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上伐清-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靠着山海关,尚可喜的手下将士顽强地坚守着雄关,历代蓟辽总督,总是不遗余力地翻修、加固山海关。关下的北伐军不可谓不英勇,激战三日夜,却是寸步未进。
中军大帐中,侯玄演眉头紧锁,脸色铁青,他实在没有想到山海关这么难打。尚可喜守起关来如同换了个人,沉稳而且睿智,几次三番破解了自己的杀招。
以往攻城略地的经验,挖地道埋炸药、火力压制狂轰滥炸,统统不管用。
这时候一个亲兵禀告:“王爷,刘勇将军求见。”
侯玄演眉心一展,说道:“快快有请。”刘勇是火字营出身的悍将,一直顶在前面奋战,侯玄演只当他在前面打仗,突然有什么好主意破关。
刘勇进来之后,侯玄演见他浑身带血,双手抱拳就要行礼,忙上前扶起他问道:“刘将军前来,可是有破关妙策?”
刘勇神色一怔,脸带羞惭,说道:“王爷,末将没有什么良策,不过末将的手下已经折损大半,再打下去就要全部交待在关下了。”
侯玄演心底一寒,这是个从没怯战的将军,到了这一步也心生退意了。山海关只是征辽第一步,这也是征辽第一仗,若是打不赢如何跟国内交待。来时他们可是背负着举国的希望,所有人都认为北伐军征辽必胜。
侯玄演狠下心来,一拍桌子,厉声说道:“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你所攻打的地方还不算是最凶恶的所在,岂可临阵怯战。”
刘勇脸色比身上的血还红,急声道:“王爷,末将并不怕死唉,算了,我们继续进攻,只是求王爷让我留下几个兄弟好为我等收尸。”
侯玄演拔出宝剑,骂道:“我就不信了,老子亲自去冲,秦禾,我带着亲兵冲,死了之后你给我们收尸。”
“王爷万金之躯,岂可亲自冲锋陷阵。”
帐中诸将慌忙上前,拦住怒发冲冠的侯玄演,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王爷急了。
征辽第一战,若是无功而返
侯玄演虽然作势要冲,其实脑中清明,他这样也是为了激励手下。刘勇见状,跺了跺脚说道:“王爷尚且如此,末将岂敢惜命,刘黑七你带着人跟我从北面攻打。”
这时一个亲兵抱拳道:“王爷,登莱水师的舰队已经到了。”
侯玄演狞声道:“让他们从侧面,炮击清兵阵地,不要怕浪费炮弹,就是一百发打死一个,也要还不犹豫地开炮。”
山海关南边就是渤海,北边是燕山,地势险要。想要打进去,只能从山海关硬拼,或者学习当年的皇太极,从蒙古绕道。
现在靖北省的夏完淳,正在和吴三桂、孔有德的大军相持,惨烈程度不下此地。
城墙上,尚可喜也是愁眉紧锁,关上的守军越来越少,明军的武器杀伤力极大,在这么猛攻下去,他马上也守不住了。
双方现在就像是长跑中撞线前的冠亚军,谁再坚持多一口气,就能取胜。但是这口气岂是那么容易坚持的,作为主帅心里负担的压力可想而知。一念之差,就不知道会有多少人因之丧命,血流成河,血流漂杵。
尚可喜和侯玄演一样,耐心被消磨的差不多了,心中很是烦躁。
城下的炮声就从未停过,不远处的高高垒砌的工事上,火铳手密集的射击让守军每一次的露头,都变成了生死游戏。
城楼的瞭望台上,弹孔密密麻麻,看上去就让人头皮发麻。
第427章 国运久长
山海关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朝鲜战场风云突变,清兵入朝之后在汉城附近遇到了长驱直入的倭兵。
酒井信光虽然殊死血战,无奈清兵不论是从单兵素质,还是武器装备,都远胜倭兵。
苏克萨哈和张勇一道,乘胜追击,酒井信光撤退到幸州,等待后续的援兵。
朝鲜的初春甚至冷过凛冬,刺骨的寒风下,交战三方都是苦寒之地的士卒,只有松江水师的几个将佐冻得直打哆嗦。
赵汉武等人围在一个篝火旁,伸手烤火,脸上都布满了悔恨。前期战场的形势太过顺利,以至于他们忘记了步步为营,一举打到汉城遭了此败。虽然损失的大多是倭兵,但是消息传回去,可能是捷报频传的大明朝近期的第一桩败绩。
“赵将军,清兵在陆地上被北伐军打得闻风而逃,但是却将咱们击败,这不是丢水师的脸么。倒是侯咱们水师怎么在陆军面前抬起头来,当初北伐军就屡次传出风言风语,说我们水师是督帅的宝贝,舍不得用只能当摆设这次可好,唉。”
“闭嘴!”赵汉武站起身来,脸色红的吓人,恶狠狠地瞪着手下的官兵,片刻之后还是无力地低下了头。
没有什么军队是天生就战无不胜的,就算是北伐军在荆襄决战的前期,也是输多胜少。水师一路顺风顺水,没有遭遇什么恶战,将佐的心理素质远远达不到战争需要的水平。
赵汉武起身走向酒井信光的营帐,掀开帘子里面满满的都是倭兵,正在商议军情。
酒井信光虽然不喜欢他,但是毕竟是明将,也不敢怠慢:“赵将军,什么事?”
“什么事?汉城打成这样,你不觉得羞愧么?”赵汉武怒冲冲地问道。
酒井信光心中火气腾地一下上来,双眼充血,脸色难看。浑身微微颤抖,气的整个人如同一点就着的炸药一般。
他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大将,是德川幕府最信任的将领,他的祖父酒井忠次,号称德川四天王之首,是德川天下元老重臣。
而对面的人年纪轻轻不说,只是一个水师的参将,在明朝的水师中甚至是中下级的武将。这样的人也敢对着自己吼骂,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倭将的面,这些人中可是有很多人都懂汉语的。
赵汉武浑然未觉,继续骂道:“我们随着你们作战,简直就是耻辱,是从未有过的耻辱。你们还在这里商量着怎么龟缩,我告诉你,抓紧时间组织军队反击,尚且还可以将功补过。不然的话,你等着看吧!”
赵汉武说完之后,痛快了不少,转身就走,留下一帐的倭将怒火攻心。
与此同时,追击而来的清兵已经到了幸州城下,朝鲜的城池比较低矮,在这些汉八旗军眼里,就跟个村镇差不了多少。
张勇勒住战马,说道:“大人,这次如果让倭军逃走,则明年必当再次入侵,当杀遍朝鲜,使倭军片甲不还。”
苏克萨哈点了点头,几次战阵下来,他已经发现张勇的厉害。即使是当年猛将如云的满洲,张勇这样的将军也是佼佼者。听了这话苏克萨哈说道:“张将军说的不错,就怕大明的水师参战。”
张勇并没有参与北伐,他被清廷委派镇守甘肃,只是听说前线的清兵不停地战败,在他看来纯属主将无能。
张勇意气风发,扬声道:“大人不用担心,逆明水师终究是水师,到了陆地上如何和我们的勇士对敌。要是朝鲜丢了,我们就彻底失去了水师,到时候整个满洲都将不得安宁呐。”
苏克萨哈沉思了一会,说道:“都停张将军的吧。”
张勇实在是很喜欢这个满人,他和其他的满人不同,对自己完全的信任而且言听计从。张勇不在乎功劳被他拿去,只要能不受掣肘的打仗就行。他是在大明军中待过的,明末碰到那种太监监军,狗屁不通还要到处插手、插嘴,那才真是让人难受。
当年背弃明朝,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大明的武将当年受到的欺负实在是太多了。
张勇正在准备攻城,突然城门大开,赵汉武带着一众水师将士和身后的倭兵,冲杀出来。
张勇愣在原地,随即惊喜交加,指挥大军掩杀过去。
同样愣住的还有倭兵的大将酒井信光,听到声音之后,酒井信光怒道:“外面是什么声音?”
“赵汉武说是奉您的命令,带着大军冲出去了。”
酒井信光面如土色,瘫坐在座位上,不一会果断地站起身来,说道:“撤兵!”
“那冲出去的将士呢?”这些倭兵都是一家的武士,彼此间的关系十分亲密。
酒井信光连盔甲都丢了,带着剩下的人往后撤,他的手下也明白过来。
壮士断腕不可谓不明智,事实证明若不是酒井信光撤的及时,倭兵将全军覆没。
朝鲜战场上,七万携胜而来的清兵,根本不是这个量级的军队,那是在中原和北伐军角逐的武装。
老虎和狮子博弈,狮子惜败,但是也不是野狗可以轻辱的。
朝鲜军和倭兵的战斗中,在清兵参与之后,就变了味道。
幸州之战的影响很大,不光是沸腾的日本国内群情激奋,就连侯玄演这边都受了影响。
德川家光亲自致信给侯玄演,陈述了兵败的缘由,并为酒井信光求情。
侯玄演派人安抚了酒井信光,赐予了大量的金银和丝绸,战死的赵汉武被写进了讲武堂的反面教材,通报全军。
侯玄演甚至将自己的佩剑赐给了酒井信光,来安抚日本国内激愤的文官武将。
此举果然取得成效,再加上朱大典的八面玲珑,在日本左右运筹。本来因为幸州之战产生巨大裂痕的中日关系,得到了缓解。
山海关下,侯玄演长叹了口气,征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离开了中原的伪清回到他们的老巢之后,就跟自己当初的心境一样,他们的身后也有了同胞需要保护。
保家卫国的反而成了对面的清兵,这种心态下满人也好,辽人也罢,势必更加悍勇。
“赵汉武,实在是个蠢材!”李好贤骂道。
侯玄演摇了摇头,说道:“赵汉武一个参将,如何能指挥十万人的军队,他的蠢还是小的,胆子才是真的大。”
前面的攻势陷入到炮战之中,山海关下每天都在互相炮击,将士的伤亡反而降了下来。
炮声的间歇中,侯玄演咬牙说道:“尚可喜这头老乌龟,有了山海关在他手里,就跟王八有了壳一样,而且这龟壳是真的硬。”
他不是一个酷戾的统帅,相反的侯玄演十分爱惜士卒,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会因为牺牲太多而放弃攻打山海关。
战争就是这样,没有不死人的战争,一方统帅妇人之仁优柔寡断,往往会害死更多的手下。就像山海关打得这么惨烈,侯玄演若是因为死人太多,就下令撤兵,那么前番战死的将士就白死了。
不能彻底平辽,遗害更是无穷,明末时候鞑子每一次入关,都要劫掠几十万汉民为奴。死伤的更是不计其数,损失的财物也无法统计。
所以即使山海关再难打,尚可喜再能龟缩,侯玄演都深知自己必须咬牙叩开山海关。
“征辽开启之后,咱们寸步未进,朝鲜先胜后败,松锦两地夏完淳也没有在吴三桂手上讨得便宜。但是我还是要说,胜利正在向我们倾斜。”看着帐中的几员心腹大将,脸上都愁容满面,侯玄演起身开解道。
果然,所有人的眼神都望向了侯玄演,想知道为什么仗打成这个样子,王爷却觉得优势很大
侯玄演背着手,说道:“我们看似寸功未建,到现在还没有收复尺寸之地的辽土,但是你们想想看,这个月打下来,我们杀伤了多少的清兵。
兵源、辎重是一个王朝国力的体现,伪清拿什么跟我们争。”侯玄演走到李好贤身边,说道:“当初烈火营打到山东,势如破竹,高歌猛进,但是却不得不撤回淮安。你可还记得是为什么?”
“郑芝龙锁海,朝廷国库紧张,没有饷银支持北伐。”这件事李好贤终生难忘,自然是张嘴就来,不需要思索。
侯玄演点头道:“没错,现在满清和我们一样,三面作战却没有咱们广袤领土上的税收。我打通了南洋,日进何止斗金,无数的物资可以从各地获取,运往战场。伪清呢?他们还在啃老本,从中原掠夺的财物,毕竟是有数的,他们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清兵死伤之后,他们又将从何处征兵补充,我还有堵胤锡的十几万预备役将士,尚可喜有什么?”
侯玄演说完,帐中的武将脸色稍缓,虽然心结还没解开,但是恢复了不少的自信。
送走了诸将,侯玄演走出大帐,站在高岗上往山海关望去。
自古北征的雄主,哪有一帆风顺的,强如柴荣也没有在有生之年拿下燕云十六州。更何况比燕云十六州还要往北的辽东,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打下来的。
大明在自己的带领下,就像是顺风顺水的大船,现在不过是遇到了些风浪。放眼长远来看,汉人的强盛已经踏上了正轨,山海关再雄伟,也阻挡不了天下大势。
侯玄演不知道的是,在他对面的雄关上,尚可喜也在俯瞰关下。
长期的炮击让山海关的城墙坑坑洼洼,烟熏火燎的黑块到处都是,关上的清兵人人灰头土脸,趴在矮墙下躲避火铳和炮弹,所有将士的耳朵中都塞着棉絮,炮击刚开始的时候,被震的七窍流血而死的不在少数。
“半百年来硝烟不断,加起来都没有如今的一半惨烈,侯玄演从哪里得来这么多的炮弹,他的钱都是会下崽的么,怎么用都用不完?”
这个疑问长期困惑着尚可喜,他哪里知道,侯玄演全靠战争来平衡过快的经济发展。
海商的兴起,让大量的白银和黄金的流入大明,尤其是朝廷。
白银的大量流入,刺激了大明的经济,百姓看到生产丝绸,瓷器,茶叶这么赚钱,比种粮食合算多了,就会改稻为桑,为茶,生产经济作物。但是这样一来,粮食的价格就上涨了,粮食储备就减少了。一旦发生天灾,没有粮食储备,粮食价格又高,会出大问题。
侯玄演的应对之策,是对出口的商品收取高额税收,但是这样还是改变不了白银黄金疯狂流入的现状。
自然经济体制下大量资金涌入会造成通货膨胀,要是放任不管,就会像西班牙那样,造成本国工业体系的崩溃,除了权贵们和商人们有了大把银子挥霍之外,实在是没有半点好处。而且到达一个临界点的时候必然引发通货膨胀,造成银贱而铜贵,囤积居奇,引发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对国民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从明末到现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都流入了中国,可是一直到崇祯前期都没有引发明显的通货膨胀。国民消费储蓄习惯的影响,大量白银被窖藏,大量白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维持了一种奇怪的平衡。到时到了后面,恶果就开始展现了,崇祯一朝疯狂摊派农业税,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侯玄演虽然不是经济学家,但是对这种事比古人看得远些,所以他才大力鼓励支持那些商人置办工厂。
通过一次次的战争,订单流入民间,刺激工业的兴起。各种和军功相关的产业,又都是关乎国运久长和科技发展的,在侯玄演的规划中是很重要的一环。
这些疯狂流入大明的金银,就会变成实打实的设施和设备,已经有很多开明睿智的商人,懂得从番邦购买大明需要的物资了。
也就是说,侯玄演打得越开心,消耗的炮弹火药越多,对大明越有利。
眼下的山海关虽然看似坚若磐石,但是它注定是要被攻破的。
第428章 佯攻
太阳一寸寸地下移,半轮夕阳已经沉到山峰下面,山海关前慢慢黯淡下来。
天下第一雄关以长城为主线,以关城为中心,包括七座卫城,十大关隘,几十座城台、敌台、烽火台等,是一座完整、严密、科学的古城防建筑群和军事防御体系。
夜色降临,北伐军营中燃起篝火,远远望去漫山遍野全是。关上的清兵趁着炮击的间隙拧腰舒筋,享受着难得的放松。
从山海关往下看,是让他们心生绝望的无边的营寨,那里的一堆堆的篝火旁,都坐着将要和他们以命相搏的战士。
尚可喜倚在墙上,轻微的鼾声响起,指挥了几个昼夜的他就在此小憩。
如今关上的兵马很多都是他就地募兵,招来的当地辽人,尚可喜自然不放心让他们独自守城,所以一连几天没有合眼了,就钉在这里指挥作战。
这些士卒虽然是新兵,但是山海关这些年来战火不断,辽人军民混杂,所以比一般人容易上手。而且他们生于斯长于斯,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在他们熟悉的环境中,还占据了地利,这些新兵也能勉强守住北伐军。
距离倭兵登朝,三路大军齐发,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侯玄演被挡在山海关前寸步未进,倭兵也在经历了大起大落之后,被清兵赶到了沿海,靠着水师的支援,站稳了脚跟。夏完淳在西线战场,力抗三大藩王,输多胜少。
突然,关下的北伐军开始移动,山海关上的清兵顿时紧张起来,吵嚷声将尚可喜惊醒,抓着身边的长枪问道:“敌军又攻城了?”
“王爷,他们好像要撤兵了!”旁边的亲兵兴奋地大叫。
尚可喜心砰砰乱跳,一个跨步走到瞭望口,顺着小的缺口往外看,果然一排排的火把下,北伐军正在撤军。
尚可喜长舒了口气,终于撤了,他们已经守得精疲力竭,虽说有着后方的补给不至于弹尽粮绝,但是屡次讨要援兵的尚可喜得到的兵员数量少的可怜。
关下的北伐军撤的很是从容,丝毫不担心他们冲出去,看来侯玄演也知道自己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为什么他要选择撤兵呢?
尚可喜眉头一皱,想破了脑袋额想不出关下气势规模仍在的敌军为何要退,根据以往的经验和外界风传,侯玄演也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呐。这个人极少妥协,没有哪一次是打一半撤兵的,难道是大明国内出现了什么大事?
尚可喜点了点头,对自己的这个判定深信不疑,自古以来多少名将北伐,都是在最后关头因为后方的事撤兵。
还没等尚可喜兴奋的劲儿过去,山海关上的清兵们就发现了不对,这些撤兵但是没有拆除营帐,反而保留了所有的设施。甚至很贴心的连篝火都留着,全然不像是撤兵的模样。
一阵号角声徒然响起,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尚可喜握紧了枪柄大声道:“准备迎敌。”
在原本的北伐军撤出的地方,一队队人马补充了进来,这是一支生力军,在后面修整了半个月。堵胤锡带着陕甘、湖广的兵马,代替了原本进攻的浙兵。
山海关上一阵绝望的情绪蔓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这边已经用尽了全力,没日没夜地在高耸的关墙上守着,而敌军却可以回到后面修整。
山海关两边都是天堑,可以攻击的地方很小,几十万大军铺展不开。
侯玄演带着十几万浙兵猛攻了这么久,却留下阎应元的厚土营和李好贤还有堵胤锡作为预备役。
堵胤锡在襄阳守了这么久,几年如一日的被四个藩王轮番进攻,这一回终于有机会报仇雪恨了。
他的兵马在京畿一带修整了这么久,兵壮马肥气势如虹,刚刚落脚就吹响了鼓角声。山海关上杀声震天,火光处处,刚刚变黑的夜色,被彻底照亮,一股新的进攻浪潮,朝着山海关屡遭蹂躏的城前拍打而来。
堵胤锡的兵马虽然在后面修整,但是他本人却一直留在侯玄演的大帐中,对关上的地形山势、兵力配备、军械弓弩,统军将领,各个方面,都十分了解。
这些新来的明军刚刚投入战斗,进攻就跟前面的一样猛烈,被逼上绝路的清兵撕心裂肺地吼叫着,从矮墙下举弓射击。漫天遍地的箭矢倾泻而下,堵胤锡这么多天的观战,早有准备。趁着夜色下令士兵举起盾牌,整个大军如同一只灵龟慢慢地前进。
反倒是远处的火铳手,趁着他们起身射箭的时机,疯狂射击。清兵死伤严重,惨叫呼嚎声不绝于耳。
巨大的撞击声响起,被士兵们护送到城下的撞城车轰隆作响,砰、砰、砰巨大的声响就像是砸在了清兵们的心上,尚可喜知道西侧城门一直是进攻的重点,损坏严重,极容易被突破。
“炸山,用巨石堵住城门。”到了这一步,什么顾虑都可以抛在脑后了,尚可喜只想守住山海关,其他的事一概不管。
轰隆一声巨响,山体被炸开,巨石滚落之后将西侧的门彻底堵上。将来就算要重新建门都是不可能的了,堵胤锡见状冷笑一声,继续指挥手下往山海关上猛攻。
尚可喜终于下令,所有的预备队登上城楼,面对这么穷凶极恶的攻势,不能再留后手了。
与此同时,远处的登莱水师全部,已经在港口整装待发。
黑压压的战舰和运兵船上,装满了李好贤的大军,经过近两个月的血战,尚可喜的军队应该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前几天侯玄演举着千里镜观看,山海关上已经出现了妇孺老人的身影,他当即判断关外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于是登陆作战的阻力就被降到了最小,尚可喜应该无力抵挡北伐军从渤海湾登陆。
堵胤锡的猛攻吸引了尚可喜所有的注意力,饶是如此侯玄演也小心翼翼地等到他在此增兵,才敢让水师载人登陆。
不然抢滩登陆的风险太大了,若是尚可喜有所准备,在几个港口布重兵把守,自己的水师将损失惨重。
等到北伐军来到自己的身后,清兵才发觉这些海上来客,简直如同神兵天降一般。
火光从身后响起,清兵如同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尚可喜看着关下石弹纷飞,箭矢如雨,人如蚁聚,喊杀震天。顶着不时飞落的滚木、雷石、火球以及箭矢,北伐军还在悍不畏死地冲锋,竟然都只是佯攻而已。
关内的信号弹升空,七彩炫烂的焰火让无数的北伐军欢呼庆祝起来,眼前的雄关已经被彻底围住了。
“山海关外才是辽土!”李好贤还是第一次踏入山海关外的土地,虽然跟外面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李好贤等人还是心旌神摇。
打了这么久的仗,终于打到了这里,外面的北伐军用血肉铺出了一条大路,但是至今还没有能够爬上山海关城头。但是却给水师创造了条件,吸引了所有的清兵,这才能够登陆。
后方的失守,并不意味着山海关的地利优势不在,事实上这座雄关建成的本意就是和长城一道,防备外面的异族入侵。
但是后方失守,就意味着山海关上的清兵成为一支孤军,他们将失去所有的补给和支援。
完成任务的堵胤锡下令撤军,侯玄演在后方稳坐,对满帐的大将说道:“我们不要敌对的满洲建奴,也不要投降的满洲建奴,我们要的只是山海关外的土地和港口。当初几代蓟辽总督费尽心力修建的松锦防线就在眼前,困死尚可喜之后,和靖北的夏完淳一道,扫清松锦。诸位,征辽打赢了第一步,也打赢了最难的一步,今夜咱们欢腾庆祝吧!”
阎应元起身道:“王爷,松锦一带一座城就能守几年,辽东兵马也不是易于之辈,不如直接派兵登陆满洲,绕过松锦不打,先取满洲。”
侯玄演摇了摇头,说道:“此举虽然有机会快速荡平满洲,结束战局,但是却不是最稳妥的打法。我们可以冒险,但是没有必要”
和侯玄演大帐内欢腾的气氛正好相反的,是山海关上的落寞和绝望,城墙上横七竖八的死尸身上密布骇人的弹孔,尚可喜已经决意死守到底。
山海关并不只是一扇墙,事实上它里面有存粮、存兵的所在,是一个卫所。以城为关和长城相连,城高十四米,厚七米,有四座主要城门,多种防御建筑。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
当初修建这里,可没想到防备关内,所以从关外攻打山海关比从关内难度还大。
尚可喜看着脸色灰白的手下将士,扬声道:“你们不必惊慌,这些明军窜入到我们的关外,实属自投罗网。很快平西王的援军就将赶到,到时候我们内外夹击,先杀这些人,然后开关杀敌,重新打回中原。”
尚可喜的嗓音雄浑,极具感染力,一番话下来清兵重新获得了斗志。最重要的是,尚可喜又给了他们希望,活下去的希望。
所有的清兵都清楚,山海关上的物资足够他们支撑很久,要是真的有平西王的援兵,他们依然可以反败为胜。
第二天,一番试探性地进攻之后,侯玄演愕然发现山海关的守军依然顽抗。
饶是一向视尚可喜为无耻汉奸的侯玄演,也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不是每一个将军都能让绝境中的手下奋起顽抗。单凭这一点,尚可喜就是辽东不俗的名将。当初毛文龙的地盘就一个区区皮岛,手下竟然这般人才汇聚,想来总觉得不可思议。
皮岛出来的这几个人,在后世的历史上,一个个举足轻重。
侯玄演当然没有时间为毛文龙唏嘘,庆祝之后他和自己的心腹们才发现,自己庆功宴摆早了。
想到自己深入敌后的爱将李好贤,侯玄演就有些烦躁,不能早日叩开山海关,里面的自己人容易被人关门打狗啊。虽然此时的李好贤浑然不知危险的靠近,还在到处攻伐,杀得兴起。
这时候随军而来的登莱水师提督姚一耀,来到中军大营,见到侯玄演之后就发现了不对。
“王爷,胜利在即,王爷为何闷闷不乐?”姚一耀不懂军事,水师在他的带领下,更多的是奉命行事。但是他却是大明的火器专家,很多武器已经开始领先白皮番人。
“尚可喜负隅顽抗,一时有些棘手。”侯玄演也无须隐瞒,大大方方地说道。
他虽然和姚一耀解释了一番,但是并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大家都知道他不擅长统兵。调兵遣将,随机应变这种事,在场的每一个都比他强。
姚一耀听完之后,笑道:“这有何难,下关这次来,带来的纵火弹足以解此难题。”
侯玄演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握着他的肩膀一阵猛摇,问道:“什么蛋?”
“别摇了,别摇了,下官要被摇晕了。”侯玄演的手劲不小,激动之下这个文弱的水师提督确实吃不住了。
等到侯玄演放开之后,姚一耀缓了缓,自得地说道:“下官在研制炮弹时候,突发奇想,将猛火油压缩到炮弹中。爆破之后,火油四散燃烧,最适合消灭这种负隅顽抗的敌人。”
侯玄演眼色一亮,这玩意不就是燃烧弹么,打山海关还好,要是打水战这个年代可全是木船,那还得了。
酒泉盛产的石脂水,其实就是石油,经过加工变成了火油和猛火油,在唐朝时就装进铁罐,点燃引线扔向敌军。现在姚一耀将它们装进炮弹中,威力更增,遇到就着。
侯玄演听他说完,稍微有些失望,毕竟山海关全是土石。就算能着,应该也不会烧杀多少敌军。
姚一耀却拍着胸脯保证,只要将无数的纵火弹打到山海关城内,足以将里面的东西化为灰烬。到时候就凭光秃秃的防御建筑,是无法守住的。
第429章 援兵
侯玄演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让登莱水师登陆,炮击山海关内。
山海关的城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