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上伐清-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难当头,我们岂能只顾生死,你不敢打,他不敢打,什么时候能光复河山!”
  在此大发脾气的,就是夏完淳他爹夏允彝,而满头冒汗的是他的弟子,副总兵吴志葵。
  吴志葵手里有一万残兵,躲进太湖不肯降清,夏允彝的意思是出兵苏州,但是吴志葵身为一个将军,自然知道盲目出击的下场。但是夏允彝一腔热血,只当他贪生怕死,文人想事情,多会想当然。
  其实他这一万兵马,别说苏州,就算是个小城都很难攻下。
  攻守之势,可不是一点半点的差距,阎应元守着一个江阴小城,七八万兵强马壮的清兵,携胜之威,都拿他没有办法,至今还在坚持。就凭他手里的一万残兵,想要打下苏州,简直是痴人说梦。
  吴志葵也不是贪生怕死之辈,他只是不想自己的袍泽弟兄,因为恩师的一嘴的大义,就要白白送死而已。
  “老师,您息怒,我不是不打,只是要打也要做好准备吧。”
  夏允彝怒火更盛,面红耳赤,拍着桌子喊道:“要什么准备,你龟缩在这里一个月了,国土沦丧看在眼里无动于衷,我没你这样的弟子。”
  吴志葵一脸无奈,这时候一个小兵进来说道:“将军,夏大人的儿子夏完淳带着几百人,投营而来。”
  吴志葵如蒙大赦,哈哈笑道:“小淳来了?哈哈,说起来我都有十年没见了,据说都娶了媳妇了,快带我去迎接。”
  说完一溜烟蹿了出去,夏允彝听到儿子来了,心中也有点愉悦。板着脸迎了出去,远远就看到了刚刚成婚的儿子。
  夏完淳和吴志葵很是亲密,吴志葵跟着夏允彝做学问的时候,夏完淳还很小,但是已经是个小神童了。两个人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感情很深。
  夏完淳看到父亲,倒头就拜,夏允彝忙把他扶了起来。
  “父亲、师兄,我这次带了一个人来!侯兄快来,我给你引荐。”
  侯玄演从后面挤了出来,笑吟吟地说道:“有劳夏兄了。”
  “父亲,这位是嘉定候峒曾大人的长子,侯玄演!侯兄,这是我父亲。”
  夏允彝一听,肃然起敬,忙扶起行礼的侯玄演。拍着他的肩膀,眼中泛泪,道:“令尊和嘉定的事,我都听说了,侯黄二人赤胆忠心,足以留名青史。”
  侯玄演看着他戴乌纱帽,穿圆领袍,还是官员打扮。这些人心向明朝,都是宁死不降的人物,只是手段么,就差了那么一点。“久闻夏大人文采风流,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这位是吴志葵,我的师兄。”
  “吴将军有礼了。”侯玄演仔细一看,这位吴志葵鼻高口阔,身躯魁梧,倒是个猛将模样。


第19章 千金买八卦
  太湖畔、柳树下、躺椅上,一顶草帽盖住了侯玄演的脸,他正在呼呼大睡。
  身边用纱网罩着的生鲜瓜果,说明了他这几天的日子,算是穿越以来难得的舒服了几天。当然,除了夏允彝的噪音污染。
  来到太湖已经七天了,这七天他都在夏允彝的咆哮声中度过。
  现在他最佩服的就是吴志葵,这么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被一个瘦弱的书生喷的天天以唾沫洗脸,竟然还能乐呵呵的。这样的心理素质,当个将军真是屈才了。
  太湖上水汽氤氲,在烈日下蒸腾而起的水汽,肉眼可见。清风吹来,都带着一股热浪,叫人浑身冒汗。侯玄演本就睡得不踏实,突然耳边传来一声狗吠,就知道是徐元宝来了。
  他盍着眼睛,往身边一巴掌,正好拍到徐元宝胖乎乎的手上。
  “偷吃?也不看看老子是谁,能让你偷到?”
  徐元宝也不着恼,笑嘻嘻地取了一块瓜,边吃边道:“大少,老夏和小夏让你去大帐呢,说是有要事相商。”
  侯玄演一个鲤鱼打挺,站起身来,把手里的草帽一丢,道:“终于要打了么?”
  一路走来,遇到的官兵都一脸崇敬地看着侯玄演,仿佛在看什么宝贝一样。
  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不仅仅是因为侯玄演是忠烈之后,更重要的是。。。他有钱。
  来这里第三天,侯玄演和他的两个手下,就借了一辆车出去。大家都以为他们三个害怕清兵围剿,逃走了,谁知道一天后就回来了。而且拉回了一车的金银珠宝,整整一车。
  当初为了逃命,嘉定首富吴老的积蓄,被他们藏在古寺。正好取了回来,否则没钱没兵,即使是忠烈之后,在这残兵溃军的兵营里,又哪来的话语权。
  一见他进来,帐内的人都站了起来,吴志葵更是上前握住他手,叫道:“侯老弟,你终于来了,快请上座。”
  侯玄演一眼就看出气氛不对,这群孙子八成想要打我钱的主意。
  果然,一点掩饰都没有,夏完淳开口道:“侯兄,我们准备攻取苏州,只是苦于兵士武器不足,甲胄不全,粮草不够,器械没有。。。”
  “那还打个什么劲?”侯玄演一脸愕然,这是准备自杀式袭击?
  “咳咳。”夏允彝干咳一声,站起身就要开口,侯玄演最怕的就是这个,生怕他用唾沫给自己洗脸,忙说道:“打苏州不能蛮干,须要智取。我知道你们想要我出钱,置做军费。但是说实话,打仗是最费钱的,我这点银两,做别的什么都够了,唯独打仗,是杯水车薪。”
  吴志葵点了点头,身为总兵,他知道侯玄演说的没错。
  突然,帐内响起一声:“国难当头。。。”
  夏允彝一张嘴,侯玄演心道不妙,他要开始了!
  侯玄演音量徒然提高了几个档次,尖锐地吼道:“国难当头!我们更要有勇有谋才行,否则就是白白葬送反清力量,让仇者快亲者痛,让恢复大明山河的希望变成绝望!”
  夏允彝在太湖这些日子,喷遍天下无敌手,没人敢和他叫板。今天侯玄演这一嗓子,一下把他喊懵了。
  侯玄演见他愣神了,忙说道:“你们给我这个机会,我兵不血刃拿下苏州。”
  帐内所有人的眼光一下子聚集到他的身上。拿下苏州?还兵不血刃?几个副官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小伙子挺精神的,怎么就疯了呢,真是可惜。
  只有夏允彝一脸期待,问道:“玄演有何良策?”他骨子里是看不起武将的,认为只有他这样的文人才有经天纬地之才,才应该指挥军队。侯玄演是个士子,而且根正苗红,忠烈之后,正是他眼里的自己人。
  “给我三天时间,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
  夏允彝一脸犹疑,问道:“玄演既有良策破城,为何还要等上三天?”
  侯玄演一脸高深莫测,背负双手,傲然道:“诸葛周郎俱有火烧八百里之策,你可见他们到处张扬?在这三天,还请吴将军吩咐下去,让兵士配合我行动。”
  吴志葵也不确定这个嘉定遗孤是不是靠谱,但是局势糜烂至此,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反正让他折腾三天,比集体去苏州城下送死要好得多。
  “首先,派人去联系太湖上的吴易,约他共同起兵。”
  吴志葵点了点头,说道:“不错,此举倒也不差,我们已经派人去了。”
  吴易本是进士出身,跟着史可法做个幕僚,史可法死了之后,他进太湖举兵抗清,如今声势颇大。
  “将营中苏州籍的士兵,全部给我找来。”
  吴志葵使了个眼色,他的副官这才起身,出去传令。侯玄演冷眼旁观,果然吴志葵虽然天天被夏允彝“洗脸”,但是他还是这支军队的主心骨和绝对领袖。
  过了一会,副官进帐,抱拳道:“苏州和附近州县的,都聚到帐外了。”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望向侯玄演,后者对着洪一浊耳语一番,然后起身说道:“走,出去看看。”
  掀开营帐,果然聚集了几百人,一脸茫然看着长官们。
  洪一浊带着一个箱子,来到前面,打开一看,全是金子。
  人群中顿时响起咽唾沫的声音,侯玄演轻笑一声,高声说道:“你们都是苏州人,苏州城内的人物应该都有所耳闻。有谁知道苏州城内有名的士绅家中琐事,不管是什么小事,都有金子拿。”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拿金子买豪门风闻?
  “我先来!我先来!”
  “我知道的多,让我说!”
  。。。
  侯玄演摆了摆手,大家一看财神爷摆手了,忙安静下来。
  “进我帐中,一一道来。吴将军,吩咐人守在我的帐外,让他们按顺序一个个来。”
  侯玄演一脸轻松,哼着小调走进自己帐内。
  他或许统兵作战不如吴志葵,吟诗作赋不如夏完淳,喊喊口号不如夏允彝。但是有一点,他比天下所有人都强,他熟读南明史。
  满人北撤,是多尔衮的一大昏招,可惜历史上没人把握住这个绝佳机会。如今苏州,各路人马心怀异志,汉奸队伍也不是铁板一块。有嫌弃清廷给的官小的,有不愿意剃发易服的,有隐忍投降,准备反扑的。
  苏州、杭州,在侯玄演眼里,就如同两个风骚无比的小姑娘,正在捏着小手绢对侯大少爷狂抛媚眼。
  “大少,来玩啊。”


第20章 山人自有妙计
  只用了半天时间,侯玄演就将苏州豪门的家底摸得差不多了。
  “那顾有德顾老爷子,白发苍苍,老当益壮。他那个三儿媳,水嫩的就跟剥了皮的葱心一样,一掐就是一把水。嘿,这两个人。。。”
  侯玄演看着唾沫横飞,一脸兴奋的小兵,顺手扔了一颗金豆子。
  “下去吧。”小兵虽说还没说完,但是捡起金子,一脸的谄笑退了出去。
  一个小兵掀开营帐,正好瞧见这一幕,咽了一口唾沫说道:“大人,吴易将军来了,请大人到帐内商谈。”
  “哦?吴将军来了,走。”
  吴易手里有船有兵,比起自己这一万人,躲在太湖更加得心应手。后来去为兄弟做宴,被人出卖,当场擒获斩首。
  吴志葵迎了过来,给侯玄演引见:“这位就是吴日生吴易,这是嘉定候峒曾的长子,侯玄演。”
  吴易一听,正色道:“原来是忠烈之后,失敬失敬。”
  吴易面白无须,中等身材,虽说曾是史可法幕僚,但是身上江湖气重了一些。怪不得在太湖能节制诸多好汉,上演着明末的水泊梁山。
  侯玄演直奔正题,说道:“想必两位吴将军已经通过气了,这次请将军来,不为别的,只为苏州城。”
  吴易面带难色,踟蹰道:“苏州乃是大城,当初被奸人献于清廷,若是强取,实非易事。”
  侯玄演笑吟吟地说道:“实不相瞒,我已经有计策取苏州,只是要将军配合一下。”
  “候兄若是真能取苏州,吴某和手下万死不辞,就是不知道计从何处?”
  这样的人物,手里有兵,打了这么多仗,自然不会轻易听信一个书生的话,赌上全军性命。
  侯玄演转身,指着帐中地图上吴江县,说道:“不用将军耗费一兵一卒,将军只需要带着本部人马,佯攻吴江县。等到苏州的守军出来之后,将军就可以率兵退去,撤回太湖中。”
  吴易眼睛一亮,说道:“你是想调虎离山?”随即就暗了下去,说道:“玄演,此计难以成功,苏州城内不仅有江宁巡抚土国宝,还有吴淞提督吴胜兆的兵马。区区一个吴江县,还不至于让他们倾巢而出。”
  “哈哈,吴将军只需依计行事,我另有妙计取苏州。”
  吴易暗暗计较一番,心道我就按你说办,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若是真能拿下苏州,整个江浙可就全盘活了。
  吴志葵等人虽说也不太相信侯玄演,但是无奈他手里有钱。全军的军粮都指着他出钱购买,这也换来了他们愿意听他一回。当然这是建立在侯玄演目前的举动,还没有损害到他们的兵力,若是让他们去强攻苏州,恐怕早就被他们拘禁起来了。
  “玄演,你到底有什么计策,现在总可以说了吧?”夏允彝一脸期待,真正愿意相信侯玄演的,从头到尾恐怕只有他了。
  其他人也竖起耳朵,心里好似猴抓一般。
  “嘿嘿,这计策嘛,说来简单。。。”
  。。。
  入夜时分,苏州城内漆黑一片,街道上空无一人。
  如今兵荒马乱,清军刚刚占领苏州不久,百姓们还在观望当中。
  苏州城内的豪门大户,更是大门紧闭,谁都不想引人注意。尤其是这两天,不知道哪里传来的风声,说巡抚土国宝为了控制江南,要将苏州豪绅杀个精光。一时间搞得满城风雨,苏州城内人人自危。
  扬州城内十天的屠杀,可不分你是豪门还是普通百姓,他们见男人就杀,见女人就淫。苏州扬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最富庶的两座城池,彼此间常有往来,苏州的豪绅在扬州鲜有没有产业的。
  顾府内院,灯火通明,顾有德将家中男子聚集在此。
  在他怀里,是他的三儿子为他生的孙子,被顾有德揽在怀里,最是得宠。
  “爹,我们真的要剃发么?”
  二儿子顾守正是个读书的,最为上进,很小就中了秀才。只是后来天下大乱,不放心让他前去科举了而已,否则举人进士不在话下。读书几十年,他自然是不肯剃发易服的,只是家族压力太大,他没有这个胆量反抗。
  “满清势大,咱们身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啊。”
  大儿子顾守业是个商人,家中产业大多是他的在打理,闻言说道:“爹说的没错,二弟你是没去扬州,那惨像简直不堪入目。若不是你大哥逃得快,家里的护院拼死护我逃出,咱们兄弟早就不能相见了。”
  “就这样吧,明天告祭祖先,剃发易服!”
  与此同时,后院小厮们的住处,一个身穿夜行衣的人影,身手矫健越墙而入。
  摸到一个小黑屋内,轻轻唤醒了躺在床上的顾府杂役。
  杂役大惊失色,刚想喊叫被人捂住嘴唇。“小黑,是我啊,我是大壮。”
  “大壮哥?怎么是你?你不是赎身回乡了么?”
  原来他们是同乡,因为家中遭了水灾,逃难到苏州卖身做了顾府杂役。后来大壮不愿为奴,攒钱赎身,再后来投奔了反清乡兵,被吴志葵收编了。
  小黑点起油灯,靠近了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发小大壮。
  “你看这是什么?”大壮扔下一个黑色的包裹,小黑掌灯上前一看,顿时呼吸急促,血贯脑顶。
  “大。。大壮哥,你哪来这么多金子,你发达啦?”
  “不是我发达了,是你发达了,你想不想要?”
  。。。
  天色微亮,一匹快马驶进苏州,知府衙门内,江宁巡抚土国宝端坐堂上,问道:“怎么回事,慢慢说。”
  “大人!太湖贼人吴易带兵围攻吴江县,我们就要撑不住了。这次吴易倾巢而出,县丞张大人让小的前来求救,还望大人早发援兵啊。”
  土国宝一拍手掌,怒道:“这群贼人欺人太甚!当初满人在的时候,他们缩在太湖当乌龟,满人刚走,就出来攻打县城,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啊。”
  吴淞提督吴胜兆起身道:“巡抚大人不必生气,这群贼子躲在太湖,我们难以下手。这次正好趁他们出来,一举剿灭,也是大功一件。下官愿率所部人马,前去驰援吴江,剿除贼人。”


第21章 磨刀霍霍
  苏州城,顾府。
  剃发易服可不是一件小事情,汉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意味着放弃了心中身为汉人的骄傲,弯下膝盖做异族的奴才。这样的事情,自然要告祭祖先,否则将来百年之后,见到了祖先。脑后顶着一个鼠尾辫,先人认不出来怎么办?
  四更天的时候,已经忙碌了一夜的下人们,终于可以歇息一下了。小黑倚在庭院的柱子上,满含羡慕地往内院瞥了一眼,里面的主子们都还没起。
  内院是顾家女眷们居住的地方,这些外院杂役要是敢踏足,往往不问缘由活活打死了再说。小黑使劲吸了一口气,低声道:“这么香的娘们,站在这都闻得着,啥时候我才能抱着一个睡觉。”
  他一夜没睡,精疲力尽,竟然没有觉察到身边走过来一个人。
  “你想抱着谁睡觉啊?”
  小黑一听到这声音,半截身子都凉了,上下两排牙齿不住地打颤。“九。。九爷,小的。。。小的胡说八道,罪该万死,求九爷饶命啊。”
  顾九是顾府的大管家,平日里享受着半个主子的待遇。他本是外院最低微的杂役,一步步讨了主子欢心,成了大管事。但是顾府的下人却都恨不得他早死,这个顾九媚上欺下,在顾府犯在他手里的下人,不死也得半残。
  “别啊,你这么大的志向,莫非是想娶咱们小姐,做个姑爷不成。要是这样,我是不是还得叫您一声黑姑爷,您叫我小九就行了。”
  小黑双腿一软,知道大管家害人之前,最喜欢戏耍一番,他用额头触地,在汉白玉的石阶上,磕的砰砰响。
  “九爷,小人口舌生疮,下贱该死,求您大人大量,饶过小的吧。”小黑已经顾不得自己额头的痛楚,他亲眼见到过顾九处置下人的手段,并且确信自己熬不住。
  顾九冷笑一声,骂道:“不知高低的东西,要不是最近事多,我揭了你的皮,拔了你的舌头,还不快滚去干活。等忙完祭祖,我在跟你算账。”
  顾九转身离去,留下小黑在夜色中,瑟瑟发抖。
  这个在顾家做下人做的甘之若饴的乡下小伙,终于把心一横。罢了,等你秋后算账,老子先要你们的命!
  他强忍着额头地疼痛,回到自己小屋,大壮哥还在呼呼大睡。他进城以来,还没睡过一个好觉,一直在坊间散布流言。现在苏州城内风传,清兵要对苏州豪门下手,首先就拿顾家开刀。
  原来大壮这些苏州人,早就被派进城中,拿着钱玄演的经费兴风作浪,制造谣言。
  “大壮哥,大壮哥,醒醒。”小黑边晃边喊,大壮迷迷糊糊胡醒了过来,擦了擦眼睛问道:“怎么了?”
  “你说的,我跟你干了!”
  “好样的,大好男儿,岂能一辈子做奴才。”
  。。。
  苏州府衙,土国宝将这里作为自己的临时住所,他是江宁巡抚,是不会久留苏州的。
  如今清廷无暇南顾,重心还在北边跟李自成的残部死磕,他暂时要待在此处,等洪承畴前来节制江南诸省。
  天还没亮,就有一个下人前来敲门,土国宝戎马半生,是在辽东投降满清的武将。听到敲门声,立马知道有要事发生,这个档口出不得半点乱子。
  他爬起身来,还没穿衣服就喊道:“进来。”
  他的亲兵不敢往床上看,上边躺着他新抢的小妾,衣不蔽体。
  “大人,顾家有个小厮前来告密,顾家不满剃发令,图谋不轨,想要献城给太湖乱贼。”
  土国宝一听,睡意全无,冷汗直冒。
  顾家是苏州豪绅,家大业大,城中关系错综复杂。若是顾家作乱,吴胜兆又被他派了出去,自己很难抵挡。
  “贼子敢尔!怪不得太湖吴易轰轰烈烈打吴江县,还没打就放出风来要杀吴江县丞全家。原来是调虎离山之计,那个小厮在哪里,把他带来,我要亲自审问。”
  随手披上一件袍子,土国宝来到外堂,小黑正在堂里等候。一见他到了,立马跪在地上。“小的见过青天大老爷。”
  亲兵怒道:“青天大老爷?那是九品知县。我家大人是堂堂四品大员,你不懂别乱叫!”
  土国宝一看他的样子,心里更加确信了七八分,这样一个小厮,吃了熊心豹子胆,才敢来自己这里造谣。
  “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要是敢有半句虚言,我叫你生不如死。”
  小黑凭着一股血气,和对顾九的怨恨,才豁出去来到此处告状。谁知道还有可能生不如死,顿时慌乱起来。只记得将大壮讲给他话,竹筒倒豆子一般,一股脑说了出来。
  “今儿一早,顾家的老爷少爷们,聚在祠堂。小的在外伺候,不小心听到了,他们说什么献城、头可断不剃发,对不起祖宗什么的。小的一听,他们这是要造大老爷的反,满人老爷们何等威武,他们不自量力,只求大人念在小的报信,饶过小人一命。”
  土国宝面沉如水,冷声问道:“你还听到了什么?”
  “小的还听到,顾老爷说,在家中后花园的高楼上,悬挂两个灯笼。等到时机成熟,就改成一个,给城外贼人报信,里应外合。”
  土国宝站起身来,和亲兵走到院中往顾府方向一看,果然有两个灯笼。
  其实这是顾家的传统,祭祖前夜,点灯召引先人。土国宝辽东来的,岂知此中原委,就被一个小厮骗过去了。
  “召集人马,点齐兵将,随我大开杀戒!”
  亲兵面露犹疑,趴到土国宝耳边,道:“大人,仅凭一个小厮之言,就对顾家下手,要不要卑职再查探一番。”
  土国宝狞笑一身,说道:“不必了,万一是假的怎么办?”
  “大人的意思是?”
  “顾家富可敌国,咱们来得晚,扬州没赶上。那些王八蛋一个个抢的脑满肠肥,咱们弟兄却要守着苏州喝凉水?”
  亲兵恍然大悟,面带喜色,转身就去召集人马。


第22章 连环计
  苏州城郊的一处乡野田间,一个老农裤腿半卷,在水塘中采藕。
  一个湿哒哒的汗巾,搭在他的肩头,烈日当空汗如雨下。但是老秦头并不觉得难受,庄稼汉能有收获就是最大的幸福,他满心思都是今夜可以让自己的大孙子吃上脆生生的藕片了。
  老秦头的儿子也有了出息,当初神京被围,朝廷招募新军勤王,他闷声不响的去当兵,把老两口吓得不轻。谁知道后来兜兜转转,一仗没打,跟着主将先投降大顺,再投降大清。竟然投出个把总,如今衣锦还乡,驻守苏州。还带回个漂亮媳妇,媳妇来时就怀了孕,那大胖孙子一生出来,顿时成了全家的心头肉。
  远处远远走来四个人,其中一个指指点点,老秦头直起腰来一看,其中一个是自家远房表侄。
  “候公子,我跟你说的就是他,是我的一个表叔。”
  侯玄演满意地点了点头,伸手进怀中。小兵顿时咽了一口唾沫,一脸希冀地盯着他的手上。
  侯玄演掏出一颗金豆,顺手一扔,说道:“毕竟是亲戚,你走吧,这事你不好插手。”
  小兵收了金豆,攥在手心,犹疑道:“候公子,我表叔他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庄稼汉。。。”
  洪一浊宣了一声道号:“无量天尊。让你走你就走,少他妈废话。”
  侯玄演笑吟吟地摆了摆手,说道:“怎么说话呢,都是自家弟兄,你放心走吧,我们都不是什么好人。”
  小兵攥着金豆,想了想,还是转身离开了。
  徐元宝见他走远了,一脸崇拜地问道:“侯大少,我真服了你了,这么毒的计策你是怎么算到的?难怪我老爹总是跟我说,黄蜂尾后针,最毒读书人。”
  无奈地白了他一眼,侯玄演边走边说道:“大乱之后,苏州城岂能是铁板一块?势必漏洞百出,只要咱们细细探究,有的是破绽。今儿就算没有这个老秦头,照样会有老李头、老张头供咱们使用。你们记住,机会是自己创造的,永远不要空等。”
  看到走来的三个人蓄发未剃,想到自己儿子的身份,老秦头的心慌了起来。
  “三位义士,小老儿只是个普通百姓,剃发也是被逼的,求各位高抬贵手。”
  三个人一齐笑了起来,笑脸好像道观的三清像,一脸和善;笑声好像三只鬣犬,凶狠而残忍。
  揪着老秦头,来到他破旧的农家小院,一圈矮矮的笆篱绕成的院落里。老秦头的媳妇和老婆正在院里干着家务,一家人其乐融融,还有孩子的哭声。
  老秦头眼眶氤氲,啜泣起来,求饶道:“三位义士,你们要找麻烦,就找小老儿的,饶过我的家人,我给您磕头啦。”
  徐元宝提溜着他的衣领,不让他跪下,侯玄演笑着说:“你放心,我来借一样东西就走。”
  来到院内,老秦头的老婆儿媳也看出事情不对,唯唯诺诺不敢说话。
  侯玄演抱起孩子,小孩儿见他眉目清秀,非常喜欢,蹬着小脚丫,乐了起来。
  侯玄演将孩子举过头顶,转了一圈,逗得他咧着嘴笑。“你们看,老子多有孩子缘。”
  老秦头弯下双膝,因为被徐元宝提溜着,跪在半空哀求起来。
  侯玄演从小孩脖子里,取下一个长命锁,将孩子塞回秦家媳妇怀里。“小娃娃,我借你这个玩一天,让你爹给你捎回来好不好?”
  小孩还以为他在跟自己玩耍,在阿娘怀里哈喇子直流,瞪着眼笑。
  摆了摆手示意徐元宝将人放下,侯玄演叹了口气,收起笑脸,道:“老人家,跪的久了,可就站不起来了。”说完头也不回,带着两个跟班,往城里走去。
  徐元宝回头恶狠狠地说道:“这周围有我们的弟兄,天黑之前,敢走出院子,就把你们全部剁碎。”
  三个人徒步来到苏州西城楼,此处是一个偏门,出来走不远就是太湖,往日里没有多少人走。守城的官兵倚在门前睡觉,看到三个人走了过来,呵斥道:“什么人?”
  “我们是乡下来的,投奔我们表哥。”
  守城的看他们没有剃发,应该是乡间还没有推广剃发令的土包子,态度也就从呵斥变成了鄙视。
  “你们表哥是谁?”
  徐元宝一副憨厚傻傻的样子,摸了摸头皮,不好意思地说道:“我表哥叫秦禾。”
  守城兵一听,立马换了一副面孔,亲热地上前说道:“原来是秦把总的亲戚,怎么不早说?来,我带你们去。”
  秦禾守在城楼,正在吃饭,听了之后,疑惑道:“我哪有三个表弟这么多,带我出去看看。”
  出了城楼,就看到三个一身土布衣打扮的三人,秦禾仔细看了一眼,确定没有见过。
  侯玄演上前笑着大叫:“表哥,你不认识我了?我就知道你认不出来,你看这个。”说完将他儿子的长命锁举在手里,来回晃荡。
  秦禾脸色一变,瞳孔收缩,手掌摸向腰间刀柄。
  侯玄演笑吟吟地看着他,终于秦禾还是展颜说道:“原来是你们三个表弟,当了这么久兵,真的认不出来了,快来里面说话。”
  进到城楼,秦禾寻了个由头,将里面的小兵赶了出去。
  闭上门后,他咬牙问道:“我的儿子怎么样了,你们是什么人,想干什么?”
  侯玄演找了个凳子,好整以暇地坐下,说道:“秦大人一口气问了这么多问题,请容我慢慢回答。第一你的儿子怎么样,全掌握在你的手里。第二我们是汉人,第三我们想要拿回汉人自己的东西。”
  突然,一个小兵破门而入,大声喊道:“大人不好了!顾家造反,巡抚大人前去平乱。苏州城里豪门不知道怎么回事。一起造起反来,巡抚大人被困在衙门了,让我们发兵去救。”
  “我知道了,出去。”
  “大人,军情紧急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