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坡之上,曹操一手抚须,脸上也露出几分喜色,“好在吾许昌城外牧场未曾落入刘备之手,否则,让他白毦兵再多几千铁骑,怕是此战胜负难料。”
    曹操也很心疼,光是击垮刘备这数千白毦兵,三千东拼西凑而来的虎豹骑便折损五六百人。
    此刻,他便期盼着刘备后军被击垮。
    “司马朗,汝司马氏,吾亦待汝等不薄,汝等竟敢随这大耳贼背叛吾,今日若击败刘备,吾定要灭汝一族。”曹操阴冷地瞪着刘备后军的那一面司马将旗,在他看来,刘备拜司马朗那不过二十的幼子为军师,是何等荒谬之事。
    “主公,刘备后军已撤到城墙外一百步内。”荀攸突然出声道。
    曹操双眼一眯,突然一扫城头多出的不少车驾,“不好,快传令虎豹骑,撤退。”

第三百一十九章 曹操兵败
    “放箭。”城头上,数十架床弩配合着上千弓弩手一起松开弓弦。
    “咻咻咻”密集的箭雨落在刘备军前,那带着尖啸的床弩巨箭更是直接洞穿了战马上一名虎豹骑军士,将其击落下马的刹那,余威不减,更是沿途撞翻两人。
    百步的距离,床弩的威力何其巨大,便是三层甲胄在身,乘骑着战马冲刺而来,也只是送死而已。
    “放”城内不知何时,早已是汇聚大量民夫,他们位于城门后撤,四周都是高大的投石车,上百架投石车,早已是装好石弹,只待城门楼上一声令下,无数石弹几乎同时抛到空中。
    “举盾”,司马懿猛地一抬羽毛扇,高声喝道。
    “喝”一时间,前面三排刀盾兵立即抬脚朝后撤退,将铁盾举过头顶,护着身后的军士。
    “嘭”脑袋大小的石弹,即便是从城内抛出,亦能够射出一百步开外,配合着床弩,原本尾随而至的虎豹骑,陆续有近百人因此落马。
    “众军齐动,布阵。”司马懿羽毛扇再次挥动,两波箭雨、石弹齐发之后,虎豹骑已经是听到坡上曹操号令准备后撤,他焉能不知此乃大好良机。
    “咚咚咚……”震天动地的战鼓声从城头上响起,后军两万军士一同抬脚朝着四周移动。
    “嗒嗒嗒嗒”铁盾在前,军士各自跑动,恍若两条蜿蜒的巨龙,又似乎时时刻刻都能够互相配合进攻。
    铁盾、弓弩、长枪、笙旗,让坡上的曹操眼睛眉毛鼻子几乎都拧在了一起。
    “那是何阵法?”曹操喝问道。
    左右谋士偏将无人回答,俱是陷入沉思。
    “公达,汝可知晓?”
    荀攸微微摇头,“吾不善战阵,却是不知。”
    “那便试他一试,司马懿不知好歹,倘若他借着城头上的投石车和强弓劲弩舍弃了关张等将,便可保住后军之兵,如今却主动结阵求战,吾有天下无人能挡的虎豹骑,此战,司马懿必败,刘备项上首级,吾必取之。”曹操仍有雄心壮志,他大步走到破前,伸手指着远处徐徐朝着近前移动的阵法,“士卒疲于奔命,后军略有薄弱之处,此乃命门所在,传令曹真、曹休二将,从正面冲破敌阵。”
    “此外,命曹洪率三千铁骑,攻打司马懿后军。”
    “喏。”
    眼见着号令传达后,曹真、曹休重振旗鼓,带着两千余虎豹骑再次杀向刘备后军,曹操死死地盯着那处,仍旧是势如破竹,司马懿在虎豹骑大队铁骑摆开阵势,再次重逢之时,竟然是主动撤开阵前的盾墙,让他们入阵。
    曹操双眉微微一皱,“司马懿这厮,莫非是有意请君入瓮。”
    很快,他便看到铁盾合围,再次关门。
    然而,曹休也不是无能之辈,率领后军接应,强势撞开盾墙。
    “不愧是吾曹氏虎将,当真有勇有谋。”曹操指着曹休大笑,他肯将虎豹骑众人交与此二将,自然信重他们的才能,临阵之前,他们竟是分作两队,一队冲锋打头阵,一队接应,将重骑兵冲刺的威力运用到了极致。
    然而,紧接着,原本朝着四周散开的大队步卒却延绵不断地朝着虎豹骑包围过来。
    手持斧钺的军士直接斩向马腿,用绊倒前军的方式来延缓骑兵的冲锋。
    而原本已经杀至阵中的曹真,却被刘备身侧的陈到死死缠住,左右骑兵还未等靠近,廖化便带着白毦兵杀出,轻骑对战重骑,有着大队步卒的协助,延绵不断,如同潮水一般的攻势亦是能够抵挡。
    “斧钺手,进。”司马懿眼中精光闪烁,虎豹骑最大的优势便在于冲锋,可一旦运用陷马坑、绊马索、拒马和轻骑、步卒刀盾阵将其缠住,便可以靠着斩马腿这一招,各个击破。
    虎豹骑的军士各个都是身经百战的曹营悍卒,但胜在只有两千余众,而司马懿身侧的步卒却有两万之众,足矣胜之。
    “不好……”曹操面色大变的时候,已经看到杀向后军的大队精骑被城墙上的箭矢给逼退,他猛地一拍大腿,“子廉误吾。”
    “丞相莫要惊慌,且看那处。”正在此时,荀攸突然伸手一指前方。
    曹操闻声望去,只见一面“曹”字将旗在风中扬起,一员青甲战将单枪匹马,带着大队精骑从侧翼杀出,生生从那无数盾墙之中救出曹真、曹休二将,随后,在阵中杀了一个迂回,便带着数百虎豹骑后撤。
    “丞相,撤军吧。”荀攸心中松了口气,倘若不是曹纯及时杀到,怕是曹真、曹休便要陷在阵中了。
    “不能撤,此时若撤,敌军势必全军压上,传令虎豹骑、曹洪,以轻骑驰援前军步卒,由于禁中军策应,且战且退。”曹操此刻咬紧牙关,凭着一口胸口难除的恶气,继续挺着胸膛。
    “军师,曹操已败,快传令众军一起杀出罢。”刘备眼见着虎豹骑退走之后,留下遍地伏尸,顿时心中畅快不已,昔日他从许昌逃走,被曹纯虎豹骑千里追杀之际,何等凄惨,如今,也能以泄心头只恨。
    “传令,全军徐徐借助阵法压上。”
    “命关张二位将军朝吾军靠拢。”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远处曹操大营的方向,“大营无滔天火光,怕是中了埋伏,主公,此战吾军未能让曹贼伤筋动骨,不若趁势追击,逼退曹军,且追出数里,缴些兵械辎重返之。”
    “为今之计,亦只能如此。”刘备眼见追出的军阵缓慢,而前军的关羽、张飞已经鏖战许久,军士俱疲,也只能心有遗憾地答道。
    司马懿眼见着迅速收拢败兵后撤的曹营大军,虎豹骑这一战阵亡近两千之兵,曹营当死伤一万余军士,此战,已算大胜一场,他这阵法,后军有所破绽,已被曹营高人看出,下一次,对方必定不会在倚靠城墙之处和他交战。
    “可惜了,未能一战斩杀曹营几员大将,此战之后,曹操还未伤筋动骨啊。”司马懿叹了口气,脸上却仍有喜色,至少,他也靠着这一战,一战成名矣。

第三百二十章 郭嘉:扶我起来
    “嗒嗒嗒……”逃亡的路上,曹操所在的车驾直接避开了几里外的大营,径直撤向许昌。
    “后方可有追兵来袭?”
    “回禀丞相,乐进、李典二位将军正在后路策应,曹洪将军已于山道设下埋伏。探马回报,司马懿下令军士打扫战场,收敛兵械辎重,未曾下令追击。”
    曹操一手扶额,“司马懿,此人是吾小觑他矣。”
    荀攸叹了口气,“丞相不必自谦,此战吾军虽折损惨重,敌军伤亡亦在吾军八成。”
    曹操摆了摆手,“虎豹骑乃吾军精锐,以虎豹骑重创换刘备数月间仓促拉起来的数千新卒,得不偿失。”
    荀攸抬手一辑,“丞相,回返许昌之后,司马懿整顿兵马,必乘胜攻取吾颍川诸郡,不知该如何是好?”
    曹操沉默顷刻,“先回返许昌罢,召集文若、文和等人,商议大事。”
    “喏。”
    ——
    也就在曹操率军撤回许昌之际,一份密报也顺淮河而下,呈送到洨县大营内。
    “曹操败了?那司马懿当真如主公所言,不可小觑矣。”徐庶一手抚须,看了一眼帐内列坐的众将。
    “曹操既败,必会收缩兵力,现满宠已率军撤往沛国相县,弃守汝阴大营,吕岱、徐盛。”
    “末将在。”吕岱、徐盛二将闻声而起,行至帐中,抬手一辑。
    “且率庐江营一万五千兵马,攻占汝阴,沿北进击,夺取汝南诸县。”
    “喏。”
    “苏飞、尤突。”
    “末将在。”潘璋身后,两员偏将应声出列。
    “汝二人各率三千精兵,沿沱河而上,攻占沛国诸县,为右路先锋。”
    “喏。”
    “潘璋。”
    “末将在。”潘璋眼前一亮,随军等候这么久,总算到他。
    “命汝为左路先锋,沿?水北上,攻掠沛国诸县。”
    “喏。”
    徐庶环视一眼帐中众将,“吾率军北上之后,水师于洨县下寨,水师中郎将朱治镇守洨县。”
    “末将领命。”朱治起身朝徐庶一辑,朗声应下。
    “此外,吾已传讯徐州众军,以陈宫、张辽、臧霸所部兵马,攻打东海全郡。”
    “命屯驻下邳高顺所部,进攻彭城国。”
    徐庶站起身来,满脸严肃地看着帐内众将,“此战,为取沛国、彭城国之地,若有临阵退缩者、畏战不前者、懈怠战机者,斩。”
    “喏。”众将一起应下,随后,便各自出营。
    “驾”潘璋、苏飞、尤突三员战将乘骑在战马上,作为左右路先锋,他们自然是最先拔营。
    “此战攻取沛国,必先取相县,二位将军,某先行一步矣。”潘璋朝着二人抬手一辑,眼前大好军功,在他看来,唾手可得尔。
    “文珪将军保重。”
    “祝将军马到功成。”
    “哈哈,承二位将军吉言,吾等在相县城下再会。”
    苏飞与尤突各自抬手一辑,拉动缰绳,勒转马头,朝着大营右侧沿河的古道走去。
    在天色暗下来之际,徐庶才领着徐晃等将出营北上。
    接到各地传来的求援急报,撤到相县的满宠当即派出快马,以二百里加急呈报许昌。
    与此同时,陈留郭宅。
    “这是几时矣?”郭嘉浑浑噩噩地醒来,只觉得四肢一片冰凉,浑身亦是酸软无力。
    “回禀军师,日落酉时将尽。”
    “前方可有战报传来?”
    候在门边的军士顿时默然不语。
    郭嘉叹了口气,“败了吧。”
    “嘭”军士立即俯身跪倒,“军师,非是卑下有意隐瞒,却是主公有命,不得让吾将此事汇报给汝。”
    “主公让吾安心静养,可前方战事紧急,吾如何能够在此处坐以待毙?”郭嘉掀开被子,“扶吾起身。”
    “喏。”
    起身,很快便是仆从入内,为郭嘉穿好衣衫,搀扶着他坐上轿子,由四名军士抬动着出府。
    “军师,陈留太守来了。”
    郭嘉被人送到马车上,微微摆手,“不见,出发,赶往许昌。”
    车驾很快便由十余名骑卒护送着离开城门,远远地,长街之上,策马赶来的陈留太守看了一眼左右的官吏,“军师此去许昌,必是因前方战事危急,只是……他大病未愈,若是在途中颠簸劳累,旦有闪失,吾等该如何向丞相交代啊。”
    “前方战事亦不知如何,此战败后,北军精锐折损不少,听闻虎豹骑也……倘若军师过去,怕是能稳住局势罢。”
    “此战之后便要征兵了,太守还请早作打算。”
    “元雄这便要动身了罢。”
    “树欲静而风不止,太守,吾随子乔先生出使,回返陈留祖宅探望已延误一二日,若再不回返,叔父将要怪罪矣。”
    “元雄多加保重。”
    “太守还请留步。”
    十来岁出头的少年郎策马带着两名仆从径直除了陈留,驻马于一处斜坡之上,看着已经消失在古道尽头的郭家车驾,脸上满是复杂。
    “子乔先生有意交好曹操,未曾想,曹刘之战,曹操却是先败,那司马懿,当真有鬼神莫测之术否?竟能击败官渡战后,气势如虹的曹军精锐。”
    “今巴郡太守平乱各地,威望极高,又勾结蜀中不少士族,怕是尾大之祸,若不尽早除之……州牧处境将忧。”
    “还是先回返许昌,带走子乔先生罢,想来,他未曾得曹操接见,怕是此刻亦有些沮丧才是。”
    在他动身离去之后,旁侧的一簇草丛微微晃动,两道身影先后站起身来。
    “汝用鸟雀呈报秣陵,益州遣使张松、吴班等人,即将回返益州。”
    “队正,那张松这一二日都为得见曹操,只是将刘璋朝贡之礼献于天子尔。”
    “昔日马腾与刘焉二子密谋,欲救回天子,此二子同时被诛,他刘璋自诩为汉室忠臣,这每岁的朝贡倒也不曾拖延,只是……如今益州形势亦是堪忧,他刘璋怕也自身难保罢。”
    “益州将有变故,不过,吾军尚且在淮北徐州一线调度频繁,怕是无力插手益州之事,且报上去罢。”
    “喏。”两名吴卫对视一眼,一前一后,消失在山林之中。

第三百二十一章 毒士登场
    七月下旬,曹操已经将许昌周边的兵马都给调集到城内,是退是战,他还有些犹豫。
    天子与群臣,得知曹操战败之后,按捺着欣喜之色,心中早已是各自做着打算,昨日,曹操临幸了后宅一名美貌妇人,将心头之火发泄了一番,得知郭嘉到来,立即不顾一切,亲自来到城门处迎接。
    他拉着郭嘉的手臂,坐入郭嘉的马车,“奉孝不远百里而来,舟车劳顿,让吾好生担忧。”
    “吾若不来,主公心中难安。”
    曹操脸上露出几分喜色,“知吾者,奉孝尔。”
    行至丞相府内,郭嘉被曹操和一名侍者搀扶着,“主公,且传唤文若、公达、文和三人前来罢。”
    曹操微微颔首示意,立即便有军士外出,唤来三位谋士。
    三人先后入内,朝着曹操抬手一辑,“拜见主公。”
    “诸位且入座吧。”
    “喏。”
    几人落座之后,先后看了一眼郭嘉。
    荀彧:“奉孝身子可好些了?”
    “有劳尚书令挂怀,已无大碍尔。”郭嘉抬手一辑道。
    “奉孝此来,是因许昌之事罢。”荀彧再道。
    “尚书令此前之言,吾已与主公探讨过一次,不知主公如今何意?”郭嘉目光一转,看向了上座的曹操。
    “吾若携天子退据陈留,当如何?”曹操不答反问道。
    “董卓携天子焚洛阳而退守长安,如何下场?”下座的荀攸头也不抬,默默开口道。
    曹操语塞,便又听到贾诩开口,“主公并非那误国奸贼董卓,此战吾军虽败,但仍有可战之力,前些日主公诏令已经传达关中诸侯,马腾、韩遂之辈后路尚乱,无力驰援孙权,高干已出兵攻打上郡,臣下以为,吾军可撤离许昌,退守长社,此外,命一员上将攻取此刻无人镇守的陈国,以为吾军侧翼,据此二郡之地,可保豫州、不失,又可以许昌挑起二刘之争,到时,吾军可倾力北上,迎战孙权。”
    曹操眯着眼,心中暗骂老狐狸,这家伙言谈之中丝毫不提天子,显然又想保得自家声名,他也不点破,轻声问道:“如何挑起二刘之争。”
    贾诩抬手一辑,“唯离之一计尔。”
    堂内几人俱不出声,又听曹操开口,“计将安出?”
    “其一,可让天子拟诏,加封刘备为汝南王,以此地为其封国,以彰显他刘备营救之功。”
    话音刚落,堂中几人俱是皱眉,郭嘉隐晦地看了一眼曹操,心中暗自为曹操捏了一把汗。
    果然,曹操再次看向贾诩之际,脸上已经按捺住几分不悦之色。
    他曹某人都还是区区丞相,爵位不过县侯,昔日寄予篱下之叛逆刘备,焉能位居他之上?
    “臣下多有冒犯之处,还请丞相责罚。”曹操心中闷闷不乐之际,只见贾诩主动起身,朝他郑重一辑。
    曹操心中觉得好笑,“文和何罪之有,吾只不过笑那刘备,生在宗室,祖上未有封王,如今却凭白得了便宜。”
    “主公心中有此一念,那吴侯刘奇,年轻气盛,其节制四州之地,坐掌一两千万之民,仍官居刘备之下,必然恼怒,此乃攻心之计。”
    “此人帐下亦有饱学多才之士,必能看破汝之计谋,且那刘备帐下司马懿,用兵了得,在此道上,必定也不差。”曹操双眉一凝,言下之意就是,你这计谋太过粗浅,是路人皆知的招数。
    “主公莫要心急,此乃一策,吾有一策。”
    “且道来便是。”
    “那荆州城中,原有长史王粲,不知主公可知此人?”
    曹操双眉微皱,“此人乃司空王畅之后,昔日于洛阳之时,亦常在蔡大家等人府内走动,多有才名,但其貌丑陋,汝之计谋,与此人何干?”
    “此人因检举蒯氏一族之事,为刘琮、蔡氏惩处,如今已夺官放任府内,吾军细作得知,他在府内多有怨言,而蒯氏一族对其心怀怨恨,此人在襄阳城内处境十分堪忧。”
    曹操双眼一眯,“文和之意,可是拉拢此人?”
    “主公可许诺其为丞相掾,赐关内侯,亲笔书信中,对其多加赏识,必能劝降此人。”
    “其后当如何?”
    “主公可还记得吾军曾于许昌城内擒杀过几名吴卫?”
    曹操微微颔首,“是毛孝先家眷逃离之时……”
    “正是,吾可命军中细作换上吴卫兵刃,想来,那襄阳城中,自有人识得。”
    荀攸大笑,“文和可是要离间蒯氏与刘琮、蔡氏?”
    贾诩看了一眼身侧的荀攸,“那王粲为人虽不豁达,却不会有意诬陷蒯氏一族,想来,蒯良、蒯越必与江东有所勾结,吾军细作只要稍加试探,让刘琮母子生疑即可。至于蒯氏一族……诸君且问狗急跳墙一说?”
    荀彧一手抚须,“襄阳若乱,则吕蒙必乘势北上,夺此数城,到时,荆州除南阳之外,全归江东所有,怕是……”
    贾诩微微摇头,“那宜城有荆州大将霍峻镇守,此人之才,不弱于昔日刘表大将文聘,尚书令多虑矣。他吕蒙虽用兵如神,有宜城坚守,霍峻可让他难以逾越分毫。”
    “到时……若蒯氏被诛,可是要那王粲亦亡?”郭嘉忍耐了许久,终于出声道。
    贾诩眼中收敛几分狠色,“舍得一王粲,足以嫁祸刘玄德,那蒯祺已率房陵之地暗中归降江东,蒯祺取诸葛氏之女,若蒯氏兄弟亡于刘备之后,刘奇必恼,若其不出兵,只怕难安蒯祺与麾下荆州士族。”
    曹操沉默了,他听得出贾诩话音中的狠意,这家伙,还真是那般平日里置身事外,保全自身,正当为难之际,让他献策,他却能语不惊人死不休,献出一道毒计。
    “汝等以为,此计如何?”他沉声看向堂内几人,除却程昱不在之外,他麾下五大谋主之四,已汇聚一堂。
    郭嘉抬手一辑,“可。”
    荀攸起身:“臣下附议。”
    “许昌城内,可留屯田之兵,兵五百人,护住王公大臣与天子即可。”荀彧犹豫再三,抬手一辑道。
    “准。”曹操沉默顷刻,便准许了荀彧的进言。
    说完,曹操看了一眼贾诩,“文和,此事便交由汝去办。”
    “喏。”贾诩抬手一辑,不悲不喜,脸上古井无波,心中亦没有任何波动。

第三百二十二章 襄阳事变
    建安三年八月初,孙权以周瑜为都督,韩当为先锋,起兵三万,攻入河南尹。两日之内,连破十余城,程昱仓促纠集一万余众,据守荥阳。
    这一日,襄阳城内,一名富商从王宅后门入府。
    “仲宣先生,可有想好?丞相掾,俸比四百石,加关内侯,曹丞相对汝可是寄予厚望啊。”
    王粲埋头不语,双手安放于大腿上,五指微微弯曲。
    “汝之妻眷,吾可命人连夜送出城外。”
    “既是让吾参与此事,送走妻眷为何?”王粲抬头,冷眼逼视着眼前这人,“莫不是想以吾妻眷,要以此相胁?”
    商贾面色微变,“仲宣先生?汝此言何意?曹丞相可是……”
    “吾王仲宣虽是被那蒯氏兄弟算了一招,亦是士族名流,焉能与汝这小厮为伍。”
    商贾面色阴沉得可怕,几乎凝得出水来,只是,如今上面交待的事情事关紧要,他此刻却是不能爆发,一旦王粲拒绝此事……他必会受到重惩。
    “是卑下唐突了,不过,如今许昌战事紧急,还请仲宣先生早作决断,汝欲北上之时,吾家主公必会亲自为汝接风洗尘。”
    王粲按着扶手起身,面无表情地看着眼前的商贾,“吾该如何行事?”
    商贾脸上努力挤出几分笑容,上前一步,面视王粲笑道:“吾已为先生备下一封书信,还请先生抄写一番。”
    王粲接过一看,面色微变,“吾既已投入曹丞相帐下为吏,焉能又附刘备,汝置吾于何地。”
    “不过是寻常反间计尔,并不是影响仲宣先生声名,更何况,这封书信上所言,不过是仲宣先生汝仰慕刘玄德之仁义尔,并无倒戈相向之意。”
    王粲面色青一阵白一阵,“此事断无可能。”
    商贾面色一沉,声音也变得如寒风刺骨,“仲宣先生,实不相瞒,荆州刘氏早已朝不保夕,刘备此番在许昌之战,稍胜一阵,倘若待其腾出手来,顺势南下,接管襄阳,汝以为,以他那满天下仁义之名,会容得下汝这诬陷贤良之人吗?”
    王粲转身在堂内走动几步,突然出声长笑,“汝未免也太小觑吾王仲宣矣,汝且回去告诉曹丞相罢,王粲心向汉室,仍是大汉忠心之臣,即便如今为奸构陷,亦不会做这等骑墙之事。”
    商贾面色阴沉得可怕,“汝当真不写?”
    王粲回眸冷冷地瞪了他一眼,“莫非,汝要逼吾不成?”
    商贾嘴角露出几分冷笑,“如此,还请足下好自珍重。”
    他转身离去,头也不回,径直走出府外,来到人流拥挤的长街中,挤着人群,走进了一处酒楼。
    后厨的大水缸边上,他招手聚拢数人。
    “吩咐下去,王粲不识时务,立即命临摹其笔迹之人,将此书信抄录一份,送往城外,吾必要失手落入江东军手中。”
    “喏。”
    ——
    入夜时分,襄阳城外十里,通往宜城古道的驿站门前,一名驿卒正在搬运白日里暂时寄存在此处的货物。
    打北地里,却是来了一骑快马。
    “快,为何更换坐骑,吾有紧急军情,须得呈往宜城。”
    驿卒一脸恭敬地抬脚上前,“须得察看上官通关文牒。”
    “喏。”
    “别驾刘先府内?”驿卒双目一眯,很快便察觉到此人的不对劲儿,他这一身打扮,是士族仆从不假,但这手臂上却有多年使用刀兵留下来的老茧,而他翻身下马后,略微不自然的走动,让驿卒多留意几分,此人,经常骑马。
    而他的口音,虽然极力在遮掩,驿卒还是听出这是洛阳之地的口音。
    如此深更半夜出城,洛阳之人向宜城呈禀要事?显然不可能,宜城此刻驻有重兵,乃镇守襄阳门户之关键,往来书信必是百里加急,以荆州刺史府亲信传递,过往之人,俱是南阳、南郡之地的口音。
    而此人的来历,显然只有两种可能……北地细作,亦或者,襄阳城内某一士族平日里招募的豪侠。
    “刘先乃零陵人,他府中不应有如此洛阳豪侠,显然……只能是与其交好之辈,方能得到他府中印信,如此说来……怕是只有一人,原本曾在洛阳旧居。”
    想到这里,驿卒借故将其哄骗入驿站内,行至马棚前。
    “想来,上官亦是因为附近几处驿站未有战马,方才来此的吧,正巧,前些日北地送来一匹战马,正好交由上官乘骑。”
    来人心中一突,随后上前拉了一匹黑马,“就是这匹罢。”
    他几步将其缰绳解开,牵出马棚,为等他翻身上马,身后一阵破空的尖啸响起,两根连发的箭矢便顺势射进了他的后背。
    “汝……”他回眸看时,双眼已经突出,嘴里的鲜血顺着嘴角流淌出来,两根箭矢,同时射穿他的后背前胸,直接便要了他的性命。
    驿卒一挥手,立即有人到来,两人联手将其尸体搬运到马槽下方藏好,他从此人身上掏出书信,拿在手中仔细看了一眼,面色微变,“快,立即将此书信呈送鄀国吕司马大帐。”
    “喏。”
    天明之时,快马便已赶到吕蒙大帐之内。
    吕蒙正好和蒯祺派来的使者交谈正欢,接到密信之后,猛地站起身来,看了一眼身侧的使臣。
    “吾本欲今日送汝回返,如今怕是不成矣。”
    “这是为何?司马莫非有何难处?”
    吕蒙叹了口气,指着手中书信,“襄阳城内有变,原刺史府长史王粲,勾结刘备,欲以子虚乌有的构陷之罪,陷害汝蒯氏一族的二位主君。”
    蒯氏来人面色大变,“这……这怎么可能?刘玄德本已和刘琮联手,这襄阳之地,早晚会落入他手,吾家二位主君亦未曾有任何过失……”
    吕蒙叹了口气,将手中密信递到他手上。
    蒯氏这人亦是博学之吏,岂有不识荆襄名士佳作之理,“这……这莫不是王粲笔迹?”
    吕蒙重重颔首,“吾欲今夜即刻发兵北上,兵临宜城之外,汝且返回房陵,告知汝家太守一并发兵,围攻襄阳。”
    “喏。”蒯氏来人心知事关重大,抬手一辑之后,即刻动身离去。
    命亲卫将其送走,吕蒙凝重地看了一眼北边的方向,“襄阳战事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尔。”
    感谢亲仓鼠和瓜子的故事的600起点币打赏!!!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宁可错杀,不容姑息
    “得手了。”不多时,监视着驿站的曹军细作便将原路回返,以百里加急名义送往宜城的军士一个时辰不成出门,显然,已经是在驿站出事了。
    是夜,当蔡氏旁支的蔡真带着两具穿着夜行衣的尸体回返刺史府,他在堂内向刘琮递上一把刀。
    “蔡真,汝这是何意?”蔡氏正值芳华正茂,此刻仍是打扮得唇红齿白。
    “回禀夫人,此乃江东细作“吴卫”佩刀,乃是吴侯刘奇,遣秣陵工匠坊名匠亲手打造而成,锋利、韧性,俱强于吾荆州军中儿郎佩刀。”
    蔡氏伸手接过刘琮手中的短刀,秀梅一颦,“此物汝从何处得来?”
    “却是巡夜之时,多留意了一番蒯府,在其后门的小巷中,将两名行踪鬼祟之辈擒杀,从其尸身上多得此物,察觉之后,某将便立即上禀刺史与夫人。”
    蔡氏杏目一瞪,一巴掌重重拍在案上,“蔡真,汝言下之意,可是蒯氏一族,与那江东军有所勾结?”
    “夫人莫要动恼,却是有人亲眼见到此二人从蒯府院墙内翻墙而出。”
    “那为何不是蟊贼?”刘琮下意识问道。
    “此刀造价不低,吾军细作多次与江东细作、探马交手,俱败于此刀之手,吾以为,寻常蟊贼,怕是难以接触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