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罢,他凝视着对面的城门,心中思忖道:“城门大开,吊桥也未曾升起,城外敌军不过数百精骑和五千步卒,吾等大可冲杀过去。”
“传令,全军突击。”
“攻破城门者,赏百金。”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身后一万五千羌人骑兵纷纷吆喝着,如同狼群一般朝着城门扑去。
“传令城后,放箭压制阵前,举盾上前,骑军随吾冲入敌阵。”
“喏。”
甘宁可不会留在阵中指挥作战,江东军的军阵,还有步卒方阵的厮杀,他全部交给自己的几位副将来操练,而他一心只想着斩将夺旗。
“哧哧哧”无数马匹交错,甘宁一个人如同滚进血海中一般,不多时浑身上下便沾满了鲜血,他双手舞动着长刀,眼前滚滚羌族铁骑竟无人能够挡下他一刀。
“铛”,黑俄烧当自认勇武,上前战了不到十合拨马便走,若非是他身后还跟着不少随队冲杀的亲卫,只怕他也很难走脱。
另一侧的滇何更是直接没有来寻他,方才甘宁斩杀牛褚的余威尚在,他不可能来送死。
骑兵冲击到阵前的刹那,众多骑卒只看眼前一黑,抬头望去,耳边听到“唰唰唰”的暴雨洗礼声响,定睛一看,逐渐在眼前放大的却是城后飞起的无数箭矢。
“嗖嗖嗖”锋利的箭头十分轻易地扎透了他们的甲胄,将一名名骑兵从战马上射倒,但仍然有着不少骑卒借着冲刺的余威接近了盾墙。
“哧”一匹战马撞在坚硬的铁盾之上,持盾的军士浑身一颤,整个人足足被推出数步,但他没有倒下,在他即将摔倒的刹那身后便有人将其顶起,从盾牌之中更是伸出一杆杆足有两三丈的长枪。
枪头穿透战马的脖颈,一道道鲜血如同血泉一般喷涌出来,数百杆长枪出手的刹那,城上张弓搭箭的军士也开始放箭,位于护城河前数十丈的空地,此刻就成为了这些骑兵用血肉堆积的地狱。
“寻阳营,死战不退。”丁牛大喝,双手紧握着长枪枪杆,斜着朝前一刺,“刺。”
“喝”上千杆长枪一同从地面拿起,不少军士更是蹲在地上,帮着身前的袍泽操控长枪的枪尾。
“哧哧哧哧”一匹匹上等战马在眼前成排成排的倒下,自然也有军士被前赴后继冲来的战马给撞下护城河。
厮杀还在继续,足足大半个时辰,一万五千铁骑在这铜墙铁壁的阵列前,被长枪林足足刺倒两三千骑,当他们杀散这些步卒,当他们得意地将这些步卒赶回城门吊桥附近,当他们将这些步卒赶下护城河,城门洞内,突然传来了一阵车轮滚动的声响。
同一时间,城头上也推出了一架架泛着寒光的床弩。
“刀盾手弃刀,双手持盾上前,床弩、战车一同放箭,所有后排军士,上手弩。”
“喏。”
临阵反应,当今天下无人可与江东军媲美。
寻阳营的骨干本就是那些经历了不知多少场生死搏杀的老卒,随后招募的新卒,日复一日地操练着刺枪、换手弩的动作,虽然很僵硬,但他们已经养成了听到军令便会立即做好这样的准备的习惯。
“咔咔咔咔”统一弃刀,果断双手持盾上前的数百刀盾兵和仅剩的两三千步卒簇拥在城门前,城头上,不少屯田兵已经站到了床弩身后。
“唰”当数千把手弩齐刷刷地对准迎面冲来的铁骑之际,那刚刚踏过护城河的上百名骑兵脸上都露出了死亡的恐惧。
“放箭。”丁正一声令下,率先扣下了手上连弩的扳机。
“嗖嗖嗖”急促的尖啸声伴随着机关扣下的声响,密集的箭矢平射而出,最前排的骑卒伴随着战马纷纷倒地。
“哗啦”
“哗啦”
他们直接掉下了护城河,本就不宽的护城河,此刻却成为了他们的坟墓,而落地之后,还要面临浮在水上的寻阳营军士的刺杀。
寻阳营,本就是以水师将士组建的一营精锐,这些军士即便受伤落水,短时间之内亦是有一战之力。
“羌族骑兵只是袄甲和皮甲,五十步左右,焉能抵挡江东军连弩之威?”张既眼见着前赴后继地骑兵被射倒,他估算着己方的战损,大手猛地朝后一挥,“传令,全军撤退。”
“嗡”,当他耳边的牛角吹响,前方刚刚冲上吊桥的黑俄烧当怒骂一声,只得是拨马回走。
“刀盾手冲上吊桥,箭矢不停,继续攻击。”
“喏。”
尾随的箭矢追了这些家伙一路,甘宁于万军从中也砍倒不少骑卒,他带着身后仅剩的数十骑沿途追杀了一两里方才折返,回程时,他看着眼前尸横遍野的场景,心中也不免一阵胆寒。
丁正策马行至近前,面色有些难看,“将军,此战除却绵竹关的三千新卒尚未折损之外,吾军五千老卒仅剩两千可战之兵。”
甘宁重重地叹了口气,“未曾想,这羌族骑兵亦是如此善战。”
“不过羌族铁骑此战战损当是吾军两三倍。”
“有城关之利,又有床弩、战车之威,吾军尚且无法以八九千精兵击溃一万五千羌族骑兵,此战吾等未胜。”甘宁指着四周,“立即打扫战场。”
“喏。”
他策马回城,途中一脸彷徨,“昔日霍骠骑、卫大将军创下一汉当五胡,今日吾军竟然无法一汉当五羌,可恨吾江东军中缺少战马啊……”方才那等大败的场景,若是在江南,甘宁早已是率军掩后追杀十余里,哪里会像如今这般束手束脚。
第四百三十七章 瓮中之鳖:周瑜
沔阳城外十余里,隔河相望的军营之中,周瑜帐前一众小将都垂头不语,倒是左前方的一员战将突然出声:“大都督,吾军已连续强攻十余日沔阳不果,那城中仅李严、庞统不到一万五千兵马,但吾军亦只有两万大军,不如绕过沔阳,攻取南郑如何?”
周瑜微微摇头,“未得阳平关战报传来,吾军后路便有失。”
“那大都督以吾族弟杨平镇守白水关,仅给他两千兵马,若是白水关有失,吾等岂不是更为处境艰难?”
周瑜笑着瞧了他一眼,“整修,汝乃吾军中郎将,焉能这般急躁。”
杨定轻叹了口气,朝他微微抬手,“吾于凉州征战多年,也曾觊觎过益州之地,但益州不同凉州之地,山林多,丘陵也多,吾凉州铁骑根本施展不开,攻城拔寨也非吾之所长,一两月攻不下一座小城,末将心中实在气恼,还请大都督莫怪。”
周瑜摆了摆手,“还是说说如何将庞统、李严引诱出城罢,汉中城高且厚,有赵子龙率领三四万大军镇守,即便马腾、韩遂二位将军麾下兵马更胜一筹,但西凉铁骑却不善攻城,若是吾军不能尽快夺下城关,只怕……”
“报……”大营之外,突然快步闯进来一名传令兵,“禀报大都督,白水关杨平将军快马来报,江东军于六日前攻破绵竹关,关内杜畿将军与吾关中军精锐折损殆尽,其余大部新卒皆被俘虏。”
“嘭”,周瑜猛地拍案站起身来,一手指着帐内传令兵,“六日前的战报,为何如今方才呈至此处?”
“回禀大都督,在吾等派遣数十名传令兵先后北上之际,江东寻阳营校尉甘飞率领一部千余人偏师出葭萌关把守沿途山道,吾等中伏之后被擒杀不少,卑下乃是唯一逃出之人。”
周瑜眼前一黑,脚下踉跄,“那如今江东军到了何处?蜀中并无高头战马,但耐行于山地间的矮马却也有不少,若是他们攻破绵竹关时便立即调兵北上,此刻只怕已经攻至白水关矣。”
“报……禀报大都督,江东上将甘宁、黄忠各率一路兵马赶至白水关外,甘宁率军沿路北上,攻取武都,黄忠麾下一万大军兵围白水关,杨平将军请大都督火速驰援。”
“大都督,白水关一失,吾军后路便断,到时无兵马粮草,吾军便是孤军一路,庞统、诸葛亮两面夹击,吾等怕是要全军覆没啊。”帐中一名校尉起身抱拳道。
周瑜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气得胸口起伏,“怕什么,白水关还未丢,尔等便想撤军乎?马超将军于汉中城下攻了三四月还未撤军,吾军一路南下,便是杜畿将军也阵亡于绵竹,若是就这么撤军回返武都,吾有何面目再见主公?”
校尉埋下头,“那马腾韩遂召集关中各路兵马,还有羌人助战,足有六七万大军,三四月强攻也夺不下汉中,怕是有意而为之。”
周瑜气得翻了个白眼,一手指着这名校尉,沉默了许久,突然咧嘴一笑,“传令,吾军即刻撤往沮县,此外,命河对岸的哨骑也全部撤回来,如今距天黑还有两三个时辰,杨定将军,汝立即率一万大军立即启程,赶往白水关驰援。”
“喏。”杨定面色一喜,立即抬脚出门。
“且慢。”这时,周瑜大步上前,伸手在他耳边附耳叮嘱两句,便再拍了拍他的肩膀。
杨定狐疑地瞧了一眼周瑜,微微抬手一辑,转身出帐。
不多时,营外传来一阵战马嘶鸣和大队兵卒行进的脚步声。
周瑜环视一眼帐中众将,“诸位也不必担忧,左冯翎都尉金旋将军已率一万兵马翻山越岭,自白水关古道前来驰援,吾率军于广汉之地征战一两月,他们还有几日也应当抵达白水关附近山林,白水关必定不会有失。”
众将离营,周瑜盯着安放在案上的战报,双眼微红,一只手掌将书写战报的汉纸揉成一团。
“伯侯之死,全在于吾,江东竟对这汉中如此看重,卧龙凤雏,被那水镜先生成为得一人可得安天下的两大奇谋之士竟然汇聚于汉中,集十万大军对付吾区区周瑜……”他转过身来看着身后挂着的行军地图。
“如今看来,吾军已经是三面受敌,阳平关失守,武都道也必会落入甘宁之手,他徐景山、张德容救吾不得,只能牵制甘宁一路兵马,那吾便要敢在诸葛亮后军跟进之前,先吃掉黄忠这一路兵马,至于庞统……若不出吾所料,他必不敢出城矣。”
说到这里,营内突然闯入一名传令兵,“回禀大都督,吾大军离营南下之际,沔阳城内亦有哨骑回返,似乎已察觉到吾军动向。”
“一万大军百日行进,焉能掩人耳目?”周瑜冷笑一声,“不过谅他庞统也不敢出城,尔等再探。”
“喏。”
随着传令兵离去,隔着十余里外的沔阳城头之上,庞统和一脸疲惫地李严站在一起。
“正方,汝以为,周瑜此番撤军是为何故?”
李严并不揭穿庞统的明知故问,而是朝他微微抬手一辑,“回禀军师,前两日吾军便已得绵竹关战报,怕是诸葛军师已率军北上,逼近白水关罢。”
“白水关。”庞统沉吟顷刻,再次开口:“正方以为,吾军是否立即南下追击?”
李严微微摇头,“以周瑜之智,定当防范吾等。”
“传令,朝周瑜大营之外增派哨骑,遭遇敌军斥候,可拦截杀之,定要探清敌南下大军动向。”
“喏。”
李严目送城门外十余哨骑出城,看着他们激荡起的尘烟,“军师,倘若周公瑾派兵南下是驰援白水关,吾军这般放任他派出的援军南下,是否会让攻打白水关的兵马腹背受敌?”
庞统一手抚须,“一日即可看出分晓,此刻快要天黑,明日天色亮起之后,得哨骑回报,吾军便可引军前往沮县,主动求战。”
“喏。”李严抱拳一辑,立即应承下来。
第四百三十八章 谁为刀俎?
刚入夜,周瑜便先后收到了四五次战报。
“吾军斥候和庞统军哨骑交战,在这荒野山林之中,敌军哨骑的战马和吾军几乎媲美,大多都是在汉中、广汉之地缴获的凉州马,但庞统军斥候统一配备弯刀、连弩五十步内,吾军并无任何优势,隔着很远,吾军哨骑的弓箭也并不能伤到敌军,真是棘手啊。”周瑜看着帐内被吹得摇晃的灯芯,入夜不过两三个时辰便先后阵亡了二十余名斥候,如今他仍然在不断增派人手,但这样和送人头又有什么区别呢?
“大都督,已经做好准备了。”此刻,一名身材魁梧的小将迈步走入帐内,朝着周瑜抬手一辑。
“连夜拔营,即刻南下。”
“喏。”
深夜里,火把不多,行进在崇山峻岭之间,周瑜一人安坐在战马之上,看着前方道路的深幽,“可有增派斥候朝前打探?”
“大都督方向,吾军斥候早已盯好沔阳四面城门,不会有敌军于前路埋伏吾等。”
“善。”周瑜微微颔首,便率军继续行进。
然而,不过走出二三十里,便听到前面传来一阵喊杀声。
“报……禀报大都督,江东寻阳营校尉甘飞率军于前面设伏,吾军被滚石檑木和箭矢伤了二三百人。”
“敌军何在?”周瑜勒马指着前方喝问道。
“敌军已退,他们遁入山林之中,熄灭火把而行,吾军追入林中,他们早已不见踪影。”
“甘飞?”周瑜双眉紧锁,“此人乃是昔日甘宁八百锦帆贼旧部,善于以数百人精锐于山林之间游斗,派出斥候,探查山林附近,吾军加快行军,以最快速度赶往白水关。”按照周瑜的谋略,此刻杨定所部只怕已经连夜抵达白水关外,只是,那镇守白水关的杨平、杨定二人只怕还留不下黄忠。
周瑜离营不过半个时辰,便有斥候将此事报回给沔阳城内的庞统。
“周瑜此乃诱敌之计,传令,全军出城,只携带两日干粮即可。”庞统抚须笑道。
李严双眉微皱,“军师,汝明知此乃周瑜诱敌之计,吾军若是追入白水关沿河山道,中了周瑜埋伏,只怕……”
“依计行事。”
“喏。”
两个时辰,当庞统率军抵达周瑜于沮县城外的大营时,他目光落在四周仔细瞧了瞧,“此地大营倒是布置得不错,可惜了这些辎重,竟然全都留于此处,周瑜不敢放火焚毁,欲盖弥彰,但区区雕虫小技,又岂能瞒得过吾?”
李严严肃地抱拳一辑,“军师,末将建议,吾军就留在此处,不要追击。”
庞统面色一板,“李严。”
“末将在。”
“吾已命杨任、张卫率军六千追入山谷之内,汝立即与本军师率军为后队跟进。”
“喏。”李严苦笑一声,只能跟着庞统踱步下山。
行进途中,庞统和李严策马并排行进,他突然指着沿着山道的小河道:“这已入夏多时,山林之中多有雨露,为何这河水并未上涨多少?”
“汉中江河,以白江、龙水、嘉陵江汇入一处,白水关实乃大河交汇之处,军师是担忧周瑜会以水攻对付吾等?”
庞统微微颔首,“却是如此,吾已命前军杨任、张卫二位将军放慢行军速度,沿途派出大量斥候,便是为了提防周瑜埋伏。”
“可如此一来,吾军一日怕是行不了几十里地,若是周瑜早一步赶至白水关,吾益州军先锋被其所破,到时周瑜携大胜之势回攻吾等,又当如何?”
庞统微微摇头,“正方,汝却是小觑了诸葛孔明,他用兵沉着冷静,从来不做无把握之事。”
“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庞统一手拉着缰绳,一手持着羽毛扇,“那汝且说说,如今孔明派两路先锋北上,一路取阴平关,一路取白水关,这两路大军统帅当为何人?”
“兵贵神速,急行军当用百战精锐为先锋,何况夺城尚需勇武,怕是得以两员上将为先锋罢。”
庞统笑着颔首,“若不出吾所料,必是甘宁、黄忠二位将军。”
李严张了张嘴,面上露出几分惊喜,“这二位将军武艺远胜严,若有他二人率麾下精锐前来,周瑜即便突然从他们腹部杀出,也未见得能够留下他们,更何况吾军早在昨日便已派出斥候和飞书传信。”
“只是……若围攻白水关的这位将军知晓周瑜率军回援,他主动撤军,那周瑜岂不是便只剩下吾军这一面之敌矣?”
“周瑜还可去攻打阴平关,打通武都南下之途。”
“那他为何不取阳平关?”
“阳平关地势平坦,但他守不住,他麾下只有两万大军,尚且要镇守白水关、沮县一带,而吾军如今甘宁、黄忠二位将军加上吾军,便有三四万大军,足以应付他所部精锐。”
“周瑜此人,颇有野心,他此次引诱吾军追击,便是为了将吾军引至白水关,若不出吾所料,此刻阳平关已有一路武都援军杀至。”
“孙权于上党发兵四万,以鲁肃为都督,程普、韩当为将,他留守关中的兵马尚且不多,他又能抽调何人?”
“应当是凉州之兵,至于何人?那左冯翎都尉金旋,便是统军人选。”
“此人碌碌无名,军师以为如何?”
“镇守阳平关,为周瑜留一后路尚可,若是率军前来驰援,必为吾军所破。”
李严眉毛一挑,他突然猜到庞统想对他说什么。
果不其然,他便看到庞统似笑非笑地盯着他,“李严听令。”
“末将在。”
“汝且领五千兵马前往阳平关附近山林设伏,若不出所料,一二日之内,必有斩获。”
“可军师,若是末将再分走五千兵马,汝麾下仅剩一万之兵,如何是周瑜之敌?”
庞统笑着摇头,“他周瑜愿做刀俎,那吾庞统便来做他砧板上的鱼肉罢。”
李严猛地抬手一辑,“请恕末将不授此命,军师系吾汉中数万大军之重,焉能以身犯险。”
“正方且放心,吾不过是为配合孔明之计尔,他命两路先锋,便是为堵住周瑜一面北上之路,吾再堵住阳平关,便是将周瑜困于白水关,他既已入瓮,吾等又岂能让他走脱,即便危机四伏,九死一生,吾亦愿一试。”
李严见劝说无效,只得是听从庞统之命,领兵前往阳平关附近山林埋伏。
第四百三十九章 庞统:我为鱼肉
白水关北面一处幽静的山林之中,周瑜和杨定靠坐在一处。
“大都督,汝怎就知晓那黄忠定要提前撤军?”
“整修,汝且看着山间鸟雀,因吾等到来,是否早已惊飞?”
杨定微微颔首,“此处若非南下必经之道,吾等在此等候的确无用。”
“可昨日至今汝可看见这山间有鸟雀飞过?”
杨定双眉微皱,“大都督言下之意还是……”
“淮南之战,荆州之战,还有益州之战,江东军分阁几地,快马急报也需数日之久,可他们的急报偏偏便能胜过吾曹操、刘备、刘焉,汝以为,这是为何?”
“江东吴卫,无孔不入,天下皆知,怕是这中原各州到处都是江东军细作罢。”
周瑜微微摇头,“这山间鸟雀种类不多,汝可时常见着一种小巧玲珑的灰色鸟雀,时而会发出“咯咯”作响?”
杨定面色微变,“大都督言下之意,江东军中会飞鸟传书?可此法吾只在北地听闻过,草原上驯雕、驯鹰的勇士,而江南之地,竟然也有这等奇人异士?”
“原本能在益州山林飞行的鸟雀是没有的,可如今那南蛮木鹿大王归降江东军,他麾下多有能驯服猛兽、鸟雀的能人异士,吾军动向他们虽无法监视,但江东两军之间传递军情,却远比吾等迅捷。”
“大都督,吾等是否要下令军士射杀林中鸟雀?”
周瑜微微摇头,“这便是为何要在此等候之故矣,吾要给他诸葛亮、庞统来一个将计就计。”
随着夜幕降临,四周的军士也都有些困乏,山林中不允许生火,便是附近不少蛇虫鼠蚁从他们身上爬过,他们也只能按捺住性子,强忍着一声不吭,以免暴露行踪。
“大都督……”杨定瞧了一眼周瑜,眼中带着几分询问的意味。
周瑜紧盯着山下的古道,借着月色,他也只能看清一点影子。
“继续等。”
“喏。”
时间悄然流逝,直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咕咕”作响,周瑜双眼一亮,便看着身侧的杨定正好张弓搭箭。
他伸手将其按住,“此刻仍有飞鸟传书,显然庞统军必然南下追击,传令下去,做好准备,伏击庞统。”
“喏。”
大约半刻钟之后,山道上传来了行进的马蹄声,大队军士举着火把,犹如一条火焰长龙一般从狭窄的山道行进。
周瑜寻着军前一名举着羽毛扇的身影,满脸狂笑,突然举起手中长剑,站起身来朗声高喝:“庞统,某周公瑾已在此等候多时矣。”
“呼。”
“呼。”
两面山林之中,突然举起无数火把。
“放箭。”
“快放箭。”
“咻咻咻”密集的箭矢和从山林中滚下的檑木滚石顿时让山道间的大军为之慌乱,那为首的一名儒士更是被乱箭射中,当场落马。
“快救军师。”
“掩护军师撤退。”
一时间,江东军阵脚大乱。
杨任看了一眼四周山林,眼见着无数火把朝着山道杀来,他伸手将那道被乱箭射中的身影搂在怀里,举枪朝前,“众军士,随吾突围。”
“杨将军先走,末将断后。”张卫提刀拍了一下座下战马,便迎上从山坡上杀出的杨定。
两人在马上交战数十合,张卫看了一眼左右的军士相继倒下,心中一慌,手上挥刀的速度也就放慢了一刻,被杨定一枪刺于马下,当场惨死。
“大都督神机妙算,庞士元身中数十矢,必死无疑。”追击出几里外,杨定看着后队的周瑜率军追赶上来,堆笑上前称赞道。
“此战虽胜,吾军却未能全歼庞统之兵,传令,全军折返沔阳,杀奔汉中。”
“喏。”
浩浩荡荡的火焰长龙沿着山道北上,而隔着十几里外,杨任突然放缓马蹄,他深深地看了一眼怀中尚有余温的尸体,轻叹一声,“此役折了张卫将军,虽是诱敌,吾回返汉中之后,又如何向旧主交代……”
天色将明,杨任才带着千余残兵败将行至沮县附近的山林,突然听到道路上传来一阵大笑,他面色一惊,抬头看去,正好瞧见山道之上一手轻摇羽扇大笑的庞统。
“军师,末将有辱使命,副将张卫将军阵亡,吾损兵折将,如今吾军兵力,只怕已无力与周瑜一战。”
“无力一战,那便退守沔阳。”庞统笑了笑,羽毛扇朝着坡道一挥,身后驻守在山林之中的军士纷纷撤走。
残兵败将和这批以逸待劳的军士合兵一处,径直往沔阳而去。
“军师,汝率军以逸待劳于此处,何不在此地设伏,那周瑜胜了吾军一阵,斩首千余,俘虏数千,势必会率军北上再攻吾沔阳,进逼汉中。”
庞统摇头,“周瑜用兵以奇,如今得胜之后,他所部大军兵力已胜吾不少,他率军卷土重来,却势必会沿途增派斥候探察,吾军即便侥幸伏击得手,只怕也不是他麾下两万大军敌手。”
“两万大军?”杨任面上一阵惊疑不定,“军士,他不曾南下救援杨平,那黄忠将军岂不是夺取城关,易如反掌。”
“区区白水关,为何要夺?”庞统轻笑一声,“若是不出吾所料,吾等于这山间周转三五日,他孔明早已带着中军数万赶至白水关外,区区杨平,一杨定族亲,焉能敌之?”
“军师,吾军回防沔阳,可只剩五千残兵,汝已将李严将军派去阳平关设伏,可欲命他夺取阳平关后镇守之?”
“如此方能堵住武都道大军南下之路。”
杨任双眉紧皱,“可五千大军,沔阳只怕守不了三日。”
说道此处,他再次补充一句,“若是周瑜舍弃杨平北上,攻打阳平关如何?”
“他不会。”庞统一脸笃定地看着前方近在咫尺的河流,“周瑜何等自负,他击败吾一阵,必知吾军虚实,而且吾只以汝部前军探敌,分明是试探之策。如此,他既知吾军虚实,以五倍于吾之兵,他必来夺城,然后攻取汉中。”
第四百四十章 谁在算计谁?
两个时辰之后,周瑜率军也行至之前庞统驻军所在。
“嗒嗒嗒”,杨定策马而来,提枪指着远处,“大都督,不久前此处有大队兵马驻守,怕是那庞统后军埋伏于此,为伏击吾等,却不知何故,撤军北上。”
“非是伏击之兵,而是接应之兵。”周瑜轻笑道。
“接应之兵?莫非庞统派出杨任、张卫六千精兵便是为了前来赴死不成?”
周瑜双手紧拉着缰绳,“庞士元知晓吾会于山道埋伏,却不知吾军有多少伏兵,他以六千兵马为前队,怕是他后队也已分兵。”
“分兵往何处?”
“自是阳平关。”
闻言杨定面色微变,“大都督,阳平关尚有金旋将军一万大军,若是庞统有心于山林间设伏,怕是大事不妙,末将愿领五千精兵前往驰援。”
周瑜微微摇头,“阳平关不守也罢,攻下汉中,吾关中军可长驱直入,到时想要益州多少座城池都易如反掌。”
杨定面色迟疑,下意识回眸看了一眼身后的山道,“那……白水关如何?大都督方才可未曾派军士命杨平撤军。”
周瑜面色一顿,的确,如此以来,杨定这位族亲可就成了一路孤军。
他苦涩地看了一眼杨定,“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驾”,他策马上前,座下战马疾步奔驰,不多时身影便距离杨定越来越远。
“将军亦不必多心,大都督十分提防那诸葛亮、周瑜二人,自引军与两人接战以来,已有多日茶不思饭不想。”
“吾知晓。”杨定双眼满布血丝,“可无杨氏一族仅有平儿一名后人,若是他死于白水关,吾又该如何是好?”
“将军且攻下汉中,到时大都督自会赏赐汝娇妻美妾,到时汝再诞下一群子女莫不大好?”
杨定冷哼一声,策马行进,他心里吃了黄连一般,有苦难言。
他已年过四十,即便是得了娇妻美妾,自己如何能等到自己的孩儿长大成年?
常年征战沙场的武将,哪一个身上不到处都是箭疮刀伤。
他能再活十年吗?
行至沮县,周瑜看了一眼被搬空辎重的大营,回眸看了一眼身侧的刀笔小吏,“吾军还有几日粮草?”
“南下只是大都督下令只携带五日粮草,如今还有三日之粮。”
“诸葛亮若要北上驰援,也需三日,那便三日攻下沔阳,若攻不下,本都督以下,尔等皆随吾战死于此。”
“喏。”
西北的阳平关山林所在,金旋安然坐在赤红枣马之上,手中提着一把长刀,一脸惬意。
“大都督命吾南下驰援,却不想吾这阳平关乃吾军南下要塞,焉能失守,可惜吾汉中军无法抽调更多兵马,否则攻取一东川之地,又有何难。”
“将军,听闻张既、徐邈所部三万大军被甘宁阻于阴平道,那甘宁当真如此难缠乎?”
金旋淡淡地扫了一眼副将,“汝且不知冠以江东上将之名的大将,每一位都是万人敌之勇,其所部大多为吴王刘奇分配老卒自成一军,战力显赫,那强拼硬凑的羌兵自然不是敌手,可若是放到旷野之上,吾西凉铁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