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楚汉争鼎(寂寞剑客)-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楚汉争鼎最新更新章节;请百度搜索歪歪书库;或直接输入!T )

    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谢谢

正文 第440章 两枚棋子

    一秒记住【t,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

    第440章 两枚棋

    随着英布的战死,相县之战很便落下了大幕,誓死追随英布的两千多淮南败兵没有人逃走,也没有人跪地乞降,全都血战到了后一刻,他们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兑现了当初的血誓:为守护英布,他们战至了生命的后一刻!

    看到这么多淮军将士宁可追随英布于地下也绝不跪地乞降,晋襄也不禁心生感慨,英布能成为十八路反秦英雄之一,能够在乱世当中杀出一条血路成为名震一方的诸侯王,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只可惜他选错了阵营,他实在不该与大楚为敌的!

    当下晋襄对着英布的无头尸深深一揖,又命族弟晋仲从十几步外捡回英布的头颅重安在英布的颈上,然后又让人去城中搜集木板钉了副薄棺材,将英布草草下葬,可怜英布一代枭雄,后却终也朽于草木之间。

    虎贲健儿们正忙着打扫战场,晋襄却从怀里摸出了毕书临行前给的锦囊,上将军临行之前可是说过,这个锦囊得在攻下相县、斩杀英布之后能拆开,却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当下晋襄便将锦囊小心翼翼地拆了开来。

    族弟晋仲凑了上来,问道:“兄长,里面装的啥?”

    晋仲是晋襄的远房族弟,自从晋襄当上楚国的虎贲将军,便陆续有远亲近邻陆续从梁地赶来江东投奔于他,晋襄又是个极念旧的人,便将这些远亲近邻悉数收留在了府上,又从中挑选了一些资质不错的弟加以栽培。

    这个晋仲便是晋氏弟中的佼佼者,年纪青青便已经当上了虎贲卫。

    晋襄却没有理会晋仲,从锦囊里取出一封密信仔细浏览起来,遂即晋襄的脸上便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激动之色,低声自语道:“好家伙,军师这手笔可真够大的,他是要将南阳的六十万汉军给一锅煮了呀!”

    晋仲心神震动,急问道:“兄长,还有仗打?”

    晋襄不置可否地唔了一声,吩咐晋仲道:“你去把季心将军叫来。”

    “喏!”晋仲答应一声领命去了,不片刻,便领着季心来到了晋襄跟前,季心是娄乡侯季布的胞弟,也是楚军中有名的悍将,项庄当初分封桓楚、季布以及周殷等,事实上等于变相地剥夺了这些宿将的兵权,作为补偿,季心便进了虎贲卫充当晋襄的副将。

    “将军!”季心冲晋襄恭恭敬敬地揖了一揖,他的年纪比晋襄大了一截,资历方面两人是不具备任何可比性,季心追随项羽冲锋陷阵时,晋襄还在梁地玩泥巴呢,可在晋襄面前季心还是不敢太过托大,不管怎么说,晋襄都是大楚数一数二的猛将。

    晋襄摆了摆手算是回礼,沉声道:“季心将军,虎贲军就交给你了,在相县略作休整之后,你便带着大军返回彭城,于期将军帐下听调即可。”

    “喏!”季心不假思索地答应一声,又讶然道,“将军你呢?”

    晋襄眉宇间忽然绽起一股异样的神采,肃然道:“你去挑选三千虎贲随我留下,别的就不必多问了。”

    “喏!”季心再次拱手作揖,带着满腹疑问领命去了。

    目送季心的身影远去,晋仲激动不已地道:“兄长,真有大仗打?”

    “嘿嘿,岂止是大仗?”晋襄狞狞一笑,沉声道,“这回,为兄得配合大王、军师还有上将军下一盘灭国大棋,而咱们这三千虎贲,将是重要的两枚棋之一!”

    “重要的两枚棋之一?!”晋仲愕然,道,“还有一枚棋又是谁?”

    “这个你就不要管了。”晋襄大手一挥,冷然道,“抓紧时间休憩,进食!”

    ##########

    蜀北,金牛关。

    高初一身便袍,正背负双手在关城头来回踱步。

    山风猎猎,荡起高初颔下的长长柳须以及身上的衣袂袍裾,竟然隐隐有几份出尘的飘逸之姿,此时此刻,若是不相识的人见了,还以为高初是个饱学秀士呢,任谁也想不到他竟然会是个统帅万军、杀戮无数的大将军。

    老实说,此时高初的心里颇不是滋味。

    大王亲提四十万大军正跟刘邦六十万汉军在南阳对峙,上将军也率领二十万大军正在彭城跟韩信、英布的齐淮联军酣战,既便是庞钰那小,也在蜀西的大小金川捞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仗打,他的那个好侄庞铮,都已经被大王封为护羌校尉了。

    此时的楚国,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已经完全运转起来,所有人都在打仗,唯独他高初却还守在金牛关上,仿佛被所有人给遗忘了,其实高初并不在意被别人所遗忘,关键是大王不能把他给忘了呀,他可是大楚国头号战将!

    望着前方蜿蜒崎岖的金牛道,高初不禁叹了口气。

    “将军因何而叹息?可是因为无仗可打?!”身后忽然传来了一个清朗的声音,不用回头,高初都知道是幕僚徐姜。

    “顺之,你说大王是不是真把我给忘了?”高初点点头,叹道。

    “在下却以为将军是有些着相了。”徐姜微微一笑,再上前半步站到了高初身边,然后指着关城下一颗突出悬崖的铮铮古松,接着说道,“将军你看见那颗古松了吗?无论刮风下雨,无论严寒酷热,它始终峙立在那,百年如一。”

    高初闻言顿时悚然一惊,他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是项庄亲兵出身外加武艺高强、箭术出众外,重要的是他的悟性极佳,因此他一下就听明白了徐姜的弦外之间,徐姜分明是在借古松劝诫他要保持住淡定的心态,且不可恃宠而骄。

    “你是说……”高初侧头望着徐姜,沉声道,“大王已经对我起了猜忌之心?”

    “这倒不是。”徐姜断然摇头道,“大王对将军信任有加,至少到目前为止,对将军绝无一丝的猜忌之心,如果在下没有猜错的话,大王在楚汉大战之前把将军调来金牛关,绝非寻常之举,此间定然另有玄机!”

    “另有玄机?”高初沉声道,“什么玄机?”

    徐姜苦笑道:“这个,在下却是猜不出来了。”

    高初沉吟道:“莫非是想让我出奇兵抄截汉中、威胁关中?”不过高初很又否定了自己的这番推测,且不说汉中至少驻扎了五万汉军,而且还有宿将傅宽、王吸坐镇,就是汉军在金牛道北出口外修筑的要塞,就够楚军头疼了,奇袭汉中可不容易。

    徐姜无言以对,他是真的猜不出百里贤的计谋,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若是连他都能窥破百里贤的计谋,那百里贤的水平也就太次了,他又怎么可能胜任楚军军师的重任?又怎么可能是张良、陈平这样的绝世谋士的对手?

    就在这个时候,破军忽然匆匆登上了城头。

    “将军!”破军冲高初拱手一揖,肃然道,“大王急诏!”

    说罢,破军从怀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锦囊递给了高初,高初有些困惑地接过,又小心翼翼地拆开锦囊,从里面取出了一封密信,匆匆看完密信,高初顿时大喜过望,道:“就知道大王不可能忘记我,哈哈,哈哈哈哈哈……”

    望着放声大笑的高初,破军也喜不自禁道:“将军,可是有仗打了?”

    “嗯。”高初点点头,又重重地拍了拍徐姜的肩膀,道,“顺之,还真让你说着了,大王令本将军驻军金牛关,还真另有深意,嘿嘿。”说罢,高初又吩咐破军道,“破军,你马上去挑选三千名精锐老兵,再准备半月份的干粮!”

    “喏!”破军轰然应诺,匆匆领命去了。

    ##########

    后宁静的一夜即将过去,大战的阴云已经笼罩了整个南阳郡的天空。

    姜济的水军船队已经抵达楚军大营所在的河湾,幽暗的夜色下,楚军正忙忙碌碌地将一具具笨重的连弩抬上战船,然后用大铁钉固定在战船的船头,为了使战船保持平衡,又在船舱中部和尾部放置了许多重物。

    这些重物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调校连弩的射角,因为在船尾增加或者减少重物势必会使船头上扬或者下垂,这样一来,连弩的射角就会发生变化,至于连弩的射击精度是否会受到影响,并不在楚军的考虑范围之内。

    的确,臂张弩、腰引弩、蹶张弩等小型弩全都以精度而取胜,而大型弩从来就不是精确打击武器,大型弩靠的是超远的射程、超强的穿透力以及大范围的覆盖杀伤,毕竟,面对儿臂粗细的巨箭,只要挨着就足以致命!

    天色终于大亮时,近千具连弩终于全部移到了水军战船上,两百多艘大船上安装了两具或者多具连弩,四百多艘小船上则分别安装了一具连弩,水军的六百多艘大小战船便顷刻间改造成了一艘艘的弩船。

    薄薄的晨曦中,楚国水军的六百多艘大小战船分为两队,就像是两群獠牙毕露的狰狞巨鳄,正在清冷的江水中来回游弋。

    (看楚汉争鼎最新更新章节;请百度搜索歪歪书库;或直接输入!T )

    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谢谢

正文 第441章 沔水之战

    当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沔水西边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黑压压的汉军兵潮,视野所及,无穷无尽,就像是正在迁徙的野牛群,而且是绝对训练有素整齐有序的野牛群,铺天盖地、漫山遍野地席卷而来。

    在汉军兵潮的汪洋大海之中,耸立着一架架高耸的大型军械,有上百架井阑、巢车,还有数以百计的投石车,那不是杠杆式的简陋投石车,而是结构复杂、体型巨大的配重式投石车,足以将百十斤重的巨石发射到五百步以外!

    数以百计的井阑、巢车以及投石车中,耸立着一架格外高耸的巢车,这架巢车足有七丈高,既便是在高耸的井阑、巢车以及投石车间,也犹如鹤立鸡群、卓尔不凡,这架巢车当然就是汉军的最高指挥中枢。

    刘邦手扶护栏迎风而立。

    在刘邦的左右两侧,站着神情凝重的大汉上将军吕台。

    此番楚汉沔水之战,其凶险犹在当年的垓下决战之上,当年垓下之战,刘邦将七十万联军的指挥大权给了韩信,最终换回了丰厚的回报——项羽兵败垓下、身死乌江,这次沔水之战,刘邦同样不准备亲自领兵。

    刘邦能由市井无赖而有今日地位,靠的是知人善任,而不是他本身的能力有多强,在历史上,韩信曾对刘邦有过评语,说他将兵最多不过十万,却善将将,这的确是最为中肯的考评语,刘邦也的确不善于用兵。

    刘邦不善用兵,却很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能力有限指挥不了这么多的军队,所以很干脆地将指挥大权让给了吕台。

    不过,刘邦心里还是有些遗憾。

    项庄麾下有毕书那样的兵家,可他刘邦麾下却再没有韩信那样的人物了,周勃、吕台虽也算得上是名将了,可是跟韩信、毕书这种级别的兵家相比,还是颇有不如,张良、陈平只是谋士而不是统帅,至于说白墨。政略、谋略有余,兵略还是不足啊。

    见刘邦的意志有些低靡消沉,站在身后的陈平忽然阴阴一笑,说道:“大王,毕书淮南大捷,若项庄在沔水大败,则楚国岂不是形成了君弱臣强之局面?这却是祸非福了,嘿嘿。”

    “嗯?!”刘邦闻言顿时精神一振,对啊,若是能在沔水打败项庄。那楚国还真就成了君弱臣强的格局,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到时候项庄再是胸怀袒荡,毕书再是忠心耿耿。只怕两人之间也得生出种种嫌隙了吧?

    当下刘邦扭头看着吕台,说道:“将之,一切就看你的了。”

    吕台转身拱手作揖,肃然应道:“大王放心,臣当定竭尽全力!”

    “尽管放手施为。”刘邦摆了摆手,慨然道。“寡人相信你的能力。项庄小儿虽然勇冠三军,却终究只是个匹夫,寡人领兵不过十万,项庄小儿只怕不过五万,而此番沔水大战却是五十万级别的较量,项庄小儿断然不是你的对手。”

    吕台点了点头,又道:“臣只担心,楚军不肯应战。”

    “那也无妨。”刘邦大手一挥。朗声道,“那就强攻楚军大营!”

    站在刘邦的身后的张良微微一笑。说道:“楚军若是据营而守,虽然可以凭借坚固的营寨抵挡一时。却也将战场的主动权拱手让出了,至少我军未战便已立于不败之地,一旦我军破开其营防,则楚军也就必败无疑了。”

    ##########

    世上事,有利则必然有弊,绝不可能让你占尽好处却毫无一丝坏处。

    项庄此时的心情就很有些忐忑,据营死守固然可以借助坚固的营防来抵挡汉军,可问题是,这样一来楚军也就被汉军关在了“牢笼”里,换句话说,楚军也就失去了跟汉军对等较量的机会,一旦营防被汉军破开,楚军就肯定完了。

    所以,据营死守可以说是风险与好处并存,就看楚军能否守得住了,只要能够守住,那就万事大吉,要是守不住,那就万事皆休。

    当然,除了据营死守,楚军也可以选择跟汉军野战。

    但是,现在摆开阵仗跟汉军野战,项庄还真没必胜的把握,汉军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骑兵,现在更有了足以压制楚军连弩的投石车群,在骑兵为王的冷兵器时代,项庄实在无法想象,在失去了连弩压制之后,楚军该以何取胜?

    当然,如果毕书在这里,局面就将截然不同!

    所谓兵家到了毕书、韩信这个层级,骑兵的优势并非不可克服,他们完全可以凭借阵形转换层层削弱骑兵的冲击力,并最终将对方的骑兵湮没在己方的步兵汪洋之中,所以项庄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据营死守,守到毕书赶到沔水的那一刻!

    刘邦知人善任,很有自知之明,项庄何尝就没有自知之明?

    项庄非常清楚,让他带着一支数量不多的精锐偏师去冲锋陷阵或者长途奔袭,可说是如鱼得水、如臂使指,可让他带着几十万大军与对手决胜于沙场之上,那就是勉为其难了,论指挥若定决胜沙场,天下有谁能及毕书、韩信?

    毕书赶到之日,便是刘邦十万大军覆灭之时!

    想到这里,项庄嘴角不禁绽起了一丝冰冷的笑意,汉军兵力虽然占优,可优势也着实有限,汉军虽然拥有绝对优势的骑兵,可骑兵在攻坚战中作用不大,唯一让人头疼的就是投石车,这玩意对单兵的威胁虽然不大,可对营防工事却是个巨大的威胁!

    不过,就凭区区几百架投石车,恐怕还不足以破开楚军坚固的营防。

    倏忽之间,地方地平线上传来了隐隐约约的号角声,百里贤扬起羽扇搭上额角,往前方眺望了片刻后,扭头对项庄说道:“大王,汉军来了。”

    项庄点头,又扬起右手往前轻轻一挥,道:“各军准备。”

    霎那间,项庄的军令便迅速传达了下去,各军各营、各部各曲便纷纷开始了大战前的最后准备,一队队弓箭手开始登上箭塔和矮墙,一排排的重甲武卒持刀负盾、缓缓进至寨墙后面列阵,一群群的轻兵则将一杆杆的飞矛插在了自己的脚边。

    还有一骑骑的传令兵正在营中来回飞奔,往复传达着军令。

    一个个司马、校尉还有将军则站在各自部曲的队列前,正在进行战前的最后动员,伴随着他们或激昂、或低沉、或愤怒的话语以及肢体动作,列队而立的楚军将士们便会情不自禁地以刀拍盾,以戟矛顿地,或者干脆以钵大的铁拳嘭嘭地锤击自己的胸膛,一边还在嗷嗷嗷地大声叫嚣,军人的热血、嗜血以及豪情,在这一刻绽露无遗。

    大战之前的肃杀之气,顷刻间便将整座楚军大营完全笼罩,甚至连空气里都已经充满了浓郁的血腥之气。

    南北两侧的沔水河面上,百多艘水军战船也斜着一字摆了开来,只不过,用大铁钉钉死在船头上的那一具具连弩,此时却用芦席给遮掩了起来,远远望去,就像是在船头堆放了一堆杂物,根本看不出那是一具具的大杀器。

    ##########

    突然出现在沔水河面上的楚国水军并没有引起汉军太大的警觉,楚军大营虽然筑在三面环水的河湾上,水军的确可以近岸支援,但也仅仅只是支援而已,此番沔水之战终究还是陆地上的大决战,就凭楚国水军的几千名弓箭手,又能济得什么事?

    所以,不单刘邦、吕台没把楚国水军放在心上,就是张良、陈平这样的绝世谋士,也无法未卜先知,预知潜伏在楚国水军战船上的威胁。

    绵绵不息的号角声中,五十多万汉军摆成一个巨大的矩形阵,自西向东向着位于沔水河湾上的楚军大营缓缓逼近,距离楚军大营还剩下不到五百步远时,前方的步兵以及两翼的骑兵便纷纷收住了阵脚,只有后阵的井阑、投石车还在向前移动。

    从高空往下俯瞰,沔水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形成了一个东西向的“几字”,当然,这不是河水

正文 第442章 投石车的凶威

    看全文首发请百度下T)歪…歪…书…库,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吕台扬起右手往前轻轻一压,淡淡地道:“攻。”

    守在吕台身后充当传令兵的竟然是大汉骠骑将军周冠夫,吕台一声令下,周冠夫便霍然转身回头,厉声长嗥起来:“上将军有令,投石车……攻!”

    周冠夫一声令下,巢车上的传令兵便赶紧升起了令旗。

    下一霎那,四周次一级的指挥巢车上便也纷纷升起了相应的令旗,顷刻之间,按剑肃立在那一架架投石车前的汉军小校便纷纷拔剑高举过顶,跟着仰天长嗥:“嗷……哈!”随着哈字出口,那一排汉军小校高举的长剑便纷纷当空斩下。

    早在站在投石机边的汉军力士便高高举起木锤,重重地砸在了机括上。

    连续不断的嘭嘭声中,两百多架投石车便同时撞开了机括,足有上万斤重的配重失去了机括的支撑,霎时便开始往下坠落,然后带动又粗又长的甩臂,通过铁索连接在甩臂远端的吊篮便呼喇喇地甩向了空中。

    当吊篮越过最高点时,装在吊篮里的巨石便挣脱了吊篮的束缚,在巨大的惯性的作用之下,翻翻滚滚地飞向了五百步外的楚军大营……两百多块足有上百斤重的巨石在空中交织成了一片石雨,极其震憾地向着楚军大营呼啸而至。

    ##########

    项庄的瞳孔霎时急剧收缩,汉军投石车果然不简单。

    百里贤手中轻摇的羽扇也是微微一顿,低声道:“大王。汉军投石车的射程几乎不在我军投石车之下,看来刘邦帐下也有不逊于公输大家的工匠宗师哪。”

    项庄轻轻颔首,回头望着屈不才,问道:“老屈。可知道此人是谁?”

    屈不才低声道:“大王,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消息,不过,根据种种迹象推测,汉军投石车很可能是白墨所设计。”

    “白墨?!”项庄凛然道,“还真是个全才。”

    百里贤轻轻颔首,深以为然道:“同为鬼谷门人,白墨在统帅万军、沙场决胜方面。可能不如学剑,但在政略、谋略及杂家造诣上,恐怕要胜过学剑数筹,像白墨这样的全才。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

    “如此人才竟不能为寡人所用,可惜。”项庄心下不无遗憾。

    百里贤笑笑,说道:“只等刘邦兵败,不妨让上大夫走一趟咸阳,或许可以说服白墨为大王所用。如此,大楚幸甚,天下苍生幸甚。”

    两人说话间,汉军投石车抛出的巨石已经飞越了五百多步的距离。然后挟带着巨大的破空声向着楚军头上恶狠狠地砸落了下来,守在大营内的楚军霎时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那些正好处在巨石下落方位的楚军更是慌忙闪避。

    一块棱角狰狞的巨石最先落下,正中楚军大营的栅栏。只听得轰的一声巨响,以碗口粗细的圆木扎成的栅栏霎时四分五裂,屑屑四溅、断木横飞,原本厚实完整的栅栏霎时便被砸开了一个半丈宽的缺口,守在上面的几名弓箭手也惨叫着摔跌下来。

    “轰轰轰……”下一霎那,两百多块巨石便纷纷从空中砸落了下来。

    一块巨石向着弓箭手的队列中呼啸而下,处于落点位置附近的几十名弓箭手顿时一哄而散,只有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扬着脑袋,仿佛是被吓傻了,直愣愣地望着从天而降的巨石,一时之间竟然忘记了躲避。

    “狗子,闪开,快闪开!”一个老兵连连大吼。

    那新兵却懵然不觉,还是愣愣地傻站在原地,那老兵情急之下两步抢上前来,抓住新兵胳膊就往旁边使劲一甩,新兵终于是被甩了出去,不过那老兵却被从天而降的巨石砸了个正着,顷刻间就成了一堆肉泥。

    高耸的箭塔上,十几名弓箭手突然尖叫起来。

    因为一块巨石已经从空中呼啸而下,不出意外的话,将肯定砸在箭塔的腰部,说时迟那时快,巨石便正好砸在了箭塔的半腰间,顷刻间就将整座箭塔砸得完全解体,漫天飞溅的碎木残屑中,十几名楚军弓箭手顿时惨叫着倒栽而下。

    从足有四丈多高的箭塔上摔下,十几个弓箭手被摔了个半死,两个倒霉的弓箭手更是直接落在了栅栏上,顷刻间就被削尖的圆木刺个对穿,死得不能再死了。

    两队飞矛兵突然间骚乱起来,因为两块巨石正向着他们头上砸落,间不容发之际,处于落点位置的飞矛兵迅速四散退开,巨石轰然一声砸落在地,虽没直接砸着人,可是巨大的冲击力却还是将附近的数十名飞矛兵狠狠掀翻在地。

    只有守在栅栏后面的重甲武卒显得镇定自若。

    重甲武卒是军中的中坚力量,由清一色的老兵组成,作为一名老兵,重甲武卒深知投石车其实就是瞧着吓人,可只要你不乱跑乱动,那么被巨石砸中的概率就极小极小,反倒是敌军的飞矛、箭雨覆盖,那才是真正要命。

    汉军投石车的第一波石雨打击终于过去了,除了大约有五十多块巨石落在了大营前的空地上,其余的一百五十多块巨石全都落在了楚军大营之内,更有十几块巨石直接在楚军大营的寨墙上砸出了十几个巨大的缺口。

    望着破了十几个缺口的寨墙,项庄不禁叹了口气。

    楚军虽然也有投石车,而且数量比汉军还要更多,却根本无法阻止汉军投石车对楚军营寨的摧残,将投石车推上来跟汉军投石车对轰?别开玩笑了,投石车原本就是用来打击固定的大型目标的,很难威胁到五百步外的汉军投石车。

    说难听点,楚汉双方架起投石车对轰,半天都未必能摧毁对方一架。

    所以,与其把投石车推到前面与汉军进行毫无意义的对轰,还不如将它们摆在后面,这样,当汉军投入步兵发动强攻时,至少可以对汉军构成一定威胁,在密集的步兵阵形前,投石车的范围杀伤还是具备相当威胁的。

    ##########

    汉军投石车在抛出了第一波石雨之后,近千名袒胸露背的汉军力士便开始疯狂转动巨大的绞盘,将一架架投石车的配重缓缓绞起,足足半刻钟后,两百多架投石车的配重终于绞到了顶点,然后以机括撑住,再次完成了发射准备。

    两百多名汉军小校便再次举直了长剑,然后再次狠狠斩落。

    伴随着“嘭嘭嘭”的木锤机括撞击声,汉军阵前的两百多架投石车再次尖啸起来,将一块块巨大的石块呼喇喇地抛向空中,然后翻翻滚滚地飞越虚空,再次向着楚军大营的上空呼啸而下,楚军大营里便又是一阵地动山摇。

    汉军投石车的轰击足足持续了半个多时辰才终于结束。

    在汉军投石车的反复打击下,楚军大营已经被摧残得疮痍满目,大营前的平地已经被砸得坑坑洼洼,厚实坚固的寨墙也被砸出了上百处大缺口,从空中俯瞰下去,整个楚军大营就像是被什么魔兽狠狠摧残了一遍,惨不忍睹。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人员伤亡不怎么大。

    还是那句话,投石车就是瞧着声势吓人,对城墙、箭楼、营寨等大型固定目标拥有无可比拟的杀伤力和破坏力,但对单兵的杀伤却着实有限,只要你没有被吓傻,或者阵形不是拥挤到连转个身都困难,基本上都不会被砸死。

    但是,汉军也从未奢望过要依靠投石车来杀伤楚军,他们唯一需要的就是破坏楚军的营防,为步兵的攻坚尽可能地扫清障碍。

    ##########

    对于投石车的打击效果,刘邦还算满意。

    不管怎么说,楚军大营的寨墙都已经被摧残得破败不堪,根本就不足以抵挡汉军骑兵的冲击了,现在,只要派出轻兵填平楚军大营前的壕沟,再移走那些讨厌的鹿砦、拒马,就可以直接投入重骑兵进行冲锋了。

    当然,楚军的连弩依然是个巨大的威胁。

    但是,楚军的连弩也并非没有缺点,连弩虽然杀伤力巨大,不过在发射之前必须先将弩床固定住,而且对射界的要求也非常高,用来守卫大营那就必须将连弩固定到寨墙上,这样一来,汉军投石车就能加以从容摧毁了。

    倏忽之间,吕台再次扬起右手往前轻轻一压。

    周冠夫霍然转身、回头,遂即仰天长嗥起来:“步兵,攻……”

    中枢巢车和四周的次级巢车上先后升起了步兵进攻的令旗,霎那间,严阵以待的汉军重甲便纷纷拔出长剑、扛起大盾,开始喊着嘹亮的号子缓缓上前,紧随汉军重甲身后的,则是一队队的汉军弓箭手,还有一队队背负麻袋的轻兵死士。

    一浪高过一浪的号子声中,汉军重甲、轻兵还有弓箭手正汹涌向前。

    望着汹汹向前的汉军甲兵,刘邦嘴角忽然绽起一丝清冷的笑意,回头望着张良、陈平两人说道:“子房,陈平,你们说项庄小儿会在首个回合就祭出连弩么?”(未完待续。。)

    (看楚汉争鼎最新更新章节;请百度搜索歪歪书库;或直接输入!T )

    请把本站网址推荐给您的朋友吧!您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谢谢

正文 第443章第一个回合(补更)

    汉军强攻在即,楚军更没有闲着()。

    几乎是汉军投石车刚刚停止轰击,数千名楚军辎重兵便抬着数百根圆木蜂拥而上,他们先以最快的速度清理了寨墙缺口处的断木桩和碎木屑,然后将新的圆木竖到了缺口处,接着一个个袒胸露背的楚军力士便倒提着大木锤上了寨墙()。。

    “吼呀……嘭!”

    “嘿哟……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