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吴策-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哈……我却要取这江东诸郡,没想到,你却主动送上门来,陈武、宋谦,且随本将军上前斩杀此子。”
“喏。”
孙策来时,正门已经被攻破,此刻倘若不是程普、韩当等将配合吴景所部兵马苦苦抵挡,便是中军大帐也都已经陷落。
但南面这一路兵马,却更为悍勇,孙策心知此战已败,没有粮草,他所部兵马必定难以在此地久留,只能是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直取刘奇。
然而,在他杀来之时,刘奇却是突然扬枪,“众将士,取孙策项上首级者,赏千金,连升三级。”
“杀啊。”
“左右儿郎,随吾冲锋。”周泰听到这话,一股气血上涌,顿时面色潮红,眼中包含着激动,双腿麻利儿的一夹座下战马,再次朝着孙策杀去。
此刻,南面大营的缺口处,涌进来越来越多的将士,一时间,整座大营里,到处都传来了喊杀声。
孙策环顾左右,哪里还有心思恋战,但是水路被阻,他也无可奈何。
且战且退,他在撤出大营的途中汇合了同样撤来的韩当、黄盖等将,一路北去,现如今,也就只有北面没有敌军围困。
但是,在偷袭了后营之后,蒋钦便已经是带着船只沿着江道逆流而上,早已是在河边渡口等候多时。
孙策率领数千残部渡江之际,再逢大败,待到他在上游寻得一处渡口逃脱之际,点查兵马,所部只剩七八百人。
第三十九章 进城
夜里,有大队兵马从西面杀来,为首一将拎着一把长斧,他猛地一挥手中长斧,身后数千兵将行进的脚步戛然而止,四周都是被点燃的营帐,大多被战马和人的脚步给踩踏的不成人样,整个孙策大营内,到处都是火光。
此刻,樊能环顾左右,只见南面、北面,皆有大军赶至。
“敢问少将军何在?”他看着举着火把的众多兵将,朗声喝问道。
“你是何人?”那黑压压的兵将之中,突然策马走出一名手上提着偃月刀的武将。
“吾乃扬州兵曹从事樊能,你乃何人?”樊能双眉微皱,他不认识此人,但他认得此人手中兵刃,乃是刺史大人赐予自家少将军的偃月刀。
“吾乃九江周泰,今添为主公麾下亲卫营校尉。”周泰在战马之上朝着樊能拱手一拜,一挥手,身后的兵卒纷纷放下了兵器。
“樊能,吾父何在?”也就在樊能等将放松警惕的时候,一骑从不远处赶来,却是手提长枪的刘奇。
“少将军。”一众刘繇麾下兵将,纷纷躬身见礼。
樊能翻身下马,带着身后于麋、笮融二将朝他见礼,“少将军,刺史大人正在城内。”
“头前带路。”
“喏。”
“此外,于麋、笮融二将,率本部兵马即可北进,配合本将军麾下鄱阳营校尉蒋钦,同取溧阳,率军进逼丹阳。”
“喏。”于麋和笮融朗声应下,对视一眼,立即翻身上马,从身后点齐四千兵马,朝着北面行进。
“此外,将此处战报,传缴吴中、丹阳、豫章诸县,以安民心。”
“喏。”自有营中军司马上前应下。
“走,进城。”刘奇手中长枪一挥,身前樊能率军开道,周泰紧跟在他身侧贴身护卫,数千兵马,徐徐来到宛陵城城门前。
看着城门楼上,在灯火之下,有些苍老的面容,刘奇鼻子一酸,眼睛酸红得厉害。
“快快打开城门,吾儿归矣,今日大破孙策,当得是我汉室良驹。”刘繇早已是隔着城墙,看到大胜之后,老泪纵横,他下令打开城门之际,自己已是在左右亲卫的搀扶之下,快步来到了城门边上。
“孩儿来迟,让父亲受苦了。”刘奇策马来到近前,立即翻身下马,单膝下跪。
“不晚,今日城门楼上,众将士观吾儿英勇,便是那自号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也不是吾儿之敌,哈哈……”刘繇上前将刘奇搀扶起身,狠狠地打量了他几眼,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瘦了,也变黑了一些。”
刘奇眼中一红,眼角直接挤出眼泪。
“哭甚,休要做那小儿女姿态。”刘繇重重地拍了下他的肩膀,一只手抓住他的手臂,“走,随为父进城。”
“喏。”
两人迈步行走在长街之上,身后一众武将纷纷翻身下马,数千大军进城,速度缓慢得如同龟爬,不过,走在前面的是扬州刺史和刺史长子,他们又岂敢僭越,便是跟在身后,也不敢开口说话,街道上,除了两人的谈笑声,也就只剩下战马时而咧嘴嘶鸣。
城内列坐,刘奇坐左下首,樊能坐他对面,而他身侧,则是列坐一众部将。
“吾儿此来,带来多少兵马?”一路听闻刘奇在豫章的战绩,刘繇早已是喜上眉梢。
“不过万余,今夜一战,孙策所部兵马悍勇,我军厮杀一夜,只怕伤亡不小,如今怕是只有七八千人。”
“无妨,吾儿部属,皆是悍勇之辈,那孙策军中,多有昔日孙文台旧部,便是那吴景征战多年的旧部,也在其中,吾儿麾下将士,能将其击溃,可见一斑。”
说完,刘繇扫视一眼堂下,“今豫章将定,我江东又逢孙策南下,战乱再起,不知诸位,有何见解啊。”
樊能抱拳一礼,“刺史大人,我军当趁胜追击,那孙策小儿,攻陷秣陵之后,竟敢主动分兵,此番,我军既胜,何不挥军背上,夺回秣陵,汇合曲阿孙长史所部兵马,将其一击歼灭。”
“我料此时,那孙策定是舍弃了溧阳、芜湖、丹阳等地,逃亡秣陵。”刘奇脸上带着笑容,“父亲,此人甚是悍勇,听闻渡江之时,此人便是在乱军之中斩了张英将军,我军中,唯有幼平能和其力拼百合尚不能胜之。”
“哦,今日夜袭敌营,斩那孙文台族子孙河,力拼孙策的,便是这位将军?”刘繇的目光,随着刘奇,落到他身侧的周泰身上。
刘繇仔细打量一番,他见此人身长九尺,虎形虎体,目朗眉浓,虽然面色黝黑,有些凶神恶煞,但一看,便是猛将的料子。
“某九江周泰,拜见刺史大人。”周泰起身来到堂中,朝着刘繇躬身一拜。
“哈哈,好,勇士现在吾儿麾下,官拜何职?”
“某乃主公麾下,亲卫营校尉。”
“既是勇士,岂能做一亲卫营校尉,莫不是委屈了壮士?”刘繇双眉微皱。
刘奇正待开口,周泰已是朗声应道:“主公不嫌周泰出身草莽,礼节下士,恩重如山,泰只能誓死报之。”
“哈哈……好,今夜袭营,你乃首功,本刺史即日派人送信长安,上表天子,加封你为宛陵县尉,别部司马。”
“多谢刺史大人。”周泰朗声应下,满脸潮红激动。
刘奇朝着老爹微微拱手,“此番平定豫章一战,我麾下文武,皆有战功,还请父亲一并上报。”
“无妨,此事易尔。”得胜之后,刘繇难得激动,他轻咳两声,“此外,加封今日统帅水军烧了那孙策粮草,并且上游拦江伏击的蒋钦为偏将军,丹阳县尉。”
“多谢父亲。”刘奇再次拱手谢过。
“奇儿,我军今日取胜,然孙策、周瑜之辈,尚在江东为祸,荼毒百姓,我等须趁胜追击,一举将其歼灭,不知吾儿有何良策?”
“无他,传令诸县兵马汇合,招太史子义率军前来与我部兵马汇合,兵围秣陵,一举将这孙伯符给击败。”刘奇心知孙策勇武,也知道周瑜在谋略上强过他,但是,他现在根本就没有必要和这两个家伙正面硬拼。
他有的是时间,至少、吴中、丹阳、还有豫章诸县,都是在他老爹的治下,召集诸县兵马,再招募附近精壮,短时间内,便可召集数万人马,孙策渡江北来,在秣陵附近立足未稳,这也是上天留给刘奇的一个机会。
第四十章 传缴诛贼
丹阳,孙策狼狈撤到此地,汇合了此地驻守的兵马,麾下总算有了两千余众,但他不敢久留丹阳,身后追兵已至,那前几日夜里统帅水军在江中埋伏,伏击他所部兵马的贼将,甚是狡诈,只要他在途中撤退稍加诱敌,便放弃追击。
而当其率军来到城外之后,也只是围住了南门而不攻。
“主公,我等当务之急,是尽快汇合公瑾所部兵马,那刘奇帐下太史慈突然驰援,公瑾在曲阿城外也吃了败仗,现已退守句容,但我军两部兵马,都仅有数千之众,正合敌军各个击破之道。”
“不错,主公,我等不若合军一处,这江东诸郡,如今都归了那刘繇老儿,但真正功臣,却是其子刘奇,倘若我等能够一击击破刘奇所部,将其擒杀,江东诸郡,尽可一举收入囊中。”
程普和黄盖的献计,让孙策心动了,他立即下令撤军秣陵,轻装前进,带走了城内的大部的精壮,但在途中,被蒋钦给夺走了不少。
他气得牙痒痒,但也无可奈何,谁让对方兵多。
二月尾上,周瑜率军与孙策在秣陵城中汇合,这些日来,两人各自在附近诸县招兵买马,在汇合秣陵城后,麾下兵马也堪堪达到两万之众。
同一时间,是仪继续留守曲阿,孙邵则带着太史慈、许邵、许靖等人,率军六千余众,沿途收复句容、江乘、湖熟,进兵秣陵城外。
南面,刘奇在传缴诛贼之后,主动率军北上,留下刘繇在宛陵城中养伤,樊能镇守此城。
他麾下兵马,已达万余。
三月初,秣陵城外,已经有两万以上的刘军驻扎。
“主公,这位是吴中阳羡都伯潘文珪,接到传缴诏令之后,立即率领城中所部数百兵马赶来驰援。”这一日,守门的亲卫队率,为刘奇引荐了一名从吴郡阳羡赶来驰援的小将。
“可是东郡发干人潘璋潘文珪?”刘奇心中一动,古献记载,刘繇帐下大多都是些歪瓜裂枣,怎的这吴郡之中便有良才潜伏。
“少将军知世间有潘璋乎?”潘璋满脸激动,他下意识地就想起了昔日刘备在平原之时,太史慈单枪匹马,前往平原求援之际,刘备脱口而出的激动话语。
“自然。”刘奇伸手将他从地上扶起。
“今我军扩编,军中尚有一新营校尉之职,不知文珪可敢接任?”
“璋定不辱使命。”潘璋抱拳一拜,浑身都在颤抖,他抬起头来,从脖子往上,全部红透,他没想到,吴中诸县传闻的少将军刘奇礼贤下士之说,当真如此,自己刚至,便直接从百人都伯提了校尉,并且掌管一营兵马,这等提拔之恩,他岂能不以死报之。
三月十日,在和孙策所部对峙了大半月之后,刘奇下令击鼓聚将。
左侧文臣,右侧武将,依次列坐。
刘奇看了一眼站在太史慈身后的那员小将,忍不住出声询问,“子义,这位壮士是……”
太史慈朝着刘奇抱拳一拜,“主公,此乃琅邪莒县人徐盛徐文向,家人因战乱迁至吴县,吾接主公军令,率军北上途中,他领同乡数十人,主动加入吾军麾下,现任某副将。”
“甚好,来人,给徐文向看座。”刘奇朝着帐外大吼一声,立即有人应声上前,添了一条长案在武将末席。
“徐盛多谢主公。”徐盛那沉静似水的脸上也浮现几分激动之色,他和家人在吴县避难,原本想的是偏安一隅,娶妻生子便是。
但在不久前,山贼为祸吴中,幸得刘奇率军南下,一路高歌猛进,攻城拔寨之余,并未强加刁难城中百姓,还主动开仓放粮,救济北来难民,而且,听闻他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不久前,名震吴中的太史慈率军北上,他也就在一群同乡好友的怂恿之下,前来投军。
却不想,因为一次校场上和人争勇斗狠,被太史慈看上,主动提拔为他麾下副将。
新得二将,刘奇喜上眉梢,如今,除却征讨豫章的曲阿和镇守钱唐的朱桓,他麾下的一众部将都在此地。
右侧武将在列之中,太史慈坐了首位,其次是周泰、蒋钦、于麋、笮融、陈横、潘璋、徐盛,也算是兵强马壮。
左侧文臣之中,孙邵坐在首位,下列有一脸苍白,时而咳嗽的许邵、许靖,还有一人,是让刘奇有些惊讶的,曲阿令顾雍,他曾受学于蔡邕,弱冠之年,便担任合肥县长,此来,却是为了辞别前往会稽上虞县任职。
至于诏令,则是朝廷调度。
“今日召集诸位,是为与城中孙策所部兵马决战之事。”刘奇坐在堂上,环视一眼众人,“吾军兵马正盛,三万对城内两万之兵,胜算极大,大不易攻城,不知诸位有何破敌良策。”
“孙策,自号江东小霸王,渡江北来,连败刺史大人数阵,每逢战阵,必定身先士卒,此人,猛士也。”最先开口的,赫然便是坐在文臣第二位的许邵,他重重咳嗽了几声,再次开口,语气已经变得有些虚弱,“少……少将军,攻城战,我军兵马须得五倍于敌,且孙策麾下,多有勇将,便是召集诸郡之兵,一则会拖延过多时日,徒增变数,二来,吴中多有山越、水贼作乱,绝不能给他们可趁之机。”
说完,许邵在身旁仆从搀扶之下,朝着刘奇郑重一拜,“少将军不弱,派人城外叫阵,诱引孙策出战。”
“阵前斗将?”刘奇眉毛一挑,一只手拖着下巴,这倒是一个好主意。
“咳咳……”也就在这时,许邵突然弯腰一阵剧烈咳嗽,整个人就像建国时候的柴油发动机,佝偻的身子抖动得停不下来。
“子将先生……”刘奇面色一惊,“快送子将先生先下去歇息,另外,知会郎中,为子将先生救治。”
“喏。”
“少将军,吾先行告退。”许靖眼见堂弟病重,哪里还有议事的心思,立即起身,跟着离去。
刘奇默然点头,目送他们离开后,环顾一眼变得有些焦急的帐中众人。
“诸位以为,兴才子将先生之策如何?”
“孙策者,匹夫尔。”孙邵朝着刘奇微微拱手一拜,“既然我军中子义将军之勇,可冠盖江东,那何不让子义将军与其一战,若胜,我军士气高涨,可直接趁势攻城,若平,亦可削弱敌军士气,何况,少将军已是下令我军中民夫,加紧赶制攻城器械,吾等便是不胜,也可趁机拖延时日。”
“哼,长绪先生此言差矣,某若出战,必可取那孙策小儿项上首级。”太史慈冷哼一声,他纵横南北以来,便是那刘备麾下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张二将,他也敢上前一战,区区孙策,他又有何惧之?
“如此,传令,全军出营结阵,子义将军负责叫阵。”
“喏。”太史慈起身抱拳一拜,脸上满是激动之色。
南下之后,他在吴中纵横,一直没有寻到敌手,今日在这帐中一坐,他虽然坐在首位,但身侧数将之中,隐隐有些不服和好奇的目光看来,他早有心在军中立威,与那孙策一战,便是最佳时机。
“主公,吾二人,原为太史将军掠阵。”蒋钦、周泰同时出列道。
“无妨,尔等可一同随本将军,为子义掠阵。”刘奇笑着站起身来,“传令,再从附近诸县调集民夫,征召诸县木匠、铁匠,加紧赶制攻城器械,十五日之内,必须打造出一百架。”
“喏。”
命令下达,营中随后做饭,当炊烟升起之后,站在城墙之上的吴景和韩当二将,满脸都是凝重之色。
“义公将军,今日,又有数千兵马进入敌营。”
“刘繇老儿得三郡之地,民众百万,数万之兵,只需抽调附近县城镇守之兵即可,若是抽调民众精壮,怕是十万之兵亦可得,我等在这秣陵守城,非是良策。”
“可公瑾现已是接管城中指挥,乃是主公帐前军师,我等必须听从号令,不得有误。”
“城中我军中老卒,只剩八千余众,其余大多都是新编士卒……公瑾他,也是谨慎起见。”
也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他们突然发现,大队骑兵,已经出了敌军大营,朝着城门前汇聚。
为首一将,银枪白马,面色俊朗,快马来到城门前一百五十步左右停下。
“城上的守将听着,吾乃东莱太史慈,快叫那孙策小儿出来受死。”
“倘若不然,我家主公大军攻城,必叫尔等鸡犬不留。”
“竖子好胆,且让我下去会会此将。”韩当怒喝一声,提了自己的长刀便匆匆下楼。
“义公将军,且让某为你掠阵。”吴景笑了笑,深深地看了一眼城外的太史慈,他也没有把这个家伙当一回事。
名震吴中的刘奇大将,他吴景若是扬州刺史,这吴中诸县,又岂能有武将能够挡住他的骁勇?太史慈不过是一过江猛虎,在他看来,能逞一时之威,也是侥幸。
第四十一章 阵前斗将
“咔咔咔咔……”沉重的城门,缓缓打开一条缝隙,近百骑鱼贯奔驰而出,跟在身后的,还有数百举着长枪的步卒。
为首一将,马步不停,左手拉着缰绳,右手拖着长刀,嘴里叫嚷着:“太史小儿,我来杀你。”
“此乃孙策帐下韩当韩义公。”笮融策马立在众将之中,回眸给刘奇介绍道。
“找死。”只听太史慈大喝一声,手中长枪已经撞上刀口。
“铛……”一声巨响,几乎是在场所有人都听到了一声闷哼,韩当面色一下憋得涨红,而太史慈,则是一脸淡定地看着他。
刀枪交手的刹那,两人虽然不肯就此罢休,但座下战马,扬起的四蹄,却是难以止住,两道身影擦身而过,双马在相隔百步的两军阵前交错。
“再来。”太史慈大喝一声,这一次,他双手持枪,左手在前,右手在后,保持着一个突刺的姿势。
“呼”韩当身子伏低,趴在战马上的刹那,被太史慈一枪袭来,他立即双手挥动长刀,作势一劈。
“铛”两人虎口同时一颤,两马再次交错。
“好,好,好。”
“韩将军威武。”
“太史将军,干掉他。”
两面军阵,陆续传来高喝。
不知何时,城墙上,也多了一行人。
“铛”第三合,韩当面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太史慈枪法何等霸道,每一击的气力,竟然也能压制他几分,如果继续战下去,他觉得,不出十合,自己必败无疑。
“韩将军,我来助你。”也就在这时,他身后掠阵的吴景大喝一声,手中长斧一拍座下战马马腹,战马吃痛之下,撒欢似的放开四蹄,朝着太史慈扑来。
“何人出战拦下此将?”刘奇可不是吕布那种狂妄自大的匹夫,能一对一碾压对方,何必等着一打二逞威,毕竟,对方最强的武将,还没出来呢,这个时候就让太史慈筋疲力尽的话,今日的策略,也就落空了。
“末将愿往。”开口的,赫然便是太史慈副将徐盛,不等众将开口,他便策马出阵,手中挥舞着一杆长刀,在太史慈和韩当交手的侧面,他已经是和吴景撞击在一起。
“铛铛铛铛”两人似乎有意脱离战团,兵马齐驱,竟是在偌长的军阵中央,在战马上互相抢攻。
“好”
“打得好”
两边观战的军阵中是不是爆发出一阵热火朝天的呐喊声。
这些军汉们,扯着大嗓门,看得面红脖子粗,恨不能自己也策马持枪出阵,在这数万甲士面前,做那横刀立马之将。
“主公,再有敌将杀出来,可算轮到某潘文珪了。”潘璋紧了紧手上紧捏的长刀,眼中满是炙热的战意。
“怕是潘将军要排队才好。”站在他身侧的周泰举着手上的偃月刀,“主公所赐长刀,还未见识名将之血,那昔日追随孙文台南征北战的几员大将,也算是军中宿将,今日,我必斩一人,献于主公。”
“周将军,宛陵一战,你可是斩了孙坚族子孙河,将军吃肉,总得给弟兄们留口汤啊。”潘璋满脸黑线,他刚入刘奇帐下,寸功未立,岂能不着急。
周泰面色一急,正待开口争辩,却见刘奇策马上前半步。
他一手举着长枪,“尔等无须焦虑,子义,应该要分出胜负了。”
话音刚落,太史慈枪尖寒光阵阵,这一枪,泛着枪芒,直接刺中了韩当的头盔。
韩当凭着本能低头,被刺中的刹那,顺势甩头,将力道卸掉的同时,整个人冷不防趴在战马上,立即勒马回头,转身就逃。
而他的头盔,却是落到了太史慈的枪尖上,他披头散发,无比狼狈地逃向了城门。
“昔日江东猛虎麾下四将,也不过如此。”太史慈轻笑一声,枪尖一抖,头盔落到他的手上,他举着头盔,用力朝城墙上一抛。“孙策接着,倘若你不敢出城,此物,便拿回去戴着,改日见了某太史慈,退避三舍即可。某枪下,不杀你这等无胆鼠辈。”
“匹夫焉敢辱我?”立于城墙之上的孙策顿时勃然大怒,朝着左右大喝一声,“取我霸王枪来。”
霸王枪,乃是他起兵之时,遣名匠以精铁锻造而成,狮头火纹,枪长一丈三尺八寸四分,重六十二斤,枪尖金光闪闪,岔眼一眼,旁人定会以为是黄金锻造。
“主公出城迎战太史慈,公瑾也不阻拦?”此刻,留守在城墙上的孙贲忍不住看了一眼周瑜,面色有些担忧。
“无妨,伯符之勇,可力敌千军。”周瑜淡定地看着城下的大军,目光时刻锁定着对面中军大旗之下立着的那一员小将,“那,应该就是刘奇吧。”
城门打开,城内数千兵马鱼贯奔驰而出,孙策一马当先,手中霸王枪泛着寒光,一枪挺出,“太史匹夫,受死。”
“来得好。”太史慈大喝一声,刚才的战斗,最多让他热身而已,而眼前这人,可是江东猛虎孙文台的长子,自称江东小霸王的猛将。
“铛”一声巨响,两人座下战马纷纷用四蹄抵住地面,磅礴的反馈之力,足足让四蹄弯曲了刹那,两人手臂也在撞击的时候颤抖了刹那,战马附近的地面,沙尘涌起,一道道劲气在两人交手的区域纵横肆掠。
“给我开。”孙策猛地挺枪逼开太史慈,却不想,太史慈不闪不避,竟是再次双手持枪撞了上来。
“铛”又是一次面对面的碰撞,两人座下战马,竟然都主动朝后退了半步。
“驾”
“驾”
两人身影交错之际,孙策朝后猛地回身一击斜刺,太史慈神情淡定,反应很快,身子朝前一趴,便顺势躲开。他似乎早就料到孙策会突然偷袭。
两人在阵前勒马止步,不远处的战团也已经是分出了胜负,吴中悍将吴景,竟是败在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将手中,胸口被刺出一个血洞,倘若不是他马快,只怕此刻已经沦为徐盛刀下亡魂了。
“呔”徐盛横刀立马,勒马在原地踱步大笑,“从今以后,尔等可认识某徐文向乎?”
第四十二章 太史慈战孙策
“徐盛小儿焉敢猖狂,待某程普来擒你。”眼见场中孙策和太史慈大战焦灼,程普怒喝一声,哪里见得徐盛在场中猖獗如斯。
他拍马来战,手中一杆铁脊蛇矛,在空中舞动之间,带着劲风呼啸,阵阵尖啸从矛尖传出,他的武艺,非是吴景可比,是久经沙场的杀伐之术。
“铛铛铛”两人战马交错,转眼间,便在场中大战数合。
“喝”不远处,突然传来一声爆喝,却是孙策挥动霸王枪之时,枪尖多出了一道肉眼可见的赤色枪芒。
太史慈面对这样的一枪,不闪不避,收敛了枪下绽放的花蕊,握住枪尾的手臂一抖,长枪在空中旋转着连续突刺。
“唰唰唰唰”高速突刺,两人战马在原地踱步,太史慈反倒是把孙策逼得只能连连防御。
“好”
“打得好。”
场中,一声声叫好的声浪一波接着一波,城上城下,数万将士齐呼,两军阵前,刘奇满脸严肃。
他看一眼焦灼的太史慈和孙策,目光转移到徐盛所在的战场。
一开始,兴许程普能够靠着沙场征伐多年的经验占据上风,但很快,徐盛那一股拼劲儿便上来了,他年少于程普,虽然程普正当壮年,但徐盛在众目睽睽之下,立功心切,他手上的长刀,一直都在抢攻,一次一次,不惜以伤换伤的打法,看得众将触目惊心。
“徐文向,当真猛士也。”刘奇忍不住惊叹道。
转眼间,场中战马嘶吼,武将鏖战已经过了百合。
徐盛和程普早已是落下战马,两人步战之时,短兵交接,一次次攻伐,都陷入焦灼。
“岂料那刘奇帐下,便是区区一无名小将,也有如此武艺。”城墙之上,孙贲一手紧紧抓着城墙垛口,恨不能策马出城,与程普并肩作战。
“传令,让公覆将军上前助阵,德谋将军不急此子年少,久战恐有闪失。”站在他身旁一直沉默不语的周瑜突然开口道。
“喏。”
不多时,城外列阵的黄盖得了指令,他疑惑地回头看了一眼城墙方向,手中铁鞭下沉,双腿猛地一夹马腹,策马上前之际,他高喝一声:“德谋莫怕,某来助你。”
刘奇军中,笮融冷笑一声,“主公,此人便是那昔日孙文台旧部之一的黄盖。”
“何人敢出战?”刘奇环顾一眼左右,不等他多言,一骑快马出阵,“主公,某定取此贼首级。”
众将闻声看去,此将却是刚投入刘奇帐下的潘璋。
“铛”铁鞭和长刀撞击在一起,黄盖感受着来将手上的力道,双手加持在铁鞭之上,猛地一扬,将其逼开,两马交错,两人各自在敌军阵前勒马回身。
“本将军鞭下不杀无名之辈,你乃何人?”
“吾乃潘璋是也,老匹夫,你也不过如此。”
“竖子受死。”黄盖哪里听得对方的讥讽之言,当即持鞭上前,再次与其厮杀到一块。
三个战团,战况胶着,基本上都是不分胜负,但在场的兵将都知晓,想要一方分出胜负,士气起伏,必须得看太史慈和孙策的胜负。
“喝”场中,两人已经是鏖战了上百合,但两人都正当壮年,缠斗在一起,众人只见战马在原地踱步角力,而马上二将,互相攻杀,你来我往,这样永无休止的打下去,哪里能够分出胜负。
“喝”,两人手中长枪再次撞击一处,枪劲震荡,方圆数米,尘烟激荡,两人座下战马各自后退几步。
太史慈顺势横枪,并马和孙策靠在一起,两人兵马齐驱,沿着两侧军阵,以快打快,不多时,便各自跑出数十步外。
“铛铛铛铛”武力相仿的他们,每一招一式,都是以命相搏的打法,没有一人留手,但是,眼见着快要接近一百五十合,也难分胜负。
“主公,换人出战吧,子义将军之前先鏖战一场,再与这孙策战了一百五十回合,恐若有失。”于麋朝着刘奇拱手一拜道。
“不错,主公,我等逞威之势已经达到,孙策部将连续败阵,今日,我军已是胜过敌军一筹。”笮融也点头称是。
刘奇微微摇头,“稍安勿躁。”
他驱马上前半步,正待开口,却见场中局势突变。
“给我下来。”太史慈不知何时,将半个身子都探了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