们都是刘胜男和张筱筱这两年来陆续招进来的,刘胜男和张筱筱一个性格豪爽干练。一个温柔细心,将整个公司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反倒是公司的老总他们却从未见过。加上公司这两年来除了采购就是采购,而且采购的还是一些在他们看来乱七八糟的东西,因为如此公司里渐渐有了一个流言,那就是这个公司所有人其实就是刘胜男,她不过是某个大老板包下来的小蜜,公司也是开着给她玩的玩具,加之从目前为止。除了这两女之外还从未有人见过真正的老板,因此不少人便对这位美女助理起了别样的心思。

这时,一旁的张筱筱见状也站了起来涨红了脸骂道:“林东,你怎么能这样呢?你别忘了。当初是谁把你从人才市场里招来的,你现在这么对胜男,你还有没有良心?”

“良心,老子为公司做牛做马大半年年。每个月公司才那么点钱,我能在这里干已经很对得起你了!”林东一副很慷慨的样子。

“混蛋,你给我滚!”刘胜男终于发怒了。指着门口骂道。

看到刘胜男发火,林东也站了起来毫不畏惧的看着刘胜男傲然道:“解雇我?你可以试试看,我向你保证,只要我一离开这里,我保证公司连一个星期都开不下去。”

“你敢!”刘胜男柳眉倒挺,气得花枝乱颤,但开除两个字却并没有从她嘴里吐出来。

随着两人的争吵,公司的会议室里乱成了一团,所有的员工都乱成了一团,有看热闹的,有小声议论的,也有冷眼观望的,林林种种。

看到刘胜男和张筱筱一副气得浑身颤抖眼圈通红却依旧不敢说出开除两个字眼的样子,林东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得色,他正向继续说话,不料一旁却传来了一个声音。

“哦……真是这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