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朝生涯-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不转水转,相信今日一别咱们还有再见面的机会,咱家但愿那时你还能如此嚣张,今日之事咱家记住了,告辞!”
说完,高起潜一转身,朝着外面大步走去,站在他身后的几名锦衣卫和十多名京营军士也赶紧跟了上去……
一直到高起潜一行人消失在视野中,卢象升这才转头对岳阳淡淡的说道:“岳阳,你跟我来!”
带着岳阳来到了大帐内,卢象升走到自己的帅位上坐了下来,看了岳阳一会,这才叹了口气说道:“岳阳,一直以来本官都很器重你,原本本官打算打完这一仗,待你再立下几个大功后便向朝廷保举你为副将甚至是总兵,可你实在是太让本官失望了。”
岳阳沉默了一会才答道:“督臣,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了,有些话末将也想向您请教一番。末将敢问如今我大明内忧外患,其根由何在?是吏治不清还是小人当道?又或是今上懈政呢?”
“这……”卢象升一时间也哑了。
话说卢象升虽然也是两榜进士,对于明朝目前的状况也做过思索,但是一直以来都没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现在岳阳又抛出了这么几个问题,更是把他给难住了。
看到卢象升语塞的样子,岳阳叹道:“卢督臣,这几年末将也一直在思索。为何我大明幅员辽阔,更是拥有亿万百姓,为何却是屡屡被满清这个人口不过百万的小国侵犯?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我大明的根子已经烂了。
那些读书人成天喊着士大夫与天子共治天下,可实际上呢,那些士大夫却从来没有把大明当成自己的国家,他们坐拥我大明九成的土地,拥有大明九成的财富,却一文钱都不想缴纳给朝廷。成天嚷着不可开海禁,可私底下却拼命的和海外做贸易赚取海量的银子。可朝廷每年光是辽饷就需要支出三百万两银子,还有九边将士、各地灾荒以及维持朝廷运转都要银子,银子从哪来啊?于是乎那些大臣们便鼓动皇上对百姓加税,多少百姓因为不堪酷吏的压榨流离失所,所以贼寇是越剿越多,朝廷每年投入的精力也越来越大,若是有一天当流民席卷整个大明的时候,那就是大明朝灭亡之时!”
“岳阳……你好大的胆子!”
岳阳的话刚说完,卢象升的怒喝便响了起来。他须发皆张的怒斥道:“你莫要以为本官器重你便不敢办你,你若是再口出大逆不道之言,本官立刻便请出尚方宝剑将你就地正法!”
面对卢象升那逼人的气势,岳阳并没有退缩,而是挺起了胸膛冷笑道:“大人此言差异,您也是饱读诗书之人,末将问您,咱们整天都高呼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您见过有那个皇帝能活一万岁的?自从三皇五帝以来有那个朝代是能延续万世的?汉武帝、唐太宗算是一代明君了吧?可大汉朝和唐朝延续至今了吗?”
“你……您混账……竟敢说出此种大逆不道的话。本官……本官……”卢象升一时气得不行,后面话也说不出来。
只是卢象升虽然气得不行,但他却不得不承认岳阳的话是有道理,毕竟他也是饱读诗书的人。对于古今历史自然也很熟悉,从古自今每个朝代都是延续了即便几百年后便被推翻,运气不好的象隋朝或是秦朝更是二世而终,难道大明就和其他朝代不同?这话就连卢象升自己都不信。只是不信归不信,但以往他总是不愿承认,认为凭借自己的努力能将这个已经摇摇欲坠的王朝拉回到正规上。现在岳阳这么一说,等于是将大明的外衣扒开,将里面腐朽的东西展露了出来。
右手紧握着腰间的宝剑,卢象升看着面前这位大逆不道的将领脸上也是阴晴不定,有好几次卢象升都想唤来帐外的亲兵将这个胆大包天的家伙拉出去砍头,但他的理智告诉自己,如果他真这样做得话恐怕带来的后果不是自己能够承受的。且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他能将岳阳杀了,但卢象升可以肯定这数万大军必然会陷入分崩离析的境地,战前擅自处斩大将乃是军中大忌,而要是杀不死岳阳的话那后果就更糟了,依照岳阳如今表现出来的性格这家伙肯定会二话不说反了大明,一想到这家伙的破坏力,卢象升情不自禁的要打个寒颤。
良久,卢象升只觉得一阵无力感涌上心头,他将身子重重的靠在椅子上,疲惫的闭上了眼睛。
看到卢象升的黯然伤神的模样,一旁的岳阳也暗暗松了口气,他的手也从从怀里慢慢的滑了出来。他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其实也是有试探的意味在里面,他也要试探一下卢象升的底线到底在哪。如果刚才卢象升二话不说立刻就就叫人进来砍了他的话,他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在大明和现在来回穿梭了这么些年,虽然限于现代社会律法的森严,他不能大规模从现代购买军火搬运到大明,但通过一些不法手段买上一两支手枪防身还是做得到的,如果真到了那一步,岳阳自信还是能冲出大帐回到自家的大营。
不过这也是最坏的打算,现在看来卢象升不失为一名有理智的统帅,大敌当前,他是不会自乱阵脚的。
良久,卢象升说话了,他疲惫的问道:“岳阳,你就真的那么恨大明吗?”
“恨大明?”岳阳惊愕的反问:“督臣,你此话从何说起,岳阳自问从踏入仕途至今从未做过一件对不起大明之事,难道在督臣的眼中,岳阳就是那么那种野心勃勃一心想要造反之人吗?”
“呃……”
卢象升细细一想还真是,岳阳这几年来一直都在北路闷头发展,按理说这几年大明连年大旱,山西和陕西更是重灾区。就拿隔壁的陕西来说,如今已经是烽烟四起流寇遍地,张自忠、高迎祥、李自成这些人带着贼寇更是流窜到了河南、河北等地不断攻城掠地,使得大明朝廷筋疲力尽头疼不已。可反观同样大旱的山西呢?如今的山西北路在岳阳的治理以及土豆、红薯、小麦等各种高产种子的存在,如今已经变成了塞北的鱼米之乡。每天都有无数慕名而来的流民跑到应州府、浑源州等地寻求一条活路。
去年一年,岳阳上缴给朝廷的税银和粮食更是占据了大明财政收入的三成,要知道这仅仅是山西北路一地的税收啊,若是没了山西北路所缴纳的赋税,相信大明的财政状况会更加糟糕。
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禁哭笑起来,这都叫什么事啊?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岳阳的功劳那可是太大了,大到朝廷不封他爵位好像都说不过去了。
卢象升越想脑子就越乱,最后他摇了摇头。这才对岳阳道:“好了,只要你不反了大明或是做出太出格的事,本官也懒得管你,你还是好自为之吧。”
岳阳心中大喜,卢象升这话的潜台词就是告诉他,从今往后,卢象升对他的事情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但前提是他别做得太过火了。
一拱手,岳阳对他说道:“督臣过滤了。末将从未想过要对大明不利,所作所为也只是为了自保而已,只要朝廷能做到一碗水平端,不再针对末将。末将保证听从督臣的调遣。”
卢象升也是苦笑不已,岳阳的话听起来很平常,但潜意词就是“只要朝廷不再针对我,我就不会做什么出格的事。也会听从朝廷的调遣,但前提就是得是你做我的统帅,象高起潜那种货色的就算了。”
若是旁人。听到下属自己恭维自己心里,但在卢象升这种一心忠于朝廷的人听来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正当卢象升想还想说话的时候,一阵苍凉的号角声隐隐从外面传了过来。
“呜呜……呜呜呜……”
卢象升和岳阳同时脸色一变,这种节奏的号角声分明就是满清军队用来传递信息的声音,难道是……
还没等二人说话,大帐的门帘被人掀开,一名亲卫大步走了进来报告道。
“启禀督臣……夜不收来报,满清鞑子已经全军出动,正朝我大营方向而来!”
卢象升面色一沉,立刻喝道:“传令,立刻击鼓升帐,召集众将!”
“是!”
“咚咚咚……咚咚咚……”
很快,大帐外的鼓声立刻响了起来,低沉的鼓声在大营中穿得老远。随着鼓声响起,很快便有将领入帐,不到一刻钟,数十名披挂整齐的将领便又聚集在卢象升的大帐里。
此时的卢象升又回复了往日精神抖擞的模样,他威严的看着下面站着的众将说道:“诸位,据夜不收来报,鞑子大军正在陆续从其大营出来,目前正朝我大营方向而来,很显然他们是来试探我军虚实的,诸位都说说,我军该当如何啊?”
众人面面相窥,一名辽东将领走了出来对卢象升抱拳道:“督臣明鉴,奴兵势大,拥有十万之多,而我军目前仅有六万人马,依末将看来我等不若据营而守,以消耗鞑子锐气,待到勤王大军汇聚再做打算。”
“罗将军言之有理!”一些辽东将领也出言附和,而宣大的将领虽然没有出声,但不少人脸上也有赞同之色,毕竟满清对大明军队的压力实在太大,这些年来和满清作战时大明军队是输多赢少,更何况现在己方人数还远逊与对方,他们心里就更没底了。
这时,一个声音响了起来:“罗将军此言差异,鞑子虽然号称十万,但出去分兵进行掳掠的人马外,此时鞑子大营里的兵马最多也就八万有余,如此一来鞑子和我军兵马人数相差也并不是那么大,况且打仗向来拼的是勇气,打的是士气,如今我军将士刚得到大批的粮饷,正是士气高昂之时,又何惧区区奴兵。末将以为,既然鞑子送上门了,咱们就应该出堂堂正正之师跟鞑子决战,让鞑子看看我大明将士的风采,末将不才,愿率部为全军打头阵,以振军心!”
岳阳的话一出口,那位姓罗的副将一时间只觉得脸上有些挂不住,他愤愤的瞪了岳阳一眼,却偏偏不敢说什么。毕竟你自己不敢出战也就算了,人家自己请战你还要出言讥讽的话那就是立场问题了,就凭这个卢象升就有理由治他的罪。
而这时,大帐内的众人也都用复杂的眼光看着岳阳。尤其是宣大的众将,虽然他们早就听说岳阳的兵能打仗,但他们也从未和岳阳并肩作战过,现在他们也想看看这个名气越来越大的家伙到底是怎么打仗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五章勇敢的王朴
“呜……呜呜呜……”
激昂的号角声不断的回荡在半空,在空旷的平原上,一队队身着大红色或是镶嵌着红遍白色,头上带着犹如避雷针般尖锐头盔的骑士在不停的奔跑,这些骑士策马飞驰在平原上,卷起一道道滚滚尘烟。
在这些骑士的后面,一大群骑士犹如黑压压的跟了过来,犹如乌云般朝着良乡的方向涌去。
这是一支数量庞大的大军,前后连绵了数里,从旁边望过去用铺天盖地来形容绝不夸张,看这支大军所打出的将领的旗号就有十多面。
此时,满清此次南侵的统帅多罗郡王阿济格正骑着一匹白色的骏马,在一大群将领和戈什哈的拥簇下站在一座山丘上向着远处的明军大营眺望。
众人已经看到,此时的明军大营也已经是人头涌动,无数军士正在集结,营寨后也站立着密密麻麻的弓箭手,准备随时对靠近的敌人与攻击。
今年三十一岁的阿济格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颌下留着短须,和大部分长着一张大饼脸的满人不同,阿济格的倒是长着一张国字脸,鼻梁高耸,面色黝黑,目光也极具侵略性,看起来很是有种野心勃勃的感觉。
作为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阿济格同样是战功赫赫,虽然他不象多尔衮那样有着““墨尔根代青(聪明机警)”的称号,但是在满清的高层里却没有人敢小看他。就连皇太极也很看重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否则这次也轮不到他来担任这次南侵的统帅。
只见阿济格指着远处的明军大营对身后的众人道:“你们看,据说此次明军统帅的名字叫卢象升,他可是明国数得着的统兵大将,和洪承畴、孙承宗、孙传庭等人都是明国有名的统帅,只要我们能把他打败甚至杀死,大明就会少一员大将,我等今后也就少了一个大敌。”
阿济格的话刚说完。一个大大咧咧的声音在旁边就响了起来,“多罗郡王何必担忧呢,明国的兵马皆为不堪一击,我等只需派出大军将其围起来,然后逐一歼灭,我就不信那卢象升能跑到哪去!”
众人一看,说话的人原来是蒙古八旗正红旗旗主固山贝勒恩格图。穿着一身传统蒙古皮甲的恩格图是最早投靠满清的一批人,较得皇太极信任,是以得充任正红旗旗主,此次鞑子南侵。他和蒙古镶红旗旗主布颜代自告奋勇的当先锋,一路上抢得了不少人口和财帛,是以目前以他最为积极。
只是恩格图如此说话,却是有些人心里不高兴了。只见一个人站了出来淡淡的说道:“恩既然恩格图旗主如此有信心,那不如就请恩格图旗主率领贵部去攻打明军大营好了,我等就在此恭候旗主佳音,您看如何啊?”
“这个……”恩格图一时有些傻了眼,他再自大也不会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攻下明军大营啊。
他看了看对方,又看了看众人。最后才迟疑的说道:“饶余贝勒,我部只有不到一万人马,如何去围攻明军大营?明军也不是泥捏的,这恐怕不妥吧?”
说话的人正是饶余贝勒阿巴泰。只见阿巴泰冷哼一声道:“你也知道明军不是泥捏的,值此两军交战之际,你却在此口出狂妄之言,要是全军将士轻信了你的话岂不是要吃大亏?”
“我……我只是……”恩格图哧哧了半天也说不出话来。他很说一声,我刚才不过是拍拍马屁而已,用不着这么认真吧?可话道嘴边却说不出后。本来已经够丢人了,要是再说出来拿他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好了,恩格图不过是一时口快而已,七哥你也别太责怪他了。”一旁的阿济格也开口了,毕竟刚才恩格图是为了给自己捧眼才说的这话,大伙听听也就算了,你一个劲的穷达猛追算怎么回事啊,难道对我有什么不满吗?
阿巴泰一听,眉头一皱,就要说话,这时一直站在阿济格旁边不说话的老将站了出来,只见这名老蒋年约六十多须发皆白,脸上也满是一道道皱纹,可依旧是精神抖擞,只见他站出来打圆场道:“多罗郡王、饶余贝勒,此时说这些毫无益处,明军已然出营迎战了,我等也应该做好准备才是!”
这名说话的老蒋名叫扬古利,是最早跟随努尔哈赤起兵的老人,现在官拜超品公。在满清高层的威望很高,也是此次南侵的主将之一,是以他的面子阿巴泰是要给的。
轻哼了一声,阿巴泰总腰间的皮囊里掏出了一根单筒千里镜,正要观察明军的动向。还没等他观察完毕,就听到前方传来了一声震天的炮响。随着炮声响起,明军的寨门便大开,一队队披着鲜红披风的骑兵率先从里面冲了出来,他们刚一出来便朝着正在明军大营外游弋的满清骑哨扑了过去,明军的人数众多,足足有数百人,而在明军大营外游弋的满清探哨只有数十人,看到明军大队人马涌来后自然不会和明军硬拼,赶紧撤了回来。
紧接着,从大门内陆陆续续的涌出了众多的骑兵,他们出了寨门后立刻向两边分开,随后列出了一个雁行阵,随后明军大营里开始陆续开始出现了步卒的身影,他们的动作十分迅速,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便有数千名步卒到了前方站定,一面面盾牌也被竖了起来。在他们的后面更多的明军正不断从寨门涌出,此时一片片盔甲旗海,火红的漆甲,飞扬的翎羽,还有密密旌旗,如林长枪,似乎要刺破云宵,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向外绵延开去。
明军的这个动作立刻就将正在观察明军大营的满清众将吓了一跳,这些明军什么时候这么有胆量了,不但有了迎战的胆气,而且还敢主动对他们发起攻击。
这时,众人都将目光投向了身为主帅的阿济格,只见阿济格稍微沉吟了一会,便转头说道:“恩格图、布颜代,明军已然出营寨了。你们二人各率本部人马立刻迎战,我不求你们立即击败他们,只要能趁着明军尚未结阵,将他们冲开就好,你们能办到吗?”
看着外面旌旗招展的明军,恩格图就恨不得给自己的脸来上一巴掌,自己好端端的拍什么马屁啊,现在好了,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而一旁的布颜代也瞪了恩格图一眼,似乎是在怪他乱拍马屁。
不过两人虽然不怎么情愿出战。但也知道既然当了人家的奴才,那就要有奴才的觉悟,奴才不做炮灰难道还想让主子去做炮灰不成?
两人一咬牙,朝阿济格拱了拱手,便策马朝着己方跑去,很快一万多名蒙古骑兵在阵阵号角声中便开始脱离了己方大阵缓缓移动朝着。
这时,明军的兵马尚未完全结阵完毕,看到上万名蒙古骑兵缓缓而来,明军众将都不禁一怔。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卢象升和岳阳。
岳阳哈哈一笑,刚想命令不下出战,不料却看到王朴站了出来,只见他朝卢象升抱拳说道:“督臣。此战鞑子出来的皆为骑兵,原本末将不愿抢了岳参将的风头,但末将看了一下,那些人都是蒙八旗的人马。而岳参将所部多为步卒。因此末将不才,愿率大同的儿郎们出战,斩将夺旗。探敌酋首级回来禀报佳音!”
“好!”卢象升大声叫了声好,一旁的众将也纷纷附和。
军心可用,卢象升自然不会做出有损士气的事情,他大声夸奖道;“好,本督臣就在中军为你掠阵,望你奋勇杀敌,扬我大明国威!”
岳阳也是很意外的看了王朴一眼,这个历史上有名的逃跑将军如今看起来也挺爷们的,难道说史书有误?
“末将去了!”
王朴一甩头上的红缨,拨马就走,一阵尘烟飞过,他来到己方骑兵队前,一拨马头,战马嘶鸣中前蹄高高扬起,加之王朴一手持枪一手拿马缰,简直就是一副横枪跃马的景象,岳阳估计王朴这幅模样若是到了后世一准迷倒一大群小女生。
只见王朴飞奔在本部兵马面前大声喝道:“兄弟们,鞑子犯我边关,杀我兄弟,掳我姐妹,吾等皆应报效朝廷,奋勇杀敌!兄弟们有信心吗?”
众骑兵纷纷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声呐喊:“有……有……有……”
“好!”
王朴又一边策马一边高声喊道:“我大同军!”
“威武!”
“我大同军!”
“威武!”
密密麻麻的长枪举起,犹如一片锋利的枪林,此时那些大同军骑兵的士气已经被涨到了极点。
王朴这才用尽全力大声喝道:“兄弟们,随我杀奴!”
“万胜!”
“万胜!”
三千多名大同骑兵跟在了王朴的后满朝着前方冲去,数千匹战马的马蹄同时踏在地上,发出了雷鸣般的声响,整个大地似乎都在颤抖。从岳阳所在的地方望去,大同骑兵排成了密集的阵形,以王朴为核心朝着敌军扑去,这种一骑飞奔,身后万骑跟随的情景,实在是太爷们了。
看到这里,岳阳也在心里暗暗告诫自己,史书也未必是真实的,度娘也未必可信。从现在的情形来看,这个王朴哪里有史书上说的畏敌如虎狼狈逃窜的样子,虽然这个人平时爱显摆了点、贪财了点,但此时此刻他的所作所为对得起大明,对得起朝廷。
不过王朴此举虽然很仗义,岳阳也不能光让王朴一个人顶着,他上前一步对卢象升说道:“督臣,末将愿率兵跟上,为王总兵后盾!”
卢象升点了点头,“也好,你率领步卒跟上,王总兵若有需要你也可帮忙!”
“谢督臣!”岳阳重重的朝卢象升一拱手,也策马飞奔到了应州军的阵前。
此时的应州军也早就列队完毕,五千身穿黑灰色全身铠甲的步卒排成了一个整齐而又巨大的方阵,所有军士都手持米尼式火铳静静的站着,等待军官的命令。
岳阳来到阵前,对身边的传令兵吩咐了几句,只见传令兵掏出了两面小旗子挥舞了几下,很快方阵里就传来了一阵阵高亢的鼓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全体都有,枪上肩!”
“刷刷……刷刷刷……”
随着鼓声的响起。一阵刷刷的声音响起,五千步卒几乎在同一时间便将原本拄在地上的火铳放在了肩上。
岳阳当即拔出了腰间的长刀高声喝道:“应州军……前进!”
“哗啦……哗哗哗……”
没有多余的话语,没有煽情的动员,五千名黑盔黑甲的步卒就这样静静的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前方坚定的前进,除了整齐的脚步声外绝没有多余的声音传出来。
虽然应州军没有王朴指挥的大同骑兵出击时那般激昂,也没有骑兵前进时那种声势,但这种静静的行军状态反倒更让卢象升等人吃惊。
卢象升这些人可谓是深知兵法的老行伍,适才王朴之所以在战前让众军士们发出齐齐的呐喊,那是为了鼓舞士气,毕竟大战在即。这也是必须要做的。可岳阳此举就了不得了,全军数千人只是静静的前进,数千人除了军官的命令外便只有齐刷刷的脚步声,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岳阳对他的军队深信不疑,人家已经不需要再做那种多余的事情了。
隆隆的马蹄声依旧持续着,此时王朴的骑兵已经和鞑子的兵马撞在了一起,双方立刻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虽然蒙古骑兵有上万人,但战场就这么大。并不能同时容纳太多的兵马同时厮杀,因此恩格图也只能指挥数千骑兵和王朴指挥的大同骑兵接触,双方一时间杀得难解难分。
就在双方基站的时候,岳阳也指挥五千步卒缓慢而坚定的向前方推进。最后在距离王朴的后方组成了五个大方阵,而应州军的三千骑兵也适时护住的方阵的两翼。
“快快……都快点,谁要是拖了后腿老子饶不了他!”
摆好了方阵后,炮营的千总赵永新也指挥着炮手们将火炮拉到了方阵的前方。开始紧张的布置起来。应州军目前所装备的火炮都是最新装备部队的前堂火炮,采用现代工艺和钢材制造的火炮,比起这个时代的火炮不仅有硬度高、散热快的特点。而且还特别轻便,一门六磅炮仅有五六百斤,装了轮子后随便一匹挽马或是几名炮手就可以拖着满地跑,这对于随军跟进是很有好处的。
“杀……”
王朴挥动手中的长枪将一名蒙古骑兵挑落下马,随后枪尾一摆,打在了一名从旁边过来想要捡便宜的敌军脸上,发出“啪”的一声响声,这名骑兵发出一声惨呼,剧痛之下跌落下马,很快就被后面的马蹄踏成了肉酱,而在王朴的身旁的他的亲兵则是护在了他的周围,以保证他没有后顾之忧。在他的周围,数千名大同骑兵也挥动着手中的兵器和蒙古骑兵们杀成了一团,兵器的撞击声、战马的悲鸣和骑士的怒吼交织成了一片,每时每刻都有人从马上跌落下来,人命在这时变得仿佛不值一文。
双方打了两刻钟,凭借着激昂的士气,以及地形,王朴所部竟然将面前的蒙古骑兵打得节节后退,看得后面的明军是士气大振,有几名低级军官甚至向卢象升要求趁胜出击,一举击溃清兵大军。
只是他们的要求却被卢象升拒绝了,卢象升和周围的总兵参将们看得很明白,目前和大同军血战的只是蒙八旗的骑兵,这些这些人只能算是炮灰部队,是用来查探明军虚实和消耗明军实力的,人家真正的主力还在后面呢,你要是这么急吼吼的冲上去和人家的跑回部队死拼那不正中了他们的诡计吗?
而此时,阿济格和阿巴泰、扬古利等人看着前方的战况,虽然前方恩格图和布颜代两人有些出于下风,但他们并不担心。毕竟恩格图和布颜代的兵力要比对方多好几倍,加上地形对他们不利,因此才暂时处于下风的,只要耗到对方体力不支,那支数千人的骑兵迟早得崩溃。
事情确实如阿济格等人所料,在激战了三刻钟后,王朴率领的大同军体力慢慢的不支起来,尽管他们对蒙古骑兵造成了重大的杀伤,但自身的伤亡也不小,而且蒙古骑兵的人数远多于他,可以边打边进行轮换,王朴察觉到了这个情况后他便开始指挥着部队慢慢的边打便撤,朝着后方撤了下来。
当王朴往后撤时,便看到了在后面站得整整齐齐的应州军,他不禁大喜,大声喝道:“兄弟们,应州军的兄弟来接应咱们,大伙赶紧往大阵两边撤退!千万别朝方阵中央闯!”
不得不说,王朴的指挥应变能力还是可以的,大明军规规定,擅闯大阵着斩立决!这个军规为的就是怕败军闯到自家的大阵里,将自家大阵也给冲乱。(未完待续。。)
第二百六十六章恩格图也有小脾气
古时打仗凭借的就是一口士气,打的就是体力,一旦参战的士兵体力和士气出现问题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虽然大同军在王朴的鼓动下爆发出了很大的勇气,在刚才的战斗中也打得有声有色,但是王朴指挥的大同军也有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太过依赖自己的私军(即家丁),作为主力核心的家丁队伍伤亡过大时,部队的士气也就不可避免的会受到影响。
王朴有种虽有三千骑兵,有家丁五百多人,这一仗下来他的家丁队伍就伤亡了近两百,这样一来对部队的战斗力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当王朴撤退的命令一下达,剩余的大同骑兵们纷纷拼命朝后方夺路而逃。
恩格图和布颜代看到明军溃败,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挥舞着手中的长刀,高声大呼着,指挥着麾下的大军朝大同军溃退的方向追去。
看到这样的情形,正在观战的阿济格笑了,以他对明军的了解,他可以肯定,面前的这支明军一旦溃败就很难再组织起像样的反击,恩格图和布颜代两人一旦是绝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的,要知道刚才他们可是损失不少人马,他把这个肠子找回来他们是不会甘心的。
他转过头对旁边的扬古利和阿巴泰淡淡的说道:“让你们的人马做好准备,只要待会恩格图和布颜代撕开明军的大阵,你们立刻就杀上去,争取一举将这支明军歼灭!只要能将这支明军全歼,在这附近方圆六七百里,就是咱们的天下了!”
“嗻!”
旁边的人也兴奋的喊了起来,向来悍勇的阿巴泰脸上更是出现了跃跃欲试的神情。只有老蒋扬古利尚有些疑虑,他指着远处的那数千名步卒说道:“王爷,前面尚有一支明军尚未动弹。咱们这么做是不是不太合适?”
“怕什么?”阿巴泰大笑了起来,“驱使败军冲击他们自己的大阵不就可以了吗?恩格图和布颜代若是还不知道利用这点,他们也白吃这么多年的饭了!”
“嗯!”阿济格也点点头,“恩格图和布颜代也是老将了,若是连这点小事也做不到他们也太没用了。”
果然不出阿济格所料,恩格图和布颜代两人也算是经验丰富的老人了,这些事情不用人教他们也会下令驱赶明军的败军冲向应州军的大阵。但今天他们却有些失算了,要说王朴此人作战未必有多拼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