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策-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哎”,孙策脚步踉跄,脚下船只也是为之一晃,这一下,却是将他惊醒,众人纷纷沉默地看向孙策,却见他已是泪流满面。
    “吾父昔日起兵之时,四员部将,纵横南北,先有祖茂将军不幸遇难,今……因我之失,公覆将军也遇难,试问,他日吾有何脸面在黄泉之下,面见吾父。”
    “今日之失,是吾之过错,没有料到那太史慈竟然突然出现在我后军,导致我军阵脚大乱……”周瑜主动上前背锅。
    孙策看着远处江岸已经追至的追兵,那大片火光之中,环顾四周,只有上百条小舟。
    “渡江东进之时,我部兵马上万,部将如雨,今仅剩七八百人,损兵折将,且逃亡袁术之地,前路晦暗,公瑾,我该如何是好?”
    周瑜也陷入了沉默,渡江之时,他意气风发,率军连战连捷,如今却连番大败,最终只能率军回撤江北。
    继续寄人篱下,必定会受到袁术处处掣肘,但如今,已经失了攻占江东的契机,只要给上刘奇一两年,江东必定稳若金汤。
    “袁术野心勃勃,其至不小,但麾下尽皆碌碌无为之辈,伯符悍勇,虽然今日东进受挫,但他也不会轻易舍了你,只是……伯符,你或许会背上一身骂名。”周瑜叹了口气,他岂能料不到袁术那好大喜功的心性,得了玉玺之后,他注定要走那一条路的。
    “寄人篱下,便是背负一时从贼骂名,为之奈何。”孙策看着滚滚长江水,面色如那夜幕一般沉重。

第五十一章 惨烈的战后
    当第一缕清晨的阳光洒落在大地之上,滚滚流淌的浪花中,似乎还泛着血色。
    昨夜,江边的支流已经是被尸体给堵住了。
    夜里,刘奇已经调动上万民夫前去处理,只是,那里的江口流水湍急,只能用船只带着渔网打捞,尸体堵住了流水,水面飘红,可见,昨日的战斗惨烈。
    “主公,喝一口吧。”身旁的随军医者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药膳粥,递到刘奇的面前,刘奇接过,淡淡尝了一口,嘴里有些平淡无味。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支流,大量已经被泡得肿胀的尸体,还被陆续打捞出来,昨日夜里到现在为止,他麾下只擒到孙策麾下六百余名伤兵,直接被俘虏的,也不过四五百人。
    孙策渡江北去,麾下仅有数百人,也就是说,他昨日几阵,竟是折损了上万兵马,而他麾下,原本三万人,现如今,人人带伤,能够站着活动,帮忙打扫战场的,只有八九千人。
    大部分没有受到重伤的,也都脱力了。
    麾下武将,徐盛、潘璋二人中了几刀,他们拼死拦截孙策所部将领,深陷重围,倘若不是太史慈赶到,只怕两人已经牺牲了。
    至于蒋钦,此刻倒是指挥调度着船只在帮忙打捞尸体。
    这一战,抽调了江东三郡的兵马,惨胜过后,折损何止两万,刘奇可以想象,今夜之后,江东会有多少家庭门前缟素,哭嚎一片。
    妇女将没有丈夫,孺童将没有父亲,老妪将没有孩儿。
    战争,有铁的法则,死难更多的,是附近的百姓,还有帮着押运辎重粮草的民夫。
    但是,刘奇不后悔一战,孙策注定会来到江东,他在很早以前,便注定要靠着这里起家。
    只是,现在,江东入主他手,从今以后,江东三郡,都将姓刘。
    他站起身来,眺望着滚滚长江,看着对岸的旷野,也看到了上游不远处的一处哨塔,那里,或许,是他下一步的战略目标。
    “嗒嗒嗒”密集的战马行进声来到近前,一骑在十步开外翻身下马,快步跑到近前,朝着刘奇单膝下跪,递上一封书信。
    “少将军,钱唐捷报,朱桓将军汇合周泰将军,大破围攻钱唐的王朗所部,现已率军南下,水陆并进,围攻会稽。”
    刘奇面色一喜,伸手接过竹简,仔细浏览一番,脸上涌现几分喜色,“如此,江东四郡,大可全入我手。”
    “速速将捷报传向宛陵刺史大人所在,另外,将战报招录五百份,传入军中给众将士浏览,命许靖先生安排人在秣陵附近诸县张榜安民。”
    “喏。”
    刘奇抬脚回走,身旁的骑从立即牵过来战马。
    刘奇摆了摆手,他想在这片饱饮过鲜血的疆场上走一走,他胸口还有些疼,之前的伤口,在昨夜策马厮杀了一夜后,虽然已经止血,但还有些疼痛。
    亲卫上前,为他披上一面披风,他放缓了脚步,四周有着上百名亲卫随同。
    “主公……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战报已经列出来了。”潘璋粗着大嗓门来到跟前,他的身上早已卸掉盔甲,胸膛上还缠着几道染红的纱布。
    “念。”刘奇停下脚步,看着他说道。
    “昨日一战,我军阵亡军士总计八千六百七十二人,受伤过万,失踪三千六百余人,余下人人带伤,脱力近一半,现在秣陵大营约有五千可战之兵。”
    “但是,我军在昨夜一战之种,公奕将军射杀敌将黄盖,更有子义将军枪挑孙贲,那孙策也算是损兵折将不少,而且,仅仅带着数百人逃回历阳,我军此番,算是大胜呐。”
    “来,随我走走。”刘奇将手上的竹简递给跟在身后的亲卫。
    “喏。”潘璋渐渐收敛了喜色,他将手上长刀递给身后亲卫,一手按着腰间长剑,落后一步,跟在刘奇身侧。
    “文珪,此战惨胜,我军伤亡之大,虽然江东之地,底蕴身后,但隔江对岸,便是如今坐拥淮南,兵马十余万的袁术,倘若不能妥善经营江东之地,他日,必会落入袁公路之手。”
    “主公无须忧心,只要那袁术小儿敢派兵前来,我潘璋必定第一个冲杀在前,将敌军首级全部斩下,献于主公。”潘璋一脸兴奋,他在这一战中,虽然没能斩杀一员悍将,但也算是立下不少战功。
    “今孙策退守历阳,袁术定会再给他兵马,虽然不会让他作为主将,但他对我江东仍有威胁。”
    “下游渡口,横江、当利不可废,亦是历阳率军过江的必经之地,文珪,我准备命你为湖熟令,文向为江乘令,你二人各自率军镇守一处渡口,在江岸修建烽火台,以防袁军渡江南下。”
    “末将定不辱使命。”潘璋面色一喜,当即抱拳下拜。
    “此外,本将军想让子义统帅江东骑军,暂编五千骑。”
    “五千骑?”潘璋瞪大了牛眼,“主公,我江东马匹多为驽马,且多数用于运送物资,哪里有那么多战马来组建精骑,而且,骑军花费是步卒数倍,钱财方面……”
    “无妨,骑军,是必须要组建的。”刘奇没有继续讨论这个问题,日后他若是想要北进,没有骑兵,在曹孟德那个寡妇之友面前,一定会被吊打。
    “此外,我会令蒋钦、周泰二将换防到豫章郡,蒋钦接任豫章都尉,周泰亦为都尉,在鄱阳湖训练水军。”
    “鄱阳湖连接南北,河道连同长江,湖面宽敞,容得下上百艘战船,自然可以。”潘璋频频点头,他少时家贫,不识诗书,但扬州地理,倒也是知晓几分。
    “此外,会稽、丹阳两郡,山越、贼寇不少,子义骑兵训练之余,亦领丹阳都尉,负责剿灭山贼,攻下会稽之后,朱桓将任会稽都尉,亦是负责缴贼安民。”
    “至于吴郡都尉,便交由曲阿担任吧。”
    “主公英明。”潘璋躬身一拜,脸上也有些艳羡之色,刚才刘奇说得的那些将军,大多都是追随刘奇很久的老将,而且,都是战功赫赫,勇武在他之上的大将,他自然信服。
    “随后的封赏,我自会让刺史大人为你们请命,下去吧,日后到了驻军之地,你所部兵马我不会拨你太多,剩下兵马,全都要靠你自行操练,短时间内,必须给我成军,可能做到?”
    “璋,定不辱使命。”潘璋一脸坚毅,他心知,刘奇的命令会下发到各个武将营中,他岂能甘愿落于人后。
    “末将告退。”再次朝着刘奇躬身一拜之后,他策马离去,城内还需要他这等武将去维持治安。
    “传召,孙邵、顾雍。”
    “喏。”
    很快,当传令兵离去,刘奇已经是带着人进入了城内。
    城内长街,十分宽敞,秣陵本就是上县,城中人口也有数万之多,经历了一场大战,城中并没有太多厮杀,街道倒也整洁,只是,经历了战乱,街上来回走动的行人却是不多。
    刘奇刚步入县衙大堂坐定,门外便传来脚步声,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官员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
    “孙邵(顾雍),拜见少将军。”二人入门之后,快步走到堂中,朝着刘奇恭敬一辑。
    “二位先生无须多礼,请坐。”
    “多谢少将军。”二人随即一左一右,列坐下席。
    “昨夜一战,我军虽胜,却胜得艰难,相信二位先生都已经看到了。”
    “吾父伤势如何?”刘奇说着,又看了一眼孙邵。
    “昨日照顾刺史大人的官员传讯,已经是可以下榻走动。”
    前些日子,在接见刘奇等人入城的时候,刘繇身体尚好,但后来听闻连日攻城不果,将要赶来大营之时,染了风寒,这才卧榻不起。
    “如此甚好。”刘奇松了一口气,面上也多了几分喜色。
    他朝着身旁的亲卫看了一眼,后者会意,立即将一份竹简呈到两人身前。
    “这是我斟酌过后,写下的一份战后嘉奖任命,两位先生且看一看,是否妥当。”
    孙邵仔细看了一眼上面的任命,自己的嘉奖上写着,“擢孙邵为扬州别驾,兼丹阳太守。”
    同一时间,顾雍也看到了自己的任命,“擢顾雍为会稽太守。”
    “少将军,雍本微末之臣,此战亦无战功,岂能……”直接从上虞令升任大郡太守,这已是破格提拔。
    “我翻看元叹先生履历,弱冠即任合肥县长,后连任娄县、曲阿、上虞县长,在任上皆有政绩,且吴中百废待兴,还请先生,莫要推辞。”说着,刘奇朝着顾雍长辑一礼。
    “岂能受少将军大礼,折煞下臣矣。”顾雍立即起身长辑一礼,脸上满是惶恐。
    待到顾雍回到席间坐定,刘奇看了一眼两人,“倘若二位无所异议的话,便可拟奏表,送往长安了。”
    “善。”孙邵微微颔首示意。
    “善。”顾雍得了便宜,自然不会多说什么。
    刘奇紧盯着两人,拿出了第二份竹简,这才是他日后治理江东的条条款款,他只是在记忆中列出了小半,但应对当前江东的形势,倒也足够。

第五十二章 江东六项(上)
    “北地战乱,自黄巾贼起义而来,天灾人祸不断,多有北地士卒豪富渡江北来,于江东结芦为生。”
    “现经历战乱,江东四郡一统,豫章、丹阳、吴、会稽四郡,户籍须得重新登记入册,四郡田亩,须得重新丈量。”
    话音刚落,孙邵和顾雍对视一眼,前者沉默,后者却是忍不住拱手一拜,朝着刘奇开口,“少将军有所不知,那北来人口极多,倘若重新登记户籍,各世家豪族收纳流民,引为佃户,且不少士族藏有私兵,若是施行此策,非一日之功,且难见成效。”
    “那便遣人收敛流民、专门梳拢北来豪族、流民,登记造册,分配官田。”
    “此计尚可。”孙邵微微颔首,如今长江渡口全在刘奇麾下将士把守之中,但成效肯定微弱,毕竟徐州、淮南虽然多有战乱,但袁术、刘备、吕布等人,也断然不会放任人口流失。
    “江东之地,在前朝之时,有地广人稀自称,但北来人口诸多,经上述一策,便可统计江东户籍人口,以便吾施行屯田一策。”
    “屯田制?”孙邵和顾雍对视一眼,前者拱手一辑:“少将军可是要在江东诸县全面推广屯田制?”
    “不错,今江东战乱虽已平息,但淮南、徐州皆有战事,荆州亦虎视眈眈,江东倘若不图强以存,怕是我父基业,旦夕之间,便会落入他人之手,我等也会族灭身亡。”
    “但经历之前大战,江东兵马损失大半,吾欲新练兵马数万,所需粮草甚众,屯田一策,必须施行。”
    “若要屯田,耕作必须便利,只是,如今江东尚未普及牛耕,即便是少将军下令,调动民夫、兵卒进行屯田,又如何做到家家户户皆可耕作大部田亩?”顾雍忍不住问道。
    刘奇取出一张帛纸拿在手上,“尔等可记得中平年间,十常侍毕岚监制翻车一事?”
    两人对视一眼,看着侍从递过来的一张帛纸,仔细看了几眼,顾雍率先惊呼,“莫非这图上所画,便是翻车?”
    “此物吾命名为水车,却是借江东江河之便,利于农耕之法。”
    “此外,本将军欲大肆引进耕牛,出资向荆州、徐州等地购买。”
    “北地耕牛乃是农耕之重,怕是很难……”顾雍面色迟疑道。
    “无妨,倘若不卖,那便以物易物。”
    “所易何物?”
    “无他,便是这水车尔。”
    顾雍猛地站起身来,面色郑重,“少将军万万不可,倘若此物乃江东发明,乃是农耕重器,岂能外传,莫不是助涨他人……”
    “水车尔,用于农耕,便利天下之民,靠近江河,水势湍急可用,藏私无用。”刘奇微微摆手。
    “二位再看此物。”刘奇抬手间,再次取出一张图纸,将其送到两人跟前,他目光看着有些惊喜的两人。
    “此物唤作犁,是用于耕牛所用,图上有横梁、刃口,用于耕田所用,只是,这也是吾设想之一,须得派遣农作官员,作坊尝试后推广。”
    “善。”两人同时点头,他们对刘奇翻手之中拿出来的新奇物件儿,已经有些适应。
    “此物若能大用,配合耕牛,我江东农耕,当为大汉之先。”孙邵笑着点点头,“如此,以水车换耕牛,便是吾江东得利矣。”
    “此农耕之法,须得重臣看管,不知二位可有人选推荐?”
    “是仪如何?”孙邵笑道。
    “可。”刘奇微微点头,现任扬州长史的是仪,的确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那么第二项,便是练兵。”
    “江东之兵,大多以县兵为主,诸县守军甚众,且靠近山越、贼寇作乱之地更甚。”
    “吾江东之兵祸,无疑两者。”
    “一是隔江之敌或上游之兵,二则山越之敌。”
    “前者有我大军镇守边疆,无人敢轻易犯境。”这几战连胜,几月之内,连续平定陈瑀、严白虎、王朗、孙策等人,刘奇自认,北地的那些诸侯,也不敢轻易再起站端。
    “后者,实为我江东心腹之患,少则三五年,长则十年,某定要断绝江东山越之祸。”
    孙邵微微颔首,“山越确为江东之祸,只是山越宗部众多,且分散聚居于山林之中,依托险要而守,族中大多儿郎皆可为可战之士,常年任上多有县尉出兵围剿,却一直不能尽全功。”
    “对山越,吾有三策。”
    “还请少将军赐教。”两人同时拱手一拜,露出一副恭谨的姿态。
    原本,他们以为今日是向这一位今后内定的江东之主介绍一番江东内政,却不想,今日却是来私塾领课受教。
    刘奇微微一笑,竖起一根手指,“第一策,派出大量探子,搜查林中山越聚居之地,屯田制施行之际,调遣良将精兵驻扎各处险要之地,以重兵围堵驻防。”
    两人默不作声,这些年来,也有人这么试过。
    “山越之兵,自行耕作,大多以内供山寨之需,余下,便是在饥荒之念,下山劫掠。”
    “且山越不通外界,吾可派遣得力官员,励精图治,于附近诸县联络居民,严令与山越通商,时常派遣良将出兵攻打,逐一剿灭,分割包围。”
    “第三,便是绝户之策。”
    “吾欲遣精兵良将,在秋收之时,先行入山烧毁山越宗部粮草,迫使其下山一战。”
    “此外,便需二位先生拟定招安条款,凡山越之民,肯下山归降,皆可成为我大汉之民,然山越之乱不可在为,其宗部之民,也会被分散遣送到各地城中。”
    “若是不愿,如何?”顾雍忍不住问道,山越之民,降而复叛,也是常有之事,否则,也不会这么棘手了。
    “不愿?那便尽屠之,可杀鸡儆猴。”
    “嘶……”两人交换一个眼神,心里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看向刘奇的目光也越发的敬畏。
    若不是这么一提醒,他们倒是险些忘了,眼前的这一位,可是以一己之力平定江东四郡的少年雄主。

第五十三章 江东六项(下)
    “二位先生觉得,此计解决内患,一举清除山越之患,可否?”刘奇收敛了眼中的煞气,露出几分笑容道。
    顾雍微微皱眉,“倘若少将军是想让山越附近诸县的百姓都能相助我军,怕是须得三五年之功。”
    孙邵一手抚须,“不错,便是派遣斥候进山,探知山越各总部山寨方位,亦是须得二三载。”
    “江东四郡,百姓近三百万,养数万之兵足以。”
    “余下兵马,大多充作屯田兵,守城即可,江东暂无战事,亦无须征召他们入伍。”
    “少将军英明。”两人拱手一拜,脸上露出几分喜色。
    “此外,便是对外之事。”
    说完,刘奇打量着两人,“吾江东之地,西南乃是交州,今交州已落入士燮一族手中。”
    “长江上游,乃是荆州,江夏黄祖,长沙刘磐,都可直接率军东进,威胁我江东四郡。”
    “北面,九江郡,如今屯守历阳的,乃是孙策所部,孙策渡江东进,本图我江东,却不想,遭逢大败,原本九江太守乃是其堂兄孙贲,后来他弃官追随孙策南下,为子义将军所斩,目前尚且不知九江郡何人镇守,不过想来,袁公路必定不会再交给孙氏一族。”
    “现汝南太守孙香,乃是孙策堂兄,周瑜从父周尚,亦官任丹阳太守,且以孙策之勇,料想那袁公路倘若想更进一步,必然得仰仗其麾下旧部。且我军平定江东四郡,士气正盛,那袁公路麾下武将,大多在应对曹操、吕布之辈,岂有功夫应付我等,吾料不出数日,那孙策便会得到正式任命。”孙邵笑道。
    刘奇思忖片刻,“然也。”
    “此外,长安天子,在吾父迁宛陵养伤之日起,陈横将军便率一队人马北上朝贡,算算时日,怕是也到了弘农地界。”
    “刺史大人乃是高祖长子齐悼惠王之后,乃是当今天子皇伯,此番平定江东四郡,因功当进位封侯也。”顾雍面露喜色道。
    “交州之处,偏安一隅,士燮家族,虽把持交州权柄,与夷人交好,却不足为虑,少将军,他日若我吴中山越平复,大可遣一员上将率军数万,直取交州,将其收复。”
    “长绪先生所言正合吾意。”刘奇眼中有些惊喜,孙邵的大局观,竟是和他不谋而合。他也就没有插嘴,目光示意孙邵继续说下去。
    “上游刘景升,乃是鲁恭王之后,和刺史大人亦是同出高祖一脉,乃是汉室宗亲,大可修书一封,与其好生联络感情即可。”
    言下之意便是,亲情牌,走大义施压的路子。
    刘奇微微点头,只要蒋钦和周泰的水师能在鄱阳湖成军,自己再让工坊打造新型战船,日后在江面上不逊色于黄祖麾下水师,便可不惧上游威胁。
    至于陆路,他倒不担心,如今顾雍将任会稽太守,此人也是德才兼备,只要能施政为民,得豫章民心,配合蒋、周二将,守土有余。
    “至于北面袁术,主公既已遣徐文向、潘文珪二位将军镇守横江、当利渡口,自然无虑。”
    “外结刘表,隔江观袁术、吕布、刘备三人之争,内平山越,以图交州。”刘奇站起身来,踱步几周,“如此甚好。”
    “此外,吾欲广招贤良,无论寒门贵胄,只要有才德之辈愿入吾江东之地,吾皆可重用之。”
    顾雍从袖子里掏出一张帛纸,脸上带笑,“此计倒是与臣下不谋而合,倘若少将军不谈此策,雍亦会献上此策。”
    “哦。”刘奇笑着上前亲手接过,仔细一看,面色大喜,“如此,就按先生所撰张榜,广告天下。”
    “此外,吾欲设典农从事,兴建工匠坊,打造战船,吾江东之地,多江河,小舟甚众,但涉水不深,遇大浪易沉,若要兴水师于江河之上,须得兴建大型战船,且荆州尚有水师之利,江北亦有袁术隔江虎视眈眈,倘若我江东水师若能兴盛,大可无惧荆州水师,亦可阻扰袁术渡江南下。”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抱拳一拜,“少将军英明。”
    “此外,扬州治所寿春,尚在袁公路之手,曲阿偏远,且县城不足为据,吾欲将扬州治所迁往秣陵,于原秦时金陵邑旧址石头山筑城,为石头城,为驻军、屯粮所用。”
    “金陵邑。”孙邵和顾雍对视一眼,以他们的学识渊博,自然知晓金陵邑的典故。
    当年秦始皇东巡至秣陵,得风水术士之言,此地有天子之气,始皇震怒,下令凿山以泄之。
    如今刘奇欲要筑城聚龙脉之气,这等宏图志向,他二人岂能不知。
    “少将军,不知筑城尚需多少民夫?”
    “无他,屯田闲暇时,抽调各地屯田兵卒配合农夫即可。”
    “便是耗费一两年之功,倒也无妨。”现在,刘奇不缺时间,他需要打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需要经营出一个富裕的江东。
    “此外,我江东盛产米粮,可向北地收购麦米。”
    这最后一条,却让两人微微皱眉。
    “少将军现大汉十三州,百姓皆以稷、黍、麦、稻为食,然麦米生涩难以入口,便是如今亦可碾碎,以牲畜油烙饼,却也难以……”
    刘奇笑了笑,在两人疑惑不解的表情下,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快至晌午,二位先生便与吾一同用膳吧。”
    说罢,他朝着堂外一挥手,“来人,传膳。”
    “喏。”
    很快,便有人端着三个托盘来到堂内,分别安放到三人案前。
    两人仔细一看,一碟牛肉,一碗稀粥,一碟咸菜,一碟炒豆,皆是平日所见,亦是他二人家中所食,但最后这热气腾腾,圆鼓鼓的,又是何物?
    “二位且看。”刘奇随手抓起一个白面馒头就朝嘴里塞了一口,香甜可口,软中带馅,美味无比。
    两人将信将疑地各自尝了一口,随后,两人同时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
    “少将军,敢问此物,唤作何名,吾年已三九,却从未见过此物。”顾雍一脸震惊,这等口感,简直比他以前吃过的大饼不知胜过多少倍,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珍宝。
    眼看着孙邵亦是将目光投来,刘奇微微一笑,“此物乃是吾日前观蜀中祭祀蛮族所用敌对族人中,被其劫掠族人首级祭祀江神典故,以此馒头,换其蛮头。”
    “原来此物,便是馒头。”顾雍面色一惊,三两口便是将手中馒头吞下,再抓去第二个之时,他刚咬了一口,面色一变,“少将军,这第二个馒头,为何无馅?”
    “百姓家中疾苦,莫说一日三餐有肉食,便是一年四季能得温饱,亦是深感庆幸,吾欲推广此物用于军中、百姓家中,以蒸煮之法,五成蒸煮麦米分量,便可抵全功。”
    孙邵猛地站起身来,“倘若此物当真有此功效,当即可在江东施行,北地麦米极多,却不为民间所喜,大可为我江东所用。”
    “善。”刘奇微微一笑,从牛耕水车、治理山越到对外结交、广纳贤良,最后兴建工匠坊,设典农从事,施行这馒头之策,他这江东六项,算是通过了自己帐下这两位重要文臣的意见。

第五十四章 张昭张子布
    后记,兴平二年春,秣陵城中置顶的江东六项,亦被成为——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三月中旬,秣陵城中,当一切安排下去之后,刘奇身边众多文武也各自散去。
    “报……”这时,一人大步走进堂内,手中拿着一份竹简。
    “子山,怎会是你?”刘奇站起身来,面露喜色,他已经传召步鸷归来,却不想,他竟是来得这么快。
    “你上表吾为治中从事,吾岂能不至,不过是策马连夜疾行,早到了一些时日罢。”步鸷几步走到案前,将手上的竹简双手举过头,郑重其事地递向刘奇。
    “主公,会稽捷报,周泰将军自海上一路追击至东冶,朱桓将军从陆路一路攻克余暨、山阴、上虞、余姚、句章等县,剡县、余暨、乌伤、大末等县望风而降,今已攻取东冶,活捉会稽太守王朗,收编其麾下降卒近万,会稽全郡,已归主公治下。”
    “善。”刘奇大喜,仔细看了几遍竹简上的内容,拉着步鸷在一旁座下,他自己回到主位。
    “子山此番匆忙前来,该不会,只会为了向我送这份捷报吧?”刘奇微微一笑,他和步鸷结交很深,也深知自己这位大舅子的想法。
    “会稽士族盘踞,太守王朗、功曹虞翻等皆出身豪族,以吾愚见,主公可趁江东局势安稳之际,前往会稽一行,倘若能说得此二人诚心归降,将利于会稽安稳。”
    “前往会稽?”刘奇微微皱眉,“吾事务繁重,工匠坊尚需……”
    步鸷微微一笑,“吾闻刺史大人已从宛陵赶来,此地有刺史大人坐镇,主公尚可安心。”
    “如此,那我便让于麋、笮融二位将军领一千兵马,随我南下。”
    “子山,可愿与吾同行?”
    话音刚落,步鸷却是面色泛苦。
    “子山不愿?”刘奇微微一愣。
    “非是不愿,饶是刺史大人有令,命我将叔母与族妹一同接来秣陵……”说着,步鸷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刘奇,“子兴年虽十七,不及弱冠,但纵观大汉十三州,能在子兴这般年纪,有如此功绩之辈,少有,今刺史大人有伤在身,却是想提前为子兴行冠礼,随即……大婚。”
    “大婚?”刘奇瞪大了双眼,自己猜十七岁啊。
    “此事万万不可,今江东虽定,但各地仍需吾……”
    “子兴莫急。”步鸷站起身来,看了一眼堂门外的左右,微微拂袖,两名守在门边的甲士立即将堂门掩上。
    步鸷走到刘奇跟前两人就在堂前的石阶上随地而坐。
    “刺史大人已老,且伤病在身,子兴虽未及冠,但却有甘罗、霍去病之能,今以代父节制江东文武,以子兴之智,莫非不知其深意为何?”
    刘奇沉默,“父亲年近不惑,谈何年老,吾……”
    “子兴便遂了刺史大人之愿吧,前些日,陪侍刺史大人身侧的医者汇报,刺史大人积劳成疾,且重伤未愈又添心伤,怕是……”,步鸷看了一眼刘奇,“怕是难以活过二三载。”
    刘奇痛苦地闭上了双眼,虽然他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但刘繇待他,还算不错。
    也可能,是因为来自皇室的传统,他这位嫡长子,的确是要继承家业的。
    “吾闻北地有一人,唤作华佗,南阳之地,亦有一人,名为张机,你且为吾颁布诏令,命人前往南阳、颍川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