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是主公在此,自然是劝得下三将军,此番三将军已与东吴上将战至百合,正在兴头上,吾若劝战,三将军亦不会听。”说到这里,简雍满脸凝重地看了一眼破前的骑军阵列。
    “太史慈,此人当真是善骑战之士,江东地处偏远,地广人稀,战马缺乏,竟然也能带出这数千精骑,此番,若是三将军战败,其趁势掩杀,吾军怕是会惨败一场。”
    简雍也看出了此中利害,他深深地看了一眼那黑脸长须的张翼德,心中暗道:“看起来,三将军也不似有勇无谋之辈。”
    简雍已经看出,张飞绝对是想在单挑中击败太史慈,从而保住己方大军。
    简雍藏在袖袍之下的手臂已经开始轻微颤抖,他紧捏的掌心全都是汗水,“三将军,汝可不能败啊。”
    但很快,事实便证明他有些想多了。
    一百五十合,太史慈双臂已经有些麻木。
    “这黑厮,竟然还有余力。”他看了一眼略微气喘的张飞,只觉得此人越发棘手。
    不远处,立于骑军阵前的张承,面色也有些犹豫。
    “一百五十合了,按主公交待,若是子义将军此番遭遇关张赵三将,百合不分胜负,立即全军出击,只是……”他有些犹豫,若是此刻率军出击,是否会惹来子义将军不喜。
    并且,他看了一眼对面的军阵,身后三千精骑全是骑兵,从庐江郡到九江郡,连番苦战,多有新卒补充,轻骑闯阵,死伤亦会不小。
    “铛”眼见着场中两大猛将再次交手,张承把心一横,猛地举起手中长枪,“众将士,随吾冲锋。”
    “杀啊”
    地动山摇的马蹄声,伴随着张承策马在前,大军雄浑杀出。
    正在交战中的张飞面色微变,虽然太史慈所部骑军未曾从山坡之上携大势冲锋下来,但隔着数十步对己方军阵的冲击,亦不会小,他一枪拨开太史慈,“太史慈,汝吾改日再战。”
    “张翼德休走。”太史慈面色一喜,张承这小子,倒是无形之中解了他的困乏之围。
    “可恶。”张飞一脸忧急,但他座下战马怎的也拉不开和太史慈之间的距离。
    他又没办法不顾及太史慈从身后摘下,突然射来的小戟,但眼看着张承率军杀入己方军阵,数千铁骑呼啸而过,如同那决堤之际,黄河泛滥之水,汹涌澎湃,张飞于幽州平原之上见过数千马匹奔腾,那等场面已经让他心潮澎湃,此番眼看着数千精骑杀入军中,己方一阵惨叫哀嚎。
    转眼间,便陆续倒下上百具尸首。
    “稳住。”简雍拔出了腰间长剑,来到阵前指挥,却一直有亲卫将他团团围住。
    “尔等杀上前去,不用顾忌吾。”简雍一脸忧急,眼看着军阵被撕裂,更有一员小将朝他杀来,他满脸惊惧。
    却听一声大喝,张飞不知何时,已然赶到。
    “给俺滚开。”张飞长矛朝前一挥,直接抽飞战马之上的两名骑卒,他们沿途砸倒数人,重重摔倒马下,已经再难爬起身来。
    “张翼德,看箭。”不远处,太史慈不知何时,已经举起了长弓,张弓搭箭不过一瞬。
    “不好。”张飞心中一悸,在太史慈手腕一动,弓弦声响的刹那,立即俯身战马之上。
    然而,当他猛地抬起头来之际,却未曾看到箭矢。
    “太史慈,汝焉敢诈俺?”张飞面色羞红得发烫,猛地持矛便要杀向太史慈。
    “张翼德,看箭。”这一次,却是有着一声轻响响起。
    当张飞猛地持矛上扬,一根箭矢,已经是洞穿了他头上的帽心。
    张飞伸手拔下帽上箭矢,满脸惊骇,心中暗暗咂舌不已,“太史子义,竟有如此箭术。”
    “撤”,他果断率军后撤,他可以在万军丛中大肆杀戮敌军士卒,但太史慈这一手箭术却可轻易将其射杀。
    张飞率军,如同潮水一般后撤,他在撤退途中,一直没有回头。
    张承浑身是血,眼见张飞率军后撤,立即回眸看向太史慈,“将军,吾军是否下令追击。”
    太史慈微微摇头,“不追,吾军回师广陵,与樊将军所部汇合,吾军击退张飞,可趁势夺取广陵。”
    他勒马回头,双腿夹着马腹,拉住缰绳的掌心却已是紫红一片。
    方才一箭,已是他手臂负担的极限,若是再战,怕是也会露出破绽。
    四更完毕,推荐朋友新书《三国之献帝崛起》

第一百六十章 下广陵
    “嗒嗒嗒”太史慈率军抵达广陵城下,不多时西面无数人影晃动,火把如同两条火焰长龙,从地平线上杀来。
    “报……禀报太史将军,樊将军已率曲阿营兵马杀至。”
    “传令樊将军,率军将广陵城团团围住。”太史慈眼中露出几分冷冽之意,魏续之兵不过两千,樊能所部便有近万之兵,再配合他的骑兵,足以围城。
    城头上,眼见着两片火光伴随着大队兵卒朝着城墙两侧迂回,魏续面色已经苍白无血色。
    “将军,那太史慈为何往北不过半个时辰便回返了?”
    魏续微微摇头,“张翼德,败了。”
    “什么?那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竟然也败在太史慈枪下?”
    “三千精骑,江东数百万之民,兵将十万才有着区区数千战马,太史慈乃当世骑将,张飞所部大多步卒,如何为战?”
    魏续满脸苦涩,他早年统帅过并州铁骑,如何不知铁骑摆开阵势之后冲阵的威力。
    吕布天下无敌,亦是仰仗着昔日纵横天下的并州铁骑,此番损兵折将,几年内连续败在曹操手下数次,并州铁骑还剩不过千骑,否则,便是猛虎雄心已丧,亦能力破万军。
    “将军,吾等开城投降吧。”
    魏续满脸苦涩,若原本未和太史慈撕破面皮,他倒可以开城称是误会,看在吕布的面上,刘奇也不会让麾下的将士为难于他。
    如今,江东军已经认定他已经暗地里降了曹魏,对待叛逆之臣,魏续可不认为,刘奇会那么心慈手软。
    不远处,一名骑将匆匆赶来,“将军,吾方才巡视西面来兵,乃是之前屯驻全淑的樊能所部曲阿营,乃是昔日刘繇麾下老卒,马步军近万。”
    魏续面色一沉,“广陵,不可守。”
    言罢,他便来到城墙垛口处,看着北门城外已经开始集结的军阵,那一排火把凝聚的火海之后,一排铁盾之后,已经运来云梯。
    北门,是江东军的主攻方向。
    魏续一手紧捏着城墙垛口,看着城外,“吾乃温侯帐下魏续,还请太史将军一见。”
    他的声音,在僻静的黑夜里,显得十分刺耳。
    不多时,对面军阵中,太史慈策马而出,“魏将军可要开城投降?”
    “吾家温侯与吴侯有姻亲,吾徐州军与江东军乃是联盟,太史将军何来投降一说,吾魏续乃是温侯帐下八健将之一,跟随温侯南征北战十余载,岂能背主?”魏续冷喝道。
    太史慈面色阴晴不定,这家伙,还在演。
    “太史将军,曹操使臣,却有与吾联络,并且就在城中。”魏续在太史慈的凝视之下,突然一招手,立即有将士压着一名曹操使臣来到城墙上。
    魏续指着身侧被绑得严严实实的中年文士,“这便是曹操派出的说客,东曹掾毛玠。”
    魏续见太史慈面色如常,当即略微一咬牙,大手一挥,“来人,给吾斩了。”
    “且慢。”也就在此刻,太史慈突然抬手,“将军且将此人押入大牢罢,此人亦是兖州名士,既做说客,亦是各为其主,也不必要其性命。”
    魏续立即下令刀斧手住手,随后,便听到太史慈开口:“魏将军忠义,本将军自会禀明吴侯,此番吾军即将北上,还请魏将军速速打开城门。”
    魏续环视一眼左右,猛地抬手,“打开城门。”
    “咔咔咔……”城门大开,太史慈一挥手,一千精骑在张承的率领下,迅速入城。
    不多时,太史慈和魏续于战马上一左一右,并排而行,魏续有意将马头放慢一个身位,脸上满是赔笑。
    “此番险些为曹贼所惑,多谢子义将军相救。”魏续眼中露出几分懊悔之色,他追随吕布已久,若非是当真看不到希冀,又岂会想倒向曹操。
    “将军能迷途知返,甚好,不过,温侯被围于下邳,将军身为温侯部将,当即刻率军北上才是。”
    “这是自然,稍后,末将愿随子义将军一同北上,解下邳之围,与曹贼决一死战。”魏续再次陪笑道。
    “将军欲起兵多少?”太史慈又问。
    魏续未觉有他,立即开口,“徐州有宣高将军、文远将军所部驰援,兵力可达两万,吾身兼镇守广陵重任,只能率本部五百劲卒北上,其余兵卒……”
    “将军可聚广陵县兵,全力北上,广陵诸县,可由吾江东军为温侯镇守。”太史慈眯着眼笑道。
    “这……太史将军,这未免……”魏续心有不甘,但一抬头,正迎上太史慈眼中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之中,蕴藏着很深的杀意。
    魏续面皮一抖,后背汗流浃背,环顾左右,四周虽有自己麾下兵将不少,但眼前此将,可是江东第一猛将,并且,就在不久之前,便是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张翼德,都为其所败。
    两人近在咫尺,太史慈的长枪,瞬息之间,便可将他刺于马下。
    他掌心满是汗水,缓缓抬手,抱拳一辑,“既是子义将军之命,某将遵命便是,只是,温侯那里……”
    “吾等率军抵达下邳之际,吾主自会向温侯告知此事,到时,就不用汝吾插手了。”太史慈淡淡地看了他一眼,握紧的长枪微微一松。
    “喏。”魏续满心凄苦,但也明白,江东军既然北上,那必是有万全之策,如今徐州军与江东军,即将正面对抗曹刘大军,徐州二郡三国之地,能否保住,还要看到时两军的胜负。
    “魏将军,某还得借汝印信一用。”
    “喏。”魏续从怀里掏出自己的官印,小心翼翼地递给太史慈。
    “仲嗣。”
    “末将在。”不远处的张承领命赶来。
    “率军沿道北上,持魏将军印信,赶往淮水入海口。”太史慈随手就将印信递给了张承。
    “喏。”张承立即点了一千精骑,径直北上。
    魏续不疑有他,此刻,他是被逼无奈,自己虽是迷途知返,但抵达下邳之后,以温侯的脾气,是绝对不会姑息纵容的,数十军杖,他怕是免不了。
    “不过……只要能活着,便幸甚至哉。”他心里默念着,驱马跟上太史慈,从北门而出,北上下邳。
    今天两更,人物都写得太聪明,会不会不太好呢?

第一百六十一章 子龙离营
    天长,此地距广陵不过数十里。
    刘备率军赶至此处,并未来得及南下,便得到浑身是血的骑卒汇报。
    “报……禀报主公,三将军于广陵城外十余里斜坡,被太史慈数千精骑伏击,三将军与太史慈鏖战一百五十合胜负未分,大军为所部精骑击溃,如今正撤往此处。”
    “翼德将军安好否?”刘备面色微变,但嘴里仍旧率先询问张飞。
    “三将军无恙,只是,败兵之后,有些气急败坏。”
    刘备松了一口气,他环顾一眼左右兵将,目光落在孙乾身上,“公祐,此番江东军先吾军一步进兵广陵,太史慈骑兵击败翼德,必有戍守全淑的樊能所部以大队步卒攻城,此去广陵,已无用,吾军该如何是好?”
    孙乾张嘴欲答,却听一声爽朗大笑:“使君驰骋南北,亦是天下闻名的大丈夫,吴侯与使君同为汉室之后,今不顾血肉之亲,同室操戈,为何使君却主动委曲求全,刻意避战呢?”
    刘备麾下众将面色俱变,这名迈步踏出的文士虽感觉无数充满杀气的目光落到身上,却不闪不避,面色平静如常地伸手指着广陵,“吾广陵陈氏,数代为官,有名望于广陵士族,吾父子又加恩义于广陵之民,使君若愿为朝廷收复广陵,某可派人潜入城中,联络城中豪族与使君里应外合。”
    刘备面色有些僵硬,眼前此人,也太过咄咄逼人,只是,他与此人亦有旧,此番两人名义上又都是曹操帐下之臣,实在是不好撕破面皮。
    “元龙先生此言差矣,江东军于广陵城中,如今少有上万之兵,又有太史慈三千精骑在侧,吾军兵不过五千,如何为战?”开口之人,却是刘备帐下唯一的谋士孙乾。
    陈登眼中露出几分冷笑,“玄德公不愿做攻下邳之主将,又不愿全力攻取广陵,以保麾下兵卒,莫不怕天子降罪?”
    闻言,那眯着双眼的二爷眼中,已有杀机闪烁,他扶刀的手臂,也紧了紧。
    “大哥。”也就在此刻,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马蹄声,却是张飞带着数十骑行至近前。
    “三弟。”
    “三弟。”
    刘备与关羽几乎同时抬脚上前相应。
    “小弟无能,却是让那太史慈击败了。”张飞行至近前,立即翻身下马,满脸颓然地低下头,双膝跪地,朝着刘备一拜。
    “三弟何须如此,平原之上,两千步卒又岂是三千精骑之敌,那太史慈乃江东第一上将,三弟能安然归来,吾已深感幸甚。”刘备伸手抱着张飞起身,一脸激动道。
    “三弟,那太史慈今日胜得侥幸,改日待某遇上此人,必斩之为汝泄恨。”关羽亦是出言道。
    闻言,张飞一脸不忿,“太史慈虽勇,与吾战过一百五十合,却已竭力,若再有五十合,吾必能将其斩于马下,只恨他那偏将张承,竟是统帅骑军冲阵,吾军中多是训练数月新卒,如何能敌……”
    刘备看了一眼狼狈而来,朝着他抬手一辑的简雍,亦是微微颔首示意,抬头打量一眼他身后的兵将,两千马步军,仅剩五百余人逃回。
    他心中一片凄苦,征战十余载,他麾下鼎盛之时,于徐州有数万精兵,如今却仍旧难有一处安身之地。
    “报……”不远处,有哨骑踩踏着尘烟而至。
    “报……”行至近前,哨骑身手利落地翻身下马,朝着刘备拱手一辑,“禀报主公,斥候得报,江东大将吕蒙,率军两万,渡淮水北上,杀奔夏丘。”
    刘备面色微变,随后,又有一骑跟着尘烟而来,“禀报主公,不久前盱眙告急,袁术旧将纪宁,率军五千,兵发盱眙。”
    “主公,吾军必须速速撤军,如今吾军已和江东军交战,那纪灵与主公有旧怨,若是被其攻取盱眙,便可短却吾军后路,若是太史慈再顺势率军北上,吾军将于淮水之南,陷入江东数万大军重围矣。”孙乾立即踏前一步禀报道。
    刘备心中忧急,但仍是关切地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登,“元龙,如今吾军南北皆有强敌,兵力五六倍于吾军,该如何是好?”
    陈登抬手一辑,心中一阵冷笑,“刘玄德,事到如今,汝还绷着那张仁义的面皮。”
    “吾不过司空之使,此为使君军中客将,自当听从使君之命矣。”陈登哪里不知,方才自己出言,亦是彻底开罪了刘玄德,他此番开口询问自己,实际上已是没有必要,只是想给自己设下一个圈套,若是自己仍然执意率军攻打广陵,怕是他会果断予自己一千兵马,让自己前去送死。
    “刘备,绝对做得出来这种事情。”陈登心中冷笑道。
    “既是如此,那吾军即刻北上,驰援盱眙,云长,便命汝为先锋,率叔至所部轻骑先行,此外,子龙……”刘备环视一眼四周,突然未见赵云身影,他面色微变,当即开口喝问,“子龙何在?”
    这时,陈到才策马行至近前,满脸惭愧地取出一封书信,“此乃子龙留信。”
    刘备急着上前拆开一看,随即满脸苦涩。
    “吾知使君之意,深感使君待吾恩重,然云此番南下,却为吾兄之病,吾闻旧日南阳太守张仲景,此番便在江东,且随吴侯大军一行,反复思量再三,只能忍痛离去。”
    “吾早年父母便已离逝,若无长兄照顾,吾未能顺利及冠,也未能安心拜师学艺,云……终究不能有违德操之事,还望使君勿怪。”
    “此乃子龙绝笔?”旁侧的关羽亦是看了一眼书信,双眉微皱道。
    “子龙忠义,断不会弃吾,只是,他不顾千山万水,从冀州自此,便是为其兄长之病矣,只是,以他万夫不当之勇,能渡千山万水,便是途中有兵祸、贼患、官吏刁难、追兵堵截,他一人也能纵横驰骋,那南阳张机,不过文弱之士,如何随行?”
    “叔至,即刻派一骑追上子龙,转告他:若是他能寻得张机,备必命一部军士,供其调度,送其北上安然回返。”
    “喏。”陈到满脸感激,立即下去挑选骑卒。
    写到这里呢,其实馒头有些犹豫的,一开始,是想等公孙瓒战败之后,赵云没有寻到刘备的时候插足,但是现在江东军进攻的脚步很快,所以……怕是决战会提前,嗯,缺少大将,所以,你们懂的……馒头也是云控,但是,不会夸大,已经……尽量在写的符合实际情况了,略有出入,还请见谅。另外,再次回应一下,江东如今未经过多战乱,没有像孙权一样枉送兵卒,并且有渡江北来避难的士族豪族,人口不会像三国末期一样少!!!!

第一百六十二章 淮北之战——徐庶定计
    五月十日,洨县城中。
    “未曾想,洨县这衰败县城中,曹兵竟直接弃守。”刘奇抬脚落座到县衙堂中,环顾一眼堂中众将,目光落到徐庶身上。
    “主公,一日之内,吾军连克虹县、洨县、谷阳三县,此三县位于淮水河道,西北自东南,三城可互为犄角。”
    “沛国之兵,由沛相陈珪与沛国人史涣把守,陈汉瑜自是难缠之辈,这史涣素有勇名,麾下将兵五千之众,吾军所北上取沛国,沿淮河北岸驻守的夏侯渊、李典所部,必会趁势攻打虹县,已断吾军南北退路。”
    “此外,刘玄德已出兵广陵,主公命纪灵将军攻取盱眙,怕是会与其遇上。”
    “元直怎料刘备必然撤军?”刘奇笑道。
    徐庶微微一笑,抬脚来到堂内沙盘前,伸手指着广陵地界,指尖划过山谷古道,将刘备所部的行军路线在沙盘上划出,伸手一指广陵城所在的小旗,“子义将军所部轻骑,震慑广陵魏续无碍,魏续守兵不足,又惧子义将军虎威,自然不敢出城作战,到时,樊将军大军杀至,可轻易攻取广陵十二县矣。”
    刘奇和众将一同起身,围到沙盘前。
    刘奇伸手指着与虹县隔河相望的义成,“李典与夏侯渊所部兵马已汇集,马步军一万余众,精骑约有数千,吾军若战,若不能速战速决,必会被其拖住。”
    “若是吾军趁势北上,必为其所断粮道,主公,庶以为,当先破李典、夏侯渊。”徐庶朝着刘奇拱手一辑,满脸郑重道。
    “如何破之?”刘奇双眼一眯,李典若非英年早逝,可列入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夏侯渊更是天下知名的大将,曹操留此二人于淮水北岸,便是为保豫州万无一失,自己所率兵马不过三万余众,想短时间之内围歼此二人,还要顾及沛国史涣、陈珪所部兵马,极难。
    更何况,徐庶言下之意,是想短时间之内速战速决。
    徐庶一手抚须,“请问主公,东冶休穆将军汇报战船出海之时,是几日?”
    “两月前。”
    “沿海而上,抵达长江入海口,又是几日?”
    刘奇若有所悟,仍旧随口答道:“当是一月之前。”
    “如此,吾军可做攻打沛国全境之势,一来,可逼迫曹孟德麾下一部兵马回援,二来,可命屯驻淮水南岸的潘文珪收集渡船,搭建浮桥,做出佯攻北岸之势,李典、夏侯渊其中一部,必不敢轻举妄动。”
    深陷重围,乃是兵家大忌。
    徐庶轻易间,便可将对虹县威胁最大的夏侯渊、李典所部分走一部兵力。
    “主公可令子明将军攻取夏丘,率军进逼雎陵睢陵,此城距下邳不过二十余里,若吾军攻下此城,下邳之围虽不能解,但曹操,亦不敢再肆无忌惮地猛攻下邳。”
    言及此处,徐庶沿着淮水河道,朝东边直指大海,最终在众将的视线中,将一指点在淮阴城上,“此乃淮水入海要地,曲阿将军率海船南来之前,此地仍是徐州之兵戍守,若子义将军能在此之前攻下此城,不出十余日,曲阿将军所部船队,可至淮水。”
    闻言,刘奇眼前一亮,“如此,吾军大事可成矣。”
    徐庶迎着众将一头雾水的表情,微微一笑,汝等且看。徐庶顺着淮水河道,从淮阴到淮水于泗水汇流之处。
    “吾军战船,沿泗水可北上下邳,威胁曹操大营,驰援下邳城。”
    “吾军若西进,可径直杀至淮水以北诸县城下,接应吾军淮南驻守之兵北上,先取平阿、龙亢,可将李典、夏侯渊所部兵马,包围于淮水北岸。”
    当徐庶一只手拍在义成之上时,众将尽皆陷入沉思。
    “军师,那李典、夏侯渊非是无能之辈,早年便追随曹贼征战,乃是北地知名勇将,吾等若取龙亢,其必定退军。”吕蒙率兵在外,将兵却不过一万人,余下一万兵马,却在此刻出言的全柔帐下。
    “汝南尚有满宠驻守,兵将不过数千,但此人亦算文武双全,龙亢不同于沛国他城,此城位于两河夹围之处,若吾军欲要南下攻打义成不难,但若取平安,却须得渡过涡水,以李典、夏侯渊之能,只需遣一曲兵马于河岸驻扎,吾军便不能通行矣。”
    “如此,吾军唯有水师出其不意,绕过义成,先取平阿,断其后路。”徐庶眼中精光闪烁,“曹操坐拥中原之地,豫州、兖州、洛阳、青州西部、徐州北部等地,拥民近千万,麾下兵多将广,已成大势,今吾江东欲要北上与其决一雌雄,便不能攻取豫州二郡四国之地,亦要让其损兵折将,断掉一臂。”
    言及此处,徐庶回眸看了一眼刘奇,“主公,不知这李典、夏侯渊,可当得曹操一臂?”
    “自然当得。”刘奇眼中带笑,但嘴角却有苦涩,“若此战能胜,斩此二将,吾与曹操,必为死敌矣。”
    徐庶微微一愣,随即朝着刘奇拱手一辑,“主公之意,吾已知晓,且让吾略施小计,此战,必不生擒二将,吾军起兵北上,只为解下邳之围。”
    “知吾者,元直矣。”刘奇微微点头,随即伸指在沛国这一亩三分地划了一个圈,足足囊括沛国、汝南十余县,“吾江东地广人稀,此战虽不能与曹操撕破面皮,但却也得取些便宜。”
    徐庶目光越来越甚,他于颍川、荆州各地求学,所学多为战阵、火攻、正奇等兵家之道,未曾想,自家主公在用兵方面,虽无过多奇谋,但却能想到此消彼长之计,借着征战中谋取的胜势,消耗其他诸侯的底蕴。
    当然,徐庶也明白,刘奇为何要这么做。
    江东想要逐鹿中原,仅靠扬州六郡,尚不足矣,江东对的第一步是庐江、九江二郡,一统淮南,若进则攻取广陵,俱已达成。
    那第二步,便是荆州,此天下四战之地,亦是大汉朝疆域中,除却冀州、徐州之外,粮草最为充裕之所。
    这淮北,无险可守,亦是曹操掣肘之地,暂时,还不能要。
    跳订很严重,希望大家都能挂个自动订阅,今天应该也是三更保底!!!

第一百六十三章 淮北之战——赵云拜营
    五月十日晚,纪灵夺下盱眙,吕蒙所部攻取盱眙。
    五月十一日,刘玄德先锋大将关羽闯关,纪灵不敢出战迎战,眼见着刘玄德渡淮水北去。
    五月十一日晚,广陵战报呈至,信抵达洨县之际,太史慈已率军联合樊能、魏续所部,攻下广陵十二县,于麋率曲阿兵接管广陵全郡。
    五月十二日,张承率骑军攻下淮水之上的淮浦。
    同日,太史慈兵进淮阴,刘备所部,亦向淮阴靠拢。
    当日清晨,一骑踏着尘烟自南边而来,沿古道行至洨县城门前,随手出示自己的通关文牒,便被放入了城内。
    “赵云入城?”不多时,刘奇便得到吴卫的汇报。
    他看了一眼旁侧的徐庶,“元直以为,此刻赵子龙来洨县,所谓何事?”
    “主公曾言,此人乃是公孙瓒帐下第一猛将,只可惜此人未能于白马义从之中,为公孙瓒所简拔,只是……此人当真有关张二将之勇?”此刻,赵云初出茅庐,徐庶还从未听闻过此将战绩。
    “吾未亲眼目睹,但确有此事矣。”刘奇笑道。
    徐庶张嘴欲问,正见堂外传来急促脚步声,“报……禀报主公,府外有一骑将前来求见,自称曾是前将军公孙伯珪帐下白马义从校尉。”
    刘奇心中微动,自称公孙瓒帐下,莫非,此刻赵云尚未投靠刘备?
    那他南下入刘备军中,又是为何?那日见他与陈到统帅刘备南征北战硕果仅存的数百精骑列于阵前,又是为何?
    刘奇想到了刘玄德那善于拉拢,蛊惑人心的本事。
    也想到了早年刘备于公孙瓒麾下之时,与其结交之事。
    “快请……”刘奇下意识开口,但随即便立即抬脚走向堂外,“猛将来访,当吾亲自相迎。”
    刘奇麾下,已不乏良臣猛将,他此刻亲自出府相迎,却是心中好奇,白马银枪赵子龙,一吕二赵三典韦,赵云,究竟有何许风采,他那日与刘玄德会晤于寿春城外,不过远远看了一眼赵云,此刻,却可近距离相会。
    “赵将军,请。”此刻,门吏已将赵云迎入府内,于庭院前,刘奇便正好迎上了两人。
    来人身着银甲,一手按着腰间佩剑,行走间,龙行虎步,步伐大迈,脚步落地有声。
    他浓眉大眼,身长八尺,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他有男儿的威武豪气,亦有正气盎然的宽天庭,皮肤微黄。
    刘奇并未失望,也没有感到过多震惊,或许,他心目中的赵云,便是这般。
    “卑下拜见主公。”门吏当即朝着刘奇躬身一辑。
    “赵云拜见吴侯。”赵云心思何等敏捷,立即顺势弯腰,抱拳一礼。
    “免礼罢。”刘奇摆摆手,并未上前主动搀扶,以免唐突赵云。
    赵云未曾想,到此处竟得刘奇亲自接见,当他抬头看向刘奇之刻,也为刘奇面容年少而吃惊,但他很快便低下头,以免失礼。
    “子龙,请。”刘奇左手朝前一挥,朗声笑道。
    “吴侯先请。”赵云微微抱拳,跟着刘奇步伐,缓缓走入堂内。
    刘奇看着起身的徐庶,抬手为他介绍,“此乃常山赵子龙。”
    “在下颍川徐元直。”徐庶抬手一辑,脸上如沐春风。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当真幸甚。”赵云满脸谦逊,回了一礼。
    “子龙请坐。”刘奇落座之后,再抬手冲着赵云抬手一辑。
    “谢吴侯。”
    “吾闻子龙于幽州效力于公孙将军帐下,此刻袁绍攻幽州正急,为何将军却舍弃征战而南下呢?”刘奇毫不避讳,直言重点。
    赵云抬手一辑,“回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