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朝生涯-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爷……咱们说怎么办?”周围的清兵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分得拨什库。
作为在场的最高指挥官的这名分得拨什库心中却是暗暗叫苦,从理智上来说现在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立即到最近的有驻军地方去报信,然后再调动大军对那些明军进行围捕。但从感情上来说这条个方法却是行不通的,他很清楚。只要他敢说出不去为被屠了村子的满人旗丁报仇的话人心就会立马散了,他这个官也就当到头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深吸了口气,派出了一名骑兵给附近的驻军报信,他随即就带着剩余的十多人朝着循着足迹追了过去。
而在距离这些发狂的清兵十多里的地方。三十多名明军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在他们的身前是一大群的牛羊以及马匹,不少马匹的身上还帮着包裹。更有不少马匹的背上还绑着不少女人。
白开骑着一批棕色的战马,看着周围那群牛羊牲畜和马背上的包裹心里感到一阵满足,只是当他看到马背上的那些那些女人后心中却是一阵忐忑,这趟出来的收获明显超出了他的心里预期。只是屠掉了一个村子而已就收获了这么多牛羊,尤其是他还缴获了不少的金银细软,对于缴获这些金银细软他是一点心里负担都没有的,因为不少金银首饰上有着很明显的大明标记,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东西都是那些满人从中原抢来的,他们现在只是把这些拿回去而已,只是这些娘们却让她挠起了头。
一名明军凑了上来对白开笑道:“头……这下咱们八队可是发达了,回去之后每个弟兄至少能分到上百两银子呢?”
看着一旁笑得合不拢嘴的同伴,白开没好气的骂道:“你看看你们这些人的德行,要我说咱们把这些牲口和财物带回去就得了,偏偏你还要把这些娘们带上,拖累了速度不说带回去还有一大堆麻烦。”
“头你这话就虚伪了吧。”同伴鄙夷的看了眼自己的顶头上司,“若是兄弟没记错的话您今年也二十有二了,可至今还是光棍一条,这些娘们带回去后您从里头挑一个做暖脚丫鬟也不错啊,至不济也可以给家里干活啊。别队的兄弟们谁不是这样干啊!”
“什么?还有这事?”白开大惊。
如今的白开隶属于锦州城一带的守备部队,经过了几年战火的磨砺,他也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变成了一名优秀的夜不收。原本按照他这几年的战绩他是有机会跟上头的长官申请调回山西的,可已经习惯了戎马生涯的他却选择留在了边关。自从收复了锦州岳阳全面接管了辽东边防后,大明与满清的攻守态势便颠倒了过来,如今的大明边军开始气势汹汹的不断主动出击,虽然镇守锦州的守将岳顺宝在岳阳的严令下不能主动对满清发起大规模进攻,但派出小规模的部队对隶属满清的地盘进行骚扰却是常有的事。
满清对此也是颇为无奈,要是换在几年前明军敢这么做的话早就被他们打得狗脑子都出来了,可换了岳阳和他的宣大军后这些清军便不得不忍气吞声起来。无他……形式不如人啊!
对于缴获原本宣大军的规矩是个人得三成。剩下的七成归公。可对于明军主动出去打草谷的行为岳阳却做了新的规定,对于出去打草谷的明军回来的缴获个人可以拿七成三成交公,在利益的刺激和驱使下明军打草谷的人数和次数也在迅速增加,突入满清的地界也越来越深入,最远的一次甚至来到了距离盛京不足百十里的地方。
这些明军进入满人的地盘后犹如蝗虫般烧杀掠夺什么都抢,无论是钱梁还是财物甚至是人也抢,其行为堪比当初当年清军入关的情形,对这样的情形岳阳虽然也有耳闻,但他对此的态度是默许的,战争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毁灭敌人的一种行为。任何仁慈都是不可取的。
“啊……”
突然前面传来一声尖叫,白开扭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女人从马背上掉了下来结结实实的摔在地上发出了一声尖叫。
跟在后面的一名夜不收气势汹汹的策马上前就要教训那名女子一顿,看到这里白开眉头一皱走上前去喊住了这名夜不收,下了马将这个女人提了起来,不料这名女人却很是凶悍回过头来对着白开破口骂了一句“明狗,不要碰我!”
“混账!”刚才被白开拦住的夜不收一听立刻就火大起来,提起鞭子做出了要鞭打她的架势,孰料这名女子却毫不畏惧昂起了头:“来啊。你打啊!有本事你就杀了我!”
“诶呀!”
白开不禁气乐了,有些奇怪的问道:“没想到你这蛮夷女人竟然还会说汉语,实在难得啊。”
女人轻哼了一声:“我们村子里汉人的奴才多了去了,会说汉话有什么奇怪的!”
白开眉头一皱。这个女人年纪不大嘴巴却甚是歹毒,有心想教训她一顿但自己生平却没有打女人的习惯,是以只是哼了一声伸手将这名女子提了起来重新放到了马背上,看到这个女人还想挣扎他便威胁道:“你若是再从马上掉下来我就让你尝尝践踏之刑!”
践踏是一种游牧民族用来惩罚犯人一种刑法。这种刑法就是将一个人装进麻袋,然后用数十匹甚至上百匹马踩过去,直到被踩的人变成肉泥。由于这种刑法太过残忍也太过痛苦,是以只有对那种罪大恶极的人才会使用这种刑法,这名女人听到后浑身立刻就哆嗦了一下再也不敢乱动了。
看到这名女人终于老实下来,白开这才重新上马继续前进。那名夜不收却凑了上来笑嘻嘻的说道:“头……你可真是好眼力,这么快就看上那娘们了。”
“你小子废话也太多了吧。”白开有些哭笑不得,瞪了一眼这个想象力太过丰富的家伙,不过话说回来刚才那个满洲女子长得很真不赖,不管是胸脯和屁股都很大一看就是好生养的。
“咳咳咳……”想歪了,白开左顾右盼了一下,看到没人注意到自己,用余光瞄了眼那个绑着手伏在马背上的女人。
“疙瘩疙瘩……”
马蹄声响起,一名夜不收策马从后面追了上来,一边跑一边大喊道:“头……后头有鞑子追上来了。”
“什么……有多少人?”
这句话立刻就把正用余光偷瞄女人的白开给惊醒了,整个人立刻就坐直了身子。
夜不收回答:“人倒是不多,只有十多个,可卑职却担心后头还有鞑子的大队人马啊。”
“嗯……”白开看着前面缴获的数百匹牲畜和十多名抢来的女人有些郁闷的点了点头,若只是十多名清兵的话那点人还不够他们塞牙缝的,可就怕他们后头还有大队人马,若是被拖住等到清兵的大队人马感到,为了逃命这些好不容易弄到手牲畜和人口就得扔掉了,那岂不是等于这趟草谷白打了吗?这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可不怎么好受。
不过想现在不是向这些的时候,白开对一名什长道:“你带着二十名弟兄埋伏在周围,待到那些鞑子感到就用火铳结果了他们。记住,若是后头还有鞑子的大队人马跟着就赶紧发信号,我们看到信号后就会把东西丢掉逃走,你们也不能硬拼,随后就要跟上,明白了吗?”
“是……卑职明白!”什长点点头,带着二十名夜不收就下了马在周围埋伏了下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七章范文程到来
十多名被怒火冲昏了头脑的清兵拼命策马顺着明军的足迹追了上来,一路上他们丝毫不怜恤马力,只用了不到两个时辰的就狂奔数十里,终于在酉时时分追上了正带着战利品往锦州方向撤退的夜不收。
在平坦宽阔的平原上,数百只牲畜和数十匹战马是一个很大的目标,远在几里地之外就能看到,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全村老少全被灭了门的内勒贺一马当先跑在最前面,他的身后则是跟着十多名镶白旗的同伴,此时的他已经被仇恨冲昏了头脑,自然没有注意到周围的环境。在这些清兵里脑子唯一还比较情形的就属那名分得拨什库了,可他看了看前面那十多二十名明军,又看看那一大群的牛羊,感觉还是能凭借胯下的快马和强弓把这些明军留下来的,最后他并没有做出任何劝阻的动作。
“砰……”
一声沉闷的枪声响了起来,一名跟在内勒贺后面的清兵从马上掉了下来一头栽倒在地上。
“不好,有埋伏!”
和宣大军打了这么多交道,死在宣大军火铳下的清兵也是数不胜数,如今的清兵对于宣大军的火铳已经产生了很大的畏惧感,一听到火铳声响起所有人的心中立刻狂跳起来,不少人纷纷开始俯下身子准备躲避铅弹,可是这时已经迟了。
接二连三的枪声在周围纷纷响起,这些正在策马狂奔的清兵一个个如同断了线的风筝一般不住掉落,虽然也有不少自诩骑术了得的清兵玩起了马里藏蹬的把戏,整个人都藏到了马肚子下面,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些卑鄙的明国人埋伏也就算了,他们竟然还对战马开了火。一声声枪响伴随着一朵朵飞溅的血花,一匹匹的战马发出了悲鸣后无奈的翻到在了大地上。
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原本密集的枪声便停了下来。十多名追击的清兵也全部倒在了血泊里。
“走……过去看看!”
重新装好了铅弹的夜不收们慢慢的朝那些横七竖八躺在地上的清军走去,每个人手中的火铳都上了刺刀,闪着寒光的枪口对着躺在地上的清兵。
突然有个声音响起:“林老大,这里有个鞑子还活着,咋办?”
“你傻啊,这种事也来问我,你要是想把他俘虏你就带回去,要是不想就直接给他一个痛快,别他娘的浪费老子的时候。”
“哦……”那个声音显得很是委屈,很快一声低沉的惨叫便响了起来。
两刻钟后。打扫战场完毕的二十多名夜不收重新回到了撤退的队伍里,只不过这次队伍又多了六七匹战马和一堆的兵器铠甲。对于清军的兵器铠甲按理说宣大军是不稀罕,可他们不稀罕但有的是人稀罕,拿回去后还是能卖一笔钱的,毕竟没有谁会和银子过不去,是以一般明军都会把这些东西给收好等到回去后折价卖给军需辎重营。
十多名清兵的死亡对于白开等数十名夜不收来说只是一件小到估计他们能很快就忘掉的小事,但对于那些被掳走的满洲女子的冲击却是巨大的。看着这些往日在她们眼中骁勇善战的战士在一阵阵火铳声中连明军的面都没够着就全被打死,一些还抱着获救希望的女子原本期翼的眼神也黯淡了下来。
消灭了这些清军后,白开一行人并没有多做停留。很快就带着战利品离开了这里,等到几个时辰后清军大队人马来到这里时,看到的只有十多具被剥去了衣甲的清军和战马的尸体。
这样的事情不断在满清统治地区发生了,明军这种极具侵略性的打草谷行为引起了清军的极大愤怒和恐慌。为了对明军还以颜色,满清也组织了多次的反击行为双方都有损伤,不少明国在关外的定居点也遭到了清军的袭击。但让清军没想到的是清军的袭击定居点的行动一开始就遭到了挫折,因为清军惊讶的发现这些定居点里的居民们竟然全部装备了火铳。
是的。大伙没有听错就是火铳。从去年年底开始,岳阳就给辽东的居民开始发放火铳,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定居点里汉人百姓的自保能力。当然了,这些火铳并不是宣大军装备的那种远射程大威力的米尼式火铳,而是射程只有一百步左右的前装滑膛火铳,可即便是这种滑膛火铳也给满清的清兵带来了极大的伤亡。一个定居点少则一两百人多则五六百人,至少有一半左右的百姓装备了火铳,清军来的人少了根本就啃不动,来多了这些百姓就会点燃求援的狼烟,在辽东这种平原地带一旦点燃狼烟周围数十里的地方都会看得清清楚楚,用不了几个时辰附近的驻军就会赶来救援,这也使得清军很快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地步,人来少了攻不破这些定居点,人来多了又怕被闻讯而来的明军一锅端,是以陷入了极大的被动当中……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五月份,时隔两个多月,威海卫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原本的小码头变成了一个大的工地,码头上几乎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无数的工人抬着石块、木料和水泥不断经过,从高出往下看一个环形的码头正在逐渐成型。
岳阳正背着手走在码头上身后则跟着方以智和冒襄两人,看着码头逐渐成型岳阳心中甚喜,他转头对身边二人说道:“密之、辟疆这个码头能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完达到这种进度你们二人功不可没,看来这两年你们长进了不少啊。”
方以智和冒襄齐齐谦虚道:“侯爷过奖,卑职等能有此微末成就全赖侯爷栽培。”
听到这里岳阳微微一笑却是不语,在另一个时空里冒襄和方以智两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但在这个时空里他们投入到岳阳麾下后岳阳并没有让这两人继续舞文弄墨,而是将他们扔到了地方基层进行了锻炼,先是在应州府五里寨的农场工作,而后又到军工作坊学习,经过近两年的锻炼,他们无论是阅历见识还是能力都成长了许多。至少再也不是以往那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原本文弱的身子变得强健白皙的面容也变得了健康的小麦色,更重要的是他们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只知道埋头读死书的书呆子,实践和知识相结合后换发出来的能量是极其惊人的,现在的两人已经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人才,在岳阳看来这两人现在要是下放到地方上去充任一个知县甚至知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三人在码头上转了一圈后岳阳对两人问道:“这个码头能在什么时候竣工?”
方以智答道:“回侯爷的话,若是按照这个速度建设下去的话明年年初就能竣工了,只是现在水泥有些跟不上了,必须要让山西那边加大供货数量。”
“水泥不够用了?”岳阳眉头微微一皱,经过这些年的时间。水泥这种强度高、抗冻性好、干缩小以及能随意塑形的建筑新贵很快就在大明风靡起来。而且水泥这种东西制造技术并不复杂,无非是用黄土、石膏、一些含铁粉的矿物质搅拌后烧制而成,随便拉几个师傅过去召集百把人就能成立一个水泥厂,只是在这个大部分靠人力的时代产量不高罢了。但是水泥这个新生事物在山西等北方数省虽然已经开始流行,但在山东来说却还是新鲜事物,这些日子码头建设所需的水泥名义上是从山西运来,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岳阳从现代时空弄来,否则就凭如今这年头的的道路状况光是运费就够呛。
“看来要在这里建一个水泥厂了。”岳阳心里沉思了一会,正想把这个想法跟两人说一说。但冒襄紧接着又说道:“大人,咱们的木材也不多了,还得加紧采购木材。”
“什么,木材也不够了?”
听到这里岳阳的就感到一阵心烦。这段时间岳阳在威海卫一带一共建了十二个船坞,并聘请了大量的造船工匠让他们对自己弄来的舰船进行仿制,只是虽然岳阳已经弄来了详细的建造图纸和模型,但毕竟是刚开始建造速度还是快不起来。而于此相应的则是木材的大量消耗,以至于造船的木料有些跟不上了。
“唉……”岳阳长长的叹了口气,一时间沉默了下来。而跟在他身后的方以智和冒襄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惭愧之色。毕竟身为下属却不能为上官分忧,他们心里也不好受。
到了这里岳阳也没有心情继续视察了,他马上吩咐道:“密之,你马上以我的名义写一封信,让五里寨抽调出几十名水泥厂的师傅到这来选好地方新建至少三个水泥厂,一定要在三个月之内投产码头的建设绝不能停,明白吗?”
“是,卑职明白!”方以智立刻答应了下来,反正这年头的水泥厂也没啥技术含量,两三个月完全可以完成。
“至于那些造船用的木头嘛……”
说到这里岳阳沉吟了起来,这年头的造船用的木料大都来援于南洋和朝鲜、辽东等地,现在南洋还是郑芝龙的地盘,在舰队没有建成并形成战斗力的情况下自己还不宜跟他起冲突,那剩下的就是辽东和朝鲜了,只是如今的朝鲜是满清的地盘,唯一剩下的地方就是辽东了。带着满脑子的思绪岳阳慢慢的回到了自己的住所……
就在岳阳为建设山东忙得脚不沾地的时候,威海卫也来了一行人。这一行人乍看起来就象一队商人,但若是有经验的人则会发现除了聊聊几个人之外,剩下的数十人全都是精壮的汉子,他们的手掌全都磨出了厚厚的老茧眼神也要比平常人犀利,很显然这些人绝不是一些只会唬人的样子货。
“大人,我们要不要先找个地方落脚。”一名汉子走到为首的一名中年人耳边轻声问道。
“先不急,我们先到码头上看看!”
为首的中年人脸色消瘦,身上穿着一件灰色的长衫,头上挽了一个道鬓,发鬓中间插着一根玉簪,脸上总是露出和蔼的笑容,若不是眼中不时透着一股精明的目光那就完全象一个普通的商贾了,这些人就是刚赶到威海卫的范文程一行人了。
范文程接到了多尔衮的命令后就带着随从朝着大明赶来。他先是赶到了济南却扑了个空,后来才打听到岳阳已经到了威海卫视察海港情况,一行人又风尘仆仆的赶到了威海卫。
当范文程一行人赶往海边的码头时,并没有发现在距离他们不过半里地的地方有另一行人正和他们擦肩而过,这些人里就有他要寻找的正主。
看着码头上络绎不绝的工人,头一次来这里的范文程很是好奇,他拦住了一名匆匆路过的年轻人好奇的问道:“这位小哥,劳烦你问个事。”
这名年轻人看了看范文程,又看了看站在他周围的同伴点点头:“你问的,不过要快点。俺还有事要做呢。”
范文程道:“这位小哥,这码头汇聚了如此多的人,不知道何事如此匆忙?”
年轻人打量了一下范文程好奇的说道:“这位客人,你们是第一次到山东来的吧?”
“正是!”范文程和蔼的笑了,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锭碎银递给了他并笑道:“我们都是刚从北方来的客商,到山东看看有什么买卖是能做的,只是以往听闻威海卫素清冷,怎的如今看来却是与传言不符啊?”
年轻人掂了掂手里那锭碎银满意的笑了,同时有些得意的说道:“这位客官你说的那是去年的老黄历啦。俺们威海卫以往确实冷清,毕竟自打嘉靖年间闹了倭寇之后朝廷又开始禁海,这里大部军户都开始逃亡这里自然变得冷清起来。可去年岳侯爷入主山东后大力征收商税,推行新政并重开海禁。咱们这里才慢慢有了人气。不过要说真正兴旺啊,还得是岳侯爷要在这里兴建码头才开始的,你看到没有这里那么多人全都是在这里干活的,每天一百文钱一天一结从不拖欠。附近府县的人都来了!”
“这么大的地方全都是码头?”看着犹如一条长龙般的码头雏形,饶是范文程自诩见多识广也不禁下了一跳。
“那是!”年轻人一脸的自豪,“要说岳侯爷那老天爷派来造福俺们山东百姓的。原本咱们威海卫的百姓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苦,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每到灾荒之年就要有不少人要逃荒要饭直到来年才能回来,可如今岳侯爷来了那日子可就好过多了。不但下令官府出资修缮水渠挖水井,还给咱们发种子农具。到了如今农闲的时候还赏咱们口饭吃,你看看,即便是娘们每天都有五十文的工钱,男人通通一百文,这样的好事以前俺就是做梦也不敢想啊。象岳侯爷既能打鞑子又能治国的能人五百年也难得出一个啊,你说岳侯爷是不是老天爷派来的救苦救难的神仙?”
“哼!”
听到这里,站在范文程身后的一名一脸横肉的随从冷哼了一声,正想说什么却陪一旁的同伴给赶紧拉住了。反观范文程却是面不改色,依旧和蔼的笑道:“是啊……岳侯爷确实是大明的一名能臣,这点老夫也是即为佩服的。”
“是吧,你也是这样认为的吧。”年轻人得意洋洋的指着周围熙熙攘攘的人群说道:“您看着吧,等到这码头建好,咱们这里至少能同时停泊数百艘大船。好家伙……到了那时候咱们就再也不愁没有活干了。”
对于小伙子的话范文程笑只是而不语,又指着远处又军士把手的地方问道:“小伙子,那边一群人又是干什么的?”
年轻人一看随口道:“哦……那里啊全都是船坞,用来造船用的,咱们岳侯爷要重建威海卫水师呢。”
“重建水师?”范文程一听这话,原本一直挂着和蔼笑容的脸庞微微变了颜色。
“是啊……这有什么不对么?重开海禁嘛自然也要重建水师的,否则若是碰到海盗怎么办?”仿佛察觉到面前这位商贾的不对劲,年轻人不禁好奇起来。
“哦……没什么,老夫只是没想到岳侯爷的步子迈得如此之大。”察觉到年轻人的好奇,范文程的脸上又重新挤出了笑容,只是这个笑容却分外的勉强。
“好了,这位小哥麻烦你了,我们还要四处看看,你请自便吧。”
将这位年轻人打法走后,范文程又走了几步脸色开始变得难看起来。这时,一名随从模样的人凑上前来低声对他说道:“范大人,这个岳阳太危险了,依我看我们不如找个机会把他给结果了吧,只要他一死区区明国就是咱们大清的囊中之物了!”
“蠢货!”范文程眼睛一瞪:“岳阳若是如此好杀他也轮不到咱们来杀了,你可别忘了咱们来此的目的,若是耽误了皇上的大事你就是死十次也不足为惜!”(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八章吃瘪
岳阳回到了在威海卫的临时住所,这是一栋三开四进的院子,地方不是很大但却是这里所能找到的最大的房子了,目前只住着岳阳和一干亲兵以护卫他的安全。
回到了住所后,岳阳开始冥思苦想起来,这造船的木头还真是大难题,经过这么多年的砍伐目前大明内地已经很难找到能造船的大批树林了,即便有也全都在那些深山老林里,路途遥远不说而且即便是砍了也很难运出来。
“要不到现代时空……绝对不行!”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岳阳自己否决了,造船用的树木至少也得是几十年树龄的大树,现代时空的环境原本就够差了,自己要是再跑去砍树那不是造孽嘛。
“树木是不能砍的,还是过两天等玉佩修复一些后再跑一趟现代搬水泥吧。没想到哥一堂堂的侯爷竟然沦落成了水泥搬运工,真是越混越回去了。唉……水泥好说,可大树难找啊!”想到这里岳阳就不禁有些感叹。
正当岳阳正在为造船所需的大树而犯愁的时候,门外传来了陈大志的声音:“侯爷,外头有一商贾求见。”
“商贾?还求见?”岳阳走到门口好奇的看了眼陈大志,这家伙现在怎么这么不靠谱了,现在哥现在是谁相见就能见的吗?
看到岳阳略带责怪的目光,陈大志赶紧解释道:“侯爷,非是卑职鲁莽,而是这名商贾向卑职出示了这个东西。卑职不敢擅专,是以特地向您禀报。”说完,陈大志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递给了岳阳。
岳阳一看。原来是一块腰牌,腰牌上还分别用满文和汉文刻着一行字。当然了,对于满文岳阳是一个字都不认识的,但对于汉文岳阳却是看懂了,上面刻着的是“大清内秘书院大学士”九个字。
“来人是满清的人!”岳阳一看却是微微吃了一惊,立刻追问道:“他们有多少人?”
“只有十多人!”陈大志赶紧回答。
“十多人就敢跑到我这来见我,他们的胆子还挺大的啊!”看到这代表着敌人的腰牌岳阳并没有感到愤怒。反倒是好奇起来,自己可是满清的死敌啊,这到底哪位胆大包天的。敢跑来自己的地盘上见自己。
看着岳阳沉思的脸色,陈大志小心的问道:“侯爷,要不要卑职将人带进来?”
岳阳点点头:“嗯,把为首的那个带进来吧。不过安全方面要注意。还有周围要多安排些人明白吗?”对于安全方面我们的岳阳同志认为无论如何重视都是不为过的。毕竟保尔柯察金同志也说过。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是!”
陈大志退下了好一会,外面才响起一阵轻微的脚步声,随即一名身材中等带着和蔼笑容的中年人便走了进来。只见来人走到了岳阳跟前深深的鞠了一躬朗声道:“大清内秘书院大学士、二等甲喇章京范文程见过忠勇侯,愿忠勇侯福泰安康!”
“什么……范文程?”正在打量来人的岳阳一听对方的名字却是吃了一惊,“你就是范文程?”
“怎么……侯爷认识范某?”看到岳阳吃惊的样子范文程也是微微一惊,虽然范文程在后世可以说大名鼎鼎,几乎和秦桧之流一样有名。但在这个时候却名声不显,在大明境内几乎就没什么人认识他。现在看到岳阳竟然为自己报出的名字而惊讶他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大名鼎鼎的范大学时本侯自然是认识的!”岳阳有些感慨的说了一句,没想到这位后世有名的大汉奸并不是传说中的尖嘴猴腮也没长了一双三角眼,反倒如同一名普通看似憨厚的普通邻家大叔似地,果然是应了那句人不可貌相啊。不过这也正常,没人规定坏人就长得难看,就比如后来公认的大汉奸汪精卫就是有名的民*国四大帅哥之一。
听到岳阳如此说,范文程心中却是更警惕了,他作为一个汉人却为满人卖命,平日里自然是小心翼翼生怕会惹来别人的注意,现在一听岳阳作为一个位高权重的大人物却对自己这么了解,自然认为大明王朝已经盯上了自己,他如何不心惊呢。
看到范文程一脸阴晴不定的神情岳阳失笑了一声,一指旁边的椅子:“范先生,坐吧!”
“谢侯爷!”范文程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后这才坐了下来。
看着坐在一旁的范文程岳阳淡淡的笑道:“范先生,不知你此番前来找本侯有何贵干呢?”
范文程深吸了口气对岳阳拱手道:“岳侯爷,范某此番前来是奉了我大清皇帝之命前来……”
“等等……”
范文程的话才说了一半就被岳阳给打断了,只见他嘴角喊着一丝淡淡的冷笑对他说道:“范先生,你所说的那个大清皇帝是多尔衮吧,我想问你一句,什么时候九五之尊这么不值钱,随便一个犄角旮旯来冒出来的蛮夷也能自称为帝了?”
“我……”
范文程只觉得一口闷气堵在胸口差点就吐不出来,深吸了两口气后范文程这才强忍着怒气道:“岳侯爷,请您自重,我大清太祖早已在天命元年便建立了大金,而后我显功文皇帝又该大金为大清如今我大清国之事已成事实,您即便是想否认也是无用。”
“呵呵……大清国吗?”
岳阳轻蔑的一笑,“本侯若是没记错的话,努尔哈赤是本朝名将李成梁的干儿子,同时也是受过我大明册封的龙虎将军,后来觉得自个翅膀硬了,待到李将军病逝后趁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