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寂寞剑客)-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哥放心,方位没错。”项政摆了摆手,说道“而且,我们也不回薛郡,我们得绕回去在半道上伏击联军。”

    “啥?伏击联军?”藏衍一下没反应过来。

    “对,伏击联军。”项政轻轻颔首“我师傅说,这叫回马枪。”

    “回马枪?”藏衍看看身后匆匆跟进的楚军、燕军还有北貂骑兵,蹙眉说道“可是从临淄南下的联军足有七八万众,咱们就这不到一万人,伏击得了么?”

    “联军也没那么多。”项政摆了摆手,说道“周亚夫不可能带上全部军队进入琅邪,不出意外的话,他最多带上三万人马。”顿了顿,项政又道“而且,昨天晚上的瞒天过海非常成功,周亚夫只道咱们还留在莒县,根本想不到咱们会绕回去伏击他。”

    “嗯,倒也是。”藏衍毕竟也读过几本兵书,当下点头道“兵法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周亚夫断然想不到咱们会在半道上伏击他们,这事说不定真能成。”

    项政笑笑,又道;“而且联军为了麻痹咱们,行军速度控制得极慢,所以,咱们在抵达虎跳峡谷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预做布置。”虎跳峡谷是即墨前往莒县的必经之路,两山夹一谷,地势极其险要,也是项政选定的伏击地点。

正文 第543章 只打赵军

    “好大两座雄山,中间这幽深的峡谷便是虎跳峡谷?”周亚夫勒马驻足,仰望着前方巍峨的山岚,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白言年轻时曾经来过这里,当下说道:“这才只是山口,地势还宽,再往前走几里,等真正进入峡谷时,将军才会真正领略到虎跳峡谷的险要。”

    “是么?难道还能比函谷更险峻?”周亚夫将信将疑,催马前行。

    白言、韩驹对视一眼,也打马追了上去,在两人身边,则是浩浩荡荡的联军,整整六万联军分成了前后三个部份,三万赵军走在最前面,中间是两万韩军,一万汉军却走在最队列的最后面,驰道虽然很宽,但整个行军队列却仍然拉出了十几里长。

    ##########

    虎跳峡谷右侧的断崖上,藏衍正眯起眼睛遥望着前方一座孤峰。

    倏忽之间,原本耸立在那座孤峰上的一根巨木已经倾倒了下来,藏衍顿时精神一振,回头对正倚着石崖闭目养神的项政说道:“老弟,联军来了!”

    项政缓缓睁开双眸,懒洋洋地道:“藏兄,联军刚进谷,还远着呢。”

    又过了大约半刻钟,前方峡谷中便传来了隐隐约约的马蹄声以及脚步声,藏衍从断崖上探出脑袋往下一看,只见一队队的甲兵已经排成十几列纵队,大摇大摆地开进了峡谷,那一面面迎风招展的军旗都以蓝色为底,显然是赵军。

    “走在最前面的是赵军。”藏衍恨声道。“好个狡猾的周亚夫。”

    藏衍正要下令伏兵不可轻动时,扬起的右手却忽然被项政轻轻摁住了。

    藏衍回头不解地嗯了一声,项政那双慵懒的眸子里却已经露出了冷冽之色,回头吩咐传令兵道:“传令下去,全军准备!”

    “咦?”藏衍惊咦了一声,问道,“老弟。虎跳峡谷虽然很深,却也不足以将联军整个包裹进来,最合理的战术应该是放过联军的前锋。等其中军进谷时再发动攻击,这样就能将联军斩成前后三截,令其首尾难以兼顾……”

    “不。没有最合理,只有更合适。”项政摇了摇头,沉声道,“相比歼灭其中军,全歼其前军对我们来说更加合适。”

    “为何?”藏衍大惑不解。

    “因为其前锋是赵军。”项政沉声道,“这次我们只打赵军!”

    藏衍哑然,他还是不太明白项政的用意,不过却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峡谷之中,列队而进的赵军根本就没想到两侧断崖上埋有伏兵,仍在大摇大摆行军。过了约半个时辰,三万赵军便已经全部进入了虎跳峡谷。

    项政便缓缓擎出横刀,又扬刀淡淡地道:“开始攻击。”

    ##########

    周亚夫、白言、韩驹已经并骑站在虎跳峡谷的入口处。

    望着前方葫芦形的山谷以及两侧壁立的绝崖,周亚夫由衷地道:“单就地势而言,这虎跳峡谷果然比函谷还要险峻些。不过就地理位置而言就远远不及函谷了。”这倒也是,函谷紧扼关中通往关东的唯一通道,其战略地位又岂是这虎跳峡谷所能比拟?

    韩驹忽扬起马鞭指着山谷,笑对白言道:“白兄,若楚军在谷中埋下一支伏兵,然后再以火攻。你进谷的这三万大军恐怕就要全部化为灰烬了。”

    此时已是盛夏时节,琅邪郡这一带又刚刚经历了连日曝晒,正是草木干枯之时,虎跳峡谷之中尤其是草木茂盛,的确是极易遭受火攻。

    白言闻言顿时一惊,有些心惊肉跳地说道:“韩兄莫要开玩笑。”

    周亚夫笑笑,说道:“呵呵,白将军大可不必有些担心,本将军刚刚得到郦疥将军的飞报,项政、藏衍的联军始终龟缩在莒县未曾外出,高朗的大军也一直驻扎在鲁县,这里是绝不可能了出现合纵同盟的伏兵的。”

    “呜呜呜……”话音还没落地,峡谷两侧便骤然响起了嘹亮的号角声。

    “这是……哪来的号角声?”韩驹闻听骤然吃了一惊,白言更是心头狂跳,不会吧,不会这么惨吧,说伏兵,真就冒出了伏兵?

    周亚夫也是满脸的难以置信,这不可能,这里怎么可能真有伏兵?!

    周亚夫三人的惊疑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号角声甫起,一队队的楚军、燕军甲兵从峡谷两侧的断崖上显出了狰狞的身影,遂即一颗颗巨大的以枯木为支撑,中间塞以干草做成的草球便从谷口两侧陡峭的山梁上推了下来。

    几枝火箭落在了这些巨大的草球上,遂即这几十颗草球便腾地燃烧起来,在重力的作用下,巨大的草球隆隆滚下,速度越来越快,火势也越来越大,行将滚落到谷中驰道上时,已经变成了几十颗巨大的火球,声势骇人。

    其中一颗火球更是直奔周亚夫三人而来,白言、韩驹赶紧打马闪避,周亚夫却直直地望着呼啸而下的火球,一下竟然没能反应过来。

    “将军小心!”一名汉军小校奋力扭过马缰,又手起一鞭抽在周亚夫的马股上,周亚夫的坐骑吃疼,顿时悲嘶一声突出了谷口,那小校再想策马跟着突出谷口时,却已经晚了,只听轰的一声,那颗火球便已经撞到谷底,又轰然炸了开来。

    漫天四射的火星顿时间便充塞了整个谷口,包括那个汉军小校在内,附近的几十个汉军顿时间便被熊熊大火彻底吞噬,再下一个霎那,更多的火球已经隆隆而下,纷纷在谷口的驰道上绽裂开来,顿时间,火势滔天。

    周亚夫被坐骑带着冲出去几十步才终于重新勒住马缰,再回头看时。只见虎跳峡谷的整个谷口已经完全被楚军、燕军推下的上百颗草球彻底阻断,滔天大火中,隐隐还可以看到一个个身影正在奔走哀嚎,那是垂死的汉军在挣扎。

    韩驹心有余悸,刚才真是好险,险些就丧命在这荒山野岭了。

    白言也是心有余悸,遂即又仰天哀嚎起来。他的军队,三万赵军怕是完了!

    周亚夫脸色有些青,眼神却有些冷。他忽然间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当下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从马背上一头倒栽而下。

    ##########

    洛阳。楚王宫。

    虎跳峡大捷的消息已经由乌木崖飞鸽传书传回洛阳。

    项庄召来毕书和百里贤,又不无兴奋地对两人说道:“学剑,子良,寡人现在终于知道你们当初为何要极力推荐由太子领兵前往伐齐了。”说罢,项庄又不无感慨地道,“寡人得承认,对于太子,寡人还真是看走眼了,看走眼了。”

    毕书笑笑,说道:“大王这叫爱子心切。所以反不如臣等看得清楚。”

    项庄颔首,又道:“太子能有这般能力,寡人也就可以放心将楚国交给他了。”

    君臣三人正说间,世子项治却忽然大步直闯了进来,先气鼓鼓地向着项庄一揖。然后说道:“父王,你待儿臣不公。”

    毕书、百里贤神情尴尬,不知道该不该起身回避。

    项庄却全无避嫌的意思,笑着问项治道:“治儿,父王哪里待你不公了?”

    项治嘟嚷着说道:“父王让大哥领兵伐齐,现在大哥在齐地连战连捷。不仅大败汉赵韩军,眼看着连胶东郡都要到手了,这是何等大功?可父王却不让孩儿领兵,甚至连一个小小的校尉也不让孩儿当,岂非不公?”

    项政领兵伐齐前,项治还真提出过要求,要求充任校尉领一营兵随军出征,不过却被项庄拒绝了,项庄也是担心项治桀骜不驯,不肯服从项政的军令,别看两人是一母同胞的血兄弟,可项治一向就不怎么服项政这个大哥的管。

    当下项庄冷下脸来,沉声道:“你也想领兵出征?”

    “对。”项治不假思索地道,“孩儿也想领兵出征。”

    项庄说道:“你大哥之所以有资格领兵出征,是因为他是太子,为了楚国的未来大计考量,为父必须全力培养他,因为大楚既便统一天下,也将面临匈奴、月氏以及东胡等蛮族威胁,一国之君若不通军事,实乃大楚之祸。”

    顿了顿,项庄又问道:“你也想出征,难不成你也想当太子?”

    “呃……”项治语塞,遂即又梗着脖子反驳道,“让谁当太子是父王的事,父王让大哥当太子,那大哥便是太子,孩儿又岂会有非份之想?孩儿只想领兵,父王若觉得孩儿身为世子领兵不妥,孩儿便情愿放弃世子身份,只做个普通的楚国将军。”

    项庄的脸色顷刻间沉了下来,冷冷地盯着项治,项治却夷无所惧,只是拿眼睛直直地望了回去,项庄的脸色越来越阴沉,就在毕书、百里贤担心他会发怒时,项庄的脸色却突然由阴转晴,遂即又放声大笑了起来。

    从项治澄澈的眼神里,项庄看到了他对军事的痴迷和近乎阗狂的执着。

    这个儿子虽然性子急躁了些,却不失为一个光明磊落的好汉,将来项政继位之后,项治应该会成为他的最佳臂助,有道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项政也的确需要这样一个能够冲锋陷阵的兄弟站出来扶助他,代替他东伐西讨、南征北战。

    “好孩子,父王答应你。”项庄上前轻抚着项治肩背,柔声说道,“回头你便去向你的两位母后辞行吧,然后径直前往成都,从现在开始你便是蜀郡校尉了!到了蜀郡之后,你定要协助庞铮好好整顿西陲的羌邸番兵,以备急用。”

    “喏!”项治闻言大喜,转身兴匆匆地走了。

正文 第544章 灭火

    虎跳峡谷的败报传到邯郸,赵王张敖顿时方寸大乱,他原本就是个没主见的国君,当下只得急召上将军白宣、国相张景连夜进宫、商讨对策。

    进宫见驾之后,白宣、张景脸上也是不太好看,赵国吃亏吃大了。

    这次联兵伐齐,合纵、连横两盟共出兵十五万,赵国一家就出动了五万大军,而且连横同盟十万大军的粮草也都是赵国提供的,可是事先商定的利益分配上,赵国却分到了齐地最为贫瘠的胶东郡,赵国君臣从大局出发,也都忍了。

    可现在由于周亚夫的轻敌大意,以致赵国损失了整整三万壮丁,而且胶东郡也丢了,最令人泄气的是,周亚夫也气病倒了,眼下退守临淄的联军是人心惶惶、兵无战心,别说反攻胶东了,就连守住临淄郡都很勉强。

    换句话说,赵国蒙受了如此大的损失,却很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饶是白宣胸襟过人,此刻也不免气愤填膺,白墨对此若是没什么表示,那也也未免太不把赵国的利益当回事了。

    张敖照没什么主意,环顾白宣、张景道:“上将军,国相,这该如何是好?”

    张景自从赵午被杀,就一贯唯白宣马首是瞻,这家伙是个聪明人,知道赵王懦弱,白宣又手握兵权,谁要是敢在这个时候跟白宣唱反调,那不是活腻歪了么?当下拿眼睛向白宣望了过去,就差在脸上写上将军的意见就是臣的意见。

    白宣也没想到伐齐之战会打成这样的结果。而且白墨委任周亚夫为主将,以致有今日之失,也让白宣心有怨怼,当下说道:“此事,白丞相得给咱们赵国一个交待……从未央宫里出来,白墨、陈平还有周冠夫的脸色都显得有些凝重。

    周亚夫在虎跳峡谷中伏的消息已经传回咸阳,刘恒知道消息后赶紧将三人召进宫商议对策。就在温德殿暖阁,汉王刘恒第一次发了脾气,直斥周亚夫丧师误国。说得白墨和周冠夫的脸上是火辣辣的疼,陈平的脸上也是无光。

    周冠夫走着走着,就扭头对埋怨墨说道:“丞相。我早就说过,亚夫年轻识浅,委实不足以担当如此大任,你看,现在不就惹出祸事来了?”

    白墨叹了口气,说道:“胜之,虎跳之失其实不怪亚夫,而是项政太难缠呀。”

    陈平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道:“是呀,这个项政。用兵还真颇有乃父之风。”

    白墨翘首望着头顶暗沉沉的天空,忧心冲冲地说道:“楚国现在可真是将星云集、人才跻跻,老一辈的项庄、毕书、高初、庞钰等人还在当打之年,这小一辈的项政、庞铮、高朗等等就已经成长起来了,反观我大汉国……”

    后半截话白墨没说。但陈平、周冠夫都听出来了,他的意思是说,楚国人才跻跻,而大汉国却是人才凋零,好不容易才出了周亚夫这个年轻俊彦,却在跟楚太子项政的较量中输得一败涂地。而这很可能就是楚汉两国未来数十年的缩影。

    白墨沉吟片刻,又道:“胜之,太师,你们想过为什么会这样吗?为什么楚国会出现人才跻跻的繁荣景象,而大汉国却是人才凋零,一派廖落?”

    周冠夫闻言默然,他的脑子里长的基本上都是肌肉,自然不可能想出其中的原因,陈平却是若有所思,说道:“老夫对此也是有所困惑,楚国有勋戚子弟,可我们大汉国也一样有勋戚子弟,为何楚国子弟能成才,大汉子弟就不行呢?”

    “因为国考!”白墨长叹息道,“原以为楚国推行的国考制度是对古代礼制的破坏,是不得人心的倒行逆施,可现在看来,却是我们错了,楚国自推行国考之后,出身贫寒的庶族子弟便具有了跟贵族子弟一样的升迁途径,所以庶族子弟的读书积极性有了极大提高,其直接后果就是,楚国读书人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各国的总和!”

    顿了顿,白墨又道:“项政、庞铮、高朗等楚国子弟是在与数以十万计的同龄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而亚夫呢?他在成长过程中基本上就没遇到过值得一提的竞争者,将关中所有识字的年轻人全加起来,恐怕也不足万数吧?”

    正因为周亚夫没有经历过残酷的竞争,所以养成了目空一切的狂傲,而楚国的年轻子弟则不然,至少在太学里面,他们的地位跟庶族子弟是对等的,如果学识不行、能力不足,既便是顶级贵族子弟,也一样存在被庶族子弟所淘汰的危险。

    两相比较之后,楚国子弟比汉国子弟更优秀也就可以理解了。

    “几十万识字的年轻人?”周冠夫两眼圆睁,吃声道,“楚国有那么多么?”

    “恐怕、大约是真有的。”陈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黑冰台虽然没有专门搜集过这方面的情报,但仅仅吴郡的一个郡学就有近万名生员,却是事实。”

    郡学是楚国太学的下一级机构,一般各郡都设有,在学生员数不等,当然,郡学是比较松散的学习机构,进入郡学不需要严格的考试,只需具备一定的基础就可以,办郡学的目的是让生员们能够更好地备考国考。

    当然,楚国郡学、太学培养的生员,绝不是后世只知皓首穷经的夫子,而是六艺全面发展的通才,文科只是兵科、法科、墨科、技击等诸多学科中的一门,而《尚书》《论语》等儒家经义更只占文科中的一小部份内容。

    所以,从楚国太学毕业的生员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扎基的实践基础、强健的体魄,甚至不少生员还是能骑善射、弓马娴熟的文武全才,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楚国太学生员的质量正在逐年提高,项政、高朗、庞铮等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白墨轻轻颔首,又道:“随着大量优秀人才从楚国太学毕业,然后进入地方郡县或者军中任职,不仅带来了楚军战斗力的提升,更带来了另外一个对连横各国来说不啻于灾难的严重后果,那就是楚国地方官素质的整体提升。”

    说此一顿,白墨又对陈平说道:“黑冰台不是说,楚国治下的江东、荆襄、巴蜀乃至魏地今年都将迎来一次史无前例的大丰收么?其实仔细想想,这绝非偶然,楚国已经很多年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蝗灾、水灾或者旱灾了。”

    陈平一点即透,微微色变道:“丞相是说,从太学毕业的生员转任地方官之后,极大地改善了楚国各地的灌溉水利系统,所以才使楚国治下的抗灾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所以才有了最近几年楚国的连续大丰收?”

    “太师难道还有别的解释么?”白墨道,“如今楚国连灾害年景都能保证收成,一旦年景不错,那便是大丰收,丰收之后,楚国国库、太仓充沛,只怕楚王项庄又要对外大规模的用兵了,时间很可能是在收秋之后,甚至夏收之后。”

    “楚国夏收之后就要大举对外用兵?”周冠夫吃惊道,“不会这么快罢?”

    在汉国君臣的预计中,楚国在连续打了泗水、沔水这两场恶仗,外加迁都之后,至少也需要经过三到五年休整,才可能再次大规模兴兵。

    白墨道:“有备才能无患,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胜之,你对关中更卒的训练必须加紧进行了,十六岁以下、六十岁以上的老弱也需召集起来训练,太师,粮草、军械的筹备就只能辛苦你了,本相还得走一趟安邑,得去灭火哪。”

    陈平默默颔首,又报以一声叹息,随着周亚夫兵败武跳峡谷,现在连横同盟的内部已经摆不平了,赵国在虎跳峡损失最惨重,原本分给赵国的胶东郡又让楚、燕联军给占了,赵国真可谓是赔了土地又折兵,所以肯定会向汉韩两国要求补偿。

    这个楚太子项政,还真是给他白墨出了个天大的难题呀。

    韩国那边,韩王韩信是个贪婪无度的主,他未必愿意将吃到嘴里的肥肉又吐出来,要想从韩国的济北郡让出六个县,恐怕不那么容易,白墨即便去了安邑,也未必能说服他,还有汉国这边,吕台已经举家去了临淄,只怕也不会愿意让出半个临淄郡吧……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韩王韩信一把将桌案上的笔墨纸硕全部扫落在地,雷霆大怒道,“张敖小儿说的什么混帐话,他的将军没本事守住胶东郡,还要赖寡人不成?让寡人从济北郡让出六个县给他?门都没有!”

    上将军解福在旁边煽风点火道:“赵王还真是没脸没皮,不过臣听说丞相已经从蒲阪渡过河水、马上就要到安邑了,丞相此来说不定是替赵国说项来了,大王你可一定要顶住丞相的压力,绝对不能向赵国做出太大的让步呀。”

    “你说的什么话?什么太大的让步?”韩信不高兴道,“寡人寸土都不会让!别说是白墨,就是刘邦老儿从坟墓里又爬了出来,寡人也还是这话,哼!”这话说得硬气,不过刘邦真要是从坟墓里活过来,韩王韩信只怕又该屁滚尿流了。未完待续RQ

正文 第545章 阴狠

    看全文首发请百度下T)歪…歪…书…库,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韩王韩信跟白墨见面之后谈得很不融洽,不过最后韩信还是屈从在白墨的压力之下,捏着鼻子答应从济北郡让出六个县,划给赵国。

    送走了白墨,来到妙女宫的韩信还是余怒未消。

    看到冯妙女,韩王韩信甚至还有些心虚,因为他原本已经答应了要从济北郡划出两个县封给爱妃的父兄充当侯国,可现在这两个县连同另外四个县都一起让给了赵国,当初许下的喏言却是不可能再兑现了。

    冯妙女正好问起此事,韩王韩信无言以对。

    弄清楚事情原委之后,冯妙女倒也没有埋怨韩信韩信,只是哭了个伤心欲绝,看着犁花带雨、我见犹怜的爱妃,韩王韩信心疼得差点窒息,也有些羞愧,连对自己爱妃的许喏都兑现不了,算个什么国君?心里对汉国的恨意便又浓了一分。

    胸中恨意委实难消,韩王韩信心里的这根刺就此埋下。

    ##########

    六月过后,夏粮进了仓,一船船的粮食便通过水陆通道从巴蜀、荆襄、江东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敖仓。

    项庄巡视到敖仓时,来自江东的运粮船队刚刚抵达敖仓,这支船队走的是水路,足有千余艘大小船只,输送的粮食足有二十万石!

    放眼望去,鸿沟两岸尽是黑压压的纤夫,号子声响彻长空,很是壮观。

    负责筹集粮草军械的百里贤不无兴奋地介绍道:“大王,巴蜀、荆襄、江东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丰收。淮泗、魏地的收成也还不错,至少自给已经不成问题了,现在各地的粮赋正陆续运来敖仓,先期运抵的已经有近百万石了。”

    项庄点头道:“子良,荆襄、江东的粮赋都要运至敖仓,不过巴蜀的粮赋就不必千里迢迢运到敖仓来了,寡人打算在成都另建一座蜀仓。专屯蜀粮。”

    百里贤连声应喏,他当然知道项庄此举的用意,项庄专门在成都建蜀仓屯粮。其用意不言而喻,这是在为不久之后对汉中或者陇西用兵做前期准备了,也就是说。在灭赵之后,紧接着就要对汉国大举用兵了。

    一统天下的进程想来不会太远了。

    想到这里,百里贤也忍不住微微有些兴奋,原以为在经历了去岁的两场大战以及迁都洛阳之后,楚国怎么也需要三到五年的休养生息,才可能积蓄起足够的实力,然而事实却全不是这样,这才短短一年时间,楚国便又是兵精粮足了!

    这不能不归功于大王强力推行的变革,正是大王大刀阔斧改革国政。才造就了如今楚国人才跻跻、军力鼎盛以及粮饷充足的局面!

    项庄似乎在想着什么心事,沉默了半晌后才道:“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哪。”

    百里贤也是无言以对,他知道大王的意思,现在楚国什么都已经准备好了。驻扎洛阳的三大禁军励兵秣马,随时可以出战,各郡府兵也已整训完成,随时能集结出征,敖仓之粮更是足以支撑五十万大军对外征战了。

    但是,楚国现在还缺一个冠冕堂皇的出兵借口。

    项政好不容易才在连横同盟三国中间埋下了一根刺。如果不能将这根刺的功效发挥到极致,那只能说明项庄反不如他这个太子有能耐。

    以楚国如今的实力,单挑连横同盟其实也完全不是问题,只要对其中两国采取守势,然后集中全力先灭其一国,然后再对剩下的两个国家各个击破,楚国怎么说也有九成胜算,但这样一来,统一进程就会拖长,甚至很可能延绵三年五载。

    但是项庄已经不想再拖上这么久了,他决心在年内一统天下!

    所以,必须将燕国拖入战团,然后楚国才能够以调解的名义派兵进入赵国,只有这样才不会过多地刺激到韩王韩信,韩王韩信如果态度暧昧,整个连横同盟就会瓦解,那么楚燕联军就能够在短时间内以雷霆万钧之势灭掉赵国,并且还不会太过损耗国力。

    然后,经过数月的稍稍修整,等秋粮收上,楚国就能倾尽全力伐汉了。

    只是,怎么做才能够将燕国拖入战团呢?根据乌木崖提供的情报,燕王藏衍的态度最近有些暧昧,甚至在暗中跟黑冰台不断地接触,如果这个时候楚国主动挑起战争,燕国是绝不会参战的,搞不好还会在背后拖楚军的后退。

    ##########

    项政回到鲁县时,田横、庞钰、武涉一行已经先期抵达了。

    田横在时隔十多年后终于再次踏上了故土,心情无疑是复杂的,有喜悦、有忧虑,但是更多的却是失落,因为此时他的“齐国”已不能算是真正的齐国了,与其说它是齐国,倒不如说它是薛国更贴切,因为他的领地只有一个薛郡。

    更让田横感到失落的是,他这个国君只是个傀儡,军权掌握在大将军庞钰手中,而官员的任免大权又掌握在国相武涉手中,他这个国君也就象征性地做些发号施令的事情,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从临淄迁徙过来了上百家齐地豪强。

    但是田横非常清楚,如果手里没有一支军队,仅凭这些世家豪族,是不足以撑起他的王权的,所以他必须夹起尾巴做人,说到底,这些世家豪族也只能给他口头上的援应,却无法给予实质上的帮助,因为他们既无权也无兵。

    便是故齐上将军赵夕,所率三万齐军不也让庞钰给整编了?除了选拔其中三千精壮编成了薛郡的府兵,其余的两万多人已经全部谴入各县充成了编户,赵夕虽然满心不愿,可在庞钰的强兵面前,他又岂敢有半点反抗?

    所以项政一到鲁县,田横便赶紧放下身段主动前来拜访。

    田横之所以在项政面前刻意放低姿态,就是想在项氏父子跟前摆出恭顺的样子,以便项庄对他彻底放心,然后他才可以放手施为,只可惜田横的一片苦心全都化为了泡影,当田横告辞离开时,项政的神情是相当之冷淡的。

    “齐王所图乃大呀。”望着田横远去的背影,项政淡淡地说了一句。

    左右席上的庞钰、武涉对视一眼,两人眼角都掠过了一丝欣尉之色,跟半年多前比,太子的阅历、气质已经大不相同,看来战争的确是锻炼人。

    项政的话题很快便转到了项庄身上,问庞钰两人道:“大将军,国相,不知道父王最近心情可好?还有两位母后,身体可安好?”

    武涉从席上跪坐起身,答道:“王后和太妃甚好,只是大王的心情却不太好。”

    “父王可是因为伐赵之事而心烦?”伐赵之事虽然机密,但项政作为楚太子,自然是有资格参与其中的,所以大略知道这事。

    庞钰叹息道:“可不就是为了这事?”

    项政轻轻颔首,眼角却忽然间掠过了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阴狠之色。

    待庞钰、武涉先后告辞离开之后,项政先是将玄衣卫驻鲁县的统领找了来,然后又将高朗召来行辕,两人密谈到后半夜,高朗才告辞离去。

    ##########

    半个月后的某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